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教《度人道场》全部 求道教《灵宝十王度人道场真经》 QQ 799452931感谢
诸科仪没有度人道场 只有度亡道场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经》。撰人不详。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一名《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道言: 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无量上品,元始天尊,当说是经。周回十过,以召十方,始当诣座。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无鞅数众,乘空而来。飞云丹霄,绿舆琼轮,羽盖垂荫。流精玉光,五色郁勃,洞焕太空。七日七夜。诸天日月,星宿璇玑,玉衡停轮,神风静默,山海藏云,天无浮翳,四气朗清。一国地土,山川林木,缅平一等,无复高下,土皆做碧玉,无有异色。众真侍座,元始天尊,悬座空浮于五色狮子之上。 说经一遍,诸天大圣同时称善,是时一国男女聋病,耳皆开聪。 说经二遍,盲者目明。 说经三遍,喑者能言。 说经四遍,跛疴积逮,皆能起行。 说经五遍,久病痼疾,一时复形。 说经六遍,白发反黑,齿落更生。 说经七遍,老者反壮,少者皆强。 说经八遍,妇人怀妊,鸟兽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 说经九遍,地藏发泄,金玉露形。 说经十遍,枯骨更生,皆起成人。 是时,一国是男是女,莫不倾心,皆受护渡,咸得长生。 道言: 是时,元始天尊, 说经一遍,东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二遍,南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三遍,西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四遍,北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五遍,东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六遍,东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七遍,西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八遍,西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九遍,上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十遍,下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十遍周竟, 十方无极天真大神一时同至。 一国男女,倾心归仰,来者有如细雨密雾。无鞅之众,迮国一半,土皆偏陷,非可禁止。于是元始,悬一宝珠,大如黍米,在空玄之
来自百度
在地藏菩萨的经典之中,最为主要有"地藏三经"之称、这就是:
《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十轮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
与此三经密切相关的还有对此三经的注疏,以及忏仪、行法类的杂藏和灵感记等等。
由于地藏菩萨大愿宏誓和成为幽冥教主的身份,所以与地藏菩萨紧密联系的还有关于地狱、十王的经典、以及盂兰盆会、目连的经典等。地藏经典不仅收辑于历代藏经中,而且在敦煌遗书中也有不少发现,甚至在民间信仰之宝卷形式中,也有很多流传。限于篇幅,我们仅以《大正藏》为主来检索地藏菩萨经典,并对这些经典情况略作归纳。
以《大正新修大藏经》来说,第13、17、20卷中地藏经最为集中。此外还有图像部中的个别经典。例如第13卷的中失译《大方广十轮经》、玄奘《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实叉难陀《地藏菩萨本愿经》、不空《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第17卷中菩提灯《占察善恶业报经》。第20卷中输婆陀罗《地藏菩萨仪轨》、《埊吿大道心驱策法》、《地藏菩萨陀罗尼》。第85卷中《地藏菩萨十斋日》、《地藏菩萨经》。还有《大正藏图像》第6卷中《金色地藏曼荼罗图》、《六地藏图》、《地藏曼陀罗》种子图、《图像》第7卷中的《预修十王生七经》等等。
在《卍续藏》第35册中有明藕益大师智旭《占察善恶业报经玄义疏》 、灵耀《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灵耀《地藏本愿经科注论贯》,还有知性《地藏菩萨本愿经演孝疏》。第129册有智旭《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智旭《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 、失名《慈悲地藏忏法》。第149册有常谨《地藏菩萨灵验记》,第150册有藏川《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十王因缘经》、《佛说地藏菩萨预修生七经》。
《大正藏》第85卷中的经典则原出自敦煌遗书、如《地藏菩萨十斋日》即选大英博物馆藏S2568号。《佛说地藏菩萨经》即选大英博物馆藏S197号卷子。《大正藏图像》各卷中虽无单独的地藏经典,但是在各种曼荼罗图以及关于曼荼罗的经典中还有不少包括地藏菩萨的图像及仪则轨范等。在此尚不可能有详细讨论。图像卷第7中的《预修十王生七经》是据自高野山宝寿院寺的藏本,《卍续藏》第150册中经典《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和《预修十王生七经》虽未注出处,但这几种写本都与敦煌卷子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为,敦煌遗书中此经写本有数十个编号。日本所传即使不是敦煌卷子,出自其他的传本,也可以作对比的勘排对照研究 。
另外民间流传亦很盛的有题为不空译的《佛说延命地藏经》。
在"地藏三经"之中,有两部经都被指为疑伪经典。这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与《占察经》。所谓疑伪经,一般是指中土撰述、依托佛说,而不是从域外传入的经典。疑伪经确是佛教史上较复杂的情况。但即是断定为疑伪经,也不能说明其不重要。如《首楞严经》与《大乘起信论》,都有关于其真伪的争论,但这两部经在中国佛教史上都有到极重要作用。地藏经典中疑伪经典较多的情况,是地藏信信仰中一个重要的特色。三经之外,《佛说延命地藏经》、《地藏十王经》与《预修生七经》等也属疑伪经。这个情况值得深入研究,至少可以说明地藏菩萨信仰具有较强的中国特点。
《地藏菩萨本愿经》梵文经名为Ksitigarbha-pranidhana-sutra。内容分为十三品。《本愿经》是有关地藏菩萨最重要的经典,经中叙述地藏菩萨的本愿功德、本生誓愿。其中也包括了地藏菩萨的诸种本生事迹,经中还强调了诵读本经可获不可思议的利益、消无量罪业之功德。
《本愿经》虽然经题署名为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 所译,但是从佛籍考之,唐代经目中多所未载。如开元释教录、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等内都没有这条记载。而历代以来藏经刊印情况中,宋、元、高丽等诸藏中皆没有收载,只有更晚的明藏中收有此经。因而吕徵先生指说此经为明初始得 。所以唐实叉难陀传译本之说法不够可靠。实际明代高僧祩宏在此经原序已明确说出,《本愿经》时流通本(即为通行本)译人为法灯、法炬。其时代、里籍、民族皆不明了。实叉难陀译此经只是托名。另从隋唐地藏信仰流播情况看,或有可能有唐代始译本,但很早就失传了。
据实际材料来看,《本愿经》至迟在北宋已流行。宋代端拱年间(988-989)常谨所集的《地藏菩萨灵验记》之中,有清泰寺沙门知祐感应记之文,说是五代后晋之高祖天福(936-948)年间,有西印度沙门知祐来住清泰寺,其所持经有梵夹本地藏本愿功德经,还有地藏与十王变相。若此则此经在五代时已入华,而且已经流传 。同时,在常谨为此灵验记所写的序言中,也整段地引用了《本愿经·分身功德品》中的内容。在另一本灵验记、即宋代非浊所作的《三宝感应要略录》之中,第三十二条纪载所叙为地藏菩萨过去世为女身时,救母出无间地狱之事,与《本愿经·忉利天宫神通品》中地藏菩萨救母故事辞句完全一致,出自《本愿经》无疑。由此可知,《本愿经》在宋代流行已确立无疑。此前的流传或有可能。
又此经之形成,日本学者羽溪了谛认为在于阗形成。而松本文三郎则说此经是依仿净土经之阿弥陀佛本愿经,参约地藏十轮经为骨架,增补而成之疑伪经。
隋唐以后中国地藏菩萨的信仰极为普及,论者多因其浓厚的深入民间信仰色彩,谓其皆出自《本愿经》。确实,在地藏三经之中,以对后世地藏信仰影响最多而论,非《本愿经》莫属。《十轮经》与《占察经》的侧重稍有不同。但从藏经目录与刊刻及实际流传经典中反映情况,可以确知,《本愿经》的流传没有晚至明代,也不能早至唐初。宋代已经流行,传译应在其时稍前。
《本愿经》中载有四种地藏菩萨本生事迹。忉利天宫神通品有两则。其一为过去久远劫前,地藏身为大长者之子。因见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佛具有千福庄严相好,生景仰心。为证此庄严之相,发愿尽未来际不可计劫,度脱六道罪苦众生。其二说在过去劫地藏为一婆罗门女,其母悦帝利生前不信三宝,堕无间地狱。圣女为救母出地狱,瞻礼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布施塔寺,为母设供修福,并发弘愿,尽未来劫广度罪苦众生。
阎浮众生业感品载两则,其一是过去久远劫时地藏为国王。国内人民多造恶业,遂发愿度尽罪苦众生,否则不愿成佛。其是地藏曾为光目女,其母堕于地狱受苦,光目为救度之,而发愿救拔一切罪苦众生,众生成佛后,方成正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愿深誓,因随地藏经典与信仰而远播。尤其是地藏本生中有二栋皆是救母,亲历地狱,不避艰险难困,这种事迹也深合中国人孝道思想,因而更促进了地藏信仰的流行传播。印光大师评此经,"诚可谓险道之导师,昏衢之慧炬。贫乏之宝藏,凶岁之稻梁。…一切孝顺儿女,有所师承 "。明代智旭大师更直说到,《本愿经》为我佛中之孝经。
对《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注疏,有秦溪大师青莲定文、门人岳玄排出《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高泉、灵耀《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论贯》、高泉、灵耀《地藏本愿经科注》。此这三卷刊章疏都刊于《卍续藏》第35册,其实均是清代沙门灵耀所作的本愿经科注。内容分析中有:人法为名,不思议性识为体,不思议行愿为宗,不思议方便为用,无上醍醐为教相等等内容。
至于《地藏菩萨本愿经演孝疏》,是清代沙门知性所述。但不清楚版本所出 。
《占察善恶业报经》又是另一类型的地藏经。经名又称为《大乘实义经》与《渐刹经》等。此经本身也极具特点。其上下两卷,上卷详细介绍以木轮轮相法来占察人们的宿世因缘善恶之业。下卷则有较强的理论性,申述大乘实义的观法。经前题为隋菩提灯译,但此经历来出处不明,因将其列入疑伪。初唐经录尚列其为伪。直至武周时《大周经目》及《开元录》始列其为真经。此后其经影响愈广。据晚唐新罗僧人珍嵩说,《大乘起信论》亦是据《渐刹经》所造。据现知材料,在当时的著名僧人中,与《渐刹经》唯一有关的就是新罗僧人圆光 。因而,《占察经》很有可能就是由圆光撰出。
圆光是学养很高的摄论宗僧人。廿五岁由新罗来华至金陵。通涅槃、成实之学。曾在苏州虎丘修禅观。隋开皇九年(589)入长安。振兴摄论之学。声高名重。新罗王遥闻其名敕归国。他回国后仍置"占察宝"。在新罗也有很大影响。新罗从王室至平民都很敬重他。他还撰写了经论,讲解大乘经典并创"世俗五戒" 。
《占察经》之占法,是在木片上刻出十善十恶、身、口、意名称及一至八的数字等。并投向净物。以其显现数字来占吉凶善恶。最终竞能占出一百八十九种业报差别。经中显示占法同时还示以忏悔之法。《占察经》的占法数相虽然很多,但仍以一来统一诸多数相。以一实境界来统摄。因而体现出与《大乘起信论》的诸多一致之处。《占察经》的"一实境界"及"一心二相"与《起信论》的"依一心为本,无明念而生诸境界"与"一心二门"都非常相似,总之,《占察经》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以及与新罗僧人和韩国佛教的关系,都值得深入探究。
在《卍续藏》第35册中,还有失名的《慈悲地藏忏法》。这些地藏菩萨忏法,对地藏信仰的深入民间,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地藏三经及注疏的情况简述至此。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以下是我收集的竞聘公司经营科科长演讲稿,欢迎查看!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
大家好!首先感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我竟聘的职务是生产经营科科长。
一、个人简历
我叫xxx,95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学院。技术职称是工程师,XX年取得壹级项目经理资质,现为入党积极分子。毕业后在南疆项目担任技术员,从事施工和技术管理工作;96、97、98年在江西药湖高架桥、南疆项目担任工程部长;99、XX年担任项目总经;XX年至今在生产经营科主持工作。个人条件满足生产经营科科长任职的基本条件和补充条件。
二、有利条件
竟聘的有利条件有以下几方面:
1、95年至XX年我一直在项目从事施工管理和经营管理;
2、熟悉生产经营科的业务内容和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
3、熟悉标后预算、计划统计、合同管理、市场定额、企管和经营管理。
4、我对工作的认真和执着;
5、我喜欢这份工作,对工作充满了爱心和激情以及对企业的责任感。
三、主要业绩
主要业绩:说不上有什么成绩,只是我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我都认真的去作了,在南疆项目从事港区三号路和卡丁车道两工程的施工管理期间,合理的安排工期、配制最佳的机械组合和科学的施工工艺,使机械生产率达到97%以上,直接工程成本降到最低。99年担任衡水三分部项目总经期间,在皋经理的'大力支持下,执行了标后预算、成本预测和日核算。日核算给工段职工注入了成本的概念,给每一工段根据施工方案计算出每天的最少工程量,晚上和工段职工一起根据当天的工作量、人员、机械、材料的消耗情况,核算出当天的盈亏情况,并分析出原因。在节流的同时积极拓展开源的途径,为衡水三分部最终取得较好的效益奠定了基础。到生产经营后,在处领导的关心和其他科室支持下通过我科室全体科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顺利通过了建设部壹级资质的申报,取得了公路工程总承包壹级,市政二级,路基、路面、桥梁、地基处理专项壹级。
2、通过了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天津市的“守信誉、重合同”企业。
3、及时编制了新开工项目的标后预算;为项目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成本目标,为项目经理提供相对公平竞争的平台;
4、在经营管理方面修改了分包结算、分包合同管理办法和设计推行了项目核算模板及施工合同范本。
5、收集汇总了各项目所在地的工序市场价和修改我处工序施工定额。
6、指导项目操作层的申报和参与项目操作层的核算工作。
7、编制了qhse体系的程序文件和推动了该体系的运行与实施。
因本人比较年轻,工作年限不长,工作经验不足,因此我将加强与项目和各科室的联系,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增强自身的素质,逐步弥补自己的不足。
四、工作设想
对所竟聘岗位的认识和上岗后的设想;所竟聘的生产经营科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企管、计统、定额、标后预算、经营管理和材料管理。在这里我介绍以下企管包括的五个方面
1、双项考核
2、营业执照、资质、资信、年检工作,项目经理资质的年检换证以及“外地驻津企业备案”工作
3、方针目标的管理工作
4、工程处的荣誉申报工作。
5、对各种证件的管理工作。企管工作琐碎而责任重大;计统、定额、标后预算、经营管理和材料管理是项目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每项工作都需要扎实的基础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如施工计划是企业活动的纲领,是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计划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的编制、执行、检查、处理来控制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每一工作都很重要,我将用我的认真和执着与同事们携手去完成每一项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修订我处的施工定额,为标后预算的编制提供依据,
2、加大合同管理和分包结算的力度;
3、提高标后预算的编制水平。
4、在材料管理中加大限额领料的管理,
5、强化对分包队伍和操作层的管理,
6、加强材料主管和项目总经的培训。
在我的汇报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最想说的就是:如果我在竟聘中不能取胜,我仍将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为天津工程处的蓬勃发展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谢谢大家!
来自百度
在地藏菩萨的经典之中,最为主要有"地藏三经"之称、这就是:
《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十轮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
与此三经密切相关的还有对此三经的注疏,以及忏仪、行法类的杂藏和灵感记等等。
由于地藏菩萨大愿宏誓和成为幽冥教主的身份,所以与地藏菩萨紧密联系的还有关于地狱、十王的经典、以及盂兰盆会、目连的经典等。地藏经典不仅收辑于历代藏经中,而且在敦煌遗书中也有不少发现,甚至在民间信仰之宝卷形式中,也有很多流传。限于篇幅,我们仅以《大正藏》为主来检索地藏菩萨经典,并对这些经典情况略作归纳。
以《大正新修大藏经》来说,第13、17、20卷中地藏经最为集中。此外还有图像部中的个别经典。例如第13卷的中失译《大方广十轮经》、玄奘《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实叉难陀《地藏菩萨本愿经》、不空《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第17卷中菩提灯《占察善恶业报经》。第20卷中输婆陀罗《地藏菩萨仪轨》、《埊吿大道心驱策法》、《地藏菩萨陀罗尼》。第85卷中《地藏菩萨十斋日》、《地藏菩萨经》。还有《大正藏图像》第6卷中《金色地藏曼荼罗图》、《六地藏图》、《地藏曼陀罗》种子图、《图像》第7卷中的《预修十王生七经》等等。
在《卍续藏》第35册中有明藕益大师智旭《占察善恶业报经玄义疏》 、灵耀《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灵耀《地藏本愿经科注论贯》,还有知性《地藏菩萨本愿经演孝疏》。第129册有智旭《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智旭《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 、失名《慈悲地藏忏法》。第149册有常谨《地藏菩萨灵验记》,第150册有藏川《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十王因缘经》、《佛说地藏菩萨预修生七经》。
《大正藏》第85卷中的经典则原出自敦煌遗书、如《地藏菩萨十斋日》即选大英博物馆藏S2568号。《佛说地藏菩萨经》即选大英博物馆藏S197号卷子。《大正藏图像》各卷中虽无单独的地藏经典,但是在各种曼荼罗图以及关于曼荼罗的经典中还有不少包括地藏菩萨的图像及仪则轨范等。在此尚不可能有详细讨论。图像卷第7中的《预修十王生七经》是据自高野山宝寿院寺的藏本,《卍续藏》第150册中经典《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和《预修十王生七经》虽未注出处,但这几种写本都与敦煌卷子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为,敦煌遗书中此经写本有数十个编号。日本所传即使不是敦煌卷子,出自其他的传本,也可以作对比的勘排对照研究 。
另外民间流传亦很盛的有题为不空译的《佛说延命地藏经》。
在"地藏三经"之中,有两部经都被指为疑伪经典。这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与《占察经》。所谓疑伪经,一般是指中土撰述、依托佛说,而不是从域外传入的经典。疑伪经确是佛教史上较复杂的情况。但即是断定为疑伪经,也不能说明其不重要。如《首楞严经》与《大乘起信论》,都有关于其真伪的争论,但这两部经在中国佛教史上都有到极重要作用。地藏经典中疑伪经典较多的情况,是地藏信信仰中一个重要的特色。三经之外,《佛说延命地藏经》、《地藏十王经》与《预修生七经》等也属疑伪经。这个情况值得深入研究,至少可以说明地藏菩萨信仰具有较强的中国特点。
《地藏菩萨本愿经》梵文经名为Ksitigarbha-pranidhana-sutra。内容分为十三品。《本愿经》是有关地藏菩萨最重要的经典,经中叙述地藏菩萨的本愿功德、本生誓愿。其中也包括了地藏菩萨的诸种本生事迹,经中还强调了诵读本经可获不可思议的利益、消无量罪业之功德。
《本愿经》虽然经题署名为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 所译,但是从佛籍考之,唐代经目中多所未载。如开元释教录、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等内都没有这条记载。而历代以来藏经刊印情况中,宋、元、高丽等诸藏中皆没有收载,只有更晚的明藏中收有此经。因而吕徵先生指说此经为明初始得 。所以唐实叉难陀传译本之说法不够可靠。实际明代高僧祩宏在此经原序已明确说出,《本愿经》时流通本(即为通行本)译人为法灯、法炬。其时代、里籍、民族皆不明了。实叉难陀译此经只是托名。另从隋唐地藏信仰流播情况看,或有可能有唐代始译本,但很早就失传了。
据实际材料来看,《本愿经》至迟在北宋已流行。宋代端拱年间(988-989)常谨所集的《地藏菩萨灵验记》之中,有清泰寺沙门知祐感应记之文,说是五代后晋之高祖天福(936-948)年间,有西印度沙门知祐来住清泰寺,其所持经有梵夹本地藏本愿功德经,还有地藏与十王变相。若此则此经在五代时已入华,而且已经流传 。同时,在常谨为此灵验记所写的序言中,也整段地引用了《本愿经·分身功德品》中的内容。在另一本灵验记、即宋代非浊所作的《三宝感应要略录》之中,第三十二条纪载所叙为地藏菩萨过去世为女身时,救母出无间地狱之事,与《本愿经·忉利天宫神通品》中地藏菩
求道教《度人道场》全部 求道教《灵宝十王度人道场真经》 QQ 799452931感谢
本文2023-11-04 09:39:3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9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