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子百家的问题
孔子的儒家思想
孔子的儒家思想首先表现的是“正名”,客观存在的种种事物应当与它们的名字的本来含义一致起来。施政治国必先正名,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一个国君的本质就是一个理想的国君应有的品质,即“为君之道”。既有君之名,也有君之实,名与实要达成一致。
“仁义”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对于个人品德,强调仁和义。“义”是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一种绝对的道德律。如果一个人遵行某些道德是为了不属于道德的其他考虑,即便他所做的客观上符合道德的要求,也仍然不是“义”,而是图“利”。“仁”就是爱人。为父之道就是由爱子之心出发去对待儿子,为子之道就是由爱父之心出发去对待父亲。“仁”的实践就是为他人着想。
孔子儒家思想还讲究“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因此,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尽己为人谓之“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谓之“恕”。忠恕之道也就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
儒家的“义”发展出“为而无所求”。人做自己所应当做的,因为这就是道德的本身要求。孔子看来,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但做这些事情时,并不是为其他什么目的。人们做他们要做的事情,其价值在“做”之中,而不是在于能够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竭尽所能,成败在所不计,只就是“知命”观。
在政治理论中,儒家有和道家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在于两者都认为理想的国家里,国家的领袖应当是个圣人,唯有圣人才能担当起治国重任。不同之处,道家认为,治国不是要忙于做事,而是要废除过去本不应该做的事情,以至“无为”,而儒家认为圣人治国应为大众多做事情。
墨子的墨家思想
古时在上层为官者,有精通“六艺”的儒士,也有武士道德的侠客。而在政治颠覆的时候,他们的社会地位就不同了。儒士们仍出自上层、中层阶级,而侠客们则沦为下层,成为游侠。墨家思想则来源于游侠思想,和儒家思想齐名,同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只是因为后来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使得墨家思想永久的尘封了起来。墨家可能是一个严密的组织,是具有独立军事能力的非政府组织,墨子就应该是这个组织的一个首领。
墨家思想的中心是“兼爱”。认为儒家之“仁义”包含于“兼爱”之中,为兼爱的表现。兼爱思想主张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天下所有的人都应当不分高低,彼此相爱。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别人。墨子说过,“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爱人是一种投资,自己可从中得益。世界的利益就包括了其中每一个人的利益,为世界谋利益就是为自己谋利益。
除了“兼爱”外,墨子的墨家思想还承认有鬼神存在,崇奉鬼神,但又主张薄葬节礼,反对儒家的对丧葬的繁文缛节。
老子的道家思想
老子把万物的本原称为“道”,然而“道”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可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是“非有”,不可名状,正是由于“非有”的存在,才能出现“有”与“万有”。因此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的道家思想揭示自然的规律。万物是有常的,决定万物变动的法则是不变的。而在主宰事物变化的法则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物极必反”,因而有“反者道之动”之说。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是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那么物极必反的“极”何在呢?由于我们认识的渺小,绝对的“极”,恐怕我们是永远也不会感受到的。所以我们不应认为我们去认识了就什么都知道了,而是应该不断地学习认知。老子也曾做过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他也是不断学习的,而并非要达到某种私人的目的而学习。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再回到物极必反,换句话,就我们所能认识到的,骄傲正是一个人的进步已到达极限的标志,就该意味着要倒退。老子也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在为人处事上,人应该懂得天地间万事万物流动变化,相反相成的常理,合乎自然。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一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对面,如果一个人想要强大,他就首先要看到自己处在一个软弱的地位,而不自是。同时人应该温和、谦虚、知足,以达到不过分。
道家的“无为”思想也是从“反者道之动”引申而来的。主张“无为”,并不是让人完全不动或不做事情。它的用意是叫人不要以多为胜,同时意味着行事为人不要矫揉造作,不要肆意放荡。“无为”使人的活动必要和顺乎自然,这就需要人力求平易朴实。“德”是事物天生的本性。人要循德求道,就要求人要简朴。老子蔑视儒家道德观的“仁义”,认为那是由于人对万物由来和万物本性疏离而产生的。因而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强调清心寡欲。由“五色令人盲目,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得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古代通常把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经部收录了儒家的“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
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
古代图书分类的发展
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
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
—经史子集
此句意思是指:如果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驶向成功的彼岸。
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表明了勤奋是学习的主要点。
此句出自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此句在《增广贤文》中有收录,是其治学名言,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
扩展资料:
“ 学海”对“书山”,“无涯”对“有尽”,“苦作舟”对“勤为路”,不论声韵、词性、内涵、意境,无不字字工稳,处处贴切。这才应该是此联的本真。
可能有人一时还想不通。既是“学海无涯”,怎会又说“书山有尽”呢,其实,“学海”与“书山”,虽则有关,却非同一概念,二者是不可混为一谈的。学海之无涯,源于庄子的“知也无涯”,不论学习与研究,的确永无止境。
而书山之有尽,则是就客观实际而言的,作为物质形态之书籍,总有其极限。别说是古人极言“学富五车”的那点儿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历史典籍、诗词歌赋不难被饱学之士所遍览,就是在今天各种著述浩如烟海之际,不也可以用几台电脑加一堆光盘,便将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型图书馆的藏书都囊括殆尽么。
所以,“书山有尽”而“学海无涯”,正体现了事物的一种辩证统一关系。
关于诸子百家的问题
本文2023-11-04 13:58:5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9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