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 契丹人 奚人 渤海人 是什么民族啊?有什么区别?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4收藏

女真人 契丹人 奚人 渤海人 是什么民族啊?有什么区别?,第1张

奚人和契丹人同源,拥有共同的远古祖先。所以后来归附契丹人所建的辽,成为辽国的和契丹人并列的国族。后来奚人望族大多被赐姓萧,萧姓奚人望族大多和耶律王族世代联姻。辽国王后萧氏就是奚人。奚人在辽被金国消灭后遭到种族清洗。残存的奚人要么逐渐被女真同化,而坚持永世不食金禄的奚人投入蒙古。现在根据语言,民俗等调查,确认河北青龙的满族村落中满族人是奚人后裔

契丹人也是生活在蒙古和北满及西伯利亚的古游牧民族后裔,和蒙古人有亲缘关系。但是在历史上融合吸纳了回纥人,有契丹半回纥之说。辽国被金国所灭后,契丹人流散,留在中国的后裔分别融入北方汉族,蒙古族,女真族。1999年,国家在对56个民族进行DNA比对的工程中,通过提取古契丹目中遗骸的DNA,确定达斡尔族和生活在云南的本人是契丹人的两大后裔。

渤海人就是女真人。唐灭高句丽,最大的一部分高句丽遗民在大祚荣率领下被唐安置于辽阳。后来参与契丹叛乱,为逃避武则天的打击而举族北迁,逃到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同当地的靺鞨人结合融合成新的民族-女真人。女真人建立了自己民族的第一个民族国家-渤海国。所以女真人也称为渤海人。渤海国亡于契丹,后来女真人在完颜阿骨打率领下起兵反辽,灭亡了辽,建立了女真人第二个民族国家-金国。

扶余国,又称为夫余,夫于,是中国古代东北部族濊貊的分支。同时也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的国家。

扶余国发展到后来发展成为四个国家:北扶余、东扶余、卒本扶余(高句丽)、 南扶余(百济) 。高句丽和百济的王室都是来自扶余。

扩展资料:

扶余国 - 古代东北的民族构成

在距今两千多年生活在东北南部的貊族开始大迁移。一部分南迁与华夏族融合,一部分北移与沿族接近。当时,东北共有四个古族系:一个是东北南部的古商族(汉族)系;二是东北西部的东胡族系;三是东北东部的肃慎族系;四是东北中部的濊貊族系。

在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松嫩草原人口约有3万左右。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先后有夫余族、高句丽族、靺鞨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

夫余为北方的古国名,亦作凫臾、扶余,是古东北亚民族秽貊别族所建,据说也是满族族源之一。高句丽和百济的王室(被统治阶层为另一民族三韩中的马韩人)都是来自夫余人。此外,北沃沮、东沃沮、秽等都是夫余的兄弟民族。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所以夫余人的性格都很温厚。

大约在战国或西汉初,黑龙江松嫩平原南部,即今郭尔罗斯草原(松原大庆南部地区)大部及吉林省中部地区,秽貊族的一个支系夫余族,是北方松嫩草原的主民。夫余族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很发达,手工业也较发达。

于公元3世纪建立了政权,建起了个夫余王国。其国殷富,“方二千里,户八万”,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民族政权国家。

魏晋之际,夫余国向魏、晋朝贡。三燕(前燕、秦、后燕)时期(公元337—407年),夫余国有城和村两级建制。公元410年(晋安帝义熙六年),高句丽国好大王伐夫余国,“攻破城六十四、村一千四百”。

因屡遭鲜卑、高句丽的攻击而衰落,公元494年(北魏太和十八年)被勿吉所灭,居民分散迁徙。

夫余国最强盛之时,疆域达到万里长城以北,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西接鲜卑,方圆约二千里。夫余国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汉时归玄菟郡统辖;魏时臣服于辽东公孙氏政权;晋时又常去中原朝贡。

夫余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民族国家,由橐离国王子东明南下所建,后为勿吉所灭。一部分居民东迁并成立了东夫余国(后为高句丽所灭),立世约700年。

参考文献:-扶余国

高句丽民族的消亡过程,是高句丽国亡后,高句丽民族融入于其他民族而逐渐消亡的过程

  (一)高句丽族在高句丽国民中所占的比例

  长期以来,一立将高句丽族人与高句丽国人混为一谈,认为高句丽国人均为高句丽族人,这是错误的。高句丽国和整个中国一样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统治着靺鞨,貊人、汉人等族,它们当时并末全部融入高句丽,高句丽国亡后,又纷纷单见于史。所以高句丽国的人口不等于高句丽族的人口。

  《旧唐书高丽传>载,高句丽亡国时有69.7万户,其中应有大量非高句丽民族的人

  《资治通鉴》卷196载:“贞观十五年,陈大德去高丽所见的汉人,与高丽错居.殆将半矣。”可准知汉人至少占三分之一,即20万余户。靺鞨各部以每部万户计,应近10万户。可推知,高句丽人口最后最多达到30万户。

  (二)高句丽亡国后,其民族的流向。

  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融入了朝鲜族这是错误的,我们同意孙进己认为高句丽族大部分融入了汉族的看法论高句丽族最初有四个流向。

  1迁入中原,融入汉族

  《新唐书·高句丽传》“有诏班师,拔辽、盖二州之人以归。唐太宗迁6万户、三十万人入中原(不全为高句丽人)。

  唐灭高句丽后,《新唐书·高丽传》载:“总章二年,徒高丽三万于江准、山南:”“仪凤二年,授藏辽东都督、封朝鲜郡王,还辽东以安余民,先编侨内州者皆原遣,迁安东都护府于新城,藏与靺鞨谋反,未及发,召还放巩州、斯其人于河亩、陇右,弱篓者留安东。’等等:这些迁居中原的,总数约占高丽族总数的四分之一,后均融入汉族之中。今天汉族的高、李、王、泉中还可找到高句丽人的后裔。

  在河南府洛阳县有泉毖木墓地、高慈墓地均可证明其融入了汉族。

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虽然很多时候是汉人的天下,但有这么几个朝代的少数民族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足迹。除去蒙古铁骑下的元朝,还有三国并存的宋朝以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宋朝后期,也就是南宋,出现了三个国家,就是南宋、西夏和辽。而清朝以前也叫做大金。那么他们背后的党项族、女真族和契丹族关系可以说亦敌亦友复杂多变。主要有以下的关联:

一、党项族相对独立

党项族,大概位于今天青海甘肃内蒙古西边这一带,虽然属于北方民族但是还是和中原关系比较密切的。党项族里面有一个部落到了后期很强大,也就是拓跋部,历史上建立过北魏的鲜卑族的后代。也是这个部落的崛起使得西夏王朝得以建立,最后和南宋以及大辽并立于中原土地。不得不提的是后来元朝崛起后,党项族是抗争到底的以至于几乎被灭族,剩下的一部分流落在今天的西南一带。

二、女真族的兴衰

女真族,其实大概在今天的东三省一带,这个位置和契丹族有一部分重合,所以说契丹的一部分后代可能就是女真族。也就是威名赫赫的清朝先祖。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民族的兴起衰败非常悠久,因为早在宋朝的时候,也就是十二世纪女真族就建立了政权只不过后来被蒙古灭了,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它在沉默了四百多年后再明末异军突起,建立了大金最后还打败了明军建立了清朝。只不过后来就不称作女真而叫满族了。

三、契丹族的崛起和灭亡

契丹族,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东北辽河上游的一支少数民族,以晓勇出名。并且在唐朝的时候,契丹族还归顺了中原。但是就在唐灭亡后不久,契丹便建立了契丹国,后来改名为辽国,也就是把北宋逼成南宋的民族。但后来辽国几乎被元朝覆灭,没有了音讯。最后,无论是党项族女真族还是契丹族,都属于我国历史上北方英勇的少数民族。

  不要把神话传说与真实历史混为一谈。

  所谓“炎黄”只不过是神话传说当中上古时期的两位君主,是民间口头文学形象,并非真实的历史人物。

  在汉朝以前,还不存在 炎帝、黄帝这样的称呼,先秦时期的古籍上只有轩辕氏,神农氏,这样的称呼。后来秦始皇称帝号,从此帝字成为最高君主的专用名词。到了汉武帝时期为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汉朝于元朔五年正式颁布皇家祭祀的上古先神名位,从这时起才把上古的主要君王正式定了谥号, 炎帝、黄帝 就是在当时定的名。说白了只是封建皇帝为宣扬君权神授作的宣传而已。

  从科学角度讲,所谓‘炎黄子孙’的说法也是不现实的。

  1、炎黄以前就没有其他男性吗?同时期的蚩尤、三苗、九黎、这些人的后代难道都灭绝了?

  2,炎、黄都是男性,那么同时期的女姓又是从哪里来?他们的配偶从哪里来?难道是他们的姐妹?

  3,假如 炎、黄的后代成为今天中国人的祖先,那么炎 黄都后代都是男性吗?他们的女儿都去了哪里?嫁给了谁?

  4,炎、黄 的男性后代如果要繁衍成为今天中国人,那就必须有女性配偶,这些女性配偶又是从谁家来的?那些舅舅家的后代去了那里?也都灭绝了吗?

  5、在最初人口很少时仅由两个家族进行繁衍,又怎能避免近亲结婚呢?

  很显然,‘炎黄子孙’的说法缺乏起码的科学常识,是不真实的。古代的人们不懂科学,于是古人习惯泛泛而论,但在现代人眼里稍微思考一下都会发现这种说法是荒诞不精的。今天中国的人口当中不要说少数民族,即使是汉族当中有多少黄河流域最初原住民的直系后裔都是未知数,毕竟历史过去了数千年,人口的不断迁徙,民族的不断融合早已改变了古代的人口分布。

  炎黄作为汉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可以理解,但是历史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绝不能靠虚构的传说去判断。

  ------------------------------------------------------------------

  满族是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种族上与汉族一样属于东亚地区较典型蒙古利亚人种,语言则属于阿勒泰语系的东方分支通古斯语族,与汉族的语言基本没有同源关系。

  满族最初祖先来自哪里目前还没有定论,通过俄罗斯远东与中国东北境内从20世纪初不断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目前国内外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远东黑龙江中下游在距今3000年前属于一种新石器文化(学术界称扎尔采文化),大约公元前10-5世纪这一地区迁入了新的居民,这些外来民族与最早的土著发生了融合,形成了以今天黑龙江省境内发现的‘新开流文化’为代表的新的古代民族。紧接着在稍晚的历史时期中原地区的〈山海经〉先秦古籍当中都出现了“肃慎”这一古代民族的名称,而且明确记载这个民族生活在东北地区。〈汉书〉与〈后汉书〉当中把“肃慎”称为“挹娄”,并说明了挹娄人是古肃慎人的后代,还更加明确的记载了挹娄人居住在夫余国北面。“夫余国”是两汉时期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上世纪30年代以来通过考古现已基本探明,古夫余国大致的地理位置在今天吉林省境内,以及黑龙江省嫩江以南的地区,由此推断古代挹娄人应生活在今天松花江下游于牡丹江流域,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通过考古发现了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末时间跨度近600年之间先后兴建的多座古代城堡遗址,从出土的器物证实,这些古代居民冬季居住在土城内部的半地穴式房屋中,夏季则离开城池沿江搭帐篷从事捕鱼,他们的经济以渔猎为主,兼顾粗放农业,饲养的主要牲畜是猪,马,牛的数量很少,没有羊。这与史书中关于挹娄人的记载基本吻合。到了公元4世纪--5世纪,松花江下游的古城逐渐废弃,当地的挹娄人开始南迁到今天吉林省境内的松花江流域,同时期当地原有的夫余国古城衰落消失了。这于朝鲜史书〈三国遗事〉与中原史书中的记载相吻合,当时挹娄人的部落联盟南下吞灭了夫余国。以〈魏书〉与〈北史〉记载从公元5世纪起挹娄人开始改名为“勿吉”,生活范围扩大到北至黑龙江下游,南至辽河以北,东到日本海沿岸,西与蒙古草原的突厥相邻,居有整个松花江流域。到了隋唐时期,隋朝史书正式把勿吉人的7大部落统一定名“靺鞨”。隋文帝开皇年间 靺鞨诸部大首领组成庞大的使团到达长安,隋文帝设国宴招待,席间与靺鞨诸部首领进行了谈话,诸部首领即兴表演了舞蹈。这次宴会被记载在〈隋书〉当中。唐朝以后‘公元698年’由靺鞨南部最强大的部落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了渤海国,这是靺鞨族第一次建立比较完善的国家政权。渤海国陆续统一了除‘黑水部’之外的其他部落,都城设在忽汗州(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到公元926年,渤海国被辽太祖 耶律 阿保机 所灭。辽朝把渤海人南迁到今辽宁省辽阳、沈阳等地改名东丹国,进行傀儡统治。黑水靺鞨在渤海国灭亡后南迁填充了渤海故地并改名女真,靺鞨族名逐渐被废止。辽朝起初把作为外藩的黑水靺鞨称为生女真,把散居在松花江以南归入自己编户的靺鞨人称为熟女真。后来丹国被裁撤,余留的渤海人被称为 曷苏倌女真,与熟女真归为一类。到公元1115年,生女真完颜部首领“阿古打”灭辽,建立金朝,将过去的生女真多个部落与熟女真、曷苏倌女真统编入猛安谋克,从此,女真族这个名称确立下来,一直沿用到名末清初。直到公元1635年农历10月13日,清太宗 皇太极 颁布谕旨,正式将女真旧族名废止,改用新族名“满洲”,从那时起满族这个称呼一直使用到今天。

突厥族,回纥、吐藩、靺鞨、南诏(个人认为最最密切的还是鲜卑,李唐祖先叫大野虎)

隋唐时期,我国东北的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生活着靺鞨族。他们骁勇强悍,能歌善舞。7世纪末,靺鞨族的一支粟末靺鞨统一各部,建立起政权。后来唐玄宗在那里设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封渤海郡王。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渤海受封后,面积不断扩大,人口增多,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有“海东盛国”之称。

渤海在政治上接受唐的封号和官职,成为唐廷藩臣,此后历世请王继位都经唐廷的册立。终唐之世遣使朝唐一百数十次。其间除大武艺之世一度与唐发生军事冲突外,对唐始终和好。采用唐朝的政治军事制度。受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影响,社会经济显著发展,同内地贸易岁岁不绝。不断派遣诸生到长安太学“习识古今制度”,不少人在唐朝参加科举考试,有的考中进士。他们之中很多人后来在渤海政府担任要职,大力传播中原文化。从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的著名诗篇也可以看出渤海与唐的亲密关系。该诗说:“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渤海政权的建立,对于东北地区的开发以及东北各族和汉族的融合,都有推动作用。

黑水靺鞨

 

黑水靺鞨最初位于中国东北部最北的“黑水”(黑龙江)沿岸,而得名“黑水靺鞨”。

史载唐朝时期‘黑水靺鞨居古肃慎地,有山曰白山,盖长白山金国之所起焉

 

黑水靺鞨分为思慕部 、郡利部 - 黒龙江河口: 窟说部 - 桦太北部: 莫曳皆部 - 桦太东南部

:拂涅部 - 牡丹江下流以东(现在密山市周边):虞娄部(挹娄)、越喜部、

鉄利部。渤海国建立后,其他靺鞨民族在黑水部的领导下,由唐朝设立黑水都督府管理,统称黑水靺鞨。黑水靺鞨并不是单指黑水部一部。当辽灭亡渤海国后,一些黑水靺鞨被契丹统治成为熟女真。 

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时期,是时,肃慎种族迤逦西进,在南者为勿吉,据夫余故地;在北者为黑水靺鞨据有北夫余故地。据夫余故地的勿吉,后同夫余一部分融合,从而形成后来的粟末靺鞨;而另一部分勿吉,与北大余——豆莫娄融合,从而形成后来的黑水靺鞨,黑水靺鞨是构成现代满族的直接祖源。 从这时起,直至隋唐五代,在辽宁东部、吉林和黑龙江大部,通古斯人占了主导地位。这是这一时期东北民族的重大变化。生活在这一广袤地域的室韦、豆莫娄、乌洛侯、肃慎、勿吉诸族,不仅彼此相通,还各自结交中原,这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一个总的趋势。同时,中原王朝对这些民族的分布情况和生活习俗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进而在这些地区先后设立了一系列行政机构,伴随管理的加强和交往的密切,先进而丰富的以汉族为主的中原文化,给东北各族的历史进程以重要而积极的影响。靺鞨族取代了勿吉族的地位,进而称雄于黑龙江中下游和长白山以东以北地区的。至于勿吉族,依旧还分布在这一带森林中,他们就是后来的那些窝集部人。 “靺鞨”之名,初见于《北齐书》。靺鞨,是貊貉同音词,是貊族与貉族融合而成的。古代东北少数民族族名的类似情况,还有如真番族、满番族、满离族、黄头室韦族、黄头女真族、如者室韦族、兀者女真族,回跋族。 貊族与貉族,进入东北后逐渐结合成为新的民族。邑娄取代肃慎,勿吉取代邑娄,靺鞨取代勿吉,是一条较为清晰的演进轨迹。从总体来看,这一地区的绝大部分居民,无疑是肃慎族后裔。就居民成分而言,靺鞨族是肃慎族后裔的这一结论,自然也是成立的。所以,《隋书》说:“靺鞨即古之肃慎氏。”《唐书》也说:“靺鞨,盖肃慎之地,后魏谓之勿吉。” 在靺鞨族中,大的部落有七个:白山部,以长白山得名,分布在松花江发源处;粟末部,在长白山之北,分布在松花江上游的吉林延边;号室部,在拂涅之东,分布在绥芬河流域的黑龙江依兰县;伯咄部,在粟末之北,分布在吉林扶余、榆树县、黑龙江双城、五常市;安车骨部,与金代的“按出虎”为一音之转,分布在阿什河流域;拂涅部,在伯咄之东,分布在牡丹江流域宁安县;黑水部,黑水即今黑龙江,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南北两岸。他们之中,最具实力、最有影响的,是粟末部和黑水部。 总的说来,靺鞨诸部的分布区域,大致是东至于海,西接突厥,南界高丽,北邻室韦。到了唐代,靺鞨最终形成两大集团: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分别在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的管辖之下。 靺鞨族是在肃慎故地发展起来的,而靺鞨族分布区域又多肃慎居民,因而社会生产必有地域上传承特点。靺鞨诸部落的社会经济,与北魏时的勿吉大略相同。不过,由于靺鞨族部落众多,分布极广,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

编辑本段遗址介绍

  靺鞨文化遗址,广泛分布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每一处遗址存在有诸多细微的差异,反映了靺鞨各部在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各自特征。同时也反映了同一勿吉文化和夫余、沃沮之类不同文化的融合。 靺鞨的陶器极富特色,一般为泥质陶,也有夹砂陶,有手制,也有轮制,陶罐多敞口和侈口,短颈,斜壁深腹,平底,口沿上大多附加堆纹,在颈、肩部往往饰以篦点纹、凸弦纹和水波纹。 靺鞨人使用铁器已很普遍,出土最多的是吉林大海猛遗址、黑龙江中游的靺鞨遗址。大量铁制武器和生产工具的出土,反映了靺鞨工匠在金属加工方面的高超技术,也说明靺鞨族是勤劳善战的民族。不过,靺鞨人还没有最终摆脱和排斥石器,在遗址中也零星出土了刮削器、石镞、砺石。 在靺鞨人的墓葬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马骨、猪骨。马是靺鞨人的骑乘、运载和狩猎工具,猪是他们的重要衣食之源。这表明了靺鞨人的经济生活,乃是畜牧、农耕和狩猎并存。这也是靺鞨文化所构成的一个基本特征。 黑龙江下游两岸的黑水靺鞨,仍以原始的渔猎经济为主。有少量的农业,种植粟、麦、稞、还会用米酿酒。猪仍然是主要财富,是区分贫富的标志。富人死后,要用上百头猪祭祀,穷人只用几头猪了事。黑水靺鞨素以劲健剽悍著称,习惯于编发辫,头上插有雉尾冠饰,缀野猪牙串于脖子和腰间;擅长于步战,手持一尺二寸长的矢石砻,就是过去肃慎人的“(木苦)矢”遗制;在背山面水的地方,先挖一个地穴,穴顶支架起木头,覆盖上泥土,外形像一个坟丘,这就是他们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夏则出随水草,冬则人处穴中。唐朝在黑水靺鞨设置勃利州、黑水军、黑水都督府,类似于今天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做法。 地处松花江上游的粟末靺鞨,适宜于农耕,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水平,比其他各部要发达得多。在中原王朝影响下,粟末靺鞨率先跨入阶级社会,进而迅速封建化。社会内部的私有制取代了公有制,对邻居的财富产生了强烈的贪占欲望,战争于是就成了他们的职业。有部分粟末靺鞨南迁,他们的酋帅做了唐朝的官员,而留居故地的大量粟末靺鞨,则成为后来后渤海国(唐渤海都督府)的主体民族。 契丹强盛,攻灭渤海,黑水靺鞨从辽,改称五国部,成为辽朝监领下的松散的部落联盟。

女真人 契丹人 奚人 渤海人 是什么民族啊?有什么区别?

奚人和契丹人同源,拥有共同的远古祖先。所以后来归附契丹人所建的辽,成为辽国的和契丹人并列的国族。后来奚人望族大多被赐姓萧,萧姓奚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