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最早出现在哪本古书中?有何依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5收藏

诗词歌赋最早出现在哪本古书中?有何依据?,第1张

在王者荣耀中,“别放弃医治”是英雄扁鹊的一句台词,该英雄在游戏中还有很多传统语音,比如说“一群病入骨髓的家伙”、“命长是指赢家”等等。我国最早的一部浪漫派诗歌总集,是汉朝刘向编写的《楚辞》,汉朝王逸作《楚辞章句》,宋洪兴祖修《楚辞补注》(即对《楚辞章句》的补充)。书里收录司马迁、宋玉及汉朝淮南市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效仿司马迁、宋玉的作品选编成集,计十六篇。之后王逸添加自己的《九思》成十七篇。

即:《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补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诗经》是我国最早成集的诗歌总集成册于秦代春秋时期,本书收录秦代诗文305篇,也称《诗三百》。分成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寒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计160首;雅是朝中乐歌,分思贤、小琪,共105首;颂主要是太庙乐歌,有40首。

另一部收录从汉到唐最完备的诗歌集是宋朝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收录从汉、先秦、汉朝、隋朝及五代乐府歌辞和秦代至后唐童谣,总共5000多部。而我们中国黄帝时期,就有史籍,由于中国上古的祖先崇拜宗教,先人们觉得纪录先祖的事迹是一种责任,对皇室来讲,史籍是君王和上天一概而论的方式之一。

不但君王有史籍,诸侯也都有史籍。但远古的史籍大多没有流传下来,即便流传下来的,因为没有放到民间,只放到官方档案室里,都被始皇帝烧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书本并不是我们今天见到的纸质书籍,毕竟数千年过去,要想储存下来是彻底不可能的。最初古人要用竹简书或是将文本刻在石块、泥土中,单独装订成册就变成了书本。

苏轼开始写词约在熙宁五年(1072),至贬官黄州后遂进入化境

苏轼虽然主张变革朝政,但要求是渐进的。他认为“天下有二患:有立法之弊,有任人之失”,其中“任人之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与王安石大刀阔斧的“变法”举措就有了明显的距离。所以,苏轼曾多次上书陈述新法的弊害,并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要求外放。熙宁四年(1071)六月,出为杭州通判。大约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歌词。后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今属江苏)等地。元丰二年(1079),朝中新党罗织罪名,弹劾他以诗讪谤朝廷(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此被捕入狱,遭受了平生的第一次大磨难。经多方营救,苏轼才得出狱,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苏轼词之创作也进入一个高峰期。

1300年前的四川某地,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位慈祥的父亲正和女儿在庭院中嬉戏玩耍,眼前冰雪聪明的女儿很是招他的疼爱。父亲忽然间文思泉涌,想试试女儿的文学天赋,随手指向一株蔷薇,和蔼地问道:“女儿啊,你会作诗吗?”

“当然会啊!”女儿稚嫩地回答道。

“那就以蔷薇为题赋诗一首吧。”父亲试探道。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女儿沉吟片刻,两句诗脱口而出。

父亲脸色微变,一来惊异于女儿小小年纪,竟然天赋异禀,出口成章。二来诧异于女儿诗中的“架却”二字,恰好是“嫁却”的谐音。

敏感而迷信的父亲认为,女儿的两句诗,表面写蔷薇因很长时间没被架好,其枝叶已经纷乱地四处攀爬了,实则描写未嫁之女心绪不宁的感受。

于是,父亲长叹一声:“此女虽聪慧异常,但成年后恐怕是个失行之人。”

这个小女,便是日后颇负盛名的唐朝女冠诗人李季兰。

(李季兰画像)

这则故事被元人辛文房记录在了《唐才子传·李季兰传》里:“季兰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令咏蔷薇云云。父恚曰:‘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

那么,李季兰日后真成了一个“失行妇人”了吗?

李季兰名冶,浙江湖州人,大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幼年时期的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这表明李季兰不但是一个典型的多才多艺美少女,深受才子名士的赏识,还是一个出身名门,知书达理的贤淑女子,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

只是李季兰从小就是一个假小子,性情调皮,喜欢疯跳打闹,很少有安静庄重的时候。长大后的李季兰天资聪颖,面容姣好,其诗词功力也日渐成熟。

这样一位佳人,自然成了众多子弟竞相追逐的目标。不甘深闺寂寞生活的李季兰,也乐得和他们游荡调笑,聚合欢宴,逞口舌,斗机智,逍遥度日。

父母知道爱女禀性难移,害怕她一旦惹出是非,败坏李家门风,就草率地选了一富家子弟,将李季兰嫁了过去。

新婚伊始,夫妇俩倒还相敬如宾,其乐融融。

但其丈夫本非良家子弟,仗着家境殷实,整日里游手好闲,拈花惹草,游走于花街柳巷,沉湎于茶坊酒肆,渐渐地把李季兰抛诸脑后。个性浪漫的李季兰自然耐不住寂寞,频繁与昔日好友幽会叙旧,导致婆家一纸休书,结束了这段短暂的姻缘。

(古人画的李季兰)

回到娘家的李季兰,随后进入道观,成了一名女冠。没想到,这样反倒挣脱了家人的束缚,让她如鱼得水,逍遥快活。一袭道袍根本掩盖不住李季兰的清丽脱俗和一身才气。精辞赋,通音律,绝美色,这样的李季兰,纵使遁入道观,也让风流才子们蜂拥而至,流连忘返。

这样的生活,也正是李季兰所需要的。她游走于才俊文士之间,吟诗作赋,抚琴弹唱,把个道观生活过得歌舞宛转,流光溢彩。

一次诗友聚会,李季兰不知从何得知,专程前来赴会的诗人刘长卿患有“阴重之疾(疝气)”,遂用陶渊明的诗开涮道:“山气日夕佳?”

刘长卿自然不甘示弱,回敬一句“众鸟欣有托”。

众人击案叫绝,笑得前仰后合。

李季兰不但和诗友们口无遮拦,还对自己倾慕的男子主动表白。有一位名叫皎然的僧人,满腹经纶,潇洒俊美。李季兰春心萌动,对他产生了一片相思痴情。于是,李季兰送上了一首表白心迹的诗:“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偏巧皎然定力深厚,不为所动,回诗一首婉言谢绝:“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不知狂放的李季兰看到此诗后,作何感想。

(唐玄宗画像)

就这样,自由洒脱的李季兰,随遇而安,任性而为,在道观里寄情诗词歌赋,逍遥快活。

终于,李季兰的名声,传到了深宫之中唐玄宗的耳朵里,同样风流而好奇的唐玄宗,迫不及待地召见了她。此时的李季兰早已不再年轻,但“不以迟暮,亦一俊媪”。唐玄宗龙心大悦,赏赐颇丰。

但李季兰似乎对深宫大院里闲适而安逸的生活不太习惯,请辞出宫回观,唐玄宗准请,并再次厚赏了她。

晚年的李季兰不幸遭遇安史之乱,玄宗退位,历经肃宗、代宗两朝之后,德宗即位。建中四年,泾原士兵哗变,德宗被迫仓皇出逃,曾任泾原节度使的朱泚正闲居长安,被拥为皇帝,改国号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泾师之变”。

为了粉饰太平并标榜自己,朱泚四处征召京城内的名士作赋献诗,为自己歌功颂德。因李季兰名重一时,自然在召之列。也许是迫于朱泚的*威,李季兰随后写了几首诗歌呈献朱泚,没想到,这几首诗竟成了她的催命符。

德宗终于缓过劲来,重新夺回了长安,听说李季兰曾给朱泚献诗,不禁勃然大怒,立即召她至殿前责问。李季兰一再表白,但狂怒的德宗呵斥她道:“你怎么不学严巨川,写‘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呢?”

于是下旨“扑杀”。

可怜李季兰已是垂暮之年,竟惨遭乱棍打死。一代风流才女,就此香消玉殒。

重点讲解

一、实词

1.一词多义

(1)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⑦一鼓作气(初次,第一次)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④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

(3)取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③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⑤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采取)

⑥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同“娶”)

(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④族疱月更刀(一般的)

⑤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指筋骨交错集结的地方)

(5)使

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叫、让,使令动词)

②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连词)

③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派遣,动词)

④人皆得以隶使之(使用,驱使,动词)

⑤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使者,名词)

2.古今异义

(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文中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常用它的比喻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里指“天气”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经营,与现代汉语用法有区别,现代汉语是筹划、计划或组织的意思。这里是搜集保存的意思。精英,用法同现代汉语一样,但现在也用于指出类拔萃的人)

3.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方位名词直接做状语,向北……;向西……)

(3)辇来于秦(“辇”古代一种人拉的车子,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即:乘辇车)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名词用如动词,当做铁锅;当做石块;视作土块;视作瓦砾)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为动用法,为……而哀;意动用法,以……为鉴)

二、虚词

(1)焉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助词,……的样子)

②或师焉,或不焉(语气助词)

③且焉置土石(代词,哪里)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

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在那里)

⑥犹且从师而问焉(相当于“之”)

(2)而: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并列连词,又)

②不敢言而敢怒(转折连词,却、但是)

③谁得而族灭也(表修饰)

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表假设,如果、假使)

⑤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代词,你)

(3)夫

①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语气助词,表感叹)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语气助词,用于句首,引起议论)

③予观夫巴陵胜状(指示代词,那个)

④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的通称)

三、句式

(1)判断句:灭六国者,六国也。族秦者,秦也。

(2)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意念上的被动,举,拔,攻占。此处为被攻占的意思)

(3)介词结构后置句:多于市人之言语。 用之如泥沙。

四、其他

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使用了“互文”修辞格)

2.使六国各爱其人;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这两句中的“人”即“民”,即:百姓。此处用了讳饰手法,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

重点提示

1.从内容上看,《阿房宫赋》是一篇怎样的文章?

2.本文是怎样做到描叙、议论有机结合的?

3.作为一篇文赋,本文充分发挥了赋体在语言方面的长处:既采用比兴,又运用了铺陈,熔赋、比、兴于一炉,兼得诸家之长;尤其在句式方面,或长或短、或整或散、或常或变,运用自如,恰到好处。请以文章的第三节为例,说一说句式与所表达的内容之间的关系?

思路指津

第1题

对于这一问题,应从两方面去寻求解决途径:一是文体特点与时代背景;一是文章内容。这里仅从前一个方面作如下提示:

赋,作为一种文体,在汉代兴盛一时。不过,汉赋大多成为帮闲文人的应制之作,内容以上阿谀奉承为主体,形式上则艰深枯涩。六朝人写赋,工于骈偶,走向极端,这种俳偶式骈赋,绮丽浮靡,堕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中唐以后,受“古文运动”影响,文坛出现散文式的赋体,跟汉赋的艰涩大相径庭,又跟六朝骈赋的浮华迥然异趣,杜牧的《阿房宫赋》是这方面的优秀名篇。

公元825年,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这是一篇讽时刺世之作。《阿房宫赋》中所着力描写的阿房宫,是秦皇骄奢的见证,是封建独裁者的象征。由于唐敬宗大兴土木,大建宫室,因而杜牧写阿房宫,正是借古讽今,体现了较为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倾向。

第2题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的巧妙结合,是这篇赋在表达方面的一大特点。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既要分清文本中哪些是叙述描写,哪些是议论抒情,更要结合文章写作的目的和表达的主题,去探寻体会那些融于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提示如下:

文章真正的用意在于议论时政。描叙是议论的铺垫,为议论必备之条件;议论是描叙的归宿,是描叙必然之结果。作者围绕阿房宫,反复措叙,多方渲染,极尽铺张之能事,又画龙点睛,精当议论,以达到情尽意显的效果。

文章一开始点出背景、环境,然后进入对阿房宫形象的刻画。依据空间位置的顺序,先作外景描画,极力渲染其大;紧接着作内景描摹,尽情点染其美,至此,阿房宫富丽堂皇的形象矗于眼前。由对宫殿的描绘,自然过渡到对宫人的叙写。写宫人,写其饮、食、起、居;宫内的生活,写歌、妆、梳、洗、焚椒兰、驾车辇、望临幸等等。再由叙写宫人过渡到描写珍藏。六国的珠宝,都被秦王朝囊括其中,但在宫中却被视若土石,任意抛置,有奢侈之心,无爱惜之意。此时此刻,作者惋惜底的倾向便逐步外溢;笔前的锋芒,便渐渐外露。“亦不甚惜”一句,仿佛已经听到作者的斥责和愤慨之声了。

接下来,文章由对阿房宫的堂皇富丽的描叙进入作者议论的中心。宫殿如此豪华,耗费如此浩大,必然给劳动人民带来灾难和不幸,“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而灾难和不幸,又势必激起人民的愤恨和反抗,“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历史的回顾,有着现实的用心。卒章显志,文末作者的议论,给唐王朝不啻浇了一瓢钻心透骨的凉水。文章突出一个“鉴”字,引古用于鉴今,述昔借以讽世,希冀唐王朝统治者以秦为镜,回心转意,更弦易辙。至此,作者为文之本意才显现出来。

文章的描叙由宫而起,越是写得壮观繁华,后文的议论就越是扎实可信。文章的议论由宫而发,越是议论得精到,就越显出作者前文描叙的良苦用心。就这样,全文描叙与议论有机结合,笔墨淋漓酣畅与恣肆汪洋相得益彰,收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第3题

文章第三节由描叙转而为议论,点示为文意旨。先以“嗟乎”领起,有提示注意的作用。“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这几句是散句,用平和的语气说理,给人留有回味的余地。“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两句,则变为尖锐的质问,发人深思,为下文的排比议论蓄势。“使负栋之柱……多于市人之言语”,连用六个排比兼比喻的长句,极写素的“纷奢”。这些句子大体上押韵,一气贯注,成排山倒海之势,颇具震撼力。“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以散句收束住上面的罗列,并开启下面的议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一变为四字短句,一语道破,简捷有力。“戍卒叫,函谷举”,选用被动句式,节奏骤然加快,庄重而不失诙谐生动。“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采用变式句,语气虽稍缓,但仍有气势,形象地描绘出阿房宫被焚的结局,也暗示了秦王朝的覆灭。

难点解析

1.下列句中两个“缦”字的意思是否一样?

①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明确:这两个“缦”字的意思不一样:

“缦”的本义是没有花纹的帛。在“廊腰缦回”中,“缦”用的正是它的本义。“缦回”是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的主从结构,意思是像缦那样曲折回环。教材注:“缦,萦绕。回,曲折。”“萦绕”“曲折”其实都是“回”的意思。在“缦立远视”中,“缦”当是“曼”的通假字。《说文》:“曼,引也。”段玉裁引《鲁颂》毛传云:“曼,长也。”教材注:“缦立,久立。”“久”,是“长”的引申义。但此处似以取本义为佳,“缦(曼)立”,即引领而立,伸长脖子站着(等待皇帝宠幸)。

2.下列三个句子该怎样翻译?

①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②朝歌夜弦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明确:这三句,机械地照直翻译不难,但又未必合乎原意,因为它们都是“互文”,必须把相对应的词看成一个整体。①句的意思是,歌台舞殿上的表演有时使人感到热烈,有时使人感到凄清;②句的意思是,不分早晚(或从早到晚),宫女们都在弹琴唱歌;③句的意思是燕、赵、韩、魏、齐、楚所搜集和收藏的珍贵东西。分开讲甚至会闹出笑话,如第②句讲成早晨唱歌、晚上弹琴,就好像是按课表上课一样了。

课文阅读指导

例1下面四句话中的四个“使”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C.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D.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答案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多义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的理解。答案为C项,该项为连词,假若,假使;其余三项为使今动词,叫,让。

例2从课文中找出与下面这首诗中划线路子内容一致的句子。

过骊山作

杜 牧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

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

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分析 此诗主题思想与《阿房宫赋》相似,也是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不要胡作非为,以免引起人民的反抗。

答案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士。

点悟 既很熟悉课文内容,又能准确理解所给诗句的意思,是解答此题的前提。作答时可注意,诗句中“函关”、“独夫”、“火”、“作灰”等关键字词,通过联想、比较,以便从课文中快速筛选出所需句子。

拓展延伸探究

知识拓展

1.写作背景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远未完成,即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烧毁。从此,阿房宫的兴灭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杜牧也加入到这一传统的议论中来。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这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2.关于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京兆杜氏自魏晋以来就是名门世族,杜牧的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所撰《通典》一书,开典章制度专史的先河。杜牧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在江西、宣歙、淮南等地军府任幕僚多年。唐文宗开诚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员外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治所在现在湖北黄冈)、池州(治所在现在安徽贵池)、睦州(治所在现在浙江建德)刺史。在地方任职时,改革弊政,成绩卓著。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回长安任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后曾一度出任湖州(今属浙江)刺史,又回长安任考功郎中,知制诰,官至中书合人。他所生活的晚唐,藩镇拥兵,宦官专权,民不聊生,《阿房宫赋》就是他二十三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杜牧诗歌创作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比,因而称他为“小杜”;又和李商隐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李商隐比他约小十岁,很欣赏杜牧的为人和诗篇,在给他的一首诗中写道:“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3.关于“赋”

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产生得颇早的一种文体。它始创于周末,到了汉代则特别发达起来;此后经过历代作家的创作实践,在体制上不断有所变化。赋一直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中重要的文体之一,所谓“诗词歌赋”,“赋”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从现在所见资料看,最早写作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学者荀况。继荀况之后,进一步发展赋体文学,开汉赋先导的是楚国人宋玉。宋玉可以说是赋体文学的真正创立者、奠基者。楚国是赋体文学的发祥地。而汉赋,就是在荀赋,主要是宋赋的基础上,广泛吸收、综合了“楚辞”、《诗经》以及先秦散文的一些文体特点和创作手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文体。

后世赋体作品的创作经历了不同时期,在体制上不断有所变化。明代徐师曾在他的《文体明辨》中,将赋划为古赋、俳赋、文赋、律赋四类,这大致上可以反映出赋在不同时期体制上的变迁和特点。古赋,主要是指产生于两汉的辞赋;俳赋,又称骈赋,是在古赋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出来的一种新赋体,始于魏晋以后,盛行于南北朝;律赋,主要是适应唐宋科举考试用赋而产生的一种既讲究对偶,又注重音韵的新赋体;文赋,是受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

赋发展到清代,因受八股文影响,从内容到形式已经和制举文字一样,完全走入末流而无足取了。

总之,赋这一文体是比较特殊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同时代诗文的影响。有时散文成分多,诗歌成分少;有时,诗歌成分多,散文成分少。但它一直保持着半诗半文的性质,成为我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立的文体。

西汉的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了“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的著名论断。扬雄认为赋的共同特点是词采华丽,而在内容上却有着“则”与“*”的区别。他把片面追求形式的赋称为“辞人之赋”,其特点是雕绘铺陈的泛滥(*);把注重社会内容、有讽谏意义的赋称为“诗人之赋”,它在“丽”的同时,也体现了“则”的精神。在晚唐,做到这一点也是非常不易的。而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正在于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能力迁移

例3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大和二年,韦筹榜进士,与厉玄同年。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崔郾,大学博士吴武陵策蹇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①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搢笏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②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③兵法戎机,平昔尽意。尝以从兄悰更历将相,而己困踬不振,怏怏难平。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呼“大杜”、“小杜”以别之,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急也。

(选自辛文房《詹才子传》)

①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官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往日我偶然见到有十多位文士,眉飞色舞,击掌赞叹,在共同读一卷文书,我一看原来是杜牧的《阿房宫赋》。②众考生里有很多人说杜牧性格懒散、放纵不拘小节,不过我照你的意见办,不敢再变了。③杜牧生性刚直,有出众的节操,他从不显现谨小慎微的样子,敢于评论军国大事,指出时政利弊尤为切至。

例4 以我国的自然景观为描写对象,仿照下面一段话,另写段话。

万里长城,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她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东方明珠,好像一枚待发的火箭,矗立于黄浦江畔,她是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见证;中关村,宛然一座拔地而起的丰碑,坐落于北京大地,她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标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解答此题应注意要注意弄清题目要求。明示要求为:a.以自然景观为对象;b.运用比喻修辞;C.句子结构要与所给例句相同。隐含要求为:选择的自然景观,应有代表性,能体现(或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句式结构为:本体(自然景观)+喻体(具体的、形象化的)+ 喻体的特点(体现精神面貌)+象征的意义。

答案

(参考示例)长江,好比一位叱咤风云的武士,一路翻山越岭,奔向大海,她是华夏儿女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体现;泰山,好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一世沐雨经风,阅尽春秋,她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深沉的标志;青藏高原,好比一位慈样善良的母亲,一生默默无闻,哺育儿女,她是中华民族胸怀广阔、伟大坚强的象征。

问题探究

本文和贾谊《过秦论》(本册第17课)都有关于秦朝灭亡的议论,两文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它们的立论角度有什么不同?

关于秦朝灭亡的议论,本文与《过秦论》相似的地方有;都肯定了秦朝的强大,都强调秦朝灭亡是毁于自身,都说明了秦朝灭亡的迅速,都指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不施行“仁政”。

两文立论角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过秦论》从对比的角度说明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阿房宫赋》则从“秦爱纷奢”的角度指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过秦论》以秦朝的兴盛反衬它的灭亡,《阿房宫赋》则以对阿房宫“寓言”式的描写,表明秦朝必然灭亡的结局。《过秦论》作为一篇政论,重在正面说理;《阿房宫赋》作为一篇文赋,重在讽喻现实。

苏轼的人生思考和诗词歌赋的思想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他一生屡遭贬斥,坎坷多艰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走向了旷达清放人们对苏轼的诗歌及其人格所表现出来的清旷豪放赞美不已但苏轼何以能有此等超人之清旷学问所致修养所致皆非也以吾言之:天性如此,乃苏轼真率性情之表现也苏轼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真率他的屡遭贬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的产物;从他自身的原因来看,则毋宁说是一场性格悲剧苏轼的“真”,使他心中无所牵挂,胸怀坦荡,虽累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故有此旷达王水照先生对苏轼的“真率”性格最有体会他说:“保持一己真率的个性,追求无饰的自然人格,是苏轼人生观、文学观构成的核心”可谓一语中的王先生没有详细论述苏轼的真率性格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早在少年时代,苏轼的父亲苏询就注意到了苏轼、苏辙两兄弟性格的不同苏轼自幼才华横溢,至嘉佑二年(1057 )一举进士及第,名震京师从此宦海沉浮,屡遭不幸在坎坷的仕途上走遍了天南海北的苏轼飘泊无归,已是“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这使其不得不对自己归根何处及早进行周全考虑苏轼在各地为官时均以体恤人民疾苦为己任,再加上他富有魅力的才华,乐观豁达的胸襟,热爱生活的本性使他无论官居何处,都深受各地人民的爱戴和崇敬对将来卜居何处,他有太多选择,这与他随遇而安的个性是分不开的苏轼性格豪放不羁,锋芒毕露,确实‘不外饰’结果一生屡遭贬斥,差点被杀头辙是车子碾过的印迹,它既无车之功,也无翻车之祸,‘善处乎祸福之间’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所以在以后激烈的党争中,虽然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悠闲地度过了晚年

青年时代的苏轼,由于得到欧阳修的提携,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但随着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苏轼的厄运也就接踵而来,屡遭贬滴,越贬越远去世前两个月,苏轼在画家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上题诗一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檐州真是沉痛之极虽然苏轼在历次党争中都是处于被排挤、受打击的处境,但苏轼并没有苟容取合王安石变法,苏轼觉得新法过于激进,为害百姓,反对变法,因此遭到新党排斤,通判杭州他离京时,友人文同曾劝他说:“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叶梦得《 石林诗话》 卷中)但苏轼并没有听从朋友好意到湖州的九年间的劝告从通判杭州到湖州的九年间,针对当时新法的流弊,他写了一系列的政治讽刺诗,如《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山村五绝》 《 吴中田妇叹》 等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是持反对态度的但他在任地方官期间,看到了新法的某些利民之处,于是改变了对新法的态度,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对虽和他政见不同、但学问道德高人一品的王安石、司马光都是十分敬仰的但对于那些假道学,苏轼则毫不留情地揭出他们的真面目苏轼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而对外界强加于他的打击、压迫,苏轼都忍不住要在作品中发泄不满

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了他的性格以及思想东坡词中,有一个或显或隐、贯穿始终的基调,我们不妨称之为“人生咏叹调”与之相伴随的,则是作者持续不断的人生思考:其广度和深度在词史上都是前无古人的

东玻词所体现的人生思考主要有以下三对人生矛盾:

1、出仕与退隐

苏轼早在26 岁时即踏上仕途,长时间在宦海浮沉,反复地面临着人生抉择,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政治上受挫,遭致贬窜之时孺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

,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日久而事功无多,便渐渐倾向恬退:“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词人更体悟到仕途的曲折与险恶:“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其退隐的内在要求自然格外强烈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可见词人仍在出入之间排徊在词人看来,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功成身退:“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

2、理想与现实

词人尽管怀抱着“致君尧舜”的理想,但现实却难尽如人意:烦冗的宦务与频繁的调动使他身不由己:“长恨此身非我的,何时忘却营营”; “人生底事,来往如梭”他的飘泊感、沦落感、厌倦感也油然而生:“生人到处萍飘泊”; “天涯同是伤沦落”乌台诗案,黄州及岭海两度流贬,都曾使词人的理想破碎,“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迭”词句饱含曲折和难言的苦衷!词人忽而迷惘:“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忽而自嘲:“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忽而负屈:“问公何事,不语书空”;忽而沉痛:“珠泪溅,丹衷碎”;这些都是由仕途的升沉不定所引发的

词人从现实出发,走向理想的步履为什么那样艰难一是朝廷党争的存在,各派彼此掣肘,互相攻伐,争斗不休,使苏轼难以大展经纶二是宋王朝国力的贫弱,再加上国策的保守,决定了统治者不可能有大的作为,“道大难容,才高见嫉”(薛瑞生语),苏轼的命运不问可知那么,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苏轼的回答大致是:“淡化功名意识;守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 的随机应变的人生哲学;抱定“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

3、宇宙与人生

这是一个沉重的带有根本性的课题苏轼在带有神话色彩的奇想中触及了对宇宙无穷与人生短暂的深刻矛盾有见于此,他对于日居月诸时不我待异常敏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对于人生短促的慨叹,与其惜花伤春之词同样表现出对生命本体的忧思但苏轼并非一味浩叹,他在《赤壁赋》中就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一种达观的诠释:“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他在词作中常常表现出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就与这种达观的态度相表里

我以为东坡词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那些富有积极思想意义的部分

对现实人生的热爱,在顺境中的淡泊,在逆境中的从容,面对境遇变化时的通达东坡词所作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对审美的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企图达到对人生功利境界的超越: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身处逆境,都是如此

苏轼在其词作中表达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沉思,无疑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能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以至精神的滋养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 年8 月24 日),一代文豪苏东坡逝世于常州,距今已经900多年了历朝历代乃至当今的中国人都时刻怀念着这位文坛巨子,罕见的全才、奇才他兼擅诗词文、书法、绘画的非凡才华,至今为人们所称羡;他颠沛流离的宦海生涯、浪迹天涯的人生经历,至今为人们所慨叹;他开朗豁达的胸襟、刚正不阿的气节,至今为人们所景慕;乃至他的传闻、轶事、佳话也是妇孺皆知清人周启隽说得好:“先生蜀人也,生于蜀而不拘乎蜀,先生盖天下士矣”苏轼的故乡虽在四川眉山,然而苏轼也是常州人的骄傲900 年前,苏轼在常州与世长辞从此,他的一腔浩然正气在江南大地上回荡常州作为苏轼魂系江南的终老之所,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常州的各个角落,这正是“莹域所藏,寝庙所寄,虽非其乡而谓之乡人可也”

总之,苏轼无论为人还是为文,都是一任他的真率性格自然流露后人高度赞扬了苏轼的“真”方东树《 昭昧詹言》 云:“东坡… ,自以真骨面目与天下相见,随意吐属,自然高妙” 王水照先生说:“崇尚本真自然,反对对人性的禁锢或伪饰,在苏轼的心目中,已不是一般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而是一种对人类本体的根本追求”当可作为对苏轼真率性格最好的评语了

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寒食》 [宋]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茶[宋]梅尧臣 山寺碧溪头,幽人绿岩畔。 夜火竹声乾,春瓯茗花乱。 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 茶[宋]秦观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盝。 玉鼎注漫流,金碾响丈竹。 侵寻发美鬯,猗狔生乳粟。 经时不销歇,衣袂带纷郁。 幸蒙巾笥藏,苦厌龙兰续。 愿君斥异类,使我全芬馥。 茶花二首 [宋]苏辙 (之一) 黄蘖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 久疑残◇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 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鉏。 (之二) 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 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 开落空山谁比数,烝烹来岁最先尝。 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茶磨二首 [宋]梅尧臣 之一 楚匠斲山骨,折檀为转脐。 乾坤人力内,日月蚁行迷。 吐雪夸春茗,堆云忆旧溪。 北归唯此急,药臼不须挤。 之二 盆是荷花磨是莲,谁砻麻石洞中天。 欲将雀舌成云末,三尺蛮童一臂旋。 茶灶 杨万里 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国。 堕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 夏日闲居 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1125-1210)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莫分茶 北宋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苏轼他身上缺什么东西?

不懂审时度势

苏轼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特别在辞赋上造诣极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可谓文学宗师的地位。同为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对苏轼评价极高,感叹:“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而导致苏轼一生坎坷,颠沛流离的性格缺点,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中国古代文人多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把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奉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对理想的执著与现实的残酷往往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苏轼却想把文人的理想带入仕途,最终也造成了仕途上不可避免的悲剧。

一 才华过早锋芒毕露,却不知人心险恶

苏轼的才华锋芒毕露,从苏轼杜撰先贤的对话略见一斑。

史书记载,苏轼20岁进京赶考,试卷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在试卷上引用了“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这么一段尧帝和皋陶的对话,阐述了为君者宽仁笃厚的一面。

主考官欧阳修和阅卷官梅尧臣在看到这段话时,觉得甚妙,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此段话的出处。等到发榜之日,苏轼榜上有名。由于中第着均要拜谒主考官,苏轼来的时候,欧阳修和梅尧臣急不可耐的问苏轼那句话的出处。

苏轼说:“是我杜撰的。尧帝有圣德,能说出这样的话是意料之中的事。”

不可否认,能把80万字的《汉书》倒背如流的苏轼自是才华横溢,但官场人心险恶,妒才忌能的小人并不少见。这在苏轼后来的一贬再贬的遭遇中,朝中的小人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 为人率直,不加掩饰

王安石推行变法,急功近利。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推进太快,心系黎民之苦,遂作《山村五绝》来讥讽朝政。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山村五绝》之三

通过这首诗,将王安石新政的青苗法等毁农政策的粗暴衬的表露无遗。

但正是这些讽刺朝政的诗作,差点把苏轼送上断头台。当权者将苏轼众多诗作上书皇帝,给苏轼安下“包藏祸心,诽谤谩骂”的罪名。最终让苏轼入狱四个多月,出狱后流放黄州。

三 不懂得揣摩帝心,不懂得审时度势,只愿问心无愧

苏轼在王安石变法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两年后,写下了他著名的《上神宗皇帝书》。苏轼在书中谈论了王安石新法的弊病,基本上否定了新法的政绩。

王安石变法是得到宋神宗的大力支持的,与其说是王安石的变法还不如说是宋神宗的变法,否定新政就是否定宋神宗,

后来苏轼感觉到了朝中的排挤,便自觉请求外放为官。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到任后按惯例向皇帝上书谢恩表。结果苏轼的《湖州谢上表》给他招来了大祸。成了“乌台诗案”的导火索。

从后世的史料可以看出,苏轼自然明白政治场上的文字游戏的可怕,只是性格使然,无法自制而已。

虽然被贬黄州后苏轼的思想逐渐向道家、佛家融合,但在此之前还是儒家占主导,儒家才是苏轼精神的根基。

儒家理想化的根深蒂固,再加上苏轼本性率真,将儒家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其实苏轼的缺点都是他的优点,只是时势弄人,由不得他罢了。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家,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提到他,凡是有点文学常识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王安石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被召还朝。这之后短短一两年内,苏轼从登州太守,拔升翰林学士,至上礼部尚书。

俗语:“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有不能见谅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的唯一政绩便是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没过多久,王安石再度执政,他就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之后苏轼几次入朝、贬官、贬官、入朝……饱尝宦海沉浮之苦。一度曾被贬到惠州、儋州(在今海南岛),至徽宗建宗靖国元年(1101年)再次被召还京时,病逝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

从苏轼的履历来看,他做官是不成功的;他的主要功勋在文学创作上。他是有名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同时还是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就现存苏轼的作品看来,他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在人才济济的两宋王朝,他无论诗,词,还是散文,都是大家。

原文

文件

文件

苏轼生平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家,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提到他,凡是有点文学常识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王安石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被召还朝。这之后短短一两年内,苏轼从登州太守,拔升翰林学士,至上礼部尚书。

俗语:“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有不能见谅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的唯一政绩便是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没过多久,王安石再度执政,他就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之后苏轼几次入朝、贬官、贬官、入朝……饱尝宦海沉浮之苦。一度曾被贬到惠州、儋州(在今海南岛),至徽宗建宗靖国元年(1101年)再次被召还京时,病逝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

从苏轼的履历来看,他做官是不成功的;他的主要功勋在文学创作上。他是有名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同时还是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就现存苏轼的作品看来,他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在人才济济的两宋王朝,他无论诗,词,还是散文,都是大家。

栏目关键词: 共享工程少儿版 名人细细说 苏东坡专题

诗词歌赋最早出现在哪本古书中?有何依据?

在王者荣耀中,“别放弃医治”是英雄扁鹊的一句台词,该英雄在游戏中还有很多传统语音,比如说“一群病入骨髓的家伙”、“命长是指赢家”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