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描述的是(  )A.黄河B.长江C.珠江D.黑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描述的是(  )A.黄河B.长江C.珠江D.黑龙,第1张

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及“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平均含沙量约为每立方米35千克.黄河含沙量之高,在世界河流中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2倍,可绕赤道20圈.“跳进黄河洗不清”的说法,也就是由形容黄河泥沙多而来的.

故选:A.

水的作用

水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作用。人体内的水液统称为体液,它集中分布在细胞内、组织间和各种管道中,是构成细胞、组织液、血浆等的重要物质。

补充营养和参与机体各种代谢的作用。在饮用水中,含有许多丰富的矿物质,如钙、镁、铁、铜、铬、锰等元素,这些元素含量适当则对人体健康有益。同时,水还可以帮助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除废物、参与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和体温,并在各器官之间起润滑作用。

运输的媒介作用。水作为体内一切化学反应的媒介,是各种营养素和物质运输的介质。

成人每日水分出入量

水的入量(毫升/24小时)

水的出量(毫升/24小时)

食物

1000

呼吸道蒸发

350

饮料

1200

皮肤蒸发

500

代谢水

300

粪便排出

150

肾脏排出

1500

合计

2500

淘米水的作用

淘米水的妙用

·用淘米水洗浅色衣服易去污,而且颜色鲜亮。

·沉淀后的淘米水再加热水,可以用来浆衣服。

·用淘米水洗手,可用滋润皮肤作用。

·用淘米水漱口,可以治疗口臭或口腔溃疡。

·将带腥味的菜,放入加盐的淘米水中搓洗,再用清水冲净,可去腥味。

·把咸肉放在淘米水里浸泡半天,可去些咸味。

·用淘米水洗腊肉要比用清水洗得干净。

·用淘米水洗猪肚,比用盐或骨矾搓洗省劲、省事、且干净、节约。

·常用淘米水洗泡的菜刀不易生锈。生锈的菜刀泡在淘米水中数小时后,容易擦干净。

·淘米水浇灌花木或蔬菜,可使其长得更茁壮。

·用淘米水擦洗后的油漆家具,比较明亮。

·用淘米水擦拭新漆器,4~5次后,能除去臭味。

水的作用 人的生命离不开水,故人们常把水誉为“生命之水,长寿之水”。

一用,即早晨起床漱口刷牙,用水应先将自来水龙头开好放掉一面盆,因水龙头内一夜未用会停有细菌和铁锈水。洗脸应用热水,这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中国烹饪古籍《饮膳正要》中也说:凡是在清晨用热水洗眼睛,平日就没有眼疾。

二饮,即清晨空腹饮两杯温开水,因晨起时血液浓缩,人处于离渗性脱水状态,此时饮白开水可以很快改善高渗性脱水,同时又能冲刷肠胃起到保健作用,故有“要做神仙,肠中常清”之说。应该一提的是,水沸腾后应将壶掀开,再煮两分钟,使之处理掉自来水中的卤代烃,这样的开水喝了最佳。上午饮枸杞茶,有滋肾通肺补脾明目之功效。下午饮茶,可兴奋中枢神经,改善思维活动、增加血液循环,能预防癌症和有抗衰老作用,但茶叶用量每日不应超过10克。三餐饭后皆用茶叶茶漱口,因茶水富含碱性物质,有除污解腥消腻之功效,对口腔健康有独特的保健防病作用。临睡前半小时饮一杯白开水,可使人体夜间保持血液循环正常,可预防脑溢血、脑血栓、心脏病猝死等。

三烫,即睡前洗个烫水脚,以脚浸入后水能没踝又不溢出盆外为宜。烫水脚具有舒筋活络、消降疲劳、益气化瘀、滋补元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故有“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除湿去暑;秋天洗脚,注肺濡肠;冬天洗脚,温补肾脾”之说。

1 《河水龙门》的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河水龙门》原文: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厄,兼孟门津之名矣 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

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河水龙门》译文:

孟门,就是龙门的入口。实在是河中的巨大隘口,又被称作“孟门津”。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中水流湍急,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果然不错!

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古时一种动物),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扩展资料:

《河水龙门》出自水经注,《水经注》一书中记载了郦道元在野外考察中取得的大量成果,这表明他为了获得真实的地理信息,到过许多地方考察,足迹踏遍长城以南、秦岭以东的中原大地,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地理资料。

全书记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条,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内容比《水经》原著要丰富得多(《水经》记录河流137条,而《水经注》则记录河流1252条。

《水经》只有15万字,而《水经注》竟达30万字)。此书是中国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河水龙门注释:

①经始:开始。禹:治水的大禹。

②漱:冲击。广:开阔。

③崇深:高深。捍:摇动。

④返:回冲。

⑤倚:依靠。

⑥素气:白气。

⑦窥:看。深:深处。悸:惊动。魄:心魂。

⑧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⑨浑洪:水势浩大。赑(b@)怒:发怒。

⑩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

⑪浚波:大的波浪。

⑫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河水龙门

2 文言文《龙门》翻译

孟门,就是龙门的入口。实在是河中的巨大隘口,又被称作“孟门津”。

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中水流湍急,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果然不错!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古时一种动物),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3 龙门(节选)文言文答案,求

1(1)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七尺。

(2)悸,因害怕而自觉心跳

(3)流,使动用法,使…流。(浮竹即是竹筏。)

2(1)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

(2)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3文中所引的“水非石凿,而能入石”的意思是: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

作者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说明水势之凶猛,水力之强大。

4文末引用慎子下龙门的记载,其作用是什么?

答:以典服人,增强其可信度,并且再次强化突出水流之快。

(答案应该是对的)

4 文言文翻译吕蒙正建“噎瓜亭”吕蒙正于龙门时,一日行易水上,

楼主漏了不少《庄岳委谈邵氏见闻录》载:“吕蒙正微时,於洛阳龙门利涉院土室中与温仲舒读书一日,行伊水上,见卖瓜者,意欲得之,无钱可买其人偶遗一枚於地,公怅然取食之后作相,买园洛城东南,下临伊水,起亭以‘饐瓜’名焉”吕蒙还在卑微的时候,在洛阳门利涉书院的土屋中和温仲舒(一起)读书一天,航行在伊水水面上,看到(岸上的)卖瓜人,想要买瓜,(但是)没有买瓜的钱卖瓜人不小心掉了一只在地上,吕蒙失意地拿起吃了后来做了宰相,在洛城东南买了一个园子,在靠近伊水的方位,建造了一个用"噎瓜"为名字的亭子,(为了)不忘记贫贱(的时候)。

5 《水经注》中的《龙门》的原文+译文

龙门,也称禹门口,位于河津县城西北12公里的黄河峡谷中。古人有“龙门三激浪,平地一声雷”的赞叹,可见黄河激流在这里造成多么大的声势,形成多么险峻的、桀骜不驯的狂涛。唐诗“咆哮万里涌龙门”,已经形象地勾画出龙门三激浪的汹涌、壮观景象。

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龙门为禹所凿,广80步,岩际镌迹尚存。”后人因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德,便称之为禹门,并延传后世。由于禹门是秦晋两省交通要冲的古渡口,禹门便称之为禹门口了。

黄河水流经禹门口时,被约束在高山峡谷之间,愈近龙门,河床越宽。咆哮的黄河,受到峡谷的约束,便暴怒了,骤然发作,横冲直撞,雷霆万钧,但却被镇静的高山峡谷挤压在河床中。快到峡谷的尽头龙门口,一个急转弯,狂涛激浪顷刻之间撞在峭壁上,怒吼着,呼啸着,飞出一层层凌空雪浪,被迫掉过头来,闯上对岸的巨石,又在狂怒中咆哮着冲起一堆堆直射天空的雪浪。浑黄的河水,在碰壁以后,退了回去,随即和矗立在河床中的一座巨大的礁石相遇,再次狂怒地咆哮起来。河水冲向天空,在一阵喧嚣之后,从空中颤抖着摔下来,落入谷底,这才算跳出了龙门。

龙门三激浪,是黄河上千百年来的奇观,激起了古今多少文人的诗情。

孟门,就是龙门的入口。实在是河中的巨大隘口,又被称作“孟门津”。 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中水流湍急,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果然不错!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古时一种动物),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凿:动词,开凿的意思 悸魄 :悸:害怕魄:心魄 悸魄:令人惊恐,撼人心魄 作者在文中征引古籍:1 大禹的典籍增加本文的神秘色彩和趣味性 2 引用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典故属于举例子说明龙门水势的险急的特点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厄,兼孟门津之名矣 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鱣,有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故以“龙门点额”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

6 龙门这个古文的今译是什么

孟门,就是龙门的入口。

实在是河中的巨大隘口,又被称作“孟门津”。 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中水流湍急,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

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果然不错!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

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古时一种动物),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有三个人写的那个

我觉得最好的是白居易那个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那个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②,春来江水绿如蓝③。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原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春去也》,自唐代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本调遂改名为《忆江南》。《金奁集》入"南吕宫"。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白居易的三首《忆江南》词赏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②,春来江水绿如蓝③。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可能是水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也许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

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而我们今日读此词,则因为白居易的出色描写,也能得到某种精神满足,不知当时白居易是写给自己回忆的,还是留待后人欣赏的

第一首注释:

①谙:熟悉

②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③蓝:蓝草,叶子可以提炼蓝色的染料。这里用蓝草的颜色形容江水的深和清澈。

简单的意思: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日出时,江边的红花颜色鲜艳胜过火焰,春天来了,江水绿如蓝草。能不想念江南

古籍中的“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描述的是(  )A.黄河B.长江C.珠江D.黑龙

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及“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