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脊穴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7收藏

夹脊穴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夹脊穴 41 标准定位 42 取穴 43 穴位解剖 44 功用 45 主治病症 46 刺灸法 47 研究进展 5 《类经图翼》记载的夹脊穴·夹脊穴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夹脊穴 1 拼音

jiá jǐ xué

2 英文参考

EXB2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夹脊穴为经外奇穴名:1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2《类经图翼》记载的夹脊穴。

4 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夹脊穴

夹脊穴指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1]。《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杨上善注:“脊有二十一椎,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痛处即是足太阳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痛也。”《华佗别传》:“又有人病脚躄不能行,……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匀调如引绳也。”即指脊椎旁05寸处为穴位[1]。近代诸书多同此说[1]。即自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共34穴[1]。亦称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1]。亦有以第一颈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为穴者,计48穴(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1]。

41 标准定位

夹脊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

其穴位于脊柱区,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2]。

42 取穴

患者俯伏或俯卧位,当脊柱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

其穴位于脊柱区,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2]。

43 穴位解剖

夹脊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浅肌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深层肌(竖脊肌、横突棘肌)。分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后支的肌支,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44 功用

调节脏腹机能。

45 主治病症

主治咳嗽、喘息、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神志病及一切慢性疾患、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2]。

主治范围比较广,其中上胸部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46 刺灸法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可灸。

一般斜刺05~10寸[2]。

47 研究进展

据报道,从古代文献中已证实夹脊能治疗相应脏腑的病变。现代研究论为夹脊穴能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故采用该穴治疗与植物神经功能相关的一些病:①治疗血管性头痛;②肢端感觉异常症;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致头晕、肢凉、半身麻木、多汗等;④中风(中经络);⑤红斑性肢痛症;⑥高血压等。收到良好效果。其机理是通过调节植物神经作用,调节了血管功能,改善了血液循环。

5 《类经图翼》记载的夹脊穴·夹脊穴

夹脊为经外奇穴名(EXB2)[2]。见《黄帝内经素问·刺疟篇》《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华佗别传》等。后人依华佗法定穴,名华佗夹脊[2]。

《类经图翼》:“夹脊穴:《肘后》云,此华佗法。《千金翼方》云:治霍乱转筋,令病者合面而卧,伸两手著身,以绳横牵两肘尖,当脊间绳下两旁,相去各一寸半所。”主治见下表:

夹脊穴主治表(表格出自《中医大辞典》)

壮骨为经穴别名。即兑端。《经穴纂要》云出《针灸甲乙经》。兑端为经穴名(DuìduānGV27)。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兑:指口;端:尖端。穴在口部上唇尖端,故名。位于面部,上唇结节的中点。正坐仰靠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有清热散风、开窍醒神作用。主要用于口唇及神志疾患等。如口噤鼓颔、口唇动、口疮、口臭、齿龈肿痛、消渴、鼻炎、晕厥、癫疾、狂症、癔病及遗尿等。本穴配合谷、颊车治牙痛;配迎香、合谷治鼻塞;配本神、后溪治癫痫。一般针尖向上斜刺02~03寸;禁灸。

详见百科词条:壮骨 [ 最后修订于2015/6/3 15:48:43 共24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什么是子午流注开穴法 核心提示:中医子午流注在我国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奠定,在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宝库中,是最具有特色的宝贵理论。 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论是把一天24 小时 中医子午流注在我国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奠定,在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宝库中,是最具有特色的宝贵理论。 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论是把一天24 小时分为12 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及五腧穴的开合进行结合,在一日十二时辰之中人体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有时间节奏、时相特性。子午流注开穴法来源于这样的规律,因时、因病、因人、因地从而准确、有效的调整患者气血,调理脏腑气血阴阳,在特定的时间点进行调理身体,恢复患者气血运行的正常时间规律,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泄则乘其盛,即经所谓刺实者刺其来。补者随其去,即经所谓刺虚者刺其去,刺其来迎而夺之,刺其去去随而济之,按照这个原则取穴,以取其更好的疗效,这就叫子午流注法。 今天,中医的经络、穴位已经被西方发达的电子检测技术确认,并且发现经络确实是“活”的,是象流水一样有“走向”的,即是说,是符合中医所说的“子午流注”规律的。 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 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子时 (23 点至1 点),胆经最旺。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这个时辰养肝血(阴)最好。 丑时(1 点至3 点),肝经最旺。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3 点至5 点),肺经最旺。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剧咳或哮喘或发烧。 卯时(5 点至7 点),大肠经最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因此,大便不正常者在此时需要辨证调理。 辰时(7 点至9 点),胃经最旺。 所以,人在 7 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可以在7 点清胃火。胃寒者7 点养胃健脾。 已时(9 点至11 点),脾经最旺。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或唇暗、唇紫。脾虚者9 点健脾;湿盛者9 点利湿。 午时(11 点至13 点),心经最旺。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11 点补心阳;心率过速者滋心阴。 未时 (13 点至15 点),小肠经最旺。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输送进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降肝火、疏肝理气; 申时 (15 点至17 点),膀胱经最旺。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尤为突出,在这个时间滋肾阴可调此证。 酉时(17 点至19 点),肾经最旺。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体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者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戌时(19 点至21 点),心包经最旺。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心发冷者戌时补肾阳;心闷热者戌时滋心阴。 亥时 (21 点至23 点),三焦经最旺。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可惜现代人能做到的很少,亥时百脉皆通,所以可以用任何一种进行调理。 古籍《灵枢》:“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 有人以为开穴的原因是因为营气和卫气恰在同一点上相遇,这一点上的穴就开了,这是大谬。要知道营卫之气在人体各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内经说:“营卫之气一日夜分别运行都是五十周,周而复始,共行八百一十丈”而且每天如此,这样一算,岂不是每天营卫之气都有碰头的机会了么?再仔细一算它们碰头的机会在一天中有五十次之多;一天二十四小时,五十除于二十四得二,那就是营卫之气在同一点相遇有两次,如此说来,不是每天同一经穴要有两次开穴,而且天天都一样么这种理论如何站得住脚 其实他是把“开”字误解做“开放”的意思,以为经穴开放,所以治病有效,所以才有这种理论。其实开字是宣通的意思,就是经气在这时居于该穴,和该穴有关的身体各部病邪,都可藉针灸补泻的作用宣通气血(人身的疾病,归纳起来都是由气血偏胜偏衰和积滞不通所致,)所以开穴时取此穴治病,效果最好(内经中有守时待气之说,就是这个理论的根据)人体脏腑经脉,六十六个经穴(五行穴)都配合阴阳五行,“时”“日”天干也配合阴阳五行因为人体是一个小天地,天地之气和人体之气是相应的,所以营卫之气在人体经脉中就有盛衰不同的时候,而五行又有生克的关系,相生,同气才能相应而合;相克,异气就不能相应而合。所以十二“经的天干”逢到“日的天干”相同时,同气相应,这条经上的穴,只要“穴的五行”和“时的五行”相应,经气旺盛,这穴就“开”了。但是为什么用天干而不用地支呢?因为天之气以阴阳五行生化万物,针灸治病完全是根据气化原理来的,所以前贤探究出经气与天气相应的道理,而发明了“子午流注”针法。 它是注重时间条件,以自然界周期现象,与人体气血周流的情况相配合的。在《灵枢·经脉》篇、《营气》篇,以及《难经·一难》、《二十三难》都有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本输》篇,记载井荥俞很详明,惟于井荥俞配属五行,仅有阴井木、阳井金,其余均无配属。《难经·六十四难》对井荥俞配属五行和十干运用,才有进一步的说明。《灵枢·卫气行》篇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灵枢·五乱》篇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谓“得天时而调之”。《甲乙经》说:“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阳分,必先候其气之加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于阴分,必先候其气之加于阴分而刺之。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除”。凡此皆与子午流注有密切之关系。南唐·何若愚着《流注指微赋》,将子午流注的应用和方法,作了概括的说明,元·窦汉卿着《标幽赋》,内有“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开阖,论其五行五脏查时日之旺衰”,由此可见子午流注到了元代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它如明代的《针灸节要》、《医学入门》、《针灸大成》等书皆有论述。而《针灸大全》徐凤氏又推而广之着“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诀”,学者多为习诵以便应用。可知子午流注法由来已久,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所注重的一种高级的疗法。

病机十九条指《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对病机的十九条论述。前人从实践中把某些类同的症候,归纳于某一病因或某一脏的范围内,作为辨证求因的依据。其内容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胺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肘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掌握这些病机,对一些症状比较复杂的疾病,具有执简驭繁的作用。但这毕竟还是一种粗略的分类归纳方法,临证时必须联系具体病情,全面分析,力求审因论治的准确性。病在下者高取之取穴法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终始》。意谓病在下半身的,可取刺于上部的穴位治疗。参见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下取之上为治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即病的主要证候在人体的下部,治疗用药或进行针灸应从上部着手。如脱肛取百会;腿脚有病取风府等。《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愿闻病机如何?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详见百科词条:病机十九条 [ 最后修订于2015/6/26 17:43:41 共74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王好古(1200~?)为元代著名医学家 ,字进之,号海藏,赵州(今属河北赵县)人。通经史,好医方,曾跟随金代名医李东垣学习,精通医学。为赵州医学教授,兼提举管内医学。平生著述很多,有《阴证略例》、《汤液本草》、《此事难知》、《医垒元戎》、《仲景详辨》、《活人节要歌括》、《斑疹论》、《伤寒辨惑论》等书。在针灸方面,除发挥经络学说外,注重原穴的临床应用,称“拔原法”。在医理上,他重视内因在辨证上的意义,并主张温补脾肾。对治疗癍疹等疾患有不少可取的论述。王好古先后任赵州医学教授兼管提举内医学。著作甚丰,涉猎范围亦广,如《医垒元戎》十二卷,包括伤寒及杂证,并以十二经为纲,主张治病须脉证互参,始可处方。又有《阴证略例》,有论述伤寒阴证之论方,颇为详备。此外,尚有《此事难知》、《汤液本草》、《癍疹论》、《伊尹汤液广为大法》等,均行于世。其《伤寒辨惑论》、《仲景详辨》、《光明论》等,则未见行世。参见“拔原法”:拔原法为取穴法之一。凡本经病症选用本经原穴进行治疗者,谓之拔原法。如肺经病取太渊,肝经病取太冲等。此法为元代医家王海藏所倡用,故又称王海藏拔原法。《阴证略例》全文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323/yinzhenglueli/indexs《汤液本草》全文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9/tangyebencao/indexs《此事难知》全文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551/cishinanzhi/indexs《医垒元戎》全文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568/yileiyuanrong/indexs

详见百科词条:王好古 [ 最后修订于2015/11/7 17:45:41 共76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经穴别名·腹结肠屈为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腹结。腹结为经穴名(FùjiéSP14)。出《针灸甲乙经》,原作腹屈,一名腹结。《备急千金要方》后腹结均作正名。别名腹屈、肠窟、肠屈、临窟、长窟、肠窝、肠结、阳窟。属足太阴脾经。腹即腹部,结系束,本穴善治腹部痛结不通之症,故名腹结。主治腹痛,腹泻,肠炎,大便秘结,绕脐疼痛,腹寒泻痢,便秘,疝痛,细菌性痢疾,腹膜炎,肠神经痛,肠梗阻,泄泻,痢疾,疝气,蛔虫症,支气管炎,阳萎,脚气等。别名腹屈(《针灸甲乙经》),肠窟(《外台秘要》),肠结(《千金翼方》),临窟(《西方子明堂灸经》),肠屈(《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长窟,肠窝,阳窟。出处《针灸甲乙经》:腹屈,一名腹结,在大横下一寸三分,刺入七分,灸五壮。穴名解腹即腹部,结系束,本穴善治腹部痛结不通之症,故名腹结。《说文通训定声》载:“腹,脐上下两旁也。”《说文》:“结,缔也,从系吉声。”周与嗣《千字文》:“露结为霜”,有凝结之义。本穴在府舍上3寸,为腹气结聚之处,肠之痛结者可舒,而滑泄者亦可敛也。位于约当腹部结束衣带之处,临床亦多用于治疗腹痛积聚之疾,以其取之有行郁破结之效,故名腹结。所属部位腹腹结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腹结在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腹结在下腹部,脐中下1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仰卧取穴。腹结位于腹部,脐下13寸,旁开腹正中线35寸处。另说腹结“在大横下三分(一说三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在大横下一寸八分”(《针灸集成》);腹正中线旁开4寸(《针方六集》);旁开45寸(《针灸资生经》)。腹结穴在足太阴脾经中的位置腹结穴的位置腹结穴的位置(足太阴脾经)腹结穴的位置(肌肉)腹结穴的位置(内脏)取法腹结在下腹部,脐中下1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仰卧取穴。仰卧位,脐下15寸(气海),中线旁开4寸,再稍向上(02寸)处取穴。仰卧位,在府

详见百科词条:肠屈 [ 最后修订于2016/5/16 14:46:58 共353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夹脊穴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夹脊穴 41 标准定位 42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