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江西人迁移贵州是怎么回事?
江西人迁徙贵州始于明朝洪武年间,当时整个明朝江山未定,贵州之地缺少开发和军队驻守,于是大批的江西人迁徙到贵州,一来可以在此地开掘经济,二来可以守卫贵州的安全。
第二次大迁徙发生在清代初期,当时受到战乱和瘟疫的影响,云贵之地的人口流失非常严重。于是江西人再次进行迁徙,前往贵州。
江西人籍贯是填什么
江西人籍贯是填什么,一般在户口本可以看见籍贯的,当我们填写各种籍贯时,有很多人不知道籍贯怎么填写,这里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各种表格的籍贯怎么填写。下面看看江西人籍贯是填什么及相关资料。
江西人籍贯是填什么1不是的,“籍贯”这栏应填写本人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
祖父的长期居住地,大多数与祖父的出生地、户籍地是一致的。如果祖父出生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也最好填写长期居住地一致的出生地或者户籍地作为籍贯。
还是无法确认的,可以综合祖父往上直系亲属的籍贯、祖父的出生地与户籍地、祖父的长期居住地的具体情况,向管理使用该资料的单位或部门咨询,一经确认,非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改动,以免因档案资料的矛盾冲突带来新的困扰。
填写籍贯时,具体到县(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省/自治区/直辖市 + 区/县。
1、一般区域
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县/县级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省级和县级、镇级行政区划中间不写地级区划(地级市)名称。把如今的行政划分地对照 祖辈的长久居住地。
2、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区
自治区/省/直辖市+自治县/县/县级市+民族乡/乡/镇
3、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旗/自治旗(县级)/县/市辖区/县级市/+民族乡/乡/镇
扩展资料
籍贯,是祖居地或原籍。 详细指的是祖籍地,是一个家族族群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长久居住地 ,详细指的是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
祖籍是指一个家族族群认定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传统上指父系祖先)的出生地。一些已经离开了祖先的出生地或已经离开了家乡的人,他们的后代,仍然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乡(即祖籍)来作为自己籍贯。
有些地区习惯以祖父的籍贯为祖籍,而有些地区例如台湾省人民则大多数是以十多代以前祖先在大陆的居住地为祖籍,海外的华人则是以父系祖先在中国的籍贯地为祖籍。
祖籍是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概念,可以指祖父的籍贯地,也可以指更加久远的祖先籍贯,即一个家族父系祖先曾经长期世代居住的地方。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户籍地并不一定是这个人的祖籍地或籍贯地,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某些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建设的新地方,大量的人的祖籍地不是户籍地,这些人一般都是改革开放后和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按照当时国家的分配从外地迁移到此地的。
祖籍的使用频率虽然不高,但作为祖籍地是籍贯地的所在地,而籍贯地在个人简历或介绍中是很重要的,但年轻人由于孝顺祖先的观念淡薄和祖籍意识不强,他们普遍错误认为籍贯就是户口所在地或出生地,按几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的说法,籍贯是祖籍的一种表述,籍贯指的是祖籍,祖籍是指祖辈的长久居住地,按省/自治区/直辖市+ 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填写。
江西人籍贯是填什么2籍贯首先是以自己的祖籍为准,也就是说你和你的家族的“根”是在哪里的,以父系为准。操作上可根据你父亲的籍贯填写。其次,籍贯具体到县(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
籍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18周岁以前的户籍所在地,从父、从祖籍,祖籍是指祖辈的长久居住地,按现在的地域划分填写。省/自治区/直辖市 + 区/县
没有明确规定几代,但“祖辈的长久居住地”这个定义,对于绝大多数人应该还是很容易确定的。
祖父的出生地这一说,是1999年全国范围内重新填写新版《干部履历表》时,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的“填写说明”里产生的一个歧意,后来的历次文件都把这一说法取消了。
操作步骤:户口本上,按照你父亲的籍贯填写。
籍贯,是祖居地或原籍。 详细指的是祖籍地,是一个家族族群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长久居住地 ,详细指的是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
一些已经离开了祖先的出生地或已经离开了家乡的人,他们的后代,仍然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乡(即祖籍)来作为自己籍贯。
原籍指的是某人迁徙到某地前的某人原先的籍贯。
户籍地并不一定是这个人的祖籍地或籍贯地,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某些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建设的新地方和近代才有很快发展的地方,大量的人的籍贯地不是户籍地,这些人一般都是改革开放后或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按照当时国家的分配从外地迁移或近代时才移民到新地方的。
按几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的说法,籍贯是祖籍地的一种表述,这是户籍与籍贯不同的地方。
籍贯一般从父系,个别从母系的;从祖籍,祖籍是指祖辈的`长久居住地,按地域划分。
江西人籍贯是填什么3籍贯怎么填? 是什么意思?
籍贯应当按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填写,籍贯是指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
在填写籍贯时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祖父的长期居住地,大多数与祖父的出生地、户籍地是一致的。
扩展资料:
以安徽为例,根据《安徽省户政管理工作规范》第二十一条 姓名登记应当使用规范的汉字,不得含有字母、阿拉伯数字和符号。公民应当随父姓或者随母姓,允许采用父母双方姓氏。
少数民族和被批准入籍的公民,可依照本民族或原籍国家的习惯取名,但应在登记栏中填写用汉字译写的姓名。如本人要求填写本民族文字或外文姓名的,可同时在登记栏中填写。
弃婴,可由收养人或收养机构按照上述原则为其取名。申报户口登记的姓名应当与出生医学证明上的姓名一致。申报人要求使用与出生医学证明上不一致的姓名的,由父母双方同时到场,并提交双方签字的书面申请,按照申请的内容予以登记婴儿姓名。
民族登记,应当依据父亲或者母亲的民族成份确定,所登记的民族应当是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籍贯登记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
第二节学习的章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篇第二》第十四章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论语·雍也篇第六》第十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篇第七》第二十二章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篇第十九》第六章
学思并重
孔子说如果只是死读书,而不善于思考,那么你只能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找不到方向,在书中失去自己的个性和见解,最后只能显得很罔然,好像一无所得似的;如果只是空想,任思维上天入地,遨游八方,却对读书显得不够重视,仅仅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思考当中,那么你则很难摆脱狭隘少见识的处境。用《论语》中的话概括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在学习当中不可不谨记这两点。
在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大家都明白,从外界吸收知识来营养自己就是学。很多在农村的孩子,由于上不起学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从而失去了思考的基础。虽然他们人很聪明,天赋也都不差,但正因为读书少,学识程度便受到限制,只能躬耕垄亩,一辈子皆为农夫。这些人就是因为生长环境差、学习条件不好,致使发展受到限制,一生都被耽误了,这些都令人感到很可惜。但是在社会上还有一些人,这些人的生活环境优越,也极有天赋,可他们由于年轻不懂事,不知天高地厚,只是依恃自己那点天赋、那点才华,以为可以通过自己的灵感想象来提升自己的档次。于是一些人便把很多时间都用在自己的空想上来,结果只能是档次很低,上不去。特别是在学校里,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一些学生,自认为个人禀赋极高,颇具灵气,以为只要埋头苦思冥想,便可以取得好成绩。殊不知这是学习的大忌,结果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
贾谊《新书》中有一个比喻:"学如日,静居独思如火。"放弃学问而一味苦思,就像放弃庭院里明亮的日光而借助屋子里昏暗的火光,可以见到一些东西,但看得深远看得清晰则是不可能的。世上有很多人对着厚厚的名著,大半辈子青灯黄卷,读了不少记了不少,但自己只是充当了学问仓库,清查一下,里面全是人家的东西,自己的个性、见解一无所有。这样的人只是一味死学,不善于对书中的知识寻根究底,细致辨析,提出自己的想法。结果只能是,学问还是前人的学问,自己还是平平庸庸而无主见的自己。康有为说:"好学而不好深思的人,诵据甚博而不求事理所以然,故绝无心得,终无成就。"他很喜欢两句话,并且经常推荐给别人。一句是程颐所说的"能穷也以然,是第一等人",一句是《尚书》所说的"思曰睿,睿作圣"。只有用思去学,用学培养思,才能有所得有所获。不然就会被圣贤经典、名人名著剥落了自己,满嘴之乎者也,甚至用之乎者也来吓人,来打人,而不知道自己已成了陈旧的之乎者也。所以康有为说:"孔子的话,学、问与思、辨,不可缺一,不可偏废。"
"不学无以入,不思无以出,则以学为先,终则以思贯通。"好学好问而不盲从,能够在从先贤著作里汲取知识的同时,大胆怀疑其错误的地方,这是真正的有学有思的学习之道。
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又称象山先生,南宋江西人。陆九渊自幼聪颖,性若天成。三四岁时,经常服侍父亲,极善发问。一日,忽然问道:"天和地的边际在哪里啊?"其父笑而不答,他则"深思至忘寝食",其父呵之,才暂且放置一边不去想了,而胸中疑团不散。五岁读书,六岁学《礼》,八岁读《论语》、《孟子》,尤善察辨。闻人诵程颐语录,便说:"伊川之言,为何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从此对程颐的理学发生怀疑。
十一岁时,常于夜间起来秉烛读书,他读书从来不简单记忆,盲从古人,而是勤于思考。十三岁时,与哥哥复斋共读《论语》,忽发议论说:"孔子的话言简意赅且逻辑严密,有子的话则显得有些松散而没有结构。"一日,复斋在房间内读《伊川易传》,读到《艮》卦,对程颐的解释反复诵读,恰好陆九渊来找他,复斋便问:"你看程颐正疏的这段怎么样?"陆九渊答道:"我看这种解释还不直接明了。'艮其背,不获其身',无我。'行其,不见其人',无物。"如此透辟的解说,在他却似信口道来。又一日,读书至古人对"宇宙"二字的注解--"四方上下曰宇,往来古今曰宙"时,陆九渊恍然大悟道:"原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中者也。"终于解开了十年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于是,他进一步阐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
五十三岁时,陆九渊奉旨守荆门军,这个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古今征战的战场。这个宋金的边界重地,一直没有城墙。以前有人想要修筑,但是害怕耗费钱财太多,便没有人来做这个工程。陆九渊仔细研究后,只用三万即告完成。平日他常常检阅士卒习射,中者受赏,普通群众也可以参与。一年之后,整个军队的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周丞相称赞说:"荆门之政,可以验躬行之效。"这充分肯定了陆九渊过去所学所思的成果。
陆九渊在小时候便会问"天和地的边际在哪里啊",表明他能思索,但是他并不限于思索,他精心读古人的著作,用思索的功夫与古人对话。用他的话说,这叫"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不崇拜古人,不迷信先儒。
古人的故事在学与思方面已经给我们很多启发,除此之外,我们在学习时还要结合多问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当我们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问问前人,或者问问师友,哪怕有时只是随便聊聊,可能就豁然开朗了。有时,我们自以为是自己最得意的创造,翻翻书,可能别人早就说出来了,而且说得更好。北京大学的一名教授回忆做研究生时写读书笔记,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导师对他写的连看都不看。为什么?导师知道学生你的火候如何,大概不会超出前人,还需要更多的学与思,不懂的可以多问,不过这种读书习惯一定要坚持。当时自己觉得很委屈,但后来却越来越觉得那样打下的扎实的知识基础,终身受用无穷。
博闻方可多识
孔子说:"盖有不识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篇第七》)即是说,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妄为的人,我没有这等本事。我是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次一级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知。
从《论语》的整本书来看,孔子绝非不识而作,这里的话只能当作他的自谦之词。孔子在之前也曾谦虚地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懂得一切的,我只是喜欢向古人学习,勤奋刻苦地学习。孔子曾自称"学而知之",我们一般人也不是"生而知之",所以我们只能像孔子那样用刻苦学习来弥补,不应该"不知而妄作"。现在一些人只是凭借道听途说的二手的知识便四处发表议论,出书立说,其实他根本什么都不懂,只是图名图利地到处乱说。他们把自己的歪理邪说吹嘘得神乎其神,普通人分不清是假是真。孔子给我们的教诲便是:对于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我们要认真求索,研究前人的学问,接受保留他们正确的见解;要严厉抨击那些不懂装懂、有害于人的学说。
《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的经历,或许可以给孔子的话作一个漂亮的注解。李时珍出生在湖北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他在很小的时候就随父亲一起行医。父亲去世后,他便继承了父亲的职业治病救人。他虽然成为了人们称赞的好医生,不过有一个问题始终让他感到很苦恼。
这事说来话长,有一天李时珍出诊回来刚刚进门,一个姓李的樵夫在门外大声地喊着他的名字。樵夫焦急地要把李时珍请去给他的妻子看病。他说妻子生病了,但没有钱请医生,便找了一位江湖医生给开了个方子。不料按方子取了药,让妻子喝下去后,妻子的病突然变得更重了。
当李时珍赶到樵夫家里的时候,樵夫的妻子已经昏迷,樵夫急得直流眼泪。李时珍给他的妻子号过脉后,发现江湖医生对症下药,没有问题。可是问题出在哪儿呢?李时珍立刻想到,应该检查一下药渣。李时珍发现药渣中有"虎掌",方子上却没有这个药。再看方子上有"漏篮子",药渣里却没有。这肯定是药铺里发错了药,错把"虎掌"当成了"漏篮子"。李时珍知道"虎掌"有剧毒,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他连忙将药箱里珍贵的救急药取出给樵夫,叫他给妻子服下,病人总算脱离了危险。李时珍告诉樵夫继续照原来的方子抓药,不过一定要提醒药店不要把药弄错了。
李时珍回到家里,心里老是放不下药店配错药的事。他想这件事不能全怪药店,主要原因在于旧的"本草"书,那本叫《日华本草》的书中就把"漏篮子"叫作"虎掌"。这不禁又让他联想起过去因"本草"错误而发生的几件事。"本草"书上说,巴豆是泻药,可是他有一次给溏泄病患者服用少量的巴豆,反面止住了腹泻。后来继续使用,成功病例已近百人。再有就是有个绅士按"本草"书所说,把"草乌头"当作"川乌头"服用,结果丢掉了性命。
老"本草"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马上有人给以修正,应该赶快修一部新的。李时珍想:"我来做这件事情怎么样呢?一来可以把古人讲错了的都改过来,二来也可以把我新学到的东西添进去。"但重新修订"本草",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谈何容易!以前这种工作都是由朝廷组织力量完成,仅凭个人的力量恐怕十年八年也未必可以完成,并且各方面的困难都是不易克服的。
李时珍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完成这件工作。从此,李时珍在行医读书当中,更加留心一切和"本草"有关的材料、古籍和文献。《黄帝素问》、《华佗方》、《张仲景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证类本草》等药书,他都一一精读,而且还加以校勘,写下札记。他坚持书本知识和调查实践相结合,穿上草鞋,背上药筐,拿起药锄,带上必要的药书和笔记本,到山上去亲自验证药物。他首先将需要调查研究的药物写在本子上,先寻找当地产的,再解决不易寻到的。自己不认识的草药,便向当地人请教。蕲州周围百十里内广阔的原野、偏僻的山谷,都印上了他的足迹。
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向本地的乡亲们请教。当地人凭日常生活经验对一些药材的药性、药用等了解得非常透彻,令李时珍获益匪浅。同时人们不论是种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听说他的事迹后,都对他分外热情,主动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他也虚心求教。李时珍整整花了十年的心血,可是还有不少药没有收集到实物。于是在他四十七岁时,决定作长途旅行。他收了一个徒弟叫庞宪,师徒结伴而行,先后到过湖北北部的武当山、江西的庐山,还到过江苏、安徽等地。
多走、多学、多见、多闻,他的那个药物名单中的空白点不断减少,而药包中的经验单方却在逐渐增多。老乡们告诉他:箭头草烧出烟来,可以熏疮;胭脂菜捣烂了,可以消除虫咬伤的疼痛和瘙痒;大蒜液杀虫和防痨非常有效;益母草是治疗妇女病的良药;患夜盲症,吃羊肝可以治愈……这些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单方、偏方,既经济实用,又十分珍贵,李时珍把它们记录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这种百折不挠的决心,李时珍药包里的资料已经多得不胜枚举,有矿物、有植物、有动物,还有不少珍贵的民间单方和书籍文献。三年后,李时珍回到家中,动员全家人参加编写工作。除了庞宪这个重要助手外,他的三个儿子、四个孙子,有的帮助抄写,有的帮助绘图。一五七八年,李时珍六十岁的时候,这部辉煌巨著终于完成了。全书记载了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插图一千一百六十幅,附方一万一千零十六则,共一百多万字,订成五十二卷,堆在案头有好几尺高。
李时珍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正是得益于博闻多见,择其善者而取之的治学之道。他或许没听说过孔子的话,但是他的事迹却与孔子之言有着契合之处。对于孔子和李时珍,我们不仅要敬佩他们的精神,更应该学习他们这种"不妄作"的治学态度,只有采取这种正确的态度,我们才能更快地提高自己。
因材施教的启示
在《论语》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个故事给后人无数启发。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问:"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翻译成白话的大意是,子路向孔子问道:"是否听到了就应该做呢?"孔子说:"还有父兄在上,你怎么能听到便做呀?"冉有又向孔子问道:"是否听到了就应该做呢?"孔子说:"自然是听到便该做呀。"在一边的公西华有些困惑,便问孔子说:"子路问:'听了便应该做吗?'老师说:'有父兄在上。'冉有问:'听了便应该做吗?'先生说:'听到便应该做。'我对此有疑惑,敢问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有呢,他老是退缩,不自信,所以我要拉他向前。子路呢,他一人要兼两人事,非常激进,所以我要抑他退后三思。"
因材施教的故事好像与我们学习为人处事关系不大,实则不然,只有老师对每个人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因材施教,才能让我们各尽其材,有所进步。所以这不仅是老师的责任,也是要求进步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要按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去学习,才能更有效率地得到收获,获得进步。
以"眉山三苏"而名闻天下的苏氏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的事亦可以给我们很多帮助。苏洵在家教中因材施教。他根据苏轼、苏辙的性格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这一点在他的《名二子说》一文里显示得非常清楚。苏洵针对苏轼坦荡磊落、敢想敢做而"不外饰"的性格,启发他:"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我惧汝之不外饰也。"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都各有其用,唯轼(车厢前的横木)好像无用,然而无轼就不算一辆完美的车子。做人最好的是能像车轼那样,既有用于世,又不自显其功。其意思是叫苏轼掩其锋芒。苏洵又用车辙比喻苏辙的性格:"天下之车,莫不有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免矣。"车辙对于行驶的车辆的作用很大,但无功名,也无祸患。苏辙为人也能超然于功名祸福之外,所以苏洵说不必为他担忧。全文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针对二子的性格特点。也正是因为如此,苏轼与苏辙两兄弟各尽其材,成了名扬天下的大学士,苏氏三父子也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曾国藩善于根据儿子的气质,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如针对曾纪泽记性差、悟性较佳的特点,教读书不强求背诵,只要求读懂。他给儿子的老师写信说:"纪泽读书记性差、悟性较佳。若令其句句读熟,或责其不可再生,则愈读愈蠢,将来仍不能读完经书也。请子植弟将纪泽儿未读之经每日点五六百字教一遍,解一遍,令其读数十遍而已,不必能背诵也,亦不必常温习也。待其草草点完之后,将来看经解,亦可求熟。若蛮读蛮记蛮温,断不能久熟,徒耗日工而已。"读书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正是合于儿子的秉性和气质,是因材施教的一个要求。
为了发挥曾纪泽悟性强的长处,他教儿子泛观博览,速点速读。他给儿子的家书里是这样写的:"纪泽看《汉书》,须以勤敏行之。每日至少必须二十页,不必惑于在精不在多之说。今日半页,明搁数页,又明日耽搁间断,或数年而不能毕一部。如煮饭然,歇火则冷,小火则不熟,须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
同时在为人方面,曾国藩也根据曾纪泽、曾纪鸿的不同特点,在家书里写道:"泽儿天质聪颖,但嫌过于玲珑剔透,宜从浑字上用些功夫。鸿儿则从勤字上用些功夫。"他还教诫曾纪泽要力戒语言太快、举止过轻的缺点。所有这些教诲都是从曾纪泽这块材料出发,加以琢磨,最后使其成为一块美玉。曾纪泽日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与父亲因材施教的教诲有密切的关系。
清代教育家汪辉祖也极力提倡因材施教。他说:"子弟的天赋资质,绝对难以一致,师长应该当就他们可造就的方面,采取委婉的方法教诲,使他们成才。如果硬是强迫他们去做自己难以做到的事,一定会把事情弄糟……大的木头用来做屋梁,细小的木头用来做屋椽,师长教育子弟也是这样。"汪辉祖把人才比作屋梁和屋椽,主张顺其材质之可造而教育,不要责以所难。
汪辉祖的理论与苏洵、曾国藩因材施教的做法有相通之处。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旦违反这种方法,就有可能造成让齐达内去打台球、让乔丹去踢足球的局面,不但会让老师觉得学生不爱学习、不配合,并且还会耽误一些人学习成才的机会。所以一方面作为老师要注意因材施教的要求;另一方面作为爱学习的人,要主动说出自己的兴趣和喜好,以便能让老师给以指导。
一以贯之的学习之道
在求学的过程中,既需要认真读书,也需要认真思考,同时还要做到博闻强记,注重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习中要注意的因素有很多,每一点都不能忽视,都需要认真对待。具体要求如此多,那么在《论语》中孔子有没有告诉我们一条一以贯之的方法呢?
孔子的学生也产生过这样的疑问。孔子给了这样的回答,他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篇第七》)大概意思是说,诸位以为我对你们有所隐瞒吗?以为我没有将我的知识全部传授吗?我对大家,其实根本没有什么隐瞒的啊!你们都清楚,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和大家一起做的,我的行为有目共睹。那就是我,对大家无所隐瞒的孔丘啊!孔子的意思是说他平日所做的一切事情人所共知,做事情的人就是孔子本人。作为向孔子学习的学生,其为人处事的方式都活生生地展现在面前,无所隐藏。孔子这里要强调的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行",他要求学生注重其行为,而不要只关注他的言语,舍本逐末。
孔子所谓的"行"便是一以贯之的学习之道。孔子在《论语》的另一章里讲道:"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篇第一》)其意思的中心概括起来便是"行"字,翻译成白话就是:一个人能有一颗好德胜过好色的心,并且孝敬父母能竭尽全力,为君主做事能尽忠职守,交朋友能以诚相待。人若有了这样的行为,即使他自谦说没有学问,我们也可以说他已经很有学问了。
孔子学习音乐的故事可以证明他说的话。他认为学习音乐其实也是注重"行"的,不只是学习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音乐背后的"行",只有看到了"行"才可以说把某个音乐学会了。孔子曾向鲁国乐官师襄子学琴。一天师襄子教他弹一支名曲,之后便让孔子练习。孔子一连弹奏了十余天也不调换曲子。之后,师襄子觉得他已经弹得很熟练了,便建议他换个曲子。可是孔子说:"我虽然已经熟悉这支曲子了,可是我还没有领悟它的技术。"又过了几日,孔子的演奏技术果然有了精进。师襄子又建议他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这支曲子的技术,可以换别的曲子了。"孔子回答说:"我还没有领会它的用意。"师襄子觉得孔子真是好学,十分满意。
又过了一段时日,师襄子见孔子已经领悟了曲子的用意,便说:"是否可以换个曲子呢?"孔子仍如前两次一样继续弹奏着,他说:"虽说我已经学到一些东西,但最根本的我还没有领悟,我还没有领悟它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呢。"又经过一些时候,孔子终于不再弹奏那只曲子了。师襄子欣然前往问道:"可曾领悟到什么?"孔子静静地站在那里,望着远方的青山绿水,说:"我可能领悟到了吧,曲子里说的是一个又高又大、皮肤黝黑、眼睛向上看、好像要统一天下的圣人形象,这大概就是周文王吧?"师襄子听了惊讶万分,为孔子的学习天赋吃惊,孔子所说的没有错,曲子正是描绘周文王的《文王操》。主要原因并非是孔子天赋高,究其根本是孔子坚持了学习的方法之本,学要观其"行",只有不断深入地探究学问背后的"行",学习自然会显得事半功倍,好似极有天赋一般。
其实孔子所说的"行"可以再进一步深化,那就是孔子的行为准则--"忠恕"。这种说法见于《论语·里仁篇第四》。一天孔子给学生们上课,孔子问曾参说:"曾参啊,我平常所讲的道,都可以用一个头绪来贯串着。"曾子很恭敬地回答说:"是这样的。"后来孔子出去了,大家都问曾参说:"老师所说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啊?"曾参说:"老师学问的根本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忠恕'二字。"其实一个人能够做到"忠恕"便达到"仁"的要求了。"仁"是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学习的目的。由此可见学习是有着一以贯之的方法的,那就是为"仁"的方法,即孔子的"忠恕"原则和他强调的"行"。
关于赣的由来与水有什么关系分享如下:
赣一音gòng,义为赐予。又音gàn,水名,即赣江。赣江是江西最大的河流,所以江西别称赣。
在长江之滨,在鄱湖之畔,这一方神奇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秀丽的风光和传奇的人物。浩浩赣江蜿蜒前行,横跨整个江西,奔腾的江水生生不息地滋养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代人。因此,对江西人而言,“赣“字是既是温暖家园,又是骨子里的精神支柱。
赣字见证了朝代的更迭与社会的变革,更包含着丰富深厚的江西历史和文化。对于“赣”字的来源,民间流传着三种广为人知的说法。
据《山海经》记载:“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赣巨人当时主要出现在现在的赣州南部地区,因为赣巨人的存在,所以那条江叫赣江。
去过赣州的人大概都见过龟角尾下章贡合流的景观。赣江由章江和贡江交汇而成,因而“赣”字是左章右贡。
而“赣”字上面有个反文旁,是因为“贑”字是章和贡拼凑而成的字,在公文里为了表明这是一个字,“文”字就被当做上标放在“贑”字旁边,时间长了就成了“赣”字。
隋唐时期,赣州的名字是虔州。赣州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是宋代农民起义最多的地区之一。1152年,齐述带着4000多人在虔州发动兵变。
起义被镇压后,南宋满朝都在议论此事,觉得虔州的虔字带着虎头,有凶煞之气。所以一致决定去掉虎头,只留下文字,再取章和贡二字和文组合成了赣字,把虔州改名为赣州。
以上说法虽有趣,但并非是赣字的真正由来,经过江西历史学会前会长邵鸿先生的研究,在历史记载中,“赣“字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如孔门高足端木赐,字子贡,贡在古籍里常写成“赣”或“贑”,赣有赐予之意,名与字正相配合。
之后的历朝历代都出现了赣字的演变及应用说法,有专家学者认为,赣在上古时期是贡的异体字,而清代段玉裁则认为“赣之古义、古音,皆与贡不同。”但因资料有限,赣字的来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
江西人很喜欢说"老表",一开始很纳闷,心想肯定是有原因,这不一查,还真是那么回事江西人之所以被人称为老表有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湖南人是江西人的后代,湖南人认为与江西人祖上是表亲戚关系,因此就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江西是他们的父母之地,江西人是他们的亲戚。于是,称呼江西人为老表在湖南人里面极为风行,渐渐的,经过几百年的湖南人的广为传播,全中国人都大概知道了江西人是湖南人的“老表”了。还有一种说法是赣地的先人们很相信风水,另外在迁移的途中也便于掌握方向,老是爱带着一个表(古时的罗盘),因此外省人称江西人为“老表”。据说,学术界大都赞同后一种说法。传说固然有些离奇,但以传说所发生的时间和所叙的事情来看,历史上倒也发生过与传说大致相吻合的事件。至于还有第三种说法也广为流传,话说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年与盘踞江西的陈友谅在九江境内大战之时,身受重伤好心的江西农民救了他,并予照顾在他感激之余便许下一个承诺,说是如果有朝一日他登基做了皇帝之后,如果江西人有什么困难,可以以老表的身份去找他(在古时候老表是指表兄弟等亲戚亲密关系,至今江西部分地区方言里面老表还有这个意思)。果然,朱元璋夺得了天下,在南京应天府现在的南京开创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朝,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不久江西遭受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于是有人提意派选代表进京面见皇帝江西人见到朱元璋之后,果然得到厚待朱因为刚刚得到天下,为了笼络民心,再就为了报答江西人的恩情,于是就大肆减免江西的赋税,并拨款救灾而朱元璋此举不久便在中国广为知晓,当时全中国文人都乐于私下离说这事情,而江西人回去之后,也乐于自称为皇帝的"老表" ,以说明江西人与皇帝之间的亲密关系久而久之,就成为江西人的代称了。不过种种迹象表明,江西老表叫法的来源应该是第一种。但是值得肯定的一点是这种叫法最早出现在明朝。
参考资料:
“江西老表”的来历
北来的车,南往的船,到了江西地界,见到江西人,兴许你会亲切地叫一声“老表”。而在江西内地,尤其在农村,大家都老表长老表短的,几乎成了江西农民的代名词。江西人为何有此美称呢?据传,第一个喊江西老表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元朝后期,农民起义首领朱元璋为了争夺天下,与占据汉口、湖广一带,号称汉王的另一起义首领陈友谅,在江西番阳湖一久战了18年。陈友谅出身渔民,兄弟众多,个个能征善战。据《余干县志》记载:公元1363年,陈友谅出动巨舰数十艘,水兵60万围洪都(南昌),在这次战斗中,陈军骁将张定边把朱元璋几乎打得全军覆没。朱元璋带着残兵败将,慌不择路,钻进港汊苇丛逃命。
八百里番阳湖浩瀚无边。朱元璋走投无路。有一天,他们终于靠近一块半岛陆地。经打听,此外叫康郎山,属余干县地。村民们发现湖上漂来的几条破战船,上前盘问,原来他们就是打过“扫除群寇,解除人民疾苦,实行仁义,不要贪图财货”旗子的朱元璋大军。大伙把他们救上岸来,安顿他们治伤养病,各家各户送来了粮食、猪肉,像亲人一样关照着他们。朱元璋身中数箭,伤势很重,村民把他藏进一个山洞里,请郎中给他拔箭消毒,熬药治伤,使朱元璋很受感动。朱元璋问村民贵姓,村民说,他们全村都姓陈。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有缘分啊,我凤阳老家的娘舅也姓陈,说不定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哩。如此说来,我和你们还是姑表兄弟罗。自此以后,双方都称对方为“老表”。
朱元璋康复后,以此为据点,招兵买马,收罗旧部,操练水兵,广积粮草,经过两年的努力,重整军威,20万水师在康郎山列阵而呼。在当地百姓的支持下,朱元璋把大批渔船装上芦苇草人,内藏火药油料,乘东北风大攻陈营。一场历时36天的水上大战,陈友谅被流矢射中头颅而毙命。这一仗为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明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即位,万人簇拥,山呼万岁,登上了明朝开国皇帝的宝座。没过几年,江西连年水灾,鄱阳湖平原一片泽国,颗粒无收,老百姓挣扎在饥寒交迫之中,苦不堪言。于是,康郎山人推选了三名有胆有识的青年人去找朱元璋。
三个青年日夜兼程,水陆并进,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南京。乡下人进京,哪知皇宫大院的森严,怎么也见不到皇帝。出于无奈,冒死来到皇宫前打钟撞鼓。钟鼓声果然惊动了朱皇帝,他喝问:“何人大胆惊驾?”太监回报:“三个江西来的百姓,说是圣上的老表,口口声声要求见驾。”朱元璋听说江西来的老表,大手一扬:“快开中门,大礼相迎。”
朱元璋接见了江西“老表”,问明了缘由,好言相慰,好酒相待,当即下旨,拨出大批银钱粮草赈济江西灾民,康郎山一带则永远免交粮赋税收,传谕全国。自此之后,江西老表便在全国各地传开了。
各个地方应该都会有约定俗成的表示亲热的方式吧,就像钥匙一样,一个称呼,一个手势,就能开启你与当地人的屏障。你若是身处江西,尤其在素有“中州清淑之气”的赣南,有一个很好地与当地人沟通的秘诀——亲热地称呼一句“老表”!可别小看这个似乎有些土气地称号喔,它在江西是拉近陌生人之间关系的桥梁,说不定好客的主人还会因此把你请到家里,尝一尝客家人独有的“擂茶”呢!而江西人自己也相互以称呼“老表”取代“同志”“老乡”等说法,朴实中平添一份亲切。江西人对“老表”的青睐由来已久,最早的说法恐怕要追溯到图腾时代。据考,“表”在旧时多指木,如《宣公十二年》:“明日,以表尸之,皆重获在木下。”杜注:“表,所指木。”而清江吴城遗址发掘清理出商代红土祭坛“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柱洞上百个,多成行排列或间有错叠。”这显然是江淮流域及江南展延区东夷族群原始崇拜物教图腾表柱信仰。在商中期到战国末“老表”就有文字记载。于是便有说法说“老表”本是图腾表柱的土俗语,是图腾印象在江西族群中的记忆残留。这样的图腾溯源虽然能把“老表”的起源向前推移,但毕竟涉及到很多古代文献,历史考证的东西,能够理解并接受的人并不多。老百姓们更倾向于按今天的思维方式,把“老表”理解为姑表亲。但究竟是江西省的表亲呢,还是江西与相邻省份的表亲关系呢,这在传说中,又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支。有人说,“老表”的称谓是江西客家人为着适应陌生的生存环境而自发倡起的。秦汉以来,中原汉人或被贬,或驻扎,或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举族南迁,大都定居于关山重重阻隔的闽、粤、赣山区。土著人自诩为“坐地虎”,称客家人(即中原汉人)为“过山虎”。土客相争,夺田夺山,两虎相头甚为激烈。而彼此不同籍、不同姓、不同宗的客家人,便睿智地用“老表”这种似亲非亲、似故非故的称呼来加强与其他客家人的感情,以达到携手团结、同舟共济、患难相依的目的。久而久之,“老表”便约定俗成,成了江西客家人之间联谊,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亲切称谓。另一种说法也关乎迁徙,却不是迁入江西,而是迁出江西,“老表”则是周边省份赋予江西始祖的昵称。历史原因恐怕在于江西纳入全国政治版图不算很早,秦代以后广州福建等省划入,地理位置才逐渐显露,但仍以农业为主,因人口过早饱和,江西人大都为稼穑耕垦奔走四方,多在穷乡僻壤之间。福建人觉得只有他们才能叫江西人“老表”;广东人也认为自己和江西人有着姑表亲缘;湖北则有传说,是当年湖北人曾被杀戮一空,后来是靠着江西的三兄弟迁徙过来,才得以传承,至今仍有地方存有纪念这三兄弟的祠堂;更多的还得数湖南人,在邹华亨先生的《湖南家谱简》中这样陈述道:“迁湘始祖多来自江西。现所见湖南家谱中,在缕述世系源流时,有60 %以上的家谱都称始迁祖在宋元明之际来自江西,特别是元末明初从江西吉安府泰和、庐陵、吉水,南昌府的丰城、南昌诸县。……元末明初的连年的战祸和兵燹,使湖南大部分地区田园荒芜,庐舍成为废墟,原有居民大量散亡。随后,苏、浙、皖、闽、赣人,特别是江西人大批涌进湖南……民谣便传出‘江西填湖广’的说法。现在,湖南人一讲江西人,多称江西老表,笔者茫然不知何意,鉴于湖南人的祖先多来自江西的历史渊源,姑妄释之:表,有表亲之意,指父亲姊妹和母亲兄弟姊妹所生的孩子都称表亲;老,祖宗之谓也。‘老表’即祖宗的表亲,‘江西老表’,指江西、湖南两省人的祖宗存在表亲关系,是湖南人对江西人的一种昵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说法虽不得到大众的认可,却也颇有趣味,不妨颉之一二,以飨读者。赣南是风水文化的发祥地,赣南客家笃信风水在地方志上也有载:“好谈风水,多惑形家言,清明、冬至改葬者纷纷。” “俗信风水,往往葬后十余年,自行开视,以验穴之吉”。 唐朝末年杨筠松避居赣南,开创风水“形势派”。有人便根据这些史实,判断赣地先人相信风水,同时为了在迁徙中便于掌握方向,江西人爱随身携带一只表,即古时的罗盘,因此被外乡人称为“老表”。还有说法更玄,与张天师有关。众所周知,张天师擅长划符,即划裱。他曾“占得天下年熟三十七年,但人民多灾难。乃是皇王大帝旨懿,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下凡察看人间善恶,善者多传于人,免得一家灾难。若抄得一张与人免得一家灾难,抄得十张免得十家之灾。”他的符裱得到皇上的赞赏,民间便流传出“江西老裱”,后来才异化为“老表”。不过,将“老表”一词传播开去的还得归功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明史上,在朱元璋的本纪中有一段关于他与汉王陈友谅在江西的战争。陈友谅是另一支起义的首领,在战争初期,他曾陈友谅曾出动巨舰数十艘,把朱元璋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朱元璋带着残兵败将,慌不择路,狼狈逃命。朱元璋本人也身中数箭,伤势严重。幸亏当地乡民及时帮他疗伤,朱元璋这才很快的康复起来,最终东山再起,打败陈友谅,为统一全国、建立明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朱元璋为了感谢江西的乡民,应允他们说,将来自己若是发了迹,乡亲们只要说是“江西老表”,便一定会得到款待。果不其然,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后没过几年,江西连年水灾,老百姓挣扎在饥寒交迫之中,苦不堪言。乡亲们想起当年朱元璋的承诺,便当真到应天府去找皇帝。朱元璋接见了江西“老表”,问明了缘由,拨出大批银钱粮草赈济江西灾民。自此以后,“江西老表”便在全国各地传开了。至于到底是江西哪个地区的乡民救了朱元璋,则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余干县的康郎山,有的说是庐山山脚,也有的说是赣南山区的南康县,总之各持一词,但都寄托了江西人对“老表”一词的深切情谊。然而朱元璋在历史上的名声似乎一直都不得到后人的认可,他可以杀掉与他经历过腥风血雨的生死将领,难道真的会在乎几个小小的“江西老表”吗?于是,便又有了另一种传闻。话说1368年,朱元璋灭元,在南京登基做了皇帝。他手下的各路人马,纷纷人京向他朝拜和庆贺。他见如此多的人马一下涌人京城,不但住宿困难,自己也难于应付。于是赶紧下令,要各路人马按顺序进京。当他听说西南的一路人马日夜兼程,已达长沙府时,就急传口谕,命这支人马“在长沙歇息三天,然后听旨进京。”手下人听错口谕,误将“歇息”听成是“血洗”——“在长沙血洗三天”。皇帝金口玉牙,出口成旨,违旨者斩。于是明军在长沙府进行了一场血腥的大屠杀。他们见人就杀,不分男女老幼,杀得长沙十室九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不见人迹。却说过了许多年,有一天,从江西那边“吱呀,吱呀”推过来一辆土车子,车子上坐着一美丽的少女,少女的身后是一位英俊的青年男子。他稳稳地推着车,赶着路,出江西,过浏阳,一路来到长沙东乡,见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就在这里任下了,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繁衍后代,直至百岁而终。以后许多长沙人都视从江西过来的那对少男少女为自己的祖先;江西是他们的父母之地,江西人是他们的亲戚。于是,称呼江西人为老表。无独有偶。驰名中外的陈毅元帅,当初在赣粤边区坚持游击战争时,同样与赣南老表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结下了没齿难忘的深情厚谊。全国胜利后,陈毅当上了元帅、副总理,当年和他在赣粤山区风餐野露、同床共眠的游击队员朱赞珍进京拜访陈老总。电话打进去工作人员不明来者身份不予通报。朱赞珍的犟脾气来了,怒发冲冠地大喊:“岂有此理!就说我是信丰的朱老表!”陈毅一听,赶紧吩咐秘书派专车迎接。两人相见,朱赞珍热泪盈眶,抬手捶陈毅一拳,亲昵道:“崽古头(意指带兵的人),我还以为你忘了我们作田老表呢!”陈毅抱着他的肩膀说:“哪里哪里,苟富贵,毋相忘。老表同志哥,你瞧我陈毅是那号角色吗?赣南老表与我陈毅情同手足,恩胜父母,我岂敢忘怀!”60年代初,时任江西省委副书记的刘俊秀进京汇报工作,周总理向毛主席介绍道:“这位就是江西老表刘俊秀。”毛泽东呵呵笑道:“稀客稀客!呵,江西老表出了名哩。”其实,早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及父系氏族制早期,因性关系混乱,舅舅与外甥间便存在一种理所当然的权利和义务。舅舅作为甥儿甥女最亲的男性长辈,与姊妹一起承担抚养教育下一代的职责,年老后由甥儿甥女供养,职位(酋长,祭师等)和个人财产也由甥儿甥女继承。很多地方至今仍有“天上的雷公,地下的舅公”的说法,这是一种母系氏族制的残留,但在江西却有许多仪式把这一“尊舅”传统保存了下来。就拿赣州的结婚仪式来看,外甥结婚,舅舅是上宾。在举行婚礼的这一天,还要由舅舅在厅堂的显眼处挂上一块木匾(现多用玻璃镜代替),上书外甥的名号以及吉祥词语,在挂的时候,舅舅口中还需不停地念吉祥祝词,这一仪式称为挂号牌。还有,客家人嫁女儿,都有送嫁的习俗。在送嫁的人中,最重要的是送嫁舅,也就是新娘的弟弟(一般是最小的弟弟),这是必不可少的人物。如果没有亲弟弟,就要请与自己最亲的堂弟去。送嫁舅的任务是给姐姐拿钱袋子(过去是抱钱箱子)。新娘在出嫁前要向父母及亲戚朋友哭嫁,哭嫁所得的钱就放在这个钱袋子里。按照客家人的规定,新娘出嫁时身上是不允许带着娘家的钱出门的,于是只能让送嫁的弟弟拿着钱袋子。送嫁舅是嘉宾中的嘉宾,贵客中的贵客。新郎要对他特别敬重和热情周到地服侍,不敢有任何的怠慢。送嫁舅不会同时和姐姐进男方家的门,新郎新娘拜完天地后,新郎家要吹吹打打去门外迎接送嫁舅,同时还要给送嫁舅一个大红包。有的送嫁舅比较调皮或是想多捞几个红包,总要在外面磨磨蹭蹭捱上很长一段时间。送嫁舅进门后,新郎家要立即端上一碗满碗给他吃。此外,新郎要想拿到钱袋子,又要包上几个红包。开席的时候,男方家要进行安席的礼节,毫无疑问,送嫁舅不论年龄大小,是要坐上席的。安席也要吹吹打打,放鞭炮,有的送嫁舅在这时会躲藏起来,新郎左找右找找到后,又要包红包他才会入席。闹洞房的时候,送嫁舅一般会陪伴在姐姐的身旁。等夜深人静闹洞房的人散去后,有的送嫁舅特别是年幼的送嫁舅会赖在那里,不肯离开,说要同姐姐睡。这时新郎又要费一番心思,采取软硬兼施,用红包引诱等办法,把送嫁舅哄走。此时,不管新郎和男方家人的性子多么急,脾气多么躁,都会忍耐着。充分表现出江西人在对待舅方的态度上丝毫不敢含糊。而且,每逢摆酒席,每张八仙桌上,只要有舅舅,都是必须坐上席的。这种表亲关系是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的。江西人就是这样可爱地真心喜欢着“老表”的称呼,并热情招呼着南来北往的客人们,身体力行地充当好全国人民的“老表”角色!
这个确实是,贵州和江西的渊源很深,不仅我身边好多贵州人,都说祖籍是在江西迁过来的,而且一些古籍也有记载。
江西婺源傩戏
历史上,江西的人口有很多次大迁徙,一些是由于国家下令迁移的,比如明代的“调北填南”、明中期的“流民进云贵”等,当时,很多军户、民屯,进入贵州,解决江浙、江南一带人多地少的矛盾,现在黔中地区的安顺、贵阳,都还看得到“屯堡文化”,也就类似于屯兵的军户。历史上,还有“江西填湖广”的说法。
再有就是到贵州躲避战乱的,因为贵州地形山地居多,山路曲折险要,很多地方都是大江、悬崖,需要架桥修路的成本太高,易守难攻,战火不太容易蔓延至此,就连当年的侵华日军,都未能全部占领贵州,当时的贵州就属于大后方。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主要是贵州没有太多的地质灾害,比如地震、水灾等,都几乎没有,只要土地开垦出来,还是很有利于农耕文明修生养息的,所以吸引很多人迁徙过来,就是至今,贵州的气候,也算得上是宜居的。
贵州安顺傩戏
在贵州,很多有族谱的人家,有些都记载了从江西过来贵州的年代等,明朝的还是比较多见。而且,很多还是江西的名门望族,都到贵州来了,当时,很多贵州当地的军官,都是江西人。
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而且赣北多于赣南。
贵州的原著民,主要是以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为主,黔西北则主要是彝族,汉人主要集中在黔中(贵阳、安顺)、黔北(遵义)等地带,随着民族之间的交融互通,从外面迁移来的汉人,逐渐分布在了贵州的各地。
所以,你只要仔细观察,多问几个贵州人,应该都可以追溯到他们几代前,可能就是江西迁过来的,而且很多大户人家,比如姓黄的、姓朱的,很多人祖上,很可能就是江西籍,最近这些年,一些贵州人都爱到江西去“寻根”什么的,也是一个佐证。
来源:悟空问答编辑:灵丘县
古代江西人迁移贵州是怎么回事?
本文2023-11-04 18:31:0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00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