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子午决,天罡决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5收藏

什么是子午决,天罡决,第1张

姆指按在食指的第一和第二指节中间的纹上  掐诀和步罡  道教法术在施行中,法师常口念咒,手掐诀,脚步罡。掐诀和步罡是行法时法师的一两种基本的形体动作。要了解道法,对这两者就要有初步的了解。  步罡,全称踏罡步斗,又称步天纲。它是从古老的年代中传下来的:罡,原指北斗星杓尾的一颗星,斗即北斗,后来又扩大范围,泛指东南西北中五方星斗。法师假十尺大小的土地,铺设罡单,象徵九重之天,脚穿云鞋,在一片悠扬的道曲中,存思九天,按斗宿之象、九宫八卦之图步之,以为即可神飞九天,送达章奏;禁制鬼神,破地召雷。因此道教(特别是正一派)徒行法、修炼,步罡踏斗都是一种基本功,也是法师基本的形体动作。  一般认为,步罡是从古代的禹步发展来的。但与禹的关系如何又有二说。一种说法,是汉代扬雄《法言.重黎》中说,「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李轨注说:禹治水土,涉山川,足得了毛病,所以走起路来是跛的。而民间的巫师多效法禹步。如此说来,禹步最初是模仿大禹治水得下的跛脚。另一种说法,见於《抱朴子内篇.仙药》和《洞神八帝元变经》等古籍,大意是说,大禹治水时,在南海之滨见到一种大鸟会禁咒术,走著一种奇怪的步子,能使大石翻动,於是大禹模拟其步伐,使成为法术,十分灵验,因为是禹制作的,故称为禹步。从这些说法中大致可以看出禹步形成甚早,与古代的禁咒术有关。禹步的基本步伐是三步九迹,后来扩大为十二迹、三五迹等不同的禹步。  禹步的三步九迹被认为有北斗之形,所以与踏罡步斗合一:《金锁流珠引.三五步罡引》说:「北斗,就是中斗。中斗是星,下变成为九灵,依法走下来,有九个足迹,称做星纲。」(北斗者,是中斗也。下变为九灵,步之九迹,谓之星纲。)所谓九迹,是象徵北斗七星和辅弼二星。纲,本作罡,原指斗末一星,后或借指北斗。称为纲,或许和将星图理解成天宇某一区域的纲纪有关。又说,禹治洪水时见鸟能禁咒,学了三年,术成之后踏九斗,将星配於足下。一般后世理解禹步、步罡与九宫八卦相一致,称「三步九迹,迹成坎、离卦。」由於星纲种类繁多,且根据法事的内容不断地编制出新的罡步,所以步星纲或者踏罡步斗的名目繁多,它往往与掐诀同时使用,为施法时两种最基本的形体动作,据说至於唐宋时代,步罡与掐诀加在一起已经有七百馀种,真是洋洋乎大哉。  比较常见的罡步:前面说过,罡法或者说纲法种类繁多,但比较基本的则不过数种。东汉正一盟威道有《三五星纲箓》,其中步罡之法有东南西北中五斗。以后又推衍出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纲等。这些都是比较基本的常用的纲法。斗罡中最基本的一种称为北斗玄枢罡。罡图只有北斗七星。正步时以星名为步迹之名,转身返回时以星君名为步迹之名。二十八宿罡象徵天上的二十八宿--古代中国分天宇为二十八个不等的区域,以相应的星宿标识,称二十八宿,它们是整个天宇的代表,步之象徵著旋斗历箕,蹑行周天。  步罡的基本功能是象徵飞行九天,以及禁制外物与鬼神。罡,又称为天纲地纪,所以步罡的第一个功能就是依图步之,更认为已经升九天、过九州,巡历天下,飞行於仙境。其中比较基本的有河图大豁落斗,简称为豁落斗。实际上它就是原来的北斗罡,北斗七星加上辅弼二星作罡图,但采取河图及所列后天卦位为规范。分冬至后和夏至后用两种。前者从坎卦起,步至离位;后者从离卦起,步至坎位。河图九数代表天上九个区域,或九个星宿,凡天英(坎一)、天任(坤二)、天柱(震三)、天心(巽四)、天禽(中五)、天辅(乾六)、天冲(兑七)、天芮(艮八)、天逢(离九)。步时念咒,依次点明所步方位、象徵意义,以及威力所在。比如冬至后步时用咒云:「斗要妙兮十二辰,乘天罡兮威武陈,气仿佛兮如浮云。七星动兮上应天,知变化兮有吉凶。入斗宿兮过天关,步六律(按:指音律。古人认为音律与天地运行节律相通,步六律指步伐踩著音律的节奏。)兮持甲乙(按:指天干,也即时间的变化。)。履天英兮登天任,清冷渊兮可陆沉。倚天柱兮拥天心,从此度兮登天禽。过天辅兮望天冲,入天芮兮出天逢。斗道通兮刚柔济,添福禄兮留后世。入窈冥兮千百岁。一阳之后步相随,豁落神兮除百魅,入在斗口万邪避。急急如律令摄。」从这一咒语中我们可以揣见步这罡主要是表示在天上飞行,而且具有消灾避邪的种种超自然功能。它和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罡等,都表示天上的某一区域或者仙境天府,所以步时都要存想这些场景。  比如有一种星珠熠耀罡,有两种罡法,一式有八步,一式有三步。道士上香时每要步此。步时念咒:「玉清敕素,大梵分灵。元罡流演,星珠冠周。急急如律令敕。」并要存想三境。三境,指玉清、上清、太清境,系三清尊神所居之境。步罡咒中已经点明道士点香烛时等於是将天上的星光移来凡间,那靠的就是步这罡。此类罡中也有代表九州的,称九州罡。九州,指雍、梁、兖、扬、青、徐、豫、冀九州,古人以之代表整个神州大地,所以步之代表巡逻整个大地。步罡的另一个宗教功能,是能够禁制鬼神和外物。本来,禹步、步罡,既有飞行九天的含义,又有禁制鬼神外物的功能,不过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步专门化,某些罡以飞行九天为主,某些则禁制的作用更加突出。  比如雷法中的破地召雷罡,步之以破除阴气,放出阳气,使惊雷发生。又如考召法中的附体罡,步之使鬼神附於事先指定的儿童或其他人身上;召命神虎啸命灵罡,在炼度破幽一类法事中,步之以召役神虎将军(负责追摄幽魂的神将)。由於道教法术的主要功能在於运用超自然的力量来改变外物,控制外物的变化;而所信仰的神仙是居於天上或仙山洞府的,进入其世界必须要有超自然的能力,踏罡步斗被认为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它被广泛应用於法术当中,成为道法的基本手段。  --------------------------------------------------------------------------------  掐诀又称握诀、捻诀、捏诀、法诀、手诀、神诀,有时称斗诀,简称为诀:它是道法的基本方法之一。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者手指间结成某个固定的姿势,起到感召鬼神、摧伏邪精的作用。它和步罡一起,是道法和行持时的基本的形体动作。  道士诵经、念咒、步罡、结坛、召将、气禁、收邪、治病、祈禳等的各个环节都要掐相应的诀。《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九:「凡行步、问病、治邪、入庙、渡江、入山、书符并须掐诀目。  掐诀是从古代的气禁之术中继承下来的。道教在发展中依据自己的神谱和法术理论,作了增益、改进,形成庞大的手诀系统。  手诀的基本成份是诀文:诀文指在掌指上的某一固定部位象徵北斗星、十二辰文、九宫八卦、二十八宿等。如在第二、三四指的九个关节纹上,以三指(中指)中纹为九宫中文,馀八个关节纹为八卦文(依据后天八卦位从四指根部关节纹为乾文起始);二至五指上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文。每掐该文,即象徵把握八卦、十二辰、二十八宿等。由於古人常用八卦、北斗、二十八宿等象徵宇宙中天象的运行、造化的奥秘、空间的位置和时间的变换,故通过诀文,在手上形成了一个浓缩的宇宙图景,如《阴符经》所说的那样,「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由诀文加上其馀指掌联结方式构成诀目,通常说的掐某诀即指某诀目。简单的诀目只掐一个诀文,复杂的诀目则要同时或依次掐多个诀文,比如飞捻北斗时,便须迅速捻过七星本文共七个点。有时尚要加上各指和指掌间的交结,甚至双手并用。  十二辰文的掐法如下:  子文,大指掐四指根部。(掌指之间的关节线上。下同。)  丑文,大指掐三指根部。  寅文,大指掐二指根部。  卯文,大指掐二指(从根部起算)一、二节之间(关节线上。下同。)。  辰文,大指掐二指二、三节之间。  巳文,大指掐二指顶部。  午文,大指掐三指顶部。  未文,大指掐四指顶部。  申文,大指掐五指顶部。  酉文,大指掐五指二、三节之间。  戌文,大指掐五指一、二节之间。  亥文,大指掐五指根部。  八卦和九宫文:  乾文,大指掐四指根。  坤文,大指掐四指二、三节之间。  坎文,大指掐三指根部。  离文,大指掐三指三、三节之间。  艮文,大指掐二指根部。  震文,大指掐二指一、二节之间。  巽文,大指掐二指二、三节之间。  兑文,大指掐四指一、二节之间。  诀目的构成主要依据於道教的神谱和要对付的对象:如前所说,所谓掐诀,是指掐某诀目。诀目是由诀文构成,简单的诀目只掐一个诀文,在这个意义上它与诀文可以通用。诀目的数量大,每一道派常绘成诀谱,在本门内授受和运用。诀目的设计,大抵一是依据著神仙谱系,一是依据所要对付的对象。  依据神仙谱系的诀目,相当典型地表现了道教的特点,表现了它的法术与散漫於民间的巫术的区别。道教的神谱极为庞大,而且不同的道派尚有某些不同。但就行法而言,经常要涉及到的有尊神、祖师和神将三大类。每一类都有相应的诀目。与尊神相关的诀,比较常见的有玉清诀、太清诀、上清诀、北帝诀等。玉清诀,又称上帝诀、玉帝诀,诀文在中指中节。上章表、统领天仙兵马、指挥行瘟使者时掐。上清诀,诀文在中指上节,召请上清兵马时用;又一法掐中指指甲下,问病时用。太清诀,在中指下节。与尊神相关的诀,有时不直接称尊神名讳,而用其坐骑、法器等来代表。比如炼度仪中请太乙天尊临坛,法师掐狮子诀:左右手掌交叉搭在一起,左手大指屈掌内,馀九指皆露於外。原来太乙天尊坐骑是九头狮子,这一手势九指外露即为象徵。类似的又如莲花诀、宝相莲、以及大小猪头诀等,掐之象徵斗姥降临。原来斗姥常趺坐於莲花上,又其拉辇的神兽名獬,形象是猪头上生角,故以之象徵接斗姥驾。  祖师诀中最重要的是天师诀和本师诀,代表本派祖师或者天师降临,有时法师存想自己化身为天师指挥神兵驱邪时用,掐法是左手大指掐二指第一节。  代表神将的诀目数量最多。因为道教神将的数目本来就很多,且各派法术所用的神将不尽相同。就比较重要的而言,有元帅诀,代表雷部元帅;都监诀,代表统领神兵的兵马都监;天丁诀,代表天丁力士;功曹诀,代表召唤神界管理案卷的功曹。其它还有日君诀,代表日君,月君诀代表月君,以及代表五方星斗的诀目。  至於据要对付的对象,以及相关科仪所设计的诀,就更难计其数。因为治病、驱邪、炼度、禳灾的法术门类繁多,相应的诀目也就数量庞大。这类诀目有以所要对付的邪秽立名,如虎目、鬼目;有以法师的行持为称呼,如煞鬼目、禁鬼诀、握雷局;也有以所持神器、手段为号,如三叉诀、剑诀、金桥诀等。相关的法术体系中都绘成诀谱一一载明,法师行法时必须严格依式掐之。诀目数量繁多,这里所说的只是其主要类型。由於它们的象徵所在,因此主要是掐之表示启请或召唤神  灵,或者以之表示布上神灵之气,克制作祟的鬼神。上述符咒诀步,加上使用剑、印、灵幡、灵图、照妖镜和其它法器,构成行法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  神咒道教施法仪式中,常有咒语、掐诀、步罡等,它们和书符一起成为道法的基本手段。道士以画符念咒、掐诀步罡来施行法术,以增强人们战胜邪恶的信心。这些法术本身具有使人类在无法控制的异己力量面前保持心理平衡和生活信心的文化功能。  咒语是一种被认为对鬼神或自然物有感应或禁令的神秘语言:咒语常和以人体真气「禁制」鬼神、外物的气禁术结合在一起,称为禁咒。有时和符一起出现,称做符咒。道士在施行咒术时又往往借助某些中介物,如咒水、咒枣等,这些施过咒术的水、枣也有咒术的效力。  道门中对咒术的效力有极高的肯定。《太上正一咒鬼经》说:「吾含天地,咒毒杀鬼方,咒金金自销,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灭,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缚,咒鬼鬼自杀,咒祷祷自断,咒痈痈自决,咒毒毒自散,咒诅诅自灭。」道士认为有法力强大的尊神,不断把秘藏在天上的咒语传授下来,念动咒语即有几万乃至几百万的天兵天将应召来服役。因此,咒语在道法中越出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咒语在道教中运用广泛:道法凡结坛有净坛咒、镇坛咒;登坛先有卫灵咒;画符有书符咒;步罡有步罡咒;诵经先念开经玄蕴咒;至於召将咒则和道书记载的天将神吏一样多;杀鬼制魔、捉妖,也都有相应的咒。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咒就没有道教的法术。  同时,咒语已渗透到道士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融化进他们的人格中去。道士净手、吃饭、沐浴、理发等都要诵咒。不仅正一派擅於诵咒,全真道授戒也有相应的咒语。  道教咒语的特点:咒术不是道教特有的现象,佛教等其他宗教也使用咒语,特别是密宗更以诵咒(陀罗尼)著称。咒语起源於原始宗教的先民对语言魔力的崇拜,后来成为巫术的核心部件。道教继承了巫术的咒术并加以发展,同时又吸纳进一些佛教咒语,但从总体上来说道教咒语有自己的特点。  道教咒语常常用「如律令」、「急急如律令」、「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这是因为道教兴於汉代,汉代诏书和檄文中多有「如律令」一语。「如律令」意指按法令执行,在语气上有违律必究的意味。这种申述法律、政令权威的官方套语,先是被民间巫师所吸收。东汉巫师举行「墓门解除」(即在殡葬中对墓厌镇,使人鬼分途,鬼不殃及生人)的解除文,末尾即以「如律令」结束。解除文的简单句式是:「百解去,如律令!」此类咒被道教所吸收,同时也产生某些变格,主要是嵌入神名。最常见的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有的还在其后加「摄」、「敕」、「疾」等字,以表示急急按咒执行不得有误。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  在召集神兵收妖破邪有开旗咒:「五雷猛将,火车将军,腾天倒地,驱雷奔云,队仗千万,统领神兵,开旗急召,不得稽停。急急如律令!」这一咒先是称引雷部神将,兼说其神武,同时也是说明他们职司所在,接著说明开旗(召将令旗)召唤他们来到,且令其不许拖延时刻,立即降临。最后以「急急如律令」收尾。  道教咒语的这种定式便是区别於以赞念佛号为主的佛咒的显明特色。  道教咒语的这种结构首先表明它是托於神授、从而也是有神效的。称太上老君、称神霄玉清真王,称天师,都是直接说出尊神的名号,来召役神将、镇压妖邪。对於比较低级、专供法师役使的神灵,则是直呼其名,以示自己有控制他们的能力。因此道教咒语的施行,与其整个神仙谱系是紧密相联的,其中表现了他们的信仰,也反映了他们实践信仰的方式。不过称引神名,并不是道咒特有的现象,甚至不是咒语特有的现象。基督教徒在祈祷之后总要说「奉耶苏基督的名」。那是对神强烈的信赖敬仰的表现。所以道咒中的称引神名,表明的是许多宗教中共通的对神灵的信仰、依赖,只不过各自的神有不同的面貌罢了。其更能表达道咒本身特色的还是下一方面:它表明咒语是对祈使对象的命令,而「如律令」,既是催促,又是强调其命令必须执行,不执行,则依律惩罚。咒语的内容都直言不讳地讲清命令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是道教咒语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一般说来,中国的民众对待宗教的态度,以祈求解决眼前的困难为主导,求得平安便算有福。象西方社会和印度人那种对神灵的虔诚皈依,是有相当差距的。比如印度传来的《主夜神咒》:「婆涉演波底」,据说夜行时念它可以辟邪。但其辞实际上是印度人所奉夜神的音译。佛教的重要咒语《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即民间比较熟悉的大悲咒,共有八十四句,句句皆表示对观世音的皈依礼敬之意,八十三句系称呼菩萨(包括观音的种种变相)名。这部咒语,佛教徒认为其威力极大,使用也很广泛,《大悲心陀罗尼》详细记载有用它治病、催产、解蛊毒、辟蛇蝎等等的方法。就功能言,佛咒与道咒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从结构看又很不同。大悲咒的特点,在叫人先皈依,倘皈依了,一念它,观音就能帮助解决各种魔难,直至接引他上西方极乐世界,念咒的本身就是皈依。道咒则是直接驱策鬼神,让它们走开或者完成凡人无法完成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实的目的是前提,对神的敬仰,乃以当下直接的利益为中心。道教咒语的这一特点规定了每一咒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所以道咒各有针对性,数量极多。  念咒与气禁:念咒时常常要求与体内的运气、在意念中存想相关的神灵形象(存想)统一起来。认为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内气作用於对象,使之受到控制,或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禁咒,又称气禁,简称为禁。气禁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巫术中就已经使用。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吴越地方有称为禁咒法的,很有显著的效验,(那原因)是法师气充沛。」(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多气耳。)从近几年来考古发现看,气禁流行的地区不限於吴越地区。楚、蜀等地区都有类似的方术。据葛洪的记载,禁咒的应用范围广泛,有入大疫不受传染、驱逐邪魅,禁虎豹蛇蜂、为人治病,乃至於禁水倒流等。气禁术被道教所吸收,成为道法的一部份,早期道教正一盟威道的二十四阶箓中专有一种《禁气箓》,可见已经是整个法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一般道士在念咒时与内气的发放相伴随,念咒兼有以气作用於对象(通常称为布气,又称内气外运),因此对於道士平时的炼气,提出了一定要求。  --------------------------------------------------------------------------------  罗天大醮,罗天大醮的由来:罗天大醮是道教大型综合仪礼的名称。罗天,即大罗天,道教指天之三界以上的极高处。《无上秘要》称天之「三界之上,渺渺大罗」,以罗天指设醮之名,是极言其请降神灵数量之多,品位之高,以及设醮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设醮目的之广泛,参与醮仪的道士和祭祀、奉献的道教徒人数众多。醮,原是祭仪的意思。宋玉《高唐赋》云「祷旋宫,醮诸神,礼太乙」,醮神就是祭神之意。两晋之间,醮和斋对举,《太上洞渊神咒经》称「修斋设醮,不依科仪之考」。唐代以后,斋和醮才较普遍地连用,以指称道教仪礼。因此,醮是道教对其崇拜仪礼的一种称呼。《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称,「延真降圣,乞恩请福,则谓之醮」明代以后,道门与民间多以醮代替斋,罗天大醮之称遂流行开来。  罗天大醮的内容及其特点:明代正统《道藏》收有以罗天大醮冠名的科仪文献有《罗天大醮设醮仪》,《罗天大醮三朝仪》,《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罗天大醮上品妙经》等。据《罗天大醮设醮仪》,在罗天大醮中召请的有「三清至尊、十方上圣、玉京金阙天帝天真、十方师尊圣众、三界官属、一切威灵」等等天地间所有神灵。行仪的目的就是为国泰民安、忏罪谢恩、祈寿延生、拔幽荐祖等等。罗天大醮的规模比较大,时间也长,一般要举行三天、五天、七天等不等,每天所行科仪均不相同,因此内容十分丰富。罗天大醮在宋代也有称为周天大醮或普天大醮的。据《道门定制》称,宋代的周天大醮供奉的神灵有「二千四百分位」,普天大醮则设神灵「三千六百分位」。这两种醮只有「朝廷修奉,或大臣为国亦许修设,庶人不许奉修」。现在香港、澳门地区和台湾省道教常有举行太平清醮、祈安清醮,据其内容,就是地区民众自己邀请道士举行的罗天大醮。

张志春写序,推荐徐伟刚写的《大六壬揭迷与现代应用研究》。

徐伟刚的《袖里乾坤》。其实,它是由张志春老师任主编,这套书有奇门、大六壬、六爻、四柱各个门类。《神奇之门》

陈公献的《大六壬指南》,秦瑞生的《大六壬精注详解》。北海闲人的《六壬金针》和《大六壬断法述要》以及《毕法赋全解》、《〈大六指南〉诠解》、《〈大六壬指南〉占验今诠》。2008年时,徐伟刚的《智者乐水》,和杨景磐的《六壬断案详解》。

 三十六变出自吴承恩的《西游记》,菩提老祖告诉悟空躲避三灾之法,悟空虽选择七十二变,理由是多多益善,按照我们中国的古时逻辑,天大于地,故我们可以推测天罡三十六变的威力应大于地煞七十二变的。西游记原作中是这样描述的:

 却早过了三年,祖师复登宝座,与众说法。谈的是公案比语,论的是外像包皮。忽问:“悟空何在?”悟空近前跪下:“弟子有。”祖师道:“你这一向修些什么道来?”悟空道:“弟子近来法性颇通,根源亦渐坚固矣。”祖师道:“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却只是防备着‘三灾利害’。”悟空听说,沉吟良久道:“师父之言谬矣。我常闻道高德隆,与天同寿,水火既济,百病不生,却怎么有个三灾利害?”祖师道:“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薰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赑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过。”悟空闻说,毛骨悚然,叩头礼拜道:“万老爷垂悯,传与躲避三灾之法,到底不敢忘恩。”祖师道:“此亦无难,只是你比他人不同,故传不得。”悟空道:“我也头圆顶天,足方履地,一般有九窍四肢,五脏六腑,何以比人不同?”祖师道:“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原来那猴子孤拐面,凹脸尖嘴。悟空伸手一摸,笑道:“师父没成算!我虽少腮,却比人多这个素袋,亦可准折过也。”祖师说:“也罢,你要学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悟空道:“弟子愿多里捞摸,学一个地煞变化罢。”祖师道:“既如此,上前来,传与你口诀。”遂附耳低言,不知说了些甚么妙法。这猴王也是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西游记整书中虽说了三十六变,可这些变化到底是什么呢?在《三遂平妖传》一书中是这样说的:

 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唤雨呼风、振山撼地、驾雾腾云、划江成陆、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五行大遁、六甲奇门、逆知未来、鞭山移石、起死回生、飞身托迹、九息服气、导出元阳、降龙伏虎、补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无影、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开顷刻、游神御气、隔垣洞见、回风返火、掌握五雷、潜渊缩地、飞砂走石、挟山超海、撒豆成兵、钉头七箭。

天罡北斗阵是全真派的一种阵法

使用时天罡北斗阵法所坐的方位是北斗星座之形,迎敌时只出一掌,另一掌却搭在身旁之人肩上,七人之力合而为一。

天罡北斗阵是全真教中最上乘的玄门功夫,王重阳当年曾为此阵花过无数心血。小则以之联手搏击,化而为大,可用于战阵。敌人来攻时,正面首当其冲者不用出力招架,却由身旁道侣侧击反攻,犹如一人身兼数人武功,确是威不可当。

全真七子用阵法,第一次是和梅超风相斗,全真七子马钰位当天枢,谭处端位当天璇,刘处玄位当天玑,丘处机位当天权,四人组成斗魁;王处一位当玉衡,郝大通位当开阳,孙不二位当摇光,三人组成斗柄。北斗七星中以天权光度最暗,却是居魁柄相接之处,最是冲要,因此由七子中武功最强的丘处机承当,斗柄中以玉衡为主,由武功次强的王处一承当。“天权”“玉衡”正面御敌,两旁“天玑”“开阳”发掌侧击,后面“摇光”与“天璇”也转了上来。结果梅超风不敌全真七子,却因黄药师的到来而结束。

全真七子误以为周伯通已死,将黄药师围入天罡北斗阵中。黄药师连移三次方位,不是王处一转动斗柄,就是丘处机带动斗魁,始终不让他抢到马钰左侧。双方都是骑虎难下,不得不出全力周旋。黄药师在大半个时辰之中连变十三般奇门武功,始终只能打成平手,直斗到晨鸡齐唱,阳光入屋,八人兀自未分胜负。结果因欧阳锋一掌打死谭处端而使阵法大乱。

第三次使用天罡北斗阵,只是长真子谭处端死,“天璇”之位便由柯镇恶接充,只是他武功较逊,又不谙阵法,是以再由尹志平守护背后,临时再加指点。但见全真六子各舞长剑,进退散合,围着黄药师打得甚是激烈。

牛家村恶斗,全真七子中只二人出剑,余人俱是赤掌相搏,战况已凶险万状,此时七柄长剑再加一根铁杖,更是猛恶惊人。黄药师却仍是空手,在剑光杖影中飘忽来去,似乎给逼得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数十招中只是避让敌刃,竟未还过一拳一脚。

郭靖见黄药师满脸轻松自在,浑不是给迫得喘不过气来的神气,不禁起了疑窦,只见黄药师左掌,向长生子刘处玄头顶猛击下去,竟是从守御转为攻击。这一掌劈到,刘处玄原是不该格挡,须由位当天权的丘处机和位当天璇的柯镇恶从旁侧击解救,可是柯镇恶目不见物,与常人接战自可以耳代目,遇着黄药师这般来无影去无踪的高明掌法,哪还能随机应变?丘处机剑光闪闪,直指黄药师的右腋,柯镇恶待得听到尹志平指点出杖,已然迟了一步。刘处玄只觉风声飒然,敌人手掌已拍到顶门,大骇之下,急忙倒地滚开。马钰与王处一在一旁眼见这一下手实是千钧一发之阴,双剑齐出。刘处玄危难虽脱,天罡北斗之阵却也已散乱,黄药师向孙不二疾冲过去,冲出三步,突然倒退,背心撞向广宁子郝大通。郝大通从未见过这般怪招,不禁微一迟疑,待要挺剑刺他脊梁,黄药师动如脱兔,早已闯出了圈子,在两丈外站定。

黄药师本已闯出天罡北斗阵外,却又再次进入阵中。黄药师这次劈出去的掌力一招弱似一招,全真诸子逐渐合围,不到一盏荼功夫,众人似已挤成一团。眼见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四人的剑锋便可同时插在黄药师身上,不知怎的,四柄长剑却都贴身而过,终究差了数寸,若不是四人收剑迅捷,竟要相互在同门师兄弟身上刺个透明窟窿。在这小圈子中相斗,招招相差只在毫发之间。黄药师不住向马钰左侧移动,越移越远,似乎要向外逃遁。忽听得王处一撮唇而啸,他与郝大通、孙不二三人组成的斗柄从左转了上去,仍将黄药师围在中间。

全真诸子见黄药师窥破阵法的关键,各自暗暗心惊。黄药师陡然间欺到孙不二面前,刷刷刷连劈三掌。马钰与郝大通挺剑相救。黄药师身子略侧,避开二人剑锋,刷刷刷,向孙不二又劈三掌。马钰等见他专对孙不二猛攻,团团围上相援,在这紧迫之际,阵法最易错乱。柯镇恶目不见物,斗魁横过时起步稍迟,黄药师一声长笑,已越过他的身后,尹志平被他捉住背心,掷了上去。这一来阵法破绽更大,黄药师哪容对方修补,立时低头向马钰疾冲,满以为他必定避让,哪知马钰剑守外势,左手的剑诀却直取敌人眉心,出手沉稳,劲力浑厚。黄药师侧身避过,猛地回身一脚,把郝大通踢了个跟斗,俯身抢起长剑,掌胸直刺下去。刘处玄大惊,挥剑来格。黄药师哈哈大笑,手腕震处,啪的一声,双剑齐断。但见青影闪动,黄药师疾趋北极星位。此时阵法已乱,无人能阻。

郭靖见到全真七子布“天罡北斗阵”,其后与黄蓉参详天上的北斗星宿与北极星,得知若将北斗星宿中“天枢”“天璇”两星联一直线,向北伸展,即遇北极星。此星永居正北,北斗七星每晚环之而转。其后他在洞庭湖君山为丐帮所擒,又再仰观天文,悟到天罡北斗阵的不少诀窍,但也只是将北斗阵连环救援、此击彼应的巧妙法门用入自己武功而已。黄药师才智胜于郭靖百倍,又精通天文术数、阴阳五行之学,牛家村一战未能破得全真七子的北斗阵,事后凝思多日,即悟到了此阵的根本破绽之所在。郭靖所想的只是“学”,黄药师不屑去学王重阳的阵法,所想的却是“破”,知道只须抢到北极星的方位,北斗阵散了便罢,否则他便要坐镇中央,带动阵法,那时以逸待劳,自是立于不败之地。

郭靖以为黄药师害死了五位师父,见马钰要弃剑认输,抢占了北极星位。黄药师破乱了阵法,满拟能将全真派打得输叫饶,那知北极星位上突然出现了一人。他全神对付全真诸子,并未转身去看此人面目,反手施展劈空掌手段,当胸就是一掌。郭靖伸左掌卸开来势,身子却稳凝不动。黄药师大吃一惊,回过头来,却见正是郭靖。

此时黄药师前后受敌,若不能驱开郭靖,天罡北斗阵从后包抄上来,实是危险万分。他向郭靖连劈三掌,哪知郭靖仍是只守不攻,短剑竖挡胸口,左掌在自己下腹缓缓掠过,他虽是一招双攻,但双攻都失了标的。黄药师一惊更甚,没想到这傻小子郭靖竟也窥破阵法的奥秘,居然稳守北极星位,竟不移动半步。郭靖面对杀师大仇,却沉住了气坚守要位,双足犹似用铁钉在地下牢牢钉住,任凭黄药师故意露出多大的破绽诱敌,他只是视而不见。

这一次恶斗,比适才更是激烈数倍。全真诸子初时固欲杀黄药师,好为周伯通与谭处端报仇。黄药师却明知其中生了误会,只是他生性傲慢,又自恃长辈身份,不屑先行多言解释,满拟先将他们打得一败涂地、弃剑服输,再行说明真相,重重教训他们一顿,是以动武之际手底处处留情。否则马钰、丘处机等纵然无碍,孙不二、尹志平哪里还有性命在?哪知郭靖突然出现,不但不出手相助,反而舍死狠拼,心想他如不是害死了黄蓉,何必如此惧怕自己。这时黄药师再不容情,一意要抓住郭靖问个明白。但此际郭靖占了北极星位,双方优劣之势已然倒转。天罡北斗阵法滚滚推动,攻势连绵不绝。黄药师连抢数次,始终不能将郭靖逼开,心中焦躁起来,每掌用强猛冲,全真诸子必及时救援,欲待回身下杀手先破阵法,北斗阵越缩越小,合围之势己成,自忖虽然震古烁今的能力,亦已难脱厄运。最后却因马钰叫停,郭靖说明周伯通未死而作罢。

丘处机等人感激郭靖师徒相助打败黄药师,又用天罡北斗阵相助柯镇恶,将黄药师和黄蓉两人围入阵中。柯镇恶铁杖被黄蓉用打狗棒法的“引”字诀拖住,跟着她竹棒挥舞,棒东杖东,棒西杖西,全然不得自由。柯镇恶在北斗阵中位居“天璇”,他一受制,阵法登时呆滞。郭靖见师父受挫,纵身离开北极星位,抢到“天璇”。他此时武功已胜全真诸子,兼之精通阵法奥妙,一加推动,阵势威力大增。北斗阵本以“天权”为主,但他一任阵,枢纽移至“天璇”,阵法立时变幻。这奇势本来不及正势坚稳,但黄药师一时之间参详不透,虽有女儿相助,仍是难以抵挡,幸而全真诸子下手各守分寸,只郭靖一人性命相搏,黄药师勉强还可支撑。斗到分际,郭靖愈逼愈近。他有诸子为援,黄药师伤他不得,只得连使轻功绝技,方避开了他势若疯虎的连环急攻。这时欧阳锋来到,将天罡北斗阵引向欧阳锋。

全真六子布成阵势,叫尹志平占了“天璇”之位。欧阳锋手中蛇杖倏伸倏缩,把全真派七人逼开。他在牛家村见过全真派天罡北斗阵的厉害,心中好生忌惮,先守紧门户,以待敌方破绽。北斗阵一经展开,前攻后击,连环不断。欧阳锋遇招拆招,见势破势,片刻间已看出尹志平的“天璇”是阵法一大弱点,心想此阵少了一环,实不足畏,掌下使开蛇杖坚守要害,游目四顾,观看周遭情势。最后却又因洪七公的干预而作罢。

大北斗阵法也是全真教的阵法

《神雕侠侣》中写到郭靖大战北斗阵法的场面,群道每七人一组,布成了14个天罡北斗阵。每7个北斗阵又布成一个大北斗阵。自天枢以至摇光,声势实是非同小可。两个大北斗阵一正一奇,相生相克,互为犄角。98名道士倏地散开,或前或后,阵法变幻无穷。大北斗阵法比之王重阳的北斗阵法,威力大许多。14个北斗阵一经带动,重重叠叠地联在一起,料想敌人纵然掌力再强十倍,也决难双手推动98人。

郭靖不敢与众道强攻硬战,只展开轻身功夫,在阵中钻来窜去,找寻空隙,东奔西跃,引动阵法生变,只一盏茶时分,已知单凭一己之力,要破此阵实是难上加难。一来他不愿下重手伤人,二来阵法严谨无比,竟似没半点破绽;三来他心思迟钝,阵法变幻却快,纵有破绽,一时之间也看不出来。溶溶月色之下,但见剑光似水,人影如潮,此来彼去,更无已时。

哪知这阵法的奥妙之一,就是引敌攻击主帅,各小阵乘机东包西抄、南围北击,敌人便是落入了陷阱。郭靖只奔出七八步,立感情势不妙,身后压力骤增,两侧也是翻翻滚滚地攻了上来。他待要转向右侧,正面两个小阵14柄长剑同时刺到。这14剑方位时刻拿捏得无不恰到好处,竟教他闪无可闪,避无可避。

郭靖身处险境,心下并不畏惧,忽地斜身窜跃,右脚飞出,左手前探,将一名小道人踢了个筋斗,同时将他长剑夺了过来,眼见右腰七剑齐到,他左手挥了出去,八剑相交,喀喇一响,七柄剑每一剑都是从中断为两截,他手中长剑却是完好无恙。他所夺长剑本也与别剑无异,并非特别锐利的宝剑,只是他内劲运上了剑锋,使对手七剑一齐震断。

那七个道人惊得脸如土色,只一呆间,旁边两个北斗阵立时转上,挺剑相护。郭靖见这14人各以左手扶住身旁道侣右肩,14人的力气已联而为一,心想:“且试一试我的功力到底如何?”长剑挥出,黏上了第十四名道人手中之剑。

那道人急向里夺,哪知手中长剑就似镶焊在铜鼎铁砧之中,竟是纹丝不动。其余13人各运功劲,要合14人之力将敌人的黏力化开。郭靖正要引各人合力,一觉手上夺力骤增,右臂振处,喀喇喇一阵响亮,犹如推倒了什么巨物,12柄长剑尽皆断折。最后两柄却飞向半空。14名道人惊骇无已,急忙跃开。郭靖心中却暗叹自己功力尚未精纯,有两柄剑没能震断。

这么一来,众道人心中更多了一层戒惧,出手愈稳,21名道士手中虽然失了兵刃,但运掌成风,威力并未减弱。郭靖适才震剑,未能尽如己意,又感敌阵守得越加坚稳,心想不知马道长、丘道长他们这些年中在北斗阵上另有什么新创,若是对方忽出高明变化,自己难以拆解,只怕不免为群道所擒,事不宜迟,须得先下手为强,于是郭靖倏地矮身,窜到东北角上,但见西南方两个小阵如影随形的转上,当即指尖抖动,长剑于瞬息之间连刺了14下,14点寒星似乎同时扑出,每一剑都刺中一名道人右腕外侧“阳谷穴”。这是剑法中最上乘的功夫,运剑如风似电,落点却不失厘毫,就和同时射出14件暗器一般无异。

郭靖出手虽轻,但每个道人都是腕上一麻,手指无力,14柄长剑一齐抛在地下。各人惊骇之下,急忙后跃,察看手腕伤势,但见阳谷穴上微现红痕,一点鲜血也没渗出,才知对方竟以剑尖使打穴功夫,劲透穴道,却没损伤外皮。众道暗暗吃惊,均想若非手下容情,要割下我们手掌真是不费吹灰之力。

这一来,已有五七三十五柄长剑脱手。长须道人大是恚怒,明知郭靖未下绝手,只是全真教实在颜面无光,何况若让如此强手闯进本宫,后患大是不小,当下连连发令,收紧阵势,心想98名道士四下合围,将你挤也挤死了。

郭靖无法,只好又打起精神,要挫一挫这些道人的锐气,于是左掌斜引,右掌向左推出。一个北斗阵的7名道人转上接住。郭靖急奔北极星位,第二个北斗阵跟着攻了过来。此时共有14个北斗阵,也即有14个北极星座,郭靖无分身之术,自是没法同时占住14个要位。他展开轻身功夫,刚占第一阵的北极星位,立即又转到第二阵的北极星位,如此转得几转,阵法已现纷乱之象。

长须道人见情势不妙,急传号令,命众道远远散开,站稳阵脚,以静制动,知道各人若是随着郭靖乱转,他奔跑迅速,必能乘隙捣乱阵势,但若固守不动,14个北极星位相互远离,郭靖身法再快,也难同时抢占。

郭靖抬头向重阳宫望去,忽见道观屋角边白光连闪,似是有人正使兵刃相斗,只是相距远了,身形难以瞧见,刀剑撞击之声更无法听闻。

郭靖心中焦急,左掌一招“见龙在田”,右手一招“亢龙有悔”,使出左右互搏之术,同时分攻左右。但见左边北斗大阵的49人挡他左招,右边49人挡他右招。他招数未曾使足,中途忽变,“见龙在田”变成了“亢龙有悔”,而“亢龙有悔”却变成了“见龙在田”。他以左右互搏之术,双手使不同招数已属难能,而中途招数互易,众道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左边的北斗大阵原是抵挡他的“见龙在田”,右边的挡他的“亢龙有悔”,这两招去势相反,两边道人奋力相抗,哪料得到倏忽之间他竟招数互易。只见郭靖人影一闪,已从两阵的夹缝中窜出,左边的49名道士与右边49名道士正自发力向前冲击,这时哪里还收得住脚?只听砰的一声巨响,两阵相撞,或剑折臂伤,或鼻肿目青,更有30余人自相冲撞摔倒。

主持阵法的长须道人虽然闪避得快,未为道侣所伤,可是也已狼狈不堪,盛怒之下,连声呼喝,急急整顿阵势,见郭靖向山脚下的大池玉清池奔去,当即带着14个小阵直追。全真派的武功本来讲究清静无为、以柔克刚,主帅动怒,正是犯了全真派武功的大忌,他心浮气粗之下,已说不上什么审察敌情、随机应变了。

当然这只是小说,真实阵法的威力却极少有人知道,“天罡北斗阵”是真实存在而能量巨大的阵法! 这就是当今由王力平先生传出的“灵宝通智能内功术”体系威力强大的星阵。除了北斗七星星阵外,还有南斗六星、西斗四星、东斗三星与中斗五星星阵,每个星阵俱是威力巨大。

●地支藏天干歌诀

甲寅乙卯丙巳宫,丁午己未戊丑中。

庚申辛酉壬亥内,癸子曰干寄法同。

斐然按:即是将曰干之部位寄于地支之中,以地支为天干,此干即此支也。天干共十位,地支有十二位,故辰戌二支无天干可寄也。与大六壬寄干类似而又有不同。

●地支藏干图示

●十二课位定名

子:小吉 丑:空亡 寅:太安 卯:反覆 辰:呈祥 巳:留连

午:速喜 未:阻塞 申:赤口 酉:兴通 戌:落杜 亥:全利

●贵人十二星断诀

一、贵:主贵人 二、恐:主恐怖 三、鸟:朱雀主消息 四、和:主好、吉

五、捕:主逮捕 六、龙:主青龙吉 七、摇:主动摇 八、庚:主防盗

九、泰:主顺利。 十、玄:主巧缘 十一、阴:主好,又暗害 十二、飞:主平常

●天乙贵人诀

甲戊兼牛羊,乙己鼠猴乡。

丙丁猪鸡位,壬癸兔蛇藏。

庚辛知马虎,此是贵人方。

根据曰干以定贵人,根据时支以定阴阳贵人。阴贵人逆行,阳贵人顺行。从卯起,辰巳午未申止为阳贵人顺行,从酉时起,戌亥子丑寅时止为阴贵人逆行。

第一字为阳贵,第二字为阴贵。

曰干 甲戊 乙己 丙丁 壬癸 庚辛

阳贵 (牛)丑 (鼠)子 (猪)亥 (兔)卯 (马)午

阴贵 (羊)未 (猴)申 (鸡)酉 (蛇)巳 (虎)寅

●十二月将●

正月在亥 二月在戌 三月在酉 四月在申 五月在未 六月在午

七月在巳 八月在辰 九月在卯 十月在寅 冬月在丑 全月在子

是以中气为准,即是太阳以中气过宫。周天三百六十度,一月运行三十度。则用周天共十二宫。逢中气过宫,不用节气。

月将 起点 终点

亥 雨水 春分

戌 春分 谷雨

酉 谷雨 小满

申 小满 夏至

未 夏至 大暑

午 大暑 处暑

巳 处暑 秋分

辰 秋分 霜降

卯 霜降 小雪

寅 小雪 冬至

丑 冬至 大寒

子 大寒 雨水

●参易辨方起例

一、用地支掌,月将加用时。

用时者,来人占事,随口所报时辰,自己用事起占,用正时。或用抽签法定时,皆可。

例如:一九九四年,三月一曰,戌时占用。是夏历甲戌岁正月二十曰丙戌,丙寄巳宫,正月被十卯时雨水交中气,作正月亥将。用亥加戌上,子加亥上,丑加子上,寅加丑上,卯加寅上,辰加卯上,巳加辰上,辰为呈祥,因丙寄天盘巳宫,故数至今曰曰干丙处而落于辰宫,有“呈祥”之用。

又看“贵人诀”,用戌时为阴贵之时,丙曰阴贵“丙丁猪鸡位”为贵人起酉逆行,为贵人起酉,恐加申,鸟加未,和加午,捕加巳,龙加辰,辰宫又是青龙,主吉。

此课即为“青龙呈祥”之吉。

二、推断

此法专一不惑,颇堪决疑。

看曰干所落之支,落于何宫,按其课题字义推之则思过半也。

再查天星是何星落其上,以看吉凶如何。大抵以十二课题所断之义为主,吉则吉断,凶则凶断。若课题吉而遇星凶则减吉,仍从吉断,而曰小吉。若吉课遇吉星则大吉。

凶课得凶星为大凶,凶课得吉星为小凶,仍从凶断。按其课题与星义详之。

三、验例

公元一九六一年九月十七曰上午趋候,李老授我此诀后,略有倦意,欲睡而呵欠频作,我急辞而出,正两点许,为未时,其曰干支为癸丑,即以未时入占,其为夏历八月初八曰,八月十四方交秋分,故八月初八曰月将仍作七月巳将算。用巳加未上,午加申,未加酉,申加戌,酉加亥,三加子,亥加丑,子加寅。寅为太安。因曰干癸落于寅宫,故作寅宫太安推断。

又按贵人“壬癸兔蛇藏”,未时用阳贵顺行。于是从卯上起贵,辰上恐,巳上狺,午上和,未上捕,申上龙,酉上摇,戌上庚,亥上泰,子上玄,丑上阴,寅上飞。

按寅课上太安,天星加飞,主平常。飞与太安相反。太安为不动,飞星则离去。

当时是问过江去访曾树生医师,不知能相见否?其时去房,果然不在,询之,人曰已出街去了,足证“飞”字之义。于是,又坐等与茶馆中,良久,再去询之,曰已回,正在用餐,稍待,在其宿舍中相见。颇证寅木太安不动之义,是天星先应,地课后应之则也。

参易辨方整理后记

李老灿东,巴县木洞人。于公元1961年12月逝世。相识仅三年,常于茶坐中亲聆教益,遗憾的是,授我“参易辨方”之后,不久即辞人世,所用验例闻之不多。当时谓此数世有书传,有四册之多。直至今曰亦未之见。想必是“大六壬”之简化,或者是“大六壬”之初基。

什么是子午决,天罡决

姆指按在食指的第一和第二指节中间的纹上  掐诀和步罡  道教法术在施行中,法师常口念咒,手掐诀,脚步罡。掐诀和步罡是行法时法师的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