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19收藏

诗经里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第1张

1 诗经关于自然的诗句

诗经关于自然的诗句 1《诗经》里描写自然景物的诗词

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ù)雪霏(fēi)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出自于《诗经》,是一首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全诗六章,可分三层。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移,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5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长’、‘且脐’、‘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低’。‘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和方玉润的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及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没有内容的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因此又称《诗三百》,《三百篇》。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正式使用《诗经》,应该起于南宋初年-屈万里)。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有六首只有题目。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是儒家尊为“五经”之一,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音乐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也),“比”就是比方,“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氓》就是“风”的代表作。 《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当今世上流传的诗经,则是毛亨、毛苌所传的毛诗集。

2关于自然风景的诗一诗经

优美的

相逢是缘

萍水相逢,相识即是有缘,

今宵别后,重逢不知何处,

对酒当歌,往事依然清晰,

人生如梦,但愿长醉不醒,

过客匆匆,早晚拱手一别,

今又秋风,昨日黄花安在,

古道长亭,且将金樽斜满,

岁月如星,吾情似水缠绵,

心已望月,何时龙吟九霄

当鸟儿飞过窗前

作者:蓝剑飘飘

一片开满油菜花的田野

平坦,舒展

童年的歌

沿着小路在牛背上欢唱

炊烟在傍晚的青瓦上

跳荡嬉戏

谁家的采桑姑娘

挽起纱袖

面对小河

梳洗那甜蜜的梦境

来来往往

成群的,白色的

鸟儿们

在朝圣青春的衣裾

老木屋里

一本静默的挂历

高举双手

仰望长空

祈祷令人惊喜的生命宣言

古老的窗台上

小小的洁白的茉莉花

轻轻芬芳了每一扇

紧闭的窗棂

3关于大自然的诗句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

屯:驻,聚集。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

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1、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1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1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21、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22、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2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24、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 杜甫《春运》 2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6、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27、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唐 杜甫《腊日》 28、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29、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30、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31、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32、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33、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唐 戴叔伦《苏溪亭》 35、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36、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37、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38、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唐 韩愈《春雪》 3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

绝胜;远远胜过。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0、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41、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42、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4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4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4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4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50、春色满园关不住,。

4有关大自然的诗句

《山行》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白云生处有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推荐谢灵运的山水诗,描写景色细腻清丽,别有情致。

《登江中孤屿》: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石室山》:

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垧郊。苺苺兰渚急,藐藐苔岭高。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

虚泛径千载,峥嵘非一朝。乡村绝闻见,樵苏限风霄。微戎无远览,总笄羡升乔。

灵域久韬隐,如与心赏交。合欢不容言,摘芳弄寒条。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

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

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

我行乘日垂,放舟候月圆。沫江免风涛,涉清弄漪涟。积石竦两溪,飞泉倒三山。

亦既穷登陟,荒蔼横目前。窥岩不睹景,披林岂见天。阳乌尚倾翰,幽篁未为邅。

退寻平常时,安知巢穴难。风雨非攸恡,拥志谁与宣?倘有同枝条,此日即千年。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描写大自然的诗句

楼主您好!

我可是专门拿出小学六年级语文书帮你找滴,我现在读初一。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这首诗只有前两句是描写大自然的,后面的都不是)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

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即郑板桥)

就那么多了!望采纳!

6关于大自然的古诗

1、《新雷》

清代: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译文:

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含苞待放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

2、《玉楼春·戏赋云山》

宋代: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译文:

什么人在半夜把山推走了?抬头看四面都是浮云,猜想是浮云干的。平常相对而视的几座山峰,现找遍河边却寻不到它们在哪里。西风猛然吹起,浮云飘动,忽然看到东南方向有一座擎天高山。老僧拍看手笑着夸赞,还在高兴青山依旧在这里。

3、《青溪 / 过青溪水作》

唐代: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译文:

进入黄花川游览,每每都去追逐那条青溪。溪水随着山势,百转千回,经过的路途,却不足百里。水声在山间乱石中喧嚣,水色在深密的松林里幽静深沉。

水草在溪水中轻轻摇荡,芦苇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我的心一向悠闲,如同清澈的溪水淡泊安宁。但愿我能留在溪边的盘石上,在垂钓中度过我的一生。

4、《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5、《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同乐不能分。

  《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初期,根据《尚书》上所说,《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据郑玄《诗谱序》,是《陈风·株林》,跨越了大约600年。

  关于《诗经》的集结历代说法众多。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王官采诗说

  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左传》。《孔丛子·巡狩篇》载:“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风。”

  另外在《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周朝朝廷派出专门的使者在农忙时到全国各地采集民谣,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给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当时的采诗官被称为“行人”(见于《左传》)。

  刘歆《与扬雄书》亦称:“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遒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语、童谣、歌戏。”

  公卿献诗说

  当时天子为了“考其俗尚之美恶”,下令诸侯献诗。《国语·周语》载:“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师箴,瞍赋,曚诵。”

  孔子删诗说

  这种说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据说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编选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诗经》。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左传》中记载孔子不到10岁时就有了定型的《诗经》,公元前544年鲁乐工为吴公子季札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现在通常认为《诗经》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

我认为诗歌创作的源头是诗集<诗经>,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是诗集《诗经》,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是诗集《楚辞》,我国文学史上常以“风骚”指代这两部诗集。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没有内容的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因此又称《诗三百》,《三百篇》。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正式使用《诗经》,应该起于南宋初年-屈万里)。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有六首只有题目。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是儒家尊为“五经”之一,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音乐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比方,“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氓》就是“风”的代表作。 《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当今世上流传的诗经,则是毛亨、毛苌所传的毛诗集。

 1、女性的独立意识

在女权主义者看来,过去和现在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男权制基础上的,男性掌握着社会的基本功能,女性则被置于社会配角的的地位。女性在社会中是第二性,是“他者”,始终处于被看的地位。表现于文学中,女性形象都是男性的陪衬,是服务于男性中心文化的臆造的产物。但在《诗经》中,却出现了许多体现女性完全独立自主意识的诗篇,在某些篇章中,女性是审视者,男性则成为“被看”的“他者”。如《诗经》中的《箨兮》、《著》等即是用此类视角进行描述。

2、女性的依附意识

在男权社会,在政治,经济都处于依附地位的女性产生对男性的依附意识是很自然的事。在女权主义者看来,这种男性中心意识正是她们要颠覆和批判的压迫性意识。而身为女性,认同并附和这种意识,对于分析和揭露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奴役,无疑具有更深刻的解剖价值。《诗经》中的《竹竿》、《伯兮》等诗篇即是对此类话题的延伸。

3、女性的反抗意识

在《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这一本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什么是女子的命运?是自由决定了她自己的的命运,摆脱了由他人控制的角色;摆脱了社会的压制性的约束,可以自由地充分表达她的思想,并且自由地把这些思想付诸行动。 ②

中国的女子在父权制家庭长大的过程中有了女权意识,她们既从外面往里看,也从里面往外看,这样通过生活中印在她们意识中的整体观便为她们提供了一种反抗的世界观。简单来说,是因为有了压迫才有反抗,她们正是看到了压迫所在,才有了反叛的呐喊和抗争。因为她们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她们想让自由结束她们受人控制的生涯。

女性的反抗意识,是指女性在面对男权的压迫和损害时,表现出的自我意识和对压迫者的控诉与反抗。由于这种反抗是被动性的,是自发而不是自觉的,因此其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也是有限的,挣扎的,矛盾的。如上述的《氓》、《大车》中的女子即是以具备此类意识的形象出现于诗中的。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诗经年代,女性拥有较为强烈的自主意识,追求个性和自由成为诗经时代女性意识的主流,女性独立意识的自觉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现代。在《诗经》80几首的婚恋诗中,表达女性追求个性与自由的诗就达到了21首,占了总数的1/4,而弃妇诗虽有13首之多,但总数明显少于前者。前者再加上于字里行间透露出反抗意识的4首诗,显示出绝对压倒性的优势。

当然,我们在时代的每个阶段都可以看到女性这三种意识状态的存在。无论是从汉唐至现代,或是从中国放眼看世界,我们都能从一个个活跃于时空舞台上的女子明显感觉女性意识的多样化:或追求个性的自由,或甘心依附于男权制度下,或在依附中自发地反抗……然《诗经》时代的女性意识有着与其他历史阶段泾渭分明的区别特征。

应该说《诗经》的时代,是女性意识处于刚刚抬头的原始状态,但从一开始的萌动阶段,《诗经》时代的女性意识就向世人展现了自由意识的强大生命力。《诗经》中的女性自由意识如同星星之火燎原,烧红整片《诗经》的天空。它如同一株生长于野外的蕨类,未受过任何的侵染与压迫,自然而然地让文字弥漫着一种野性的张扬气息,令人手捧《诗经》,轻吟其中的诗句,心儿即随着流连于口齿间的诗句砰砰直跳,那感觉如同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火一样的热情足够将读者燃烧,让后世饱受礼教束缚的女子较之晦涩,毫无光彩可言。

妇女的女性意识,实际应该包括社会对妇女的认识和妇女的自我意识两个方面。而妇女的自我意识,是指妇女作为有感觉能思维的人的认识主体,对自身客体存在的价值、道德、审美等一系列的活动的认识、感受和评价。而中国妇女女性意识的历程,就是一部女性意识在男性社会和个体家庭中沉浮的历史。女性意识沉潜的过程,就是女性权力被剥夺,自由失落陷入依附地位的过程。

《诗经》中的“她”远比男性大胆、直率。她们的内心世界在毫无遮掩的情况下展现,无论相思离别、怨恨恋慕,均能直言无隐,就连自己与男子的私情、幽约、也未尝讳言。她们虽受到封建礼制的压迫,但这样的压迫仍处于浅显的层次,情爱意识依然热烈张扬,这与后来堕入封建礼教深渊的晦涩暗淡、饱受压抑的女性情爱意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从今天的敦煌资料来看,唐时女子在社会上仍享有很高的地位。当时敦煌的少女可以亲自选夫、问夫、直到满意为止。但到了宋明之时,虽有反映自由之声的民歌,但理学对女子的贞节观却仍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为学之道,对女子的贞节观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是“男女授受不亲”的隔离与疏远,二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轻死重节之道。而到了清代,封建制度对妇女的管制和压迫可以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有资料显示,各个朝代的烈妇由于所处时期的不同,在数量上有着天壤之别:宋以前187人,宋金302人,元代742人,明清两代则达到了48152人。后面两代烈妇的数目让人只能用“瞠目结舌”四字来形容。

由此可见汉代以后,随着纲常理论的确立,女性的社会地位附属性日益加深,这一点也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地位的日益下降,反映女性依附意识的作品逐渐成为主流,间或有作品体现出挣扎意识,而女性独立意识则基本消失。因此,诗经中的“她”所表露出的特点女性独立人格和个性意识,傲立于中国文学史,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没有内容的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因此又称《诗三百》,《三百篇》。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正式使用《诗经》,应该起于南宋初年-屈万里)。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有六首只有题目。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是儒家尊为“五经”之一,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音乐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比方,“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氓》就是“风”的代表作。 《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当今世上流传的诗经,则是毛亨、毛苌所传的毛诗集。

问题一:国学经典有哪些 经部

大学

《四书》之一,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纲。

中庸

《四书》之一,儒家推崇的处世哲学。

论语

《四书》之一,儒家创始人孔子言论集。

孟子

《四书》之一,以“性善论”著称的儒家经典。

诗经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尚书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史书。

仪礼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礼仪制度书。

周易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哲学原典。

春秋左传

《五经》之一,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尔雅

我国第一部百科名物词典。

孝经

我国以“孝”治国的理论基础。

史部

山海经

战国・佚名

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最古的博物书、最古的神话小说故事。

穆天子传

战国・佚名

我国最早的游记。

国语

战国・佚名

我国最早的国别史。

战国策

西汉・刘向集录

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和辩论的策略书。

史记

汉・司马迁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纪传体史学、传记文学之先河。

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

我国六世纪前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洛阳伽蓝记

后魏・杨炫之

现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之作。

贞观政要

唐・吴兢

古代帝王统治术之专著,后世治国者之圭臬。

史通

唐・刘知几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文史通义

清・章学诚

是我国古代史学理论之代表。

书目答问

清・张之洞

指导治学门径的必读书目,嘉惠一代学林。

子部

老子

春秋・李耳

“道家最精要之书。”(梁启超语)

庄子

战国・庄周

先秦最有文彩的哲学著作。

列子

战国・列御寇

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采奇”(《文心雕龙》语)

韩非子

战国・韩非

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的著作

淮南子

西汉・刘安

汉初新道家的代表作。

公孙龙子

战国・公孙龙

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作,创建了我国最早的逻辑学。

墨子

战国・墨翟

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著作。

荀子

战国・荀况

先秦儒家学说集大成之著作。

孙子兵法

春秋・孙武

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述。

吕氏春秋

战国・吕不韦

综合百家学说,建构一统理论。杂家学说代表作。

尹文子

战国・尹文

“宋尹”学派始祖,尹文论法术和形名的专著。

新书

西汉・贾谊

汉代杰出的政论文集,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法言

西汉・扬雄

首部儒学批判专著。

鬼谷子

纵横家始祖,兵家法宝。

颜氏家训

北齐・颜之推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黄帝内经素问

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

九章算术

我国第一部重要的数学专著。

近思录

宋・朱熹

理学入门书,蕴含了朱子思想的全部精义。

阴符经

相传苏秦得此书而为六国之相(《战国策》记)。

周易参同契

汉・魏伯阳

最早论述炼丹原理的著作,被称为“万古丹经王”。

黄庭内景经

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

黄庭外景经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注

民间广为流传的劝善书。

金刚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大乘佛教的根本经典,“经中之王”。

四十二章经

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佛教经典著作。

心经

唐・玄奘译

般若部经典中的核心经典。

六祖坛经

唐・释慧能

禅宗最重要的典籍,中国佛教的集大成者。

茶经

唐・陆羽

我国第一部论茶著作。>>

问题二:国学经典有哪些? 四书五经哈,淮南子和齐民要术很不错

问题三:国学经典有哪些 国学经典大类包括: 文学经典

从政经典

处世经典

礼仪经典

养生经典

帝王经典

谋略经典

佛道经典小类则数不胜数,可根据大类进行查询。

问题四:国学经典有哪些? 经部

大学

《四书》之一,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纲。

中庸

《四书》之一,儒家推崇的处世哲学。

论语

《四书》之一,儒家创始人孔子言论集。

孟子

《四书》之一,以“性善论”著称的儒家经典。

诗经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尚书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史书。

仪礼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礼仪制度书。

周易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哲学原典。

春秋左传

《五经》之一,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尔雅

我国第一部百科名物词典。

孝经

我国以“孝”治国的理论基础。

史部

山海经

战国・佚名

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最古的博物书、最古的神话小说故事。

穆天子传

战国・佚名

我国最早的游记。

国语

战国・佚名

我国最早的国别史。

战国策

西汉・刘向集录

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和辩论的策略书。

史记

汉・司马迁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纪传体史学、传记文学之先河。

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

我国六世纪前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洛阳伽蓝记

后魏・杨炫之

现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之作。

贞观政要

唐・吴兢

古代帝王统治术之专著,后世治国者之圭臬。

史通

唐・刘知几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文史通义

清・章学诚

是我国古代史学理论之代表。

书目答问

清・张之洞

指导治学门径的必读书目,嘉惠一代学林。

子部

老子

春秋・李耳

“道家最精要之书。”(梁启超语)

庄子

战国・庄周

先秦最有文彩的哲学著作。

列子

战国・列御寇

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采奇”(《文心雕龙》语)

韩非子

战国・韩非

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的著作

淮南子

西汉・刘安

汉初新道家的代表作。

公孙龙子

战国・公孙龙

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作,创建了我国最早的逻辑学。

墨子

战国・墨翟

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著作。

荀子

战国・荀况

先秦儒家学说集大成之著作。

孙子兵法

春秋・孙武

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述。

吕氏春秋

战国・吕不韦

综合百家学说,建构一统理论。杂家学说代表作。

尹文子

战国・尹文

“宋尹”学派始祖,尹文论法术和形名的专著。

新书

西汉・贾谊

汉代杰出的政论文集,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法言

西汉・扬雄

首部儒学批判专著。

鬼谷子

纵横家始祖,兵家法宝。

颜氏家训

北齐・颜之推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黄帝内经素问

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

九章算术

我国第一部重要的数学专著。

近思录

宋・朱熹

理学入门书,蕴含了朱子思想的全部精义。

阴符经

相传苏秦得此书而为六国之相(《战国策》记)。

周易参同契

汉・魏伯阳

最早论述炼丹原理的著作,被称为“万古丹经王”。

黄庭内景经

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

黄庭外景经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注

民间广>>

问题五:有哪些国学经典的古诗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劝学》

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15、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弟子规》

1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8、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1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2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26、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2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2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2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30、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连璧》

3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3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34、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35、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36、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37、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3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41、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

4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4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4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4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4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7、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4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4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

5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5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5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53、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5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5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问题六:有哪些国学经典的古诗 121句国学经典诗句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劝学》

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15、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弟子规》

1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8、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1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2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26、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2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2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2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30、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连璧》

3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3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34、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35、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36、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37、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3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41、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

4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4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4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4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4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7、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4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4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

5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5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5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53、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5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5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5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问题七:大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有哪些 经部――儒学经典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古籍

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

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 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集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

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定义

国学,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问题八:国学经典著作有哪些 梁启超:I《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II《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胡适:I《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II《实在的最低限度书目》 汪辟疆:《读书举要》 蔡尚思:I《中国文化基础书目》II《哪些书最能代表中国文化》 屈万里:《初学必读古籍简目》 古典国学名著 有:汉书艺文志 说文解字 论语 老子、史记、诗经、楚辞、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红楼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尔雅、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孙子、大学、中庸、周易、论衡、近思录、传习录、焚书・续焚书、日知录、明夷待访录、思问录、孟子字义疏证、六祖坛经、尚书、左传、战国策、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史通、文史通义、昭明文选、乐府诗集、陶渊明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临川集、苏东坡集、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西厢记、窦娥冤、牡丹亭、文心雕龙、梦溪笔谈、徐霞客游记

问题九: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都有哪些? 《论语》孔子

《道德经》老子

《庄子》庄子

《孟子》孟子

《墨子》墨子

《荀子》荀子

《韩非子》韩非

《孔子兵法》孙武

《左传》左丘明

《楚辞》屈原

《吕氏春秋》吕不韦

《史记》司马迁

《汉书》班固

《论衡》王充

《嵇康集》嵇康

《陶渊明集》陶渊明

《世说新语》刘义庆

《文心雕龙》刘勰

《六祖坛经》慧能

《韩昌黎文集》韩愈

《资治通鉴》司马光

《苏东坡全集》苏轼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

《传习录》王阳明

《焚书》

《日矢口录》顾炎武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

《读通鉴论》王夫之

《龚自珍全集》龚自珍

《人间词话》王国维

问题十:国学经典有哪些国学经典有那些 经部

大学

《四书》之一,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纲。

中庸

《四书》之一,儒家推崇的处世哲学。

论语

《四书》之一,儒家创始人孔子言论集。

孟子

《四书》之一,以“性善论”著称的儒家经典。

诗经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尚书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史书。

仪礼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礼仪制度书。

周易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哲学原典。

春秋左传

《五经》之一,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尔雅

我国第一部百科名物词典。

孝经

我国以“孝”治国的理论基础。

史部

山海经

战国・佚名

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最古的博物书、最古的神话小说故事。

穆天子传

战国・佚名

我国最早的游记。

国语

战国・佚名

我国最早的国别史。

战国策

西汉・刘向集录

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和辩论的策略书。

史记

汉・司马迁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纪传体史学、传记文学之先河。

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

我国六世纪前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洛阳伽蓝记

后魏・杨炫之

现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之作。

贞观政要

唐・吴兢

古代帝王统治术之专著,后世治国者之圭臬。

史通

唐・刘知几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文史通义

清・章学诚

是我国古代史学理论之代表。

书目答问

清・张之洞

指导治学门径的必读书目,嘉惠一代学林。

子部

老子

春秋・李耳

“道家最精要之书。”(梁启超语)

庄子

战国・庄周

先秦最有文彩的哲学著作。

列子

战国・列御寇

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采奇”(《文心雕龙》语)

韩非子

战国・韩非

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的著作

淮南子

西汉・刘安

汉初新道家的代表作。

公孙龙子

战国・公孙龙

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作,创建了我国最早的逻辑学。

墨子

战国・墨翟

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著作。

荀子

战国・荀况

先秦儒家学说集大成之著作。

孙子兵法

春秋・孙武

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述。

吕氏春秋

战国・吕不韦

综合百家学说,建构一统理论。杂家学说代表作。

尹文子

战国・尹文

“宋尹”学派始祖,尹文论法术和形名的专著。

新书

西汉・贾谊

汉代杰出的政论文集,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法言

西汉・扬雄

首部儒学批判专著。

鬼谷子

纵横家始祖,兵家法宝。

颜氏家训

北齐・颜之推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黄帝内经素问

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

九章算术

我国第一部重要的数学专著。

近思录

宋・朱熹

理学入门书,蕴含了朱子思想的全部精义。

阴符经

相传苏秦得此书而为六国之相(《战国策》记)。

周易参同契

汉・魏伯阳

最早论述炼丹原理的著作,被称为“万古丹经王”。

黄庭内景经

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

黄庭外景经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注

民间广为流传的劝善书。

金刚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大乘佛教的根本经典,“经中之王”。

四十二章经

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佛教经典著作。

心经

唐・玄奘译

般若部经典中的核心经典。

六祖坛经

唐・释慧能

禅宗最重要的典籍,中国佛教的集大成者。

茶经

唐・陆羽

我国第一部论茶著作。

乐府杂录

唐・段安节 >>

诗经里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

1 诗经关于自然的诗句 诗经关于自然的诗句 1《诗经》里描写自然景物的诗词 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