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古籍的名言,急!!!!!!!!!!!!!!!!!!!!!!
《诗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二)诸子百家之言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6、苛政猛于虎。(礼记)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2、知耻近乎勇。(礼记)
1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易经)
1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1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准。(礼记)
19、皇皇不可终日。(礼记)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2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2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2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2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周)
2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26、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27、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周)
2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周)
29、彼一是非,此一是非。(庄周)
3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31、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3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33、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
3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6、流言止于智者。(荀子)
37、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子)
38、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9、千里之提,溃于蚁穴。(韩非子)
40、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
4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42、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老子)
43、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子)
旧的历史,带着它的诗、画,与君子小人,必须死!新的历史必须由血里产生出来。
• 历史著作有开始也有结束,但它们描写的事件却并不如此。
• 历史多么无情而又有情,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
• 历史不应该仅有消除偏见,它还应该孕育热情。
• 历史不能长久被欺骗,正像民众不能长久被欺骗一样。
• 历史学家不能容许历史学这门学科堕落到这种地步,以致于捏造的历史成为宣传政治神话的工具。
• 历史是知识分子文化活动的结果。
•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因为像黄金一样重,总是沉于河底而很难被人发现,相反地,那些牛粪一样轻的谬误倒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
• 只要我们都尊重历史,就一定能够得到真理。 廖沫沙(中)
• 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
• 历史家的职责是要确切、真实、不感情用事;无论利诱威胁,无论憎恨爱好,都不能使他们背离真实。
• 历史展示出现在与过去的一种对话,在这种对话中,现在采取并保持着主动。
• 历史应是人类的教师。
• 语言是历史的档案……语言是 诗歌的化石。
• 历史对事业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结果来评定的。
•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一说起明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总是千人踩、万人踹,什么葬送人才,禁锢思想等等,比黑社会还黑,比十大酷刑还狠,但历史已经证明,在那年头,这是一个最为科学的制度。在科举的考场上,没有绝对的公正,却有相对的公平,无论你是世家子弟,还是贫苦百姓,要想奔出美好前途,只有一个选择--拿起手中的笔,把那张考卷答完。然后封上你的姓名,等待着命运的来临。事实证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是中第的最佳途径,想玩花样,走后门,几乎肯定是死路一条。
• 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中国革命和中国***》
•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 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
• 历史是为活着的人们而写的。活着的人们搜了死者腰包之后,踏着死者尸体前进。
• 历史有如悲剧,要没有情欲、罪恶、灾难,在其中掀风作浪,就会显得毫无生气,令人生厌。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 历史不过是 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马克思和恩格斯
• 要使孩子意识到他是明天的成年人,他应当准备承担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历史使命。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育者要善于有分寸地、细致地、不厌其烦地提示孩子,他在生活中将要干什么,将怎样劳动,将承担何种义务。(单行本
• 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
• 比起大自然来,历史对人类的感情更严酷,更残暴,大自然要求人们仅仅满足于天赋的本能,而历史却要强制人的理智。
• 《三国演义》中,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后,怕吕伯奢告发,索性连他一块杀死,杀完后对陈宫感叹。
• 人类的全部历史都告诫有智慧的人,不要笃信时运,而应坚信思想。
• 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
•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 正如哲学是研究他人误解的学问,历史是研究他人错误的学问。
• 不论当什么家,有了必要的历史知识,有百益而无一害。
• 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 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恣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像力。
• 历史是说过和做过事情的记忆。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 只有传记是真实的历史。
• 作家若不从时代和世界历史的角度去考虑自己的作品,才思就会枯竭。
• 人类的具体历史,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所有人的历史,也必然是人类的一切希望、斗争和受难的历史。 波普
• 历史事件乃是人类心灵活动的表现,……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事件时,则必须研究人们是在怎么想的。
•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 位卑未敢忘忧国。
•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其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 科学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错觉和失败的历史,是伟大的玩愚者以笨拙和低效能进行工作的历史。 寺田寅彦
•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
• 不尊重历史的人,注定要重犯历史的错误。
• 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清代学者)转引自
•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
• 历史有两部:一部是官方的,骗人的历史,做教科书用的,给王太子念的;另外一部是秘密的历史,可以看出国家大事的真正的原因,是一部可耻的历史。
•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
• 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一个结局都是这出戏的新情节的开始。
•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 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 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卡尔·贝克
• 历史是生活的教师。
• 历史的第一页是从互相猜忌、搞阴谋和耍手腕开始的。 米左琴科(苏)
• 历史是人类的过去的知识。
•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 《中华上下五千年》汇集了人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当读到越王勾践为过牺牲时我为他的满腔热血所振奋:当读到大禹治水时,我被大禹顽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当读到夏朝国君暴虐荒*时,我的心中不禁生起团团怒火,为当时的平民百姓抱不平;当我读到清王朝腐败而签订一条条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时,不时觉得心寒。
• 死亡的历史会复活,过去的历史会变成现在,这都是由于生命的发展要求它们的缘故。
• 凡是能够在一个朝代中分清楚谁在低声说话,而且听得见他在统治者耳边低声说些什么,有这种能耐的人就是真正的历史家。
• 历史不时表现为一团乌七八糟的偶然事件,像急转的洪流一样。
• 我们的历史是一份无比珍贵的遗产,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历史永远是陈旧的,新的生活不能把历史为根据,这正如一种新的爱情不能和旧的爱情一样。 胡也频
• 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
• 历史和哲学负有多种永恒的责任,同时也是简单的责任。
• 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能预见的作用、不能控制的力量对这一历史的影响就愈小,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就愈加符合。
• 只要我们都尊重历史,就一定能够得到真理。
• 知耻近乎勇。
• 历史是严峻的。历史并不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人生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煤。
• 历史是生活的教师。 克罗齐(意)
• 即使是天才人物,在生下来的时候,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绝不是一首好诗。
•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
• 她孕育了悠久的五千年历史文化,孕育了数以千计的炎黄子孙。我们敬仰她,爱她,她是一副壮丽的风景画,她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就是我们共同的母亲——中国!祖国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才能变成现在我们幸福的家园。弹指一瞬,建国
• 历史总是为生活服务的,它提供范例,评价过去,或者把目前这个时刻安放到生成--演变中去。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到学校报道后来到寝室,迫不及待打开电脑,结果是学校还没开通网线于是想到把上学期遗留下的历史问题给解决了先
•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 余秋雨
• 历史还不是一门科学,仅仅靠伪造和删节才会被弄得像门科学似的。
• 撰写历史是摆脱过去的一种方式。
•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
•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 历史著作有开始也有结束,但它们描写的事件却并不如此。 科林伍德
•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 历史永远是陈旧的,新的生活不能把历史为根据,这正如一种新的爱情不能和旧的爱情一样。
•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 历史是进化的,但有时总使人感觉它是在重复过去。
• 历史是不能容纳谎言的……
• 中国,泱泱大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是理所当然的。在理解中国历史的过程中,《中华上下五千年》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
• 我们的历史是一份无比珍贵的遗产,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吴晗(中)
• 《中华上下五千年》讲的是五千年来中国——这个大国的改革和变迁,生动有趣地介绍了中国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
• 不论当什么家,有了必要的历史知识,有百益而无一害。 任继愈(中)
• 历史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别人。
• 一个人为他自己有意识地生活着,但他是全人类达到的历史目的的一种无意识的工具,人所作出的行为是无法挽回的,一个人的行为和别人的无数行为同时产生,便有了历史的意义。
《古圣先贤名言》的经典语录
29、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尚书》
原文翻译: 不要有偏心,不要结党营私,王的中道宽广。
深入解析: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特别是在朝廷的领导集团中,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 情况十分严重,结果常常造成朝廷政令无法贯彻到基层,即便是很正确的决定, 也无法产生积极的效果。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尚书》明确反对结党结派。这是 一个呼吁,呼吁各级官员要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出发,要秉公办事,要公正公 平,不偏不倚,更不要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做到这样,国家的政令就能顺利贯 彻执行,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是十分深刻的。从现代国家的实际情况看,其政策 能否顺利贯彻并发挥作用,各级政府官员作用最为关键。首先,他们最懂政策, 知道政策的重点要点在哪儿,怎样才能发挥作用;其次,贯彻政策的权力在他们 手中,怎样贯彻,什么时候贯彻,他们完全掌握主动权。在这个时候,他们如果 从各自的小帮派小团体的利益出发,互相斗争,或者阻挠政策的贯彻,或者曲解 政策,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30、 ⊙外①举不弃仇,内⑦举③不失亲。
《左传》
难点注释: ①外:家庭之外。②内:家庭之内。③举:举荐。
原文翻译: 举荐人才的时候对外人不抛弃自己的仇人,举荐人才的时候对内也不避讳自己 的亲人。
深入解析: 只要是品德高尚、有水平有能力的人,不管是什么关系,都应该提拔使用,是 仇人应该使用,是亲人也可以使用,换一句话说就是,任人唯贤。可以说,任人唯 贤,是古今中外政治的重大问题,也是最大难题。为什么?首先,人的偏见难以克 服。有理性、有情感是人类的重要特征。俗话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所以,很难 做到只凭才能就把仇人用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其次,利益关系难以突破。社会存在 各种各样的利益,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等。这些利益如何分配,各级领 导官员无疑居于主导地位,占据这些岗位,就是掌握着利益。人之常情,都希望自 己最亲近的人掌握这些资源。再次,政治障碍难以逾越。由于思想、主张的不同, 政治领域常常存在重大矛盾,因此,矛盾双方都难以使用对方的人。
31、 ⊙墨子: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①,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 为天子。
《墨子》
难点注释: ①长:长官领袖。
原文翻译: 这样就明白了天下之所以扰乱,就在于没有政治领袖,因此要选择天下贤达的 人.立他为天子进行统治。
深入解析: 国家是怎么产生的?政府是怎么产生的?这是中外历史学家、学者探讨的重大 问题。作为大思想家,墨子也从国家起源的角度,阐述了他关于国家及其政治领导 人产生的观点。在他看来,过去的蛮荒时代,天下之所以混乱,根本原因是没有国 君。天下的人们为了生存,为了解决混乱问题,创造一个有利于生活的和谐环境, 才选拔出贤达的人确立为天子,实行统一领导。人们必须服从他,接受他的领导。
这就是他所谓的尚同。显然,这是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产生是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从而出现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统 治的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的国家机器。同时,墨子的观点实质上肯定了君主的合法 性,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32、 ⊙墨子: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原文翻译: 官员不能永远是高贵的,平民也不能永远是下贱的。应该实行有才能的就把他 提拔起来,没才能的就把他降下去。
深入解析: 为了从组织上保证落实兼爱思想,墨子提出了尚贤主张。在他看来, 不管是出身低贱的手工业者,还是出身贫穷的农民,只要有才能、有水平,都应该 可以推荐、选拔出来,使用到重要岗位上;相反,没有才能、水平的人,不管是统 治者的亲属,还是贵族,都不能任用。他指出,历史经验证明,当官的人,未必能 保证永远处于高贵的地位;老百姓也未必永远贫贱,关键是才能,关键是能不能做 出成绩。显然,这种根据能力水平、政绩来选拔领导岗位上人才的主张,有利于广 大老百姓在政治上的发展、进步,代表了小生产者在政治上的要求。当然,墨子这 种尚贤思想,还没有明确要求缩小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社会等级差别,更不是要 求取消等级制度本身,具有历史局限性。
33、 ⊙管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
原文翻译: 仓库里充实人们就能知道礼节,丰衣足食人们就能知道荣辱。
深入解析: 管子执掌齐国大政后,为了实现霸业宏图,他努力争取人心,稳定国家,夯实 国内政治基础,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纲领。那么,人的根本是什么?是基本 的物质生活。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他主张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并强调 指出,人必须吃饱喝足穿暖之后,才知道什么是礼节,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也才能 安心生产。应当说,这在春秋初年,是很了不起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 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的道德水平一定是与经济状况相适应的。有人认为,在 现实生活中,许多不道德的事情都是有钱人做的。不否认,社会生活中存在这种现 象,但这一定是个别现象,不能以偏赅全。我们看问题,应当看总体,看本质。无 数事实证明,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的思想意识。所以,人的文明程度,()必须 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
34、 ⊙老子: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
原文翻译: 不说话的教导,不作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做到。
深入解析: 老子的道就是无,落实在人的生活观念上就是无为。他说的不言之 教、无为之益,就是他对无为思想的具体阐述和论证。应当怎么看无 为,关键是看他如何运用。他主张无为,同时又说无为而无不为,这似乎 有些矛盾,其实这正好说明他说的无为具有多方面的含义。无为,也可以是 大作为,无所不为。从积极的意义说,无为只是一种处事方式,一种策略,强调 无为,就是要求不妄为,不乱为,既要胸有成竹,规划好,同时还要沉着、冷 静,有条不紊。不言之教就是不张扬,不乱说话,多做具体工作,重在悟 道,明白道理。
35、 ⊙老子: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老子》
原文翻译: 因为他从来不去争,所以天下没有能与之争夺的。
深入解析: 老子哲学辩证法思想很丰富。运用辩证法于社会实践,他常常从矛盾双方相 互转化的观点来考虑问题,反其道而行之。他想进,却用退的方法;他想有所作 为,却强调无为。在这里,他的目的是要争,他却提出不争。在他看来,不争才 是大争,是通过不争来争天下。为什么要这样?老子的思想逻辑很清楚,首先,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万物的主宰,而道的本性是静,是无为,就是 说,道之所以能主宰万物,正是因为它虚静无为,也就是不争;其次,不争只是 一种策略,是表面的姿态,是用这种不争去迷惑人。实际上,不争,正是自己在 大量地积蓄力量。毫无疑问,这种不争,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有效果的。
春秋初年管仲辅佐齐桓公,总的原则就是不争,埋头发展自己,结果成就霸业, 成为五霸之首。
36、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
原文翻译: 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
深入解析: 国家是一个关系复杂、矛盾激烈的系统。在国内,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常常 围绕着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利益激烈竞争,明争暗斗;在国际上,各国各地区 或者国家集团,也是围绕着各种利益纵横捭阖,斗智斗勇。这些斗争十分普遍,也 十分残酷,有些还直接引发大规模战争,结果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正是从这些 基本的历史事实、基本经验出发,老子强调治国要像烹小鱼一样小心谨慎。我们 知道,烹小鱼需要把握好火候,不能过急,也不能过缓,急了,就会烹烂小鱼; 缓了,烹不出好味道。治理国家正是这个道理,因为国际国内各种利益关系错综 交织,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十分敏感,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必须慎之 又慎,把握好发展的节奏。急了,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就有可能出差错,贯彻落实 也会出偏差,轻则影响效果,重则危及国家安全;缓了,就有可能该抓的机会没抓 住,该做好的事情没做好,耽误发展。
37、 ⊙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
原文翻译: 取得天下要靠不劳民,如果劳民的话,就不能够取得天下。
深入解析: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就是希望统治者少一点功利,少一点作为, 让老百姓安静地自然地生活,这样,就能实现社会的治理。在他看来,统治者无 为,国家财政就可以减少开支,老百姓的经济负担就可以减少,社会生活也可以减 少很多是非,就能取得老百姓的支持,国家政权就稳固。相反,如果统治者盲目采 取行动,或者在国内大兴土木;或者对国外搞扩张,发动战争,就必然要给人民带 来巨大的压力,带来混乱,就会引起人民的反抗,威胁国家的安全。这是历史的经 验,老子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提出无为的政治主张,客观上有积极意义。首先,有 利于老百姓的生活。从春秋初年开始,周天下就陷入混乱,战火此起彼伏,人民流 离失所,生活十分艰难;其次,有利于国家稳定。春秋初年,社会生产力很低,物 质产品十分有限,无论是诸侯国间的战争,还是国内的各种开支,国家经济实力都 难以支持,这就势必会动摇国家的基础。
38、 ⊙王弼: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
《老子指略》
原文翻译: 多数不能治理多数,治理多数的只能是少数。
深入解析: 这是王弼研究《周易》而提出来的一个本体论命题。他认为,一卦虽有众多之 爻,但只有一爻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是一卦的中心意旨所在。他把易卦中这种众寡 关系推到整个宇宙,认为万物与无的关系也是这样。万物统一于无,无就 是一。无是本,是万物的本源、万物之宗,世界万物都是从无而生出来的。所 以,在他看来,万物虽然众多,但是,无可以统御。正是万物都统一于无,世 界才如此丰富多彩。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王弼又进一步把这种以寡统众的思想 推广到社会,认为以君御民君主统治人民群众是符合执一统众的客观 规律的。王弼用治众者至寡思想来为封建统治作论证,其思想本质无疑是反动 的,但是,它却是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客观现实。
普京名言 经典语录1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需要鲜明地体现出一种品质这就是宽容,依我看,宽容常常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
2从事柔道是我一生中自觉自愿的事,它不仅是一项运动,而且似乎是一门哲学,它教会我对待对手也要心怀敬意。
3**,我也很喜欢看。
4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军。
5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的俄罗斯。
6即便把克里姆林宫卖了也要及时造出新一代潜艇来,因为这关系到俄罗斯的未来。
7领土问题没有谈判,只有战争。
8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
9你知道,有人对烟成瘾;有人吸毒品上瘾;有人对钱上瘾。都说最大的瘾是对权力的痴迷。我从未痴迷权力,我从未对什么东西上瘾。如果上苍让我能有机会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工作,那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10偶尔也有颓废之感。
11求求你啦,最好别给我写小册子别塑半身像。
12全部生活都是由矛盾构成的,哪里没有矛盾了,哪里就将是一片荒芜。
13让人民受苦了!
14人首先应当遵从的,不是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的良心。
15人应当是自由的
16如果不准备动武就不要拿起武器。
17书当然很重要,但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家庭和朋友。
18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19谁软弱,谁就被消灭。
20我本人也有一些原则。其中之一是什么事都不后悔。你一后悔,往回看,难免要心酸,你要想到未来,你要往前看。
21我不是什么救世主,而是俄罗斯的一名普通公民,我的感受同俄罗斯的任何一个公民的感受是相同的。
22我从来不装样子。
23我觉得,没有弱点的人是没有的,每一代新人都将是更优秀的。
24我偶尔也有颓废,但是从来不装样子。
25我视察俄罗斯军队的时候 不需要带保镖。
26我虽然经常注意,但也不能总是露出一副令人愉快的笑脸。
27我希望公民把我看作雇来打工的人。
28我习惯于学会分出必要的时间,做点自己愿意的事。
29我喜欢做的事,我就欣然而为。
30我现在的朋友,基本上还是中学时代的,或者是在大学学习期间的。
31我想这些年来,我一直是努力工作的,而且,我是真诚地工作的。人民一定感觉到了。我向你们保证,在今后的四年中,我将以同样的方式工作。
32我有一些很要好的朋友。
33学习英语对我来说有点儿像智力体育节目。
34一但招人欺负,瞬间就应当回击。
35真正的男人是不断想办法,而真正的女人是要不断挣扎。
36至于信仰,我倾向于任何时候都不要把这个问题拿到公众场合去讨论。
37做事越多,人就越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还有许多事没有做。
法家名言经典语录法家名言经典语录_
法家语录善于做国君者,自会装聋作哑,从不自满,也不鲁莽处理,就像无事可做一样,不露形迹,向天下显示的是无为而治,所以身边的人亲近他,远方的人怀念他。
向别人显示有余的人,别人会抢夺他那有余之物,向别人显示欠缺的人,别人会帮助他。
刚强之物容易折断,高耸的东西容易翻覆,活动之物容易摇摆,静止之物容易安定。
鼓不干预五音,却是五音的宗主。
有道之君不做百官的事情,却可以做治理天下的主人。
君主掌握治天下之道,臣子掌管具体事务。
说十句话,十句都恰当,做百件事,件件都成功,这是臣子的事情,不是君主治天下的道。
人君之术人君之术说的是国君的统治技巧,比如:慎言、独断,告知官吏办事不要越权等等。
法家语录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该隐晦时就隐晦,该进行时就进行,该停止时就停止。
万事在心中筹划,天下事由此而定,心中筹划正确,天下就会太平。
关键性的方针正确,天下就会安定,关键性的方针错误天下就会混乱。
法家语录申不害说:君主的明察如果显露出来,人们就会防备他;君主的糊涂如果显露出来,人们就会迷惑他。
君主的智慧显露出来,人们就会美化他;君主的愚蠢显露出来,人们就会蒙蔽他。
君主没有欲望显露出来,人们就会探测他;君主有欲望显露出来,人们就要引诱他。
所以说,我没有办法知道其中奥妙,只有无为可以窥测它的端倪。
另一种说法:申不害说:言行谨慎了,人们将会探测你;行动谨慎了,人们将会跟踪你。
智慧显露出来了,人们将会躲开你;愚蠢显露出来了,人们将会算计你。
有智慧,人们将躲避你;没有智慧,人们将对你采取行动。
所以说,只有无为可以窥测其中奥妙。
法家语录申不害说:能独自观察问题叫明,能独自听取意见叫聪;能独自决断的人,就可以做天下的王。
法家语录申不害说:丢掉术而要别人忠实,就糊涂了。
法家语录申不害说:办事不要越权,分外的事即便知道也不要讲。
明法任法君主治国应有一套公开公正的法律,公布了法律后就应当依法办事,君主个人要带头任法而行,法令不能推行就没有君主的地位。
法家语录人君一定要有公开公正的法律,就像秤砣秤杆可以称量轻重一样,公开公正的法律是可以用来统一大臣们的行动和意志的。
法家语录尧治理天下,明确法令而已。
圣明的君主任用法律而不任用自己的私智,任用法规而不采用各种游说之辞。
黄帝治理天下,确定法令而不轻易改变,让天下百姓欣然接受已颁布的法令。
法家语录国君之所以尊贵,是因为有法令。
法令不能推行,就没有国君的地位,所以明君对法令十分重视。
法家语录韩昭侯对申不害说法度非常不容易推行。
申不害说:所谓法,就是验明功劳而给予赏赐,依据才能而授予官职。
现在君主设立了法度,却又听从近侍的请求,这是法度难以推行的原因。
昭侯说:我从今以后知道如何推行法度了,知道听取什么意见了。
慎势君主之所以能做到令行禁止,位尊人畏,就是因为他握有巨大的权势。
慎子以多种比喻告诫君主权势的重要性。
法家语录离朱的视力极好,能够在百步以外的距离看清极细微之物。
但是如果让他下到水下一尺的地方却看不清水的浅深,这不是他的视力不好,而是客观条件使他很难看得清。
法家语录燕地之鼎重达千钧,如果把它放在吴地所造的舟船上,就可以过河,所依靠的,是水的浮力。
法家语录走海路的人,坐着而可以到达越地是因为有船;走陆路的人站着可以到秦地是因为有车。
秦地、越地,路途遥远,能平安地坐着而到,凭借的就是器械。
法家语录腾蛇能在空中游走凭依的是雾,龙在天上飞翔靠的是云,如果云罢雾散,腾蛇、飞龙和蚯蚓没有两样,这是因为失去了它们所凭依之物。
所以贤能的人屈服于不贤能的人,是因为贤能的人权势过轻之故;不贤者服从贤者,是因为贤者地位高。
尧做老百姓时,指挥不动他的邻居,到做帝王之时,却能做到令行禁止。
由此看来,贤者并不足以制服不贤者,但权势地位却足以能够制服贤者。
尊法慎子贵势,但也尊法,他认为法律有巨大的作用,如可以禁弃私意,可以禁止诈伪等,是治国的大道。
既要严格守法,又要因时变法。
法家语录法律虽有不完善处,但有法律要比没有法律好。
法律是用来统一人心的。
人们可用博具分配财产,分配马匹。
博具本身并不能均分财物,但经由博具分配财物,可使得受益方说不清受益的原因;使吃亏的一方说不吃亏的理由。
这样做可以堵塞人们的各种愿望。
所以占卜用的蓍草和龟甲,是用来树立人们共识的;称锤和称杆是用来产生公平的;合同、契约,是用来树立公信力的;度量器具,是用来树立公平的标准;法制礼义是用来建立公平正义的。
大凡建立公义,就是为了抛弃私欲。
圣明的君主做事、分清绩效靠的是智慧,确定赏赐、分配财物一定要依据法规,推行德政、制订恰如其分的国策一定要依据礼。
所以个人的欲望不得干预对时机的选择,喜欢某物、某人不能触犯法律,地位高贵不能超越规矩,领取的俸禄不能超越自己官职所应得,士人不能担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官职,工匠不能从事两种以上的工种,根据个人才能接受事情干,根据自己所干事情的绩效获取利益。
这样,在上位者不滥施赏赐,处下位者也不会有不当的财产。
抗日名言经典语录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 陈辉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 赵博生
抗日名言经典语录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陈毅
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爱国将领 冯玉祥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八一宣言》
1935年8月1日,中国***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并号召全民族团结抗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毛泽东
1939年,毛泽东发表了“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文章,指出:“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后被概括为“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行动口号。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毛泽东
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国共合作抗日统一战线中,我党多次强调自力更生的原则,后来这句口号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
1939年2月2日,中央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号召。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1939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为追悼张思德同志而召集的会议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号召以张思德为榜样,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为人民服务。
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解放日报》
1943年8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没有***,就没有中国》的社论,后来这个口号被视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真理性认识的高度概括,被用做歌曲的名称,唱遍全国,一直至今。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毛泽东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七大”所做的闭幕词中提出此口号。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毛泽东
1946年,全面内战开始,国民党气焰嚣张,人民解放军军事力量对比处于弱势。毛泽东同志就战争打法作了重要指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
1946年8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
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
关于读古籍的名言,急!!!!!!!!!!!!!!!!!!!!!!
本文2023-11-04 09:04:2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9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