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寿怎么辨真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光绪元宝寿怎么辨真假,第1张

光绪元宝真假鉴别方法技巧如下:

1 听音质。含银量达90%左右的银元,撞击后的声音低沉柔和,婉转悠扬;伪品要么清脆刺耳,要么沉闷木呆,共同的特征是余音短促。在敲击对比时,两指拿捏币面的接触面越少越好,保证其自然震响的效果。据说旧时有的银号、钱庄老板自个儿躺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叫伙计将银元一个一个往大水缸的边沿口撞击,听其声响以辨真伪。

2 称重量和量厚度、直径。这两种鉴别手段都需借助于天平、秤、游标卡尺一类的称量工具。银元在长期流通中会磨损消耗,一般来说都达不到理论重量,但并非“短斤缺两”,如果库平七钱二分版在26克以下就存在疑问了。笔者曾购一对库平七钱二分的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和宣统元宝,重量都是25克,鉴定的结果证实了疑问是对的。银币的标准平码换算为:库平一两=3731克,库平七钱二分=2681克,库平三钱六分=1341克,库平一钱四分四厘=537克,库平七分二厘=269克,库平三分六厘=134克。银元的重量、厚度与直径允许有误差存在,但若出现两个极端性的,十之八九有问题。

3 验边齿。银元机制的边齿细致匀称,规整划一,伪币的边齿粗糙,参差不齐,有的还有局部修锉的痕迹。只要细心,肉眼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有些在我国早期流通的外国银元,如“法国大力神”,边齿一圈为间隔相等的外文字母,因此要熟悉和掌握各币种的边齿形态。

4 看颜色。银质与非银质金属从其表面颜色可以区别,银质的光泽自然悦目,银光闪闪,一般用以替代的廉价金属很难达到这一点。放置时间长的银元表面会生成淡水墨色的所谓“包浆”,但不像古钱币那样重,只要一经擦拭便整旧如新。银的化学分子结构非常稳定,不会发生变色现象。另外,对镀银的伪品也可以用擦拭的方法识别,用砂性橡皮反复擦拭,便可剥去其伪装的外衣。

5 观币面。在阳光或灯光下,将银元币面与眼睛平视,观察币面底层有无凹凸不平的现象。造假者使用的铸造设备难使币面底层平整如镜,对文字图赣氡颐娴撞愕南谓硬课灰乇鹆粢狻BR> 

6 察磨损。银元经过长时间的流通,总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和擦划痕迹,自然生成者是没有规律可循的,作旧的伪品表露的是人工行为和机器行为的有规律的磨损面和擦划痕。有人说作旧作得最巧的是在铸币模具上作旧,就是磨损面、擦划痕和坑坑洼洼在模具上就做出来。对付的办法就是持多个同类别的银元,在低倍放大镜下一一细察,“李鬼”就会原形毕露。

7 对图录。手边尽可能置备几类印刷精良的银元图录,将实物与之仔细对比,大处看文字图案的框架位置,小处看文字的笔画处理和图案的细微末节,寻找破绽。

凡收藏银元的人都会有各自的识别方法,其共同点就是细心观察,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

扩展资料: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湖北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

光绪元宝是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是我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光绪元宝中,价值最高的就是广东省造的双龙寿字币:库平重一两。

清代银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光绪元宝"当时共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计有:1户部;2北洋;3吉林;4奉天;5清江;6浙江;7江南;8广东;9山东;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安徽;17广西;18新疆;19黑龙江。

参考资料:

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网《光绪元宝真假鉴别方法技巧 》网页链接

1、光绪元宝的铸造在唐代往前都是铸造比,唐代之后都是机制币。所以机制币的制造工艺相对比较完美,不会有特别粗糙。

2、光绪元宝边齿整齐均匀、略带弧型,边齿细看好象是由两根细线组成一样。

3、光绪元宝由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

4、光绪元宝呈现出的金属色彩,透着滋润,光泽柔和,颜色中透出一种自然沁色。

5、机铸纹是机制硬币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纹理。机铸纹的表现状态是辨别光绪元宝的重要因素之一。

1,鉴定光绪元宝真假的最基本点

鉴定光绪元宝最首要的就是需要掌握的是光绪元宝的历史特征和个体区别的主要包含有铸币材料,铸币模板外形及价值等几个方面。简单来讲,我们要鉴定的话都是铜币,铜有青铜,黄铜,红铜,白铜。

2,根据钱文的价值辨别光绪元宝真假

文字是最基本的传播工具,在铸币时就刻印在币面上,有一部分表示价值值,有一部分表示地名,有的也表示钱币的名称,几乎没有那些铸币上没有文字,不过不同时代的文字风格和韵味也不同。

3,通过锈色辨别光绪元宝的真假

在地下埋了很久的钱币表面上都会有锈迹,大多数都是呈现绿色,因为入土时间的问题,还有埋的地域位置不同,再加上大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光绪元宝本身成分也不同,锈迹也不太一样。

4,根据光绪元宝的外形辨别真假

光绪元宝的外形是官方明文规定的,外形包括很多,光绪元宝钱经和钱穿的大小,钱体的重量以及厚度,里外轮廓的宽窄和钱体背面的深浅和其他很多方面。

5,根据光绪元宝的制作工艺辨别真假

光绪元宝的铸造在唐代往前都是铸造比,唐代之后都是机制币。所以机制币的制造工艺相对比较完美,不会有特别粗糙。

粗略地看了一下,明显的不是袁江之作。且是伪作。

落款译文:余阅此图实为少见之珍品,明代戴进之笔。师出马远,其笔法精细绝非一般画工所比喻

光绪九年1883年翁氏(1830-1904)53岁,中老年时,纵观其书学经历(卒后追谥文恭。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书法遒劲,天骨开张。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法家第一。当时的书法家对他的书法造诣之高十分敬佩。)此时应当有苏体,米体,颜体之特点之一,上图一点也没有。参例,宜以选入神品。

看其落款印章,上图明显有伪。

再看袁江(1662-1735)

袁江(清代画家)

袁江字文涛,号岫泉。雍正时,召入宫廷为祗侯。袁江是我国绘画史上有影响画家,宫廷画家,转工山水楼阁界画。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楼阁工整山水当以袁江最有名。当时还有他的侄子袁耀同齐名。他们两人曾受扬州的山西盐商的聘请,到山西作画,作品在北方流传较多。他擅画山水、楼台、师法宋人。山水画主要学宋代闫次平,画石多鬼皴,楼阁主要学郭忠恕,工整严密。他的绘画素材多为古代宫苑,尤长于界画。

袁江的作品从画风上分有精笔和细笔两路。大部分是工整细致一路的,有少量的是用笔粗放一些。袁江除工山水楼阁界画外,还兼作花卉,并也流传下来一些作品。袁耀的风格与袁江基本相同

其落款多两字工整细腻有劲。上图笔软墨粗。

再看看已有此版本的大明盛世

再看戴进

戴进(1388—1462),字文进,号静庵、玉泉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为金银首饰工匠,后改工书画。宣德间(1426—1435)以画供奉内廷,官直仁殿待诏。后因遭谗言被放归,浪迹江湖。擅画山水、人物、花鸟、虫草。山水师法马远、夏圭,中年犹守陈法,晚年纵逸出蹊径,卓然一家。所作雄俊高爽,苍郁浑厚,用笔劲挺方硬;画人物笔法娴熟,顿挫间风度益著;所作花鸟、虫草亦饶有生意。为浙派开山鼻祖。作品有《春山积翠图》《风雨归舟图》 《三顾茅庐图》《达摩至惠能六代像》等。

看其画作,用笔精炼,而上图用笔犹豫,线条柔软无力,用墨没有层次。明显伪作。

请有关专家进行鉴定比较好,或者内行人士。

1:光绪重宝是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在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所铸的当五、当十钱,形制较小平钱工整,面文为清秀楷书,直读,背穿左右为满文宝局名,上、下为汉文“当五”或“当十”二字。传世以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铸造的较为常见,旧谱所列的各省局铸造的18品,恐系补铸,今不多见。

2:中国的古钱品类庞杂,数量众多,文献资料常有阙佚。以前总认为 光绪年间甘肃省未曾铸钱,因史籍、钱谱上均无 宝巩局 光绪钱的片言只语,更不用说拓图了。然而近年民间却发现了一枚宝巩局光绪重宝当十大钱,刚一见面,即有石破天惊之感,它不仅改写了光绪间甘肃省铸钱的历史,而且钱径之大竟达到5厘米,堪称历代当十钱之首了。

3:光绪重宝福寿连钱,是将两个“当十”光绪重宝的三分之一重叠在一起,使两个钱紧紧相连,所以被称为连钱。其面文左边的一个钱“ 光绪重宝”是完整的,而右边的另一个钱“宝”字被左边的钱的右侧遮住,只可以看到“光绪重”三个字;其背文左边一个钱的穿左有一“福”字。

4:绪重宝镇库钱就是最近 黑龙江呼兰县一钱币爱好者家中所传之珍品。正面“ 光绪重宝”四字,背面满文“ 宝泉“,钱体刻有 暗花,铜质细密,书体规整,图案精巧,直径156毫米,厚46毫米,穿径28毫米,重566克,从形制及工艺上推断,应为当时户部 宝泉局在开铸 光绪重宝当十钱时。

1904年,仿泰西法石印就是说模仿外国工艺,用石印(一种类似照片上版的技术,后珂罗版玻璃印刷工艺也同理)的方法印书,因为古代刻书多是用木板雕刻反字印刷,所以到清末,外国技术传进来才用的这种技术印书,书籍当然不古老了,价格也不大,印量也较大(木刻本印量相对少多了)

  银元的鉴定大同小异,无论是民国时期的还是清朝末年的。首先必须了解这种银元是否正的存在,如果不存在那就不用看了,肯定是假的。

  真银元的特点主要是听声音脆而洪亮,有音韵,互击有余音产生 银元,反之则伪;看其币面颜色润白,图案自然清晰,色泽细腻丰富。当然真正细致鉴定的过程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听声音、看外形、称重量、定成色。 听声音。这是银元鉴定的主要方法。凡成色高的银元,声音一般较柔和悦耳。不足成色的银元,因含铜量高,声色嘶哑、短促而又浑浊。假银元音长尖高或低闷。听声音一是靠“敲”,以左手拇指尖和中指尖轻轻捏住银元的中心,用右手持另一枚银元敲击其边缘,听其声音进行鉴定,先把不正常的和可疑的银元挑出来,再行鉴别。二是靠碰,用右手拿一定数量(8至25枚左右)的银元,向下45°斜滑至左手,听其碰撞发出的声音,并结合图案、花纹来鉴定。 看外形。真币采用压力适度的冲压,将银币冷压成各种文字、图案、花纹,其色泽光鲜自然,纹饰深浅适度,边缘线条粗细均匀,间距也疏密一致。人像、发丝、胡须、穗芒等细微之处清晰有度,毫不杂乱。 称重量。一般真银元流通时间长短有异,磨损程度各异。但同一品种、版别的银币,其质量不会相差1克。比如壹圆银币重量平均约26.5克,半圆重量平均约13.25克。成色为88%则定为真币。 定成色。对不符合银元标准的银元进行成色鉴定。可用硝酸液点试法。先将某个部位擦拭干净或锉一小口,滴上硝酸后,如冒绿沫,其成色则不高。观其颜色,成色在92%以上的银元,其颜色基本不变。成色在90%的,其颜色为肤黄或呈浅褐色。成色为80%左右,其色泽呈黑褐色。成色为70%左右的,呈淡绿色。成色为50%左右的,则会呈深绿色。 目前,市场上发现的批量伪造银元,主要采用铜镍等合金铸造而成,其特点各异:有的仿照民国三年“袁大头”银币图案,其颜色为白灰带青色,无光泽,声音尖短,类似其他私版;有的直径比正常银元小1毫米左右,重要的是其质量总在20克上下。还有少数的是用铜、铅、锡等金属铸造的假银元,外表镀银,其特点为铜质铸造的假银元版图粗糙,音尖短而量轻,磨掉表面银色多呈现微黄,质量为21克左右;用锡、铝铸造的假银元,则图案模糊,质软无弹力,声音低沉。将银色磨去,锡质的为青灰色;铝质的为青黑色,质量均在20克左右。 另外,由于银币在长期不断地交换流通使用过程中,经过人手的抚摸、摩擦,其磨损的部分主要在钱体的突出部位表现出来,应是自然形成的光滑均匀,无方向性。因此,一般全部包装、无磨损,钱体又无包浆的高档银币可判定为假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