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王步瀛行楷七言对联
岐山县博物馆书画藏品中,有一幅装潢考究,保存十分完好的清末进士陕西才俊王步瀛所书对联。这幅藏品,系已故的岐山著名学者、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郭子直先生家藏之物,1972年移存该馆入藏,被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为珍贵文物。
对联纵37厘米,宽37厘米。纸裱,色绫镶边。行楷,字径12×10厘米。上联“独立千载谁与偶”;下联:“自成一家始逼真”。下联落款为:“叟王步瀛”后钤白文“王步瀛印”及朱文“前侍御史”印各一枚(图一)。此幅联语意境高雅,情味深长。书法结体优美,挺拔有力,秀丽妍润。乍看似乎瘦弱,细观则可看出绵里藏针,柔中有刚,刚柔相间,笔意清新,自然灵动。
据考,王步瀛,字仙州,号白鹿,晚号斋,又署叟。陕西省眉县金渠乡河底村人,生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自幼聪颖过人,勤学上进,初应童试,即得中生员;同治十二年(1873年),21岁时已获拔贡;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光绪二年(1876年)联捷进士,提任户部主事,在仕途上可谓一路顺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光绪皇帝及慈禧太后逃避西安时,王步瀛被选为内务,随护帝后西行。翌年,被擢为户部郎中,补御史职务。民国十六年(1927年)去世,享年76岁。此人工书法、善诗文,曾著有《随护记》等手抄本留存于世。对联落款未署年月,但从后钤“前侍御史”印以及与王步瀛传世书法1923年《游永寿五龙泉记》手卷((见《收藏》2004年第6期)落款特点看,当推知为同时期作品。其时,王步瀛书法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王步瀛文名重于政声,昔年名士之翰墨距今已历百载,中经战乱和文革沧桑,能保存完好如初,全赖前贤学人的悉心珍爱及博物馆妥善保藏,今天才使它成为全民共享的精神财富。
最早的对联:
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在江西庐陵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
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观其形式与内容,与中国早期基督徒有关联。
扩展资料: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对联
中国的对联,最早是春联,历来公认以五代后蜀主孟昶(公元919年—965年)写在桃木上的春联为最早。
孟昶的春联是: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
近几年湖北武汉市江夏区在考古中发现了两副对联,以为是初唐时期作品,突破了以上权威认定,将中国楹联的历史向前推进了300多年。
据江夏区旅游局副局长张高荣主编的《新编灵泉志》一书载唐初李道宗撰写了两幅对联,全文如下:
其一:
深山窈窕,水流花发泄天机,未许野人问渡;
远树凄凉,云起鹤翔含妙理,惟偕骚客搜奇。
其二:
万云归壑许多迂回其神独远;
众水赴溪无数潆洄所见最幽。
以上这两副对联所述皆为江夏区龙泉山景色,其年代比最早的孟昶对联早300多年。
据史书记载,李道宗(公元600年—653年),字承范,唐高祖李渊的侄子,秦王李世民的堂兄。唐太宗即位前后,因有战功,先擢升为刑部尚书,继迁任礼部尚书,后被封为“江夏王”。李道宗死后安葬于今江夏区龙泉山天马峰下。
据《武昌府志》、《江夏(武昌)县志》记载,李道宗在灵泉山(今江夏区龙泉山)建有“紫萼园”。这两副对联即题于灵泉寺大门。
此联已由湖北省图书馆特藏部珍藏。编号为“史地593”的《灵泉志》(共3册)。
还有一种说法:据清人谭嗣同的考证,早在南北朝时期,梁人刘孝绰在本人的门前便写有一副对联,上下联各一句:闭门罢吊庆;高卧谢公卿。
此种说法也有充沛论据,但未被文史权威釆信。
中国楹联学会又有人以为,中国的对联在三国时期就已存在: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三国志魏书》
还有人说,中国对联在上古时期便已产生,如:谦受益;满招损。《尚书大禹膜》
但多数专家以为,此类对句虽是工整,但皆是存在于诗文之中,尚末独立成文。只可叫作对偶句,或者是对联的雏形,不可称为对联。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简介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韵味无穷,篆隶楷草行诸体,或以雄沉劲健、雍容端朴见长,或以俊秀潇洒、温婉流丽为胜,皆给人陶然兴会的雅逸美感。对联则字句凝练,整齐精严,联语字数四言至多言不一,以五、七言律诗及八言文句体为常见,内容涵盖丰富,几诗词、格言、警句、谚语乃至白话文皆可,典丽琳琅,文采映耀,实为照人眼目、字字珠玑的篇章。因此,将书法与对联融为一体,翰墨之中品味美文的诗情哲理,词句之间赏观佳书的风神韵致,诚然是人文艺术的完美体现。古往今来,书家乐以此酬应赠答,文人好将此雅悬斋壁,当是其书文双美、艺趣相生的魅力,令人为之钟情而历久不衰
中国最早的一副对联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据史书记载,最早的对联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是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在五代以前被叫做“桃符”,人们为了“辟邪降幅”、除旧立新,用桃木做成小板钉在门板上,这就是最古老的春联。在宋代,人们将桃木换成了纸;而在明代,被最终定名为“春联”,一直沿用至今。
扩展资料
传说距今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偏据西南一隅的后蜀国君孟昶,依旧是日日欢宴,夜夜笙歌。转眼间一年将尽,到了公元964年的除夕,又是张灯结彩悬桃符迎新春了,孟昶雅兴不减,命学士辛寅逊等人撰句。
“桃符”是古时习俗,每到夏历元旦,即正月初一,在门旁悬挂桃符,以为能驱邪逐鬼。但过去的桃符是在桃木板上书写神荼、郁垒二神名或画二神像。只是到了后蜀,孟昶别出心裁,开始在桃符上题写吉祥的联语。
待辛寅逊等人把写好的桃符呈送上来,孟昶一一看了,摇头不止。原来孟昶嫌他们作的联句不工,没有表达出他的心思。这孟昶虽然说凭借天时地利在这天府之国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帝,但他才具平常,缺乏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又像李后主、宋徽宗等亡国之君一样,喜欢舞文弄墨,颇负文名。
此刻他心血来潮,文思汹涌,既然手下这些无用的学士们写不出令人满意的桃符,何不趁机显露一番自己的才华呢?
于是他摇动着他笨重的身体,略一思索,出口成章,挥笔在桃符上写下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一联,挂在了自己的寝宫门上。望着自己的杰作,他洋洋自得,踌躇满志,陶醉在歌舞升平的欢乐之中。
--对联
--桃符
地灵方可宏化育
土厚始能广资生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桥寨村“福德祠”有这副对联。
桥寨村的祖先于宋代由广西三江辗转迁徙到此地藏身。至今至少已经有600多年以上的历史。
“福德祠”建于何年何代由谁建造如今还是个谜。
这幅对联,产生在哪个年代,出至谁人之手?难以考证。
古代楹联大全(明清手抄本)之十三中,有相似的对联:
地灵宏化育
土厚广资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大家很喜欢的名联,都以为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原创,连篇累牍的引用都说成是蒲松龄的书斋联、书案镇纸励志联,令人深信不疑。
究竟谁是这幅著名的脍炙人口的对联的作者呢?
《山西日报》(2004-08-23 05:41:59)“喻世明言”其中录 “题书斋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作者〕胡寄垣,明代人,生平事迹不详。〔解说〕此联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大,传说作者亦甚多,一说为金正希作,一说为蒲松龄题镇纸铭联。清人邓文滨《醒睡录》笔记,作者为明人胡寄垣,今从此说。此联引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说明笃志的重要性。”这里虽存谁是作者疑问,但也明确作者为明代胡寄垣。
金正希,即金声,崇帧初成进士。清兵南下,率众拒险抗清,恢复了安徽的宁国等县,不久清兵大至,战败被捉,于弘光元年(1645)被害。余曾读吴恭亨《对联话》,其中记载:“金又有题书室联云: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定吞吴。精气四射,咄咄逼人。后日之起兵与清军战,此联即其张本。”可见金正希是作者也不是空穴来风。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
春联来源于古代的桃符,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长期延续下来的民族风俗文化。
桃符演变为春联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到了宋代时,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在当时仍称为“桃符”。如王安石诗中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
明代时,春节贴春联的民俗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在民间推广春联,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清代时,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又有了很大提高,春联开始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扩展资料: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人们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将到来之时,贴春联恰好是达到这种目的的很好选择。
春联的贴法:
要看选择什么样的横批,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
上下联的区分:
一、用平仄方法来区分
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和四声(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平声)。
二、用含义方法来区分
每副对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在写对联的时候普遍把含义深刻的作为下联,上联的价值更多是在引导作用上。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是上联,果是下联。
三、用时间关系来区分
旧时在前面是上联,新时在后面是下联,这个普遍在过年时候的春联上有所体现,常用的有生肖和辞旧岁/迎新春之类的。
四、用范围大小来区分
一般情况下范围小的是上联,范围大的是下联,如常见的“家和国”之类词语。
——对联(语文文学名词)
新华网——春节将至 说说关于春联的这些事儿
军事:王步瀛行楷七言对联
本文2023-11-04 07:15:3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