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派与全真派,哪个是正宗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8收藏

正一派与全真派,哪个是正宗的?,第1张

都是正宗的

正一道是宋、元朝形成的道教宗派。全称作“正一盟威之道”。元以后为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道等的总称。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命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赐号“观妙先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张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为正一道形成的标志。明初,官方承认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二派,天师派以外的符箓诸派,包括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东华派、净明道、太一道等,皆被视为正一派的分支。

正一道奉张天师为首领,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道术以画符念咒为主,道士一般娶妻生子,不必出家。

全真道也称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间由王重阳于陕西终南山所创。此外,张伯端一系(主要是白玉蟾)所创立的内丹修炼为主的教派后来也被划分在全真道,称为南宗,而王重阳这支则称为北宗。

王重阳仙游后,由他的七位弟子轮流接任。全真教除了继承了中国传统道教思想以外,更将符录、丹药等思想以外的内容重新整理,为今时今日的道教奠下了根基。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更因随同成吉思汗西征,而使全真派在元朝得以壮大。但是到了李志常后期,由于元朝统治者偏信佛教,全真道受到严重打击。而关于《老子化胡经》的两次释道辩论失利,更造成了全真道的一度低落。直到元成宗时,才重新正常发展。明清两代在全国各地,乃至东北、西南、西北等边远地区传播。至今全真道仍是道教最重要的道派之一。中国道教协会所设在的位于北京西便门外的白云观,是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

全真道的教义总体来说,继承了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思想。此外,提倡三教合一,三教平等,认为儒释道的核心都是“道”。其宗教实践的原则是“苦己利人”、“利人利己”。而且实行出家制度(历史上南宗人士多不提倡出家。)。

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不单只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是抗金英雄,他的弟子也很亲宋抗金。但原来历史中的全真教由于地处当时金国的国境,所以在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掌门之时,都承认金国的政权;王处一更曾应金世宗的邀请进宫讲授道学。直到宋、蒙合灭金国,全真教才向南宋朝廷效忠。另一方面,成吉思汗邀请丘处机前往西域与他会面,询问治国和养生的方法,丘处机以“敬天爱民”、减少杀戮、清心寡欲等为回应。成吉思汗称丘处机为“神仙”。

王重阳七位弟子分别创立七个全真支派:

马钰(丹阳子),遇仙派(亦作遇山派)

谭处端(长真子),南无派

刘处玄(长生子),随山派

丘处机(长春子),龙门派

王处一(玉阳子),嵛山派

郝大通(广宁子),华山派

孙不二(清静散人),清静派

我最近在读风水小说,对这些很感兴趣,查了一下

“正一道祖师”张道陵:(即“天师道”)由张陵(张道陵)创立,后世称张陵为“(祖)天师”,其子张衡为“嗣师”,其孙张鲁为“系师”,曰“三师”(“三张”)。

如今道教门派有主要是,南方正一道,北方全真道正一道是宋、元朝形成的道教宗派。全称作“正一盟威之道”。元以后为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道等的总称。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命第三十五代张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赐号“观妙先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张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为正一道形成的标志。 明初,官方承认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二派,天师派以外的符箓诸派,包括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东华派、净明道、太一道等,皆被视为正一派的分支。 正一道奉张天师为首领,以《正一经》(今已散佚)为主要经典,道术以画符念咒为主,正一道士一般娶妻生子,不必出家。嘉靖皇帝与兴献王朱祐杬也笃信正一道,嘉靖皇帝还特意向正一道长邵元节与陶仲文请教房中术。 正一派道士等不分住观与散居,戴庄子巾。 正一道祖庭——龙虎山嗣汉天师府 

  全真道也称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间由王重阳于陕西终南山所创。此外,张伯端一系(主要是白玉蟾)所创立的内丹修炼为主的教派后来也被划分在全真道,称为南宗,而王重阳这支则称为北宗。 全真道的教义总体来说,继承了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思想。此外,提倡三教合一,三教平等,认为儒道释的核心都是“道”。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信徒必读经典。其宗教实践的原则是“苦己利人”、“利人利己”。而且实行出家制度,道士不可婚娶。

  历史上,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称各异。

  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妙真道)、符箓派(正一道)、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

  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仙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等。

  按人划分则有少阳派(王玄甫)、妙真道(庄子休)、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尹喜派(关尹)、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等。 

  按道门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妙真道(太乙天尊)、南无派(谭处瑞)、清静派(孙不二)、金辉派(齐本守)、正乙派(张虚静)、清微派(马丹阳)、天仙派(吕纯阳)、玄武派(真武大帝)、净明道(许旌阳)、云阳派(张果老)、虚无派(铁拐李)、云鹤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国舅)、玉线派(樵阳真人)、灵宝派(周祖)、太一教(萧抱珍)、全真教(王重阳)、正一教(张宗演()、真空派(鼓祖)、铁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张三丰)、先天派、广慧派、象界(马呈)等。 

  历史上还有

  五大宗之分法——正一宗(张道陵)、南宗(吕纯阳)、北宗(王重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

  四大派的分法——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

  还有八派的分法——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

正一派的祖师是张道陵,他是四大天师之一,是道教的创始人。

“正一”意为“正以治邪,一以统万”。正一道又称正一派,其始祖是汉末张道陵及其开创的“正一盟威”之道,又称天师道,称张道陵为祖天师或老祖天师。至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张与材被嗣为第三十八代天师,袭掌江南道教,大德八年(1304)授以“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后又授以“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一品金印。从此,天师世系均以“正一教主”身份出现,并统领江南阁皂山、龙虎山、茅山等三大符箓道派,此后除《道德经》外,《正一经》亦为主要经典,以符箓斋醮、降神驱魔为主要宗教活动的如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净明派、太一道等等均称正一道或正一派,与金元出现的全真派并列为道教两大教派。

正一派演变发展

张道陵初创道教时的教义思想,主要以《老子想尔注》为中心。张道陵用宗教神学思想来重新解读《道德经》,这就是早期经典《老子想尔注》的由来。张道陵认为:“道者,天下万物之本也。”其主要思想,就是把“道”人格化为“太上老君”,强调道教是至高无上的神圣的真教,不容任何人冒犯,把“道”人格化和神格化,使带有神学色彩的“道”成为主宰人世的至上尊神。此外,张道陵还将“道”解释为“一”,使“一”与“老子”等同。用“道”、“一”、“老子”三位一体的神学“道论”体系来完善原始道教思想。正一天师道早期教义思想,除《老子想尔注》以外,还有《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正一盟威箓》、《天官章本》等重要经典。尤以《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最为重要,其中最具史料价值的《大道家令戒》、《天师教》、《阳平治》三篇,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张道陵创道之后,尚有许多历代高道先贤对正一天师道的教义思想进行改良、升华。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山中宰相”之称的南天师道陶弘景吸收了玄学家的道学思想,将“道”看成是宇宙万物之源;北天师道寇谦之将儒家的“礼”与“道”糅合在一起,创立完善的神仙谱系,完成了民间道教官方化的历史进程。这一时期出现了多部天师道重要经典,如《云中音诵新科之诫》、《道门科略》、《真诰》、《真灵位业图》等等。

唐、宋、元、明时期的“道论”与佛教禅宗、儒教宋明理学互相影响,“道”的实际意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外在的个体的“道”变成直指人内心的“道”。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在这方面很具有代表性,他在谈道时,总要伴随着谈“心”,把“道”与“心”视为同一物,将“道”完全“内化”。张继先所著《虚靖真君语录》多采用此观点,代表作《大道歌》开篇就说,“道不远,在身中”,就把虚无缥缈的“道”纳之于人身之上。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同样如此,他明确提出了“观心知道”的思想,在其代表作《岘泉集·冲道》一文中指出:“知道者,不观于物,而观于心也”。张继先与张宇初虽然对“道”的表达有异,但其思想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

不仅如此,正一道非常重视道教经书的注疏和编纂。张道陵作《老子想尔注》来评点《道德经》,确定了早期天师道的理论框架。此后历代天师,如张与材、张嗣成、张宇初、张国祥等人以各种不同观点、教义诠解《道德经》,丰富了道教理论。尤其是张嗣成天师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著成的《道德真经章句训颂》,该书把训释与赞颂结合以注释《道德经》,行文流畅,常以诗歌语言寄托道教哲理,别具特色。张宇初天师著有《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四卷,此书是道教重要经典《度人经》的注释,注文采诸家之说,分节解说,故称通义,注文偏重内丹理论,用以解释。清代雍乾时期担任过大上清宫提点的高道妙正真人娄近垣,对正一天师道教义思想颇有建树,这集中反映在娄近垣所著《妙正真人语录》中,其中有数篇代表性的文字被雍正皇帝《御选语录》收用。

正一道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箓道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于元代中后期形成后,一直流传至今。正一道的形成,以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为标志。该年元成宗在已授张与材管领江南诸路道教的基础上,加授其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明中叶以后,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制度的动摇崩溃,原来产生于封建社会并为之服务的道教难以自我调整,加上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不崇尚道教,故正一道从此进入衰落时期。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是一个神秘而又远离世俗的宗教,正一派则是以修行符箓为主,

正一派由张道陵于东汉时学道于鹤鸣山,并且得到太上老君的点化,正一派早期又称为五斗米道,因为要求凡是入道的人都要交五斗米。相较于全真的性命双修,张天师统领着龙虎山、阁皂山和茅山的三山符箓,所以正一派的道士主要以画符念咒,驱邪降妖为主。像如今的茅山派,净明道,天师道等等都是属于正一派。

所以全真派多出隐士,古往今来很多道士选择在终南山等道教圣地修行以求证道成仙。全真派有很多的禁忌,严格按照《重阳立教十五论》来约束自己,

还要忌食五辛即生葱,韭,大蒜,小蒜和葫荽。因为在上表天庭召神遣将时,如果法师食有五辛,嘴中有刺激气味,是对诸神的不敬。全真派又叫全真道是北宋末由王重阳所创,王重阳在山东宁海把自己所居住的庵命名为全真堂,凡是入道者皆称全真道士而得名“全真”二字。

正一派可以结婚生子,所以看到新闻报道说正一道士结婚不要奇怪。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天师就是将天师之位传于他的后世子孙,距今已传承了六十多代天师。因为正一派的道士平时要做很多的科仪,比如祈不管是正一还是全真有四不食之说,即:牛肉、狗肉、乌鱼、鸿雁,因为道教认为这四种动物代表着忠义孝洁,如果你看到有道士吃牛肉,那么他就是一个假道士。

后来王重阳招收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孙不二、郝大通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这七位道长后来分别又各自发展了门派。全真派认为飞升登仙,长生久视是修道的目标,所以在修行时主张性命双修,以化炼内丹为主。

所以全真派的道士一般都是要出家住观修行,遵守十方丛林制度。并且要蓄长发,也不可以结婚。

道教最早的创立者叫张道陵,也就是初代张天师,创教时间在汉顺帝时期。在张陵天师得了老君授予的三五都功经箓之后创教,当时叫做天师道,也叫五斗米道,正规叫法叫做正一盟威道。这是最早的正一。

后期正一门派开始衍生,在原有的天师道基础之上,以天师道为首,上清,灵宝三宗合称正一,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符箓三宗。

而茅山,实际上就是上清派。创始人是陶弘景,陶弘景不仅仅是个道士,更是历史上有名的养生学家和中医。之所以分为南茅和北茅是因为地理位置和一些法门的区别。南茅的地址在广东罗浮山;而北茅则是江苏镇江茅山~但是今天的茅山不可和过去的茅山派相比,因为多了一些养小鬼的法门,这不和正法~

总得来说,正一必须要以天师道为尊。正一和全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修炼上和戒律上的区别。正一由于历代天师都是世袭制的,因此不强求弟子硬性出家,这里你要记住,是不硬性出家,而不是不可以出家。因为正一很大程度上修就在红尘里修。所以正一弟子是允许婚配的,也可以有自己的职业,也可以喝酒吃肉,但是正一不吃牛肉,狗肉,黑鱼和大雁。

正一修炼以符箓为特色,因此正一在中国历史上为山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符箓就是山术的一种。可以说没有正一,这个世界上也就不会有符箓。后世所有的符咒都脱胎于天师符系列。所以所有的符和正一的其他门派都应该以天师道为尊。包括后面的净明派,天心派,神霄派,北帝派,清微派等等等等,都要以天师道为尊,因为这是正一的祖宗。

除此之外,正一不是说不修其他,只是说正一的特色就是符箓和斋醮。正一内丹也修,雷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叫内修成丹,外修成道。

而北派全真,则已经要到宋朝了,看过金庸小说都知道有全真七子。全真七子的师父就是王重阳,历史上确实有王重阳这个人,所以不要看了金庸小说觉得王重阳和全真七子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王重阳这个人如何,我不做评价,但是确实是北派全真的创始人。北派也叫丹鼎派,以内功和武术修炼为主,并且主张苦修。所以在《重阳祖师立教十五论》当中明确记载了,全真弟子是要结庐而居的。就是说必须住在一个草庐搭的茅草房里居住修炼。而且全真要求必须出家,不可以喝酒,不可以吃肉,不吃荤腥,不许有家室,换句话说就是不允许有老婆孩子,不可以结婚,总的来说就是要六亲不认~

然后全真还不可以沾染金钱,因为要求出家么,六根清净,因此不可以做生意,这也在《重阳祖师立教十五论》等多部全真经文里面记载了~因此这是苦修,那么钱哪里来,只能接受善信供养~

1、从起源上来讲,正一源于汉朝,全真源于金朝。

2、从地理上讲,正一较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而全真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在南方地区也有所穿插(全真南宗)。

3、从地位上讲,正一在古代(金元两朝除外稍可匹敌)一直处于受统治者承认的正统地位。近代随着茅山派的消失,正一派的式微,全真占据了茅山和正一的传统影响范围。

4、从修行方式上讲,龙虎主修符箓,尚外丹,多为火居道士(即可吃荤娶亲)但也有居宫观的居观道士,但无论如何戒律的执行还是十分严格的,在历史的长期演变之下,正一不在重视关于玄学(道教哲学)的研究。全真尚内丹,主性命双修。

5、从派别分化上讲,正一在元以后就没有什么大的分化变动,宗龙虎天师祖庭(现祖庭暂移台湾)。全真自创立之初便不断分化出大大小小许多派别,其中,最大的,也是最主流的是龙门派。

扩展资料:

全真派简介:

1、全真道,道教主流教派,嗣老君遗教、秉东华演教、承钟吕传教,开宗于辅极帝君王重阳 。以全老庄之真、苦己利人为宗旨  。开宗祖师王嚞,道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

2、早年曾应武举为状元,入仕,后辞官归隐。正隆四年(1159),在甘河镇遇仙,为汉钟离和吕洞宾,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间出关赴山东传教。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世称全真七子。

3、全真道在阐发内丹学方面最是成绩斐然。在明清道教衰落时期,只有全真龙门派一度“中兴”,其他道教派别,例如正一派,则大都衰落不振。全真教全面而深刻的继承了传统道家思想以外,更将科仪、戒律、符箓、丹药等道家文化瑰宝重新整理。

正一派简介:

1、正一派有茅山、灵宝、清微、净明等诸派之分,但仍以天师道为代表,习惯上,天师道也称为正一道。宗坛江西龙虎山。符箓三山为龙虎山、茅山、阁皂山。正一道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箓道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

2、进入当代,自1991年恢复对海外弟子授箓,1995年恢复对内地弟子授箓以来,基本上继承了传统规仪,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承办,所授箓牒,皆以“万法宗坛”为正宗,2010年开始授箓的“有牒无箓”现象得到了改善,真正从意义上完成了传统的授箓,是正一派历史性的转变和长足的进步。

参考资料:

全真派-   正一派-

正一派与全真派,哪个是正宗的?

都是正宗的正一道是宋、元朝形成的道教宗派。全称作“正一盟威之道”。元以后为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道等的总称。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