浅谈中医学治疗糖尿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3收藏

浅谈中医学治疗糖尿病,第1张

 糖尿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目前西医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研究透彻。

 浅谈中医学治疗糖尿病

 第一篇:中药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探讨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观察资料库、Medline、Embase、AMED、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12月,搜集中药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献。

 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偏倚风险的评估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共1114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穴位注射组的有效率、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所有报告了安全性的研究显示中药穴位注射无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结论:本系统评价显示中药穴位注射能改善DPN的症状和体征;能改善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穴位注射;系统评价;Meta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

 调查研究显示,DPN的发病率高达49%~92%,几乎所有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或有异常感觉,肌肉无力甚至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严重者可导致糖尿病足甚至截肢,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由于目前DPN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治疗能起到温经通痹、通经活络、调整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穴位注射有药物和针刺的双重作用。

 近年来,国内有较多关于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和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报道。

 本研究收集中药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客观评价中药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纳入标准

 (1)中药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观察(RCT),不受样本大小、语种或随访时间的限制。

 (2)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例来源不限;伴有以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为主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或体征;肌电图检查显示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等常规治疗。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注射,不联合使用针对DPN的药物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甲钴胺、B族维生素、甲钴胺联合B族维生素)、中药其他给药途径治疗、针刺治疗。

 (4)主要结局指标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痛觉过敏、腱反射减弱等神经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总有效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

 肌电图检查提示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5m/s以上或恢复正常。

 次要结局指标指安全性指标,主要为不良反应的种类和发生率。

 12排除标准

 (1)其他疾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2)合并严重并发症或其他疾病;

 (3)治疗组联合针对DPN的药物治疗或西药穴位注射的文献;

 (4)重复检出或发表的文献;

 (5)不能提供有效数据或数据不完整的文献。

 13文献检索

 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观察资料库、Medline、Embase、AMED、CINAHL;以中文检索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感觉障碍/穴位注射/水针法等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所有数据库的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至2015年12月。

 根据不同的数据库,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检索相结合,同时补充检索所得文献和相关综述的参考文献。

 14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价

 利用自制的资料提取表,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有争议时通过讨论解决。

 提取的主要资料包括:作者、发表年份、样本例数、治疗与对照措施、操作方法、治疗组注射的中药和穴位、对照组的给药途径、疗程、疗效、结局指标、退出或失访例数、不良反应等。

 参考Cochrane协作网偏倚评价工具[5],由2位研究者独立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任何疑问经讨论后决定,有分歧时,则咨询第3位研究者。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计算效应量时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R)及95%CI,计量资料若文献所报道测量工具相同,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分析;对文献测量工具不同,则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进行分析。

 所有分析均计算95%可信区间(95%CI)。

 通过2检验确定各研究间的异质性。

 当P>01,I2≤50%时,认为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Model)进行Meta分析;如果P≤01,I2≥50%,首先应分析导致异质性的原因,如设计方案、测量方法、用药方法、对照选择等因素是否相同。

 如果不同,进行亚组分析。

 若经这些方法分析处理后,多个同类研究的结果仍然有异质性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EffectModel)合并计算统计量。

 若P≤01时且无法判断异质来源,则不进行Meta分析,仅进行描述性分析。

 2研究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

 根据检索策略初步检索出文献4134篇,其中数据库初步检出文献4123篇,其他资源获得文献11篇。

 使用EndNoteX7软件去重后获得相关文献3853篇,经阅读文题、摘要初筛后初步纳入971篇文献,其中英文91篇,中文880篇。

 剔除系统评价、综述、随机方法错误、非随机对照观察及不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894篇。

 通过阅读77篇全文,排除西药穴位注射、治疗组联合针对DPN的药物或其他干预措施、重复发表文献62篇,最终纳入文献15篇。

 22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纳入的15篇文献中,对照组的干预措施有西药口服、肌肉注射、穴位注射和静脉注射等;疗程15~60d不等;评价指标有临床总有效率、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糖指标。

 23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

 24Meta分析结果

 241临床总有效率

 有15篇文献对中药穴位注射与其他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了比较。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其他治疗方法。

 [OR=427,95%CI(312,584),P<000001]。

 242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比较

 有3篇文献对中药穴位注射与其他治疗方法治疗后的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进行了比较。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穴位注射对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其他治疗方法。

 [MD=341,95%CI(242,440),P<000001]。

 243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比较

 有3篇文献对中药穴位注射与其他治疗方法治疗后的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进行了比较。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穴位注射对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优于其他治疗方法[MD=456,95%CI(208,703),P=00003]。

 244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比较

 有3篇文献对中药穴位注射与其他治疗方法治疗后的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进行了比较,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穴位注射组对DPN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优于其他治疗方法[MD=518,95%CI(329,706),P<000001]。

 25安全性

 有9篇文献报告了不良反应的观察情况,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少。

 其他文献未提及不良反应。

 3讨论

 31疗效分析

 本系统评价对中药穴位注射治疗DPN症状和体征改善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

 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药穴位注射在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中药穴位注射对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穴位注射对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改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属于中医学“血痹”“痿证”等范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是消渴病久病入络引起的内热伤阴耗气、血瘀、痰热、经络痹组,导致患者气血难以濡养四肢。

 中药穴位注射既有针刺效应,又有药理作用,通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促使经络气血通畅,从而调理局部组织代谢,激发经络穴位。

 中药穴位注射对DPN疗效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中药和选穴两方面,本系统评价所纳入研究的中药注射液都有活血、行气、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

 丹参,可活血化瘀,养血止痛,纠正血液高凝状态,改善血液循环;川芎嗪,既能活血又能行气,能有效降低血小板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

 降低血液黏稠度;当归、麝香均可行气活血、通筋活络,具有降脂、降低血液黏度、提高红细胞变形、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抑制细胞聚集、增强局部组织灌流等作用;灯盏细辛可活血舒筋、祛瘀止痛,能有效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加快微血管的血流速度,

 从而改善微循环,改善局部代谢状态;红花可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有抗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消除由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导致的血管收缩作用;三七可舒经活络、散瘀定痛,有扩展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黄芪可补气温阳、益卫固表,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外周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功效。

 而所注射的穴位多有补益肝肾、养阴柔筋、通络止痛的作用,达到强筋、壮骨、起痿的目的。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要穴,具有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的作用;三阴交为三阴经交会穴,可调理阴阳、补益肝肾、养阴柔筋;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合穴筋会,有舒筋通络的作用;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可调理大肠经气;丰隆为足阳明络穴,可调理脾经经气,

 既可健脾活血,又可化痰祛浊;合谷为大肠经原穴,调理气血,通经活络;外关为三焦经络穴,联络气血,补益阳气;承山为足太阳膀胱经穴,调和气血;悬钟为足少阳经经穴、髓会,具有益精填髓、行气活血、疏通经络之功效;太溪为足少阴肾经穴,滋肾阴、强腰膝,

 可治疗下肢冷痛、足跟疼痛;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常用腧穴之一,可理气止痛;阿是穴为疾病外在反应点。

 针刺这些穴位,能激发经气,疏通经络,通调气血,改善麻木、疼痛等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

 因此,对DPN患者实施中药穴位注射,在腧穴的刺激基础上再给予中药注射液,既能延长腧穴的治疗作用,又能发挥中药的治疗作用。

 32安全性分析

 有9篇文献报告了不良反应的`观察情况,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少,但未进行详细描述。

 其他文献均未提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所有纳入文献均未描述随访情况,不能判断远期毒副作用和安全性。

 因而尚不能对中药穴位注射治疗DPN的安全性做出判断。

 33研究质量

 本系统评价共纳入15篇文献随机对照观察,共1114例患者。

中医学古籍文献中没有糖尿病足具体病名的记载,类似糖尿病足的记载多散在于消渴,脱疽等病证之中。如《诸病源候论消渴候》曰:其病变多发为痈疽。《圣消录·消渴门》曰:消渴者…久不治,则经络壅涩,留于肌肉,发为痈疽。《卫生宝鉴》曰:消渴病人足膝发恶疮,至死不救。《病源候论·消褐病诸论》又云:津液竭,则经络涩,经脉涩,则营不行,热气留滞,故成痈疽。这些中医学古籍文献说明:糖尿病足乃消渴病的继发,且难以治愈。

导致该病主要原因有二,一为内因,因病久耗伤人体气血阴阳,气虚无力推动血行;阴虚,血虚不能濡润四末;阳虚不能化气利湿,导致筋脉失养,湿邪内生,湿邪蕴久化热,湿热蕴蒸,使虚损之筋脉腐败,热灼津血,血行失常,淤阻下肢脉道,淤阻日久,脉络闭塞,筋骨皮肉失去气血之荣养热腐成脓。二为外因,湿寒等邪侵犯,导致湿邪内蕴,聚湿生痰,寒凝筋脉,气滞血淤,痰淤阻络,久则患肢失于濡养,进而坏死而成坏疽。

治疗糖尿病足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配合运用降糖药合理控制患者血糖,辨证需要把握糖尿病足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证候特点,抓住临床表现主要矛盾,辨清证型,确定治则,再选方遣药,随证加减。临床主要分四个证型:气血两虚,阳虚寒凝证,痰淤阻络型。治疗根据急则治其标,不忘治其本,缓则治其本,适当治其标

的原则,结合久病必虚久病必淤,久病入络的理论,辅以养血,活血通络之品。

热盛伤阴证。

1气血两虚证

症见:患肢疼痛较轻,患处皮肤颜色淡暗,疮口脓汁清稀,肉芽淡红不鲜,经久不愈,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少气懒言,心悸失眠。舌淡,舌薄白,脉弱。

治宜:补益气血,生肌止痛。

方用:八珍汤加减。

处方:黄芪30克,党参15克,当归12克,白术茯苓、熟地黄、赤芍、白芍、川芎、木香各10克,生甘草6克。

加减:畏寒肢冷者加附子,千姜各9克;口干加天花粉15克,乌梅10克。每天一剂,水煎服。

2阳虚寒凝证

症状:患肢麻木发凉,胀痛,遇冷疼痛加剧,皮肤厥逆不温,得温则减,颜色苍白或青紫,溃疡脓腐不化,形寒肢冷,伴腰膝冷痛喜温,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或沉细。

治宜:温阳散塞,养血通脉。

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

处方:当归,*羊藿各15克,熟地黄,桂枝,白芍,桃仁,红花各10克,细辛,通草,肉桂,甘草各6克。若冷痛剧者加附子12克,干姜9克;患处皮肤紫暗,舌有淤斑者桃仁,红花改为三棱、莪术各15克。

3痰淤阻络证

症见:患肢肿胀,顽麻疼痛,痛有定处,状如针刺,步态跛行,患处肤色暗红或紫黑,伴胸闷脘痞,纳呆,泛吐痰涎,舌胖色暗或见淤斑,苔白腻腐,脉沉弦滑。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属于中医学的“消渴”范畴。因此,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精心配制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药膳(临床使用请遵循医嘱),如下列三款药膳:

杞子炖兔肉:将杞子洗净,兔肉切成块,加水适量,文火炖熟,加入盐及其他调味品。适合于有下列症状者:小便频数、量多,尿液混浊或带甜味,腰膝酸软,舌红少苔,口干多饮,五心烦热,头昏乏力。

山药薏米粥:将山药与薏米洗净,加水,熬粥。适合于有下列症状者:尿频清长,面色黧黑或苍白,畏寒,腹泻,浮肿,阳痿,舌淡苔白。

炒虾腰:将猪腰洗净,放沸水中汆一下;虾仁洗净,用盐、鸡蛋清、淀粉拌匀。将虾仁放入热油锅中炒熟,再放入腰花略炒,盛起;锅内留油少许,放入葱、笋、香菇,略炒,加入酱油、盐、水,倒入虾仁、腰花,翻炒,浇上香油即成。这款药膳可配合主食常吃,能生津止渴。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膈俞穴的定位 9 膈俞穴的取法 10 膈俞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膈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膈俞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膈俞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膈俞穴临床研究 161 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162 对血压的影响 163 对心脏的影响 164 对肺功能的影响 165 对血糖的影响 166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67 治疗脑血管意外 168 治疗头痛 169 治疗荨麻疹 1610 提前纠正贫血状态 1611 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 1612 催乳 1613 治疗青光眼 1614 治疗偏头痛 1615 治疗痤疮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膈俞 1 拼音

gé shù

2 英文参考

Géshū BL17 [中国针灸学词典]

gé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1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1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膈俞 汉语拼音 Geshu 罗马拼音 Keshu 美国英译名 Diaphragm Locus 各

号 中国 BL17 日本 17 法

国 莫兰特氏 V17 富耶氏 V17 德国 B17 英国 B17 美国 BI17

膈俞为经穴名[1](Géshù[2]BL17)。出《黄帝内经灵枢·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1]。膈俞是八会穴之血会[1][2]。膈指横膈,俞即输注,本穴是横膈之气转输的部位,故名膈俞[1]。膈俞穴主治心胸、肝膈、血证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痛,胸闷,吐血,衄血,呕血,便血,产后败血冲心,呕吐,呃逆,腹痛积聚,饮食不下,噎膈,黄疸,朝食暮吐,嗜卧怠惰,肩背疼痛,骨蒸潮热,咳逆气喘,自汗盗汗,痰饮,喉痹,疟疾,癫狂,胃脘痛,咳嗽,潮热,盗汗,胃痛,气喘,瘾疹,胸满,胁痛,咳血,贫血,脊背痛,现代又多用膈俞穴治疗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胃炎,胃癌,食道狭窄,神经性呕吐,膈肌痉挛,心内外膜炎,胸膜炎,支气管炎,荨麻疹,胃溃疡,肝炎,肠炎,肠出血,心动过速,心脏肥大,食道癌,淋巴结结核,哮喘,小儿营养不良等。

4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膈俞在七焦(椎)之间。

5 穴名解

膈指横膈,俞即输注,本穴是横膈之气转输的部位,故名膈俞[1]。

膈,指横膈膜,又,格拒也。此穴内应横膈膜,而为之俞,可以开通胸膈之关格及格拒否塞诸病之处也,故以为名。[3]

6 特异性

膈俞穴为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

7 所属部位

背部[4]

8 膈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膈俞穴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八会穴之血会[2]。

膈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七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膈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膈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膈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膈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膈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9 膈俞穴的取法

膈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七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至阳(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俯伏坐位,第7胸椎棘突下与后背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5]。

快速取穴: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膈俞穴[6]。

10 膈俞穴穴位解剖

膈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六、七、八胸神经后支内侧支重叠分布。背阔肌由臂丛后束发出的胸背神经支配,该神经沿肩胛下肌腋窝缘下降,与肩胛下动脉的延续部,胸背动脉伴行至该肌。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7]。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7、第8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胸背神经、第7和第8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的分支分布[7]。

布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8]。

11 膈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膈俞穴有活血化瘀、宽胸利膈的作用[1]。

膈俞穴有理气宽胸,活血通脉的功效。

膈俞穴位于背部第7胸椎旁,邻近于膈膜,又为上焦和中焦升降之枢纽,胸膈以上藏于心肺,胸膈以下归于胃,故本穴以治疗肺、胃疾病为主[9]。

膈俞穴具有补血化瘀、调理血脉的作用,故可治疗一切血证及皮肤病[9]。

膈俞穴为血之会,故诸经之血皆从膈膜而上下,心位膈上,肝位膈下,在上的为心俞,心主血,在下为肝俞,肝藏血,故取之可交通于膈膜治疗血证[9]。

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膈俞穴是治疗皮肤病的常用穴[9]。

凡膈肌有病,均可取此[3]。

膈俞穴意为血之会穴,因动脉血管贯膈下行,静脉血管贯膈上行,全部膈肌与血液循环大有关系,故膈俞穴治吐衄、血晕诸病,有补血化瘀之功[3]。

食道下行,亦由膈肌穿过,故膈俞穴治胃脘痛、反胃、积气、食不下,胀满,支肿、周痹[3]。

凡有关膈肌及血证者,俱可取膈俞穴。以其有关瘀血,故亦治脏毒便血等症。[3]

12 膈俞穴主治病证

膈俞穴主治心胸、肝膈、血证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痛,胸闷,吐血,衄血,呕血,便血,产后败血冲心,呕吐,呃逆,腹痛积聚,饮食不下,噎膈,黄疸,朝食暮吐,嗜卧怠惰,肩背疼痛,骨蒸潮热,咳逆气喘,自汗盗汗,痰饮,喉痹,疟疾,癫狂,胃脘痛,咳嗽,潮热,盗汗,胃痛,气喘,瘾疹,胸满,胁痛,咳血,贫血,脊背痛,现代又多用膈俞穴治疗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胃炎,胃癌,食道狭窄,神经性呕吐,膈肌痉挛,心内外膜炎,胸膜炎,支气管炎,荨麻疹,胃溃疡,肝炎,肠炎,肠出血,心动过速,心脏肥大,食道癌,淋巴结结核,哮喘,小儿营养不良等。

膈俞穴主治心胸、肝膈、血证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痛、胸闷、吐血、衄血、呕血、便血、产后败血冲心、呕吐、呃逆、腹痛积聚、饮食不下、噎膈、黄疸、朝食暮吐、嗜卧怠惰、肩背疼痛、骨蒸潮热、咳逆气喘、自汗盗汗,痰饮、喉痹、疟疾、癫狂等[1]。

膈俞穴主治胃脘痛、呕吐、呃逆、饮食不下、咳嗽、吐血、潮热、盗汗[7]。

膈俞穴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咳嗽,气喘;吐血,便血;瘾疹[5]。

膈俞穴主治呕吐,呃逆,噎膈,胸满,胁痛,胃痛,癫狂,咳血,吐血,贫血,脊背痛等[8]。

现代又多用膈俞穴治疗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胃炎、胃癌、食道狭窄、神经性呕吐、膈肌痉挛、心内外膜炎、胸膜炎、支气管炎、荨麻疹等[1]。

1.消化系统疾病:神经性呕吐,胃炎,胃溃疡,肝炎,肠炎,肠出血;

2.循环系统疾病:心动过速,心脏肥大,心内外膜炎;

3 外科系统疾病:食道癌,胃癌,食道狭窄,淋巴结结核,胸膜炎;

4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支气管炎;

5 其它: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膈肌痉挛,荨麻疹,小儿营养不良。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斜刺03~05寸[8]。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5~08寸[1][7][5],局部有酸胀感[5],可向两肋间放散[5]。

注意:膈俞穴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132 灸法

可灸[1][5][7]。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8]。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膈俞穴的配伍

膈俞配中脘、内关,有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胃痛,呃逆,呕吐,肠炎。

膈俞配肺俞、膻中,有调理肺气,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肺炎。

膈俞配肝俞、脾俞,有健脾统血,和营补血的作用,主治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膈俞配曲池、三阴交,有祛风清热,活血止痒的作用,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

膈俞配肝俞、中脘、内关,治膈肌痉挛[5]。

膈俞配气海、肺俞、关元,治自汗、盗汗[5]。

膈俞配大椎、血海、脾俞、足三里,治贫血、慢性出血病[5]。

特效 :每天饭前按揉膈俞穴3次,每次200下,可治中风病人进食难、吃饭呛、喝水呛等症[6]。

15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热病气穴,七椎下间主肾热。

《针灸甲乙经》:凄凄振寒、数欠伸,膈俞主之。背痛恶寒、脊强俯仰难、食不下、呕吐多涎,膈俞主之。咳而呕、膈寒、食不下、寒热、皮肉骨痛、少气不得卧……心痛,膈俞主之。癫疾,膈俞及肝俞主之。

《类经图翼》:此血会也,诸血病者,皆宜灸之,如吐血衄血不已、虚损昏晕、血热妄行、心肺二经呕血、脏毒便血不止。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膈俞二穴,在第七椎下……咳而呕逆,膈胃寒痰,胸满支肿,两胁痛,腹胀胃脘暴痛。

《针灸大成》:主吐食翻胃。

《鑫鉴》:更治一切失血症。

16 膈俞穴临床研究 161 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针刺膈俞对血液系统有特异性作用,针后能有效地阻止血液黏滞性的增高。灸膈俞能改善微循环障碍,缓解血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流加快,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5]。对人工放血造成的贫血状态的家兔,针刺“膈俞”、“膏肓”后,可加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的恢复[5]。

162 对血压的影响

膈俞有一定的降压作用[5]。

163 对心脏的影响

对实验性家兔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针刺“膈俞”后有加速恢复的功能[5]。

164 对肺功能的影响

对肺功能有调整作用,当一侧呼吸功能障碍时,两侧呼吸不平衡,针刺膈俞后可使患侧呼吸受限的呼吸功能增强,使健侧因代偿而增加的呼吸功能降低,使两侧不平衡的呼吸功能达到平衡[5]。

165 对血糖的影响

正常人服用大量食用糖后,针刺膈俞可使血糖下降,对血糖偏低者又可使之上升,因此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5]。

据报道34例阴虚阳盛型针刺膈俞、脾俞,用泻法,有一定疗效。血糖逐渐下降,血液粘滞度降低,血流加速,微循环改善;对环核苷酸的含量有调整作用;对血清胰岛素有良好调节作用;T3、T4均有所下降。

166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取膈俞、足三里、三阴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瘀血型为佳[5]。方法:膈俞穴向脊柱方向斜刺1~15寸,泻法,下肢穴直刺1~15寸,得气后留针30 min,中间行针2次,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5]。结果:40%的患者痊愈,总有效率在86%左右[5]。

167 治疗脑血管意外

针刺膈俞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半身不遂36例,属脑出血者配太冲透涌泉,脑梗死者、血栓者等配水沟、合谷、三阴交。结果:基本治愈28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1例[5]。

168 治疗头痛

基本治愈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治愈79例,显效35例,有效20例,无效3例[5]。

169 治疗荨麻疹

用针刺膈俞穴治疗慢性荨麻疹68例,膈俞向脊柱方向斜刺08~12寸,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20 min,每5 min行针一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治愈47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5%[5]。

1610 提前纠正贫血状态

针刺膈俞穴可提前纠正贫血状态[1]。

1611 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

针刺膈俞穴可改善膈肌的运动幅度,提高部分慢性气管炎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1]。

1612 催乳

针刺膈俞穴可有一定的催乳作用[1]。

1613 治疗青光眼

针刺膈俞、肝俞等,治疗青光眼合并高血压者120人次,治疗后眼压、血压均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1614 治疗偏头痛

三棱针点刺膈俞,然后拔罐放血,治疗38例,有很好疗效。

1615 治疗痤疮

脾肾阳虚型糖尿病

脾肾阳虚是一种病证名,是由寒邪之感、慢性病致脾肾阳气受损、久泻脾肾阳虚或其他脏腑虚证所致,累及脾肾。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更常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这群人的症状并不明显。其特点是脾肾虚阳阴内寒。治疗以补肾阳、温脾阳为主,可以自己进行自我检测。

1阳虚寒盛,气机凝滞,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腹中冷痛。

2水谷失运而见腹胀、久泻久痢,甚或五更泄泻,下利清谷。

3水淹、尿频、尿长或清、尿失禁或油脂、夜间尿频、大便疏松或五更腹泻。

4疲劳、气短、腰膝无力、耳鸣、耳聋。

5滑膜炎或阳痿。

6自发出汗。

7舌苔白润,舌淡脂或淡红色,关、尺静脉细而弱。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气阴两虚,又称气阴两虚,是气虚阴虚同时发生的病理变化。常见于热病过程中,热在气部,出汗不透,气阴久伤;或热伤津液,气随液而去;或热病晚期,内伤杂病,真阴失传,元气大伤。在一些慢性代谢性和消耗性疾病中也可以见到,如糖尿病、结核病、癌症和其他疾病。症状包括口渴、呼吸急促等。

气阴两虚是糖尿病的基本证型。“三多”症状明显。本病的主要病因是脾虚、胃失养。

自我检测

1腹胀胃满,尤其是饭后,没有食欲。

2涩目无泪,脸色苍白,嘴唇红润干的。

3心烦、心慌、气短、头晕耳鸣、恶心呕吐、乏力、头晕、四肢疲劳、手足心热。

4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自汗、盗汗、五心不安,或骨蒸潮热。

5小便呈淡**,大便干燥。

6舌苔薄白或少苔,舌红少液,脉沉细。

阴阳两虚型糖尿病

阴阳两虚即阴虚阳虚。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常发生在疾病的晚期。“三个以上”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起病初期为肺阴虚,其次为肺脾疾病,气阴两虚,晚期肺、脾、肾三脏、阴阳受损,导致阴阳两虚,并出现严重的心、肝功能损害综合征。因此,需要及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自查应采用滋阴养阳、养阴温阳、养阴壮阳的方法。

自我检测

1寒形寒肢,寒热兼备,尤以冬冷夏热。

2虚弱、消瘦、脸色发黄、声音哑、潮热、盗汗、骨头冒热气和产热。

3心悸,气短,少言寡欲,厌食,自汗,精液湿滑,闭经,苔藓黄燥,脉细或弱。

4肤色白或黑,水肿,皮肤和头发干燥,头晕疲劳,耳鸣耳聋,腰酸腿痛。

5夜尿症频发,大便疏松,大便急迫,常伴有并发症,或酮症现象。

6舌苔薄而白,舌淡而肥,痰有泡沫或有血痰,脉细而弱。

阴虚火旺型糖尿病

阴虚火旺是指阴阳失衡。阴虚为阳亢,热为火。除阴虚内热现象外,还有面红、眼红、咽干、咽痛、出血、心烦、苔藓少、舌红薄、脉细等症状。阴虚不能控制阳气,导致发展阴虚火旺综合征。这类糖尿病多见于长期病不愈,或阴精如精,可见津液流失,导致虚火上亢的病理改变,治疗方法主要是滋阴清热。

自我检测

1口干,口干,口苦,口渴,多喝。

2烦躁易怒。

3晚上睡觉,多梦,心悸,头痛,脸红,干眼症,口苦,大便干涩,脉弦(肝火)。

4干咳少痰,痰中带血(肺火),或骨蒸潮热,颧红,男子遗精,甚则阳强易举,女人精神不振、乏力,时而畏寒、时而汗出,白带稀薄绵绵不断。

5牙龈肿痛,牙宣口臭,或口舌生疮,消谷善饥,院痛如灼,伴五脏六腑。

6形体消瘦,尿频量多,大便干燥或秘结。

7舌苔薄白或无苔、花剥,或薄黄,舌质干少津,脉细小数或滑数。

中医学认为,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因肺、胃、肾等脏腑燥热阴虚,水谷输布(注:是运输、布散的意思,主要是指脾的功能。脾主运化,能将消化和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津液,运输于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津液运达全身,除脾的运化输布作用外,还依赖于肺、膀胱、三焦等脏腑的作用方能完成,由于脾能“为胃行其津液”,且脾所散的精微需上归于肺,方能达于全身,所以常说脾有“输布”和“转输”的、作用。)失常所致的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尿频量多或尿浊而有甜、形体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与人体的先天禀赋、后天饮食、情志、劳欲、药物等诸多因素有关。

先天禀赋(注:人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不足,五脏虚弱;后天饮食不节、积热伤津(伤津即伤阴);情志失调,郁火伤阴;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脾胃虚弱、气虚下陷;瘀血内阻,瘀久化热;痰湿互结,化燥伤阴;外感六*(注: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正常的六气不易于致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或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六气,便称为“六*”。*,有太过和浸*之意。由于六*是不正之气,所发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化热伤阴;过服温燥药物、耗伤阴津等等,这些因素可单一存在,又可同时致病。

中医药治疗,一般可将糖尿病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等。

方法/步骤

阴虚热盛:表现为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采用养阴清热治疗。选用冬桑叶、地骨皮、小川连、天花粉、原麦冬、生地黄。

气阴两虚: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弱。采用益气养阴治疗。选用玉竹、制黄精、生黄芪、制女贞、枸杞子。

阴阳两虚: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采用温阳育阴治疗。选用鹿角霜、熟地、山茱萸、仙灵脾、肉苁蓉、菟丝子。

注意事项

魏军平,男,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门诊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足病学组委员。专业特长: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症诊治。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专家门诊。

糖尿病按其临床表现,隶属于祖国医学中“消渴”范畴,但消渴并不等于糖尿病,因消渴的涵义较广,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尿崩症等有消渴症候,也属消渴之列。中医历代医家,在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消渴病的病因,从宏观上进行深入探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糖尿病的预防及临床实践上具有指导意义。

随着临证不断深入,中医理论日趋完善,从情志、饮食、劳伤、外感等方面认识病因,认识到阴虚与燥热是消渴病(糖尿病)的主旋律,两者互为因果,临床上表现出肺燥,胃热,肾虚的病理变化。主要病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禀赋不足,五脏柔弱

肾精虚亏:由于真阴虚亏,孤阴无依,不能管束,津液直输膀胱而致小便频数而量多,浑浊粘腻如脂膏, 尿有甜味。水谷精微不能充养肌肤,形体消瘦虚弱。消渴病其位在肾,其本为阴精亏虚。

肾气不足:消渴病基于肾阴亏虚,阴病及阳,而致肾气肾阳虚损,预示消渴病的发展加重。

阴竭阳亢:多因肾阴久亏,阴精耗损,虚火上炎,一发而不可制,火游于肺而上渴,火游于胃而中饥,火烁阴精,阳强无制,阴不内守,而小便浑浊如膏,真阴遂泄,而成下消。

气血皆虚:由于五脏失于肾精濡养而柔弱,气血皆虚, 外因六*乘虚而入,或饮食不节,或七情郁滞,或房劳失度等均可耗伤正气,病邪入侵,久滞化热,更耗阴伤气,阴愈虚而热愈盛,热愈盛而阴愈伤,导致恶性循环,终成消渴病。

中医十分注重“五脏皆弱者,善病消瘅”的理论,古代医家已认识到消渴病发病内因起主导作用,这与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糖尿病发病与遗传因素、免疫缺陷、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等内在因素同出一辙。

二、情志不调,郁久化火

上灼肺阴:肺为娇脏,五脏之华盖,其生理功能为敷布津液,通调水道。当燥热伤肺则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

下耗肾水:肝肾同源, 肝火亢盛,暗耗肾水。肾水被耗, 化源不足,水不能上承于肺,亦不能充养于胃,而致肺燥,胃热更甚。则出现口渴引饮无度,消谷易饥,小便浑如脂膏。

中伤胃阴:郁怒伤肝,肝火亢盛,胃火偏亢。脾本为胃行其津液,复因忧思伤脾,脾失健运,不能敷布津液,胃失濡养,燥热愈炽。

历代医家对消渴的发病,十分注重精神因素。认为七情所伤,肝气郁结,久郁化火伤阴,上耗肺津,中伤胃液,下损肾水为消渴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之一,这与现代医学有关心理应激状态下,可诱发糖尿病的观点颇有相似。紧张刺激可引起内分泌紊乱,促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与胰岛素相拮抗。研究进一步证实,当处于焦虑状态时,血浆胰岛素含量显著降低。可见,心理因素可促发糖尿病的发生,并使症状加重,与中医七情致病的理论颇为一致。

三、饮食不节,蕴热伤津

脾湿内蕴: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内蕴,蕴久化热,胃火炽盛,热灼阴伤,胃阴不足,津不上承于肺,而致肺燥。

胃燥津伤:多因醇酒厚味不节,蕴热伤胃。水谷精微耗竭,不能充养肌肤,则形体日瘦。

二阳明燥实:由于饮食不节,而致胃与大肠实热燥结。胃热化燥伤津,而消谷善饥;大肠无津以润,则大肠热结,热结上蒸于胃腑,又加重胃中燥热。最终导致手足阳明,二阳热结,大便秘结不通。

可见,饮食不节可引起脾胃功能失常,肠胃燥结,是导致消渴的原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过多摄入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饮食,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肥胖者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出现胰岛素抵抗,可诱发2型糖尿病。酗酒可致肝脏葡萄糖贮备能力降低,加重肝细胞损害,使糖尿病加重。现代医学的观点与中医的认识不谋而合,控制饮食成为防治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方法。

四、外感六*,化热伤阴

燥火伤肺:上焦心肺功能脆弱,外邪袭肺,肺气不宣,蕴而化热,热耗肺阴,或外感燥火,灼伤肺津,肺失治节,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于周身, 直趋膀胱, 出现口渴多饮,尿多而甜,导致消渴病。

肺胃燥热:外感六*之邪,化燥伤阴,热势弥漫,渴欲饮水而不能自禁,以渴饮为主,热邪仍在上焦。进一步发展,病邪由表入里,由卫分进入气分,出现口干舌燥,气短汗出,神疲乏力等肺胃热盛,耗伤气阴的证候。相当于糖尿病初期外感引发,病情加重。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病因的研究证实,部分患者病毒感染后,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胰岛炎性病变,破坏胰岛细胞而发生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常见感冒可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这与中医六*致病的理论对糖尿病病因认识是相同的。

五、劳逸失度,房劳伤肾

过劳伤神:过度劳累,以妄为常,则易耗脾气,健运失司,水谷精微无以濡养脏腑,生化无源,气血虚亏。津血同源,血虚津亏,五脏阴液不足,脾不为胃行其津液。胃津虚乏,则胃火亢盛,火灼津伤,而出现胃热、肺燥,消渴之症。思虑过度,劳伤心脾,阴血暗耗,心神失养致消渴。

过逸伤气:贪图安逸,久卧少动,则脾气受伤,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津液运行阻滞,气血瘀滞,久郁化火,出现消渴。

房劳伤肾:房室无度,损伤肾元,尤其先天不足者,肾精耗竭,燥热内生。肾主一身之阴,肾阴亏虚,则心肝肺脾胃等脏腑阴液俱虚,阴虚燥热而消渴诸症丛生。

总之,消渴病之所以发生,不外乎先天不足,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外感六*,内伤七情等因素,耗伤肺胃肾之阴,导致阴虚燥热而发为消渴病。阴虚与燥热为其发病的主要机制,其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肾水虚竭,上不能济心火而烁肺,发为上消;中不能润泽脾胃,成为中消;下则肾火自亢,灼烁阴液,必为下消。了解发病原因,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消除影响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各种危险因素,有助于糖尿病的预防。(魏军平 林 兰)

浅谈中医学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目前西医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研究透彻。  浅谈中医学治疗糖尿病  第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