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被称为“江城”,有什么历史原因?跟哪位诗人相关?
主要和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的 “黄鹤楼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有关。
726年冬天,26岁的李白来到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认识了有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和他成为了好朋友。 在孟浩然的介绍中,李白与唐前宰相徐圉师的孙女徐结婚,定居安陆。 “徐翔功家看到邀请,妻子成为孙女”(《上安州裴长史书》 )。 之后,徐先生为李白生了一子一女,李白也在安陆断断续续住了十几年。
长江畔的黄鹤楼,是千年名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是许多诗人骚客吟诗作画的地方。 李白来黄鹤楼之前,另一位诗人崔颢问:“日暮乡关在哪里? 让烟波江为难人”的千古名文。 李白不服,还作了一篇关于黄鹤楼的诗篇。
那是送孟浩然时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里面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只看长江空之流”这句话,至今还在流传,很了解人口。除黄鹤楼外,李白游历武汉其他地方,交友,留下了《江夏行》《江上寄巴东故人》《江夏送张丞》《江夏别宋之悌》《江夏送友人》《送二季之江东》《赠张公洲革处士》等多首诗。 李白的诗篇江夏,今天在武汉市南部的江夏区。
再次访问了故乡,李白心里没有喜悦的心情,特别沉重。 听到黄鹤楼传来的悠悠笛声时,写了诗《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为了移民去长沙,往西看长安就看不见房子了。 黄鹤楼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 」在这里,李白用的“江城”指武汉,是武汉被称为“江城”的第一个由来。 随着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我习惯了把武汉称为“江城”。
幸运的是,李白到达白帝城(现在重庆奉节)时,朝廷在关中发生了干旱,赦免了天下。 李白的处罚也赦免了。 李白大吃一惊,马上登上船的东下江陵,说:“朝辞白帝彩云之间,千里江陵一天就还。 两岸猿人声不响,轻舟已过万重山。 ”。
当然,武汉可以称为“江城”。 当然,大小河流湖泊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最长的长江,浩浩荡荡地流过武汉。 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江也在陕西省和湖北省流动后,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引进了长江。 另外武汉有很多湖,共计166个,被称为“百湖之市”。 武汉最大的城中湖汤约翰逊湖,面积约为杭州西湖的8倍(西湖湖面面积为638平方)。
数据显示,武汉总水域面积达22176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61%,居全国大城市之首。 武汉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0倍。由此,武汉被称为“江城”,名副其实。
春秋战国时期,以荆山为据点,武汉就成为楚国兴起的军事和经济中心。
现代武汉的城市起源,是东汉末年的位于今汉阳的却月城、鲁山城,和在今武昌蛇山的夏口城。东汉末三国初,地方军阀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是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今鄂州市互换的。从考古发掘来看,武昌在新石器时代的水果湖放鹰台和南湖老人桥、洪山区花山乡的许家墩和棋子墩等处,就是古人栖居之地。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了一座瞭望塔——黄鹤楼。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的“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中的夏口就是指武汉。当时的武昌是今天的鄂州。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旧时的武昌手工业发达,以造船、冶金、铸造钱币为主,武昌的陶瓷名叫影青瓷。另外,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黄鹤楼的屡次兴废,从三国时代至今已历十余次,每次重建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反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另设江夏县管理武昌。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军。经过发掘,武汉出土了大量唐朝墓葬,在武昌马房山和岳家咀出土了灰陶四神砖以及灰陶十二生肖俑等。宋代武汉的制瓷业发达。在市郊江夏区梁子湖旁发现了宋代瓷窑群100多座,烧制的瓷器品种很多,釉色以青白瓷为主。南宋诗人陆游在经过武昌时,写下“市邑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来描写武昌的繁华。南宋抗金将领岳飞驻防鄂州(今武昌)8年,在此兴师北伐。
汉阳,特别是鹦鹉洲一带,历来是长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明各朝代,商业手工业很是繁华。同时,汉阳还是游览胜地,位于汉阳的归元寺是武汉市佛教丛林保护得最好的一处,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和汉阳筑城起始于同一时期,约有1800年历史。
武汉又名江城。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大武汉、九省通衢、东方芝加哥,是湖北省省会、特大城市,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除此之外,武汉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武汉又名什么城
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先后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时荆州牧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
吴黄武二年(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隋朝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以武昌、汉阳为治所。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
关于武汉“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为“江城”。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8000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其考古发现有东湖放鹰台遗址的含有稻壳的红烧土、石斧、石锛以及鱼叉。
市郊黄陂境内的张西湾古城遗址为4300年前古人类生活的重要遗存。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属楚国管辖。
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先后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时荆州牧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
吴黄武二年(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隋朝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以武昌、汉阳为治所。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此后经宋以迄明、清,均为历代州府治所。
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军。南宋抗金将领岳飞驻防鄂州(今武昌)八年,在此兴师北伐。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现代的省一级)的治所。
明代,朱元璋第六子朱桢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由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到嘉靖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兴的汉口镇,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理基础。明末清初,汉口与北京、苏州、佛山并称“天下四聚”,又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中国历史上称之为“大”的城市,一个是上海,再就是武汉。“大武汉”之称由来久矣。
大武汉非武汉人的自称,而是源于广东中山人氏的概括。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说:“要把武汉建成纽约、伦敦之大,要建设成东方的芝加哥”。辛亥首义成功,中山先生称“武汉一呼,四方响应”。武汉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说到大武汉,不能不提到张之洞。这位晚清重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拓者,近代改革开放新风的引领者之一,在长达18年的湖广总督任上,在武汉办学堂、开(兵)工厂、修铁路、筑大堤,使武汉备受全国瞩目,一跃而为“仅次于上海的大都会”。
大革命时期,武汉曾经成为革命的中心。抗日战争时期,武汉又一度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当时有一首响彻全国的歌,歌名就叫《保卫大武汉》,歌中唱道:“武汉是今日最大的都会,我们要坚决保卫她,像西班牙保卫马德里”,“用我们无穷的威力,保卫大武汉”。
1954年,武汉遭遇历史上特大洪水,长江沿线乃至全国响起“保卫大武汉”的口号,鼓舞千万中华儿女与长江大堤共存亡。1998年抗洪,中央领导高度关注武汉,又一次提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保卫大武汉”。�98抗洪精神由此铸成。
大武汉确有其大。登上黄鹤楼,极目楚天,武汉之大气大势尽收眼底:两江交汇,龟蛇相望,三镇鼎立,大江东去。武汉市域之浩荡,气势之磅礴,不可不谓之大。
武汉市国土面积849441平方公里,是香港的8倍,新加坡的13倍;全市总人口831万,比奥地利、挪威、芬兰、丹麦的人口还多一二百万,其中市区人口占总人口60%,流动人口120万-150万。就城区面积、人口规模而言,仅在北京、上海、重庆之后,武汉不可不谓之大。
武汉水域辽阔,占市域面积的25%,大小湖泊370多个,水域率、湖泊率居全国之首。东湖水面相当于西湖水面6倍。像东湖这样大的湖泊,武汉还有6处。就城市水域、湖泊而言,武汉不可不谓之大。
武汉是湖北省的龙头,GDP占全省的30%,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的3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336%,出口总额占52%,外商投资占70%左右。在湖北乃至中西部,武汉可谓“鹤立鸡群”、“举足轻重”。论城市块头在全省所占比重,武汉不可不谓之大。
武汉素称“九省通衢”,得中独厚,腹地市场广阔,货物吞吐寰宇,全国十大商场武汉有其二;武汉又处“唯楚有才”之地,科研院所众多,各类人才济济,“武汉·中国光谷”在全国风生水起,光纤光缆产量全国第一。论城市市场、人才,武汉不可不谓之大
武汉被称为“江城”,有什么历史原因?跟哪位诗人相关?
本文2023-11-04 09:08:3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9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