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史与精神考试题目(别问我为什么有这课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4收藏

中华民族历史与精神考试题目(别问我为什么有这课,第1张

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唯一存在的实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世界上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

(一) 中国文化

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

1、中华民族: 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民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

2、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 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 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二) 中国传统文化

1、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开掘所应遵循的原则

3、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 目的和意义

(二) 方法

思考题

1、什么是文化?

2、什么是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3、广义文化是由哪几个层次构成的?

4、结合实际谈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2

--------------------------------------------------------------------------------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教学目的:通过对历史地理环境的介绍使学生树立一种文化与环境交互影响的观念,使其了解地理环境与文化的辨证关系,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

教学方式:以讲解为主。

课时分配: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疆域、政区

(一)从秦统一到清乾隆年间的疆域状况

(二)概略介绍中国古代政区二级制与三级制度的交替情况

(三)省的出现及演变。元朝是一个转折点。

二、民族、人口

(一)提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的融合与演化状况,介绍民族的"多元一体"观念。

(二)提示人口的变迁。

三、地形、地貌

四、气候

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与历史、文化相联系的"地理环境地理"的内涵

(二)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三、地理环境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思考题

1、 中国文化是封闭型文化吗?

2、 如何理解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3、 如何认识古代各国疆域不断变化与现代领土神圣这一事实?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自然经济及其长期延续的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商业、手工业长期束缚与封建肌体、其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的事实,进而对中国文化所植根的经济基础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

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经济成分

四、内敛的海洋贸易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地主、自耕农、三阶层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萎缩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原因

一、社会既早熟又不成熟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

第四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一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思考题:

1、中国周期性治乱的经济原因。

2、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3、汉武帝的政策与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因此在介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是本章的教学目的。

课时分配: 2学时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一)嫡长子继承制。

(二)封邦建国

(三)宗庙祭祀制

第二节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一)家天下的延续

(二)封国制度不断

(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四)家国同构

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一)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二)经济基础稳定

(三)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四)对人身控制严密

二、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思考题:

1.家族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它与中国传统的社会秩序关系如何?

2.在现代市场经济与都市生活背景中,家族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3

--------------------------------------------------------------------------------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的:通过对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了解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脉络,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传统文化形成系统认识。

教学方法:精讲、略讲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略讲)

一、中国人起源

二、原始物质文化

三、原始观念文化

(一)原始宗教

(二)原始艺术

四、原始社会组织

五、上古文化的分布

第二节 殷商时期:从神本走向人本(略讲)

一、殷商神本文化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一)宗法制度的建立。

(二)一整套礼乐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一)士阶层的崛起,形成了专门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

(二)战乱使文化得以传播和重组。

(三)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四)文化官员从宫廷走向民间,直接推动了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

二、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一)诸子百家主要流派

(二)儒、道、法、墨、阴阳等各学派思想特征:

三、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第四节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一、宏阔的文化精神

(一)秦汉王朝宏大的规模和气象

(二)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三)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

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一)文化统一

(二)思想统一

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一)儒学"定于一尊"的显赫地位

(二)官方哲学--"经学"

(三)经学内部的学术纷争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一、玄学崛起

(一)玄学的宗旨及最高主题

(二)玄学的学派特征

二、道教创制及佛教传播

(一)道教的酝酿、发展与定型

(二)道教鲜明的民族性格

(三)佛教的传播

三、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第六节 隋唐:隆盛时代

一、文化背景

二、"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一)宽松的文化政策使唐文化兼收并蓄。

(二)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使唐文化更加丰富多采。

三、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第七节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一、理学建构

二、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

三、市民文化的勃兴

四、教育和科技成就

(一)宋代教育的特色

(二)宋代科技成就

第八节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二、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一)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二)元杂剧的文化意义

第九节 明清:沉暮与开新

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

(一)文字狱盛行,文化领域气氛恐怖。

(二)统治者崇正宗、灭异端,中国文化遭到巨大浩劫。

二、早期启蒙思潮

三、古典文化的大总结

(一)图书典籍方面

(二)古典科技方面

(三)学术文化方面

四、西学东渐及其中断

思考题

1、诸子"百家争鸣"是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唐文化的隆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谈谈宋代文化的雅与俗。宋代在教育与科技方面有何成就?

4、结合事例,谈谈明清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哪些方面进行了总结。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教学目的:通过介绍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融的有关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曾对亚欧各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教学方式:精讲、略讲与自学相结合

课时分配:;2课时。

第一节 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

(一)中原农耕民族的文化特征

(二)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

(三)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关系

二、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

(一)南方山地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

(二) 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

三、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一)经济生活。

(二)衣着服饰。

(三)日常起居。

(四)音乐舞蹈。

(五)文学。

(六)史学。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一、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

二、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一)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

(二)四大发明推动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

(三)中国科技、艺术、文学、哲学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考题:

1、中外文化的二次大交汇的特点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大纲4

--------------------------------------------------------------------------------

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本民族语言的结构特点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了解中国文字、中国古代书籍的形态及其演变过程,以及中国各代文化典籍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

教学方式:精讲、略讲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节 汉语的结构及其人文精神

一、汉语的结构特点,汉语的神韵

二、中国文字的形态,汉字形态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 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 (略讲)

一、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过程

二、 古代书籍形态的特点

(一)简牍、简策的特点

(二)缣帛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 (略讲)

一、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四大部类

(一)经学著作

(二)史学著作

(三)诸子百家著作

(四)诗文集

二、类书与丛书

思考题:

1、汉语汉字有哪些主要特征?

2、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分哪几类?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及其特点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感受中国文化中这方面的成就与不足,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精神(科学的实质是什么),初步认识中西科技的不同,并正确看待这种不同,反对盲目自大与民族虚无主义。

教学方式:讲授与播放课件相结合。

课 时:2课时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一、天学

(一)、天象记录

(二)、天体测量

(三)、历法

二、数学

(一)、十进位

(二)、《九章算术》与魏晋南北朝算学

(三)、宋元算学

三、医学

(一)、学

(二)、中学

第二节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

一、火

二、指南针

三、造纸

四、印刷术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一)、实用性

(二)、整体观

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一)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二)封建制度的扼制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近代科学的基础?

2、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3、如何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整体观。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大纲5

--------------------------------------------------------------------------------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重视教育的情况及教育思想的特色,理解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深刻领会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

一、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

(一)教育源远流长,成就巨大

(二)突出教师的崇高地位,提倡全社会尊师。

(三)强调读书的神圣地位,引导全社会敬学。

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一)综合观,即大教育观

(二)辨证观,即对立统一观

(三)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第二节:中国古代教学思想

一、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二、温故知新 学思并重

三、循序渐进 由博返约

四、长善救失 教学相长

五、言传身教 尊师爱生

思考题: 1、什么说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2、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何特色?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理解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人文魅力,以便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古代文学"中阻碍科技进步、"人"的解放的不利因素,对传统文化应持科学的扬弃态度。

教学方式:精讲与略讲、自学相结合

课时分配;2学时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

一、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化典籍的比重。

二、 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诗歌

(二)散文

(三)叙事文学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一、《诗经》与《楚辞》

(一)、〈诗经〉

二)《楚辞》

二、先秦散文及汉赋

(一)先秦散文

(二)汉赋

三、唐诗 宋词

(一)唐诗(文学成就最高)

(二) 宋词

四、元杂剧与明清小说

(一) 元杂剧

(二) 小说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一、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二、"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三、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思考题:

1、"诗教"说

2、"文以载道"的内涵及其影响

3、文学与文化的关系

4、文学是如何体现民族性格、信仰、精神、品德的

5、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的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你如何理解?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大纲6

--------------------------------------------------------------------------------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各门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文化角度把握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达到熟悉并热爱古典艺术之目的。

教学方式:精讲、略讲、讨论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时数:6学时。

第一节 辉煌的远古艺术

一、原始彩陶

二、青铜纹饰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

一、建筑

(一)、宫殿

(二)、陵墓

(三)、寺庙

寺庙主要指佛寺与道观。宗教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追求整体对称,力求肃穆效应。

(四)、 园林

二 、雕塑

三、书法

四、绘画

五、音乐

六、戏曲

第三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一)、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二)、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

(三)、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思考题:

1、原始彩陶暗含了哪两个艺术法则?青铜纹饰有哪两个明显的现象?

2、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可分为哪三个时期?

3、古代建筑艺术分为哪四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4、古代雕塑具有哪些绘画的特点?

5、书法从字体类型上分为哪几类?书法为什么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

6、古代绘画分为哪些门类?各有哪些特色?它们显示出哪些共同的美学原则?

7、古代音乐按其功能分为几类?有何特色?

8、为什么说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9、论述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10、论述中国艺术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古代史学成果(典籍及各种作品)及其特点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史学的优秀成果,体会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初步的浏览史籍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方式:讲授有播放课件相结合。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 略讲

二、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略讲

第二节、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本部分要有重点地讲透

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 提示自学

二、编年体的开创与定型

(一)、从《春秋》、《左传》到《两汉》编年体的定型

(二)、《资治通鉴》及其续作,《通鉴》系列

三、纪传体、《史记》与二十四史的形成

(一)、详细介绍《史记》的体例及其价值

(二)、介绍正史系列

四、典制体史著 三通、九通与十通

五、记事本末体系列与史评论

(一)、"纪事本末体"的特点

(二)、史学理论的代表作

(三)、史评、史考体著作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一、学兼天 人会通古今

二、以古代为镜 经世致用

三、秉笔直书 书法不隐

四、德识别为长,才学并茂

(一)、刘知己与才、学、识史学家三方面修养的提出

(二)、章学诚提出史德,对事、文、义的论述。

思考题:

1、谈谈你对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特点的看法。

2、列举古代贯通古今的不同体裁的史学典籍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借鉴和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美德。加强德性修养,充实自我心性。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节 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略讲)

一、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第三节 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开掘

一、传统伦理道德的清理与开掘

二、传统伦理道德对当今道德建设的启迪

(一)传统伦理道德对公共道德建设的启迪。

(二)传统伦理道德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启迪。

(三)传统伦理道德对家庭道德建设的启迪。

第四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仁爱孝悌

二、谦和好礼

三、诚实守信

四、精忠爱国

五、克己奉公

六、修己慎独

七、见利思义

八、勤俭廉正

九、笃实宽厚

十、勇毅力行

思考题: 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什么? 2、在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中,如何批判性的借鉴传统伦理道德?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大纲7

--------------------------------------------------------------------------------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和研究,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发展过程。了解和掌握中国道教发展过程、基本教义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了解和掌握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在中国的传播,深刻认识中国化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时数: 4学时

第一节 中国远古宗教

一、什么是宗教

二、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三、中国远古宗教

第二节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一、道教的创立

二、道教的发展

二、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一)道教的基本信仰

(二)道教的最终目标

(三)道教的基本教义

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一)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二)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一、原始佛教

二、原始佛教的基本内容

(一)佛教的理论基础

(二)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三)原始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和消亡

(四)原始佛教的核心

第四节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一、佛教的东传:

二.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对哲学的影响

(二)佛教对艺术的影响

(三)佛教与四大名山:

第五节 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功能

思考题:

1.道教是怎样形成的?它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

2.如何从佛教传入中国这一事件理解多种文明交流的必要性?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教学目的:学习中国古代各派哲学及其思维成果,了解儒、道、释诸家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基本趋向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古代哲人的思想智慧,注意吸取时至今日仍然有用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

教学时数4-6学时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一、古代哲学的萌芽与发展

二、原始儒家

三、原始道家

四、中国佛教哲学(简称"佛学")

五、宋明理学(亦称"道学")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一、创造的宇宙,创造的人生

二、天人之际,性命之原

三、人生境界

第三节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一、逻辑分析,辩正综合

二、直觉体悟

三、知行动态综合

思考题:

1、何谓宋明理学(道学)?其哲学思想上有何特点?

2、中国古代哲学的人生境界是怎样的?儒、道、释三家各有何特征?

3、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怎样的?

4、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是如何讨论"知"与"行"的关系问题的?

5、试析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范畴:"道""易""诚""仁""太极"。

6、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哲学思维传统和思想资料"至今仍然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源头活水?

2010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试题(回忆版)

语文:

语文题量很大,包括两篇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古文翻译、古文断句等。两篇现代文阅读,一篇为“科学与人文”摘自杨叔子《融则利而育全人》一书,所选段落涉及DNA知识、《红楼梦》、《老子》、《大学》等诸多内容。另一篇是俄国作家蒲宁的文章《山口》。此外有一篇古代诗文阅读《寻陆鸿渐不遇》。

两篇文言文阅读,断句,以及将《论语•泰伯》、《世说新语•汰侈》部分段落译为现代汉语。

作文是材料作文,有五十分,题目为“网瘾”。卫生部日前发出通知称:“电击治疗网瘾”技术的安全性尚不确切,暂不宜应用于临床。《中国青年报》:在过去三年里,已有近3000名网瘾少年在某网瘾戒治中心接受过电击治疗。《亚太经济时报》:从电击疗法寿终正寝推及其他对青少年的教育方法,问题的根本在于教育已到了革故鼎新的时刻。《东方早报》:当孩子网络成瘾后,学校除了把孩子当作“差生”、“问题生”推给家长之外,并没有针对这些孩子开展相应的教育。《新民晚报》:治疗网瘾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有效的治疗手段,一定会带来巨大的利润。新浪网:一旦网瘾确实能被电击治愈,那么如烟瘾、酒瘾等好多棘手问题都将成为科学实验室的目标。

请联系社会实际,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探讨,发表你的见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

文科综合特色测试

有关国庆阅兵的军事知识,还考了经济学、心理学知识、蝴蝶效应、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关澳门回归的《七子之歌》等,此外,还有《哈姆雷特》、《双城记》等英文原著的经典语句以及国际组织的英文缩写等。其中写作题还出自一位境外学者之手,要求考生以梁漱溟的一段话,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撰写短文阐述中国人是权利本位还是责任本位。

另外考察了“猪肉价格下降的原因”、“三农问题含义”等与农村考生联系密切的知识点。

选择出维吾尔族的特征:题干部分涉及藏族建筑(碉房),维吾尔族的地方舞蹈(十二木卡姆),维吾尔族的日常饮食(馕)和维吾尔族的历史(回鹘)等。

作文题调考察权利和义务的均等精神,题目是给出著名学者梁漱溟的一段话:“西方人讲自由、平等、权利,动不动就是有我的自由权,个人的权利放在第一位,借此分庭对抗。但中国不是这样,注重的是义务,而不是权利……”要求考生根据这个观点撰写短文。

理科综合特色测试

2007年夏初太湖发生严重的水华事件,导致无锡市供水危机,引起世人关注。据此引出数学、物理、化学三门科目的5道计算题。其中一道数学题是:根据给出的太湖水位、水面面积、平均水深等数据,在假定太湖水体是一个规则的球缺的前提下,计算湖水最深处是多少米、总蓄水量多少;另一道化学题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元素是氮、磷,要求写出元素在水体中可能参与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面试题:

如果老子和孔子打架,你会帮谁?

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你眼中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

用关键词概括2009年中国的现状。

中国是否已步入高房价时代,你的观点是什么?

学历史与报读清华经管有什么关系?

一根火柴在不能折断的前提下,如何摆成一个三角形?

汪洋上,只有一艘船,你只能带5个人走,你带谁?

用成语形容一个企业家、一个政治家、一个思想家。

2009

中英文综合(200分)

1语文部分(95分)

甲文:白居易的粉丝(9分)

1、请解释什么是“白居易现象”。

2、“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一句中的“文章”指的是什么?

3、陈至呼为“白舍人行诗图”的根据是什么?

4、作者写到“打开整部中国文学史上,与大众如此呼吸相通,生息相关,声气相连,心神相交的文人,还真是很少见有与他相匹敌者。”作者似乎另有感慨,作者感慨的是什么哪

乙文:4年前与奥巴马的邂逅(11分)(略)

1、请具体说明文中“如同奥巴马所期待的那样”指的是什么?

2、下文为奥巴马当选总统后的演讲,请说明文中“我”的作用和下文中安·尼克松·库伯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丙文:历史与记忆(13分)(略)

1、文中“记忆能否擦拭掉历史的尘垢,恢复其本来面目?”显然有两种回答:能或不能。请选择一种,并举例论证。

2、“在押往集中营的火车上,她设法递出了令人揪心的一封明信片。她说,她不知道她的孩子在哭泣,在挨饿?他要死了吗?她希望有人去照料一下她的孩子啊!这份明信片现在就在博物馆里展出。"作者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

3、如果《中国发展年鉴》要增加一个词条“城市记忆”,请你做一个解释。(30字以内)

丁文:传统油画过气了吗?(12分)(略)

1、最后说这种诗意又是“东方式”的,怎么理解?

2式微一词出自哪?它的意思是什么?

3、文中与架上油画意思相同的词还有哪些?(请写出两个)

4、传统油画仍是绘画艺术中魅力犹存的主流样式。在作者看来,原因是什么

甲--丁文:作文

1、下面的词都是与原文相关的词汇,选择其中的5个,做简单的解释。(5分)

IT 粉丝 过气 涂鸦 小众化

2、上面四篇文章是选自某一期报纸的某一版面,请你为这个版面拟一个称谓,并说明你的构想(800字左右)(45分)

2英语部分(80分)

1、10个词汇题,给出一句话,将其中一个词划线,从A、B、C、D中选出与划线词意思相近的词。(10分)

2、10个单项选择,高中大纲难度。(10分)

3、完型阅读。(20分)大意是第三世界孩子的生活与西方世界孩子的生活的比较。

4、阅读。量很大,7篇。共20小题,每题两分。(40分)

3中英文综合(25分)

将下面一段古文,请先译成现代汉语(5分),再将其译为英文并做评论(20分)。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数学:(^表示指数位置)

1、(5^05+1)/(5^05-1)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求:(1)A、B(2)B+B^2+B^3+……+B^n

2、求证:(1)当x+y=1,x^2n+y^2n≥05^(2n-1) (2)a,b,c>0,任意将其排序为x,y,z。求证:a/x+b/y+c/z>=3

3、问x^2+2px+2q=0,p、q是奇数时是否有有理数根,证明之。

4、椭圆x^2/(a^2)+y^2/(b^2)=1,过A(-a,0)做l交椭圆与P交y轴于R,过O做l’平行于l交椭圆于Q。求证:AP、根二倍OQ、AR成等比数列

5、写出所有公差是8的三项等差质数列。

6、sin t+cos t=1,z=cos t+i sin t(i是虚数单位),求z^0+z^1+z^2+z^3+……+z^n

7、求证:a1,a2,a3,a4……a2n+1各项相等的充要条件是数列‘an’满足条件:从中任取2n项,均可分成各含n项的两组使两组各项之和相等

8、四面体ABCD中,AB=CD,AC=BD,AD=BC,求证:(1)其四个面都是锐角三角形(2)若同一面上三个二面角是a,b,c,cosa+cosb+cosc=1

9、三位数中任取一数,求:它是5的倍数的概率;它恰有两位数字相等的概率

物理:

实验题:黑箱上有ABCD四个接头,AB间电压为5V,BC为0,AD为3V,CD为2V,其中有一个电源,若干电阻,画出含电阻最少的电路图。

计算题:

1三根重G的木杆对称地摆成正四面体,长a,直径忽略,摩擦力足够大,(1)求杆顶端受力大小及方向;(2)若有重G的人坐在某杆中点,杆不动,求此时杆顶端受力(要用力矩)

2长H的铁链悬空,下端恰与台秤接触,现自由释放,求台秤的最大示数是铁链重的多少倍。

3斜面C上有物体B,B的水平上部上有A,ABC质量分别为m1、m2、m3,斜面倾角为a,AB间动摩擦因数为u1,BC间为u2。以水平力F拉C,C在光滑水平面上(1)若AB不滑动,求AB、BC间的摩擦力(2)增大F,谁先滑动?

4异种电荷+q、-q以不等半径绕o轴以相同角速度旋转,求o上一点的磁场方向

5电阻网的问题

理科综合:

数学部分:

1、以e为底,某虚数为指数的运算(疑似与三角函数有关)

2、64匹马,每场赛8匹,问理想状态下能否在50场比赛内完成排名?

3、有限条抛物线及其内部(含焦点的部分)能否覆盖整个平面?证明之。

4、100个集装箱内共有200件货物(两件一箱),大乱顺序重新装箱。若出现箱剩余容积不足以容纳下一件货物,封闭该箱,另取一集装箱,封闭的箱不能再打开。问再最坏的情况下,这200件货物需用多少集装箱才能重新装箱?证明之。

5、写出一个整系数方程,使2^05+3^(1/3)是其一个根

6、制定规则如下:AB轮流在黑板写整数字,写下的数不能表示成已有数字的非负线性组合,例在有3、5后不能在写8=3+5,15=3×5,9=3×3,写下1的判输。若黑板上已有5、6,问谁有必胜策略

7、A选择n枚硬币,B根据自己的策略摆放这些硬币,之后A选取一个至少有2枚硬币的位点,取走一枚硬币,再将另一硬币移动到相邻位点,当指定点P上有硬币时判A胜。问再一条有5个位点的线段和7个位点的圆环上,A分别至少选择多少枚硬币时,无论P的位置均可保证获胜?

物理部分:

1、 理想气体满足PV^05=常量,当V变为2V时,求T的变化

2、 以人=491um光照射金属,其遏止电压为071v,当以人=364um的光照射时求其遏止电压。普朗克常数h=66×10^(-34),元电荷e=16×10^(-19)(其实原理很简单,求出逸出功即可,就是数不好算)

3、 小球质量m小车质量M,悬线长l,将小球拉至悬线水平自由释放,至悬线与竖直方向最大夹角(异侧)为b,地面光滑水平(1)求细线拉力对小车做的功(2)小车位移

4、 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金属杆,两只同质量青蛙同时以相同对地倾角相同大小的速度相反的方向跳起,均恰好落在杆的另一端,求青蛙与杆的质量比

5、 对黑体辐射的物体,辐射最大波长l满足lT=b(T为热力学温度,b是常量)——辐射功率P=cT^4(c为常量)。已知人体的l=96um,太阳的l=500nm(1)四块金属板依次排开,第一块温度T1,第四块温度T4,求第二块温度T2;(2)火星距太阳400R(R是太阳半径),认为火星受热面积为pie r^2(pie为圆周率,r为火星半径)估算火星表面温度(我的思路:计算400R半径的球的表面积S,火星受热面积与S之比就是火星受热占太阳辐射总功率的比例。根据人体37摄氏度和l可计算出常量b。当火星辐射功率与受热功率相等时,就是其温度平衡时,可列出方程消去常量c。太阳体积时地球的130万倍,火星与地球大约在同一数量级,我估算的R=100r,算得火星表面平均温度在0摄氏度上下,应该差不多)

6、 在失重条件下设计实验测宇航员质量,并进行误差分析

化学部分:

1、 写出H3PO2和五氧化铬的分子结构式

2、 为何氟气解离成氟原子需要的能量比氯气解离低?

3、 为何卤素能形成+1、+5、+7价化合物?

4、 臭氧和双氧水是极性分子吗?解释之

5、 从分子结构分析为什么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和除氟外的卤素直接化合

6、 一氧化碳的中毒原理是什么?

7、 氯气与消石灰制取漂白粉的离子方程式

8、 1992年美国化学杂志评选的含氮明星分子是什么?(NO)其生理作用?

9、 当分子间作用力不可忽略时,怎样修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何条件下气体可认为是理想气体?

10、 重水反应使氨基H信号消失,从蛋白质结构角度分析为什么蛋白质中的氨基H信号消失有块有慢?(鄙人认为是肽键的原因)

11、 为何Na与水的反应比Li剧烈?

12、 为何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鄙人认为是碳氧双键吸收地面反射红外线使大气升温)

13、 为何浓NaCl能防腐?

14、分析某药物抑制HIV(艾滋病病毒)增殖的原理,其结构是胸腺嘧啶上一个羟基被-N3代替(鄙人认为是使HIV逆转录时胸腺嘧啶被替代,无法与腺嘌呤形成氢键形成DNA)

15、 毒鼠强化学式为C4S2N4O4H8,不含不饱和键,试写出其结构式

2008

数学(只选择两道题目):

原第8题第1小题:证明任意四面体至少存在一个顶点,使得过该顶点的三条棱可以是三角形的三条边。

原第10题:定义纵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为格子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对称中心是原点的矩形,证明面积大于4的该类矩形至少包含除原点外的两个格子点。

物理:

物理选择题考到了05级的1000mA的电流表的0示数问题,个人猜测大概是磁力矩和转动力矩的关系。由于课堂上没有渗透,因此不好说。

填空题有硬币的滚动问题,圆半径为R,求圆心经过Δs距离后圆的下顶点对通过它的直径转过了多少角度?该点角速度多少?圆的上顶点的线速度和方向。

填空题还有光学,就是要估算,鄙人不幸估错了!!!还是简单的。

解答题第一题是子弹射木块的动量能量题,简单,但是第3小题要讨论。

第二题是热学题,pV=nRT的简单应用,第2小题注意封闭气体扩散到真空中不用做功,因此温度不变。

第三题问的是电容储存的能量,知道的人都知道是E=05C(U^2),不过题目要求“从电场力做功的概念入手”,因此可能会有出入。第一小题作图,是一条直线,但是鄙人把它和第二小题的说明联系在了一起,结果变成了直线加上一块阴影,但愿不要错!

化学:

有道题是问:二甲基氯苯的苯的三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还有关于Al的实验设计:设计一个实验,用H2SO4、NaOH、Al为原料,制备Al(OH)3,要求用料最少。应该是课堂上都讲过的内容。

然后就是邪恶的有机了,我把题目修改了一下,就是直接叫各位求出ABCDE为何物了。

条件:

ABCDE都是有机物,其关系如图。

B在氢气和催化剂存在的适当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

C进一步氧化可以得到D;

C和D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求:ABCDE的结构简式。

我一直怀疑“氧气”打成了“氢气”,但是“氧气”就又不是“加成”了,各位有什么想法?

化学最后一题考的是气体的发生和收集,是铜和稀硝酸的反应,还算简单的,其中有现象描述,要求说出三点;还有判断为什么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等

2007年

理科:

1、你最崇拜的一个科学家?为什么?

2、班级里你最崇拜的一个同学?为什么?

3、你最喜欢的一个数学公式?为什么?

4、父亲和母亲哪一个对你的影响比较大?为什么?

5、公理和定理有什么不同?

6、“神六”发射的过程中,哪些现象能用物理原理解释?

7、火箭喷射过程中有什么化学反应?

8、台风过境哪些地区受到的影响最大?为什么?

9、杭州到上海的距离,光速需要多少时间?

10、如果你家里连续几天没人,怎么样才能让花盆里的花不被干死?

11、为什么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除以2?

12、(面对一浙江考生)从北京到达浙江,光要行驶多长时间?

13、在电视上,新闻节目主持人和远方记者通话,为何有时会出现远方记者“反应迟钝”、“慢一拍”的情形?

文科:

1、你怎样理解鲁迅精神的?

2、鲁迅笔名是怎么来的?

3、你怎样理解巴金精神的?

4、巴金的笔名是怎么来的?(部分笔试试题)

数学1、对定义域为R的f(x),有f(a,b)=a·f(b)+b·f(a),且|f(x)|≤1,求证:f(x)恒为零。

2、对于空间四边形ABCD,求AC+BD的最大值。

物理1、德布罗意波是由著名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的,它告诉了一个物体质量、速度及其德布罗意波长的关系。已知:电子ME=91×10-31kg,h=663×10-34,e=16×10-16,现一个点子经过150V加速后,求:(1)求其德布罗意波长,(2)此电子发出的波在何波段?

英语作文:以“你理想中的父母与孩子关系”写一篇150字左右的作文。注:所有题目均为受访学生回忆文字,可能表述有差异。

第一大题是单项选择题,第二大题是多项选择题,可能还有不定项选择题,最后是案例分析题考试的内容以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为主不是很难,但想得高分则不容易《邓小平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部分(含答案)一、判断题1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2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法治是我们的目标"。╳3我们的民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7民主法制代替个人专断行政是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界碑。√8人民政协是国家立法组织。╳9邓小平提出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并举的战略。√10维护宪法、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1立法工作要坚持把调整政治活动的法律作为立法的重点。╳12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决定于经济体制改革。╳13遏制腐败,监督是关键。√14坚持依法治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15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伴随农业文明的兴起而出现的。╳16社会主义法治的最基本价值原则是发展。╳17法律是具有内在联系、协调统一的有机体。╳18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发展生产力。╳19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20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是中共中央。╳21配套法律是指有一个法律颁布以后,还需要一个或一些与之相关的法律的颁布,才能具体实施。√22实施细则是指一个法律颁布以后,为了便于实施和具体操作,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此作出详细规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23我国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是法律。╳24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是立法权统一。╳25体现和维护人民民主就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26党的政策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矛盾的调节器。╳27法治的特征植根于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28法治的核心部分是针对国家权力本身,要求权利监督与制约。╳29程序公正是指法院正确地依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次序、方式和手续来处理案件。√30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即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31市场经济要求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也要求市场国际化。√32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精髓。╳33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事的统一。√34精神文明分为思想道德方面和教育科学文化方面。√35精神文明是指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在精神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明成果。√36社会主义法制的唯一要求是:违法必究。╳二、选择题1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必然要求是(A)。A民主法制B无产阶级专政C中国***的领导D政治协商制度2发展民主政治,健全(C)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与前途。A政策B习惯C法制D伦理3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出发点是确认和保障(C)A中国***领导B公民义务履行C人民的民主权利D改革开放4社会主义法制要求的核心是(D)。A制定法律B公正审判C强化仲裁的作用D严格依法事5加强法制重点是进行(C)。A制裁B挽救C教育D改造6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以(A)为突破口。A精简机构B高薪养廉C强化监督D重视服务7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的经济秩序是通过(B)来形成和维持的。A法制B法治C民主D道德8只有在(C)条件下,才产生了对法治的社会需求。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C市场经济D计划经济9在法治国家中,法律要实现其社会功能就要首先形成独立合理的(B)。A主体设计B运行机制C社会保障D宏观调控10军事法规的制定机关是(C)。A全国人大B国务院C中央军委D国防部11树立法律的权威就必须首先树立(A)权威。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部门规章12法治的功能在于(D)。A强化统治基础B发展国民经济C建设精神文明D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的13我国国家的权力属于(B)。A公民B人民C国家主席D全国人大14市场的法律原型是(B)。A物权凭证B契约C侵权D亲权15市场经济的命脉是(D)。A政治统一B市场统一C社会保障完善D竞争16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A)A中国***B政治协商会议C全国人大D人民17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B)。A社会主义法制B社会主义民主C人民民主专政D无产阶级专政18党的政策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A守法上B执法上C立法上D法律监督上19社会主义制度是(ABCD)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A经济B政治C法律D文化20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有(ABC)A高度的民主B完备的法制C安定的社会环境D不断增长的经济的2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CD)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2法律队伍建设要求法律工作者有较高的(CD)。A经济素质B道德素质C政治素质D法律业务素质23按照国家权力运作形态,国家可以分为(AB)。A人治国家B法治国家C民主国家D独裁国家24自治法规分为(CD)。A法律B行政规章C自治条例D单行条例25司法公正包括(AB)。A实体公正B程序公正C证据公正D立法公正26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BD)。A公民委员会B居民委员会C乡民委员会D村民委员会27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体现在(AB)。A利益保障B秩序保障C义务保障D社会保障28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培育(ABCD)公民为目标。A有理想B有道德C有文化D有纪律29我国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分为(CD)。A资产阶级道德B地主阶级道德C社会主义道德D共产主义道德30我国要发展面向(ABC)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A现代化B世界C未来D传统31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区别在于:(ABCD)。A制定的机关和程序B实施的方式和手段C表现形式与基本要求D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对人的效力的32法律是(ABC)党的政策。A定型化B规范化C条文化D教条化33党的政策可以分为:(ABD)。A总政策B基本政策C分政策D具体政策34党的领导包括:(ABC)。A政治领导B思想领导C组织领导D经济领导35中国***与民主党派关系处理上坚持(ABCD)方针。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36法律权威的特征包括:(ABCD)。A法律的至高无上性B普遍实施性C本源性D崇高威望性37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考虑的因素有:(ABCD)A层次分明B体系完整C结构合理D规范协调《中国刑事法律制度》部分一、判断题1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和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没收财产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分期缴纳。╳3判处死缓的,在二年的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且有立功表现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4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二天,参加劳动的,应当酌量发给报酬。√5对于犯罪分子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6死缓是我国刑罚中主刑的一种。╳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未犯新罪,考验期满,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8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适用缓刑。√9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比照共同犯罪论处。╳10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11首要分子肯定是主犯,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12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13犯罪的追溯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14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15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16假释考验期内没有犯罪,就认为原判刑罚已执行完毕。√17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刑法的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刑法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补充的规定。╳18我国现行刑法是在1997年修订的。√19减轻处罚是由司法机关根据刑法的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20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21刑法是有关犯罪和刑事责任的法律。╳22只有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才适用我国刑法。╳23刑法的属人管辖是指外国人在外国对中国国家或中国公民犯罪,中国刑法有权管辖。√24刑法的保护管辖是指中国人在中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适用中国刑法。╳25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旧原则。╳26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兼从轻原则。╳[NextPage]27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原则。╳28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29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30犯罪的客体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和物。╳31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方法、时间、地点是所有犯罪必备的构成要件。╳32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是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33犯罪的直接客体是一切犯罪共同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34犯罪主体只包括实施危害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不包括单位。╳35犯罪的对象在犯罪中必然会受到损害。╳36犯罪对象决定着犯罪的性质。╳37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38单位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39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共同点为都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40正当防卫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41紧急避险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4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43刑事责任能力中控制能力是基础,辨认能力是关键。√44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年满18周岁。╳45故意分为疏忽大意的故意和过于自信的故意。╳46犯罪的着手前和着手后都可能发生未遂。╳47犯罪的预备只能发生在着手以后。╳48对于预备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49对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50共同犯罪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51刑法的三个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52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53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54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特定资格地位和状态,刑法中对自然人和单位都有特殊身份规定。╳55正当防卫过当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56紧急避险过当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57犯罪的停止形态,既存在于直接故意也存在于间接故意犯罪中。╳58犯罪的停止形态既存在于故意也存在于过失犯罪之中。╳59对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60对胁从犯应当比照从犯减轻或免除处罚。╳61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和死刑。╳62附加刑包括罚款、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63管制判决前先期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64拘役判决前先期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65管制是剥夺犯罪分子短期自由,就近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66管制的刑期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1年。╳67拘役的刑期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3年。╳68附加刑只能独立适用。╳69在我国刑罚是由政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判处。╳70刑罚的适用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71刑罚的适用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72刑法的适用机关只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73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缓期执行的2年期间,如果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74剥夺政治权利期间,不享有担任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职务的权利。√75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终身。√76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从假释之日起计算,有期徒刑执行期间,享有部分政治权利。╳77一般缓刑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和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78假释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79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80无期徒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20年。╳81一般累犯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3年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82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对象,但不是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客体。╳83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84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85胁从犯是被胁迫和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86对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期间,应当同工同酬。╳87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未发生撤销缓刑的法定事由,缓刑期满,刑罚视为执行完毕。╳88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有漏罪的,采用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89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采用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90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由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负责考察。╳91在受贿罪的客观要件中,索取或收受贿赂都必须为他人谋利益。√92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和纪检监察部门。╳93在我国,经济犯罪中提起公诉的机关包括人民检察院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94纪检监察部门有权批准或决定逮捕。╳95贪污贿赂犯罪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由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96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辩护。╳97传唤和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98取保候审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99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100我国法院的组织体系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101对一审判决不服,被告人和检察机关都可依法提起上诉。╳102对一审判决不服,只有被告人提起上诉的,二审法院可以加重原判的刑罚。╳二、选择题1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免除处罚2我国刑法对效力范围的规定以(A)为基础。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3犯罪未得逞是指(ACD)。A未完成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B未发生任何结果C未发生行为追求的结果D未达到犯罪目的的4管制适用于那些(BD)犯罪分子。A罪行不必关押B罪行较轻不需要关押C罪行不重,需要惩D罪行较轻,但需要判处刑罚5我国刑法规定的时效是指(B)。A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的期限B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的C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期限D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期限的6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溯时效的计算从(B)计算。A犯罪行为停止之日B犯罪终了之日C犯罪完成之日D危害结果产生之日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时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B)。A免于执行B仍须执行C暂缓执行D可以执行8依照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B)。A可以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C刑法分则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D必然负刑事责任9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B)。A20年B10年C15年D15年以上20年以下10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B)。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11拘役的期限为(C)。A6个月以上1年以下B3个月以上2年以下C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D3个月以上1年以下12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中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B)。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不构成犯罪C是犯罪不判处刑罚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刑罚策略的13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B)。A犯罪工具B危害行为C危害结果D犯罪手段14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B)。A不以犯罪论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15我国现行刑法是(D)。A79年刑法B79年刑法以及以后制定的单行刑法的C79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D97年修订后的刑法的16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执行机关是(B)。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人民检察院D劳改机关17下列罪犯,依法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是(C)。A故意犯罪的罪犯B故意犯罪的主犯的C危害国家安全及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罪犯D严重的经济犯罪的罪犯的18教唆不满(C)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19数罪并罚中的"限制加重"是指(D)。A重刑吸收轻刑B将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合并执行的C以数罪中最重的刑罚为基础,再加重一定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的D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在总和刑以下处罚20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B)。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不得少于1个月B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C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D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6个月21不属于犯罪客体种类的是(C)。A直接客体B同类客体C间接客体D一般客体22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CD)。A审判时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人B犯罪时怀孕的妇女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D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的23刑法上的减刑指(C)。A减轻处罚B对原判刑罚改判C减轻原判刑罚D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24(C)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A聋人B哑巴C盲人D14-18岁的人的

我刚刚才答过了,再copy给你吧:

第一篇 始计篇

战畧-大格局大用。好的战畧能决定一切,做一件事的最终决定,决定要不要合作、打战、介入事业、行业、浮出抬面或地下运作等。

战术-中格局中用。战术的应用,评估战术、诊断战力、配合预测时机、趋势、计谋。100个战计,才能有一个好的战术。大战畧要有大战术配合。

战计-小格局小用。巿场小买卖、主妇。用度、量、冲,计量自己,用计量先知自己,评估自己後再知彼。要有知己知彼的计量、评估及预测。

「 计」:

有如度、量。了解自己为计。而不是计策,知彼要先知己及先秤自己有多重,了解自己状况,了解别人状况,了解大环境状况,孙子兵法第一篇"计"讲到二样东西「五事」「七计」

五事为形而上的哲理,分别是道、天、地、将、法,「计」的覌念。

七计为形而下的哲理,实厧评估、诊断"战力"的七个分析项目。

五事「天、地、道、将、法」

天-大趋势、大预测。

人对天、地要有一定的尊敬。大趋势为天时、为时机,孙子兵法所谈气候如风、雨、雷、雪•••等,転换为时机。

例一:台风气候不佳,狂风暴雨,洪水犯滥成灾,气候不佳转换成时机不对,不能战争。

例二:产品门槛不高,容易短时间被取代,则产品在竞争下,易成夕阳

中华民族历史与精神考试题目(别问我为什么有这课

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唯一存在的实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世界上自成体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