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大家陶渊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地方?
陶渊明,世人但凡提及,总是不乏赞誉之词。有气节,清高,安贫乐道,才高八斗,似乎封圣都不为过。然而先正看来,这些夸奖浮于表面,吹捧意味,更浓一些。
气节有亏
我们提及陶渊明,必然离不开“不为五斗而米折腰”,但是,这句最能体现其气节的名言,先正看来,恰恰最为不堪。
说起气节,不得不提伯夷叔齐。博伯夷叔齐是孤竹国两位王子,大哥三弟。武王伐纣之后,天下归周,两人隐于首阳山上,以吃周粟为耻,采集野菜充饥,最终饿死,孟子评价二人“圣之清者”。
反观陶渊明的气节。无论《宋书》、《晋书》还是《南书》,陶潜传记对于这段记载,基本一致,都是“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事乡里小人’”,于是辞官而去。上司派人下来视察县里工作,小吏告诉陶潜应该正装去见,陶潜居然觉得受了莫大羞辱,所以闪人,这是哪家逻辑?
再说折腰,李白也不折腰,故有豪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换到现在,就是“爷不开心,不伺候了”,这是何等洒脱。然而陶潜的不折腰,是有前提在的,那就是五斗,这话怎么品,都很是怪异。例如你真的要羞辱一个人,跟他说我给你五块钱,打你一个耳光行吗?正常人的反应是怒,或者不理,然而陶潜的反应是“才五块钱”?这是气节?不过是讨价还价尔。
为官碌碌无为
说了辞官,再说陶渊明这次做官的理由,也很不堪,史载他跟亲戚朋友说的做官理由竟是“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我姑且去混个文官,弄点归隐生活费用。这可真是洒脱,《官场现形记》里的“千里为官只为财”,被陶渊明提前一千五百年光明正大的喊了出来。
那么,陶渊明为官如何呢?正史并未记载,倒是写了一件趣事,让我得以了解一二。作为县令,陶渊明是有三百亩公田的,公田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给县令的福利,官方派人给你种地,收获归你。陶渊明当时决定,三百亩地全部用来种秫,因为可以酿酒,“令吾常醉于酒足矣”。他的老婆不同意,抗议了半天,最后“乃使二倾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活脱脱一个酒鬼形象就这么有了。
史载,清高的陶渊明,其实是个官迷,官场上五进五出,历任州祭酒,镇军,建威参军等职。第一次因为“不堪吏职”,也就是不能胜任工作“自解而归”,第二次因母亲去世回家丁忧,第三次去了军营,不到一年又受不了了,于是辞官,第四次倒是没辞官,因为他被炒了鱿鱼,直到彭泽县陶渊明挂印而去,方才彻底离开官场。
综上不难看出,陶渊明是想做官的,但是偏偏能力不足,最后正好因为妹妹去世要去奔丧,彻底离开官场。然而,明明“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陶渊明临走前,还不忘给自己刷了一波声望。
为人夫为人父差强人意
通过公田种植何物的争议,其实不难看出家人在陶渊明地位如何了。一心只想着我有酒喝就行,哪怕妻儿饿肚子,这样的一家之主,是不称职的。
然而即便如此,陶渊明还是觉得妻子不够好,在给儿子写信的时候,不忘捎带几句抱怨下。《与子俨等疏》里面,陶渊明吐槽“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就是觉得自己妻子不能像老莱子的贤妻般,劝阻自己做官。
归隐之后,没了生活来源,于是陶渊明只能“种豆南山下”,然而虽然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最终还是“草盛豆苗稀”,因为陶渊明实在不是种地那块料。其实在第一次辞官后,陶渊明就曾“躬耕自资”,自己种地过日子,结果是“遂抱赢疾”,也就是落了一身病,迫不得已再去为官。
即便已经落魄如此,陶渊明不管不顾,还是要喝酒。他也明白,自己对不起儿子们,“使汝幼而饥寒”,然而,当他的朋友颜延之来看他,给他留下两万钱,陶渊明的做法是“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就是押在柜台上,天天去喝,最后,落得去讨饭吃。“饥来驱我去”,好歹,他还懂得不好意思,“叩门拙言辞”。
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大才出现,于中国文坛来说,乃是千古幸事,但是之于百姓,甚至他们家人,则未必然。
文人,不是不能为官,只是夸夸其谈者,还是专心著文章的好,不然,轻则尸位素餐徒耗民脂民膏,重则……例如猪队友欧阳修,拿着朝廷俸禄,成天不务正业,游山玩水甚至狎妓,最后一篇《朋党论》,彻底葬送了庆历新政。
一直以来,晋代的梁绿珠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石崇为她得罪了孙秀,四面楚歌之际,她纵身一跃,以酬石崇。这样的贞烈,连士大夫也不一定能做到,比如洪承畴、钱谦益。
绿珠是白州人,石崇去越南出差途中,带回了她,身价明珠十斛,擅吹笛。彼时石崇已是微微发福的中年人了,当然,他也非碌碌之辈,二十多岁就当上县令,在荆州做刺史时,瞅准机会,靠劫掠富商而暴发。从此过上了挥霍糜烂的生活,天天开PARTY,纵情声色,结交权贵,是上流社会的中坚分子。
但后来,石崇的靠山陆续倒了,而敌人司马伦却掌握了实权。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司马伦的心腹孙秀反复索要绿珠,石崇仍然坚拒。
整个故事里,最无辜的就是绿珠本人,她什么也没有做过,只是天生丽质,天姿聪颖,随石崇来到长安,死心踏地伺奉主人。她是一只金谷园里的笼中鸟,没有自由,连死都是石崇所暗示的。他们都说,这是以死报答石崇之恩,有什么恩呢?享了几年福,然后香消玉殒,倒不如在白州无拘无束,嫁一个人,过平静安稳的日子。
转自豆瓣~
夏朝之间存在着一个被某些历史学家称为“虞朝”的朝代。
由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简史影响,从炎帝黄帝或者更早开始的“虞朝”并没有被承认。
实际上,包括尚书、国语、战国策、春秋三传等先秦书籍,都有虞夏商周的说法,史记也有过这种说法。
不能因为史记有五帝本纪而无虞本纪,就说虞朝不存在,虽然虞朝这个名字确实颇有问题。
虞朝 ,又称虞舜王朝,与唐尧建立的唐朝,并称唐虞 。
《河北学刊》2002年第一期刊发王树民同志的学术论文《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
"虞朝"即史书上说的"虞舜",指的就是舜帝姚重华。
姚重华字为有虞氏,氏族公社的一个部落。
传说舜的眼睛是双瞳仁,故为"重","华"字可能为华夏族的华族之意。
《左传》《国语》中虞夏商周四代连称的文句不胜枚举,而且多是转述春秋时人的对话,我们不能因为这两部书成书于战国时代便断定其中所记春秋时人的对话统统是战国时人的假论。
况且,"三代"是一个随时代迁移而变动的概念,春秋时人基有西周已亡而东周仍存的事实,当谈话须要分辨周亡或周续的不同角时,就曾经分别使用"夏商周"和"虞夏商"两个不同的"三代"概念
文坛大家陶渊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地方?
本文2023-11-04 06:20:3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8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