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文区分彗星和流星么?求具体出处,或文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4收藏

中国古代天文区分彗星和流星么?求具体出处,或文献~,第1张

我国最早的天象观察,可以追溯到好几千年以前。无论是对太阳、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恒星,以及日食和月食、太阳黑子、日珥、流星雨等罕见天象,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记载,观察仔细、记录精确、描述详尽、其水平之高,达到使今人惊讶的程度,这些记载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我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已有丰富的天文象现的记载。这表明远在公元前14世纪时,我们祖先的天文学已很发达了。举世公认,我国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天象记载。我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

我国公元前240年的彗星记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从那时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归了30次,我国都有记录。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的一座汉朝古墓内发现了一幅精致的彗星图,图上除彗星之外,还绘有云、气、月掩星和恒星。天文史学家对这幅古图做了考释研究后,称之为《天文气象杂占》,认为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图。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各种形态的彗星进行了认真的观测,不仅画出了三尾彗、四尾彗,还似乎窥视到今天用大望远镜也很难见到的彗核,这足以说明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是何等的精细入微。

 我国古代对著名的流星雨,如天琴座、英仙座、狮子座等流星雨,各有好多次记录,光是天琴座流星雨至少就有10次,英仙座的至少也有12次。狮子座流星雨由于1833年的盛大“表演”而特别出名。从公元902~1833年,我国以及欧洲和阿拉伯等国家,总共记录了13次狮子座流星雨的出现,其中我国占7次,最早的一次是在公元931年10月21日,是世界上的第二次纪事。从公元前7世纪算起,我国古代至少有180次以上的这类流星雨纪事。

那些充满了神秘色彩的诡奇、壮丽的流星,常常被认为是“天外来客”。那么流星是怎样形成的我在此整理了流星形成原因,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流星形成原因

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被称为流星体的行星际空间尘埃和固体块,一旦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通常将流星分为偶现流星和流星群。肉眼观察到流星在天球上的发光点的位置称为流星的出现点,其发光的最终点的位置成为流星的消失点,从出现点到消失点所经过的路径称为流星路径。亮度大于金星的流星称为火流星,有的火流星甚至白昼可见。

观测表明,大部分流星在离地面130~110千米时开始发光。而这恰恰是电离层中存在较高密度的金属离子的高度。另外,很多流星陨落时伴随“有声如雷”的现象。如:清穆宗同治十二年六月十三(1873年7月7日)夜,有流星光芒照地,坠于西南,其声如雷。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有大星如斗,自东而西,有声如雷随之。类似记载极为宏富。“有声如雷”正是等离子体复合放能使空气振动形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古籍中记载了许多流星出现时“有声如雷”的现象,现代人也听到过流星发出的种种不同的声音。1973年8月10日,苏联鄂木斯克省,漆黑的夜空中突然闪出一道白色的电光,照得四周亮如白昼,在流星飞行的15~18秒钟期间,一直可以听见嘈杂的响声,好像一只巨大的鹫鹰从高空中猛扑下来。

目击者们对于流星之声的描述是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诸如嗡嗡声、沙沙声、啾啾声、辘辘声、刺刺声、淙淙声,子弹炮弹火箭飞过时的啸声、惊鸟飞起时的扑棱声、群鸟起飞时的拍翅声、火药燃烧时的哧哧声,等等。研究者给这种流星起了一个确切的名字:电声流星。

雷声和其他各种各样的“电声”正是等离子体复合放能使空气振动导致的。不同的声音显示了不同的离子成分和不同的电场状况。

流星中有一种被称为“火流星”,如:1962年7月3日晚9点15分左右,在我国北京地区上空出现了一个大火球,由东向西飞驰。火球头部如一个白炽的圆球,不断向四周喷溅出金色的光芒,一条橙**的长尾拖在其后……这样的火流星可能也正是电离层或辐射带中的等离子体形成一个复合单元并达到复合条件后的复合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种辐射复合,所以会“喷溅出金色的光芒”。

在一年当中,主要流星群大都集中在7月份以后出现。据资料统计,在北半球每年4月偶现流星最少,9月最多。每天后半夜看到的流星数目比前半夜多,后半年的流星数比前半年多。

 火流星简介

火流星是一种偶发流星引,通常火流星的亮度非常高,而且会像条闪闪发光的巨大火龙划过天际,有的火流星会发出“沙沙”的响声,也有的火流星会有爆炸声,也有极少数亮度非常高的火流星在白天也能看到。在天空中最令人惊艳的天文现象。

火流星的出现是因为它的流星体质量较大(质量大于几百克),进入地球大气后来不及在高空燃尽而继续闯入稠密的低层大气,以极高的速度和地球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出耀眼的光亮。火流星消失后,在它穿过的路径上,会留下云雾状的长带,称为“流星余迹”;有些余迹消失得很快,有的则可存在几秒钟到几分钟,甚至长达几十分钟。

火流星是较大的流星体陨落时产生的流星现象。这种流星体在稠密的地球低层大气内的高速运行时,由于它大量的物质在大气中挥发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看起来像一条巨大的火龙,常伴有雷鸣声,这就是火流星。明亮的火流星能把广大区域照得如月明之夜,甚至如同白昼。当天空中的流星余迹被掩没时,又会出现烟柱似的尘埃余迹,可持续几个小时。人们根据这一尘埃余迹可以推测出高层大气内的风向和风速等。

在天空中最令人惊艳的天文现象中,大概火流星可以排上前五名;繁星点点的黑暗中,一道光芒划破天际,在众人的惊呼中,这道短暂的光芒再度归于黑暗。对于火流星的定义,其实每个人的叙述都不同,但根据国际流星组织火流星资料中心(IMO FIDAC)的资料,所有经过天顶修正(corrected for zenith position)后亮度比负三等亮(星等越小表示越亮)的流星都被定义为火流星。

恒星:在古代欧洲就有这个称呼,由于它们在地球人看来是一直不变的,因此叫恒星。但在我国古代,恒星被叫做经星。

行星:在1731年以前(即天王星被发现以前)的欧洲,人们只知道有五颗星星会天天改变位置,而中国直到接受了西方科学后,才知道有八颗星星在天空中天天改变位置。行星这个词语也是西方科学的叫法,中国古代,行星叫做纬星。

卫星:第一次人们有了卫星这个概念应该是在人们知道了月亮是绕地球转的时候,而第一次人们知道了“卫星”这个词语,是在伽利略用望远镜和计算公式确认木星周围四颗星星是绕着木星转之后,才有了“卫星”这个词语。中国古代一直没有卫星的概念

流星:这个词在我国的一些文献中会用到它,表达的意思也与现代的流星意思是一样的。南北朝时期刘宋孝武帝“大明五年……三月,月掩轩辕。……有流星数千万,或长或短,或大或小,并西行,至晓而止。”(《宋书·天文志》)

彗星:从下面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彗星这一说法了。在《天文略论》这本书中写道:彗星为怪异之星,有首有尾,俗象其形而名之曰扫把星。《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首

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另外,在古代人们的眼中,太阳和月亮都不叫恒星。

人们知道了太阳系,才知道了月亮其实只是一颗卫星。

人们知道了银河系,才知道了太阳其实只是一颗恒星

 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形成流星有哪些因素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流星形成的原因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流星形成的原因

 晴朗的天空,有时会看到一闪而过的亮光,稍纵即逝,这就是流星。在太阳系中有无数的流星体和密集的流行群体,它们由星际空间的尘埃、慧星碎片、冰块和尘埃颗粒组成,直径从几微米、几厘米至数米不等。它们围绕太阳运动,其轨道大多是拉的很扁的椭圆,在他们运动过程中接近大行星时会受到摄动,因而改变了它们的运行轨道。

 当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后,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热,从而使之气化,在该过程中发光形成流星。尘埃颗粒叫做流星体。一个微小的流星体就足以产生在几百公里之外就能看见的亮光,其原因就在于流星体的高速度。在刚进人地球大气层时一般可达71公里/每秒的速度。光的来源是与大量的空气分子相碰撞,使颗粒的外层微粒被撞离母体。在碰撞过程中,一些空气分子发生电离。当被离解的电子再次被原子俘获时便会产生发光现象。一个流星的颜色是流星体的化学成分的体现:钠原子发出橘**的光,铁为**,镁是蓝绿色,钙为紫色,硅是红色。流星通常不会发出可以听见的声音。如果你没看到它的话,它就会悄无声息地一扫而过。对于非常亮的流星,曾经有人听到过声音。这些声响主要集中在低频波段。一个非常亮的流星,如火流星,可能会听到声音。如果流星体的直径大于大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则在流星体的前边会产生大量的激波。偶然情况下,这些激波会深人到大气的底层从而被我们听到。听起来像远处发出的隆隆声,这就是流星的声音。流星有时会在它通过的轨道上留下一条持久的余迹。余迹的主体颜色多为绿色,是中性的氧原子。持续时间通常为1到10秒。可见余迹亮度迅速下降。这些亮光来自炽热空气和流星体中的金属原子。有时可以看到一颗非常明亮的流星还伴随着“沙沙”的响声划过天空,这就是火流星。它非常明亮像条闪闪发光的巨大火龙。它的出现是因为它的流星体质量较大,进人地球大气后来不及在高空燃尽而继续闯人稠密的低层大气,以及高的速度和地球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出耀眼的光亮。

流星的相关知识

 流星:流星体飞入地球大气层,跟大气摩擦发生了光和热,最后被燃尽成为一束光,这种现象叫流星。

 流星体:流星体是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大部分可见的流星体都和沙粒差不多,重量在1克以下。肉眼可见的流星体直径在01-1cm之间。

 火流星:看上去非常明亮,发着“沙沙”的响声,有时还有爆炸声。流星体质量较大(质量大于几百克),进入地球大气后来不及在高空燃尽而继续闯入稠密的低层大气,以极高的速度和地球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出耀眼的光亮。火流星消失后,有时会留下云雾状的长带,称为“流星余迹”,可存在几秒钟到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

 流星雨:在夜空中有许多的流星从天空中一个所谓的辐射点发射出来的天文现象。

 流星雨的辐射点:流星雨看起来都是从天空中同一个点发射出来的,这个点就叫做辐射点。其实这是因为透视造成的。流星雨时所有流星体的运动方向都是平行的,但就像我们站在铁路上往远方看两条铁轨交汇于一点一样,看起来这些流星体就好像从一个点发出来往四面八方而去。反过来,判断一颗流星是不是该流星群内的,只需看其反向延长线过不过那个辐射点。

 ZHR:表征流星雨大小的一个量,指在理想观测条件下,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头顶正上方时,每小时能看到的流星数量。如果目视极限星等到不了65等,或者辐射点不在头顶,能看到的流星数量都会减少。

 理想观测条件:指天空非常晴朗,大气透明度非常好,天空完全黑暗,没有任何人为的光污染,没有月亮时的观测条件。

 流星雨的极大和爆发:所有流星雨都不是只在某个时刻才能看到的,而往往是连续好几天甚至一个月都能观测。但是大多数时候流量都很小,只在一个相对很小的时间段里才会有大量的流星雨出现,这时我们称之为该流星雨的极大;而爆发主要是针对一些周期性流星雨而言的,它们在大多数年份里,就算极大时流量也很小,但在某几年却有可能出现流量特别高的极大,这就是爆发。

 流星雨的命名:我们一般用流星雨辐射点所在的星座或附近比较明亮的星名来命名这个流星群,例如双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就位于双子座中。

 流行的发光:从“天文达人”到科班人士 “专业发烧友”的叶泉志,年纪轻轻就获得了“苏梅克近地天体奖”,手里攥着数百颗尚可提出命名的小行星……近日,在加拿大深造的广东南十字星会会员叶泉志回到广州,与大伙分享他的求学历程。结果,他一上来就提出了一个让发烧友们“三观尽毁”的说法:流星发光不是因为燃烧。

流星的历史记载

 流星雨的发现和记载,也是中国最早,《竹书纪年》中就有“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最详细的记录见于《左传》:“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鲁庄公七年是公元前687年,这是世界上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我国古代流星雨记录

 中国古代关于流星雨的记录,大约有180次之多。其中天琴座流星雨记录大约有9次,英仙座流星雨大约12次,狮子座流星雨记录有7次。这些记录,对于研究流星群轨道的演变,也将是重要的资料。

 流星雨的出现,场面相当动人。中国古记录也很精彩。试举天琴座流星雨的一次记录作例:南北朝时期刘宋孝武帝“大明五年……三月,月掩轩辕。……有流星数千万,或长或短,或大或小,并西行,至晓而止。”(《宋书·天文志》)这是在公元461年。当然,这里的所谓“数千万”并非确数,而是“为数极多”的泛称。

 流星体坠落到地面通常为陨石或陨铁或者其他金属类石头,这一事实,中国也有记载。《史记·天官书》中就有“星陨至地,则石也”的解释。到了北宋,沈括更发现陨石中有以铁为主要成分的。他在《梦溪笔谈》卷二十里就写着:“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着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宋英宗治平元年是公元1064年。沈括已经注意到陨石的成分了。

 在欧洲直到1803年以后,人们才认识到陨石是流星体坠落到地面的残留部分。

尽管春秋以前有关流星的记载还无法得到证实,但是在实物方面我们却可以拿出相当可靠的证据。考古学家在商代和西周的遗址中曾屡屡发现以陨铁铸刃的铜钱,这甚至使人联想到古文献中记载的商周时期著名的"玄钺",它是当时流行的一种采用陨铁制成的礼器。

陨铁只能来自陨星,显而易见,中国古人不仅在三千年前就已开始注意观测流星,而且已经明白它的基本成分并成功地加以利用了。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古国都有很早的陨石记录,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2000年的"纸草书"中已描述了自天上掉下的石块和铁块,这与中国最早的陨石记录在年代上是不相上下的。中国的观测记录大约共有七百多次,对西方来说,这显然是一部系统的观测资料。

对陨石性质的推断很早就开始了,到战国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陨石实际只是天空中落下的星体,《左传》在解释公元前645年落到宋国的陨石时明确表达了这一思想。相关史料写道:

(鲁僖公)十六年春,陨石于宋五,陨星也。

而欧洲人在两干年之后オ真正具有了这样的知识。一般认为,中国人注意分析陨石的成分是从宋代的沈括开始的,人们常常举出他记在《梦溪笔谈》中的一则故事来证明这一点。

宋代以后,类似的描述渐渐地多了起来,然而这种对陨石成分的 探索 与前面讲到的古人对陨铁的利用年代似乎很不相称,对此目前还没有更圆满的解释。不过事实是清楚的,沈括虽然第一个注意记录了陨石成分,但他却远非最早懂得这一点的人。流星雨是比偶现流星更为壮观的天象,当太阳系中沿一定轨道运动的流星群与地球轨道相交时,成群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人们便会看到天空的某一区域在数小时、数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流星数量显著增加,大大超过通常的偶现流星数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就是流星雨。

《春秋经》所反映的中国最早的流星雨发生在公元前687年,文云:

(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由于流星雨是以其辐射点所在的 星座 命名,因此可以断定这是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我们知道,流星群与彗星有着密切的关系,八月的英仙座流星群沿着图特尔彗星的轨道运行,十一月的金牛座流星群沿着恩克彗星的轨道运行,而五月的宝瓶座和十月的猎户座流星群则沿着哈雷彗星的轨道运行。这些流星群大概可以肯定是彗星粉碎后的残体,因为著名的比拉彗星正是由于在它原来的轨道上留下了灿烂的流星雨一仙女座流星雨一而一举成名,事实上在这颗彗星解体之前,它抛出的物质其实早已在逐渐形成流星群。

中国古籍中大量关于流星雨的记载表明,可靠的狮子座流星雨至少有二十次,英仙座流星雨至少有十二次,天琴座流星雨也至少有十次,至于未经认证的流星雨记录则是大量的。中国的流星雨记录不仅系统,而且详备,其中包括流星雨出现和消失的时间陨石的大小和数目、出现的颜色和亮度以及地面所见的方位等。由于地球每年定期地通过流星群轨道的交又点,这使在轨道上分布极不均匀的流星群表现出明显的流星雨周期,例如狮子座流星群大约每三十三年有一次大流星雨,这个周期在中国的记载中表现得相当清楚。

中国古人对于陨石观测的细致程度也是令人惊叹的,古文献中除去陨石"之外,还有种种别的名称,其中唐代著作提到的一种叫作"雷公墨"的别名,可能是对区别于石陨石和铁陨石的玻璃陨石的描述,这恐怕是世界上有关玻璃陨石的最早记录。

中国古代天文区分彗星和流星么?求具体出处,或文献~

我国最早的天象观察,可以追溯到好几千年以前。无论是对太阳、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恒星,以及日食和月食、太阳黑子、日珥、流星雨等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