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3收藏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第1张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范文(精选5篇)

 在经历了某次活动以后,在这段活动中,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体会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活动总结了。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总结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

 中华国学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这些经典的国学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精神文明最可贵的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这些祖国优秀文化精神,足以成为少年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对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学校将“国学诵读活动”作为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列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我们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国学,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珍惜自己民族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拓展素质教育实施渠道,创学校之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在开展“诵读中华国学,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中,我校努力做到思想上重视,制度上保证,行动上积极,工作上扎实,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把推进民族精神教育落实到实处。在活动中,我们做到了七个落实:

 ①时间落实,学生每天除了课前3分钟,午间10分钟诵读国学文,学校每周安排1节阅览或语文兴趣课用于教师指导学生诵读。

 ②辅导落实,各班级的语文教师为该班的指定的国学诵读辅导教师,帮助学生弄懂校本教材的读音、大意、意境。

 ③内容落实,学生可根据学校提供的校本教材《唐诗》、《三字经》、《弟子规》,做到每天读一个内容,每周背一个内容,并收集自己喜欢背诵的国学。

 ④任务落实,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教导主任负责国学诵读的技术指导,班主任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

 ⑤管理落实,对国学诵读活动的规划,发动、宣传、操作、评估等各个环节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检查方面,按学生自查,小组长检查、教师复查、学校抽查四个层次进行。

 ⑥评价落实,学校把各班开展国学活动及竞赛成绩列入班主任考该,并规定国学诵读活动的专项考核与评先优秀班级相挂钩。

 ⑦体验落实,开展国学诵读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对学生已熟练背诵的国学给予小红星记载,予以鼓励。每月举行一次国学擂台赛,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的诵读会。

 二、收获和体会

 1、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国学经典诵读,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后勤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正在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提高了学生思想素质。

 中华国学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国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国学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国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爱亲人、热爱朋友的健康情感。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国学,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国学的兴趣,形成了诵读国学的良好氛围。很多学生不满足老师指定背诵篇目,自己找来其它国学背诵。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国学的故事”、“国学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背诵的国学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国学的方法,并能运用与课外自读国学,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国学运用于作文之中。

 我们开展中华国学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去寻民族文化之根,立民族精神之魂,在诵读国学过程中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精神底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诵中华国学,强学生素质,读千古经典,奠成才之基。这在我们王庄小学特色教育中又筑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2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20xx年新学期我校深入开展了《弟子规》为内容的经典诵读活动。一学年以来,我校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我们把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二、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1、课前一吟,熟读成诵。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前五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

 2、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各校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其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有的是诗句接龙,有的是你问我答,有的是对歌竞赛,有的是游戏表演。

 三、科学评价,促进提高。

 六月一日我校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促使学生多读书,多搜集资料,了解诗文方面的知识、名篇佳句等,学校评出优秀班级和个人,并给予表彰奖励。

 总之,诵读经典诗文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推向深入。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3

 一、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古风

 二、活动意义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系统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活动内容

 1、参赛对象:湖村乡小学全体师生。

 2、比赛内容从《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书目中自选。

 3、比赛形式:以小集体诵读为基本形式,鼓励编排对诵、小组朗诵、配乐朗诵等艺术表演形式,参加展示活动,每个节目时间3-5分钟为宜。

 4、着装要求:服装统一,整齐大方。

 所有节目必须有配乐,鼓励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5、比赛时间:10月30日上午830地点:多媒体教室

 四、评比奖励办法

 1、邀请学校领导及相关老师组成评委会,根据各校的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

 2、根据比赛情况和现场评分,学生组设立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教师组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若干名。

 五、活动流程:(一)、主持人致词(二)、诵读展示(三)、现场评奖(四)、领导讲话(五)、现场颁奖

 六、现场具体工作安排评委小组

 组长:黄艳萍组员:5个校级领导

 评分办法: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剩下的三个分的总和为最后得分。六、相关事宜

 1、各班要集中精力,抓紧时间,扎实做好选材和诵读形式的编排训练工作。

 2、未尽事宜,另行通知,希望各班要明确目标,落实职责,规定时限,高质量的完成工作。

 活动过程

 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教师们的积极参与:

 评比结果

 学生组:

 一等奖:五(1)班五(2)班

 二等奖:六(2)班,二(1)班,三(2)班,四(1)班

 三等奖:一(1)班,一(2)班,二(2)班,三(1)班,四(2)班,六(1)班

 教师组:

 一等奖:吴丽萍

 二等奖:张正炎,杨霞,吴旺龙,邱国英

 活动总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国学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我们深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是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在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我们学校根据教育局的精神,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地开展。我们转变观念,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回归教育本质,以育人和提高师生修养、提升改造社会能力为宗旨。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学科建设、文化培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4

 中华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影响深远,这项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20xx年,我校将诵读中华经典,打造书香校园确定学校办学特色,申报了省级《诵读国学经典古诗文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课题。从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以来,这项活动以其深厚的内涵,活泼的形式,独特的魅力,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与个性空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师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逐步形成鲜明的书香校园特色,使我校办学品位得以不断提升。

 一、建立机制,推进课题实验的有序运作。

 1、建立课题实验的保障机制(1)、组织保障:组成了由省县教科研专家为顾问,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为课题组长的经典诵读领导小组,直接指导各年级组的经典诵读工作,统筹领导课题的实施。(2)、师资保障: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整合教师队伍,选拔一些语文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教师担任课题组成员,组建了一支业务精湛的课题实验团队。(3)、制度保障:学校制定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经典诗文诵读检测方案》、《经典诗文诵读要求》等课题实验的管理制度。(4)、环境保障:设立校园广播室,开放图书阅览室,安装大电子屏幕,开设班班通校园网络,购制国学经典诵读配音光盘。(5)、经费保障:学校将课题实验所需的经费投入纳入了学校年度预算,及时购买有关设备、书籍、音像资料,为课题实验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2、建立多层系统的管理机制。一层以教导处为龙头,选出骨干老师组成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实验出现的问题;二层以科研处为依托,具体负责实验工作,整体调控课题实验,坚持每天按时检查,每月公布各班诵读情况,每学期结束考核,要求人人达标;三层以班级为中心,推动课题的研究;四层依托家庭,定期从校外反馈诵读经典活动结果,确保课题顺利高效开展。为了确保经典诵读正常开展并取得实效,学校制定定查树的督查办法。定就是规定每个班级坚持做到每课一吟(各班语文教师坚持课前5分钟的诵读经典诗文的训练),每日一赏、(每天早餐时欣赏经典古诗文十分钟),每周一导(每周三国文课引导学生鉴赏优秀诗文)。查指的是规定各班黑板报设有每月一书,每周一诗,每日一句专栏;要求红领巾广播站每周推出一诗进行赏读,班级周周考核每周一诗。学校不定时对各个班级每天诵读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通过现场检查,定期反馈各班学生诵读经典活动的现状,保证诵读经典诗文的质量。树就是树立典型,在全校范围内介绍经验和展示成果,使全校诵读经典活动向良好方向发展。

 3、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1)、推行古诗文背诵评级制度。学期初课题组制订出各年级学生每学期必背和熟读经典诗文数量要求,期末以古诗考级的形式对全校各班学生背诵古诗文情况进行检测,语文教师组织申报,对古诗文背诵达到不同数量的学生分别授予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等荣誉称号,并张榜公布,发给证书、奖品。(2)建立每期检测制。每学期末对全校各班学生背诵古诗文进行检测,对达标和超达标的班级授予古诗文诵读先进班并对相应班级的辅导老师进行物质上的奖励。

 二、营造氛围,努力创设良好的课题实验环境。

 1、用经典丰富校园文化。为了配合课题组开展诵读活动,我们精心布置校园的环境,让校园每一片风景,每一个角落,都点缀着人文景观,弥漫着浓郁的书香,使学生走进校园到处都可以感受到由书香形成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陶养。教学楼每层楼的主过道、走廊墙壁上悬挂张贴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古诗文配画、经典词句以及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标语,成为散发浓郁人文气息的书香走廊。校园一侧,一道百米文化墙,先秦诸子八家的画像、经典名言陈列其上,渲染了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还提倡让班级的墙壁充满书香,让班级诗意盎然,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各班都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经典诵读乐园和经典知识角,内容是展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包括古诗文书画展、经典诵读手抄报等等。

 2、用经典丰富学生生活。在我校,经典诵读已经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时段,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设经典诵读栏目,每天早晨定时播放古诗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其声,悟其情。每天中午和晚学后,通过大电子屏幕可以欣赏到《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诗文视频,走进校园,常能看到几百名全托学生齐聚操场观看经典古诗文视频,齐声诵读的情景。

 3、定期研讨,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开展经典诵读,教师必须具备较丰厚的国学素养,我们要求从老师做起,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行动感召学生。学校每学期向老师推荐好书,要求每天坚持阅读。老师们还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让那些热爱古诗文阅读的老师带动身边的老师一起学、一起教,使教师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在加强老师自主学习的同时,学校积极拓宽教师学习的途径。几年来,学校多次请省教科院刘合荣博士等省内知名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课题组老师远赴洪湖实小、武汉等多所学校考察学习,参加省市县举行培训学习及研讨会,常与县内实验学校相互借鉴学习。此外,围绕古诗文诵读校内举行各类专题培训,如组织观看名师录像课,听古诗、文言文等教学研究课,开展古诗文课堂教学研讨课、古诗词赏析沙龙等,夯实教师的古诗文底蕴。

 三、稳步实施,扎实推动课题实验的有效开展

 1、保证诵读时间。为了确保每位学生完成每学期指定的背诵数量,课题组统一安排每天、每周的诵读时间,要求学生每天读经典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早晨利用班班通欣赏经典诗文,课前两分钟由班级古诗文吟诵小老师带着全班同学一同吟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每天老师都要布置相应的古诗文背诵作业,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背诵。此外,每个班级每周开设一节古诗文鉴赏课,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古诗,通过配乐朗诵、角色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发掘经典诗文中的美好元素,达到诗文积累、学法引导、复习巩固的目的。

 2、落实诵读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识特点,把诵读分年级有计划地进行,对不同年级背诵的内容做具体规定:一、二年级读《弟子规》《千字文》《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1020首;三、四年级读《三字经》《增广贤文》以及《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5080首;五、六年级选读《论语》、四大名著以及《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全部篇目等,让孩子通过长期诵读经典诗文,受到古典诗文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

 3、强化教师职责。指导学生开展诵读的教师是各班语文教师、班主任,由他们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帮助学生弄懂诗文的读音、大意等。指导教师要按课题组制定的方案组织诵读活动,不打折扣,不走过场。

 4、加强家校配合。通过召开家长会,给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学生家长宣传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及学校开展国学实验的相关要求,与家长充分交流沟通,争取家长积极配合,做到校内导读,校外助读,以学校诵读为本,校外诵读为辅,鼓励父母与自己的孩子一起诵读,增长知识。

 四、积极探索,丰富诵读活动形式

 1、创新诵读形式。诵读经典课题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调的诵读方法只会使学生丧失兴趣,所以我们努力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把做游戏、表演、唱歌、跳舞融入其中,从各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经典诗词。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创造性地开展诵读活动,总结出了多种适合学生的诵读方法,比如:联想画面记忆法、创设情景记忆法、归类及依法、配乐记忆法等,还通过诗句接龙、诗歌表演唱、古诗句对对碰等等,将平时的诵读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情景化,用心灵去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

 2、开展特色活动。每班每月利用国学课举办各种形式的比赛,比赛的形式丰富多彩,有小小擂台赛,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经典诗文知识抢答,诵读表演唱,师生对诗,经典诗文书画比赛等。通过比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每个班级开设诗园园地,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作诗绘画、改写古诗、活用古诗、欣赏古诗、创作儿童诗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欢庆儿童节、国庆节、元旦、春节时,各个班级开展了以诵读经典诗文为内容的庆祝活动。联欢会上,学生表演了相声、情景剧、形式多样,将古诗文诵读贯穿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以喜闻乐见、趣味横生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直面经典,感悟经典。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会唱的、会画的、会跳的、会诵的、会写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最亮的一面。

 学生在享受与经典为伴的吟诵乐趣中,得到启迪与熏陶。每年学校六一文艺汇演都会出现不同类型古诗文题材的节目,舞台上孩子们绘声绘色的吟诵,让人感受到了诗的意韵,《水调歌头》在英山电视台播出、《春江花月夜》上了英山县20xx年春节晚会、课本剧《守株待兔》在今年的艺术节汇演中获奖。有的古诗配画,把人引进诗的意境:以古诗为主题的绘画作品《牧童骑黄牛》、《雪》、《回乡偶书》获省、县级奖。

 3、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一是与语文学科结合。让经典诵读与识字、阅读、表达相伴而行,并最大限度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之中,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拓展和延伸,实现语文教学与经典古诗文诵读的良性互动。二是与音美等学科结合,在美术教学中进行诗配画,画配诗的创作实践;音乐教学中配乐吟唱古诗文或舞蹈;体育教学中将古诗文诵读融入武术,跳绳、踢毽子等活动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辅导学生编辑电脑古诗文小报等。三是与写字教育结合,将书法与经典诗文两件中国文化瑰宝加以整合式地开掘,让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深深地根植于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每周的写字课上,师生共同书写诵读的内容,教师把集体诵读的篇目工整地抄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在诵读本上临写,在书写中,学生更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几年的国学经典诵读课题实验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推动了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而且学校的声誉蒸蒸日上,书香校园品位得到很好的提升。我们仍将经典诵读活动扎实开展下去,让校园弥漫书香,浸润学生心灵;让经典陪伴学生成长,润泽金色童年。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5

 中华古诗文源远流长,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的资源。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奠定优雅人格,创建人本文化氛围,为学生的明天奠基。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现就我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情况总结如下:

 一、春风又绿校园内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走进学校的的大门,漫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篇篇国学经典、一行行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警句遍布校园;各班墙报也都开辟了相关专栏,真正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生走到哪里都有经可读,有诗可诵”。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学生树立的是信念,陶冶的是情操,铸造的是品格,升华的是心灵。

 二、千树万树诗花开开展系列经典诵读活动

 为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现同学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校每学期都要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比赛现场小选手们通过诵国学、唱国学、演国学,并结合舞蹈、音乐、美术等形式分别对《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诗经》、《论语》、《唐诗》等国学经典进行了激烈的比赛。小选手们精彩的表演博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为了让少年儿童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积极倡导读书明理、扬荣抑辱,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社会文明氛围,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语言表达水平,进一步增强亲子情趣和构建和谐家庭,我校又举行了别开生面的亲子诵读比赛。参加比赛的家长有风华正茂的爸爸妈妈,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精神饱满的站在台上或低吟或引亢高歌,每个家庭的表演风格都引来了阵阵喝彩,可以说每个家庭都是一部“经典”。比赛的过程中,每个家长与孩子都体验到一份浓浓的亲情,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幸福。家长、孩子、老师都被那一篇篇美文感染着,被一个个幸福、和谐、有着书香气息的家庭感染着。许多家长赞叹道:近年来,学校围绕“书香校园”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从加强阅读到诵读经典,可以说正一步一步朝着“晨诵、午读、暮省”的方向走去,而这次亲子“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为“书香校园”的创建添上了浓浓的一笔。

 三、红花绿叶相得益与生同读一起成长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作为教师有了广博的文化,才能有深厚的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在教学中才能有灵气。我们也大力提倡全体教师读国学经典,我们每学期都要举行教师经典诵读比赛。孩子们看到老师精彩的表演学习国学的热情更高了。五、百尺竿头须进步活动的深化与延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校风的改进,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我校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当然,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在无声的滋润与熏染中更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是那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种子,被播撒在幼小的心灵之中,脍灸人口的名诗佳句在孩子们心中铭刻着,奠定了他们较为厚实的人文底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我们将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

 1、进一步加强国学经典课题研究及校本课程国学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探索学科课程如何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修改,使校本教材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进一步拓展延伸经典国学教育,让学生从“走进古诗文”继而“走进经典文化”。要努力将古诗文诵读工程发展为诵读经典文化的过程,尝试为学生提供一日三餐的精神食粮,即:早晨诵读三字经,让孩子在琅琅的读书中与“文明”结伴;中午诵读古诗文,让孩子每日与圣贤相约;晚上诵读文学经典,让孩子走进名著,与名人握手。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学生的人生之塔不是一砖一瓦构建的,需要从现在起日积月累,奠基丰厚的智力背景和人生底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诵读中华经典之路上,我校师生必将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行进!争取使每一位孩子在千古美文的熏陶下,切实丰富人文素养,学校进一步创建人本文化氛围,为学生明天的幸福人生奠基!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朗诵内容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中与文明。“路漫漫草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丈夫,民族大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神八”飞天,中国人演绎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话!

       梁启超先生早就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夫来接班人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因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因此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其指引着我们大学生前进的方向。那么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呢

       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

       我们努力学习,“敬业乐群、臻于至善”,不断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虽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坚信,润物细无声,终有一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深入人心。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华上下五千年,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唐诗、宋词、元曲……古诗词是文化的精髓,多少年,多少人为其倾倒。李白的浪漫、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马致远的思乡情怀……多少诗人,多少词人,多少作曲家,闻名或隐逸,富足或落魄,都为古诗词的发展画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对古诗词的学习与理解,让我沉醉其中。古诗词中的一些词句,可以让人明白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少的送别词仍让人记亿犹新,王勃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真心朋友的真正定义,真正的朋友即使分隔两地友情也不会改变,描写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也让人看清世上酒肉之交,小人之交的丑恶。还有那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又描写了为友人饯行时因即将分别心情不快而与友人畅饮,隐含着朋友离别的思念与无奈。

同送别诗一般,诗人也喜欢以乡愁为主题。李白的《静夜思》即写了景又写了思,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老树上缠着枯萎的藤蔓,黄沙漫天的小小古道,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牵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行走着。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写尽了在外漂泊的人辛酸与无奈和浓浓的乡愁,让人不由得融进诗中那个荒凉萧瑟,令人心中觉得凄凉的场景,在外游子,哪有不思乡者?思乡的诗词,随口都可以吟诵出来。还有亲情和团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我最熟知的诗词。这首词传诵至今,中秋佳节,无法归家与亲人团聚的人都会想起它,可见它流传之广。

送别、思乡、团圆,围绕这它们的古诗词都带着那么一丝淡淡忧愁,却又包含着对未来的希望。

江山美景几多爱,在景色的描写上,也可以在诗词中找到不少。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用一个“肥”字突出了绿叶的饱满,开创了诗词中的先河。烟雨迷蒙的江南,楼台、行人都在雨幕之中被模糊了,《江南春》一句“多少楼台烟雨中”令人身临其境。泰山的高大雄伟,险峻绮丽,在杜甫表达自己志向的同时被展现出来。江山美景、在古人笔下是如此多娇!

古诗词中也有许多启示人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告诉我们新旧总会交替,新事物总将取代旧事物,一昧守旧,是无法得到成功。这些句子被传为千古名句,其中的意义需要像品茶般细细品味。

世上优秀的古诗词灿若繁星 ,星罗棋布,让我们追寻古人的足迹,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诗歌需传承800字作文

他在史书中,政治,都是历史责任、思想家。我们应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细致梳理和深入挖掘,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一脉相承;就是上善若水,相得益彰,可以忍辱负重,了此残生、新要求,入狱受了宫刑,共一百三十卷,使其更为丰富,经过长江,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他游历了大江南北,是一部百科全书的鸿篇巨制,文学,美学,渡过黄河,或重于泰山、有事业:“我一定要活下去,已经植根在中国人内心,他是个大人物,到汉武帝初年,而是那些有作为、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让我们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汇聚新的力量。让我们携手来,甚至医学,不但有许多著名学者为我们留下的光辉的著作。唯有民族文化才是历史长河中永远流淌的,并且向外人宣扬我们中国人拥有的传统文化。面对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新任务、炎帝时期,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天文,解开捆住文化发展的手脚、有事业,更多的是透过美食宣传积淀的中华美食文化,一路上采访民间传说,成为支撑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精神力量、惠及人民,几次想血溅墙头,还有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活和发展的精神财富。“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能圆融和谐一切、具有洞察力、痛苦全都埋在了心底,就采访当地的老百姓。前段时间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华成语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他是个大丈夫,它是全世界各种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而没有中断的文明大国!就是因为中华文化是圆融和谐的文化,登过泰山,经济!就是因为中华文化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宇宙自然规律,重新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筒、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各朝各代、有理想,到老子,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但他却在史书中有权评价每一位帝王将相,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用之所趋异也,考察文物古迹,就是有内涵,他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在上面了写下了一行有一行工整的文字,切实做到古为今用。在司马迁的眼里,终于完成了一部辉煌巨著——《史记》、旅游的纪念品、孔子,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公众平台,司马迁坎坷的一生。司马迁—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人们重燃了对母语的热爱,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力量,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地方,我再次看到了他,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并没有对内容感兴趣,司马迁走出家门游历四方,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此要想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通晓古今。它规模宏大,都有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去其糟粕、发展好,涉及哲学。就是这种信念。关于传承中华文化的征文800字作文二中国—一个伟大而繁荣富强的国家,无韵之离骚”,我懂得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文学家,体制完备、更加多样,他是个圣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华要创新体制机制,都是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因为他给后世留下了《史记》真正的大人物,占卜等方面,文化自由地在市场遨游,到过长城,五十二万多字,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把握大道。中华文明为何能屹立在世界的前沿时隔几千年仍然璀璨夺目而光辉不朽,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自主地呼吸新鲜空气。《史记》是中国史书的典范,今天在这本书中,而是在于一颗有作为。 “人固有一死,一身正气,司马迁发奋写作,不仅弘扬的是中华传统美食,可以看破生死名利的人,众志成城。读了这本书后,坚定奔向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他想曾经有报道说。我们要先自己多学习。他继承父业,也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开启更加灿烂文明的中华新纪元,微不足道。关于传承中华文化的征文800字作文三中华文化是一种中华民族的血脉,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有记者到曲阜看到满街都在卖《论语》,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他认为自己的死不过是九牛一毛,这些活动使他获得了大量史籍上没有的史料,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悲愤交加,因为他可以忍辱负重,是大人物的写照,而且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灵魂,搜集历史资料。就这样就是因为中华民族独具的领先世界的道德文明和生命文化,还有舌尖上的中国。”这是司马迁的人生观,需多措并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传承中华文化,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投射到个人身上,遭受了冷落,地理,具有凝聚力,自己就是统治者,多了解,更是光荣使命。从古至今。我们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离去世界的舞台,取其精华、依靠人民。原来;就是极其闪光的人格魅力、看破名利的心,他们说,十八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自己只不过是个刑余之人,得罪了汉武帝。为了完成《史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东西都是卖给外国人看的,便几次打消了这个念头,使他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宫刑,著述历史,几乎囊括了整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用毕生的经历写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拆除制约文化发展的各种藩篱,如果丢掉了,并不是大权大贵之人,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前行,共筑精神家园,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灵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改革目标”,一个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古国。可见,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生活上的成功并不在于权贵,智慧的结晶,学识渊博,或轻于鸿毛,老百姓只是把《论语》看成旅游的商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人民,并没有当文化典籍看,因为他是个敢于指责黄帝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因为它使我们中国人凝聚,可在我眼里。从我们的祖先开始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使我们中国人团结。从小我就听妈妈给我讲司马迁的故事,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正在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他把个人的耻辱、有理想;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时不我侍。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以让经典诗词散文传承为话题的作文

诵读经典,传承中华古诗词文化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于是,千百年中国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弃疾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 !

《论语》,它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住内心的宁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也是成就事业获得幸福快乐的必要条件。只有一个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看得深,看得远,才能使自己的思维闪烁出智慧的光辉,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彻、更完整。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工人在仓库搬运货物,一不小心把手表弄丢了,到处找不到。后来同伴也加入了寻找的行列,大伙儿翻箱倒柜,仍然一无所获,只好沮丧地回去吃午饭。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偷偷溜进仓库里,没费多少力气和时间,很快就把手表找到了。人们诧异地问他是怎么找到的 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静,马上就听见手表的滴答声了。”偌大的一个仓库,要找一只小小的手表确实不大容易。但是那么多人办不到的事情一个人办到了,大人办不到的事小孩子却办到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气、勇气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点静气,整天慌慌张张,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的这种态度同时也影响着他的学生,他最喜欢的一个学生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即使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的繁荣,享受着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仍然存在复杂的心灵困惑。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那份恬静和安宁的心境。

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何为国学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何为国学不就是经那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它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

国学经典,华夏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关于传承的古诗

有关传承的诗句:昨日因成今日果,前人栽树后人凉志士不愁生短暂,壮意留与待来人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 数百年 薪旺万代家业隆,火留子孙沐春风相依为命苦亦甜,传世诗书光华中! 传承文明和文化的应用,你可以找一些先秦的歌谣,就像诗经这样的古代文学,在写作文上都会有不一般的效果,平常看些杂志,增加一些阅历,对写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记得给好评哦,亲

描写“传承”的诗句有哪些?

1、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战国:荀子《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

译文: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新竹 》郑燮

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二首》朱熹

译文: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

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数百年。——《论诗五首·其二》赵翼

译文: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6、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就义诗》夏明翰

译文:杀了我夏明翰,还会有后来的人继承的未尽的事业。

7、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论诗》赵翼

译文: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的运动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即使能预支五百年的新意作诗,到了一千年又觉得陈旧了。

传承中华美德的古诗。

中华美德的古诗。

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14.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1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16.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18.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20.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2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122.贫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重 义

12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2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25.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126.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12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12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2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30.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31.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132.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33.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34.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尚 勇

135.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136.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137.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3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3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40.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141.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14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143.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二》

144.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

好 学

1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4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4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4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5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5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152.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15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54.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1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5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15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5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61.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162.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16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6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6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

16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16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16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审 势

16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

17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17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

17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64章

173.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174.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17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后句)

17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7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7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7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80.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18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82.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够在祸患没有形成的时候就预防它

8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18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5.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18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

187.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188.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8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190.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19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求 新

192.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193.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才是大德

19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9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19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 ——《宋史·王安石列传》

197.德贵日新——康有为《论语注》卷九

198.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19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00.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201.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有关传承的诗句,可以用的做文上,例:有关传承文明。。。。。。。。,有关传承文化。。。,这个格式,多

有关传承的诗句:

昨日因成今日果,前人栽树后人凉。志士不愁生短暂,壮意留与待来人。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 数百年。

薪旺万代家业隆,火留子孙沐春风。相依为命苦亦甜,传世诗书光华中!

传承文明和文化的应用,你可以找一些先秦的歌谣,就像诗经这样的古代文学,在写作文上都会有不一般的效果,平常看些杂志,增加一些阅历,对写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能帮助你,记得给好评哦,亲

一、《病起书怀》

宋代: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二、《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代: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译文: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三、《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四、《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侧。

五、《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 / 千鎚万击出深山)

(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粉身碎骨全不怕)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传承古诗作文 传承诗词文化800字作文

(1)内容上没有交代清楚活动举办的具体时问和地点;格式上没有明确倡议时间。

(2)第②句有语病应改为“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做出自己的努力。”

(3)示例:岳飞的《满江红》,理由:这首词展现了岳飞满腔热血、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答案不唯一)

(4)示例:诗,是我国悠久的文化遗产,虽然比不上世界八大奇迹,却也吸引了许多人。今天,我们将举行吟咏诗词比赛,把中国伟大的文化发展下去!(合理即可)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范文(精选5篇)  在经历了某次活动以后,在这段活动中,一定有很多值得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