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指哪四本书?孟子是什么时期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1收藏

四书指哪四本书?孟子是什么时期人?,第1张

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的合称。孟子是战国中期的人四书的作者包括孔子、子思、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编撰时间间隔达1800年。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汉族教育_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四书』之首《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年~前434年)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程颢和程颐)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到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将之作为《四书》之一。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中庸·出自《礼记》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年~前402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主题而成。论语·儒学核心《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孟子·『四书』篇幅之最《孟子》是『四书』之一,由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现存七篇14卷,总字数3万5千余字、286章,是四书中篇幅最大、部头最重的一本。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来源:中华儿女

关于庄子+老子和孔子+孟子 众所周知,题目中的四位分别是道家与儒家的代表人物。这两派学术观点也是大相径庭。这里,我们来分析一下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

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老子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

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庄子

(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

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

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畔,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

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

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颁布沼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

历代均有一些研究庄子的学者,其著作数百种,近年又有《庄子白话》、《庄子现代版》等问世。

一、道家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太史公"司马迁的父亲西汉太史令司马谈曾写过名为《论六家要旨》一文,把先秦学派概括为道、儒、墨、名、法、阴阳六家,并阐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他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采,事少而功多。”“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

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这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思想后来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并演变成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时更着重炼丹。因此,道家与道教常被人混淆。(张陵,又称张道陵,“五斗米道”的创立者,也被认为是道教的创始者)。

春秋战国时期ˇ百家争鸣ˇ中形成的一个以ˇ道ˇ为核心的学派。其创立者是著名思想家老子(李耳),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思想家庄子(庄周)。后来道家又与名家、法家合流,又兼取阴阳家、儒家、墨家的长处而形成了黄老学派,主张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因时因物,无为而无不为。汉武帝之后,由于独尊儒术,黄老之学开始衰落,然而,道家思想仍然影响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二、儒家

《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近代学者章太炎赞同这一观点。然而,胡适却持相反的看法,他赞同《淮南子~要略》的诸子出于“应世之急”的说法,由此提出了儒家是由殷商遗民中的术士转化而来的观点。)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

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模式,就成了举世关注的大问题,并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百家争鸣式的大辩论。当时代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争论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思想交锋,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们旗鼓相当,针锋相对,应者云集,皆为显学。另外还有墨家、道家、阴阳家等等学派,可谓学派林立。

儒家是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其创立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后来由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加以发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ˇ仁ˇ。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制,在教育上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讲究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ˇ;孟子主张君王应行ˇ仁政ˇ,这样才能使天下归心。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许多统治者的尊重,但在当时动荡的社会形势下,诸侯之间各为已利而崇尚武力,儒家的德政很难得以施行。汉以后,儒家思想被尊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三、道家vs儒家

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从“人”的角度来关照人生、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宣扬以道德为人生的最高价值。道家则以“自然”为本位,侧重从“自然”出发来关照人生、社会和宇宙,强调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正是“人”本位和“自然”本位两种核心思想,为中国文化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普遍的共识是:儒家关切社会的治理,道家关怀生命自然状态的保持。故此,历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和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之说。

儒、道虽各有所重而相径庭,然仍能融合会通,相济相补,和而不同,构成彼此共存共荣的文化格局,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涡阳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 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英文名称:Mencius)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引言:相信很多小伙伴在读书的时候都会遇到“四书”,“四库”这样的词语,每次遇到这样子的词语是不是都想知道,书中的“四书”“四库”到底是哪“四书”哪“四库”呢?为了解决小伙伴的疑惑,接下来就由小编带大家去看一下“四书”“四库”究竟是哪些东西吧!

一、“四书”

四书其实又被我们称为四子书,具体的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以及《中庸》。这四本书被我们统称为四书。在这四本书中,最被人所熟知的,应该便是《论语》,在许多的初中以及高中的教材里,《论语》的内容都被收入其中,让同学们对“四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论语》中主要内容是孔子及其弟子所说的一些言语,其弟子和再传弟子将这些收录起来编辑成的一本。

二、“四库”

四库具体是指《经部》、《史部》、《子部》还有《集部》。它收入的图书有3503种,其中又分为79337卷以及36304册,这本书是在1773年清乾隆时期开始卷修。总共历经了大约十年的时间才编辑完成。它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可以说它是我们中国古代里最大的文化工程,而他基本上又包含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图书知识,因此就被别人称为《四库全书》。

三、意义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文化的传承基本上都是靠着文字的记载,而类似于“四书”“四库“这样的拥有着很高研究价值的文字资料便更加的显得重要。因为有了这些文字的传承,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历史,借此从历史中得到教训,知道一些事物的基本规律,让我们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来丰富我们自己。所以它们的意义是重大的。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形成于战国时期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

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正确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一词的来源。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故表述正确。

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是我们自初中时起,就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必学古文,它们均是出自 《孟子》 。

对于孟子其人,我们大多的认知是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儒家学派,与孔子并称为“孔孟”,被后人尊称为 “亚圣” 。

而我们了解孟子及其思想观点主要是通过《孟子》这本著作,自从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列为“四书”之后,《孟子》一书就成了儒家学派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更是被作为古代文人科考的必考教材。

从古至今,解读《孟子》的文章、书籍可谓是汗牛充栋,我们也多是通过这些书籍的帮助,来理解、记忆《孟子》的经典文字,学习孟子的儒家思想的。

而在距今约2500年前,那个纷乱的战国时代,一个真实的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孟子又是如何展示他的思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呢?

贝冢茂树先生1985年所著作的 《孟子读本》 ,以全新的视角,用广博的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在解读《孟子》经典篇章的同时,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孟子。

日本东洋历史学家、中国古代史专家、京都大学教授贝冢茂树家学渊源极深,父亲是日本著名的地质地理学家,弟弟汤川秀树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贝冢茂树自小跟随祖父习读四书、五经,对中国古籍和历史有极深的造诣与成就。

《孟子读本》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孟子思想的时代背景、孟子其人与思想、《孟子》这部著作。

本书 最大的亮点 就是:

不仅仅是文学层面的解读《孟子》,更是以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为开端,以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为背景,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先贤的成长与思想的形成不是孤立存在的。

同时该书挑选了《孟子》十四卷中最能集中体现孟子思想、观点以及反映孟子性格的章节,进行详细讲解,引领我们融入当代人的思维,用更加辩证的、客观的视角来分析孟子的思想与人格,让我们对孟子这个人及《孟子》这本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不管是从: 孟子这个人、《孟子》这本书、孟家的儒家思想 ,这三个角度中的任何一个来阐述、挖掘,我们都需要先来了解一下“时代背景”。

如同一个人的心理、思想、人格源于家庭环境一样,一本书、一个思想也必须要考究它的时代背景,那是滋生它的土壤,是孕育它的“原生家庭”。

即便是解读一篇诗词,我们也是需要探究诗人的创作背景的,比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婉约深致、情真意切,他的词经常被我们用来表达那种幽幽的恨,淡淡的愁,从字面上我们大多感受到的是一种凄然的唯美:

而当我们了解到这首词是在大宋灭了南唐、作为亡国之君的李煜被抓到汴京做了俘虏、自己的爱妃小周后被宋太宗强行临幸并让画师画下临幸场面的背景之后,你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李煜在创作这首词诗时极度悲哀、无奈的心情,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首作品,才能真正与诗人达到思想上的共鸣。

所以,在《孟子读本》的第一部分,作者为我们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是极为必要的。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周天子的权威日渐衰落,周朝时期所建立的文化与制度日趋崩溃,最终荡然无存。在这一历史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事不断,臣子弑杀君主,儿子谋害父亲的现象层出不穷,整个社会失去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这也成为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这种百家争鸣的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 旧的贵族没落了(周天子分封的贵族们)。

2 有实力的人不问出身门第,凭借才能就可能得到重用。

3 旧的身体体系完全崩溃。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之中,形成了一个新兴的阶层“士”,这个阶层的人多为贵族的家臣,他们之中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为人献计献策的谋士。

在这些“士”中,出现了孔子、孟子、韩非子、墨子、庄子、荀子、张仪、许行……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希望通过建立的思想认知来形成新的社会秩序。

被尊为儒家学派开山鼻祖的孔子,前半生游走于列国之中,推行自己的理想,然而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在后半生他开始广收人才,培养弟子,希望通过弟子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他的众多弟子也确实对于传播儒家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孟子就是深受孔子及其弟子儒家思想影响的一分子。

充分了解了孟子出生、成长的时代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孟子的思想、个性都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孟子读本》所具有的一大亮点。

从前面讲述的历史时代背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那个时代,只要有真实才学,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在那个年代没有媒体,甚至连纸都没有,人们如何展示自己的才能与思想呢,这些思想家几乎都是通过游说、辩论的方式来传播自己的思想的。

就在离孟子故乡不远的齐国,齐宣王为了招揽天下人才,在国都临淄的稷下设立了一个专为思想家、学者辩论的场所。

正是在这里,孟子接触到了各色学者,自己的思想也更加丰富充盈,同时孟子的表达方式更是受到了自由辩论方式的影响。

《孟子》的前半部都是以一问一答,一述一驳的形式来阐述孟子的思想的,在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的孟子更像是一名雄辩家,一名伟大的演讲者,他极善于使用带有比喻的类推的辩论手法,自信、笃定的宣扬他的思想与观点。

孟子说用刀杀人和木棍杀人是一样的,因为政治上的失误而使百姓丧命也是杀人,同时孟子又进一步说明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的景象,最终表明为政者使人民忍饥挨饿,甚至暴尸荒野,就是等同于谋杀,从而强化自己 “仁政治天下” 的政治主张。

孟子常常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的逻辑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从而产生了令人惊奇的效果,使自己的论点更容易被对方接纳。

在《孟子》中有很多比喻的类推法的运用,我们可以看到孟子高超的雄辩之术与演讲技巧,而这一点,在很多解读《孟子》的常规注释类读本中,是很少提及的。

由于《孟子》一书主要记录的是孟子登上政治舞台以后的言论,我们对孟子的前半生知之甚少,事实上我们所熟知的“孟母三迁” “孟母断椎”均是出自西汉的《列女传》,而他们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孟子》的记述,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孟子的。

孟子坚守自己的“性善论”“仁义治天下”“养浩然之气”等思想,对于自己的思想和信仰孟子是极其笃定的,这种笃定正是源于自信。

孟子说 :“我四十不动心…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正直的、高尚的,要经过很多“仁义”之事才能逐渐养成“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是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正是由意志来决定的。

一个人能对自己有深刻地了解与认知,并予以极度的肯定与认可,是一种极为自信的表现,而这种自信源自自己的才能与端正的品性。

公元前314年,齐宣王趁着燕国内乱,一举进攻燕国,杀死燕王哙,攻陷了燕国的首都。当时孟子是齐宣王聘请的高级顾问(同时有老师的身份),齐宣王就攻打燕国以及占领燕国后如何继续占领一事向孟子请教。

孟子的对于攻打燕国一事是支持的,尽管孟子加上了一个前提:“如果燕国的人民支持的话”,但对于反对用武力取得政权治理天下,坚持用“仁义”治理天下的孟子来说,这种行为无疑是自相矛盾、难以理解的,以至于成为孟子一生的污点。

在《孟子·公孙丑下》中记载:

孟子原本有些事情正打算去朝中见齐宣王,碰巧齐宣王派使者来告诉孟子,自己因病无法来见孟子,希望孟子能到朝廷里与自己会面。孟子在这时却谎称自己有病,去不了,因为孟子有一个宗旨——“不奉召”,即就算受到君王的召唤也不去朝廷。孟子认为君王应该有尊师重道的态度,自己作为君王的老师,理应受到尊重。

然而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想施展抱负才能,更应该珍惜每一个推广自己的机会与舞台,孟子这种拘泥于形式的作法是否是不讲变通的一种表现呢?

同时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另有一则记载:

孟子认为自己与齐宣王日生嫌隙,决定离开齐国返回故都。临行前,齐宣王予以重金挽留,孟子表示自己并不是为了钱财,于是拒绝了齐宣王的挽留。

在孟子拒绝了齐宣王之后,理应迅速离开,但孟子却在齐国国都附近又多住了三天,此事成为了齐国部分文人的笑柄。

其实,看到这里,我也是莞尔一笑的。这让我想起了谈恋爱闹分手的情侣: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而提出分手,对方提出挽留,然而挽留的原因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大部分情况下,提出分手的一方是希望让对方证明对自己的爱),这时仍佯装坚强,坚持选择离开,可心里仍旧怀有深深地眷恋,企盼对方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一向自信满满的孟子,心中的这份柔情无法示人,只能用“多住三天”的行为来表现,我甚至觉得孟子是不是一个外冷内热,外刚内柔的“狮子座”呢!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孟子,一个好面子的孟子,这种做法从情感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个付出了如此多的心血、一心要施展抱负与理想的政治家、思想家来说,这样的作法是否过于感性了呢?

但也正因为这些性格上的弱点,我们才更加感受到《孟子》这本书所带给我们的温度,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孟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解释: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如果像上面这样,仅仅是需要一个直译的注释类的《孟子》讲解,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读者的选择是很多的。

但如果你希望能够更深刻地通过《孟子》这本书,全面地了解孟子的思想及孟子这个人,贝冢茂树先生的《孟子读本》是极为推荐的不二之选。

相信你读完整本书,不仅对儒家学派的理论思想有了新的认知上的提高,同时,你仿佛也能见到一个自信的、真实的孟子站在你的眼前,他穿越了2500年的时光在《孟子读本》中与你相会。

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姓名分别是李耳,庄周,孔丘,孟轲,墨翟,荀况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 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农家, 小说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 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产生原因: (1)经济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原因: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3)阶级原因: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对当时的变革发表不同见解,形成不同派别,从而出现了“诸子百家”。 (4)环境原因: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时期,统治者不可能推行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相反,各诸侯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使各个学派都有了发展机会。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老子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庄子 (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 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畔,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 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颁布沼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历代均有一些研究庄子的学者,其著作数百种,近年又有《庄子白话》、《庄子现代版》等问世。

四书指哪四本书?孟子是什么时期人?

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的合称。孟子是战国中期的人四书的作者包括孔子、子思、孟子、程子、朱熹等,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