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寻玄奘大师嵌入历史的西行足迹】 梦成长的足迹
以前对玄奘大师,或者说对唐僧其人其事的了解,只来源于古典名著《西游记》,还有民间口传心授的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更直接的是后来的电视连续剧。对大师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急于想走进他、了解他的渴望,还应归功于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主讲了《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钱文忠教授的讲解使我顿开了一扇向往大师、梦寻大师、追慕大师坚毅果敢圣者风范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看到了中国历史上、大唐丹青里一位真实而伟大的玄奘,看见他深入黄昏,走进黑夜,为了真理而“誓不东归”,决然向西而去的觉者背影。
负笈出长安
玄奘背负着普渡苍生、寻求佛陀箴言的理想,踏上了他充满艰辛且富贵荣华、功名利禄、国色丽质等尘世物欲的诱惑之路,开始了5万里长路的另一种参禅悟道。
大唐贞观初年的长安,佛教礼仪多存惑异。玄奘在遍访洛、蜀、长安的大德法师后,甚觉其“备餐其说,详考其理,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言:“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于是他上表唐太宗李世民,却未经准许。然而大师西去求法的决心已定,又岂能因皇帝的敕令作罢。
玄奘大师在他26岁的时候,在他已成为“释门千里之驹”,声名“誉满京邑”的时候,却依然那样冷静沉着、高瞻远瞩,为了求得无上佛法,他已做好了身心的双重修炼。
那是大唐贞观元年(627)仲秋八月的一个黄昏,也是一个由于天灾,皇帝下令饥民放生的傍晚,玄奘和一个在京学习佛经“功毕还乡”的秦州(今甘肃天水)僧孝达结伴,混入逃荒的饥民中,在夜幕的笼罩下偷偷走出了京城长安,走进了茫茫的黑夜,只给这座还有些迷茫的都城留下了谜一样的长长的背影。而皇帝这时候还顾不了许多,还不懂得玄奘大师西去的背影为什么这样匆匆,西行的路为什么必然要把黑夜作为起点,并从漫漫长夜中走过。就好像大师对东土佛法的疑惑一样,需要艰难的探索和求证。而大师卓绝的风范却总是让后人永远追慕。
偷渡玉门关
玄奘出长安城西门趁夜而行,翻山越岭,过秦州,宿兰州,随商旅来到了凉州(今甘肃武威)。凉州乃丝路古镇,“河西都会,襟带西蕃,葱右诸国,商旅往来,无有停绝”,一派繁华景象。佛教在这里深入人心,十分鼎盛。玄奘应邀开坛讲论弘扬佛法,也是为了化得他西行的度资。玄奘的讲论在凉州官吏、僧俗百姓、西域商人中赢得了空前的赞誉,人们争相聆听、供养。
今天细细想来,在玄奘西行的路上若无有缘人的帮助,纵然他坚毅果敢也无法走出大唐的国境。玄奘大师的人格魅力、智慧、追求和践行真理的信念感天动地,才有了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这样的能徒,西行取经才得以成行。而这些能徒就是河西走廊上的佛门弟子。
时有河西佛门领袖惠威法师深感大师之大德,“复闻求法之志,深生随喜,密遣二弟子,一曰惠琳,二曰道整,窃送向西”。深秋的天气已是凉意十足,然而,玄奘只能昼伏夜行,且行且停,穿越这无垠的戈壁,把身影甩到身后。虔诚的佛教徒、瓜州(今甘肃安西)刺史独孤达“供事殷厚”地接待了大师,并向大师介绍了此去西路的状况:“从此北行五十余里有瓠芦河,下广上狭,洄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门关,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关外西北又有五烽,候望者居之,各相去百里,中无水草。五烽之外即莫贺延碛,伊吾国境。”
前路茫茫,代步的马儿病死,从凉州跟他一路走来的两个小和尚又离他而去。玄奘瞻望前路,顾影身边,心中充满了愁云。而此时凉州遣返他的牒文又到。幸好有州史李昌崇信佛法,遂将牒文密呈玄奘,并当面毁之,免去了大师的西行之忧。因没有了代步的马,无法跋涉千里沙漠,又从集市上买了一匹马。但苦于无人引路,在瓜州又耽搁了一月有余,此时已到了初冬时节。正在玄奘无可奈何的时候,有一个名石�陀的胡人,送他出了玉门关,过了五烽燧,并且为玄奘更换了一匹识途老马。
又是一个繁星斗移、戈壁走兽的黑夜,玄奘在真理和信念之灯的指引下,向着大唐的最后一个关城玉门关走去。多么诗意的关名,多么雄浑的边塞。可玄奘大师却没有诗人的心境: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戌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就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不知能否顺利偷渡玉门关,怀着忐忑的心情,大师的叹息又怎么能闲。流银的瓠芦河、森严的玉门关,在黑夜的包袱里显得压抑和恐怖。
大概到了三更时分,为了不引起麻烦,他们逆流而上,在距关城10里左右的地方准备渡河。恰好河岸有一片树林,石�陀砍木搭桥,顺利渡过了瓠芦河,绕过了玉门关。然而,大师在这里却经历了他西行以来的第一次险境,险些丧生于这个胡人的刀下。也许是佛法挽救了他,也许是大师的庄严法相挽救了他,也未可知。但是,当今天我们望着玄奘大师驱马而过的玉门关,想起在大唐晨曦中负笈而行的背影时,真让人感慨万千,甚至为圣者的精神感动不已,这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夜过五烽燧
走出玉门关的时候,玄奘已是孑然一身,再也无人相伴,只有那匹“老瘦赤马”相随而行。在身心疲惫中,他数次出现幻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是这样记述的:“顷间忽有军众数百对满沙碛间,乍行乍息,皆裘�驼马之象及旌旗槊纛之形,易貌移质,倏忽千变,遥瞻极著,渐近而微。法师初睹,谓为贼众;渐近见灭,乃知妖鬼。又闻空中声言‘勿怖,勿怖’由此稍安。”其实,这哪是空中之声,是年轻的心脏和坚强的意志力起作用。
到第一烽火台的时候,他本想趁夜取水而过,岂料还是被守烽的士兵发现,守将王祥意欲大师去向敦煌,大师对王祥说:“奘桑梓洛阳,少而慕道。两京知法之匠,吴、蜀一艺之僧,无不负笈从之,穷其所解。对扬谈说,亦忝为时宗,欲养己修名,岂檀越敦煌耶然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阙,故无贪性命,不惮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檀越不相励勉,专劝退还,岂为同厌尘劳,共树涅�之因也必欲拘留,任即刑罚,玄奘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王祥被玄奘的赤诚所感动,不但再不劝归,而且差人为大师装水备粮,亲自送出十余里。让玄奘绕过二三烽火台,直去第四烽燧。因为第四烽火台的守将是王祥的宗亲王伯陇。是夜到达第四烽,大师留宿一夜,拂晓出发,撇开第五烽火台,径直向八百里莫贺延碛走去。把虔诚的背影留在了大唐,留给了后人……
单骑闯沙海
八百里的莫贺延碛,古称沙河。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更没有水草。只有白骨引行、驼粪指路,惟在百余里外有眼野马泉,吸引着玄奘以及他的老马漫无边际地在沙海中艰难行进。大师口念观世音菩萨及《般若心经》,行进100多里也没有看到野马泉,此时人困马乏,取水欲饮,却不慎将盛水的皮囊掉在沙中,转眼便一滴不剩。且又迷失了方向,走来走去总是在一个不大的范围盘旋。无奈之下想返回第四烽火台,但转念一想自己为弘法而发的誓愿,“于是旋辔,西北而进。是时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若时雨。虽遇如是,心无所惧,但苦水尽,渴不能前。是时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口腹干�,几将殒绝,不复能进,遂卧沙中默念观音,虽困不舍。启菩萨曰:‘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求苦为务。此为苦矣,宁不知耶’如是告时,心心无辍。至第五夜半,忽有凉风触身,冷快如沐寒水。遂得目明,马亦能起。体既苏息,得少睡眠。即于睡中梦一大神长数丈,执戟麾曰:‘何不强行,而更卧也!’法师惊�进发,行可十里,马忽异路,制之不回。经数里,忽见青草数亩,下马恣食。去草十步欲回转,又到一池,水甘澄镜澈,下而就饮,身命重全,人马俱得苏息。计此应非旧水草,固是菩萨慈悲为生,其至诚通神,皆此类也。即就草池一日停息,后日盛水取草进发,更经两日,方出流沙到伊吾矣。此等危难,百千不能备序。”
这段文字是记述玄奘西行路上最为惊险、性命攸关且最为精彩的文字。如果没有这匹识途的老马,玄奘兴许会命沉黄沙,《西游记》中也会少了机警识途的白龙马。我不禁在想,作者罗贯中为了把玄奘大师的人格魅力表现得更充分、更完美,是否有意安排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以表现玄奘的多面人格特征。这种四位一体的构思,是为了把玄奘的形象彰显得更饱满、更生动、更加深入人心。作者对玄奘大师的钦佩、崇敬可以说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以致只有将他神化才能表达作者的心机。
今天,当我翻开《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走进《大唐西域记》,沿着1300多年前大师嵌入历史的足迹,用心去追随他伟岸飘逸的背影时,那走动在历史中的身影却忽然之间鲜活在我的眼前,总也挥之不去。鲁迅说:“玄奘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负笈西行走向真理的背影,注定当时大唐盛世雄浑大度、海纳百川、放眼世界的一部雄伟壮阔的开幕曲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恒星。
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贞观元年(627),唐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他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由此可见,唐僧被称为御弟,绝不是参照大唐皇帝李世民。
然而,在唐僧“偷渡”西天取经过程中,确实曾有位国王与他结拜为兄弟,他就是高昌国国王曲文泰。高昌国在现在吐鲁番附近,位居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曲文泰是汉族人,继位之初,与大唐交好,因而被大唐赐国姓“李”。曲文泰崇尚佛教,曾多次派人到印度取经,却均无功而返。得悉唐僧来到高昌之后,他非常高兴,高规格接待了唐僧,还与唐僧结拜,并欲留下唐僧作为传教者。但唐僧赴西天取经之心坚如磐石,竟以绝食抗争。曲文泰无奈,只得放行。临别时,曲文泰赠予唐僧大量财物,并安排随从、徒弟陪伴唐僧西行。
据此推测,吴承恩在小说《西游记》中虚构了唐太宗呼唐僧为御弟这一情节实是空穴来风,基于以上这段史实。
这是西游记里的御弟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御弟 类型 :文化名词 文献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时间 :贞观元年(627) 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贞观元年(627),唐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他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由此可见,唐僧被称为御弟,绝不是参照大唐皇帝李世民。 然而,在唐僧“偷渡”西天取经过程中,确实曾有位国王与他结拜为兄弟,他就是高昌国国王曲文泰。高昌国在现在吐鲁番附近,位居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曲文泰是汉族人,继位之初,与大唐交好,因而被大唐赐国姓“李”。曲文泰崇尚佛教,曾多次派人到印度取经,却均无功而返。得悉唐僧来到高昌之后,他非常高兴,高规格接待了唐僧,还与唐僧结拜,并欲留下唐僧作为传教者。但唐僧赴西天取经之心坚如磐石,竟以绝食抗争。曲文泰无奈,只得放行。临别时,曲文泰赠予唐僧大量财物,并安排随从、徒弟陪伴唐僧西行。 据此推测,吴承恩在小说《西游记》中虚构了唐太宗呼唐僧为御弟这一情节实是空穴来风,基于以上这段史实。 这是西游记里的御弟
玄奘,俗名陈祎。
大约是公元602年,隋朝仁寿二年,陈祎出生于河南缑氏县凤凰谷陈村,是家中第四子。
陈祎,其高祖陈寔为东汉名臣,曾祖父陈钦,祖父陈康,到父亲陈惠世代为官,隋朝山岳濒于崩颓之时,国政混乱,父亲陈惠便辞官退隐乡间。
陈祎自幼年起跟父亲研习儒家典籍,养成了良好的品德。
佛教自东汉年间传人中国,到南北朝时期有了极大发展,隋末至唐初,因时局动荡不安,社会精英普通好佛,许多士族、庶族的青年俊彦愿意栖身佛寺,陈祎二兄陈素在年轻时即出家为僧,法号长捷。
陈祎十岁,父母相续离逝,二兄长陈素,也就是长捷法师,带他至洛阳净土寺照拂,并传授佛教教义。
陈祎自小相续得到了父亲与兄长的谆谆诱导,从儿时的儒家典籍至随二兄长入寺受学《法华经》、《维摩经》,有了很好的语言基础,公元612年,陈袆受激赏破格于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号玄奘。
出家后,玄奘首先在洛阳净土寺师从于景法师研学佛经,受学于严法师研习佛论,达六年之久。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迫于战乱,玄奘与长捷法师经洛阳西行至长安,后由汉中一带入成都,避居蜀地,在蜀四五年间,玄奘师从多师,勤奋研习,学业大进。
武德五年(622),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正式成为一名比丘,之后,四处访道问学,遍习佛教各宗经论。
武德七年(624),玄奘到当时摄论学中心的相州学习,又到赵州随道深学,于武德八年(625)年又回到长安听受佛法论道,俱备了很深的造诣。
武德九年(626),天竺僧人波颇抵长安,玄奘闻知印度戒贤大师于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 此时的玄奘已具备极高的佛学素养,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宗派分歧多,莫衷一是。
这造成了许多困惑,中国学术重文献,玄奘自幼受良好传统教育,有扎实的语言能力,发愿西行,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寻找疑问的答案,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
玄奘请愿西行,此时的唐王朝建国不久,与周边国家及少数民族部落处于战争状态,禁止百姓随意出入境,多次上表朝廷遭拒。
然而,此时的玄奘西行决心已定。
贞观元年(627),一个深夜,玄奘从兰州出发,而后昼伏夜行,到凉州,达瓜州。
过了玉门关之后,进入了一望无际的八百里莫贺延碛沙漠,又称八百里流沙。白天酷署炙如火,夜晚寒风凌似刀,茫茫黄沙之中无任何的生命迹象,玄奘孤身一人,命悬一线,以一堆堆白骨当路标前进,历尽磨难终于到达高昌国。
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
玄奘在高昌受到了极为盛大的款待,国王麹文泰以丰厚的供养侍奉相劝,坚持请求玄奘留在高昌国,甚至还威胁玄奘如不愿留下就送其回国,玄奘以绝食明志,高昌国王麹文泰被玄奘所打动。
“对母张太妃共法师约为兄弟”。 高昌王举全国之力支持玄奘西行,派人护送玄奘,送大量金银,绫绢供玄奘使用,并写了24封信,准备好24份礼物,让玄奘交给屈支国等24个国家。
可以说,玄奘能够顺利西行,麹文泰功莫大焉。并且约定,玄奘取经归来,须在高昌国停留三日,受此弟子供养。
出高昌国,玄奘开始了艰难的西行旅程,历经:邑里空荒,人烟断绝,寒风惨烈,暴风拔木,深涧陗绝,山岸崩坠,毒蛇毒草,嶂气氛沴,河流涌浪,船舫漂覆,群盗横行,疆境难测。
公元631年的夏天,玄奘经九死一生,怀着坚定的信念,他终于抵达心中的圣地,佛陀的故乡——迦毗罗卫。
公元631年的秋天,玄奘终于抵达西行的目的地——那烂陀寺。
玄奘在那烂陀寺苦学了五年,贞观十年(637),玄奘离开那烂陀寺,用5年时间到印度各地访师参学,悉心研习,质疑切磋。
公元641年夏,玄奘离开印度返国,这次回国他依然走陆路,很大程度算是为了践约,计划到高昌去履行自己与高昌国王的诺言,不过在他回来时,麹文泰已经不在人世,高昌国也成了历史的遗迹。
玄奘言辞恳切地给唐太宗写了一封书信,恳求皇帝对自己曾经抗旨出国西行的谅解。太宗没有问罪于他,并安排好了玄奘归国的行程。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长安,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唐太宗在洛阳接见了玄奘。
玄奘回国,带回二十四匹马驮满的物件,玄奘弟子辩机法师在《大唐西域记》的《记赞》中列出了这二十四匹马所驮物件的清单:如来肉舍利一百五十粒、佛像七尊,五百二十夹中的六百五十七部佛经。将这些佛经翻译成汉文,是一项不亚于西行取经的艰巨任务。
当时太宗已击败东突厥,灭了高昌,对西域极关注,希望玄奘能提供关于西域地理国家风土人情的详细信息,甚至希望玄奘能够还俗直接为国效力。
玄奘拒绝了还俗建议,采取了巧妙的办法来取得一种和谐与平衡,在一年进呈了《大唐西域记》,全书的大框架严格按照地理顺序,依玄奘来回经行之地书写。
公元648年,唐太宗在《大唐三藏圣教序》中敕封玄奘为佛门领袖,并第一次表达了对佛教的支持态度。这一年,佛教开始复苏,大唐也达到了鼎盛。
公元652年,在唐高宗的支持下,大慈恩寺营建了著名的大雁塔,用来保存玄奘取自印度的经卷和佛像,为了心中的佛法,玄奘可谓苦心积虑。
南北朝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具有规模的佛经翻译组织——译场。
玄奘及时争取到了政府的庇护和支持,得到太宗高宗两代帝王的礼遇,先后在长安弘福寺、大慈恩寺、西明寺和玉华宫,带领来自全国的精芵僧众倾注了所有心血从事译经事业,使得佛教经典和佛理又一次大量传入中国。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 )二月五日夜晚,玄奘安祥地逝于长安城北玉华宫。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了玄奘翻译的刻苦:专务翻译,无弃寸阴。每日自立课程,遇乙(二更,指晚上九至十一时)之后,方乃停笔。……五更复起,读颂梵本,朱点次第,拟明旦所翻。
自公元627年开始西行,至645年回到长安,玄奘在十七八年间,五万里行程,在沿途访学参习之时又不忘宣扬佛教教义,在异国的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由于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
玄奘的重大贡献:
一、自627年回国,迄于645年逝世,十九年间主持翻译了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佛经,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
二、玄奘培养了许多佛教人才,道昭、智通是日本僧人,道昭回日本创立了法相宗,圆测法师是新罗国王孙,元晓法师也是新罗人,利涉法师则是西域僧人,玄奘通过培养各国僧人的方式,有利的宣扬佛法并推动了中外交流。
三、二十世纪印度发掘那烂陀寺的遗址,在文献上就借助了《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故而印度政府特意在遗址旁边建立玄奘纪念堂。
四、后来,印度因战火烧毁了真经原籍,玄奘带回的手抄真经起到了返补和传承的作用,为印度的佛教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玄奘征途跋涉数万里,十七年西行求法的弘愿,而中国佛教史上,玄奘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他留给中华民族的,除了佛教方面的精神财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理想永不放弃,带给后人的是一笔难以估量的精神财富。
玄奘,是佛学高僧,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外交家,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为了心中的信念,不辞劳苦,踏上险象环生的几万里求经之路,并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实现了人生的永远价值。
参考文献:《大唐西域记》
【梦寻玄奘大师嵌入历史的西行足迹】 梦成长的足迹
本文2023-11-04 11:41:4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