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法之其他诊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4收藏

脉诊法之其他诊法,第1张

除了独取寸口诊脉外,脉诊中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诊怯。

一、足三脉

足兰脉是足部的趺阳、太溪、太冲三脉。由于它们在诊断疾病与判断预后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为历代医家所注重。如《脉诀汇辨》认为:足三脉为人生根本之所系,临诊之时不可不察。其日:「予见按手而不及足者多矣,将欲拯人于危殆,盖亦少探本之原乎?」然而,诊此三脉,远不及诊寸口脉简便易行,因而不易普遍施行。诚如《雪斋读医小记》所云:「仲景施之伤寒卒病急难重症则可,若欲令一般门诊,皆除靴脱袜,延颈以就诊,恐腾为笑谈矣。」尽管如此,作为重症危症时的一种补充诊法,仍然是很有意义的。况且,若手之寸口脉微弱难寻,则可诊足三脉以决诊。如《医学人门》所云:「是三脉虽不比手之六脉可通二经,然手脉既失,亦可诊之以断死生,古人设此,正欲冀其万一耳。」足三脉之所以能候人之根本,是因为人之元气藏于肾之下极,足脉为元气所发,故《三指禅》日:「阳气从下而耗,两足无脉,纵两手无恙,其命不能久留,两手无脉,两足有脉,调治得宜,亦可挽转生机。」所以,此诊法即使在今日,也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跌阳脉又称冲阳脉。在足背内庭穴直上五寸处,为足阳明胃经所出。诊此脉可以候胃气之强弱。《医学入门》日:「动则有胃气,止则无胃气。」《话人书》则称其为:「死生之要会。」此脉之跳动,以缓而有力为常,若弦急或减弱则为病脉。《医宗必读》日:「冲阳脉不衰,胃气犹在,病虽危,尚可生也。然旺中又忌弦急,弦急者肝脉,若见此脉,为木来克土,谓之贼邪,不治。」又如《医门法律》云:「趺阳足脉以迟缓为经常,不当浮数。」「趺阳脉浮,必是胃气虚馁、不可发汗。」这些都是临床经验之谈,为诊此脉之参考。另外,脱疽诊此脉可以判断病情轻重及进退。

2、太冲脉。如《医宗必读》曰:为女子以血为本在足内踝后,跟骨上方之凹陷中,为足少阴经所注。诊之以候肾气之盛衰如「盖水者,天一之气,太溪不衰,肾犹未绝,病虽危尚可生也。」在足背、足大指率节后二寸之陷中,为足厥阴脉所注。诊之以候肝气之盛衰,「盖肝者,东方木也,生物之始,此脉不衰,则生生之机尚可望也。」又,历来认以肝为先天,诊妇人之疾患,犹重此脉。如《脉诀汇辨》日:「妇人主血,肝为血海,此脉不衰,则生生之机犹可望也。」诊足部三脉,常以一指或两指诊之,其脉动当流利均匀。《医学真传》形容为:「厥厥动摇,圆疾如豆。」《三指禅》则指为「往来息均是常」。

至于《诊宗三昧》所说的:「脉法以寸口趺阳少阴三者并列而论,是即寸关尺三部之另别号。」实不足称道。而《通经身考》所说的:「气口即可以决死生,而余经之动脉可不弗诊矣。况女子取太冲,如何可行?」则属封建陈腐之论,不足为法。近人何希时所说的:「吾尝于产后将脱,喘脱垂危等重症,诊气口已微细难寻,模糊不清之时,加诊太溪以察肾气,趺阳以审胃气,心中得以了然。可下短期之决诊,或可使论治处方得壮胆量,则未始非诊法之大助也?」则为阅历之谈,可为今日之法。

二、喉手对比诊法

又称人迎气口诊法。此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人迎在喉旁,气口在寸口。人迎以候外,气口以候内。在喘、水、胀等病证的诊断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遍身诊

即三部九候诊法。是《黄帝内经》时期,特有的诊脉法,自独取寸口诊法流行以来,已很少有人使用。

此九脉常以单指或双指诊之,以相互协调为无病,一处相失或相减则此处有病。何希时自诊九脉之后指出:「应指皆不甚明显,苟非潜心冥索,未易仓卒得之也。」所以,难在普通门诊施行。

四、弹按相应法

此法亦见于《黄帝内经》即一手按内踝上五寸处,另一手当内踝而弹之,若中手,则无病,反之则有病。未见后人有使用之记述。

五、脐下动气诊法

这是据《难经》「肾间动气」之说,而提出的一种诊法。《医学正传》日:「肾间动气者,脐下气海,丹田之地也。凡见人之病剧者,人形赢瘦,大肉已脱,虽六脉平和,犹当诊足阳明之冲阳,足少阴之太豁。二脉或绝,查候脐下肾间动气,其或动气未绝,犹有可生之理;动气如绝,虽三部平和,其死无疑,医者岂可不详察乎?」脐下动气,即今日腹主动脉,其价值如何殊难评定,但近来有报道有诊腹主动脉以处方用药者,恐为此法之流欤?其他如伤诊鱼际之脉,以断预后,妇科诊中指脉,以断产之与否等等,都在脉诊范围之内。学者亦应知晓。

明清以来古脉学发掘研究工作有如下几个特点:

1、不承认或起码是部分的否认后世脉法的新内容和进步意义明清以来从事古脉学发掘研究者都是对古代医籍亦即中医经典有着深切研究的人。由于他们学识很高,深通经典,所以就对后世之说不够重视,再加上后世的东西亦确实存在某些问题,于是就对后世之说凡不合于经典的就认为失掉古法,面明显存在问题的地方当然更是直斥其非的。于是自《脉经》以下几乎全无是处。他们之中有的态度较绩和有的更为征进,对后世脉诀的否定在程度上亦就有所不同。

古脉学家并不是复古者,实际上他们是从古籍中找根据找启示,以谋求脉学的发展与前进。他们认为后世脉法不是进步是退步,这亦是为他们的学术主张开阔道路。

2、探求古说古意:既然是要从古籍中寻求发展的途径,就需要对古籍做系统深入的研究,探索古意,通过他们在学识上的优越条件和「信而好古」的治学精神,在不同方面和程度上亦都做出成绩。

3、提新见解从他们的工作和著作就可以反映出他们的主张和见解,如有人独尊《内经》,有人以《内经》、《难经》为主,有人兼采件景等之法,亦有人以遵经为主适当采取后世合理之说。在具体内容中,对古说亦各有不同的理解和主张。

4、影响范围并不甚大进行古脉学研究的人为数不多,但他们学问深湛不是一般的医家,同时亦不是一般的著作家,他们「曲高和寡」,一般人根本学习理解不了,故面这项作为时不短,但影响不大,实际并未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潮,但这并不说明它不是一股思潮和在学术上没有地位。

5、著作不多但都是高水平的:自明卢子繇著《学古诊则》起,明清两代有关这方而的著作有影响的不越过十种。但由于著者都是极深研几的学者,所以各书都具有高水平,尽管在普及方面存在不足,但在提高上都是当之无愧的。

6、某些说法名为研讨古说,但实际过于新奇不易为人接受在古脉法的研究上,某些说法虽然意在复古,但过分求异于「退说」,于是产生过分新奇乃至诡异之论,不易为人接受,如仲景之「翕奄沉,名日滑」之说,实际是一句无法索解的话,远不如流利如珠等之清楚明白,但有人却一定说这句话才得滑脉的「神」。又如廖平根本否认有「弦」这种脉等等,都是无法使人接受的,亦是不实际的。

《黄帝内经》当中有“脉”字一千一百余处,多是讲“经脉”与“脉诊”之含义。通过对脉的诊察,而探索脏腑经络疾病信息,这是古人掌握外在征象从而了解身体内部信息的重要方法。《素问·邪气藏府病形》云:“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

在后世当中最常见的是“寸口脉法”——“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按寸、关、尺,力取浮、中、沉,把握“浮、沉、滑、涩”等几十种脉象,而推测病机。除此之外,《黄帝内经》中还记载了“人迎寸口脉法”、“三部九候脉法”和“尺肤脉法”。

其中,以神奇的“尺肤脉法”所言疾病信息最直观最具体,而因按指部位众说纷纭,终不被后世详尽阐述。

这部分诊法,在《素问·脉要精微论》当中是这样被记载的:“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翻译:尺肤之内两边的部位,可以诊察季肋的病情;尺肤之外,可以诊察肾脏的病情;尺肤之内,可诊察腹部的病情;尺肤的中段,其左外部可以诊察肝脏的病情,左内部可以诊察胃腑的病情,右内部可以诊察脾脏的病情;尺肤的上段,其右外部可以诊察肺脏的病情,右内部可以诊察胸中的病情;其左外部可以诊察心脏的病情,左内部可以诊察膻中的病情;臂内阴经所属的部位可以诊察胸前的病情;臂外阴经所属的部位,可以诊察肩背的病情;尺肤上部尽处之上的部位,反映的是胸部、喉部的情况;尺肤下部尽处之下的部位,反映的是少腹、腰股、膝部、小腿等处的情况。

如果按照杨上善、王冰等医家的看法,这种诊法就是诊尺肤的脏腑身躯分侯部分,即经文的字面意思,适合于脉诊法,如图所示:

另外,马莳、张介宾等认为尺肤诊法与寸、关、尺三部脉脏腑分侯等同。马莳注云:“后世王叔和之脉,其分部与此大同也欤。”第三种意见认为尺肤诊法是全身脉诊法,去义更远。古代对此经文另一类解译是:该经文表述了寸口脉象的脏腑定位关系。如清•周学霆《三指禅•六部脉解》明确指出:“六部之脉,候之寸、关、尺,出于《脉要精微篇》。左寸以候心,左关以候肝,左尺以候肾;右寸以候肺,右关以候脾,右尺以候命门,以明六部各有所属。”

此时诊断部位的讨论,关于诊断方法,则散见于《黄帝内经》的《素问·脉要精微论》、《素问·平人气象论》、《灵枢·邪客》及《灵枢·论疾诊尺》篇中。根据其与内在脏腑的对应关系,通过感知尺肤寒热、坚脆、大小、滑涩、缓急等触觉信息,判断脏腑疾病。但同样因为这些触觉信息缺少明确的度量尺度和临床可操作性,无法应用于实践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不能为后世医家系统明晰的把握而慢慢零星出现于世。

近年来,寿氏脉学创始人寿小云先生,在传承王金皋老师祖传脉法的基础上,以《素问•脉要精微论》和《素问•三部九候论》为根据,参考《难经》和藏医学《四部医典》等著作,确立了寿氏脉学疾病脉学理论体系。精准确定寸上、寸、关、尺、尺一、尺二等脉诊部位,直观诊断皮、脉、肉、筋、骨、脏腑等器官部,清晰的将脉象信息总结为振动觉、形态觉和温度觉等可以表述的指感触觉信息,并系统对接西医疾病名称。对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脉象和器官缺失和植入等脉象信息能够全面获取。

寿氏脉学疾病脉法能够迅速识别出脑梗塞前兆、中风急慢性期、高血压数值、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肥厚、瓣膜病变、骨质增生、软组织损伤、肝胆肾前列腺结石、息肉、囊肿、肿瘤、妇科等临床疾病信息。当然不止这些,譬如细菌和病毒感染在脉象上都有差异。

另外,寿老师还首创了寿氏脉学心理脉法,直观感知患者心理状态。《素问•经脉别论》篇中,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脉)皆为变也。”  可见,中医所说七情致病,喜、怒、哀、思、悲、恐、惊等心理状态与疾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且都可以展现在脉象信息当中。寿氏脉学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心理状态脉象有肝郁、高兴、愤怒、郁怒、心情压抑苦闷、内心痛苦、紧张、逆反、心烦、生活艰辛苦、惊悸、恐惧、亲情缺失、凄凉悲伤、焦虑、抑郁倾向、抑郁症等上千种。

结合寿氏脉学疾病脉法、心理脉法、潜意识脉法和高层脉法,可以广泛搜集疾病、心理及致病原因等重要信息,在此基础上的辨证论治、思考治疗方案才可能效如桴鼓。

(1)定关:掌后高骨(神门穴)对面的就是关部,朱奉谦云:“凡初下指,初以中指端按关位——掌后高骨为关,乃齐下前后二指,为三部脉,前指寸口,后指尺部也。”汪石山云:“揣得高骨,压中指于高骨以定关位,然后下前后两指以定尺寸,不必拘一寸九分之说也。”三指间的距离与病人的长短有关,臂长则疏下指,臂短则密下指。

(2)下指轻重:古人有三菽之重取其浮,九菽之重取其中,十五菽之重取其沉的记载,这是从实际中得来的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杨仁齐云:“每部下指,初则浮按消息之,次则中按消息之,又次则沉按消息之……于是举指而上,复稳指而下,反复拶(za)相进退而消息之。”滑伯仁云:“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按、寻。轻手寻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委曲求之曰寻。”杨氏与滑氏的轻重次第是完全一样,不过名词微有不同,而下指轻重又必因病人肥瘦而略有差异。

(3)调息:切脉时应先调息,即以医师自己(平人)的呼吸去调知病人脉搏的快慢,一呼一吸脉五至为平脉。滑伯仁云:“凡诊脉之道,先须调平自己气息,男左女右。”目前中医师多以时钟计算,调息似已不甚重要,但根据古人要求动数候脉,需候五十动才合标准。张仲景《伤寒论·自序》对当时医生诊脉动数发息不满五十曾经提出批评,《医贯》亦云:“古以动数候脉是吃紧语,须候五十至乃知五脏缺失,今人指到腕骨即云见了,夫五十动岂弹指间事耶?”诚然是很中肯的。

(4)择时:切脉以平旦(寅时)为准。陈无择云:“经云: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以脉未盛,络脉调匀乃可诊有过之脉。或有作为,当停宁食顷,俟(si)定乃诊,师亦如之,释曰:停宁俟定,即不拘于平旦,况仓卒病生,岂待平旦,学者知之。”事实上每个病人都等到平旦诊脉是不可能的。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

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

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

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

曰:何谓阳不足?

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

曰:何谓阴不足?

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

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一云秋脉)

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一云夏脉)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一云阴气)衰也。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

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

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

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

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问曰:病脉,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

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师曰:立夏得洪(一作浮)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

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趺阳 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也,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 趺阳 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玉函》作溺)。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

趺阳 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 趺阳 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 噫 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 噫 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 潮热 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令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血亡也。

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体形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瞤,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此为心绝也。唇吻反青,四肢浆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

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噎。

趺阳 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噎。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 哕 ,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 衄 也。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

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

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龂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

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

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咽塞,寒厥相逐,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弧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湫痛,命将难全。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为欲解也。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伤寒欬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这古文也很好懂,哪里不懂的,我告诉你。

辨脉法第一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六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  阳脉浮(一作微)

其脉沉者,荣气微也。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一云秋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脉(一云夏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一云阴气)衰也。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

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问曰:病脉,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立夏得洪(一作浮)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假令脉迟,此为在藏也。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也,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令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血亡也。

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府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体形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目闰 ,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此心绝也。唇吻反青,四肢执水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

又未知何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畜积有脓也。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胚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藏气相熏,口烂食断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畜积有脓也。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筑湫痛,命将难全。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藏气相熏,口烂食断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藏府,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咽塞,寒厥相逐,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弧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躁扰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为欲解也。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平脉法第二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

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

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畜,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

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府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

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若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

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

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汝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问曰:人病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其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者,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

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

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者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又问曰:何缘作此吐利?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名灾怪耳。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

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是肝藏伤,故知死也。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

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者,故名复,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脉属木,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死生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惵;荣气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迟缓相搏,名曰沉。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搏,名曰强也。

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肤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一作下)。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隔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衰,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而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肤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隔,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

问曰:何以知乘府,何以知乘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府,诸阴迟涩为乘藏也。

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

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

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皆受病,己入于府,可下而已。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则荣卫不行,府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尺寸陷者,大危。

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旧坏证病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一本作疟)。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

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

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殁,自谓其分,至今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

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三服。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重病者,一日一夜,当日卒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复数。

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九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

凡脉四损,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四损。脉五损,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脉一至,名曰五损。脉六损,一时死。平人六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六损。

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脉至乍疏乍数者,死。脉至如转索者,其日死。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

此以前是伤寒热病证候也。

《脉经》:洪脉,极大在指下,浮而大。

一、指下感觉

1.基本感觉

洪,从字面上理解,如洪水一般来势宏大。“极大在指下”,理解文字“大”的含义,去和“小”对比。这个脉的大小指脉形的大小,极大就是脉形特别大的感觉。

洪脉除了脉形大还有浮的特点,浮而大。浮脉是举之有余,按之不足。那洪脉呢?它在大的情况下,它是偏浮的。如果说不是浮这种大,上下都大,那可能就属于实脉了。所以说洪脉是大而偏浮。

2.脉势

洪脉在指下的感觉除了浮而大主要是有一种洪水来势汹涌的感觉,里热盛向外薰蒸之势。

二、所主病机

1.里热壅盛

1)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桂枝汤发汗的原则是“遍身微微汗出。勿令发大汗”,不能发大汗。为什么服了桂枝汤发大汗?可能桂枝汤喝多了,或者是覆被时间太长出大汗了,或者其它原因出大汗以后转成阳明,出现了大烦渴不解、脉洪大的里热证。所以这是一个里热炽盛的表现,热性趋上趋表,里热了,它会充斥体表,会往表走。在气血的状态上,它也会往上走。所以这个时候,它除了浮之外,还会出现一个大,因为气血受实火实热薰蒸而壅盛于表。

2)《金匮要略》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少腹按之疼痛,疼痛的感觉好象淋证的那种疼痛。但“小便自调”,小便是正常的,而淋证小便是异常的,所以就排除了淋证。 “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这是肠痈初起的状态,又怕冷,又发热。“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大黄牡丹汤是《金匮要略》里治疗肠痈初起的一个方子,里面有桃仁还有芒硝,可以化瘀散结攻下。“脓未成可下之”用大黄牡丹汤。“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脉洪数的话不能用大黄牡丹汤,要用的是本条前面的条文讲的方子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附子败酱散是热盛脓已成。如果说脓已经成了你还用大黄牡丹汤的话会怎么样?本来没穿孔,用大黄牡丹汤攻下反到穿孔了。所以说,本条的洪脉,是说脓已成,也就是它已经热盛了,阳明的实火实热再往下传就传到痈脓的阶段。

所以洪脉所主的是里热壅盛于表。在表位上呈现出一种气血如洪水般洪大的状态。

三、其它情况

四时脉中夏脉为洪。

《平脉法》里讲“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人与天地相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势必影响到人,故脉随四时而有变化,呈现多种多样的形态。古人认为四时脉象为春天脉弦,秋天脉浮,冬天脉沉,夏天脉洪。

为什么夏天脉洪?

春季阳气开始升发,但冬寒未完全退去,至夏季阳气隆盛,没有了冬寒的束缚,万物荣茂,气血洪盛故脉呈洪象。所以人的脉象从四时的角度在夏季会略微偏洪。

四、临证思考

洪脉指下有洪大、来势汹涌之势,所主病机也是阳明的实火实热,热势洪大,薰蒸于外。数脉、滑脉均主里热,但可见于虚热 、实热、虚实杂夹之热等各种情况,而洪脉则见于阳明的实火实热。

脉诊法之其他诊法

除了独取寸口诊脉外,脉诊中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诊怯。 一、足三脉 足兰脉是足部的趺阳、太溪、太冲三脉。由于它们在诊断疾病与判断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