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读的中国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5收藏

一生必读的中国古籍,第1张

论语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史记

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道德经

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著作,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庄子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孟子

孟子与孔子被后人合称孔孟。《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荀子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由荀子及其弟子所著,旨在总结先秦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子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大学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资治通鉴

由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都是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二人并称“史学两司马”。

山海经

《山海经》的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中国古籍。

《诗经》七、八篇,《关睢》、《桃夭》、《静女》、《氓》、《黍离》、《七月》等等;

《论语》,应该多读一点。如要精读,可选《学而》、《为政》、《里仁》、《雍也》、《述而》、《卫灵公》等篇中的关键段落,最好能背诵;

《老子》,即《道德经》,总共才五千多字,不妨借着现代译注通读一遍,然后划出重要句子,记住;

《孟子》,可选读《梁惠王上》、《尽心上》等篇;

《庄子》,读《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至乐》等篇;

《离骚》,对照着今译,至少通读两遍;

《礼记》,读其中的《礼运》即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那一段,要背诵;

《史记》,应读名篇甚多,如《项羽本纪》、《游侠列传》、《屈原贾生列传》、《刺客列传》、《李将军列传》、《魏公子列传》、《淮阴侯列传》、《货殖列传》等篇,包括《太史公自序》。在《史记》之外,那篇《报任安书》也要读。司马迁是中国首席历史学家,又是中国叙事文学第一巨匠,读他的书,兼得历史、文学、人格,不嫌其多;

曹操诗,读《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

陶渊明诗文,诵读《归去来兮辞》、《归田园居》、《饮酒》、《读山海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唐诗,乃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第一文化标志,因此一般人至少应该熟读五十首,背诵二十首。按重要排序为:第一等级李白、杜甫,第二等级王维、白居易,第三等级李商隐、杜牧,第四等级王之涣、刘禹锡、王昌龄、孟浩然。这四个等级的唐诗,具体篇目难以细列,可在各种选本中自行寻找,也是一种乐趣;

李煜,一个失败的政治人物,却是文学大家。可读《浪淘沙》、《虞美人》;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中国人的另一文化标志,也应多读能诵。按重要排序为: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三人最重要的那几首词,应琅琅上口。陆游的诗,为宋诗第一,不输唐诗,也应选读;

四大名著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作为古典通俗文学的巅峰,经过代代流传它们早已扎根于每一个国人精神土壤中,并不断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和生活。其中最早成书的《水浒传》距今七百多年,而离我们最近的《红楼梦》也是清代乾隆年间作品,流传了至少两百六十年。经过如此长时间传播,足可见经典作品的魅力。每部名著都有各自庞大粉丝,并催生了相应的研究协会。但是对普通人而言,这四部作品在心中地位肯定是不相同,因为受个人喜好和书本传递出的价值观影响,出现这种差异也非常正常。现在谈谈它们在我个人心中的顺序,这里无关文学价值,只谈个人喜好。

第一,放不下的《三国演义》,忘不掉的英雄梦

如果是二十年前的自己,那第一位置绝对是《西游记》。但是自从在大学里潜心研读了三国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那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无论是战场上武将之间的生死对决,还是中军大帐里谋士间尔虞我诈的斗智斗勇,都让人魂牵梦绕,因为每个男人心底都有一个英雄梦,而权谋诡计则更像是毒药一般让人无法自拔除了这些,《三国演义》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当属那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提起智谋,我们下意识想到诸葛亮;提起忠义,我们脑海里浮现出关公;而刘备更是被推崇为仁德化身。这就是三国的魅力。

第二,《西游记》给每个孩子想象力插上翅膀

86版《西游记》在央视播出到现在,已经创下了很多个第一。收视率第一,重播次数第一,衍生作品第一,属于国民级超级大IP,其中蕴含的商业价值无法估量。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看这版电视剧长大的,其中悟空更是成了很多孩子的童年偶像,但其实真正看过原著的人还是很少的。相比电视剧,《西游记》原文更加精彩,里面很多细节和隐喻的部分能够让人管中窥豹了解当时社会现状。而且对师徒四人形象刻画是非常丰满的,比如悟空虽然本领高强但是也有残暴嗜血的一面,八戒好吃懒做但绝对不是无能之辈,而唐僧更不是只会念经。在那个光怪陆离的西游世界里,我们每个人接触到了何为‘玄幻神奇’,让匮乏的精神生活获得极大满足。

第三,《水浒传》告诉我们:好兄弟是论秤分金的

常说梁山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是好汉。但是读完《水浒》,我才发现并非如此。比如李逵为了逼朱仝上山砍死年仅四岁小衙内,又比如宋江设计陷害秦明导致其全家被杀无奈只得上山。自己当年还是太年轻思想太单纯,被电视剧蒙蔽了双眼。读完原著才知道,这哪是好汉帮啊,简直是强盗窝,真正意义上像鲁智深这种好汉不超过4个。而作者其实是在明褒暗贬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道不好容易滋生强盗,强盗规模大了就会造反,而造反的人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所以归根结底就是告诉统治者要引以为鉴。

那为啥我们会对这一大帮强盗有好感呢?主要还是他们这伙人见面就是哥哥长哥哥短的叫着,关系亲密的不得了。还有那独有江湖气质,比如讲义气,能为兄弟两肋插刀;又比如赚了钱就论秤分金银,换套穿衣服;最后在生活作风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自由自在不拘小节。仔细想想,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可遇不可求的。

第四,《红楼梦》文化价值很高

说实话,《红楼梦》原著至今我还没有读完过,只是电视剧看了一遍。虽然讲的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史,但还是有不少人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林黛玉的敏感脆弱,贾宝玉的天真浪漫,王熙凤精明泼辣等等。不过由于需要耐心研读,且不是我感兴趣的题材,所以只能排到最后一位了。

一生必读的中国古籍

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