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卫斯理宗有没有封圣人?封了多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请问卫斯理宗有没有封圣人?封了多少?,第1张

卫理宗(Wesleyans),又称卫斯理宗、监理宗,或循道宗(Methodism),是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1738年由英国人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1703-1791)和其弟弟查尔斯•卫斯理(Charles Wesley,1707-1788)于伦敦创立。卫斯理深受敬虔主义影响,与摩拉维亚兄弟会亦有直接交往。在清教传统和虔敬主义影响下,卫斯理等人在英国掀起奋兴运动。他们亦到新英格兰传道,与新英格兰一批有志之识一同掀起“大觉醒运动”(The Great Awakening)。照传统的理解,卫斯理的神学倾向于阿米尼乌主义,相信人能克服罪,过圣洁生活,从而成圣(sanctification)。与他合作向北美传道的怀特菲尔德(George Whitefield,1714-1770)则坚持原罪与恩典等传统教义。怀特菲尔特到美国七次巡讲,使美国“大觉醒运动”(1725-1750)达到高潮。 “大觉醒运动”最大代表是神学家爱德华滋(Jonathan Edwards, 1703-1758),而其神学恰与阿米尼乌主义相反,强调圣灵和宗教情感的作用。不过,虽然说他们的神学思想在后人看来有所不同,但就强调圣灵的作用来说,在我看来仍旧是一致的。爱德华滋的著作在晚清似未见有中译,但其思想影响,仍旧能透过米怜、郭士立的中文著作显露出来,比如他们对于天堂地狱、末日审判的描述,就不无爱德华滋的影子。而卫斯理的思想,则直接在咸同年间卫理宗来华传教士俾士的中译本中传播到了中国。

卫斯理派原为英国国教(圣公会)内的一派,后逐渐独立。卫斯理宗兴起时,正当英国工业革命,贫富分化悬殊,工人阶级生活困苦。卫斯理宗注重在工人中发展,他们组成劳动联合会(labor union),其规则就是卫斯理宗属会的规则。马克思在驻英期间,从卫斯理宗属会那儿学到了不少东西,其所谓的“***细胞”(cell)即受卫斯宗启发,同时卫斯理宗属会聚会中的灵性告白与自我批判,亦启发了后来的共产主义。卫理宗是基督教新教中最有影响力的宗派之一,在英、美势力很强,今信徒据称有七、八千万之众。

晚清时人关于卫斯理宗所识甚少。唯王韬(1828-1897)《弢园文录外编》(中州古籍,1998)中有一篇“纪卜斯迭尼教”,曰:“迩来二十年中,英、法之中,又有所谓卜斯迭尼教者,则迥与天主、耶稣教不同,且不啻隐树之敌。其为教也,不拜上帝,不事百神,但尽乎生人分内所当为,实事求是,以期心之所安而已。彼谓死后报应,天堂地狱之说,徒足以惑人听闻,而实非道之至者也。道之至者,在乎躬行实践。徒言死后之事,虚无缥缈,果谁见而谁述之者。世人或善或恶,,存之于心而见之于事,不可掩也。夫使其人孝于亲,忠于君,友于兄弟,笃于朋友,外无所作,内无所愧,则死后之荣乐即可以卜之,否则即求上帝必不私之也。呜呼!斯其立说,合乎我中国圣贤所云矣。闻奉此教者,在英、法不过百余人,皆世家子也,其人类皆读书明理,严一介不取之义。……”(第253-4页)该书编者将这里的“卜斯迭尼教”注为卫斯理宗(Wesleyans),译音较近。王韬虽长期跟理雅各等西方传教士交游,亦曾1867年底至1870年3月随理雅各在英国居住,但英文始终没有学好,估计译音出入较大。倘若“卜斯迭尼教”确系“卫斯理宗”之译音,则王韬对该宗的认识显然很浅显,而且有不少错误之处。首先该宗虽然强调人自身的“完善”,但将该宗等同于儒家之“自力成圣”,显然是个错误。因为作为新教神学家的卫斯理,虽然也强调成圣中人的努力,但最终还是要依赖圣灵的感化和浇灌。其次王韬不知从哪里听说“奉此教者,在英法不过百余人”,也不知是哪年的统计数字,恐怕卫斯理的追随者,在1870年代要远远多出这个数目。就这点看,王韬虽然是晚清时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口岸知识分子”,但其对西学的了解,其实还是比较有限的。

俾士(George Piercy,1829-1913)是英国约克郡人,循道宗(卫斯理宗)基督徒,1851年自费到华传教,长期在广州居住,初到广州时是由著名的第一代华人新教徒梁发给他教中文。1853年夏,俾士与其夫人温乐钟(Joan Wannop)女士在广州分别建立男女学校。俾士曾用广州方言译出新约和部分旧约篇章。同治十年(1871)出版广州土话译本《天路历程土话》,由羊城惠师礼堂镌刻。其中文著作尚有《地理略论》,英文著作有《热爱中国》(Love for China)。他于1882年回英国,1913年老死于故乡。

发现了!在其墓葬则在吉林省扶余县!

有一个惊天消息:

中国著名《山海经》权威、吉林学者宫玉海教授对《山海经》等古籍进行了多年的认真研究和考证后,最近提出一个堪称“石破天惊”的新说:耶稣并非只是宗教或神话的人物,而是实有其人:他就是中国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他死而“复活”后,回到了中国(西方学者有人认为他回到东方的印度);其墓葬则在吉林省扶余县! 而基督教上的耶稣则是以颛顼为原型重新塑造的。

颛顼帝乘龙至四海

历史上是否真有耶稣其人,因史料不足,众说纷纭,世界上至今没有一致看法,成为世界未解之谜。宫玉海说:“西方有一种说法:‘宗教上的基督,历史上的耶稣’。其实应改为:宗教上的耶稣,历史上的颛顼。”这一新说,对揭开这个谜带来了希望之光!宫先生的这一观点发表在《〈山海经〉与中国文化论文集》(第三辑)中,并在不久前在东北举行的一个山海经国际学术探讨会上引起轰动。

◎宫玉海和“天下第一奇书”

出生于松花江畔吉林市、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宫玉海,1989年离休前任长春光机学院副研究员,后又被聘为教授。他是中国作协吉林分会会员和筹建中的中国《山海经》研究会会长。离休后宫先生“十年读一经”,独辟蹊径,从语言民族学和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来考证《山海经》,终于有所获。“耶稣原型即颛顼”,就是他在钻研此书时发现的。

《山海经》是我国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的珍贵古籍。由于成书年代久远,语言简练而晦涩,加上语言、环境的变化,十分难读难懂,致使该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被誉为“中国第一奇书”。汉、唐以来,甚至把它列入神话、传说、小说、异闻之类,常使研究者望而却步,一读三叹。

1、在线下书店能买到。

2、中国图书网。一个主打各出版社尾货图书的网站,一些不畅销、书店下架的或者比较冷门的,也有很多好书,打折狠,都是论箱卖,而且包邮。

3、孔夫子旧书网。这个网站的特色卖点,是有古籍类、珍藏的书,有年代的书,甚至一些冷门到不能再售卖的书,在这里都能找到。但是在价格上有高有低,邮费也比中国图书网贵些。

4、缺书网。有一个专门的捡漏选项,每搜寻一本都能查到全网的最低价。

基督教同任何大的革命运动的一样,是群众创造的。它是在新宗派、新先知数以百计地出现的时代,以一种我们完全不知道的方式在巴勒斯坦产生的。直至今日,我们仍无法以确凿的史料清楚地说明原始基督教产生的具体状况。在公元一至二世纪犹太与罗马史学家的著作中,有关原始基督教的活动状况的记载非常简略,只说明当时存在着以“基督”为旗帜的一批犹太人的反抗活动。如公元一世纪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弗斯在其《犹太古事记》一书中曾两次提到基督教,除明显地被四世纪基督教会窜改过的一处外,仅记有:公元62年犹太教大祭司处死了“称为基督的耶稣之弟雅各和其他一些人〔或某些他的同伴〕”。对此句之真伪目前也存在不同的意见。罗马史学家塔西陀所著《编年史》中记有“尼禄……用各种残酷之极的手段惩罚他们……群众则把这些人称为基督教徒。他们的创始人基督,在提比略当政时便被皇帝的代理官彼拉多处死了。”其他如斯韦陀尼阿斯在《十二恺撒传》中的记载,亦大同小异,均不能确切地说明问题。因此,我们探讨原始基督教的产生,目前还只能依靠《新约全书》和《新约逸经》(或译为《新约伪经》)。《新约全书》反映出原始基督教初期情况的主要是较早的《启示录》和同观福音书(Synoptic)。《启示录》描绘了原始基督教最初的思想面貌,就史料价值来说是新约中其可靠性无可怀疑的惟一的一篇。同观福音书产生于1世纪下半期至2世纪上半期,虽然不是目击者的记述,只是后来加工的作品,而且在流传过程中搀糅了许多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观点,但其中的人物与情节多少保留了与《启示录》的观点相近的微弱的历史核心,因而,在材料缺乏的情况下,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至于《新约逸经》,其称谓并不意味作品本身是赝品,首先称此书为Apocryphal者也并不认为是伪造的,只是在新约成书过程中,由于教派的斗争,或观点的分歧,而未收入正典的基督教经典。Apocryphal最初并无伪造的或不真实之意,相反,它是指一般人见不到、仅在少数人中流传的“秘本”之意,并将其视为庄严与尊贵的作品。这个字的含意流传了三个世纪,到尼西亚会议之后杰罗姆的时代发生了变化,始含有假造的、伪的之意,《新约逸经》也被摒弃于正典之外。从这一点考虑,在反映原始基督教初期的人民性方面,其史料价值倒可能比正典更具有真实性。总之,由于史料的贫乏与模糊,我们目前阐述基督教的产生只能勾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深入的材料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与研究。

1、《山海经》

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山海经》也记载了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等,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2、《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3、《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黄巾兵起义,结束于司马氏灭吴开晋,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汉、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展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并成功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4、《西游记》

《西游记》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有大闹天宫等故事。此后写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的故事。书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画生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并且《西游记》富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其隐含意义非常深远,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可以从佛、道、俗等多个角度欣赏,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5、《红楼梦》

《红楼梦》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朝代的封建大家庭中的人事物,其中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通过对一些日常事件的描述体现了在贾府的大观园中以金陵十二钗为主体的众女子的爱恨情愁。

而在这同时又从贾府由富贵堂皇走向没落衰败的次线反映了一个大家族的没落历程和这个看似华丽的家族的丑陋的内在。

历史资料显示,基督教于635年传播到唐朝的首都长安。当时来华的传教士阿罗本属于基督教景教,被东正教视为异端。但在中国,它受到了唐太宗的礼遇,朝廷出资在长安建立了一座名为波斯神庙的神庙,后来更名为大秦神庙。

什么是基督教

基督教在唐代被称为景教。由于唐初几位皇帝支持景教的传播,景教一度兴盛。古籍上说“庙宇遍布百城”和“十法流淌”。据说唐朝著名将领郭子怡也是景教的信徒。

景教在中国传播210年后,在唐武宗的“会昌灭佛运动”中受到沉重打击。2000多名牧师被驱逐,京郊寺庙被摧毁,京郊的传播也被禁止。随后在唐朝后期发生的农民起义再次打击了在中国大陆消失的景教。

基督教是什么时候传入的

直到13世纪成吉思汗及其后裔的西征,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渠道,景教才再次在中国复兴,但它与唐代的景教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当时,许多京派被并入蒙古军队。在他们的影响下,许多蒙古官兵也信仰京教。与此同时,成吉思汗在西征期间也引入了罗马天主教。它是基督教的另一个分支,通常被称为“耶里科维奇宗教”,带有景教。后来,随着元朝的灭亡,伊犁科文宗教也随之消亡。

基督教

直到6世纪初,葡萄牙传教士开始在中国传教。十六世纪中旬,葡萄牙殖民者强行占领澳门后,牧师也进入了澳门。1582年,意大利著名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播他的教义,甚至吸引了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加入教会。

清朝初年,清政府重视传教士,推动天主教的传播。康熙皇帝在全国28个城市建立了天主教会,有11万信徒。

基督宗教分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三大宗教。

1、天主教

“天主教”一词的西文源自希腊文,意为“全世界的”、“普遍的”。中文“天主”一词,为明末天主教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借用中国原有名称对所信之神的译称,取意为至高至上的主宰,以与中国所信奉的神灵相区别,故称其教为天主教。

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稣基督,尊耶稣生母玛利亚为“圣母”。“信经”是天主教权威性的信仰纲要,也是信徒受洗入教时必读的经文。

2、新教

因对罗马公教(即天主教)抱抗议态度,不承认罗马主教的教皇地位,故西方一般称新教为“抗罗宗”或“抗议宗”。这词源出德文“Protestanten”(抗议者),最初指1529年在德意志帝国会议中对恢复天主教特权之决议案提出抗议的新教诸侯和城市代表,后衍为新教各教派的共同称谓。

新教主要分布在英国、德国、瑞士、北欧五国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3、东正教

东正教源自希腊文明的救世主信仰根源,因罗马帝国东部一脉相承的拜占庭帝国、俄罗斯帝国的国家宗教闻名。

公元1世纪,希腊裔基督徒的耶路撒冷、安条克、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港、罗马之五城联邦原型诞生。4世纪,君士坦丁堡成为罗马帝国的国家教会首都。5世纪,因单性论被开除的近东边缘教会形成东方人派正教会。

东正教象征1世纪到11世纪的基督教会及整体风格,融合了耶路撒冷、安条克、亚历山大港、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罗马五大原始的自治教会。

——天主教

——新教

——东正教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