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页中国古籍被AI找回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20万页中国古籍被AI找回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第1张

宋刻本《后村居士集》、北宋《金粟山大藏经》写本、清文澜阁《四库全书》零等20万页古籍以数字化的方式回归了。这些古籍古迹历史非常久远,时至如今还能回归这中间的困难喝阻碍难以言喻。据了解,这些古籍的数字化回归离不开一位年近七旬老人数年的奔走。那么,这背后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

这位老人是中央文史馆馆员、四川大学的教授,两年间里,奔走于加州大学伯利克分校,让收藏在此的文化古籍可以通过技术以另外一种方式回归。经过这名老学者的不断努力和奔走,终于20万页古籍以一种现代化的方式回归并且出现在大众视野里。这定是有着非凡的信念和坚定的信仰。并且有这么一项技术能够运用在这20万页古籍上,使之以数字化形式呈现,那么在未来肯定也可以运用到其他的文物或文化典籍的恢复和回归上。这不仅是对文化典籍恢复有重要影响,对于科技上来说也是非常显著的一项进步。

当然,我想说的并不仅仅只是这个故事和这项技术,我更想呼吁的是能够有更多的像这位教授一样的学者出现,每个人都应该以中国文化而感到自豪。我们目前古书典籍的修复现状其实是不容乐观的,专业人才的缺失,修复的难度系数高都让这项事业难以前进,我们应该惋惜但更应该珍惜。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华上下5000年,其中的文化瑰宝数不胜数,历史长河中消逝不见的也大有其在。但不论是保存至今的还是丢失不见都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并且创造。我们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更加是历史文化的创造者,葛剑雄教授曾在一个讲座上说中国古籍能保存至今,是先贤不惜生命代价传承下来。现在,这名年近七旬的教授用行动告诉我们,中国古籍的保存不仅只有先贤的贡献,我们也是同样可以为之做出贡献的。

1 我们的校园文言文作文

我们的校园

虽然建校久远,但校园的一切依然显得那样生机盎然,尤其是那四季如画的美景,让人留连、赞叹。

春天,和风送暖、万物复苏,枝头上钻出尖尖的幼芽,柔嫩得好像少女纤纤的笋指,让人不忍拂拭。但是这一丝浅淡的新绿,却给严冬过后的校园凭添出许多生机与希冀。清晨,行进在这明媚的春光与绿色中,让我们的心中充溢着无限的 与活力。

夏天,骄阳似火、大地流金,可是校园里高大的梧桐树,撑起如盖的绿荫,带给人们沁心的凉意。周围花圃内盛开的各种花朵,异彩纷呈、暗香潜送。课余时间,孩子们在这荫翳的校园中或缓步徜徉、或嬉戏跑跳、或静坐观书,尽享这难得的舒爽与惬意。

秋天,随着西风劲吹、花木潇瑟,校园的林荫道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走在上面如踩在绵软的毡毯上一样,并发出沙沙的微响。

2 以“我的学校”为题写一篇初中语文作文

绿草茵茵,绿树苍天,花红叶绿,这就是我的学校,一个充满绿意的天地。我们在这绚丽的世界里学习、生活、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漫步在校园的路上,茂盛的梧桐遮住了堪蓝的天空,阳光丝丝娄娄的穿过绿叶,星星点点的落在地上,当风儿轻轻地拂过时,那星星点点的阳光在地上蹦来跳去,多像深夜闪硕的群星。在梧桐的脚下刚被雨水冲洗过的叶子显得更精神了。个个伸直它们修长的腰,好似要争先恐后地要我欣赏它们的雨后风姿。看,那片宽大的叶子上有一滴雨水,在无际的叶海中来回打转转。咦,花潭中央好久有了一对含苞欲放的玫瑰?仰首眺望,花都开好了,为了给我们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你们顶风熬雨颠簸在前方······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课堂上已传来了我们朗朗的读书声,伴随着风吹过树的声音,唱响了一曲动听的歌谣。随着 的响起,校园里也变得热闹起来,笑声、谈话声、喊叫声一时齐发,使宁静的校园变得热火朝天,在紧张的学习后,尽情享受这快乐的十分钟吧。

西阳下的学校显得格外醉人,它正在展现它那不为人知而充满神秘的那一面。余辉下的学校变得金灿灿的,夕阳把最后的一刻留在房顶的一角,教室的一面,操场的旁边。我欣赏着这一面,新的发现会赶走一切烦恼,它,有着无穷的魔力。

有着月亮的晚上,群星闪烁,寂静的学校入睡了,只有蛐蛐在草丛中歌唱,迎接太阳的升起。

3 我和老师的一件事文言文作文

写经典,我们应该做更多这方面的题目还是看古典书籍的内容和一些经典故事的多个译本,表的某些方面,从而提高了经典的水平中国古典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的问题是高考的重头戏,一些学生经常会问,如何学习经典,他们通常不会失去它的入口?我认为它可以注意以下几点,学习经典,提高对高考没有问题的命中率 首先,必须有相关的历史知识俗话说的好,无论在家,文学和历史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的时代将会被他感到所以,我们只能理解为这名男子所处的时代,以了解其作品的内涵例如,屈原,谁希望楚国强大,但国王倡导的改革“的混乱正修欺负外张易之,”先疏远屈原流放汨罗江,以志改后无法实现和河流的亡了解这段历史,当我们理解了“离骚”是容易得多 其次,相关的文化知识中国古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而且有很多内容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发展的八个方面涉及的姓名和职务,以及帝国办公室,地理知识,重男轻女的风俗,服饰器物,日历和刑事古籍注释风格等,古今很大的区别的内容而所有这些元素不要求学生掌握,但通常在研究中还应该为了在传统的学习和考试,任何时候打电话积累作为自己的知识库遇到 三,学会“现代人的心脏,古人肚子”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的今天,在灾难面前,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丑陋的脸,它会攻击,鞭挞;我们将抵制外同心耻辱其实,这是思想和感情一脉相承面对国外丢人现眼,文天祥这样写道:“人生自古谁无,照汗青留住忠诚”人民的困难面前,杜甫写道:“富酒肉臭,路有冻骨”,所以我们学习时的经典,古代和现代的人应该是好放在一起的情感关联的比较,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古典的精髓准确理解 四,把握教材,扎实的古典基础通常的古典学习,我们必须掌握的课本知识点出现了:①发音,包括多音字和同音 ②含义,包括过去和现在不同的含义,一词多义,词类 ③经典句子,包括特殊句式和古典复杂的句子 第五条经典的学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整体把握段落的理解执行的文本;再次,具体的语言环境,进一步理解上下文的话;最后,以前的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在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将为高考了坚实的基础。

4 描写校园风景的文言文

原发布者: 亚

描写学校的文言文篇一:描写学校的文言文毕业季,校园里充满离别气息。毕业生会通过各种方式告别母校和同学。浙师大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殷匡宇,写了一篇赋文《临别感怀书》,引经据典,书感怀之言,尽离别之意。这篇文言文在网上引起一片点赞,网友直感叹:“有文化太可怕。”华丽丽的文字,引经据典,文采斐然。这篇《临别感怀书》的作者叫殷匡宇,1992年生,是人文学院小有名气的“才子”。殷匡宇从小对古文情有独钟。在他看来,简约的文字,却能表达博大精深的内涵。从初中起,他就尝试用文言文写东西,积累大量素材与经验。《孟子》、《尚书》、《战国策》、《昭明文选》……殷匡宇熟读成诵,可以引经据典,信手捏来。大一进校时,他的一篇文言文《军训感言》,就让大家都认识这位有古韵的才子。平常,他也会写一些文言文,半文半白的小说。有时来了兴致,还会用文言文写一些祝福语。浙师大许多老师都收过他文采斐然的短信。临近毕业,殷匡宇对母校满怀不舍,趁此机会,将自己临别感想一吐为快。500多字的文言文,只花了3个多小时就写成了。“在人文学院,文化气氛非常浓厚、开放,什么样的‘怪人’都有,这对我是一种激励。”殷匡宇特别感谢师大,让他能够深耕自己的兴趣。除了古文,殷匡宇对中西方各种典籍,哲学、神学都有兴趣。目前,他已被嘉兴海盐教育局录取,将成为一名语文老师,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篇二:描写学校的文言文是描写谁的校园嘞?能不能提供点

从《周易》、《论语》、《楚辞》到《史记》、《徐霞客游记》再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等,可以说每一本书都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以及无数的心血。《典籍里的中国》,由读书人撒贝宁穿越了十几次,跟先贤对话,走进这些典籍背后的故事,也让这些先贤了解到中华典籍的千古流传和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

最为当代的读书人,我们知道很多典籍,但是却从很少去翻阅,甚至对于这些书背后的故事很少了解。论语当中。颜回因为当年帮孔子在冰天雪地当中跃下冰湖捡书而患上疾病,后来不舍离开自己敬爱的夫子,“夫子,朝闻道,夕死可矣。”即使再无奈,他也在自己夫子的教诲当中离去。楚怀王拿走那个橘子的时候,内心想的又是什么呢?他们曾经约定只有在出国才能吃橘子,但是后来结果却并非这样,屈原吃下那瓣橘子后,甚至吃了橘子皮,那时候他想的又是什么呢?是不是已下定决心要慷慨赴死。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家连续两代人的心血,才造就了这一本“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当时的司马迁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受辱,本应自尽离去,但因为父亲曾经的心愿,司马迁忍辱负重,写下这本书,因为这本青史的开创性记事,我们有了“炎黄子孙”这个共同的名字,也是因为这部书,我们知道了中国的历史不仅仅局限于夏,在这之前还有炎黄二帝。临别时撒贝宁的一拜,代表了现代人对于先贤的感谢,对于他的敬畏。

《典籍里的中国》有着无数为人所不知的故事,但是他们共同造就的是那些典籍,那些蕴含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典籍。

持之以恒

悬梁刺骨

坚持不懈

凿壁借光

不耻下问

手不释卷

孜孜不倦

囊萤映雪

发奋图强

废寝忘食

夜以继日

寂静钱钟书周劼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一片烛光隐隐。人群伫立无语,只有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清华大学的几十名师生,在这里追思10年前去世的老学长——钱钟书先生。同学们冒着严寒自发前来,手捧蜡烛在钱先生相片前围成“心”型图案,并井然有序地在先生相片前鞠躬后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吗?”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年。”

  10年,没有庞大的纪念,没有热闹的宣传,钱先生的10周年忌日就这样在一片寂静中过去。

  10年前,钱钟书安详离世,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时任国家主席f致电杨绛先生表示慰问。杨先生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身后事在57个小时内完结。以至于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只有短短20分钟,也并未来宾满堂。一位生前好友回忆起来说,“如此寂静”。

  烛光前没有一丝的人声嘈杂,面对烛火后面照片上那张澄静温厚的脸庞,人们一点一滴地回想起了眼前这位大师曾带给我们的好奇、惊叹,与深深的崇敬。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吴宓赞其:“才情学识兼具,新旧中西俱通”;学界称其:“中国博学鸿儒,当代文化昆仑”;世人惊其:“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抑或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一次又一次地惊讶了国人,感叹了世界。

  然而他却只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他19岁一入清华便立下“横扫图书馆”的志向,每日只从图书馆抱回一大堆书,边看边用又粗又黑的笔划下佳句。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而且但凡他看过的书,只消阅读一遍,基本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对于这种“照相机式的记忆能力”,同窗们自叹弗如。当年的同窗许振德回忆说:“图书馆借书之多,恐无能与钱兄相比者,课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

  世人知晓钱钟书,多因《围城》蜚声在外。但真正奠定他在学界地位的,还是那部《管锥编》。这是先生研读了《周易》等十部中国古籍所作的札记和随笔总汇,用典雅的文言写成,引用了大量西语原文,引述了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该书自问世以来,不要说读懂的人寥寥无几,就算是通读一遍的人,也屈指可数。

  当追思会现场主持人问“谁知道钱钟书先生最著名的学术著作是什么”时,几十人中只有寥寥数人能答上来。答上来者,也未必晓得这部鸿篇巨著所记为何。

  无法亲入其中领略大师才华的人也许会问,《管锥编》对大众到底又能意味着什么?19日,前来参加烛光追思活动的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部长杜汇良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先生做学问就是‘心在焉’,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甚至面对生活的困苦境遇,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试图淡忘周遭的悲情。“文革”时他被送去劳改,每日只能看马列著作。但他只要抱起书本,就能兴致盎然。后来,第一批“老弱病残”被“大赦”回京,名单上却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的学术界,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继往的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难免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但知他的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是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参加追思活动的一名清华大学博士生说,他初读《围城》时,也只觉得如书中所言,人生处处会遇着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是人类的“围城困境”。后来他读到第三遍时,忽然间明白了:“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作茧自缚之下,活得怎能不虚伪沉重。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由于拒绝与媒体合作,钱钟书先生似乎成了一些人笔下“‘魔镜’中的影像了。”《走出魔镜的钱钟书》一书这样对他进行了解读:“当我们把钱钟书这面‘魔镜’翻转过来看时,便发现镜子背面有一行镌刻的字迹:做完整的人。”

  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在住了1600个日夜的病房内,合了眼。杨绛先生赶到医院,伏在他耳边轻轻说:“你放心,有我呐!”此前一年,两人唯一的女儿钱瑗已因癌症离他们而去。

  清华学生在先生离世后曾谱曲写词以为纪念:“我总觉得,每次去图书馆,还能看到先生的背影,也许,先生刚走,茶还没有凉……”

  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只是满道的纸鹤飘飞,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10年前,杨绛先生在电话里说:“清华是有情的。”10年后她说:“代问清华同学好。”

  烛光在寒夜的清华园里摇曳,来往的车匆匆而过,时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问一句:“这是谁?”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在这种我们看来是需要“忍受”的“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更无法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只惊叹“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记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和墨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不要奇怪为什么钱先生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才是他心底所愿,才是他一生的格调。钱钟书先生逝世时,一个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1985年6月12日,日本东京大学大讲演厅里座无虚席——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正在作学术报告,介绍我国自50年代以来在理论数学、应用数学和普及推广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外国同行对他的报告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是啊,也许是中国人富有数学天赋吧,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曾为世界数学宝库增添过一笔又一笔的财富:公元前商高就发现了勾股定理;古籍《墨经》中有着十分精辟的关于两条连续公理的几何命题,直到19世纪末才由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引入现代几何理论中;中国有着像《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数书九章》那样的数学巨著;刘徽创造“割圆木”;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继续在数学领域取得为世界瞩目的成绩。这辉煌的历史与灿烂的现实相辉映,引起了人们对中国数学界的强烈兴趣。华罗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邀到日本作学术访问的。他的报告结束后,全场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向这位来自伟大中国的科学家致意。

然而,掌声还未停息,华罗庚突然从椅子上侧身向下,慢慢地滑落到地板上——多年的心脏病发作了。当晚,一条噩耗传回中国:华罗庚教授于晚10时在日本医院里去世!

这位数学家在给人们留下了大量的研究著作的同时,也留下了他自学成才的足迹。

1910年,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小县城——金坛。他小时候,家中清贫,父亲在小镇上开了个小杂货铺,代人收购蚕丝,一家人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华罗庚上初中时,对数学产生了特殊的兴趣,他的老师王维克很器重这个聪明机灵的少年,常常单独辅导他,给他出一些难题做,这使少年华罗庚得益匪浅。

华罗庚在金坛中学念完初中后,因家里无力再供他上学,只得辍(chuò)学到父亲的小杂货店里帮助料理店务。可这位酷爱数学的年青人,人虽然守在柜台前,心里经常琢磨的还是数学。王维克老师借给他几本数学教材: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一本微积分。华罗庚便跟着这几位不会说话的老师步入了高等数学的大门。

华罗庚18岁那年,在王维克老师的帮助下,到金坛中学当了一名会计兼管学校事务工作。他曾回忆当时艰难的生活:“除了学校里繁重的事务外,早晚还要帮助料理小店的事务。每天晚上大约8点钟才能回家。清理好小店的帐目之后,才能钻研数学,常常到深夜。”

不久,金坛县流行伤寒,华罗庚不幸染病,卧床半年。后来病慢慢好了,可是左脚却弯曲变形,落了个跛足的终身残疾。

华罗庚在贫病之中刻苦自学,不但读了许多书,而且还勤于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19岁那年,他发觉一位大学教授的论文写错了。便把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文章,题目叫《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不能成立之理由》,于次年发表在上海的《科学》杂志上。随后,华罗庚又连续发表了几篇数学论文,署名“金坛人”。

这个在数学论坛上崭露头角的“金坛人”,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注意。当他打听到这个数学奇才原来是个只读过初中的小青年时,深为震惊,便写信邀华罗庚来当时北平的清华大学数学系当管理员。

到清华后,华罗庚的进步更快了。他自学了英语、德语。24岁时,已能用英文写作数学论文。25岁时,他的论文已引起国外数学界的注意。28岁时,他当上了西南联大教授。后来,他又被熊庆来教授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去深造。

华罗庚成功了!在走过坎坷的自学之路后,他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国外数学界这样评价他:“华罗庚教授的研究著作范围之广,足可使他堪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

40年代后期,华罗庚应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之聘,在那里当教授。华罗庚在那里有着优异的生活、科研环境:他的住屋有4间卧室,2间浴室,还有一间可容纳五六十人开酒会的客厅。大学还给他配备了4个助手、1个打字员。

但是,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华罗庚却不再留恋美国的优异条件,踏上了返回祖国的旅程。他说:“为了抉择真理,我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应当回去

!为了为人民服务,我应当回去!”

1950年的一天,这位已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的著名教授,在填写户口簿时,在“文化程度”一栏里写了“初中毕业”4个字。这虽然使许多人惊讶不已,却是事实:他的的确确只有一张初中毕业证书。这位数学大师的数学知识,几乎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

1983年10月,华罗庚重游美国,接受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荣誉称号。这是美国科学院120年历史上第一次把这个荣誉称号授予一位中国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长在向华罗庚致赞词的时候说:“他是一个自学出身的人,但他教育了千百万的人们。”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