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中庸》这本书讲了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1收藏

谁知道《中庸》这本书讲了什么?,第1张

  《中庸》?儒家的那个?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中庸的道德标准

  在《论语》中,孔子把在“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其含义大致有三:

  执中守正

  就是 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折中致和

  就是 执两用中 和而不同。

  因时制宜

  就是 与时俱进 通权达变 随机应变 所以综合起来,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作者

  简介

  戴圣,西汉官员、学者,汉代经文经学的开创者。生卒年不详,字次君,世称小戴,西汉梁(郡治在今河南商丘)人。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

  成就

  戴圣精心讲授“礼学”,授徒颇多,曾传其学于梁人桥仁、杨荣等,于是,今文礼学“小戴学”又有了“桥、杨氏之学”(《汉书·儒林传》)。小戴对于传播和发展《礼》学有一定贡献,《小戴礼记》被列为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唐时被称为“大经”,明时已取代《仪礼》成为“五经”中的《礼》。该书在中国儒家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人研究和发展儒家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古籍《中庸》

  英 文alleged to be written by Zi Si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listed in the Song Dynasty as one of the Four Books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但最早探索《中庸》的并非儒生,而是卒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的方外之士——释智圆。智圆之后,司马光则是宋儒中论中庸较早的一个。后来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既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恶的本性,从临界点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向上就是善;向下就是恶。

  关于《中庸》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中庸主题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作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管理。此《中庸》之性不等同于《孟子》之性。“天命之谓性”是指天命也属于人性;“率性之谓道”是说要自我管理而不是放纵本性;“修道之谓教”是说改善自我的仁道就是儒教(聂文涛谈《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 朱熹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他在《中庸章句》中说:“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 当然,他们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明确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道与人道合一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贤人的天人合一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应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2)天性与人性合一

  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3)理性与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鬼神与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懂得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头顶蓝天。

  (5)外内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因而清朝杨骅《中庸提要》云:“《中庸》全书,以‘道不远人’句为宗旨,言人必溯源天天者,《戴记.礼运篇》夫子之言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子思明道,必原天地而兼鬼神以立说者,大抵皆宗此义。天命之谓性,即天地之德。命字已该交会秀气在内。‘仁者人也’,即天地之心。喜怒哀乐,即五行之端,而慎独二字,尤示人节欲以践形而尽性之要旨也。全书中以‘仁者人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两‘人’字为枢纽。曰‘人莫不饮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后行’,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阐‘道不远人’之旨。书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结,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皆阐天人合一之旨。而鬼神为德,又以阐天人合一之真机也。配天者圣,浩浩其天者圣,而别无所谓道,别无所谓圣也,待其人而后行,圣人亦圣乎人而已。人者何?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也。所以为人者仁也。人所以能仁者诚也。性为人性,道为人,教者教以为人也。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因其不远人,而目之曰庸,谓之曰不可离,始于慎独,极天参赞,祗完得生人本来面目,毫无加损于间焉。子思以中庸名书,‘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于道不远人章点睛,自系全书宗旨。”

  中庸具体内容

  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1)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中庸》第十二章详细论述了夫妇的人际关系,将夫妇关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云:“君子之遇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年不能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论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达道。综观斯两章,五达道备焉。 五达道就是天下通行的五种人际关系。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诚如《礼运》所言:“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2)三达德

  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阐明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3)九经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太平和合理想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庸主要原则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并分别论述于下。

  (1)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故《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威于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自。’至矣!”

  (2)忠恕宽容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原则分别见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告诫曾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别的学生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为仁之方。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为仁、行仁。孔子说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体实施。 忠恕之道在《大学》里被称作“ 矩之道”。《大学》说:“所恶于上, 毋(勿)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这谓 矩之道。“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实质都是仁慈博爱,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中庸》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的挈矩之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3)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亦泽“中道”,古希腊哲学范畴,毕达歌拉斯学派把现存事物看作是对方之间的“恰如其分的均衡”,柏拉图开始把这种均衡概念移植到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则把中庸和节制相联系,并制定了系统的理论。认为万物皆有其中庸之道,如“10”这个数“5”居其中;人的心理状态、情感中欲望过度是荒*,不及则是禁欲.节制则是适度。中庸有两种,自然界的中庸是绝对的,人事的中庸则是相对的;在伦理中观上,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行的特征,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标准,美德是一种适中,是以居间者为目的。他还把这种中庸原则运用于政治国家学说。认为由中等阶级治理的国家最好,因为拥有适度的财产是最好的,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最不会逃避治国的工作或拥有过分的野心.是国家最安稳的公民阶级,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城邦.是结构个最好的和组织得最好的,因此有希望治理得很好。

  关于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 《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之道 就是忠恕之道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众多门客共同编辑,完成于秦始皇八年(前239年)。该书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以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为宗旨,溶诸子百家之说于一炉的理论巨著。全书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大部分,共160篇,20余万字。《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它写道:“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吕|氏春秋》并没有均等地对待各派学说,也没有简单地把各家观点原封不动地糅合在一起,而是赋予所吸收的各家学说以新的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

它改造和发展了孔夫子开创儒家学派时的儒家思想。如关于儒家维护“君权”的思想,在《吕氏春秋》里,实质虽然没有变,但有其独特的形式,它主张拥立新“天子”,即建立封建集权的国家。对法家、农家、墨家和阴阳家的思想,《吕氏春秋》也是遵循这一原则。《吕氏春秋》中的法家是儒家化了的法家,墨家是兵家化了的墨家,如此等等。《吕氏春秋》依照预定计划编写,有明确的目的,有大体上统一的学术见解。全书分纪、览、论三部分,以纪为主干。按其形成而论,十二纪是采用阴阳家的《月令》作为章法,仿照《管子》的《幼官》和《幼官图》作的,它把一些论文分配在春夏秋冬四季之下。

这本书不是按朝代分的,你看书名,“群书”,是从古代典籍中撷取有助于治理国家的内容。如果说有几个朝代的话,那就是从五帝到唐朝所有朝代都有。

《治要》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放”,呕心沥血数年,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

《群书治要》目录  第一册

卷 一 周易治要/1

卷 二 尚书治要/37

卷 三 毛诗治要/79

缺卷 四 春秋左氏传治要(上)/127

卷 五 春秋左氏传治要(中)/129

卷 六 春秋左氏传治要(下)/169

卷 七 礼记治要/209

卷 八 周礼治要/253

周书治要/267

国语治要/273

韩诗外传治要/285

卷 九 孝经治要/301

论语治要/317

卷 十 孔子家语治要/359

卷十一 史记治要(上)/405

卷十二 史记治要(下)/447

第二册

卷十 二 吴越春秋治要/1

缺卷十 三 汉书治要(一)/5

卷十 四 汉书治要(二)/7

卷十 五 汉书治要(三)/43

卷十 六 汉书治要(四)/79

卷十 七 汉书治要(五)/117

卷十 八 汉书治要(六)/157

卷十 九 汉书治要(七)/189

缺卷二十 汉书治要(八)

卷二十一 后汉书治要(一)/225

卷二十二 后汉书治要(二)/265

卷二十三 后汉书治要(三)/307

卷二十四 后汉书治要(四)/345

卷二十五 魏志治要(上)/383

卷二十六 魏志治要(下)/433

卷二十七 蜀志治要/481

第三册

卷二十七 吴志治要(上)/1

卷二十八 吴志治要(下)/21

卷二十九 晋书治要(上)/57

卷三 十 晋书治要(下)/99

卷三十一 六韬治要/143

阴谋治要/173

鬻子治要/177

卷三十二 管子治要/181

卷三十三 晏子治要/221

司马法治要/257

孙子兵法治要/263

卷三十四 老子治要/209

鹖冠子治要/293

列子治要/297

墨子治要/305

卷三十五 文子治要/321

曾子治要/359

卷三十六 吴子治要/367

商君子治要/375

尸子治要/383

申子治要/409

卷三十七 孟子治要/415

慎子治要/425

尹文子治要/437

庄子治要/449

尉缭子治要/459

卷三十八 孙卿子治要/467

第四册

卷三十九 吕氏春秋治要/1

卷四 十 韩子治要/41

三略治要/57

新语治要/65

贾子治要/81

卷四十一 淮南子治要/97

卷四十二 盐铁论治要/135

新序治要/149

卷四十三 说苑治要/177

卷四十四 桓子新论治要/209

潜夫论治要/229

卷四十五 崔寔政论治要/247

昌言治要/267

卷四十六 申鉴治要/285

中论治要/301

典论治要/323

卷四十七 刘廙政论治要/331

蒋子万机论治要/345

政要论治要/351

卷四十八 体论治要/375

典语治要/403

卷四十九 傅子治要/417

卷五 十 袁子正书治要/457

抱朴子治要/489

1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2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3

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4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5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8

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9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鬼谷子》——凡十四篇,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传说“合众连横”之苏秦、张仪皆出其门下,不可不看。

《道德经》——修身之大得,道家之典坟,“无为”、“无不为”,“道法自然”,毋庸多说。

《孙子兵法》——凡十三篇,世界第一兵书,战略之大乘者。

《孙膑兵法》——凡八十九篇,战术之大要也。

《论语》——凡二十篇,俗语“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家之要义也。

《周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中国通史》——无论哪一版本,“通古通今通天下,知兴知衰知未来”,读史以明晰中华民族五千年延绵不绝精神气质和文明底蕴。记住:“历史是螺旋上升的”。

如果还有时间,乐府、汉赋、骈文、诗词、章回、曲艺,文玩,无不值得涉历,2800年中华文字史籍,精华绝对远远大于糟粕,别言必提“英美”,潮无论“日韩”,数典忘祖,因噎废食,无如何也?

  1、内容简介

  《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2、修撰历史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贯穿全书始终,融合各家学说。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为什么会突然对遥远的秦朝感兴趣起来?

起因很偶然,从一本飘洋过海的日本古书里看到一句话“不韦因纳邯郸美姬有娠而献于楚。生政。实吕氏。”关于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这段公案,在各种电视剧上已经看得够多了,但我是认真的不信的。为什么不信?因为谁是谁的儿子这种事其实在现实中确认起来并没有那么难,而且,就算碍于技术原因很难确认嬴政到底是姓吕还是姓秦,赢政他爸为什么要把王位传给一个身世不明的“儿子”?!但凡嬴政他爹对嬴政的身世有一丝怀疑,王权都不会如此顺利交接的。平心而论,这种事别说在皇家,就算在普通百姓之家,父亲如果怀疑儿子的出生,也不会把家业交给他的。退一万步说,就算嬴政的母亲和吕不韦手段高明,操作得当,神不知鬼不觉夺了江山,那这等皇家秘事也实在没有理由搞得人尽皆知。掌权者想要抹掉个把秘密,还是易如反掌的。

然而,一本来自古代日本的历史书,却赫然把这等惊天大秘密写在了开篇。这句话着实惊了我一下,而一惊之后,也着实勾起了我对于这段历史的兴趣。

秦国,从秦非子算起,到嬴政止,共历时667年,31任国君。就是这个根基深厚的秦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短短15年的时间,便烟消云散。667年的“积蓄”,15年花完,这不得不让人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

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在历史课本里正正经经的写着“秦亡于暴政”。秦国起于渺小,从商鞅变法开始,走上“重刑治国”的道路,素来治理严苛。但正是得益于这种严苛,才使得秦国日渐强大,脱颖而出。那么,同样是“暴政”,为什么统一前能带来国家的强大,而统一后却导致了国家的覆灭?

按正常逻辑推理,如果制度是一样的制度,前后效果大相径庭,那一定是制度的执行人(国君)出问题了!事实上也是,秦确实二世而亡。胡亥,就是个“指鹿为马”的荒诞窝囊国君。但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历经667年的古老秦国,31任国君,难度每一个都是得道明君?!如果“是”,那么秦国的“选君”制度为什么能正常运转31次,到第32次却出了bug?如果“不是”,那么以前的国家是怎么在错误的***手里安然度过的?为什么这次就不行了呢?

秦的一统天下,绝对是个创世纪的壮举。在秦之前,是诸侯林立,思想纷呈。但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改分封制为中央集权制,从此后中央集权制在这块土地上就再没有被动摇过。无论后来的王朝怎么更替,统治国家的民族如何不同,他们无非都只是在秦当年所构建的统治框架之下,修修补补。秦这一朝,终结了旧有的国家统治游戏,首创了全新的游戏规则。无论怎么说,制定游戏规则的人都是最牛的人,更何况秦制定的是一套被后世每一代社会精英都倍加推崇的游戏规则。这意味着秦的统治者是极端洞悉人性的,是极有治国经验的,更是有着万夫不可挡的勇气。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秦始皇在创立新的国家制度的时候,是信心满满的,他认为他的帝国可以传之万年。毕竟,在秦始皇看来,用一套漏洞百出的旧制度治理之下的秦也已经存在了600多年。那么用更先进的、更有力量的新的统治制度来治理国家,国祚传个千年、万年也不是太异想天开的事。

秦始皇猜对了一半!他所创立的中央集权制确实传之万年了。但他所建立的帝国却是前所未有的短命。而且,不光是他所创立的帝国短命,后来的,用他的新制度治理的王朝,二、三百年就算长的,跟秦之前的夏(共471年)、商(共600年)、周(共791年)都不能比。这又是为什么,制度长久了,但朝代却更替频繁了?

带着上面的3个问题,我遇到了这本书。在真正翻看之前,我的本意只是想找一本介绍秦朝的书,让我能更多的了解那段历史,从历史的背景里翻翻看,有没有能解答我疑问的线索。但是,令人意外的是,真正看完全书之后,我惊喜的发现,整本书貌似都在围绕我的这几个问题进行解答。所以,和以往枯燥的历史书不同,这一本,我实在是看得津津有味,手不释卷。

本书开篇第一章就分析和回答了这个问题。看来,围绕秦始皇的话题,文治、武功、暴政,都不是最博眼球的,古往今来,皇家民间最爱的话题都是一样:私房八卦。香艳八卦,闺房秘事谁都爱听,谁聊起来都津津有味,这大概也就是这个八卦被发明出来,并被后世朝朝代代来回咀嚼的根本原因了。

作者的观点很明确,他认为这个流言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被发明出来的,说白了,就是政敌们正面杠不过,就从后面泼些脏水。

我本人比较赞同这个结论和分析。但最难得的,没想到作者也真是爽快人,虽是故纸堆里的陈年旧事,谁也掰不清的老是非,但作者没有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沾点口水和稀泥,说些“这遥远的旧事没有人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这样的废话。无论对错,作者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给出手上的依据,有资料、有分析、有结论。这是一本历史书,但偶尔穿插于间的作者的观点和点评,倒也让人读起来痛快不已。

读历史,最怕读到的就是一家之言了,可恰恰,读历史也只能读到一家之言。有一比,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反正,能成为历史的事情那都是成百上千年的事了,知情人早已作古。再说了,别说几千年前的是非了,连当下正在发生的是非,又有几个明白人能看得明白。所谓历史,可不就是任胜利者,任后来者,按照自己的需要书写的故事吗?

既然事实的真相几乎不可追寻,我们又为什么要费尽心机,刨根问底的去研究那些故纸堆里的老故事呢?因为这些老故事里,有“答案”。虽然时间相差千年,人们吃的不同、穿的不同、风俗不同,可是几千年而下,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些事,欲望还是那些欲望,坑也还是那些坑。把老故事研究明白了,就等于拿到了当下生活的闯关宝典。

只是这寻找“宝典”的道路上疑窦丛生,稍有不慎便会步入歧途,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功亏于溃。想要尽量的贴近历史真相,就不能以后人的观点为基础,在这点上,作者做得很好,说到几千年众口一词,已成结论的“暴政”,作者也并未先入为主。到底是不是暴政?暴政到什么程度?暴政的来龙去脉,这些问题,作者都给出了自己的依据、推理,以及结论。虽是一家之言,也很精彩!

《咸阳宫之争》,这是本书的第十章,这简直是我在这本书里捡到的一个宝贝。原因嘛,请见我上文的第三个疑问,对于分封制和集权制的疑问。我实在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原来在公元前213年咸阳宫的朝堂上,便已经深入的讨论过。站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两方,分别详尽的阐述了两种制度的优劣。他们推理的结果和我们后来看到的,历史验证的结果一摸一样。这怎能不让人唏嘘,我仿佛站回了2200年前的咸阳宫,感受到这场唇枪舌战的急风骤雨,看见那些秦朝政治家的洞察、远见和不得已。原来他们都知道,他们早已知道,这怎能让我不敬佩不已!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里面有两个故事。

故事1:秦用近700年的国祚养肥了一头“鹿”。无论是郡县制的贯彻,天下文化的统一,还是南北边疆的戍清,一切秦始皇引以为傲的文治武功,都毫无例外的是在喂养这头“鹿”。他扫除了民间与皇权的文化屏障,他打磨了国家机器这柄利刃。从此后,有能力者上位,掌握国家“利刃”者一步登天。是秦始皇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战场,约定了一套全新的游戏规则。几千年而下,参与者游戏者无不欢腾倍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突破成法的历史,是一个新纪元的开端。

故事2:秦末汉初,天下大乱。秦宫的奸臣当道,被征服地区的举旗独立,还有楚汉大战,作者为我们还原了秦末汉初的战乱。15年而已,刚刚被终结的诸侯混战,立时又卷土重来。天下没有倒退回秦统一前的天下,完全得益于刘邦。秦始皇打造的国家利刃,胡亥握不住,刘邦握住了。从此后,中国的历史变得简单起来,遇明君则兴,遇昏君则亡。通俗点讲,当权者hold得住,则兴,hold不住,则有能力者替之。从此后,皇帝这份工作成为世间对从业者要求最高,风险也最高的工作,没有之一。

我喜欢看历史,是因为历史里有精彩的故事,最高的智慧,亘古不变的难题,更有前人用生命给出的答案。历史自有其脉络可循,而且,它从不骗人。

《楚辞》

《诗经》

《论语》

《春秋》

《战国策》

《庄子》

《老子》

《荀子》

《韩非子》

《晏子春秋》

《齐民要术》

《秦简》

《汉书》

《汉纪》

《汉简》

《魏书》

《颜氏家训》

《陈书》

《管子》

《竹书纪年》

《礼记》

《盐铁论》

《申子》

《洛阳伽蓝记》

《说文解字》

《胜之书》

《水经注》

《梁书》

《晋书》

《慎子》

《左传》

《山海经》

《尚书》

《尉缭子》

《宋书》

《孟子》

《孙膑兵法》

《孙子兵法》

《国语》

《四民月令》

《商君书》

《周礼》

《周易》

《周书》

《吴子》

《吕氏春秋》

《后汉纪》

《后汉书》

《史记》

《南齐书》

《南史》

《华阳国志》

《十六国春秋》

《北齐书》

《北史》

《六韬》

《公孙龙子》

《东观汉记》

《世说新语》

《三国志》

谁知道《中庸》这本书讲了什么?

  《中庸》?儒家的那个?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