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版画值钱吗,市场价格多少
版画在历史上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早期版画的画、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画稿刻版,称复制版画;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创作版画。中国复制木刻版画已有上千年历史,创作版画则起自20世纪30年代,经鲁迅提倡,后来取得了巨大发展。在西方,16世纪的A丢勒以铜版画和木版画复制钢笔画,到17世纪,伦勃朗则把铜版画从镂刻法发展到腐蚀方法,并进入到创作版画阶段。木刻版画进入创作版画阶段是在19世纪。
年画 存世量稀少,所以有着很大的 收藏 价值和研究价值。那么80年代印刷品年画有收藏价值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80年代印刷品年画收藏价值,一起来看看。
80年代印刷品年画收藏价值
据金融时报报道,年画曾是民间流行张贴以带来“好意头”的民俗版画,近几年却逐渐成为收藏者热衷的艺术品,在拍卖市场上现身频率不断增加,身价大涨,特别是苏州桃花坞和天津杨柳青这两个年画“品牌”的精品更受欢迎,明末清初时的年画目前价值动辄数万元。广东佛山的年画也因富有岭南风味而被市场关注。
年画是民间工艺的一种,包括旧时的门画、窗花等,甚至连剪纸也被包含在广义的年画之内。在明末清初时,年画发展成熟,范围广阔,著名的年画产地有十几处之多,其中最出名的四大“年画之乡”包括了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绵竹,而“南桃北柳”(即苏州桃花坞和天津杨柳青)更为珍贵。广东地区主要的年画产地包括了佛山和潮州。
随着收藏市场的“普升”,富有群众基础的年画也成为收藏品之一,价格日新月异。如明末清初的木版印刷年画,不论题材,每张价格也至少要数万元。如2004年1月11日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一张清代的《群芳邀饮藕香榭木版年画》估价为8,000~10,000元,结果以19,800元成交。事隔6年后,这张年画的价格至少升值一倍。
清末民初的石印年画、胶印年画因为时间较为久远、工艺精湛而受市场欢迎。不但如此,上世纪50年代以后的“新年画”也已经进入收藏领域,比如2006年9月11日中安太平拍卖的一辑《新年画选集》估价仅为2,500~4,500元,结果拍出16,500元。
从市场上了解到,上世纪70~80年代的样板戏年画近年更为深受欢迎。收藏了一批年画的胡义成告诉笔者,一般品相好的一组样板戏年画,每张没有几百元拿不下来,一整组可能就得上万元了。
据了解,前几年,一些国外收藏者就对中国年画萌生了兴趣,从中国批量带走,引发市场关注,带动部分收藏者开始专题收藏年画,特别是香港地区的关注度更高。
不过,不是所有的年画都值得收藏。现在印刷的仍被民间用来使用的年画普遍收藏价值不高,如佛山目前仍在生产的普通年画,价格也不过5~10元。
普通收藏者该如何判断哪些年画有收藏价值,哪些只是普通印刷品很多人认为,木版印刷的年画价格一定最高,收藏行家胡义成认为印刷工艺类型并非决定年画价格的重要原因。
印刷品年画收藏价值
1、中外 文化 名人介入年画收藏,提升年画价值和品位。 根据中国年画收藏、研究第一人王树村的接触了解,外国人眼光独具,对中国年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早在1693年,英人卡姆培夫尔在日本江户得到一批中国流传过去的木版年画携回本国,现藏于大英博物馆,成为其珍贵藏品。
清代晚期以后,外国人至中国内地者渐多,年画成了他们猎奇收藏的内容,海外很多图书馆、美术馆,如荷兰图书馆、德国莱比锡图书馆,就专门收藏中国年画。 前苏联收藏中国的木版年画最多,其中有一件辽金时代的《四美图》,那是有记载的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
而今英、美、法、德、俄及东欧等国家的博物馆中中国木刻年画的收藏都相当丰富,真是墙内花开墙外红,令国人汗颜。 现代中国最早注意收藏木版年画的是鲁迅先生。鲁迅所藏的开封年画,现藏于鲁迅纪念馆,经我国年画收藏研究专家考证,这些年画都已是孤品。
和鲁迅先生同时代的上海的王尚义先生,也收藏了许多老年画。1949年王尚义移居香港,1964年侨居美国。他去世后,家人将其所藏二百余幅老年画精品以高昂的价格转让给英国伦敦中国版画基金会。 在当代,老年画收藏最多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树村。王树村从 20世纪40年代开始收藏我国主要年画产地的年画,现有藏品近一万件。
2、年画是中国 传统文化 的结晶和形象符号,易于唤起现代人的文化寻很心理。 中国五千年来已经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文化资产,在这些资产中包括古迹、古物、自然文化景观、民族艺术等。年画作为根植于民间沃土的一朵艺术奇葩,充分显现出中华民族之精神内涵和生活历程的遗迹。从这里可以窥见中国人的生活轨迹和智慧结晶的面貌,感知到古老民族的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风俗等,最能唤起现代人的文化寻根心理。
3、年画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判断一件藏品的收藏价值应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历史价值,二是艺术价值,三是审美价值,四是贴近生活,五是切合收藏者心理,六是投资增值功能。符合其中一条,就有收藏价值。 而年画符合上述全部标准。
年画有悠久的历史,一些明清版的年画已经成为珍贵文物,即使是新中国早期的年画,也因表现了新中国欣欣向荣的精神风貌,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年画源自民间艺人,淳朴生动,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成为艺术家们的灵感之源; 年画画面优美好看,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人见人爱; 年画表现人们的生活信仰和美好愿望,贴近生活,并反映时代风貌,有一定的认知功能; 作为一门充满喜庆的艺术样式,年画最易切合收藏者的心理。因此,年画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年画的收藏投资价值尚未被人发现。
4、年画是即得绝版绝迹的艺术品。 年画濒危,物以稀为贵,因此年画收藏投资价值凸显。对此,笔者有专文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5、年画是艺术品原作。现在收藏市场充斥的纸质收藏品大多是印刷品。如近年,月份牌已经成为收藏界、美术界、 广告 界抢手的收藏品。“月份牌”可以算是我国传统年画的一个分支。它于清道光年间诞生,一开始洋商印刷的是西洋画片,没有得到中国人的认可。后来洋商改为将中国木版年画和传统 国画 拿到国外制版,用先进的彩印技术印刷,配上月历牌或商品广告,立即得到百姓的欢迎。
如今一张民国月份牌印刷品,市场价500~2000元。 一张民国时期的年画印刷品如今在收藏市场上的成交价也高达数百元到数千元即使是一张20世纪60~70年代的年画印刷品,收藏市场成交价也高达数百元。
目前的收藏品交易市场上,有关年画的藏品绝大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画印刷品和各时期的《年画缩样》。在当今的收藏市场上,““”” 时期年画缩样本册也要30元至150元,单张““””时期的印刷品年画如较为少见,价格也在100元以上。即使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一张年画印刷品往往也要10~30元,最低也要3~5元一张。 而一张同时期版甚至明清版(后来印制)的木版年画,市场价却仅仅十元到数十元。其实,印刷品完全不能和版画原作同日而语,它们的价格应相差10倍到 100倍。
6、年画的市场价偏低。 年画和其他纸质藏品相比,量少得多,价格却偏低。 邮票、火花、老票证等,这些都有一定的发行量和存世量,如一枚邮票的发行量,多则过亿,少则数万,即使是一枚发行量500万枚的庚申猴邮票,目前市场价也高达1500元,一枚1984年版的飞乐音响股票藏品,目前的市场价高达58000元,而同时期的木版年画市场价目前仅仅30~300元。
可是木版年画的印量非常有限,一块木雕板最多只能印数万张就报废了,有些年画只印了数十张。因为是水印套色,几乎没有任何两张木版年画是相同的,可以说每一幅年画的存世量都只有一张。物以稀为贵,作为独一无二的原作艺术品,年画理应比大量印刷的印刷品价格高数倍乃至数千倍,而在收藏市场上,年画往往比印刷品的市场价还低很多,可见收藏者的盲目和盲从。 而机遇就在市场的盲区中,先知先觉、捷足先登者将在年画投资领域创造奇迹。
7、年画籀;季宽显种威。 老木版年画近年来在京、沪拍场上经常出现,每张价位从500元到3000 元不等。但这些都是“小活儿”,像明代陈老莲等大画家的作品尚未露过面。拍卖记录中,像金梅生、李慕白等老前辈的作品,每一张对开的都要3万元左右。
2004年广州嘉德举办的王树村收藏年画专场拍卖,其中一对杨柳青清朝门神以9万多元成交,一幅清朝版的大清一统地图年画,拍出约10万元的高价。可见拍卖场上显示年画的价值正在回归。王树村曾对我说:“老年画越来越少,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艺术品收藏投资风气越来越旺,老年画自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8、海外兴起中国年画收藏热带动国内市场走高。 当代海外对中国年画收藏的兴起,源于30年前东南亚华人的富足,台湾和新加坡的画廊很早就来祖国大陆收集历代年画。 海外华人的传统审美取向,不但满足了自身的喜庆需求,还带动了对东方艺术好奇的欧美人的关注。目前,海外兴起中国年画收藏热,正带动国内年画市场不断走高。
9、风水轮流转,年画将实现价值回归。 尽管年画目前尚未为更多的收藏投资者所认识,按照中国哲学智慧,风水轮流转,今日的热门收藏品种,可能成为明日的冷门;而今日的冷门品种,往往最有机会成为明日火爆的收藏投资品种。年画具备优质收藏投资品种的素质,在价格最低的时候介入,将有惊人的收获。
年画收藏的要点
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新年贴年画的习俗在我国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汉代民间已有人在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逐渐演变为木版年画。到了明朝,年画开始盛行,其中以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和四川绵竹年画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在收藏成为时尚的今天,年画也以其浓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的热门藏品。
我国传统年画中,有以下五类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以门神为最常见,其他有财神、灶王、关王、八仙等;二为吉祥图案,如状元及第、吉庆有余、连生贵子、群仙祝寿等,这些年画最受百姓欢迎;三为历史人物及 故事 ,如桃园结义、文姬归汉、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多为百姓崇敬喜爱的先贤;四为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群英会》,《西厢记》中的《红娘传书》《花园相会》等,也深为百姓喜闻乐见;五为市井风格,如《春游图》《赛龙舟》《摇钱树》《聚宝盆》《老鼠娶亲》《鲤鱼跃龙门》等,文化内涵深厚。这些年画题材丰富,画面或质朴可爱,或精致神逸,或粗犷豪放,或雍容典雅,彰显出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年画收藏与拍卖市场上,三类年画收藏价值比较高:一是古版年画。因其存量稀少、艺术含量较高而为国内外收藏家一致看好。明末清初的木刻版年画现在已是凤毛麟角,属稀世珍品。二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名家精品。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部曾经下达过关于开展年画工作的指示,强调年画的创新改造,被称为“新年画运动”,这一时期的年画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同时年画的题材更广泛,增加了如英雄人物、祖国建设、壮丽山河、自由婚姻、幸福家庭、科学知识、历史人物等。一大批艺术家积极参与创作,因而出现了不少思想上、艺术上堪称一流的优秀作品。三是““””年画。““””时老木版年画被列为“四旧”,大量印版被付之一炬,有些版本就此失传。“红彤彤”的工农兵宣传画全面取代了传统的年画。特别是为了宣传和普及革命样板戏的需要,发行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杜鹃山》《海港》《龙江颂》《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年画,当时可谓名噪一时,家喻户晓。
何谓古籍善本?清朝版本目录学家张之洞的解释为: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当代学者对古籍善本的解释为:一是年代久远而且有文物性;二是印刷插图精美而具有艺术性;三是书籍内容精辟具有学术资料性。国家文物法对古籍善本曾明文规定,凡是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出品的文物和图书,均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得私自出口。于是收藏家们往往将这一时限之前的清代初期或更早期的精刻本和精抄本视为珍宝,因为最起码它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学术资料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从而决定了其收藏和投资价值也是相当高的。古籍善本由于是纸质品,很容易受到损毁,如水灾、火灾、虫蛀等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保存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实属不易,这就导致了流传下来的古籍善本十分稀少,许多古书现已绝迹,留存下来的古籍善本中不乏孤品、珍品,有的存世量也不过是寥寥几部,因此,古籍善本的价值珍贵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评判古籍善本价值的标准
1、文献价值 古书籍所描述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古籍的价值首先体现于它的文献价值。
2、版本价值 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作者的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的价值更高。
3、艺术价值 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印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
4、学术价值 如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为少见的稿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5、文物价值 有些古书,抄写或刻印本年代久远,流传又稀少,如宋版书存世不多,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二、各种古籍善本的市场价格
近年来,我国古籍善本在拍卖市场上行情十分走俏,价格不断向上攀升。如一册《唐人写经遗墨》以88万元成交,《续华严经疏》以40万元成交,《四库全书珍本》以29万元成交,明代版《陀罗尼经》成交价9万元,清乾隆年间《汪由敦诗翰》成交价165万元,民国版《朱拓千叶莲花造像》成交价055万元等等,可见古籍善本近年来已成为拍卖会的重头戏,购买者十分踊跃。古籍善本现已成为收藏家们苦苦追求的收藏精品。
目前,市场上的古籍善本价格还在不断攀升,特别是宋版书或更早的古籍涨幅更是惊人,眼下一般宋版书都是按页论价,而不是以本论价。一页品相上好的宋版书市场价大致在1 万元左右,换句话说,一册100页左右的宋版书价值可达到100万元左右。由于宋版书十分珍稀,其市场价格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元版书市场价与宋版书相差不是很大,市场价也随着宋版书的上扬而升值。明版书市场价要比宋版书低不少,其价格目前还比较平稳,但明版书要比以后的清版书的价格昂贵。明代初期的版本因流传下来的比较少,所以明初版本的升值潜力千万不可小视。明代中叶及明未的各种版本由于尚有一定的存世量,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其市场价格仍将平稳地维持着原状。清版书由于存世量较大,清中叶及晚清的版本,市场价还不是很高。但清初康熙、乾隆年间的版本仍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清代图书以木刻为主,晚清时有一部分石印版出现。清代版本尽管目前价格不是很高,但在这部分存世量较大的图书中仍不乏精品善本,这就要看收藏者的识别能力了。此外,民国初期的石印版和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一部分铅印版、影印版虽然不属于很珍贵的古籍善本,但也值得投资者收藏。古籍善本由于近年来在收藏品市场上十分受宠,因而各种伪造的古籍善本也应运而生。
三、古籍善本的几种作伪手法。
1、纸张做旧:纸张是文字的载体,没有纸张就没有书籍,因此判断古籍的真伪,首先要看纸张是否古旧。所以制作古籍伪本必须将纸做旧。将纸做旧有两类:一类是“染纸”,包括用糖水,或用栗子壳熬水,或用茶水,或用其它方法等将纸染成黄褐色,也有用烟将水熏黄的,以求使纸显旧色;二类是用“旧纸新印”,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纸上面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张上辨别其为赝本。
2、伪造序跋: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有序跋,叙述重印的原因,序跋后还著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不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重新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
3、伪造名人题跋,藏章印记。
4、伪造牌记:保留旧牌记,挖掉复刻牌记,或挖补,涂改复刻牌记的年代。
5、裁截目录:将原目录裁去部分或全部,使人不知收全该书究竟有多少卷,以便用残本充当全本。
6、利用著录书:有些著录书的记载是错误的,作伪者便故意以此为据来兜售自己制作的伪本。
总之,古籍善本作伪的手法有多种多样,有时只采用一、两种,有时则可能是各种手法混合应用。收藏者在实际辨别时,应该运用自己掌握的学识和有关资料进行全面考察被鉴定的古籍,并可请专家一起鉴定,应注意去伪取真,才能真正做到所购古籍物有所值。
和刻本一来有训点,国人素不喜,称之为“苍蝇脚”
二来多为五经之类的实用书,价值不大。
但和刻本有很多所据底本极有价值。又如安政本《伤寒论》等书,对我国的翻刻出版也有巨大影响。
本文2023-08-05 08:38: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