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为什么叫刺桐城?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7收藏

泉州为什么叫刺桐城?,第1张

当年泉州那些高大繁茂、花红似火的刺桐,是五代时节度使留从效扩建城廓时种的,泉州也因此得了个雅号:刺桐城。

泉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岛,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闽南话为主要方言,并存莆仙话、客家话等多种方言,常住外来人口达204万人。

泉州是著名侨乡。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750多万,港澳同胞76万,分布在世界各地129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250多万。在台湾,有448%的汉族(约900万)祖籍泉州。

泉州的地形地貌

泉州市大地构造位于华南褶皱系的东南部,闽东火山断拗带的中南段。构造带均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境内五分之四以上的面积分布为中生代火山岩系和侵入岩,两者出露面积约各占一半,从西北往东南侵入岩分布面积增多成为主体。

闽中大山带中段戴云山脉主干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横卧西北部德化境内,规模庞大,主峰海拔1856米,为福建省第二高峰。其支脉和余脉向东南、南部绵延,地势西北高,往东南呈阶梯状下降,构成由中低山向丘陵、台地至平原递变的多层状地形地貌景观。

-泉州

泉州古称温陵,又名清源,雅号刺桐、鲤城。泉州市地处福建东南部,面积11015平方公里,辖鲤城、丰泽、洛江、晋江、石狮、南安、惠安、永春、德化、安溪和金门县,人口六百多万,其中以汉族为主,兼有回、蒙、畲等少数民族居民,地方上通用闽南方言,大部分人会讲普通话。泉州枕山面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山区气温冬夏变化较大,市区年平均气温为17.3度。泉州海域辽阔,海岸线长421公里。

由来:

相传五代时的节度使为了扩建泉州的城廓,曾经环城遍植刺桐。后来,刺桐生长得花繁叶茂、花红似火,成为泉州一大特征,泉州也因此而名闻海内外。因此,刺桐花成为了泉州的一种标志,被定为泉州市花。它的寓意是:红红火火,吉祥富贵,充满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泉州人爱刺桐花,把它作为“瑞木”,历代文人骚客也留下了不少吟诵刺桐花的佳句,有诗云:“初见枝头万绿浓,忽惊火军欲烧空。”可见刺桐开花时的壮丽景象。在泉州城的开元寺和华侨大厦等处,栽有不少刺桐花,美丽的泉州城掩映在刺桐的绿叶红花之中。

刺桐花是历史名城福建省泉州市的市花。早在中世纪,泉州就以刺桐城而驰名欧洲、非洲和中东诸国。泉州市依山面海,风光如画,被古人盛赞为“山川之美为东南之最。”早在6世纪的南朝,泉州就已经是中国与海外贸易的得要港口。

扩展资料:

泉州刺桐城的由来:

这个名称既来自于环城遍植的刺桐树,同时又来自于泉州的对外交通。

刺桐城,福建泉州的雅号。自秦至初唐,先后属闽中郡、闽越国、建安郡、晋安郡、南安郡、丰州、武荣州地。唐景云二年(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开元六年(718年)州治由南安县迁至今泉州市地。后12年建城郭。五代时节度使刘从效扩城,环城及在巷陌中遍植刺桐,因此别称刺桐城。

刺桐原产于印度和马来西亚,由于古时泉州海外交通关系而移植来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一带。唐五代时,泉州已遍植刺桐。当时晋江王留从效初建泉州城时,环城种植的刺桐非常茂盛,因而泉州又称呼为“刺桐”城,这个在历史文献上记载不少。

泉州港别称为刺桐港又因为中外交通而名扬海外。最早记述“泉州港”的是十三世纪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由泉州回欧洲时,他的记述中称“泉州港”为“刺桐港”。宋代阿拉伯人来泉州的人最多,他们译为:mcdine tza ytun 前一字为“城市”之最多,后一字则为“刺桐”的音译。

泉州其他别称的由来:

1、鲤城

泉州别名鲤城,这是尽人皆知的;泉州之所以叫鲤城,是因为她的城郭形似鲤鱼。

泉州只有像样的城郭,除却早期的衙城外,始于唐天佑三年(公元907年),距今一千多年了。但那时的泉州城,规模只有三里左右,称“子城”。其范围北至北鼓楼(今公共体育场)、南至南鼓楼(今花巷口)、东至东鼓楼(今南俊巷口)、西至西鼓楼(今会通巷口),是南唐节度使王审知建的。

到了南唐保大四年(公元946年),节度使留从效扩建城郭,规模一下子从三里增加到二十里,称“罗城”。这是泉州的第二个城郭。

泉州的第三个城郭,是宋绍定年间(公元1228——1234年),郡守游九功建的,但他没有改动旧城,而是在罗城以南靠近晋江的地方,筑起一道四百三十八丈的长墙,以保护当时大量来华经商的外国人,称“翼城”。

至于将泉州连成形似鲤鱼的大城,却是元朝的事。元至正二年(公元1353年),监都契立玉“扩罗就翼”,就是把罗城南城墙拆掉,将城区扩大到翼城,并把它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周围三十里的上宽下狭的长形城郭,鲤鱼城到了这时,才算形成。

2、温陵

泉州古时候也叫温陵,所以在一些古建筑物上,常常看到有温陵的名称。市北通清源山旧路亭上的匾额写有“温陵山门”,城隍庙的临街正门门楣上有“温陵古地”,市东街蔡巷有“温陵书院”,等等。

根据泉州地方文献所记,说是因为南宋时代,理学家朱熹来泉州城北,种竹建亭,在这里讲学。这时正是冬天,在泉州天气却很暖和。朱熹很称赞这地方是“山陵独温”,据说“温陵”名称就是从这时开始。

但后来人们在泉州市郊九日山东峰上发现有一个高大的宋代摩崖石刻,字体粗壮有力。石刻内容大意是:有一个叫祖夷仲的提点刑狱(管理狱讼的官吏,北宋淳化时所设)巡按温陵……这时是元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元”是北宋哲宗赵煦年号。

它距朱熹生长的时代南宋,相距百余年。这个石刻说明在北宋时,泉州就已经出现了“温陵”的名称了。《泉州府志》的唐代人物传记中,已有“温陵官员”一说,这又说明了比北宋还早的唐朝,泉州已经见到“温陵”的称号了。

温陵,不言而喻,是指这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而言的,即气候温和,地属丘陵。

-刺桐花

 世界最大的古港口

 泉州港古代称为“刺桐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港口,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海边。初建吋,其城四周植刺梧桐树甚多,故又名刺桐港。港内有泉州、安海、围头、深沪等湾,岸线曲折,而临大海,可停泊众多巨轮。唐朝时, 它与厂州、扬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港。至南宋建部临安(今杭州) 后,因港大湾好,临近首都,得以迅速发展,直至元代。史载,当时港上帆林立,商贾云集,印度、印尼、菲律宾、阿拉伯、,意大利等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15万余艘船只,都通过此港贸易往来。他们以珍珠、玛瑙、香料、木棉交换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铁器、药材,商人、旅行者、传教士数以万计。上百年间它繁荣程度超过国内外 其它 的港口。

世界最大的古港口

 泉州港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世界千年航海史上独占400年鳌头的“世界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名气遍布全球。《马可波罗游记》里认为可以与亚利山大港齐名,甚至更加宏伟。正是这座港口,宋元时期给泉州带来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造就了泉州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造就了这座古城,促成了整座城市多元的 文化 。

 世界最大的古港口泉州地理: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南临台湾海峡,北纬24°22′~25°56′、东经117°34′~119°05′。地处闽东山地中段和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中段。

 地形地貌

 泉州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戴云山主体部分,山地1000多万亩,耕地217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

 气候

 泉州地处低纬度,东临海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水文

 泉州境内溪流多达34条,总长1620公里,地表水总量876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1456亿立方米,水电蕴蓄量达43万千瓦。晋江为泉州市第一大河,发源于戴云山东南麓,流经永春、安溪、南安、鲤城、晋江注入泉州湾,水系河流全长4048公里,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此外,泉州地下水资源有10亿立方米,可利用的地下水076亿立方米。

 世界最大的古港口泉州自然资源:

 矿产

 泉州老城区夜景(2)泉州土壤类型多样,分布最广的土壤为红壤,次为水稻土及砖红壤性红壤。耕地多属一、二级,土壤较肥沃。泉州现已探明或基本探明有一定地质储量的矿产地130多处,其中大型矿产地8处,主要矿产资源30多种,有高岭土、花岗岩、辉绿岩、石英砂、石灰石、煤、铁、锰等。

 海洋

 泉州湾泉州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541公里,大小岛屿208个,有泉州湾、湄洲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深水良港多,可建万吨以上的深水泊位123个,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国罕见的天然良港。泉州是福建省主要产鱼区,主要水产生物有50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贝、藻类200多种。

 森林

 泉州森林面积70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87%,活立木总蓄积量1960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为1902万立方米;泉州拥有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8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55%;泉州拥有森林公园3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6个;森林公园总面积39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61%。

 生物

 泉州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野生动物资源有30目85科385种,分别为两栖类2目7科32种;爬行类3目13科61种;鸟类19目51科260种;兽类6目14科32种。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鼋、蟒蛇、黑鹳、黄腹角雉、云豹、华南虎、金斑喙凤蝶、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红珊瑚等11种;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黄嘴白鹭、鸳鸯、鸢、鹰雕、蛇雕、花田鸡、穿山甲、豺、黑熊、苏门羚等57种;

 泉州森林植物种类达174科,599属,1127种(或变种),主要包括亚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次生植被等。亚热带雨林有上层优质树种如红栲、米楮、黄杞、阿丁枫、红豆树等树种;常绿阔叶林有栲树、丁枫、黄杞、樟树、楠木等。次生植被以马尾松、木荷、枫香等树种为主;山顶常绿矮林为主,上层优质树种以台海松为主;海岸植被以秋茄、白骨址为主。

泉州在宋元时期(960-1368)以“刺桐”的代称闻名于世。

泉州,福建省下辖地级区划, 简称“鲤”, 别名鲤城、刺桐城;现以刺桐树为市树,刺桐花为市花。

五代时节度使刘从效扩城,环城及在巷陌中遍植刺桐,因此别称刺桐城。 

马可·波罗游记中“宏伟秀丽的Zai tun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就是以刺桐的音译来称泉州。

泉州为什么叫刺桐城?

当年泉州那些高大繁茂、花红似火的刺桐,是五代时节度使留从效扩建城廓时种的,泉州也因此得了个雅号:刺桐城。泉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北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