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3收藏

华侨博物馆的馆藏文物,第1张

华侨博物院,是以华侨华人历史为主题,集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学术研究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为福建省和厦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她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倡办创建,1959年5月正式开放,至今已有40年。现展馆总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设有侨史、文物、自然三个展览馆。

侨史馆的以院藏侨史文物资料和侨史研究新成果为基础,辅以新的展示手段,反映了华侨产生、发展的历史概况及业绩,时间跨度大,所涉及的侨乡、侨居国均不受地域限制,在同类博物馆中独具优势。

华侨博物院现有文物及自然标本等收藏品6000多件,包括历代陶瓷器、青铜器、古钱币、古字画、古代雕刻工艺品、外国工艺品、陶瓷玻璃皿、字画和动物标本等,其中有多件国家一级文物,这些藏品分期分批在文物馆和自然馆展出,其中有许多珍品是陈嘉庚先生当年为华侨博物院而搜集珍藏的。

《自然馆》在博物院三楼。它是华侨博物院创办时陈嘉庚先生亲自确定的社会教育功能之一。本馆现展品600多件,其中兽纲有食虫目、翼手目、灵长目、鳞甲目、啮齿目、鲸目、食肉目、偶蹄目等。鸟纲有:雁形目、隼形目、鸡形目、鹤形目、鸥形目、鹃形目、夜鹰目、佛法僧目、雀形目等。爬行纲有:蛇目。在上述各目中,有不少珍品,如新加坡虎、貘、蜂猴、鹈鹕、拟大须鲸、金钱豹、中华秋沙鸭、黄嘴白鹭等。它设置了模拟的自然生态环境,150多件鸟类、兽类等自然标本散落在适宜它们生存的环境中,形象生动、呼之欲出。展览在向观众展示动物的多样性、宣传科学知识的同时,呼吁人们提高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1982年1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为华侨博物院题写院名。1995年和1996年华侨博物院先后被确定为福建省和厦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华侨博物院拟在即将竣工的新展馆里增设华人历史馆和华侨华人人物馆。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个)名单,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公布为契机,加强科学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献典籍永泽后世。

本批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10部古籍,包括3部汉文古籍和7部藏文古籍,分属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汉文1部藏文7部)、敦煌研究院(汉文1部)和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汉文1部)。

我省本批入选的3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分别为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和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加上此前入选的甘肃省图书馆(第一批)、兰州大学图书馆(第二批)、拉卜楞寺藏经楼(第二批)和天水市图书馆(第三批),全省已有7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据统计,今天在整个中国所能找到的宋刻本,总量不会超过1200部,多数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我国内地所藏的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的宋刻本十分稀少,只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型图书馆。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500余部,北京大学图书馆150余部,上海图书馆200余部。

目前在内地,重要的宋刻本基本上都收藏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机构,遗失民间的极少。这也使得拍卖场上一旦出现宋刻本必然引起激烈的争夺。在2011年的春拍中,南宋麻沙镇南刘仕隆宅刻本《钜宋广韵》五卷,估价130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3335万元。此书为宋版孤本,全书字体细劲,结体谨严,笔画顿挫感明显,有宋徽宗瘦金体遗意,卷首提行题作:“钜宋重修广韵一部”,依次叙明字数、作者、诸家序言,其曾经在日本的拍卖市场上出现,当时的成交价不到2000万日元。

即使人们关注、研究宋刻本已经很多年,然而,部分宋刻本的面目至今仍然若明若暗,需要进一步深度挖掘,而这也正是宋刻本吸引那么多古籍版本研究专家痴迷它、几十年如一日坐穿冷板凳研究它的魅力所在。

华侨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华侨博物院,是以华侨华人历史为主题,集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学术研究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为福建省和厦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她由著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