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用什么话念诗,兼谈汉语方言的前世今生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3收藏

李白杜甫用什么话念诗,兼谈汉语方言的前世今生,第1张

上大学的时候,一到同学们打电话的时间,就会上演全国各地方言秀,这个经历想必大家都有。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地理位置相距甚远的,方言差异也非常大。

幸好国家推广了普通话,要不然,同为中国人,说起话来鸡同鸭讲,以后大家不得不笔谈了。

那么在遥远的古代,教育、交通、传媒都近乎原始,推广普通话更是无从谈起,那时候的人怎么交流呢?

历史学家说,古代官方也推普通话,比如雅言、官话。进京的仕子必须学会讲官话,要不然皇上听不懂你说的话,一腔才华何处施展?

于是我们可以脑补这样的画面,李白操着一口四川口音高歌“黄河之水天上来”,杜甫则用河南话吟诵“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真相确实如此吗?当然不是,唐代的四川话跟现在的四川话完全不一样。

古人是怎样讲普通话的,国人对此有很多误解,我来为大家一一解读。

我们以唐代的中古汉语为例,中古即从三国到宋代,元代以后,广大北方地区的发音就与现代汉语比较近了。

问题一,古代不推广普通话,如果老百姓没学过官话,那不同地方的人岂不是没法交流了?

不用担心。

唐代中国主要区域是从黄河中游地区向四面辐射。现在中国很多地方的人,其祖先都是从中原地区迁居而来,比如福建的大姓林姓、陈姓,根源都在中原。

人口的迁移也自然带着语言的迁移。但唐代汉语的分化没有现在这么大,汉语顶多到了江南或塞北才有点方言偏差。现在的河南话和陕西话、山东话相差就不太大,唐代亦然,所以大家交流起来并不困难。

也就是说,唐代中国人没那么多,也就一千万,地方没那么大,方言也就没有太多差别。

那么问题二来了,既然唐代汉语分化还不大,为什么现代汉语里各方言差别这么大?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疆域太大,同一种语言随着人口迁移到了不同的地方,肯定会有不同的变化。

这个变化主要的因素有地理、文化传播交流、人口流动等等。

现代各地的方言和古代汉语有什么关系?当然是祖宗与后代的关系。就像同一个祖先,他的后代到了不同的地方生活,又经过很多代人的繁衍。后代当然保留了祖先的一些特征,但也演变出一些自己独特的东西。

我老家某地的方言里,鱼读成"nv",而且鼻音很重。其实在中古汉语中,鱼的发音是"nyo",古时候鱼与余是不同音的。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方言里,某些字发音与普通话差别很大,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方言难懂的另一个原因,方言词汇中用的字与现代汉语本就不一样。

港剧中把警察叫"chai yan",我猜实际上是“差人”,就是古代衙门里当差的吧。再比如湖北、江西一带的方言把上午、下午叫做“sang zu”、“ha zu”,一般人就不懂了。其实它们对应的字是“上昼”,“下昼”,大家一看,不但秒懂,是不是还觉得充满文化气息?

现代的语言学家把中国的汉语方言划为北方话、吴语、粤语、闽语、湘语等等,甚至同一类方言里还要细分次方言,比如广东话里就包括广府话、潮汕话、客家话。其实这些方言都是继承自中古汉语,但又经过了历史的演变。

中古汉语里的很多特点,在有些方言里保留了,在有些方言里又丢掉了。

用一个通俗的例子解释这句话。

大家的印象中,北方人说话区分平卷舌音,而南方人则平卷不分,比如“滋瓷”、“发骚”。

据语言学家的考证,中古汉语里是有平翘舌之分的,翘舌音在南方方言中退化得很厉害,但也没有完全绝迹。南方方言还保留了中古汉语的另一大特征:入声韵尾,而入声早在明朝末年就在北方消失了。

所谓入声,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字说完,还会留有一声,类似英语里的put,get后面的t,说快了或者连着其它词时,就只剩一口气。如果跟广东人说话,让他将“国家”二字分开说,慢一点,就会明显发现这种现象。

问题三,现在中国有没有哪种方言就是古代汉语,或者极其近似古代汉语?

这个问题已经在网上争论很长时间了,各地民间科学家们纷纷踊跃地证明,自己的母语就是古代汉语。比较典型的就是粤语(广府话,也叫广东白话)、闽南话、客家话,甚至还有湖南的“专家”也不甘示弱。

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可以想像,曹操、李世民这样的一代雄主操着广东口音指点江山,画面太美不敢看。

那么到底哪种方言更接近中古汉语呢?正确答案是,以上选项皆不正确。

语言本身就像人的生命一样,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和外界影响在不断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语言,汉语是这样,英语、日语也是这样。

比如说,人类为了追求表达的效率,势必会将单一复杂音节分化成多个简单音节。像古人在答应别人时会说:“诺”,一诺千金就是由此而来,现代人则说“好吧”,甚至是“ok”。

或者把复杂音节简单化,比如北方口语中大量的儿化音和简化音,北京方言里“贴儿门”,其实是说“天安门”,还有台湾口语中的“男票”、“你造吗”。

再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肯定有大量的新词出现。

所以今天的任何方言都与中古汉语相差很大。

有一种说法,北京话是胡语,因为历史上被少数民族政权侵占过。

这完全是偏见,一种语言会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但也不能无限夸大。北京话与广大北方地区的方言并没有太大差别,难道少数民族语言能强大到同化整个北方?

问题四,为什么有的古诗用方言念会比普通话更押韵?

古人在创作诗词时,肯定是押韵的。用今天的普通话读古诗,的确可能出现不押韵的现象,这当然是因为普通话与中古汉语的差别所导致的。

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一段用普通话读就不押韵:

第一列音标是现代汉语拼音(后面数字为声调),第二列是中古汉语音标,后面的k表示入声,不发音即可。

说明在古代押韵的诗到了普通话里就不押韵了。

有人说用广东话说诗更押韵,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因为广东话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因素,比如入声。

但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这首中国人都熟读的《悯农》:

第一列音标是广东话,可见这首诗用广东话还不如用普通话念押韵。后一列则是中古汉语音标,看来对中古汉语的韵母继承,普通话有时候优于广东话。

同样的现象还存在于下面几个字,后面的音标是粤语。

而这几个字在普通话和中古汉语中都是以/an/收尾的。这说明什么呢?广东话在继承了中古汉语之后,却在一些语音上发生了变化。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古代又没有录音机,你怎么知道古汉语怎么发音呢?

关于这门学问,很多专家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像著名的古汉语学家王力,郑张尚芳等。

古人虽然没有录音机,但留下了大量的韵书,比如隋朝陆法言的编写的《切韵》,宋代陈彭年编著的《广韵》。今人可以根据韵书,还有各地方言中保留的古汉语音韵和不同语音的进化程度进行反推和似声。像南方的客家话就因为历史原因,保留了很多中古汉语的发音。

不敢说一定能推测得100%正确,能复原60%就很不错了。

类似的,国外专家也在尝试复原古希腊语,古埃及语,BBC拍摄的《古代埃及人》中就完全使用古埃及语对白。

有人会问,既然古汉语在现代已经消失了,那研究古汉语发音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有,简单举几例。

如果知道了古人如何说话,那么在鉴定古籍文献时就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古人在文章中经常用通假字。通假字只有在同音的时候才会使用,如果两个字在当时不同音,却被用作通假字,那么就有可能是被后人改过的,甚至是伪作。同样,一首唐诗以唐代的语音念发现不押韵或者不符合平仄规律,那也可能是后人的伪作。

大家在读历史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好玩的现象,古人的名字都有奇怪,尤其是上古时代,比如比干、妲己,齐桓公名叫姜小白,越王勾践,吴王夫差,还有庆忌、要离什么的。不光意思难懂,发音也很别扭。

这正是因为古汉语发音与现代差别太大的原因,在古人读来,这些名字应该是朗朗上口的。用古汉语发音来鉴定古代的人名、地名就很有帮助。

再比如佛教用语有“浮屠”,“佛陀”,它们都是一个词。梵语中佛是buddah,而“佛陀”的中古汉语发音是byoda,很类似。所以一个外来词究竟是汉代的翻译还是唐代的翻译,熟悉中古汉语的话一看遍知。

古汉语发音不仅在国内有用,在国际上同样有益。

比如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越南,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语言中继承了大量古代汉语语汇,连发音都完整地保留了。学习过日语、韩语的人应该对此不陌生。

举个例子,在韩语里,护照一词是“여권”,标注为拼音是yeogwon,发音类似于yao guan。如果我告诉你,它就是汉语词“入关”的中古发音,是不是觉得很亲切?

不过,知道一点中古汉语后,相信大家对穿越剧再也不感兴趣了。

如果真回到古代,连基本的说话都成了问题。

现在我把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用中古汉语读一遍,大家自己感受一下李白的诗情画意吧:

最后申明,古汉语语音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我只能粗浅地给大家介绍一些。肯定有很多错误不周之处,请大家不吝指教。

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在百度、优酷上搜“中古汉语”,有更多干货。

《方言》是我国古代出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搜集、解释方言辞汇的书籍。原名《殊言》,全称是《輶〔you由〕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輶轩”是古代一种轻便的车子,周秦时代天子使臣常乘这种轻车,“考八方之风雅,通九州之异闻,主海内之音韵,使人主居高堂知天下风俗也。”(《华阳国志》卷十)所以使臣也称“輶轩使”或“輶轩使者”。应劭[shao哨]《风俗通义·序》上说:“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采异代方言,还奏籍之,藏于秘室。”就是在周秦时,常在每年八月派遣“輶轩使者”到各地调查、搜集方言,回来记录整理,收藏在秘室。这就是《方言》名称的由来。

  《方言》的作者 《方言》的作者扬雄(也写作杨雄,公元前53—公元16年),字子云,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末年的文学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汉书》扬雄本传称他“博览无所不见”,少年好学,善作辞赋,多识古文奇字,通晓训诂,作《训纂篇》、《太玄》、《法言》等。扬雄40多岁来到京师,被举荐为郎,“得观书于石室”,“校书天禄阁上”(扬雄《答刘歆书》)。

  “輶轩使者”搜集得来的方言资料等,经秦末战乱,到汉代,大部分散失了,只有成都的严君平、临邛[qiong穷]的林闾翁孺“犹见輶轩之使所奏言”(扬雄《答刘歆书》)。严君平收藏有1000多字,林闾翁孺保存有目录提纲一类的资料。因为严君平是扬雄的老师,林闾翁孺是扬雄的亲戚,所以扬雄有机会看到它们,就以这些残存的资料为基础,又亲自着手收集。他趁各地士人和调访士兵来京的机会,常常带着书写工具向这些人作调查,然后汇集整理。经过27个寒暑的积累,才编成一本9000字的《方言》。天凤三四年间(公元16、17年),当时的刘歆编《七略》,求观《方言》,被扬雄回绝:“未定,未可以见”,并表示如果刘歆“必欲胁之以威,凌之以武”,强迫他交出《方言》的话,将“缢死以从命”(扬雄《答刘歆书》)。由此可见扬雄对《方言》是何等的珍视了。第二年(公元18年)扬雄病逝。

  《方言》的编纂特点 《方言》原本15卷,9000字;今本分13卷,近12000字。共收录词条658①个,卷十二收102条,卷十三收有149条。书中收录的语词,虽然没有标明门类,但大体是参照《尔雅》的体例,采用分类编次的办法,每个词条按义类归入各卷。卷一、二、三是语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卷四衣物;卷五器皿、家具、农具等;卷六、七语词;卷八动物,下分飞鸟、走兽、家禽等;卷九车、船、兵器等;卷十一昆虫等。

  书中还把搜集到的古今方言、通语根据时间地域的变化,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创制了专称加以解说,用以区别这些词的区域差异和古今流变:(1)通语、凡语、凡通语、通名、四方之通语:指不受地域限制的共同词汇;(2)某地语、某地某地之间语:指因地域关系,语言发生变异的各地方言;(3)某地某地之间通语:指通行区域较广的方言;(4)古今语、古雅之别语:指古代不同的方言;(5)转语、代语:指因时代和地域不同,语音发生转变而产生的词汇。

  书中解释词语的方式,一是举出一个词作为标题性的东西,然后把各地不同的方言词罗列其下。如卷八释“猪”条:

  猪,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jia加〕;关东西或谓之彘〔zhi置〕,或谓之豕〔shi史〕;南楚谓之豨〔xi希〕;其子或谓之豚〔tun屯〕,或谓之貕〔xi希〕;吴扬之间谓之猪子;其槛及蓐曰橧〔zeng增〕。

  这种方式,有人归纳为“标题罗话法”。再一是先列举一些同义词,用当时一个通用的语词解释。与《尔雅》不同的是,这些同义词都属不同的方言词汇,所以接着说明这些词分别属于何种方言。如:

  [忄夌][ling灵]、怃[wu五]、矜、悼、怜,哀也。齐鲁之间曰矜,陈楚之间曰悼,赵魏燕代之间曰[忄夌],自楚之北郊曰怃,秦晋之间或曰矜,或曰悼。

  书中在记录方言的同时,还说明由于地区隔绝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方言;指出词有古今、雅俗之别,因时间的变迁和地区的变化而造成了古今语、方言词的差异。如:

  敦、丰、厖[mang忙]、[大下介][jie介]、怃[hu忽]、般[pan]、 嘏[gu古]、奕、戎、京、奘[zang葬]、将,大也。凡物之大貌曰丰。厖,深之大也。东齐海岱之间曰[大下介],或曰怃。宋鲁陈卫之间谓之嘏,或曰戎。秦晋之间凡物壮大谓之嘏,或曰夏。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燕之北鄙,齐楚之郊,或曰京,或曰将。皆古今语也。初别国不相往来之言也,今或同。而旧书雅记故俗语,不失其方,而后人不知,故为之作释也。

  先罗列12个同义词,用当时的通语“大”解释,然后分析各地的特殊说法,指出12个同义词与“大”的意义相同,都只是古今语的分别,这些词各地原本不全是互相通用,而现在有的成为通语,这些词在古籍中都有记载,恐后人不能通晓它们的差异,所以著书加以解释。这段话把各地方言的异同,古今语、雅俗词、方音与通语因时间地点的移易而产生的交错演变的复杂关系条分缕析,把当时的口语方言和古代的书面语言进行比较研究,除了记录方言外,还记载了古今词汇的不同,保存了一些古代词语。

  书中记录的语言,不仅有汉语的方言,还有少数民族的语言。它们采摭自不同的地区,包括西汉的许多地方,东起东齐海岱,西至秦陇凉州,北起燕赵,南至沅湘九嶷〔yi疑〕,东北至北燕朝鲜,西北至秦晋北鄙,东南至吴越东瓯〔ou欧〕,西南至梁益蜀汉。这些地区范围大小不同,古今属地有别。既有行政区划的地名,也有自然地理的名称;既有古代的地名,也有汉代的地名;既有表示较大范围地域的,也有表示个别地域的,因此书中所指的方言区域,相当复杂。有的是古国,如秦、晋、韩、赵、燕、齐、鲁、卫、宋、陈、郑、周、楚、吴、越等;有的是州,如幽、冀、并、豫、青、兖、徐、扬、荆、雍、凉、梁、益等;有的是郡,如代、汝南、沛、平原、临淄、会稽、广汉、蜀、巴等;有的是县或某一地,如曲阜、钜野、郢等;有的是江河,如江(长江)、河(黄河)、汾、济、汝、颍、淮、泗、湘、沅、洌水等;有的是山岳,如岱(泰山)、衡、嵩、九嶷等;还有其他国家民族,如朝鲜、瓯等。此外,书中还以函谷关为界,划分方言区。函谷关以东叫关东或自关以东,函谷关以西叫关西或自关以西。书中也常用两个以上的地区名并举,以显示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区方言接近,说明某些语言在全国范围是方言,在某些地区又是通语。

  《方言》的价值 《方言》的编纂,作者虽没有到各方言区去进行实地调查,只是向集中在大城市各地的来人采访收集,这种收集材料的方法,以及书中所采用的不同以往各种语义辞典的编纂体例,在当时已具有相当的科学性,是中国语言文字学史上的一大创举。《方言》的全书只有9000字,但在中国语言文字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人研究汉语的发展,以及汉语方言、汉语词汇、汉语音韵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通过《方言》,还可以了解到汉以前汉民族共同语的存在情况,汉语方言分歧、交错的复杂现象,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情况。书中记录的若干专门词汇,为了解汉代社会文化面貌,提供了语言上的依据,可以从中窥见社会的风土人情和汉文化的实际情况。通过方言可以了解汉语发展变化的种种情况,从通语与方言的互相消长转化,考察古代社会发展对汉语发展的影响,证明我国各地区的方言都是统一的民族语言的地域变体,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语言。扬雄通过对汉代方言词汇在地理上、各地方言在构词形式和词义上的差异,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的研究,揭示出若干汉语言发展的重要规律。

  《方言》的产生,不仅在中国语言文字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也是世界方言学史上一部不朽的著作。

  与扬雄同时代的学者,给《方言》以极高的评价,汉代著名古文经学家张敞之孙张竦,看了《方言》的部分手稿,称赞此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应劭《风俗通义·序》)。为《方言》作注的晋代学者郭璞,赞誉该书搜辑广泛,辨析细微,贯穿条理,使人“可不出户庭而坐照四表,不劳畴资而物来能名”,是“真洽见之奇书,不刊之硕记也”(郭璞《方言序》)。晋代的常璩、杜预也把《方言》与《尔雅》相提并论。

  方言俗语类的字书 继《方言》之后,出现的一部通俗辞典是《通俗文》。它的作者,相传是东汉古文经学家服虔。服虔字子慎,河南荥阳人,是我国用反切注音的先行者。《通俗文》原书已散失,从一些古籍的引文及清代人辑录的佚文看,此书专收汉代新产生的通俗用语,如:

  撞出曰打。

  沉取曰捞。

  辛甚曰辣。江南言辣。 中国言辛。

  惭耻谓之忸怩。

  张帛避雨谓之繖盖。(繖,后作“伞”)

  匕首,剑属,其头类匕,故曰“匕首”。

  书中对语词的解释,既释义,也注音,成为古代第一部从生活用语中辑录词语的通俗辞典,它很注重实用。

  受到《方言》、《通俗文》的影响,后世的许多学者都重视方言俗语,特别是在明清两代,出现了一批续补《方言》和专门研究俗语,或某一地域方言的书籍。续补《方言》的著作,如清人杭世骏的《续方言》,清代程际盛的《续方言补》,清人程先甲《广续方言》;辨析俗语常言的如:明代陈士元的《俚言解》、张存绅的《雅俗稽言》、陆嘘云的《世事通考》、周梦旸〔yang洋〕的《常谈考误》、佚名的《目前集》等,清代有翟灏的《通俗编》、钱大昕〔xin心〕的《恒言录》、顾张思的《土风录》、郝懿行的《证俗文》、钱大昭的《迩言》、厉荃的《事物异名录》等;考证某一地方言的有:明代李实的《蜀语》、清代吴文英的《吴下方言考》。

  上述诸书,总的来说,主要是从经史子集等古书,以及类书、历代笔记杂著、小说、戏曲等作品中抄录材料,罗列排比,释义简单,有的甚至没有解释,缺乏辨析。虽然也程度不等地辑录了当时口语中的常用词汇,但极少像扬雄那样下功夫调查研究,对研究古今语的变化价值自然低得多。但由于这些书中辑录了古书中丰富的汉语词汇,对于我们阅读古籍,了解文义和古代名物制度、社会风俗,也很有帮助。

  研究《方言》的著作 历代对《方言》的注疏,最有名的是晋代郭璞的《方言注》,这是《方言》的第一个注本,13卷。郭璞的注释,包括注字音,解释语义,说明声转,证以方俗通语,引证古文,标明异体字或通假字,解释地名等。注释中,郭璞引用许多晋代方言词、方言口语。实际上,郭注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晋代方言词典。可以说,《方言》能对后世的方言俗语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郭注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清人戴震的《方言疏证》13卷,搜集古书中引用《方言》和《方言注》的文字与《永乐大典》本相互参订,又用《永乐大典》本同明刊本校勘。逐条疏通文字,订正讹误,补充遗漏,共改正讹字281个,补脱字27个,删衍字17个。还通过严密的考辨,确认《方言》为扬雄所作,得到后世公认,从而澄清宋代洪迈提出的《方言》是否为扬雄所作的质疑。

  清代卢文弨[chao抄]的《重校方言》、钱绎的《方言笺疏》、王念孙的《方言疏证补》,都有一定的影响。

  今人周祖谟校、吴晓铃编《方言校笺及通检》,校正原文讹误脱漏,集历代注疏之大成,是《方言》的最佳校笺本。

1 古汉语在陕西方言中的保留有哪些体现

陕西人说的是古汉语 过去不曾知道,我们村上人说的关中方言,是中国最古老的语言。

还以为农民说的话,比较土气,生冷硬噌,难登大雅之堂。而实际上,在古代它是中国的官话,被称为雅言,《诗经》《唐诗》要用古代的官话,也就是现在的关中方言来读,才算是标准读音。

一千多年过去了,虽然许多古代建筑已灰飞烟灭,人民经历了一次次屠杀,但只要一息尚存,方言便会得一留存。有人只注意到写在书上的历史,文物中的的历史,其实陕西方言更是活着的历史,动着的历史,由黄土地上一代一代的农民传承着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一些人的考证,相信你读过之后,会为陕西方言而惊叹。陕西自古帝王都,历经十三个朝代,大概有两千多年历史。

中国的文化,语言,文字,都是在此期间形成和创立的。自建都陕西的西周始,关中方言被称为“雅言”。

《诗谱》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由于陕西曾经是周秦汉唐四大朝代的国都,陕西方言曾经是当时的官方语言,因此古汉语、史记以及唐诗,都需要以陕西方言来读,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词汇,读出当时的味道来。

不仅如此,你现在所写的汉字,也是在陕西创造的。先是有由仓颉造字,他是陕西宝鸡人,出生于五帝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以后秦始皇统一文字,全国开始通用李斯小篆,汉代演变成隶书,唐代演变成了今天通用的楷书。到陕西,不仅要看历史,如果你有心,体会一下陕西方言中的历史,可能更有意思。

“咥”(音喋)字。西安人把吃饭叫作咥饭。

“咥”即是古汉语,查辞海而知,咥:咬。《易。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嫽”字。

辞海:嫽--美好。《方言》第二:“嫽,好也;青徐海岱之间或渭之嫽。”

“嫽的太”,陕西话“好得很”之意。如果要表示程度加深,则谓之“嫽的太太”。

可以径直追溯到上古时期,在《诗经》中发现它的用例。《诗经·陈风·月出》唱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嫽)兮。”

给《诗经》作注的汉代学者毛亨说:“僚,好貌。”汉代的另一位大学者扬雄在其《方言》一书中也说:“嫽,好也。”

此后,这个词便一直保存下来——不过,大多是以复合词的形式出现的。如唐代的白行简在其《三梦记》中记有这样的诗句:“鬟梳嫽俏学宫妆,独立闲庭纳夜凉。”

“嫽俏”,就是形容美好、俏丽的样子的 。 “倭也”。

指人漂亮,娇美。如:“你看nia小伙娶的媳妇多倭也!”指事情办停当,令人满意。

如:“那人心细,活做得倭也,没啥弹嫌的”宋代人编有《文韵》中解释道:“倭,顺貌”,即是“平顺的样子”,只是关中人在方言里因所指对象不一样,而出现了多义现象。实际上仍是《文韵》所说“顺貌”的引申或扩大。

喝汤(喝水)。说到“喝汤”,这汤非土话,乃文词也。

蓝田人现在还这样说。汤即热水也。

临潼华清池有个“九龙汤”(地热洗澡池),便是此义。 “瓤人”。

陕西话里有“让人”读(瓤人)一词,指取笑、讥笑别人的意思。记得中学课本里《信灵君窃伏救赵》中有此一句,“魏公子让信灵君曰”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词保留的够古老吧。 “彘”字。

宝鸡一带将“猪”读作“只”,人们总是以为是很土的读音,其实应当是“彘”,是很古老的语言!《鸿门宴》中“……项王曰:‘赐之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乡党”。“乡”和“党”,都是我国古代的民户编制。

据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记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换句话来说,五百户为党,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

随着时代的推移,乡、党这样和农村行政区域单位不再使用,但“乡党”这一称呼却延用了下来。 “毕了”(完了的意思)。

来自古语:六王毕,四海一。 “林檎”。

陕西农民将沙果称为“林檎”,一直以为名字很土,可是查字典,居然是文辞:高级汉语大词典,檎 qin ――“林檎”:落叶小乔木,开粉红色花,果实像苹果而小,可以吃。国际标准汉字大词典,〔林~〕a落叶小乔木,果实像苹果而小,是常见的水果;b这种植物的果实。

均亦称“花红”、“沙果”。 “得是得”。

陕西话中疑问句的发问方式是将疑问助词“得是得”放在句末。日语中的疑问句发问方式和助词都与陕西方言基本相同(日语中用“得斯嘎”)。

“倩蛋蛋”。又如,我们口语中常说的“倩”,也可以在《诗经》中找到其源。

《卫风·硕人》篇是这样描写卫国的贵夫人庄姜的容貌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唐代的大学者孔颖达说,“倩”就是用来形容“巧笑之状”的。尔后,“倩”也可以泛指姿容之美好。

“倩女”即指“美丽的少女”。杜约夫《拟李商隐诗》云:“楚曲风烟悉倩女,武陵花月梦仙郎。”

与“倩”有关的“倩俊”、“倩俏”、“娇倩”等词,或用以形容人物之俊美,或用以形容人物之俏丽,或用以形容人物之娇美。而我们陕西人则常常把可爱的小儿叫做“倩蛋蛋”,也都保留了"倩”的“美好”、“可采”之义。

“闻”字。可以在唐诗宋词中找到其源的陕西方言词语,数量就更多了。

我们在阅读唐宋诗人的作品时。

2 陕西方言都有什么特点

要看陕西哪一片了,陕南那边说西南官话,和四川口音近似,一般说“陕西话”是指以西安话为代表的关中方言。西安话阴平调值低降,在读以元音(包括y,w开头的)为开头的字时,会有ng(国际音标:/ŋ/)做为声母。如:爱,读作“ngāi”;安,读作“ngan”。t和q、j和z、d和j、y和n有部分混淆或颠倒。(陕西话使用区各地不尽一致)如:就,读作“zōu”,而“就”本来的发音“jiu”则用来表示蹲下的意思。

具体听感可以参照一下陕西关中话影视作品

《美丽的大脚》

《秋菊打官司》 例句:我就是要个说法!(ηè zōusi yāoge shefa!)

《有话好好说》 例句:安红,我想你!(ηanhóng,ηè xiàng nì)

《西安虎家》 例句:都累成马咧!(dou lēi cheng mà lie!)

《英雄》 例句:大风!(dā feng!)

《121枪杀大案》例句:物怂(wo song)有个枪。(wò sóng maoshou yòu ge qiang。那家伙口袋里有个枪。)

《神话》

《天下无贼》例句:没想到是我吧 (mo xiàngdāo si ηè ba)

《武林外传》例句:我的神呀 (ηè di shén ya)

《高兴》 例句:美地很!(mèi di hèn)

《疯狂的赛车》例句:没钱你还雇凶!

3 隋代隋文帝说的话是什么样子的

我认为会更接近陕西话

首先:文言文

——是一种书面语,并不能等同于当时的口语

即便是当代以白话文写作,书面语和口语依然是有区别的

其次:陕西话

——可能是当代语言中保留古文词汇和句式最多的方言

比如你要找人,问人在哪里

对方回答你:你去喊一声他就能听见了

陕西话的口语就是:你呐喊一下

PS:任何的方言也都势必随着时代而发展

不断地融入新的词汇

所以只能说“更接近”,不可能完全等同

最后:其他语言

可能或多或少还会受到鲜卑语的影响

4 陕西话的发音特点

陕西关中方言中只有四个声调,但与普通话声调有很明显的对应关系。大部分字读音符合声调对照表。以下以西安话例: 不符合以上对应关系的主要是清声母及 次浊声母 的 入声字。普通话把清入字不规则地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把次浊入声字入去声,而关中话则将清入、次浊入入阴平。如清入“八、福、笔、各”?次浊入“麦、月”等。

普通话发阴平(一声调)的,陕西关中方言都念轻声

普通话发阳平(二声调)的,陕西关中方言仍读阳平

普通话发上声(三声调)的,陕西关中方言发去声

普通话发去声(四声调)的,陕西关中方言发阴平

在读以元音或半元音为开头的字时,有“ η ”(ng)做为声母。如:爱,读作“ηāi” 安,读作“ηan”正是因为陕西关中方言中没有上声,发音不需要拐弯,所以讲起来酣畅淋漓,十分痛快。另外陕西关中方言会有拖长音的现象,听起来比较流畅。

在关中农村,古老的汉字音还有很多,入声也并未完全消失,颚化程度关中片各不相同。

5 陕西方言各种句子

陕西关中东府渭北一带方言(土话读音较重)歪曲事实叫“胡粘呢”,骂人隐私叫“揭人短”,脾气暴躁叫“歪人”,已婚女叫“婆娘”,生孩子叫“抓娃”,笨拙叫“吧拙”,太阳叫“爷”, 叫“ ”,大便叫“夿夿”,巴结人叫“舔尻子”,香味叫“劝”,娶媳妇叫“sei媳妇”,迎亲小男孩叫“镊姑娃”,弹嫌叫“挑刺儿”,女儿去娘家叫“遨娘家”,批评叫“数落、失撅”,眼泪叫“撵雨”,公 公叫“阿公”,婆婆叫“阿家”,猪叫“唠唠”,行动慢叫“暮囊”,啰嗦叫“斧音”,猪油叫“荤油、腥油”,挖苦人叫“嚷人”,追叫“撵”,羞叫“焚”,男 孩头髪叫“帽盖”,合适读“和式”,慷慨叫“大方”,小气叫“抠掐”,睡觉读“费觉”,没有读“煤咧”,法律读“法狱”,可恶读“可误”,这样读“着 样”,晚饭叫“喝汤”,摇摆叫“吥唻”,便宜读“偏乙”,楞小伙叫“冷娃”,坏了叫“哈咧”,污垢叫“垢夹”,作孽读“糟孽”,头叫“撒啊”,家里叫“屋 里”,小娃叫“木都娃”,油条叫“油炸鬼”,猖狂读“张狂”,找叫“寻”,爱读“艾”,那读“乃、喔”,斟酌叫“吃模”,不要读“嫑”,不用读“甭”,角 币叫“毛票儿”,高粱叫“掏黍”,铡刀叫“嚓子”,板凳叫“板藤”,碰、撞叫“碓”,爱夸自己往事叫“老卖派”,闲读“寒”,迟读“瓷”,双、霜读 “方”,困惑叫“枉累”,厨房叫“灶伙”,茶杯叫“碗碗”,生意叫“买卖”,商店叫“铺子”,傻子叫“瓜娃”,爱说谎话的人叫“谎流儿”,遇事迟疑不决叫“很难唱”,钱叫“嘠啊”,损坏叫“日踏”,残废人叫“十不全”,中式纽扣叫“纽门”,孩子可爱叫“乖娃”,没眼色的人叫“莫挡儿”,乡下人叫“乡棒”,放下叫“搁吓”,骄傲叫“骛”,摆阔气叫“拽”,厕所叫“茅子”,妯娌叫 “线吼”,连襟叫“挑担”,舅爷叫“老舅”,姨婆叫“老姨”,姑奶奶叫“老姑”,婶母叫“娘”,强盗叫“土匪”,幸福叫“滋润”,小孩尿布叫“褯子”,卖 “卖 货”,嫖娼叫“逛窑子”,南方人叫“蛮子”,心烦叫“慔乱”,人家读“人丫”,吃、打叫“咥”,赌徒叫“赌博轱辘子”,蚯蚓叫“曲蝉”,尝读 “赏”,蝴蝶叫“蟮蟮”,南瓜叫“番瓜”,沙果叫“林锦”,花生叫“花森”,缘分叫“言法”,显摆叫“扎势”,里屋叫“里间”,摔倒叫“栽咧”,拳头叫 “捶头”,扔掉叫“招了”,赚读“建”,毒读“图”,小叫“碎”,这里叫“治答”,那里叫“误答”,哪儿叫“呀答”,那儿叫“奈答”,昨天叫“压里”,骂 叫“日嚼”,说大话叫“吹牛”,无赖叫“死狗”,贪吃叫“嗓捻”,笨人叫“瓷壶儿”,打架叫“打捶”,发愣叫“瓷马古东”,疲倦叫“乏咧”,逛叫“浪”, 那边叫“乃岸”,小偷叫“绺娃子”,这边叫“治岸”,蛇叫“啥啊”,乌鸦叫“老哇”,鹰叫“饿老刺”,喜鹊叫“嘎雀”,老鼠叫“老福”,麻雀叫“羞羞”, 煎熬叫“熬颠”,吝啬叫“pia气”,劳累过甚叫“席席的咧”,祖父叫“衙”,祖母叫“婆”,很好叫“嘹”,没成叫“黄咧”,棉鞋叫“窝窝”,说慌叫“日鬼”,掉价叫“跌咧”,饺子叫“煮角”,敬神叫“献衙衙”,未婚女子梳头髪叫“梳孓子”,婴儿叫“哞牙”,经济紧张叫“不宽展”“日子过的较竭”,阴天读“nin 天”,晴天读“停天”,叫花子叫“操化头”,浅紫色叫“雪青”,植读“池”,母乳叫“奶奶”,小蝌蚪叫“蛤蚂骨豆子”,青蛙叫“蛤蚂”,薛读“些”,幽默 读“油mei”,旧社会称呼兵叫“粮子”,郝读“喝”,**读“电凝”,颜色读“年色”张贴读“bia住”,岳父、岳母叫“唱人、唱母”,宽面叫 “biangbiang”,说话读“fie话”,白天叫“赔天”,晚上叫“黑唠”,日本读“儿本”,冷读“咧”,炕叫“配”,去叫“弃”,赊读“傻”,水 读“匪”,大读“奓”,笨读“闷”,这读“朕”,是、市、柿、事都读“四”,贱读“靝”,绿读“六”,去吧读“佉啊”,麦读“mei”,牛读“吽”,来吧 读“啦啊”,贼读“cei”,停住读“驽出”,国家读“归家”,水晶读“匪进”,农村读“龙裙”,勺勺读“学学”,茄子读“佉子”,豆腐读“透付”,客人 读“刻人”,科学读“阔学”,薄读“婆、朴”,喂读“吁”,肉、褥读音相同,群众读“群重”,药读“月”,驴读“鱼”,尾读“易”,鞋读“孩”,吓读 “哈”,动弹读“痛团”,之读“紫”,苹果读“苹果”,迎读“拧”,狼叫“猡”,善辩的人叫“舌辩猴”等等。

陕南商洛柞水一带一些奇特的称呼:因山大沟深,人群分散,因地域不同而称呼不同。县南部把父亲叫“爷”,把祖父叫“爹”或“家”;县中部一部分人把父亲叫“爹”,把祖父叫“爷”;县北部则把父亲叫“爸”“大”,把母亲叫“妈”,把伯父叫“伯(音贝)”;其他地方把祖父叫“祖”“先人”,把父亲叫“叔”“伯”“父”或“大老汉”,把母亲叫“娘”“妲”“婺”“姨”“勒”“婶”“细老汉”,有的地方把媒人叫“红爷”,儿童叫“仔”或叫“崽”“娃”,留客叫“立下”,炒菜叫“捻菜”,回答叫“言传”,客气叫“讲礼。

李白杜甫用什么话念诗,兼谈汉语方言的前世今生

上大学的时候,一到同学们打电话的时间,就会上演全国各地方言秀,这个经历想必大家都有。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地理位置相距甚远的,方言差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