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三通,两衍义 什么意思
一、三通是指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郑樵的《通志》、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两衍义”,即南宋真德秀的《大学之学 衍义》和明代丘浚的《大学衍义补》。
二、出处: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率天下而为 魏了翁 、 马廷鸾 、 真德秀 、 丘浚 之徒,手把《三通》,躬述衍义,犹不如 田千秋 不学无术,足以富民。何者退野人而进华士也。”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为其徒者,各缘时事,衍义别传,体会世说,不厌琐屑。”
三、简介:
1、杜佑《通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编成,历时三十馀年。本书记录上起黄虞时代,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其中于唐代叙述尤详。全书200卷,附考证1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8门。
杜佑着《通典》确立了典制体政书的体例,成就最高的一部典章制度专史,对後代政书的编撰影响极大,接下来的“三通”、“续三通”、“清三通”,乃至于“十通”完全仿照了《通典》的体例,而且制度史的另一个写法——“会要”,也是受了通典的影响。
《通典》的体例仿效正史纪传体中的志、书,将断代体改为通史体,专门记载历代政经等制度沿革变迁的典志体史书。杜佑在篇首加上序言,篇中遇有需要进一步解释或申明的地方,特标出“说曰”、“议曰”、“评曰”。马端临对《通典》评价极高,他认为《通典》“纲领宏大,考订该洽,固无以议为也”,“肇自上古,以至唐之天宝,凡历代因革之故,粲然可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通典》:“每事以类相从,凡历代沿革,悉为记载,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元元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问者之可比。”
2、郑樵 《通志》二百卷,南宋郑樵撰,是上古到隋唐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帝纪、后妃传、年谱、略、列传五部分。多抄录前史和《通典》,惟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本五略系首创。纪、传所据的旧史书有已经失传的,可据以校勘现在流行的本子。二十略是本书的精华。
3、马端临《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宋末元初马端临撰,记载自上古至宋宁宗时期历代典制沿革,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经籍、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舆地、四裔、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二十四门。《文献通考》简称《通考》,除因袭《通典》外,并采取经史、会要、传记、奏疏、当时人的论议和其他文献等,内容比《通典》丰富,所记宋朝制度更加详备。
记述清朝典章制度的史籍《皇朝文献通考》《皇朝通典》《皇朝通志》三书通称《清三通》。《皇朝文献通考》又名《清文献通考》,三百卷;《皇朝通典》又名《清通典》,一百卷;《皇朝通志》又名《清通志》,一百二十六卷,均为乾隆时官修,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二年(1786~1787)间定稿。叙事断限以乾隆五十年为止,少数有延至次年者。
稽三通,两衍义 什么意思
本文2023-11-04 19:36:3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00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