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导演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2收藏

狂飙导演是谁,第1张

《狂飙》导演是徐纪周。

徐纪周1976年12月19日出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监制、制片人。2000年起从事影视创作,曾创作《中国刑警》《打黑风暴》《狙击》《永不磨灭的番号》等众多经典作品。

《狂飙》这部诞生于扫黑除恶常态化背景的剧,不仅得益于行业环境的原因,与导演徐纪周的发挥也密切相关。1976年出生的徐纪周入行20余年,职业生涯的起步就是警匪剧和打黑剧,创作志趣也一直与此有关。在徐纪周看来,《狂飙》是他人生经验和创作经验积累到此时,水到渠成的结果,是一部可以刻在“骨灰盒”上的作品。

《狂飙》取名来源

徐纪周导演在采访时透露,取名《狂飙》的原因,2019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留白影视找到徐纪周说拍一个以“扫黑除恶”为主题的剧,徐纪周欣然答应,开始收集资料并做整理工作。2020年开始写剧本,2021年9月26日开机,2022年1月18日杀青。

在创作时,会涉及一些名词,比如“政法系统教育整顿”“刀刃向内”“倒查20年”等,得采访、做功课,看了很多卷宗。剧本写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扫黑除恶进入常态化。为了更好地契合这个节点,剧组人员及时融入更多这方面的内容。由于此前就写了有“保护伞”、犯罪手法隐秘等内容,所以调整难度相对较小。

取名“狂飙”,最初的想法是源自《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一词中“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这首词的头两句“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也和这部剧的气质吻合——一场风暴即将到来,有了壮士断腕、自我革命、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勇气,才能真正实现扫黑除恶。

徐纪周觉得“狂飙”这两个字与这些年扫黑除恶工作,以及政法系统教育整顿工作的雷霆万钧、雷厉风行是相契合的。

《胡同》的导演是:付宁。

付宁,男,中国国籍,导演、编剧。代表作有《什刹海》、《全家福》、《鸽子哨》。

全剧分为三大篇章。第一篇章赵露思、侯明昊、朱锐、唐曾、扈耀之、迟帅主演;第二篇章蔡文静、刘欢、刘佳、宋美洁、刘亭作、吴刚、巫刚、陈瑾、钱波主演;第三篇章关晓彤、林一、李浩菲、刘迅、吴彦姝主演的跨时代胡同史剧。

剧情简介

豪气仗义的田枣(赵露思饰)协助军管会、工作委员会抓特务,并作为工作积极分子入党,肩负起第一代居委会主任的责任使命,和青梅竹马铁蛋(侯明昊饰)在工作上相互帮扶、齐头并进。

居委会主任的接力棒交到田枣的女儿晓敏(蔡文静饰)手中,她带动胡同青年成为个体户勇敢创业,还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为个体户排忧解难。林卫东(刘欢饰)原本是改革开放初期最早“富起来”的那批人,但生意遭遇挫折,后在晓敏的感染下,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于克

于克,山东济南生人,国家一级导演,一级编剧;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曾担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首都国庆六十周年联欢晚会技术制作部部长助理兼导演,被评为奥运会先进个人,获首都国庆六十周年贡献奖;属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国务院津贴。

中文名:于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济南

职业:导演、编剧

主要成就:被评为奥运会先进个人

代表作品:《仙女下凡》、《百童闹春》

性别:男

人物履历

于克青年时代抬过铁水下过乡,开过车床扛过枪;最先接触的艺术是话剧;继而转入戏曲、民间民族舞表演;后转为编舞和导演;曾经在县级文化馆干过戏剧辅导和舞蹈编舞,后又在市级文化局分管群众文化和文化市场,又经转地市级政府办公室工作,后来又回到文化艺术岗位上,担任大型艺术活动总策划和总导演工作。期间,拿过学士学位,不是艺术,而是法律和汉语言文学。

一、与风筝会结缘,执导、策划过几十场(种)国家级、省级大型节会开闭幕式暨大型演出活动。

于克先生于1984年与潍坊国际风筝会结缘,断断续续(总)导演过十二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对其所产生的个人影响,于克导演说:“其实做导演并不像外行人想象的那样风光,我们经历的苦处和肩上承担的责任,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

1987年第四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的时候,就有了500人“风筝舞”等大型广场表演形式,初步展现了现代大型团体歌舞的雏形。1988年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时,开幕式的表演时间从白天转到了晚上。“主要是为了用灯光艺术突出导演想突出的东西,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灯光遮丑,虽然那时灯光效果没有现在这么好,但体育场准备工作时的忙碌身影,在灯光下不至于被观众发现。”于克导演幽默地谈道。

1990年第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上,于克作为副总导演,编导了《万马奔腾》、《仙女下凡》、《百童闹春》、《_叠罗汉》等大型地面和空中(飞机跳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初步形成了个人导演风格。

1991年第八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上,于克邀请了90、91两届的全国名模来到潍坊,在潍坊体育场举办了一场《万紫千红总是春》大型时装歌舞晚会,这个晚会分《春的使者》、《夏的盛情》、《秋的风采》、《冬的祝福》四个篇章,投入演员5000人,演出自始至终以模特为主线,以四季时装团体歌舞为基础,进行大色调的调度和渲染,将体育场营造出一个姹紫嫣红的恢弘场面,晚会演出很成功,从那次开始,基本奠定了于克总导演的地位。

“90年代初的潍坊还不是很发达,在那个时候模特对潍坊人来说应该是个很新鲜的事物,要运用模特搞大型团体展示更是奇思怪想,所以,各方面受到很大阻力。说实话,当时我过我自己这一关就费了很大力气。但是作为一个导演必须要学会创新,创新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如果一个导演没有创新,那么他的导演生涯也就基本结束了。所以当时我也是顶着很大的压力,争取了各个方面的支持,最终的结果证明我是正确的,因为那次晚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当初激烈反对我的人。”

2000年于克编导的第17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达到了广场团体歌舞艺术的顶峰。那次的主题是《迎着新世纪飞翔》,分《风筝魂》、《风筝情》、《风筝潮》、《风筝颂》和《飞翔吧!潍坊》五个场次,投入演员15000多人,演出是从远古画卷展开——‘飞天图腾’、‘鼻祖鲁班’、‘战神韩信’、‘怪才板桥’,一直拉到现实中‘银线连四海,风筝传友谊’的美好家园,并由此展开潍坊发展的蓝图。其中山东民间艺术跟潍坊风筝有机结合,利用时空穿越和文学积淀作为烘托,使于克多年创新的梦想一一展现出来,成为于克先生艺术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当然,也就从那届结束后,国际风筝会开幕式用大型团体歌舞做为模式基本就结束了,开幕式开始转变成座北朝南式的大舞台、大剧场形式。演出节目以大腕明星为主,导演的原创元素少了,创意设计和排练调度万人团体演出的队列、画面没有了,责任感和苦涩感减轻了许多。”

于克在说起做导演的酸甜苦辣时,有自己的见解:“我觉得作为一个导演,必须有自己的信念,不管在最穷困低谷的时候,还是仕途官位诱惑的时候,都不能放弃,只有坚持,才会成功。”于克先生被选中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就证明了自己多年来坚持的结果。可以说,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积攒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导演经验使他对掌控各种大型场面都从容不迫。

1987年至2008年断断续续担任了十二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暨大型文艺(团体)演出总导演工作。

1992年担任呼伦贝尔那达慕大会开幕式策划、导演工作。

2001年、2002年、2003年连续三届担任中国蔬菜博览会开幕式暨大型文艺(团体)演出总导演工作。

2002年担任由团中央和央视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儿童剧调演艺术总监工作。

2003年、2004年、2006年、2007年担任鲁台经贸洽谈会开幕式总导演工作。

2004年担任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暨大型文艺(团体)演出副总导演工作。

2005年担任中超足球联赛开幕式(济南)大型文艺(团体)演出副总导演工作。

2006年担任井冈山红色旅游艺术节开幕式策划、导演工作。

2006年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全运会开幕式大型文艺(团体)编导工作。

2007年—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编、导演工作。

2009年担任首都国庆六十周年联欢晚会“光立方”技术和导演工作。

2010年担任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大型文艺(团体)导演工作。

二、坎坷成长经历,积蓄了人生财富,成就了他的文化艺术创作事业。

于克先生并不是正规艺术“科班”出身,走上艺术的道路后,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自学成材,成了一位颇有名气的导演。

于克出生在省直机关一个干部家庭,对于12岁前的记忆,他说非常幸福。12岁后,史无前例的运动来了,父亲下放,他也随着一起来到诸城县城。在那特殊的年代里,父亲家庭出身地主,又是走资派,于克自然成了被改造的对象。15岁下乡,又被分配到偏远山区工厂挖厕所、抬铁水,每天工作12—16小时。白天工作时,大人们翻着白眼呵斥着他;晚上睡觉,老鼠成群地跑在身上欺负他从未干过重活的他抬不动铁水,师傅说直起腰就能抬动,他便鼓起没劲的腰向上挺,铁水突然溅出,四处飞落,从顶棚反撒到他的衣服上,钻进他的脖子里,于克惊慌中赶紧缩脖,“滋啦”钻心的疼痛和肉的焦糊味一起涌出,他忍受着走到目的地(当时撒手就被锅包里的铁水化为乌有),这才捂着烧烂的脖子,跑出去面对空旷的原野号陶大哭,没有人敢来抚慰年少的他。于克语气有些沉重,“那时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

特殊时期,于克在工厂做过翻砂工、车床工、铁水化验员、政工宣传等诸多工作,干一行精一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演出。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加之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天赋,很快便渐露头脚,成了文艺宣传队的台柱子。追求艺术的磨难和煎熬从此开始了,他曾经考上文艺兵,政审没有通过,他哭过;又考上长春**厂演员,最后政审还是拿下,他又流过泪。但是,于克始终没有放弃。

1978年左右,因为他的出色表现,恩师的推荐,于克被调到了文化馆工作。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夜以继日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1982年第一批电大招生的时候,于克考上了汉语言文学系。“由于非脱产学习,每门课程的考试相当严格,当时哪个城市一起学习的有370多人,三年后能够顺利毕业的只有13个人,我就是这13人中的一个。”于克先生说,在文化馆这个熔炉中,他不仅疯狂的汲取着艺术方面的知识,还学习汉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使自己一步步得到充实、完善。

在走上艺术道路上,有两位恩师他永远难忘,第一位是传授戏剧艺术的韩春宵先生,第二位是传授舞蹈艺术的庞宝龙先生。韩先生早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在戏剧艺术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庞先生是山东省群艺馆舞蹈科科长,在舞蹈编舞方面有着广泛的实践经验。两位先生的谆谆教导,多方面、多层次的身教言传,严格的纪律,做人的风范,使于克在艺术知识、艺术修养方面快速地成长起来,为以后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于克先生的毕业证、学位证书却与艺术无关,一张是汉语言文学,另一张则是法律,并没有艺术类的证书。但他凭着勤奋自学、恩师的指导,在八十年代初,就熟读了前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体系和中国人艺焦菊隐先生的系列书籍,使之导演之路越走越畅。熟识于克的人都说他是一个特别有灵感的人,他的想法往往出人意料却效果斐然。他笑着说,“很多人说我经常在谈吐间好点子就出来了,或者说我不经意间就有了全新的想法。一次两次,可以这样理解。但是对于一个导演来说,大部分的灵感是来自长期的琢磨与思考,长期的艺术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将灵感瞬间激发。”

凭着突出的工作成绩,一纸调令将于克先生从文化馆调到了市文化局工作,分管群众文化和文化市场工作,这给了他一片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壤。

1978年(与韩春霄老师合作)导演的歌舞剧《谁的本领大》获央视歌舞演出一等奖。

1979年该剧《谁的本领大》又获山东省文化厅歌舞、戏剧调演一等奖。

1980年(与韩春霄老师合作)导演的歌舞剧《百花盛开》获山东省文化厅歌舞调演二等奖。

1981年创作并编舞的舞蹈《苦菜花》获山东省文化厅群众文化调演二等奖。

1982年(与韩春霄老师合作)导演的歌舞剧《俺给爷爷来画像》获山东省文化厅歌舞调演二等奖。

1983年创作并编舞的舞蹈《路》获山东省文化厅群众文化调演一等奖。

1984年导演的歌舞剧《雪天的早晨》获山东省文化厅调演二等奖。

1985年导演的歌舞剧《聪明的铅笔头》获山东省教育厅文艺调演二等奖。

1986年创作并导演的话剧《寻根》获文联戏剧调演一等奖。

1987年摄影的《蓝天作证》获文联专业艺术摄影二等奖。

1988年创作并编舞的舞蹈《娃娃乐》获山东省文化厅、广电厅(录像)调演创作演出一等奖,并参加了当年的央视春晚演出。

1989年该舞蹈《娃娃乐》又获省委、省政府泰山文艺创作二等奖、全国调演创作演出一等奖;同年个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少儿工作者称号。

1990年创作并编舞的舞蹈《虎娃》获山东省文化厅、广电厅调演一等奖。

1991年创作并导演的歌舞剧《花环献给谁》获山东省文化厅、教育厅等文艺调演二等奖。

1992年创作并编舞的舞蹈《渔童》获山东电视台春晚演出一等奖。

1993年作词(刘欢作曲)的歌曲《留下春天留下情》,成为第十二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主题歌(刘欢首唱)。

1994年创作并导演的音乐剧《小山鹰奇遇》获山东省戏剧

家协会调演一等奖。

1995年编剧并导演的电视短剧《亮亮的枪》获省电视台短剧评选特别奖。

1996年摄影的《宠儿》获山东省文化厅、文联专业艺术摄

影二等奖。

1997年创作并导演的小品剧《火续真情》获国家公安部

春晚二等奖。

1998年(与他人合作)编舞的舞蹈《讲故事的孩子》获省教育厅艺术教育调演一等奖。

1999年创作并导演的音乐剧《小萝卜头》获国家文化部“蒲公英”文艺调演创作、演出金奖。同年作词的歌曲《风筝魂》在《歌曲》2000年11期刊发,成为第十七届国际风筝会主题歌(屠梅华首唱)。

2000年创作并导演的音乐剧《山林卫士》获全国文联音乐表演唱二等奖。

2001年创作并导演的音乐剧《海力布》、《少年号飞船》,舞蹈《风筝舞》、《灰喜鹊》,话剧《倔强的小红军》、《爱在每个角落》等七件作品均获省教育厅素质教育汇演一等奖;同年作词的歌曲《迎着新世纪飞翔》,成为第十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主题歌(刘维维、吴琳首唱)。

2002年创作并导演的《捕蝉趣》获联合国“北京绿色童谣”创作演出一等奖;

2003年创作的音乐剧《一只苹果》获山东省戏剧家协会新剧本创作一等奖。

2004年音乐剧《一只苹果》获团中央、中央电视台全国第二届儿童剧比赛创作、演出金奖。本人被授予新世纪儿童剧特殊贡献奖,并被评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2005年创作并导演课本音乐剧《一只苹果》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六一晚会”演播并获演出一等奖。

2006年创作并导演的音乐剧《大爱飞翔》获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大学生文艺调演二等奖。

2008年被评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先进个人。

2009年获首都国庆六十周年活动贡献奖。

三、为教育留京,施展和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和广泛兴趣,为少年儿童的素质艺术教育做点实事。

于克先生具有编剧、编舞、摄影摄像、视频剪辑、作词作诗等业务专长;已获国家级(政府)创作奖16项;获省部级(政府)创作奖29项。近年来,于克不仅参与了几部电视剧大制作,譬如:2006年电视连续剧《奋斗》的拍摄和导演助理工作;2006年—2007年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第一部)策划工作;还担任北京市中小学金帆艺术团编剧、导演工作。辅导的学校有北京朝阳第二实验小学、北京中学、北京海淀中关村第三小学和第四小学、北京大兴第二小学、北京兴隆小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嘉峪关学校、潍坊潍城实验学校等十多所学校。

2003年为山东省潍坊青年路小学创作并导演的儿童电视剧《特别夏令营》(长度40分钟);获首届中国少年儿童艺术节创作演出一等奖。

2004年为山东省潍坊青年路小学(与梁明先生合作)策划并导演的专场民乐演奏《快乐的童年》大型素质艺术展演晚会,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了汇报演出。

2005年为山东省潍坊樱桃园小学创作并导演的儿童电视剧《班里的调皮鬼》(长度45分钟);获山东省电视剧艺术创作演出二等奖。

2006年为山东青岛市胶州向阳路小学策划并导演了《向阳花儿开》大型素质教育综合展演晚会。

2007年为山东省潍坊潍城实验学校策划并导演了《快乐大课堂》大型素质教育综合展演晚会。

2009年为北京市中关村第四小学策划并导演了《我们在一起》大型素质教育综合展演晚会(北大百年礼堂)。

2010年为山东省青岛嘉峪关学校策划并导演了《走进善的桃花源》大型素质教育综合展演晚会(青岛人民剧场)。

2010年为北京市朝阳兴隆小学策划并导演了《走出课堂的学习》大型素质教育综合展演晚会(北京八十中礼堂)。

2011年为北京市朝阳管庄中心小学策划并导演了《大爱家园》大型素质教育综合展演晚会(中国传媒大学礼堂)。

2011年为第二十七届教师节策划并导演了《托起朝阳的人》大型文艺庆典晚会(中国传媒大学礼堂)。

2012年为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策划并导演了更名仪式典礼活动(中国传媒大学礼堂)。

2012年为北京市大兴区第二小学策划并导演了《北京少年北京精神》大型素质教育综合展演晚会(北京大兴剧场)。

2013年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策划并导演了《好大的家》大型素质教育综合展演晚会(中国剧场)。

2013年为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策划并导演了《多彩童年》大型素质教育综合展演晚会。

2013年为北京中学策划并导演了开学授牌仪式典礼活动。

近年来,创作和导演的作品有:音乐剧《二小放牛娃》、《又学习又玩耍》、《老奶奶的故事》,话剧《爷爷的鸟笼》、《节能无忌》、《阳光少年》,舞蹈《花翎舞》、《雏鹰展翅》、《未来少年》,新编儿童京剧《智斗》、《义激猴哥》等二十多部作品(以上大部分作品获北京市一等奖)。同时,并以学校的名义推荐到台湾“国父纪念馆”、美国林肯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等地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获得了成功和赞誉。

其实,于克先生有句话说的很耐人寻味:我写戏排剧不为获奖,不为评委,不为艺术,只为少年儿童;少年儿童自己演自己,自己喜欢自己演的戏才是硬道理。

以下是一些内蒙古新生代男歌手的名单:

1 呼斯楞,蒙古族,1982年5月21日出生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巴音花镇,中国内地男歌手,毕业于内蒙古戏剧表演艺术学院表演专业。

2 宋孟君,1990年6月20日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市,祖籍内蒙古。歌手、演员、主持人。

3 格里杰夫,1982年6月25日出生,内地歌手。2005年参加莱卡《我型我SHOW》大赛给格里杰夫带来巨大的转变——经历数轮淘汰。如今格里杰夫已从当初一个来自大草原的纯朴的大男孩转变成为一个用自己歌声、用自己的表演带动、感染观众的魅力四射的全才歌者。

4 铁热沁夫,北京现代音乐学院作曲,编曲教师。音乐制作人、歌手,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学习作曲,并师从郑路老师,进行声乐学习担任多首歌曲的编曲与作曲。

以上都是内蒙的新生代男歌手,希望您能从中找到喜欢的歌手。

狂飙导演是谁

《狂飙》导演是徐纪周。徐纪周1976年12月19日出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监制、制片人。2000年起从事影视创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