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汤头歌全篇以及汤头歌白话文全部。谢谢了
一、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华盖散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陈草桑白皮;风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迟疑。 麻黄加术汤麻黄汤中加白术,湿困身疼总能医。 麻杏苡甘汤还有麻杏苡甘剂,风湿发热亦可祛。 大青龙汤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 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桂枝加葛根汤加入葛根治项强,又兼汗出与恶风。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汤加厚朴杏,降逆平喘有殊功。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大羌活汤九味羌活去白芷,再加独活防己知;还把黄连白术入,大羌活汤散热湿。 加味香苏散加味香苏陈草风,荆艽姜蔓与川芎;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外束风寒内停饮,散寒蠲饮效堪夸。 小青 龙加石膏汤小青龙把石膏配,咳喘而烦效更佳。 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银翘汤鞠通更有银翘汤,竹草麦冬生地黄;阳明温病寒下后,脉浮无汗服之康。 麻杏甘石汤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此法良。 越婢汤越婢汤中有石膏,麻黄生姜加枣草;风水恶风一身肿,水道通调肿自消。 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宣毒发表汤宣毒发表升葛翘,杏桔荆防桔薄草;前胡木通牛蒡竹,催疹现点此方饶。 竹叶柳蒡汤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 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柴葛解肌汤程氏也有同名方,柴葛草芍芩地黄;丹皮二母一并入,发热口渴宜煎尝。 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葱豉汤葱豉汤是肘后方,解表发汗又通畅;恶寒发热头闷痛,服后邪散津不伤。 活人葱豉汤类证活人葱豉汤,更加葛根与麻黄;恶寒腰背头项痛,得汗表解保安康。扶正解表剂 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荆防败毒散若须消散疮毒肿,去参加入荆防风。 仓廪散原方配入陈仓米,噤口痢疾此为宗。 参苏饮参苏饮内陈皮草,枳壳前胡半夏从;葛根木香桔梗茯,气虚感寒最宜用。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附耆,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解表法优良;少阴脉沉反发热,邪寒外解不伤阳。 麻附甘草汤前方去辛加炙草,无汗微热宜煎尝。 葱白七味饮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千金葳蕤汤千金葳蕤麻杏膏,芎独白薇木香草;外感热伤津不足,生津清热又解表。编辑本段二、泻下剂寒下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第一方。 小承气汤去硝名曰小承气,便硬痞满泻热良。 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复方大承气汤更有复方大承气,大承气加桃芍菔;能泻腑实消胀满,可治急性肠梗阻。 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热实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大陷胸丸再把葶苈杏仁入,和丸更治项背强。温下 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疝痛方;冷积内结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 温脾汤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三物备急丸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三物白散三物白散桔梗贝,再把巴豆一齐配;寒实结胸痰涎壅,祛痰泻积功力倍。润下 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土燥津枯便难解,肠润热泻诸症却。 润肠丸润肠丸用归羌活,大黄桃麻两仁合;劳倦纳呆便秘涩,蜜丸嚼服功效确。 五仁丸五仁柏子加松米,桃杏两仁陈郁李;血虚津枯肠中燥,理气润肠通便秘。 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阴虚血弱肠中燥,滋阴补血便自通。逐水 十枣汤十枣逐水效力佳,大戟
第一章 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方剂和方剂学的意义
二、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方剂理论的发展
四、方剂的分类
第二章 方剂总则
一、方剂与治法
二、方剂的组成
三、方剂的剂型和煎服法
四、方剂的剂量 第一章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桂枝汤
九味羌活汤
加味香苏散
小青龙汤
辛凉解表
桑菊饮
银翘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升麻葛根汤
竹叶柳蒡汤
柴葛解肌汤
葱豉桔梗汤
扶正解表
败毒散
再造散
葱白七味饮
加减葳蕤汤
第二章 泻下剂
大承气汤
增液承气汤
新加黄龙汤
麻子仁丸
济川煎
大陷胸汤
十枣汤
第三章和解剂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
柴胡达原饮
调和肝脾
四逆散
逍遥散
痛泻要方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第四章 清热剂
第五章 祛暑剂
第六章 温里剂
第七章 补益剂
第八章 理气剂
第九章 理血剂
第十章 治风剂
第十一章 润燥剂
第十二章 祛湿剂
第十三章 祛痰剂
第十四章 消导化积剂
第十五章 驱虫剂
第十六章 痈疡剂
第十七章 涌吐剂
后记
附:方名拼音索引
答案:B
肾病综合征之湿热证。
证候:皮肤脓疱疮、疖肿、疮疡、丹毒等,或口黏口苦、口干不欲饮、脘闷纳差等,或小便频数不爽、量少、有灼热或刺痛感、色黄赤浑浊、小腹坠胀不适,或有腰痛、恶寒发热、口苦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上焦湿热,清热解毒;中焦湿热,清热解毒,化浊利湿;下焦湿热,清热利湿。
方药:上焦湿热,五味消毒饮加减。中焦湿热,甘露消毒丹加减。下焦湿热,八正散加减。
方剂歌诀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华盖散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陈草桑白皮;风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迟疑。
麻黄加术汤麻黄汤中加白术,湿困身疼总能医。
麻杏苡甘汤还有麻杏苡甘剂,风湿发热亦可祛。
大青龙汤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
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桂枝加葛根汤加入葛根治项强,又兼汗出与恶风。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汤加厚朴杏,降逆平喘有殊功。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大羌活汤九味羌活去白芷,再加独活防己知;还把黄连白术入,大羌活汤散热湿。
加味香苏散加味香苏陈草风,荆艽姜蔓与川芎;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外束风寒内停饮,散寒蠲饮效堪夸。
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把石膏配,咳喘而烦效更佳。
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2、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银翘汤鞠通更有银翘汤,竹草麦冬生地黄;阳明温病寒下后,脉浮无汗服之康。
麻杏甘石汤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此法良。
越婢汤越婢汤中有石膏,麻黄生姜加枣草;风水恶风一身肿,水道通调肿自消。
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宣毒发表汤宣毒发表升葛翘,杏桔荆防桔薄草;前胡木通牛蒡竹,催疹现点此方饶。
竹叶柳蒡汤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
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柴葛解肌汤程氏也有同名方,柴葛草芍芩地黄;丹皮二母一并入,发热口渴宜煎尝。
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葱豉汤葱豉汤是肘后方,解表发汗又通畅;恶寒发热头闷痛,服后邪散津不伤。
活人葱豉汤类证活人葱豉汤,更加葛根与麻黄;恶寒腰背头项痛,得汗表解保安康。
3、扶正解表剂
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荆防败毒散若须消散疮毒肿,去参加入荆防风。
仓廪散原方配入陈仓米,噤口痢疾此为宗。
参苏饮参苏饮内陈皮草,枳壳前胡半夏从;葛根木香桔梗茯,气虚感寒最宜用。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附耆,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解表法优良;少阴脉沉反发热,邪寒外解不伤阳。
麻附甘草汤前方去辛加炙草,无汗微热宜煎尝。
葱白七味饮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千金葳蕤汤千金葳蕤麻杏膏,芎独白薇木香草;外感热伤津不足,生津清热又解表。
二、泻下剂
1、寒下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第一方。
小承气汤去硝名曰小承气,便硬痞满泻热良。
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复方大承气汤更有复方大承气,大承气加桃芍菔;能泻腑实消胀满,可治急性肠梗阻。
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热实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大陷胸丸再把葶苈杏仁入,和丸更治项背强。
2、温下
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疝痛方;冷积内结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
温脾汤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三物备急丸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三物白散三物白散桔梗贝,再把巴豆一齐配;寒实结胸痰涎壅,祛痰泻积功力倍。
3、润下
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土燥津枯便难解,肠润热泻诸症却。
润肠丸润肠丸用归羌活,大黄桃麻两仁合;劳倦纳呆便秘涩,蜜丸嚼服功效确。
五仁丸五仁柏子加松米,桃杏两仁陈郁李;血虚津枯肠中燥,理气润肠通便秘。
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阴虚血弱肠中燥,滋阴补血便自通。
4、逐水
十枣汤十枣逐水效力佳,大戟甘遂与芫花。
控涎丹控涎丹用遂戟芥,攻涤痰涎力不差。
舟车丸舟车牵牛及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青皮橘皮轻粉入,泻水消胀力量强。
疏凿饮子疏凿饮子泻水方,木通泽泻与槟榔;羌艽苓腹椒商陆,赤豆姜皮退肿良。
5、攻补兼施
新加黄龙汤新加黄龙草硝黄,参归麦地玄海姜;滋阴养液补气血,正虚便秘此方良。
黄龙汤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桔枣共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通便不碍气血伤。
增液承气汤增液承气玄地冬,更加硝黄力量雄;温病阴亏实热结,养阴泻热肠道通。
承气养营汤承气养营归芍知,生地大黄与朴枳;数下阴伤热结在,正是此方效显时。
三、和解剂
1、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柴胡枳桔汤柴胡枳桔陈皮茶,黄芹生姜与半夏;邪郁腠理胸满痛,辛开苦泄此方佳。
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
柴胡达原饮柴胡达原槟朴果,更加芩草枳壳和;青皮桔梗荷叶柄,豁痰宽胸截疟疴。
达原饮达原饮用朴槟芩,白芍甘知草果并;邪伏膜原寒热作,透邪逐秽此方行。
清脾饮清脾饮用柴夏芩,草果青皮术甘苓;厚朴生姜同煮煎,热多寒少温疟平。
2、调和肝脾
四逆散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柴胡疏肝散四逆散中加芎香,枳实易壳行气良;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胁痛皆可畅。
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丹栀逍遥散更有丹栀逍遥散,调经解郁清热着。
黑逍遥散黑逍遥散有生地,血虚痛经功效卓。
痛泻要方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3、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配连芩,干姜枣草人参行;辛苦甘温消虚痞,治在调阳与和阴。
生姜泻心汤干姜减量生姜配,水热互结消痞灵。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加重草,主治气痞腹中鸣。
黄连汤黄连汤证上焦热,中寒腹痛欲呕哕;半夏泻心加桂枝,减去黄芩散寒邪。
四、清热剂
1、清气分热
白虎汤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白虎加人参汤热渴汗出兼气虚,白虎加参最相宜。
白虎加桂枝汤身热欲呕骨节痛,加入桂枝疏经脉。
白虎加苍术汤湿温身重汗出多,方加苍术湿热减。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承;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津自生。
2、清营凉血
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清宫汤减去丹参银连地,清宫更加莲子心。
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阳毒皆可治,热入营血服之安。
3、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泻心汤泻心大黄与连芩,主治黄疸血妄行。
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干草薄荷饶;再加竹叶调蜂蜜,中焦燥实服之消。
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4、气血两清
清瘟败毒饮清瘟败毒地连芩,丹膏栀草竹叶并;犀角玄翘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
化斑汤化斑玄犀和白虎,凉血解毒燔热清。
神犀丹神犀丹中犀玄参,芩蒲地银板蓝根;翘豉金汁天花粉,紫草合治热毒深。
5、清脏腑热
导赤散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味同;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渗入小便中。
清心莲子饮清心莲子参耆苓,地骨车前甘草芩;益气生津清心火,主治淋浊与遗精。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同,肝经湿热力能排。
泻青丸泻青丸用龙脑栀,泻火下行大黄施;羌防升散芎归养,泻火养肝不宜迟。
当归龙荟丸当归龙荟用四黄,栀子木香与麝香;和蜜为丸加青黛,肝胆实火悉能攘。
左金丸左金黄连与吴萸,胁痛吞酸悉能医。
戊己丸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泄痢痛再脐。
香连丸香连相合治热痢,症现腹痛又里急。
泻白散泻白甘草地骨皮,桑皮再加粳米宜;泻肺清热平咳喘,又可和中与健脾。
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大枣亦泻肺,行水祛痰喘自息。
清胃散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泻黄散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见功。
玉女煎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芍药汤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甘草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黄芩汤黄芩汤用芍枣草,清热和中止痢方。
白头翁汤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秦皮备。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上方加草与阿胶,产后虚痢称良剂。
6、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旱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秦艽鳖甲散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超。
清骨散清骨散主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
当归六黄汤火炎汗出六黄汤,归柏芩连二地黄;倍用黄耆为固表,滋阴清热敛汗强。
四十个方子也太多了,上述医案,一诊是四逆散合缩泉丸加味,不效。后来加上了小柴胡汤治愈
我在考虑除了头面部五官是孔窍病,大小便也应该是孔窍吧,加了小柴胡汤后遗尿就好了。
古人有七窍流血的说法,按理说大小便问题也应当是孔窍病
医案学习分享
几条经合病,要分清主次,可能某条经只需加几味药即可,不必成方,阳明湿热和太阴里虚寒同时出现的情况要注意
舌暗就可以考虑有瘀血的存在,用桂枝茯苓丸。
对于太阴虚寒症,如果没有下利,鲍艳举一般用小建中汤加炮姜,有下利用理中汤,四逆汤
有黄痰一般加鱼腥草30g
痰热咳嗽加鱼腥草30g 桑白皮15g
精神焦虑患者,可以使用柴胡剂,可以考虑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温胆汤。
腹痛病情复杂,望其舌暗,考虑瘀血,且治疗腹痛基本芍药必用,《神农本草经》芍药治疗邪气腹痛。
多经同病,要多经同治,仅治疗一经可能不效。希望能帮助到你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模拟题
2005-05-24 文章来源:试卷 文章作者:试卷
A1型题
答题说明
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中焦如沤”是描绘
A胃的受纳功能
B脾的散精功能
C小肠泌别清浊功能
D脾胃等脏腑的消化饮食物的生理过程
E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
2 大肠功能失常,可直接影响
A肾失气化
B肝失疏泄
C肺失肃降
D脾失健运
E脾失升清
3 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作
A气机
B气化
C升降出入
D气机调畅
E阴阳转化
4 血液不逸出脉外有赖于气的作用是指
A气化
B温煦
C推动
D固摄
E防御
5 与血的循行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肺脾肾
B肝心肾
C肺肝脾
D心肺肝脾
E肝脾肾
6 不属于津液范畴的是
A胃液
B肠液
C血液
D泪液
E唾液
7 十二经脉的功能反应于体表的是
A十二经别
B十二经筋
C十五别络
D十二皮部
E奇经八脉
8 经脉有表里关系的是
A手太阴与手少阳
B足厥阴与足少阳
C手少阴与手阳明
D足太阳与足太阴
E足少阴与足阳明
9 手足少阳经交接的部位在
A目内眦
B目眶下
C拇指端
D目外眦
E鼻翼旁
10 常先困脾的邪气是
A风
B燥
C湿
D寒
E火
11 易致肝风内动的邪气是
A寒
B燥
C湿
D暑
E火
12 易导致肾气不固的情志异常是
A过度悲伤
B过度愤怒
C突然受惊
D喜乐过度
E恐惧过度
13 劳神过度易损伤的脏腑是
A心肝
B肝肾
C脾肾
D心脾
E脾肺
14 饮在胸膈者,称为
A痰饮
B悬饮
C支饮
D溢饮
E伏饮
15 下列除哪项外,均与瘀血的形成有关
A气滞
B血寒
C饮食偏嗜
D气虚
E血热
16 主要与正气的强弱有关的是
A居住的地域条件
B工作环境
C精神状态
D气候变化
E以上均非
17 下列哪项不是虚证的临床表现
A二便失禁
B自汗盗汗
C面容憔悴
D疼痛隐隐
E二便不通
18 “大实有羸状”的病机是
A邪气亢盛,正气衰败
B脏腑气血虚极
C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
D邪热炽盛,煎熬津液,阴精大伤
E疾病初期,正邪交争过于激烈
19 阴偏衰的证候性质是指
A假热证
B假寒证
C虚热证
D实热证
E虚寒证
20 阳损及阴的病机,主要是指
A阳气虚损,气化不利,水湿阴寒病邪积聚
B阳气偏盛,消灼阴液,阴掖亏损
C阳热内盛,深伏于里,格阴于外
D阳气虚损,阴气失制而偏盛
E阳气虚损,累及阴液化生不足
21 在阴阳失调的病机变化中,“阴”的含义指“阴邪”的是
A阴虚则阳亢
B阳盛则阴病,
C阴盛则阳病
D阴损及阳
E阳盛格阴
22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
A以阳中求阴之法调整阴阳偏衰
B以阴中求阳之法调整阴阳偏衰
C泻热之法,调整阳偏衰
D以补阴之法,治疗阴虚阳亢之证
E以补阳之法,治疗阴虚阳亢之证
23 “热因热用”属于
A阴病治阳
B阳中求阴
C阴中求阳
D逆治法
E反治法
24 望神重点是观察
A面色
B神情
C两目
D形体
E姿态
25 面色随四季不同而微有变化,相应于冬季的面色为
A稍黄
B稍白
C稍青
D稍赤
E稍黑
26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舌边属于
A心肺
B肝胆
C肾
D肠
E脾胃
27 舌色红绛苔少或无苔者,提示的证候是
A湿热证
B阴虚证
C实热证
D阳虚证
E血虚证
28 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称为
A谵语
B郑声
C短气
D错语
E哮喘
29 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者,称为
A喘
B哮
C短气
D上气
E独语
30 咳嗽阵发,连声不断,咳止时带吸吼音者,称为
A燥咳
B顿咳
C干咳
D寒咳
E白喉
31 发热重恶寒轻者,属于
A表寒证
B表热证
C表虚证
D少阳证
E中风证
32 病人自觉怕冷,添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不能缓解者,称为
A恶风
B恶寒
C畏寒
D寒战
E以上均非
33 后头痛连项者属
A太阳经
B阳明经
C少阳经
D太阴经
E厥阴经
34 小便不畅,点滴而出者,称为
A热淋
B石淋
C膏淋
D癃
E闭
35 小儿嗜食生米、泥土的症状,多由于
A胃阴虚
B虫积
C脾虚
D湿热蕴脾
E脾胃虚寒
36 脉细如线,应指明显者,是指
A涩脉
B细脉
C沉脉
D弱脉
E微脉
37 结脉和代脉两者脉象的共同特点是
A脉来急疾
B止无定数
C止有定数
D脉来缓慢
E脉来时止
38 表证与里证的区别点,错误的是
A表证一般常见脉浮,里证一般常见脉沉
B表证病程一般较短,里证病程一般较长
C表证一般恶寒为主,里证一般发热为主
D表证病情一般较轻,里证病情一般较重
E表证一般舌苔薄,里证一般舌苔多有变化
39 “实”的含义主要是指
A阳邪中人
B阴寒内盛
C体质壮实
D正气旺盛
E邪气盛实
40 下列哪项不属于气虚证的表现
A脉虚无力
B畏寒肢冷
C头晕目眩
D少气懒言
E神疲乏力
41 下列哪项不是肝火上炎证与肝阳上亢证的共见症
A失眠多梦
B急躁易怒
C胁肋灼痛
D面红目赤
E头晕胀痛
42 下列哪项不是肾阳虚的表现
A头晕目眩
B腰膝酸软
C下肢为甚
D五心烦热
E脉沉弱
43 下列各项,不属于狂病范畴的是
A狂躁妄动
B胡言乱语
C喃喃自语
D打人毁物
E不避亲疏
44 久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其证候是
A阴虚证
B实热证
C气虚证
D戴阳证
E失血证
45 肢体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不痛者,多为
A痹病
B痿病
C痫病
D厥证
E偏瘫
46 下列属望舌态的是
A裂纹
B吐弄
C胖瘦
D点刺
E齿痕
47 舌苔的厚薄变化,主要反映在
A邪正的盛衰
B津液的盈亏
C湿浊消长
D胃气匮乏
E水湿内停
48 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称为
A郑声
B错语
C谵语
D惊呼
E独语
49 似喘而不抬肩,呼吸虽急而无痰声,其为
A短气
B少气
C上气
D喘症
E哮症
50 言语轻迟低微、欲言不能复言者,称为
A少气
B夺气
C短气
D上气
E言謇
51 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者,属于
A气虚发热
B血虚发热
C阴虚发热
D湿温潮热
E骨蒸潮热
52 寒热往来,发无定时者,称为
A太阳病
B少阳病
C太阴病
D阳明病
E疟疾
53 病人日间汗出,活动更甚者,称为
A绝汗
B盗汗
C黄汗
D自汗
E战汗
54 疼痛且有胀感者,称为
A刺痛
B胀痛
C走窜痛
D隐痛
E重痛
55 大便完谷不化,多见于
A阴虚
B脾虚
C肝郁乘脾
D伤食
E湿热
56 浮大中空,如按葱管者,是指
A浮脉
B微脉
C芤脉
D弱脉
E散脉
57 下列各项,不属于涩脉的主病是
A气虚
B伤精
C血少
D痰食内停
E气滞血瘀
58 阳虚证最主要的症状是
A大便稀溏
B口淡不渴
C无汗或少汗
D面色淡白
E形寒肢冷
59 亡阴证证候特点,错误的是
A脉细数疾
B渴喜冷饮
C身灼气粗
D舌白润
E汗热味咸
60 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的共有症是
A失眠
B失眠
C健忘
D多梦
E心悸
61 对肝郁气滞证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是
A便溏不爽,食少腹胀
B头目胀痛,口苦口渴
C情志抑郁,善太息
D头晕目眩,月经失调
E急躁易怒,面红目赤
62 午后两颧潮红者,属于
A气虚证
B阴虚证
C血虚证
D戴阳证
E实热证
63 小儿指纹色紫红,属于
A外感表证
B里热证
C脾虚证
D痛证
E寒证
64 病人鼻端生红色粉刺,多诊断为
A梅毒
B麻风
C酒渣鼻
D肺热
E哮喘
65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舌中部属于
A心肺
B肝胆
C肾
D肠
E脾胃
66 舌体不自主地颤动,称为
A吐弄舌
B颤动舌
C短缩舌
D痿软舌
E歪斜舌
67 咳声如犬吠,多见于
A白喉
B白日咳
C燥咳
D热咳
E肺痈
A2型题
答题说明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病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68 症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
咳嗽有痰,胸膈痞闷,舌苔白腻,脉浮而重取无力。治宜选用
A九味羌活汤
B羌活胜湿汤
C小青龙汤
D败毒散
E定喘汤
69 患者食少便溏,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闷胀,面色萎黄,
舌苔白,脉细缓,治宜选用
A痛泻要方
B参苓白术散
C半夏泻心汤
D补中益气汤
E理中丸
70 症见心下痞满不痛,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
脉弦数。治宜选用
A小陷胸汤
B半夏泻心汤
C血府逐瘀汤
D枳实白薤桂枝汤
E复元活血汤
71 患者哮喘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选用
A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B清气化痰丸
C定喘汤
D苏子降气汤
E贝母瓜蒌散
72 患者腹中时痛,温按则痛减,心中时感悸动,虚烦不宁,
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治宜选用
A理中丸
B小建中汤
C归脾汤
D吴茱萸汤
E酸枣仁汤
73 患者,女,42岁,小便不利,肢体浮肿,伴四肢沉重疼痛,
腹痛下利,苔白不渴,脉沉。治宜选用
A实脾散
B苓桂术甘汤
C真武汤
D五苓散
E防已黄芪汤
74 症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
治宜选用
A一贯煎
B左金丸
C四逆散
D逍遥散
E龙胆泻肝汤
75 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渴唇焦,尿赤便闭。
治宜首选
A安宫牛黄丸
B紫雪
C至宝丹
D犀角地黄汤
E羚角钩藤汤
76 症见咳嗽痰稠带血,咯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刺痛,颊赤,
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选用
A百合固金汤
B左金丸
C咳血方
D龙胆泻肝汤
E炙甘草汤
77 症见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
舌苔白腻,治宜选用
A五苓散
B平胃散
C藿香正气散
D理中丸
E半夏泻心汤
78 患者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口渴,斑疹隐隐,
脉数,舌绛而干。治宜选用
A犀角地黄汤
B清营汤
C白虎汤
D安宫牛黄丸
E黄连解毒汤
79 症见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治宜选用
A芍药汤
B白头翁汤
C补中益气汤
D真人养脏汤
E温脾汤
80 患者,女,29岁,月经后期4-5日,量少,经期乳房胀痛,
伴有头痛目眩,食少,乏力,口燥咽干,舌淡红,脉弦而虚。治宜选用
A归脾汤
B四物汤
C温经汤
D逍遥散
E生化汤
81 症见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
舌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宜选用
A普济消毒饮
B仙方活命饮
C清瘟败毒饮
D凉膈散
E黄连解毒汤
82 患者,女,41岁,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
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宜选用
A归脾汤
B胶艾汤
C理中丸
D黄土汤
E四物汤
83 症见发热,自汗出,渴喜温饮,少气懒言,体倦肢软,
面色晄白,大便稀溏,脉洪而虚,舌质淡,苔薄白。治宜选用
A桂枝汤
B玉屏风散
C四君子汤
D参苓白术散
E补中益气汤
84 患者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苔腻微黄,
脉虚弱。治宜选用
A保和丸
B枳术丸
C四君子汤
D参苓白术散
E健脾丸
85 症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
治宜选用
A半夏厚朴汤
B厚朴温中汤
C越鞠丸
D养阴清肺汤
E枳实薤白桂枝汤
86 症见肢体筋脉挛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
治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九味羌活汤
C羌活胜湿汤
D独活寄生汤
E小活络丹
87 症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
A半夏泻心汤
B清气化痰丸
C枳实薤白桂枝汤
D滚痰丸
E小陷胸汤
88 患者,男,20岁。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泻下脓血,
赤多白少,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选用
A芍药汤
B败毒散
C白头翁汤
D葛根黄芩黄连汤
E木香槟榔丸
89 患者,男,68岁。近日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头目眩晕,
腰膝酸软。治宜选用
A温脾汤
B大黄附子汤
C麻子仁丸
D济川煎
E真人养脏汤
90 一妇女产后发热面赤,烦渴喜温饮,脉洪大而虚
。治宜选用
A当归补血汤
B白虎汤
C四物汤
D归脾汤
E生化汤
91 症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口舌生疮。
治宜选用
A白虎汤
B龙胆泻肝汤
C导赤散
D清胃散
E泻白散
92 患者,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继而痉厥神昏,
舌质绛而干。脉弦而数。治宜选用
A紫雪丹
B羚角钩藤汤
C清营汤
D白虎汤
E大定风珠
93 症见心悸怔忡,健忘不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治宜选用
A健脾丸
B实脾散
C归脾丸
D酸枣仁汤
E天王补心丹
94 症见虚烦少寐,心悸神疲,梦遗健忘,大便干结,口舌生疮,
舌红少苔,脉细而数。治宜选用
A朱砂安神丸
B酸枣仁汤
C天王补心丹
D甘麦大枣汤
E归脾汤
95 症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谵语烦渴,至夜发热。治宜选用
A五苓散
B猪苓汤
C小蓟饮子
D桃核承气汤
E清营汤
96 症见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干,苔白,
脉弦。治宜选用
A小青龙汤
B桑菊饮
C桑杏汤
D杏苏散
E苏子降气汤
97 症见咳嗽微热,咳吐腥臭痰,胸中隐隐作痛,肌肤甲错,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A麻杏甘石汤
B泻白散
C定喘汤
D苇茎汤
E大黄牡丹汤
98 某女,23岁症见身热,微恶风寒,汗出不畅,头痛,咳嗽,
咽燥,口渴,舌苔薄白,脉浮数,治疗应选用
A银翘散
B麻黄汤
C藿香正气散
D玉屏风散
E荆防败毒散
99 某男,40岁,症见恶寒,无汗,周身关节酸痛,鼻塞,流涕,
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应选用
A银翘散
B麻黄汤
C藿香正气散
D玉屏风散
E荆防败毒散
100 某男,26岁,7月中旬发病,身热,微恶风,肢体酸重,
渴不欲饮,小便短迟,舌苔薄黄而腻,脉儒数治疗应选用
A银翘散
B麻黄汤
C参苏饮
D新加香薷饮
E荆防败毒散
101 某女60岁,咳嗽反复发作十余年,咳声重浊,晨起加重,
胸闷,脘痞,体倦,舌苔白腻,脉象濡滑,治疗应选用
A二陈汤
B桑菊饮
C沙参麦冬汤
D桑杏汤
E止嗽散
102 某女32岁,咳嗽较剧,咳声嘎哑,口干咽痛,痰粘稠而黄,
伴口渴,头痛,身热,恶风等表证,舌苔黄,脉浮数,治疗当选用
A桑杏汤
B二陈汤
C沙参麦冬汤
D止嗽散
E桑菊饮
103 某女42岁,干咳,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口干,
并伴有鼻塞微寒,舌苔薄白,舌红少津,脉浮数,治疗当选用
A桑菊饮
B桑杏汤
C二陈汤
D沙参麦冬汤
E清金化痰丸
104 某男40岁,发热恶寒,继而壮热,咳嗽,气急,
胸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喉间有腥味,苔腻,脉滑数,治疗当选用
A银翘散
B加味桔梗汤
C《千金》苇茎汤
D沙参清肺汤
E麻黄汤
105 某男32岁,恶寒发热,咳嗽,痰量由少渐多,
胸痛,咳时尤甚,口燥咽干,苔薄黄,脉浮数而滑,治疗当选用
A银翘散
B加味桔梗汤
C《千金》苇茎汤
D沙参清肺汤
E麻黄汤
106 某男50岁,咳吐大量脓血痰,腥臭异常,胸痛,身热,
烦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当选用
A银翘散
B加味桔梗汤
C《千金》苇茎汤
D沙参清肺汤
E麻黄汤
107 某男,16岁,呼吸急促,喉中痰鸣,面色晦滞带青,
口不渴,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治疗应选用
A定喘汤
B射干麻黄汤
C玉屏风散
D桑菊饮
E银翘散
108 某女,32岁,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咳呛阵作,
痰黄粘稠,咳出困难,面赤,口渴喜饮,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应选用
A定喘汤
B射干麻黄汤
C玉屏风散
D桑菊饮
E银翘散
109 某女,52岁,自汗,恶风,三天前因气候突变而致喷嚏,
鼻流清涕,喉中哮鸣音,不能平卧,舌苔薄白,脉细数,治疗应选用
A定喘汤
B射干麻黄汤
C玉屏风散
D桑菊饮
E银翘散
110 患者,男,58岁。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足膝关节疼痛,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用药宜首选
A钩藤
B全蝎
C地龙
D天麻
E石决明
111 患者,女,36岁。干咳少痰,痰中有时带血丝,午后手足心热,
胸闷痛,盗汗,舌质红,苔薄少津,脉细数。用药宜首选
A沙参、麦冬、蛤蚧、百合、川贝母、阿胶
B知母、黄芩、半夏、百部、蛤蚧、百合
C甘草、天门冬、百合、紫河车、百部、川贝母
D甘草、知母、紫河车、冬虫夏草、百合、川贝母
E紫河车、百部、蛤蚧、百合、阿胶
112 治疗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双侧肩关节疼痛应首选
A紫珠
B羌活
C藁本
D辛夷
E柴胡
113 患者,女,25岁。每日午后发热,手足心热,盗汗,
舌红少苔,脉细数。用药宜首选
A清热凉血药
B清热燥湿药
C清热泻火药
D清热解毒药
E清虚热药
114 患者,女,21岁。发热腹痛,里急后重,便痢脓血,
舌红苔腻,脉滑数。用药宜首选
A金银花、连翘
B黄连、黄柏
C马齿苋、秦皮
D白头翁、黄连
E穿心莲、白头翁
115 患者,女,18岁。发热,尿频,尿急,排尿痛,小便色黄,
舌苔黄腻,脉滑数。用药宜首选
A车前子、木通
B茯苓、猪苓
C通草、萆薢
D萆薢、海金沙
E泽泻、茯苓
116 患者,女,22岁。月经先期,经行腹痛,月经量多,
行经时伴有乳房胀痛,舌苔薄白,脉弦滑。用药宜首选
A香附
B木香
C橘皮
D乌药
E牛膝
117 患者,女,27岁。失眠多梦,健忘,心悸,伴有头晕,
盗汗,舌苔薄白,脉细弱。用药宜首选
A朱砂
B远志
C琥珀
D酸枣仁
E合欢花
118 患者,女,48岁。头晕目暗,两目干涩,视物昏花,
腰膝酸软,遗精,舌淡苔白,脉细。用药宜首选
A菊花
B枸杞子
C羚羊角
D珍珠母
E女贞子
119 患者,男,39岁。阳事临房举而不坚,腰膝酸软,
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舌淡,脉沉细。用药宜首选
A虫夏草、蛤蚧
B肉苁蓉、锁阳
C*羊藿、巴戟天
D沙苑子、菟丝子
E紫河车、狗脊
B型题
答题说明
以下提供了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
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
与问题关系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
多次或不被选择。
※ 120--121题共用答案
A主色
B客色
C常色
D善色
E病色
120 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称
121 人体在疾病时面色,称
※ 122--123题共用答案
A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
B关节肿痛,屈伸不利
C四肢振颤
D四肢不用,麻木不仁
E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122 痿证的特征是
123 痹证的特征是
※ 124--125题共用答案
A舌尖
B舌中
C舌根
D舌边
E舌面
124 肾在舌分属部位是
125 心肺在舌分属部位是
※ 126--127题共用答案
A浮而细软
B沉细而软
C极细极软,若有若无
D脉细如线,应指明显
E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126 虚脉的脉象特征是
127 弱脉的脉象特征是
※ 128--129题共用答案
A胁肋胀痛,太息易怒
B胁肋灼痛,面红目赤
C胁肋刺痛,固定不移
D胁肋胀痛,身目发黄
E胁痛,患侧肋间饱满
128 肝气郁结多见
129 肝火炽盛多见
※ 130--131题共用答案
A但发热而不恶寒
B但恶寒而不发热
C寒战而有高热
D恶寒发热并见
E潮热盗汗颧红
130 最能体现表证特征的是
131 表证化热入里的表现是
※ 132--133题共用答案
A满面通红
B午后两颧潮红
C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
D面色青
E面色黑
132 实热证的面色是
133 戴阳证的面色是
※ 134--135题共用答案
A红肿高大,根盘紧束
B高出于皮肤,抚之碍手
C淡红色丘疹,皮肤瘙痒
D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
E平铺于皮下,抚之不碍手
134 斑的特点是
135 疹的特点是
※ 136--137题共用答案
A燥苔
B镜面舌
C齿痕舌
D紫舌
E黄腻苔
136 湿盛多见
137 热盛津伤多见
※ 138--139题共用答案
A脾气虚
B脾阳虚
C中气下陷
D肾气不固
E膀胱湿热138 小便混浊如米泔,多见于
139 小便频急、涩痛,多见于
※ 140--141题共用答案
A面色淡青
B面色青灰
C面色青黄
D面色萎黄
E眉间、鼻柱、唇周发青
140 心阳虚衰多见
141 小儿惊风多见
※ 142--143题共用答案
A血轮
B风轮
C气轮
D水轮
E肉轮
142 瞳仁称
143 胞睑称
※ 144--145题共用答案
A舌苔厚
B舌苔润
C舌苔黄厚腻
D舌苔剥
E舌苔无根
144 邪气渐盛,可见
145 热退津复,可见
※ 146--147题共用答案
A恶寒重发热轻
B发热重恶寒轻
C寒热往来
D但寒不热
E但热不寒
146 外感风热表证的寒热特点是
147 里证寒热特点是
※ 148--149题共用答案
A肾精不足证
B肾阳虚证
C肾虚水泛证
D肾气不固证
E以上均非
148 小便频数而清,腰膝软,神疲乏力,尿后余沥不尽。证属
149 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五更泻,舌淡胖,脉沉细。证属
答案:
1D,2C,3A,4D,5D,6C,7D,8B,9D,10C,11E,12E,13D,14C,15C,16C,17E,
18C,19C,20E,21C,22D,23E,24C,25E,26B,27B,28B,29B,30B,31B,32B,
33A,34D,35B,36B,37E,38C,39E,40B,41C,42D,43C,
44D,45B,46B,47A,48C,49A,50B,51D,52B,53D,54B,55B,56C,
57A,58E,59D,60E,61B,62B,63B,64C,65E,66B,67A,68D,69B,
70B,71C,72B,73C,74A,75B,76C,77C,78B,79E,80D,81A,82D
,83E,84E,85A,86E,87E,88C,89D,90A,91C,92B,93C,94C,95D,96D
,97D,98A,99E,100D,101A,102E,103B,104C,105A,106B,107B,
108A,109C,110D,111E,112B,113E,114D,115A,116A,117D,118B,
119C,120A,121E,122A,123B,124C,125A,126E,127B,128A,129B
,130D,131A,132A,133C,134E,135B,136C,137A,138C,139E,140B,
141E,142D,143E,144A,145B,146B,147E,148D
求汤头歌全篇以及汤头歌白话文全部。谢谢了
本文2023-11-04 07:06:0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8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