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疟疾日屠呦呦事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4收藏

世界防治疟疾日屠呦呦事迹,第1张

每年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World Malaria Day),世界疟疾日由世界卫生大会设立,旨在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世界防治疟疾日屠呦呦 事迹 ,希望大家喜欢!

世界防治疟疾日屠呦呦事迹1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段树民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不容否认的是,这给中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带来启示,传统中药如果能与时俱进,在研发、制药等各个环节不断引入现代制药技术,就能取得更加深远的世界影响。”

同时,在段树民看来,诺奖花落青蒿素也再度明确了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定的“风向”:不仅重视基础学科研究,也鼓励应用医药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的应用研究是振奋和激励,鼓舞我们在应用领域去攀登更高的山峰。”

“这是中国自然科学特别是医学的零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药的价值。”寿旦对本报记者表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对中医药工作者们的一剂“强心针”,身边的同事和同行从下午开始都在热聊着这个话题。

寿旦告诉记者,_多年过去,青蒿素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用,目前美、德等发达国家仍在进行着青蒿素结构改变方面的研究,研发更加有效、更少副作用的抗疟药物。“面对疟疾,当大多数的西药已经出现耐药性,靠开发青蒿素找到新的药物,开辟了一条药物开发的新路途。”

“西药办不到的事情,也许我们的中药就能办得到。”在寿旦看来,源自植物、动物、矿物的中药在疗效和减少副作用方面拥有着不小的优势,中药更多地走向世界,有利于实现药物的多样性,更好地造福人类,青蒿素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中国科学家因在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又是我们浙江人,段树民表示: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开始,随着我国科研土壤的越发肥沃,随着浙江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建设的不断推进,未来的精彩值得期待。“属于中国、属于浙江人的第二个乃至更多的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

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的大屏幕显示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的科研成果。图左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药用价值。新华社发

世界防治疟疾日屠呦呦事迹2

“我已经接到了50多个电话,有表示祝贺的,有要求采访的`……”宁波效实中学校长周千红说,他的电话已经打得发烫了。但从他略显疲惫的声音中,仍能很容易地感受到抑制不住的喜悦。

在北京时间5日下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宣布之前,周千红坦言并没有太关注结果。“在各大网站的预测报道中,热门人选都是些外国人。”直到从电视机里看到屠呦呦获奖的新闻,他仍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屠呦呦,正是效实中学48级的学生。

“_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我们师生就盼望着这位校友能再拿到诺奖,因为很多拉斯克奖的获奖者最后都拿到了诺奖。”周千红说,也正因为此,效实中学的师生们对每年颁出的诺奖都多了份牵挂,而在学校,这个老校友发现青蒿素的事迹也激励着不少学生走上了科学之路。

这所已度过百年华诞的中学桃李满天下,仅两院院士校友就有15名。在学校校史陈列馆的显要位置,除了院士校友的照片,还挂着屠呦呦的照片,展列台上放着屠呦呦赠与母校的书。“学校百年校庆时,她有事不能赶回来,就专门托人从北京捎来了她写的书,就是讲青蒿素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在周千红的印象中,作为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校友的屠呦呦为人低调谦和,即使是在她摘得一系列国际大奖后也是如此,但她却毫不掩饰对于母校的深厚感情,总说着想常回来看看。

_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选择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生物药学, 毕业 后被分配到当时的中医研究院工作。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单位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那时,屠呦呦自己也不曾想到,她的这些中西医相结合的学习背景,为她日后发现青蒿素打下重要的基础。

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初高中也在效实中学读书,是屠呦呦的同学,他毕业后 出国 留学 ,回国后向曾经暗恋的屠呦呦大胆表白,而后他们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俩的同学陈效中说:“如今李廷钊在北京工作,家里的事都是他管,是个好丈夫。他们有两个女儿,在国外工作,都很出色,和屠呦呦一样做事认真。”

让屠呦呦的不少同学印象深刻的是,搞中药研发的她总是在自己身上试药,只为获得最真实的体验。如今,她已经85岁高龄,但据她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屠老依旧在正常工作,依旧在带科研项目。

世界防治疟疾日屠呦呦事迹3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诺奖既是对这一成就的褒奖,更是对科学家们智慧与心血的回报。而实验室里千回百转后柳暗花明那一刻的惊喜和满足,或许也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恒久。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了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回头再看,这一情结的熨平,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屠呦呦_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了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无疑能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_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还能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_多年来,中国科研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水涨船高,许多领域已经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平,有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屠呦呦也让人看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国际刊物,都只是一种评价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没必要妄自菲薄,更没必要被牵着鼻子走。有些人还在怀疑“诺贝尔奖有没有照顾中国人”,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

另一方面,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破冰”诺贝尔奖,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目标。科学的通途有很多走法,无论头衔和身份,无论领域和 方法 ,“科学家”才是唯一的、纯粹的标签。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出发点并非想去拿奖,也许一辈子不会有惊艳的成果,有人可能用毕生精力,也只是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对这些科学家来说,更灵活、更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在日本,很多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来自民间机构或是企业;在美国,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集聚了一批有才华的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我国对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创新。最近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实施方案 》中就明确,“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类似导向和举措,无疑能让有志于献身科学的整个世界都在感谢青蒿素和科学。中国科学家也要感谢屠呦呦,有没有能力、是不是拿到诺贝尔奖,已不再是一个心结,正可迈开步子、自信前行。

世界防治疟疾日屠呦呦事迹4

锲而不舍:每一种科学的进步都融进了发明者(发现者)的全心全力。爱迪生发明电灯,试验了几千次,换了无数种灯芯的材料才得以成功;鲍尔·海德思为了研究蛇毒,被毒蛇咬过130 多次,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才试制出了一些抗蛇毒药物;曹雪芹为了写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凡成功者,必有一种执着的钻研精神。屠呦呦深谙其理,面对全世界都觉棘手的疟疾,她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本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进行试验,最终获得成功,看似偶然,其实也是一种必然。

科学精神: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钱学森之问令世人沉思甚久,反观屠呦呦能够发现青蒿素,获得大奖,我们从中可以窥得这个问题的一角答案。面对世界性难题,屠呦呦及同事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不断探索,一丝不苟,淡泊名利,从治病救人的'立场出发,从而获得成功。这其实就是科学精神的本质,抓住这个本质,才能在科学之路上作出大成就来,到那时,不论是否被人称为“大师”,实际上都已经是大师了。

世界防治疟疾日屠呦呦事迹5

求索之路无止境

_年,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换作一般人,也许就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了。但是屠呦呦没有在喜悦中沉醉,而是向着更远的目标迈开了脚步。_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研制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 倍的“升级版”。

认识角度

探索精神:屠呦呦经过多次尝试,已经获得了成功,而研究人员也提取出了青蒿素。实验好像可以就此而止了。但是屠呦呦并没有因眼前的成功而停止探索,如果就此止步不前,那可能是巨大的遗憾。如果说面对无人开垦的领地进行拓荒需要巨大的勇气的话,那么面对开满花朵的田野则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勇气。在成功之上再做出成绩来,屠呦呦做到了。这一切有赖于屠呦呦骨子里的探索精神。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世界防治疟疾日屠呦呦事迹相关 文章 :

★ 高考文综政治考试试题

★ 八年级语文春季学期期中试题

★ 屠呦呦的励志故事

★ 2019诺贝尔奖屠呦呦个人事迹整合三篇

★ 2021最新作文素材人物屠呦呦

★ 正能量作文素材人物

★ 抗击疫情向逆行者致敬作文十篇

★ 万众一心共同抵抗新冠肺炎作文十篇

★ 学习钟南山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作文五篇

写作点拨:可以简单的说明自己对于屠呦呦这个人经历有些什么感受即可,如下:

一、科学研究需要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屠呦呦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年代,尽管今人看来“封闭、保守”,但充满了激情和必胜的信念。屠呦呦及其团队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土法上马,经过191次实验终于取得成功,可谓百折不挠。

“两弹一星”和人工合成胰岛素均不例外,都源自信念的力量。不仅如此,那个年代的科研人员有为国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如邓稼先等),即便拿自己身体做实验也在所不惜。这对当下某些人而言简直不可思议。     

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成功还得益于文化自信。青蒿素研究源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的记载,正是基于对传统古典医药典籍的崇信,他们锲而不舍,终成正果。    

反观,中国当下的科技教育界,最缺乏不是科研条件而是学术与文化的自信。近现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蹂躏,被简单地归咎于传统文化的“落后、愚昧”。这种文化自卑感至今仍未消除,如中医药“伪科学”论仍不绝于耳。

因此,唯欧美马首是瞻的思维定势,使亦步亦趋地追随变得似乎天经地义。如果他国研究超音速4倍的发动机,中国步其后尘而不是创制新的航空器,那终将受制于人。

如果留洋经历和SCI论文变相地成为某些科研机构和高校人才任用和绩效评价的尺度,那中国科技人员就有沦为欧美学府奴仆的危险,国家科技与文化安全都令人堪忧。

如果传统的中国哲学、历史、文学、文字学、民俗学、中医(药)学科研人员,也被迫为稻粱谋而留洋,那文化消解与瓦解则势所难免。     

二、要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创新的机制和体制。首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者既无院士头衔,又无博士称号,更无留洋经历,这给中国人才任用和评价体制带来了尴尬。

笔者虽不赞同网上有关废除中国院士制度的偏激论,但制度本身的“弱踵”因素值得考量。由于现代人缺乏公心,即便有蔡元培式的伯乐,也不敢贸然不拘一格用人。为了规避任人唯亲,诞生了中国化一刀切式的系列管理办法。

如上世纪90年代要进科研院所和高校,须硕士学位;随着博士雨后春笋般“孵出”,如今要进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须博士名号外加留洋经历。50年后是否须有月球游历经历不得而知。貌似公平的管理制度,却让以权谋私者有机可乘。

假冒伪劣的院士成果也屡见不鲜。于是众多的屠呦呦被拒之于门外。如何让“低学历”的华罗庚和钱穆们、“非专业”的郭沫若们脱颖而出、大显身手,又不让方鸿渐们投机钻营,是未来中国科研体制、人事制度改革乃至政体改革面临的难题。    

扩展资料:

屠呦呦的人生历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勤奋求学,学无止境。了解过屠呦呦生平的人都知道,她出生在一个不是特别富裕的家庭,然而恶劣的环境并不能阻挡她求学上进的决心。生活在物质条件这个优越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努力!

可想而知,个人的力量是极其渺小的,没有团队的协助,我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尽管诺奖实质属于个人,但是也不要忘了众多中医药研究人员的辛勤付出。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素称为中药,并说它让人们重新燃起中药创新的希望。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彼时,因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疟疾的防治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的研究课题。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

1967年5月23日,中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1969年,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屠呦呦再一次转向中国古老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她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在190次失败之后,他们终于成功了。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15年10月5日,因对青蒿素的提取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但是有那么一部分人,思想根子里认为执意要是落后的是封建的,如果承认青蒿素属于中药那还了得,于是有那么些人急忙发论说: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

对于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那些人为了证明青蒿素不是中药,也是一叶遮目不见青天,我们来看看他们如何强词夺理——“这只是一个验方并非中医药方”

青蒿素是不折不扣的中药。首先其成分是中药青蒿中的,其次提炼方法是从中医古书中得到启发的。不要说什么黄花蒿不是青蒿之类狐言。青蒿是一个大类,好比沙参,有南沙参有北沙参,都属于沙参。

其实青蒿素的萃取提炼过程从本质上看不过是一次煎药过程。就好比我们原来是砂锅煮药,现在改进了,变成煎药机了,不能因为简要仪器变化了就说不是中药了。

青蒿素的提取萃取技术就好比煮药的方式改进了,无论怎么改变都不能改变其母体是植物中药的事实。

因此青蒿素是不折不扣的中药。

用当时的设备和条件筛选青蒿素并不容易。但现在难度大大降低了。屠呦呦正在收集植物、动物、矿物质等 2,000 以余内服、外用方药为基础,编写以上 640 以中药为主的疟疾单秘方集从中筛选出青蒿的单方面。这些努力值得我们感慨。“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有人用这首诗来形容屠呦呦。

她第一次从青蒿中发现了能抑制疟疾的药物,造福了成千上万的人。屠呦呦一出现,就习惯性地横冲直撞,更别说跟人打招呼了。人家跟她打招呼,她能回应就很好了。革命委员会主任这样描述屠呦呦。她不想和别人说话。如果有一天她跟你打招呼,她会吓一跳。

屠呦呦的成功离不开她的家人。在单元剧中,屠呦呦的父亲对屠呦呦不满,愤怒地说:“我早就想开了,就当我没有生这个女儿的时候。”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屠呦呦的父亲和兄弟都非常喜欢屠呦呦。迎来了一个贴心的“小棉袄”,得偿所愿的父亲兴奋不已。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

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2017年1月9日获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5月,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50女性榜单。2020年3月入选《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人物榜。

202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开设九年制本博连读中医学“屠呦呦班”。

扩展资料

上个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对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屠呦呦受中国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成功提取出的青蒿素,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

2015年10月8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的屠呦呦,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一条方向。

-屠呦呦 (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屠呦呦与青蒿素》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命,虽说无处不在,但也十分珍贵,每个人一生都只有一次生命,有些人就是在默默守护者它,他们都是最神圣的人。自从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屠呦呦的成就后,颇有体会。

 从前,疟疾肆虐人们,屠呦呦所带领的团队,开始研究起对抗青蒿素的物质。屠呦呦疯狂的在古籍、以往的资料中想找到问题的原因,还走访了老医师,甚至连群众的邮件也一字不落的仔细阅读。没过多久,终于在古籍上找到答案,于是就开始了那废寝忘食的实验。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百九十次的失败,屠呦呦的团队终于换来了一次成功。

 看到屠呦呦的伟大事迹,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个从前的我。

 有一次,我回到家中,看见家里没人,就自言自语道:“咦!人呢?”刚走到卧室里,家里的'座机电话便响了起来,原来是妈妈,她说:“我今天就不回来了,你自己先睡觉吧。”我随口回答:“好吧!”说着便坐到床上。

 过了一会儿,就到睡觉的时间了。我开始整理被子,可是突然感觉被子很重,我试着拽了几下,被子还是纹丝不动。这让我感到非常烦躁!生气的我把被子踢开草草的睡下了,也不管待会儿会不会着凉。

 就这样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得把被子叠好,可被子还是和昨晚一样我无法拽动。一股无名火又在心中燃起,我索性就不管被子了。这时候,妈妈恰巧回来了,看到这一幕和我说:“你呀,太心急了!做一件事情要有方法和耐心。”只见妈妈先把被子放平,然后托着被子的一边往里对折又对折,几乎就在一瞬间被子就被毫不费力的叠好了。看着叠好的被子我不禁羞愧起来。

 我永远忘不了《屠呦呦与青蒿素》这本书上的一句话:“成功,在一百九十次之后。”然而如果在第一百九十次就放弃了,那还能成功吗?

世界防治疟疾日屠呦呦事迹

每年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World Malaria Day),世界疟疾日由世界卫生大会设立,旨在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世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