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风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3收藏

太阳中风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太阳中风的方剂 2 治疗太阳中风的穴位 3 治疗太阳中风的中成药 4 太阳中风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太阳中风 1 拼音

tài yáng zhòng fēng

2 英文参考

taiyang wind stroke

windstroke syndrome of taiyang channe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太阳中风为病名,太阳经病之一,亦称太阳表虚证[1]。中风是外感风邪之意,与猝然倒地、口眼㖞斜的中风不同[1]。太阳中风的特征是发热恶风,汗出脉缓[1]。《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注解伤寒论》卷二:“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风者,卫中风也。……以卫为阳,卫外者也,病则不能卫固其外,而皮腠疏,故汗出而恶风也。”《伤寒溯源集·中风正治》:“中风,风伤卫也。……感之则为中风矣。然非独春令为然也,四时皆有之,唯春时为当令耳。发热者,风邪客于卫而郁蒸也,汗出恶风者,风邪袭于毛孔,卫气不能司其开阖之常,玄府不闭,故汗自出,腠理疏而不克任受风寒,故恶风也。”

与猝然倒地、口眼斜的中风不同。治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4

《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外感六*,风*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邪气。印会河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释为:“风邪为六*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诸家对于“风为百病之长”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为风邪为外感六*之首;风邪为外邪致病的先导;风邪常与他邪兼夹为患;风邪所致病证变化多端。这些认识的共同之处在于认为“风为百病之长”中的“风”指的是外感六*之风邪。笔者认为此种观点似有不妥之处,“百病”应当包括一切外感与内伤杂病,《内经》既然明言“风为百病之长”,那么“风”也理应为“外感病之长”和“内伤杂病之长”,如此“风”就不应该单指外感六*之风邪,还应包括内风。“外风为外感病之长”“内风为内伤杂病之长”合而言之即“风为百病之长”。

外风为外感病之长

外风主要指外感六*之风邪,是由四时气候变化失常,风气太过或者不及而成。风本为春季之主气,但四时皆可见之,四时风气太过或者不及,或者非其时而有其气,皆可侵入机体而成外感病证。外风致病极为广泛,外可伤及肌表经络,内可损及肠腑筋节,临床常见以下病证。

风邪袭表 肌表为人体一身之藩篱,风邪入侵,首犯肌表,导致卫气失和,玄府启闭失常,营卫失调。若单纯风邪为患,可见汗出恶风,鼻鸣干呕等症,方选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若兼夹寒邪,则可见恶寒无汗,肢节疼痛等症,方选麻黄汤,发汗解表,祛风散寒;若兼夹热邪,则可见微恶风寒,咳嗽,身热不甚等症,宜用桑菊饮,辛凉祛风解表;若兼夹湿邪,则常见恶寒发热,肢体酸痛等症,宜用九味羌活汤,发汗散风祛湿。

风邪犯肺 风邪入里,侵袭肺系,肺气失宣,咽喉鼻窍不利。若风寒偏甚,常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稀,鼻塞流涕等症,可用止嗽散,疏风宣肺,化痰止咳;若风热偏甚,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等症,方用银翘散,疏风透表,清热解毒;若风燥偏甚,可依据燥邪的温凉之性,分别选用桑杏汤或杏苏散,疏风润燥。

风客肌腠 风邪侵袭肌腠,邪气与卫气搏击于肤表,则可见到风疹,瘾疹,时发时止,皮肤瘙痒,或者斑疹呈点片状、团块状,甚者可见湿疹等症,方用《外科正宗》之消风散,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风邪中络 正气不足,经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肌肤,经气阻滞,筋脉肌肤失养,则常见口眼歪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肌肤麻木,时有恶寒发热等症,方取大秦艽汤,祛风清热,养血活血治之。

风胜行痹 风邪与寒、湿或热邪相合,侵袭筋骨关节,痹阻经络气血,故可见到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屈伸不利,活动受限等症,可以选用防风汤或蠲痹汤,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风水相搏 风邪袭表,肺气闭塞,宣降失常,通调水道失职,水液不能下归肾与膀胱气化而出,聚于头面四肢,所以可见眼睑浮肿,甚则四肢全身皆肿,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治宜《金匮要略》越婢加术汤,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风窜肠腑 素体湿热之人,外感风邪,与湿热相混,壅遏大肠,损伤阴络,阴络伤则血内溢,故而临床可见“肠风”,便前出血,色鲜势急等症,可以选用槐花散或槐角丸,疏风理气,清肠止血。

内风为内伤杂病之长

内风与外风不同,它不属于六*的范畴。内风的含义有二:一是内风即风气内动,属于“内生五邪”,是病机概念,主要指体内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逆变动的病理状态。通常包括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四种。此外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积聚日久,亦可阻滞气机,导致阳气运行不畅,亢逆变动而生内风。二是指具体病证的名称。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言“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人身之中,五脏六腑皆有阳气生化运行不息,五脏六腑之阳气亢逆变动皆能化生内风,故而《素问·风论》有心风、肝风、脾风、肺风、肾风、胃风等病名的记载。

肝阳化风 肝肾阴亏,水不涵木,浮阳不潜,肝阳上亢,甚则阳亢化风,风动而气血逆乱,故临床可见头目眩晕,肢麻震颤,甚者突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治宜镇肝熄风汤,滋阴潜阳。

热极生风 外感温热病邪,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常可见到高热,神昏躁扰,手足抽搐,发为惊厥等症,可用羚角钩藤汤,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阴虚风动 邪热久耗,真阴渐亏,筋脉失于濡养,虚风内起,而见手足蠕动,神倦脉弱,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症,方选大定风珠或者复脉汤,滋阴熄风。

血虚生风 久病血虚,或者急、慢性失血,营血亏虚,筋脉失养,血络不荣,常见眩晕面白,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皮肤瘙痒,爪甲不荣等症,治取四物汤,养血祛风。

血瘀、痰浊生风 血瘀生风,痰浊生风临床提得比较少,但是确实存在。王清任《医林改错》言:“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气虚血瘀而成”其言血瘀而致中风,杨仁斋指出“瘀滞不行,皆能眩晕”血瘀亦可导致眩晕,此外朱丹溪有言“无痰不作眩”,而中风,眩晕皆为内风之象,此处内风乃为血瘀、痰浊久积而化。临床上应该根据具体病证遣方选药,如血瘀生风可用血府逐瘀汤化裁,痰浊生风可用温胆汤加减,随证施治。

五脏六腑风病 五脏六腑风病主要见于《素问·风论》,另外也散见于《素问·评热病论》、《素问·大奇论》等篇中。《内经》虽然没有给出每种风病的具体治疗方药,但是却将每个风病的具体症状详尽记载,如论及脾风的症状为“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欲食,诊在鼻上,其色黄”,此症与《伤寒论》中太阴中风病所述之症极为相似,可以应用桂枝汤治疗,其他脏腑风病皆可变通而治。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治中风失音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治中风失音 1 拼音

zhì zhòng fēng shī yīn

2 处方

白僵蚕七枚为末。

3 功能主治

治中风失音并一切风疾。

4 治中风失音的用法用量

用酒调服方寸匕,立效。

5 摘录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古籍中的治中风失音 《圣济总录》:[卷第七]中风失音

。则气道不宣。故令人失音。入脏则不能言语矣。治中风失音不语。羌活汤方羌活(去芦头二两半)甘草(炙)

《普济方》:[卷九十二诸风门]中风失音不语(附论)

邪搏而不末。灸熨内侧方羚羊角汤(出圣济总录)治中风失音。手足不遂。羚羊角(镑)芎细辛(去苗叶)木香

《太平圣惠方》:[卷第十九]治中风失音不语诸方

门户也。舌者。声之机。口者。声之扇也。风也。治中风失音不语。两目不开。短气欲死。宜服防风散方。防风

《卫生易简方》:[卷之一]诸风

故布蘸掩病上,正即止。左拓右;右拓左,大效。治中风失音不语,偏风口眼斜,时吐涎水,四肢麻痹,骨间疼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中风门]药方

导语:缺血性中风又称为脑梗死或缺血性卒中,是由于大脑血液供应障碍,导致一部分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引起相应神经细胞的坏死与凋亡,出现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本病发病率高,临床之中亦极为常见。中医即称为中风病,其临床特征常以猝然昏到、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肌肤麻木不仁、口眼歪斜等症状为主。

一、缺血性中风的病情变化多端,症状较复杂,发病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

1、概述

缺血性中风常突然发病,病情变化多端,进展迅速,其症状、体征亦复杂多样,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死亡率的致病特点,对人们的身体 健康 危害很大,其生活质量亦会遭到严重影响。当前,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我国逐步步入了老龄化 社会 ,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

现今 社会 缺血性中风的西医治疗方式多采用的是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脑神经保护等治疗手段,其目的也无非是在改善循环、清除氧自由基、营养神经等方面下功夫,但是其对于缺血性中风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而近年来,基于扶阳学派思想的治疗手段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

2、理论探源

扶阳派的学术思想,来源于经典医书《黄帝内经》中的“重阳思想”,并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重要体现。阴阳的运动变化是天地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其构成了生命的本源,也是治病救人的根本所在。

仲景是将中医的理、法、方、药浑然成熟于一体的大家,其著作《伤寒杂病论》更被称为方书之祖,用方用药很多都强调着顾护阳气的重要性。仅《伤寒论》中用方113首,就有24首用干姜,有34首用附子,43首用桂枝,体现着治病用药重阳的思想观念。扶阳学派思想最基本的观点是“阳主阴从”观。

二是扶阳治则,即“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火即属阳,以火立极即是以阳立极,人身立命的基础在于以阳气为根本,治病立法的依据也在于用阳气消除体内阴邪,阳气对于人体尤为重要。

传统中医观点认为,中风发病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所致,其与内伤七情、饮食不节、体肥痰盛等原因有关,常见病机有风、火、痰、瘀、气、虚六种。急性期症状以标实为主,后期症状则以虚实夹杂多见。唐农、胡跃强等扶阳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阳气虚衰在缺血性中风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阳主阴从”观念及“内阳外阴”的阴阳本体结构,其认为阳气虚衰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根本,即“阳虚为本”的观点,更提出了中风发病当以次第治疗,即先以清通上焦阳明为主,使阳热有出路;继以健运中焦脾胃,使中枢复转;再主以温补下焦元阳,以保证中风病得以治本。

3、临床治疗

基于扶阳思想而采用温阳、扶阳的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在我们的临床诊疗中有很多应用。应用扶阳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发现其能明显降低患者hs-CRP水平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脑梗死患者多是元气不足、脾肾阳虚、痰瘀阻络所致,故采用扶阳健脾补肾、温经通络的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以求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其临床疗效显著。采用益气扶阳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现其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并降低临床病死率。采用针灸扶阳固本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亦证明其临床疗效确切。

二、中风病病名的历代认识进程,不同年代对疾病的见解不同,还需了解

中医对中风病病名的了解,历经了一个长期而悠久的 历史 进程,在汉朝以前的先秦诸子百家时代,各种学术思想竞相争艳,百花齐放,但是就医家一系而言,从现有的文献记录中可发现,当时的医疗界并没有对中风疾病的系统了解,亦没有中风病这一疾病命名概念,但是却有类似于中风病的相关症状描述以及其致病原因的相关记录。

1、先秦至唐宋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黄帝内经》中《素问·风论》篇有云:“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其《素问·骨空论》篇亦云:“风者,百病之始也”,风邪作为人体致病因素之首,其性又善行数变,致病形式变化多端,因此早期很多医家将中风病病机最先考虑到是由风邪入侵所致。

《素问·风论》篇曰“风之伤人也,或为虚热、或为热中……或为偏枯,或为风也”;上述文章中均认为偏枯、偏风等中风症状是由于外感风邪入中,或居于身半、或居于营卫、或入其脏腑所致,同时自身正气亏虚,脏腑虚弱,脏腑功能欠佳,气血营卫化生不足,从而导致人体卫外能力下降,卫外不固,邪气独留亦是一个重要因素。

而张仲景更是在继承前人先贤观点的基础上,将“外风致病”的观点不断完善,进而推上了一个制高点,即提出“内虚邪中”的观点。仲景认为中风是由于正气亏损,脏腑功能下降,血脉经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趁机而入导致发为本病。

此观点明确了外感风邪入侵对中风发生的重要意义,对后世医家影响颇大。同时仲景又根据中风病病情严重程度之不同将中风病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等不同类型,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该病的了解认识,也开启了人们对中风病分类分型的研究。

2、金元时期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金元时期,随着 社会 的进一步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中风的疾病认识进一步加深,较唐宋之前外风致病观点开始逐渐减少,而内风致病的观点开始被部分医家先后提出,医家从不同层面为内风致病思想开篇立论,学术景象一片争鸣,这其中代表医家有刘完素、朱丹溪、张从正、李东垣等四人。

刘完素是“寒凉派”代表人物,主张“六气均能化火”的思想,在其学术思想的引导下,提出中风实为“五志化火”、“热极生风”的观点,开创了中风内风致病学说的先河,向中风病因病机学的研究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河间认为中风发生是以热为本,以风为标,讲风邪者归根结底还是要论及热邪,六气均可化火,火即为热,火热盛极则引风动,风窜脑窍、经络导致疾病发生。同时五志过极,情绪失控,心火暴甚,肾水不足。

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火等不到制约,心火暴亢亦致中风偏瘫。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伤,则气血生化乏源,营卫不足,脏腑受损,正气亏虚,致各种致病杂质堆积体内,壅阻血脉,久则可发为中风。

3、清时期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明清时期,内风致病的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人们在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将内风论不断深化,其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家。景岳论道:非风一病,即是人们平时所说的中风病,其症状多见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其病因是由于人体内伤积损,气血不足,脏腑功能颓败所致,而不是由于外感风邪致病,明确抛弃了中风外风论的观点。而与其同处一时代的另一医家李中梓在总结其长期的临床诊疗经验过程后,更是将中风之中脏腑分为闭证与脱证,进一步明确且细化了中风病的疾病分型,为后人对中风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帮助。

肝为将军之官,又为刚脏,其体阴而用阳,肝藏血,肝体由肝之阴血滋养,阴血不足,则阴阳失衡,肝阳偏亢;而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血由肾之阴精所滋,肝血不足,则肾阴亦亏,水不涵木而又相火妄动、虚火上炎,更易致阳亢化风,发为中风。

清代王清任认为:中风发病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我们知道“气为血帅”,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需要气对其的推动及固摄作用,而元气不足、正气亏虚,气的推动功能必然下降,气虚则无法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血行缓慢,运行无力,久则成瘀;瘀血阻滞,血脉不通,脉络空虚,人体脏腑、肌肤、经络等各项功能失常,最终发为中风之病。

结语:中风病是我国古代四大疑难杂病之首,在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过程中,历代医家基于自身对疾病长期的临床认识以及前人的经验,针对中风致病的病理机制提出了多种学说,唐宋以前主要由“外风”致病探讨中风发病原因,而唐宋以后则多持“内风”致病的观点。直至现在虚、火、风、痰、血、气等多种病理因素联合致病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

风邪致病在中医病机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风有外风、内风之分,内、外风致病各有特点,而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风邪致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本文即针对风邪致病的病机特点进行阐述。

1 风邪致病的特点

11 风为百病之长

《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风邪致病最急,变化最多,最速。故《医方考·中风方论》曰:“风者,百病之长,得天之象,故其发也暴”。其次,六*中其他几种病邪亦每多随风邪相兼为患,如风寒、风热、风湿等等。另外,风邪侵犯部位较广,无处不到,也就最易侵袭人体,故《证治要决》谓其“天地之间无所不入,一罅不塞,来不可御。人之一身,缜密者少,疏漏者多,风乘之也,轻则为感,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

12 风性善行数变

风邪致病,发无定时,证无定处,发病急骤,变化迅速,容易传变。如《素问·痹论》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其证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同也,更发更休也。”如中风病急性期往往发病突然,半身不遂,或左或右,病情进展迅速,每每体现了风邪作祟的特点。

13 风性主动

风邪具有来去迅速,使物体摇动的特点。结合临床可知风邪致病多具有震颤、动掉、抽搐、角弓反张、眩晕、筋惕等征象。《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和“诸风掉眩”都是指风邪的这一特性而言。

14 风性轻扬开泄

风为阳邪,其性具有向上向外,升发开泄的特性。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气从手上行至头” 。故风邪每易上扰清窍,或上达头面,造成中风或口眼歪斜等症状。

2 外风病机

21 风伤卫表

若调摄不慎,腠理空虚,卫外不密,则风邪乘虚伤人表卫。其病机特点主要是使卫气的开盍失司。《伤寒论》所述之“太阳中风”之“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证即属此范畴。

22 风袭筋骨

风气伤人,初犯表卫,失于外解,可以内传而痹着筋骨。若素体虚弱、卫阳不固者,风邪常与寒湿夹杂伤人,或流注肌肤经络。或痹着于筋骨关节,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痹证的病理变化。此即《素问·痹论》所谓“风寒湿之气杂至合而为痹”。

23 风中经络

若调摄失宜,正气亏虚,卫外不固,经络空疏,则风邪乘虚中于经络。其中又有中经、中络之不同,中于络者,络脉不通,出现口眼歪斜,眼睑不闭,肌肤不仁等症;中于经者,则气血痹络,肌肤筋脉失于濡养而半身不遂。

24 风中脏腑

或因调养不慎,或因素体正气不足,风邪侵入,不只局限于体表,甚可直接影响脏腑。《素问·金匮真言论》:“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即说明风邪循经入里,内干五脏而发病。仲景亦有五脏中风的记载: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肝中风者,头目,两胁痛,行常佝;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膈失烦重,皮而短气。唯是肾中风之说,恐系脱简所致。

25 风毒入血

多由气血不足,复受风毒侵袭使然。《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曰:“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对风毒入血病机因亡血而血气不足,复因风毒外受中于经脉,浸*血分的两个环节,作了比较完善的论述。风毒入血,多因阴血不足,又失于解散所致。因风为阳邪,风毒久遏经络,势必化热,可见关节红肿痛热;若热迫血行,溢于孙络而为发斑;风毒郁久,化燥伤阴,肌肤失养,则见皮肤粗糙,作痒等症。风毒内留,可进一步酿成滞血耗血的病理,引起头发脱落等症。

26 风毒致痉

多因产后或外伤,创口感受风毒之邪,侵入肌腠经脉,使营卫不得宣通,甚则内传脏腑,引起严重的病变,自北宋以来称之为破伤风。其病机特点:一是有创伤史;二是风毒壅滞肌腠经脉,使之失于濡养,可见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貌,肢搐项强,甚则角弓反张,反复发作,极为痛苦;三是邪毒入里,扰动肝风,可见频频抽搐,呼吸急促,痰涎壅盛等症。末期则邪毒深陷,正气欲脱。

总之,外风致病是一个风邪由表入里、由卫气到营血、由经络到脏腑、病情由轻到重的过程,当然,也有风邪直中脏腑者。一般而言,风邪初犯卫表,调养不慎,失治误治,则内犯筋骨,或若正气不足,无力抗邪,则风邪入侵经络、脏腑、营血分,病情加重。

3 内风病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风胜则动”,故内风病机主要概括一些动摇眩晕证候的病理变化。如头目眩晕,四肢抽搐,肢体麻木、振掉、强直,乃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曰:“风气通于肝”,这些论述都说明风邪与肝的关系很大,故历代医家都认为“肝风内动”之病机。《中医内科学》五版教材提出了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血) 虚风动三种病机,实际上,中医对内风的产生及病机特点尚有多种认识,现具体论述如下:

31 肝阳化风

多因肝肾阴亏,肝阳失潜而暴发。其病机特点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不潜阳,阳亢化风。若肝风内旋,上扰头目,则头痛不止;风动筋挛,则项强肢颤;足厥阴肝经络舌本,循喉咙,风阳窜扰络脉,则言语蹇涩;痰阻舌根,则舌体僵硬,不能语言;痰随气升,故喉中痰鸣;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故手足麻木;风动于上,阴亏于下,上盛下虚,故步履不正,行走漂浮;风阳暴升,气血逆乱,肝风夹痰上蒙清窍,心神昏愦,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风痰窜扰脉络,患侧气血运行不利,或弛缓不用,或强痉拘急,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向一侧;舌红为阴虚之象,白苔提示邪未化火,腻苔为夹痰之征,脉弦有力,是风阳扰动的病理反应。

32 热极生风

多由邪热亢盛,伤及营血,燔灼肝经,内陷心包,煽动内风所致。热邪蒸腾,充斥肌肤,故按之灼手如焚;热传心包,心神溃乱,致神识昏糊,躁扰不安,如同发狂;热灼肝经,津液受烁,引动肝风,而见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双目上视,牙关紧闭等筋脉挛急的表现;热邪内犯营血,则舌色红绛,脉象弦数,为肝经火热之象。正如薛生白《湿热病篇》所说“热盛于里,少火悉成壮火,火动则风生,而筋挛脉急;风煽则火炽,而识乱神迷”。

33 阴虚风动

是阴液亏虚引动肝风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热病后期阴液耗损,或内伤久病,阴液亏虚而发病,阴液亏虚,筋脉肌肤失于濡养,故见筋惕,肉等症;阴虚火旺,虚火灼液,不但营分有热,血分亦受燔灼,出现痉挛、抽搐等症。其与肝阳化风之提法不同之处在于肝阳化风以实证为主,而本证则以虚证突出。

34 血虚生风

是血虚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多由急慢性出血过多或久病血虚所引起。肝藏血,阴血亏虚,血不养肝,肝血不足,则肝风内动;肝主筋,血虚筋脉失养则见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肌肉动,舌淡或舌红,脉细等症。

35 血热动风

肝藏血而主筋,血热炽盛,深入厥阴,*热于肝,燔灼筋脉,加以阴血耗伤,不足以濡润筋脉,肝经热极即能化火生风,风火相煽,遂致筋脉拘引挛急,发为手足抽搐,四肢拘急,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等肝风内动的病变。同时,由于心主血而合神明,血热炽盛,燔灼心经,扰乱神明,还同时出现神明内闭,神识昏狂,与邪热内壅,阳气闭郁,营气不能达于四末之四肢厥冷等症。故有关“外窜经脉则成痉,内侵膻中则为厥”,以及“盖厥证风火闭郁,郁则邪热愈甚,不免逼乱神明,故多厥”等描述,都是对此种病机的深刻说明。其与热极生风之提法不同之处在于强调“血热”而动风。肝藏血,心主血脉,二脏与血关系最为密切,故血热动风每每伤及心肝二脏,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36 痰热动风

痰热动风指里热炽盛,化火灼津而为痰,痰火生风,引起肝风内动,筋脉失养,而形成中风、眩晕、痉病和小儿惊风等病变的机理。如中风多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肝旺脾弱,脾弱则生痰,肝旺则化火生风,痰热引动肝风,则上蒙清窍而猝然昏厥,横窜经络而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故朱丹溪曰“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 。痰热动风的病位主要在肝,肝藏血而主筋,热则灼津为痰,津血同源,血伤则筋脉失于濡养而动风,出现挛急、抽搐、眩晕、昏仆诸证。所以《医学入门》说:“ 人知气血为病,而不知痰病尤多。……动于肝,多眩晕头风,眼目动昏涩,耳轮搔痒,胁肋胀痛,左瘫右痪,麻木跛奇证,名曰风痰”。

37 脾虚生风

脾土虚寒,阳气不能达于四末,则手足筋脉无以温煦,气不布津则手足筋脉失于濡养,遂致风气内动,发为拘急、抽搐等症状。脾虚生风又名慢惊风,以小儿多见,其病机特点,外由先天禀赋薄弱,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各种原因引起脾胃虚寒。常伴有神倦懒言、面色淡黄或青白相间、唇黯、四肢不温、不思乳食、大便色青或下利清谷、舌淡质嫩少苔、脉沉缓无力等症。

38 血瘀生风

瘀血导致风气内动,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等,都是对血随气逆,瘀积于上所致风气内动的详细记载。近代认为中风、癫痫、痉证三种病证中皆存在着瘀血生风的病理机制。何绍奇在《现代中医内科学·震颤麻痹综合征篇》中明确说:“瘀血阻滞,脉道不通,血行不畅,筋脉失濡而手足颤动,屈伸不利,此即瘀血生风。”其成因为凡气滞、气虚、阴虚、血寒、血热、出血、七情过激、跌打损伤等所导致的瘀血,在加重到阻塞经络,影响筋脉功能时,均可产生内风。因此,瘀血生风的根本病机在于瘀血阻塞经络,筋脉失养,挛急刚劲。由于“老年多瘀”、“病久多瘀”、“久病入络”,故瘀血生风多见于老年患者以及多种慢性病的过程中。

总之,内风病机较为复杂,在病变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相兼为病。如肝阳化风时,肝阳上逆,血可随之上行,以致血瘀积于上,并加重肝阳化风;而肝阳上亢日久,又可耗损阴液,转化为阴虚风动。阴液亏损,则血运不畅,加之阴虚生热,煎熬血液,最易形成血瘀而动风,而“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血日久,又必然导致血虚,致血虚生风。阴虚有热,故可能同时出现血热生风;热灼津液,炼液为痰,痰热互结而化风,则出现痰热动风之象。而肝阳亢盛,木克脾土,脾气虚弱,则会转化为脾虚生风。

I 版权声明

中国的古代中风的概念没有当代这么明晰和明确。因为当代直接将中风定义为脑卒中。

古代的医学家,对于中风是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比如他们开始定义为外风,是指身体受外来环境的变化,外感风邪造成的,这个只说对了中锋的一部分原因,的确有很多中风和季节的变化有关。

在宋朝以后,中风逐渐的细化起来,认为还是由于身体本身的原因。有的医生是从肾虚肝肾入手。有的医生是从防风通圣开方子。到了清朝以后,医生终于统一起来,认为还是由于内脏的失调内风致病。

那么中风的表现形式在什么地方呢?首先它的症状是忽然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然后说话说不清楚,头昏目眩。就是说,这种症状来得非常的快。可能是天气突然变冷之后,吹风就可以吹成这个样子,又可能是突然的发脾气。

实际上在当代医学里引起脑卒中的原因,也的确多种多样,只是当代的医学可以借助各种先进的医学测量,来精准的界定是脑卒中。用现代的医学判断脑卒中,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者因为血管阻塞,使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重大的疾病。而高血压是引发脑卒中的最危险的因素。所以现在要求高血压患者要长期的服用降压药。

引起中风或者脑卒中的确是多种原因。比如说性格暴躁或者压抑,饮食没有规律,而且喜欢吃肉,劳累过度,气候变化和气血不调都可以引发中风或者脑卒中。

中风最大的危害是,发病突然,死亡率非常高,而且残疾率非常高。因为用现代医学证明了,那是脑部的损伤。

一旦有中风的迹象,要立马的到医院进行迅速的救治。这其实是迅速挽救大脑和生命的做法,发现的越早,治疗的越早,病人的康复就越快。反之可能会留下很多的后遗症和残疾,给生活给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

太阳中风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太阳中风的方剂 2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