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脉解》“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中厥当作河讲,不要简单说厥气上逆,厥逆,
您引的这段话,唐代王冰这样注释:“肾气内夺而不顺,则舌瘖足废,故云此肾虚也。”厥,可解释为逆,不顺。
《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血“凝于足者为厥”,王冰注:“厥,谓足逆冷也。”
厥,又指手足冷或手足热。《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实际上就是肾阳虚或肾阴虚。
但在《伤寒论》中如此说:“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我倾向于《素问厥论》的说法,正好与“此肾虚也”相呼应。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出自《伤寒杂病论》。
一、简述
1、《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
2、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
3、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原书失散后,经王叔和等人收集整理校勘,分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伤寒论》共10卷,专门论述伤寒类急性传染病。
二、历史影响
1、《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伤寒杂病论》的贡献,首先在于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
2、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其它旧病)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
三、图书影响
1、《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业医者必修的经典著作,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仍是中医学习的源泉。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这在西医是不可想像的,因为,不可能有哪本19世纪的解剖学著作可以作为现有教科书,西医的治疗也不可能到几百年前的老祖先那里找根据。
从四大经典开始:主要看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脉学一开始学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作为入门,然后看伤寒论和金匮里面的脉学,这两部书脉学很重要,但是散乱,自己收集研究!
中医是个大的概念,有人学了一辈子都没学完,有人只会方药,有人只会针灸,有人会气功,有人推拿,刮痧,加上其他古里古怪的医学知识,不可能被全部学会。可能历史上只有孙思邈可以。
养生就是防病,防在治之上。古人很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养生中医最高境界。
一二一、“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肝乘脾”为木克土,脾主少腹,足太阴脾经,“ 腹满 ”是太阴证。“ 谵语 ”是阳明证,只有阳阴证才会“谵语”。寸口脉就是阳脉,“寸口脉浮而紧”
这种症状中医称“纵”,明显是肠胃的津液不足。刺章门更有效,章门是脏会及脾的募穴,期门是肝募,故刺章门治五脏(包括肝脾),当然也可以刺期门。
一二二、“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伤寒证用麻黄汤,过度发汗,肺的津液不足,肺虚了,肺主皮毛,故“ 啬啬恶寒 ”,皮肤怕冷,代表表虚掉。胸是诸阳之会,发汗后阳不足,肺不能行津液,故“ 大渴欲饮 ”。但喝下去的水气化不了,水就停在中焦,致“ 腹满 ”。
这时如果病人“ 自汗出,小便利 ”,自己会流汗,小便正常,代表津液自己回头,病人会自己好起来,不用治。
如果小便不利,“此肝乘肺也”,是木反侮金,这种症状中医称“横”,刺期门。
其实,肺里津液不足,用麦门冬汤更好。
《素问*脉解》“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中厥当作河讲,不要简单说厥气上逆,厥逆,
本文2023-11-04 07:08: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