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日历被称作农历,那么农历又可以称作什么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3收藏

中国古代的日历被称作农历,那么农历又可以称作什么呢,第1张

农历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历法,曾长期在我国使用,该历法中强调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而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民间也有称为夏历、阴历的。在 1912年以前,我国历代一直沿用这种历法作为正式历法。而真正的阴历是最古老的历法,现今伊斯兰国家和地区中使用的回历,就是阴历的一种。  农历与阴历都是中国现存的纪年历法。在许多场合,不少人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农历就是阴历,阴历就是农历。其实,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区别如下:  1、两者编订的主导思想不同  中国的农历和阴历均选用月球的运动作为参照,每月的日数近似等于月相的变化周期——295306日。在月份排列上,一般大月30天,小月29天,两月平均后每月日数为295天,这与朔望月的长度基本相当。此为二者的同源之处。因此二者都能准确的反映月相的盈亏:月中为望月(满月),月初为朔。但中国农历的节气还能够反映四季寒暑的气温变化,如平常所说的“五黄六月”、“寒冬腊月”等词汇,说明农历中的“五六月”是小麦成熟的季节,气温较高;“腊月”是隆冬,气温较低;“二三月”和“七八月”是气温的过渡季节。由于二十四节气中的时段,是依据太阳在公转轨道即黄道上的位置而决定的。因此,中国的农历带有阳历的某些特征,能够用来指导农时,安排作物轮茬。常说的阴历只能反映月相变化,不能反映气温变化,因而它是纯粹的“阴历”,不能指导农时活动。  2、两者月首的安排不同  中国的农历把日月合朔的时刻所在日期定为月首,即初一。唐朝以前采用“平朔”,唐初以来,改用“定朔”,即初一固定在真正的朔日,当天晚上肯定没有“月亮”。回历纪年所用的阴历的月首按教规以新月始生为朔,即在日月合朔以后,相当于农历的初二或初三,当天晚上可见到“新月”。3、两者的“年”有区别  中国的农历由于选用了恰当的“置闰”原则,使平均历年长度的近似值等于回归年的长度(3652422日)。因而,农历的“年”与阳历的“年”基本同步,但回历纪年中阴历的“年”只有12个阴历月的简单积累,其长度为295×12=354天,和阳历“年”之间有着约 11日的差异。因而,长度积累后,月份和寒暑往来会出现颠倒现象。农历的新年一般在冬季,而阴历的新年则可能在暑期到来。  4、使用地区不同  中国的农历由于能够反映寒暑往来和月相的盈亏变化,因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普遍适用,而且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在中国及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得到广泛使用。但阴历的使用地区主要限于伊斯兰国家,而且只在欢度宗教节日时才使用。  总之,中国的农历所包括的地理意义要丰富得多,是一种阴阳历,与阴历之间是有一定差别的。

朝廷每年都会由主管天文的官员根据天文数据测算出来年的历法,并通过各级政府下发,所以农民每年都可根据政府颁布的历法来记日子和把握耕种时间,其实和现在是一样的,现在的农历也是通过国家测算颁布的。

古罗马,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成为西方的帝国,与当时的东方大帝国西汉王朝遥遥相对。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就起源于古罗马。然而古罗马最早用的是太阴历,而公历却是太阳历。这其间是如何演变的,我们在以下的几节里不妨来个追根寻源。

古罗马最早的历以朔望月为基础,据说是1年分为10个月,一共304天。到了公元前713年,罗马一个名叫努马的国王受到当时希腊历法的启发,在原来一年10个月中增加了两个月,使一年共有12个月。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很低,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也很缺乏,迷信思想普遍存在着。罗马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而双数是不祥的,因此每月所包含的天数也要是单数。在这种情况下,努马时用的历就是下面这种格式:这个历全年的天数共计354天,和回归年的长度相差11天多。为了调整这个差额,在公元前509年,罗马政府规定每4年中增设两个月,名字叫做Makkedonius,意思是“闰月”。这两个闰月分别加在第2和第4年的末尾:在第2年的Febmarius月后加22天;在第4年的Februafius月后加23天。这样罗马历实际上已从原来的太阴历演变成阴阳历了。上述置闰的办法一直使用到公元前191年左右,仍能使历法和天时符合得较好。可是由于编制历法和置闰的权力一直操纵在僧侣阶级手中,出于他们统治的需要,后来有时竟随意增设闰月,致使罗马历法极为混乱,甚至寒暑颠倒,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为此曾说:“罗马人常打胜仗,但不知道胜仗是在哪一天打的。”这种混乱的情况直到儒略凯撒执政后才结束。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我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公元前身是儒略历,1582年罗马天主教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把全面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为格列历10月15日,中间销去10天。同时修改了儒略历置闰法则。

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19天(太阳年),按一年365天计算,每年少024219天,每隔4年少096876天,每隔400年则少96876天,因此,400年中需置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加上一天全年366天。这样经过3333年才有一天的误差。

年有三种:地球绕日一周,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时九分九秒,谓之“恒星年”;太阳过近地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近地点,历三百六十五日六时十三分四十八秒,谓之“近点年”;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春分点,历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谓之“回归年”,亦称“岁实”。

因二分点(春分点秋分点)每年沿黄道向西逆行约五十秒,故回归年较恒星年之时间为短,相差二十分二十三秒,谓之“岁差”。 此三种年之时间不同,欲使每年之节气寒暑不变,故取回归年为制历之年。

对于回归年之时间,有记住之必要,为便于记忆,编一歌诀如下:

地球绕日一周年,要知时间有多少三六五日加五小,四十八分四六秒。

由一月一日至次年一月一日谓之一年,年长本应与岁实相等,然而一年之日数,必须是整数,不便将奇零之时数计入,故以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每年余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至四年约满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为闰日,谓之“闰年”。

无闰日这年,谓之“平年”,平年三百六十五日,闰年三百六十六日。 但四年之闰余,仅二十三时十五分四秒,今闰一日,未免过多,超过之四十四分五十六秒,积至二十五闰,为十七时五十八分二十四秒,约合一日之四分之三,故每满百年废一闰,至第四百年又不废。如是每四年置一闰,每四百年减三闰,计超过二小时五十三分二十秒,须八个四百年后,即三千二百年后,始补足此一日之差。

解释]1中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2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即夏历。(“农历”一称流行的原因: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思潮泛滥,“横扫四旧”,认为“夏历”是夏王朝的印记,必须改名;因传统历法在农村使用较普遍,故通过报纸改名“农历”:1968年元旦,全国报纸报头一夜间将“夏历”名称改成了“农历”。

按:所谓“农历”,是指它有指导农业生产的意义,但事实上农历月日与季节变化相差明显,指导农时的效果并不好,我国古代真正指导农时的是“二十四气”,它实际是一种特殊的“阳历”。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农历固定地把朔的时刻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谓“朔”,从天文学上讲,它有一个确定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瞬间。(太阳和月亮黄经的计算十分繁琐和复杂,这里就不予介绍了)

至于定农历日历中月份名称的根据,则是由“中气”来决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为二月;以含“谷雨”的月份为三月;以含“小满”的月份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为六月;以含“处暑”的月份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为十一月;以含“大雪”的月份为十二月。(没有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上月的闰月)

农历的历年长度是以回归年为准的,但一个回归年比12个朔望月的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学家在编制农历时,为使一个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即初一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在农历十九年中,有十二个平年,为一平年十二个月;有七个闰年,每一闰年十三个月。

为什么采取“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呢 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一个回归年有12368个朔望月,0368小数部分的渐进分数是1/2 、1/3 、3/8 、4/11 、7/19 、46/125, 即每二年加一个闰月,或每三年加一个闰月,或每八年加三个闰月……经过推算,十九年加七个闰月比较合适。因为十九个回归年=69396018日,而十九个农历年(加七个闰月后)共有235个朔望月,等于69396910日,这样二者就差不多了。

另外,“十九年七闰”只是一个近似说法。事实上,春秋时代天文学家曾经首创十九年七闰的方法;祖冲之大明历采用20组19年7闰插入1组11年4闰,计391年144闰,使农历的平均历年更接近回归年;此外还有334年123闰、1021年376闰的提法,和回归年的差额更小。但自清代以来,我国即完全采用天象确定历月、历年,从而使农历的平均历年与回归年完全一致。

七个闰月安插到十九年当中,其安插方法可是有讲究的。农历闰月的安插,自古以来完全是人为的规定,历代对闰月的安插也不尽相同。秦代以前,曾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汉初把闰月放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闰月分插在一年中的各月。以后又规定“不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直到现在仍沿用这个规定。

为什么有的月份会没有中气呢 节气与节气或中气与中气相隔时间平均是304368日(即一回归年排652422日平分12等分),而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所以节气或中气在农历的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推移迟,到一定时候,中气不在月中,而移到月末,下一个中气移到另一个月的月初,这样中间这个月就没有中气,而只剩一个节气了。

上面讲过,古人在编制农历时,以十二个中气作为十二个月的标志,即雨水是正月的标志,春分是二月的标志,谷雨是三月的标志……把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闰月就使得历月名称与中气一一对应起来,从而保持了原有中气的标志。

从十九年七闰来说,在十九个回归年中有228个节气和228个中气,而农历十九年有235个朔望月,显然有七个月没有节气和七个月没有中气,这样把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也就很自然了。

农历月的大小很不规则,有时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历年的长短也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节气和中气,在农历里的分布日期很不稳定,而且日期变动的范围很大。这样看来,农历似乎显得十分复杂。其实。农历还是有一定循环规律的:由于十九个回归年的日数与十九个农历年的日数差不多相等,就使农历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十九年,农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阳历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二天。每隔十九年,节气和中气日期大体上是重复的,个别的相差一、两天。相隔十九年闰月的月份重复或者相差一个月。

干支纪法

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六十甲子。

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法。

传说黄帝时代的大臣大挠“深五行之情,占年纲所建,于是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枝,干支相配以成六旬。”这只是一个传说,干支到底是谁最先创立的,现在还没有证实,不过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干支的象形文字,说明早在殷代已经使用干支纪法了。

保加利亚考古学家斯特凡·乔哈吉耶夫在丘斯膝迪尔州斯拉蒂纳村,发现了一件形状像熨斗有着各种花纹的物体。据鉴定,这是7000年前人们使用的日历。它的表面画有一连串的线条,乔哈吉耶夫辨别出了这些符号,他认为,这种日历的一年是由12个月360天组成的。

中国历史在不断发展,其中也涌现出了很多让人们十分青睐的节日,无论是元旦,还是元宵节,它们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而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铭记历史,也能获得对于当下的启迪。而在其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出现了名字的分歧,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节日。

一、元宵节

在古代它被称为上元节,更多的含义是在一年的开始阶段,希望人们能够在这个时刻更好的把握时间,获得属于自己事业上的成就。而在现代,人们更多强调的是它具有的文化内涵,所以在这个时候,人们通过吃元宵、赏花灯的方式去庆祝这样的节日。

二、中元节

古代的时候,它被形象的称之为“鬼节”,更多的是希望人们能够借此节日,表达对先祖的尊敬。而到了现代,因为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深刻的解放,因而“鬼节”一点都不符合现代的特征,从而根据其主要的时间,把它称作为“中元节”,更多的是强调人们对于祖先的一种崇敬,希望能够在当下的生活中更好的遵循先祖教训,守住自己的初心,获得内心的启迪。

三、七夕节

在古代,它被称之为“乞巧节”,就像是现在的情人节,它更多强调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表情达意,从而获得对方的青睐。不过在现代,人们更加倾向于把它叫做“七夕”,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日期是七月初七,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它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结合在一起,因而带来了梦幻的色彩,符合人们对于感情的定义。

中国古代的日历被称作农历,那么农历又可以称作什么呢

农历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历法,曾长期在我国使用,该历法中强调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而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民间也有称为夏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