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国家基本药物 4 概述 5 拉丁名 6 英文名 7 防风的别名 8 来源及产地 9 植物形态 10 生境 11 采制 12 性状 13 性味归经 14 功能主治 15 防风的用法用量 16 运用 17 化学成分 18 防风的药理作用 19 防风的药典标准 191 品名 192 来源 193 性状 194 鉴别 195 检查 1951 水分 1952 总灰分 1953 酸不溶性灰分 196 浸出物 197 含量测定 19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9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9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974 测定法 198 防风饮片 1981 炮制 1982 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1983 性味与归经 1984 功能与主治 1985 用法与用量 1986 贮藏 199 出处 20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防风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防风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防风 防风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fáng fēng
2 英文参考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edebourellae,radix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aposhnikoviae,radix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Saposhnikovi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r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国家基本药物与防风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55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6g 袋 065 中成药部分 56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12g 袋 12 中成药部分 57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30g 瓶 29 中成药部分 58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36g 瓶 34 中成药部分 59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48g 瓶 45 中成药部分 60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50g 瓶 46 中成药部分 61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60g 瓶 55 中成药部分 62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120g 瓶 104 中成药部分 63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300g 瓶 243 中成药部分 64 5 防风通圣丸 浓缩丸 200丸 瓶 73 中成药部分 △ 65 5 防风通圣颗粒 颗粒剂 3g 袋 17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防风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 的干燥根[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5 拉丁名Radix Saposhnikov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英文名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7 防风的别名屏风[1],关防风[1],东防风。
8 来源及产地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的根[1]。主产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地[1]。
9 植物形态防风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单生,二歧分枝。基生叶2~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披针形,叶柄长2~65cm;顶生叶简化,具扩展叶鞘。复伞形花序;无总苞片,少有1片;伞幅5~9;小总苞片4~5;花梗4~9;花**。双悬果矩圆状宽卵形,扁平,侧棱具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10 生境防风生于草原、干燥山坡。
11 采制防风春、秋季采挖,除去细根,晒干。
12 性状根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15~3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有纵槽,并有横向皮孔及点状根痕。根头部密集环节,上有棕竭色毛状残存叶基。体轻质松,断面不平坦,皮部深棕色,有裂隙、木部浅**。气特异,味微甘。
13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1]。入膀胱、肺、肝、脾经[1]。
14 功能主治功在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1]。治风寒感冒,头痛身疼,面瘫,风湿痹痛,四肢挛急,腹痛泄泻,肠风下血,风疮疥癣,皮肤瘙痒,破伤风。炒至焦黄,治腹泻;炒炭治便血,崩漏[1]。
防风为眼科常用祛风散寒药,具有祛风胜湿,除痒止痛,散头目滞气的功效:
(1)防风广泛用于风邪外袭所致头目疼痛、眼睑生疮、椒疮、迎风流泪、暴风客热、黑睛生翳等。常与荆芥,羌活配伍,祛风散邪,如羌活胜风汤。若用于风邪化热,或风热所致目病,常与连翘,黄芩配伍,祛风清热,如散热消毒饮子。
(2)防风用于风邪客于睑眦所致目痒,甚或痒若虫行。常与荆芥穗、川芎配伍,如驱风一字散。
(3)防风用于风牵偏视,本品祛风且人肝经,常与白附子、胆南星、僵蚕同用,以祛风痰,如正容汤。
(4)防风可入肝肾二经,引 上承,滋润目窍。内障眼病多因肝肾 亏虚,不能上承,目失所养而成。因而在补益肝肾时常用防风为引经药,对增强药剂作用,提高治疗效果,有所助益。
15 防风的用法用量煎服5~10g[1]。
16 运用防风叶:煎服治风热汗出[1]。防风花:煎服治心腹痛,四肢拘急,骨节间痛[1]。
17 化学成分根含防风色酮醇、升麻素、香柑内脂、补骨脂素、挥发油、甘露醇、苦味苷等[1]。
18 防风的药理作用煎剂和醇浸剂对兔有解热作用,亦具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抗惊厥等作用[1]。
19 防风的药典标准 191 品名防风
192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193 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下部渐细,有的略弯曲,长15~3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皱纹、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点状的细根痕。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有的环纹上残存棕褐色毛状叶基。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部浅**。气特异,味微甘。
194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5~30列细胞。栓内层窄,有较大的椭圆形油管。韧皮部较宽,有多数类圆形油管,周围分泌细胞4~8个,管内可见金**分泌物;射线多弯曲,外侧常成裂隙。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甚多,呈放射状排列。根头处有髓,薄壁组织中偶见石细胞。
粉末淡棕色。油管直径17~60μm,充满金**分泌物。叶基维管束常伴有纤维束。网纹导管直径14~85μm。石细胞少见,黄绿色,长圆形或类长方形,壁较厚。
(2)取本品粉末1g,加丙酮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防风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升麻素苷对照品、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95 检查 1951 水分不得过100%(附录ⅨH 第一法)。
1952 总灰分不得过65%(附录ⅨK)。
1953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5%(附录ⅨK)。
19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30%。
19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19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升麻素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19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升麻素苷对照品及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60μg的溶液,即得。
19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细粉约02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10ml,称定重量,水浴回流2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9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各3μl与供试品溶液2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升麻素苷(C22H28011)和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C22H28010)的总量不得少于024%。
198 防风饮片 1981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灰棕色,有纵皱纹、有的可见横长皮孔样突起、窑集的环纹或残存的毛状叶基。切面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部浅**,具放射状纹理。气特异,味微甘。
1982 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1983 性味与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1984 功能与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1985 用法与用量5~10g。
1986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199 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20目录 1 拼音 2 《医林纂要》卷九:防风导赤散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防风导赤散的用法用量 24 各家论述 25 摘录 3 《观聚方要补》卷十引《局方》 31 组成 32 主治 33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防风导赤散 1 拼音
fáng fēng dǎo chì sǎn
2 《医林纂要》卷九:防风导赤散21 处方
生地黄、木通、防风、甘草、黄苓、赤芍、羌活各等分。
22 功能主治小儿初见惊搐之证,而热尚浅者。
23 防风导赤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竹叶3片、灯草3茎,水煎服。
热不甚者,去黄芩、赤芍、羌活。
24 各家论述生地黄滋肾水以济心火,木通泻心火于小肠,防风宣达肝木之气,甘草和中缓肝,黄芩保肺清肺气,赤芍敛肝靖血热,羌活助防风以达肝气,且祛外风,竹叶达肝气,灯草除心火于下极。
25 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3 《观聚方要补》卷十引《局方》 31 组成
导赤散加防风。
32 主治小儿初惊。
33 附注《朱氏集验方》本方用法:每服三钱,水1盏,竹叶少许同煎。
古籍中的防风导赤散 《婴童百问》:[卷之二]惊风第二十问证用之。热甚心经烦渴者,至宝丹解之,羌活散、防风导赤散、蝉蜕钩藤饮、天麻丸等剂,皆可服。大便秘涩者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二·肝脏部惊]急惊南星、半夏入姜汁、竹沥灌之,更灸印堂。初惊用防风导赤散∶生干地黄、川木通、防风、甘草等分,用竹叶三
《丹溪治法心要》:[卷八·小儿科]急慢惊风(第二)许,猪乳汁调稀,抹入口中,入麝香尤妙。初惊用防风导赤散,生干地黄、川芎、木通、防风、甘草等分,用三
《保婴撮要》:[卷三]惊风甘草(减半)上生姜、薄荷水煎,治惊热加蝉蜕。防风导赤散治初惊。生地黄木通(去节)防风甘草(各等分)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二·肝脏部惊]急惊目录 1 拼音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防风饮 21 处方 22 炮制 23 功能主治 24 防风饮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圣济总录》卷九:防风饮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防风饮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防风饮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防风饮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圣济总录》卷十二:防风饮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防风饮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眼科全书》卷五 61 组成 62 主治 63 防风饮的用法用量 64 用药禁忌 7 《圣济总录》卷十五 71 组成 72 主治 73 防风饮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75 附注 8 《外台》卷十五引《延年秘录》 81 防风饮的别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防风饮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86 用药禁忌 87 附注 9 《证治宝鉴》卷一 91 组成 92 主治 93 防风饮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防风饮 1 拼音
fáng fēng yǐn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防风饮21 处方
防风(去叉)、当归(切焙)、白术、麻黄(去节先煎掠去沫焙)、赤茯苓(去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山茱萸(去核)、黄芩(去心),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大黄(炒),各三分。熟地黄(焙一两)。
22 炮制上锉如麻豆大。
23 功能主治治中风,发热无汗,肢节烦疼,腹内急痛,大小便秘涩。
24 防风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切碎,大枣二枚,掰破,煎至八分,去滓,温服,空心日晚各一。
25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3 《圣济总录》卷九:防风饮31 处方
防风(去叉)1两,白术1两,芎1两,白芷1两,牛膝(切,酒浸,焙)1两,狗脊(去毛)1两,萆薢1两,葛根(锉)1两,人参1两,羌活(去芦头)1两,薏苡仁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2两,麻黄(去节,先煮去上沫,焙)3两,石膏3两,桂(去粗皮)3两。
32 制法上为粗末。
33 功能主治偏风,半身不随,筋脉抽牵,行履不得。
34 防风饮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切),煎取8分,去滓,空腹温服。
35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4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防风饮41 处方
防风(去叉)2两,升麻2两,桂(去粗皮)2两,白石脂(研)2两,当归(切,焙)2两,槟榔(锉)2两,桑根白皮(锉,炒)2两,干木瓜2两,人参2两,黄连(去须)2两,羌活(去芦头)2两,芎(锉)2两,天雄(炮裂,去皮脐)2两,黄芩(去黑心)1两,远志(去心)半两。
42 制法上为粗末。
43 功能主治齿痛舌痒,食物不得。
44 防风饮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5片,煎取7分,去滓温服。
45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5 《圣济总录》卷十二:防风饮51 处方
防风(去叉)1两,当归(切,焙)1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1两,白术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山茱萸1两,黄芩(去黑心)1两,人参3分,甘草(炙)3分,大黄(锉,炒)3分,熟干地黄(焙)1两。
52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53 功能主治中风发热,无汗,肢节烦疼,腹内急痛,大小便秘涩。
54 防风饮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2枚(擘破),生姜半分(切),煎至8分,去滓温服,空心,日晚各1次。
55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6 《眼科全书》卷五 61 组成
人参8分,当归8分,黄耆8分,甘草8分,防风5分,黄柏5分,蔓荆子3分,细辛3分。
62 主治拳毛倒睫外障。
63 防风饮的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温服。
64 用药禁忌须避风忌口。
7 《圣济总录》卷十五 71 组成防风(去叉)1两,龙骨(去土)2两,升麻1两,赤芍药1两,黄芩(去黑心)1两,葛根(锉)1两半,石膏(碎)1两半。
72 主治首风,脑项掣痛。
73 防风饮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加堇竹沥半合,更煎12沸,去滓,空心、日午、夜卧温服。
74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75 附注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防风散”。
8 《外台》卷十五引《延年秘录》 81 防风饮的别名防风饮子
82 组成防风2两,人参2两,橘皮2两,白术3两,茯神3两,生姜4两。
83 主治风痰气,发即头旋,呕吐不食。
84 防风饮的用法用量以水6升,煮取3升,去滓,分温4服,中间任食,1日令尽。
85 制备方法上切。
86 用药禁忌忌大醋、桃、李、雀肉、蒜、面等物。
87 附注防风饮子(《奇效良方》卷二十五)。
9 《证治宝鉴》卷一 91 组成四君子汤加防风、羚羊角、犀角、苡仁、大黄、川芎、当归、牛膝、杏仁、麻黄、麦冬、半夏、生姜。
92 主治肝风挛痛,痰壅食少。
93 防风饮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古籍中的防风饮 《审视瑶函》:[卷二]内急外弛之病以三棱针。刺拨出血。以左手大指甲迎其针锋。后以黄防风饮子主之。无比蔓荆子汤主之。决明益阴丸主之。菊花
《圣济总录》:[卷第一十二]中风发热中风发热无汗。肢节烦疼。腹内急痛。大小便秘涩。防风饮方防风(去叉)当归(切焙)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
《圣济总录》:[卷第二十]风湿痹身体手足不随痹,半身不随,不能语言,四肢麻木,或不知痛痒。防风饮方。防风(去叉一两)麻黄(去节,汤煮,掠去沫,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九]牙齿疼痛五七沸,热漱牙疼处立效。治齿痛舌痒,食物不得。防风饮方防风(去叉)升麻桂(去粗皮)白石脂(研)当归
《普济方》:[卷四十七头门]风头旋(附论)《圣济总录》卷五十四:疏风散处方牵牛子(微炒)30克大黄(锉,炒)30克槟榔15克(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0克制法上四味,捣罗为散。功能主治理气通便。治三焦气约,大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生姜、蜜水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疏风散处方防风荆芥薄荷黄芩甘草赤芍归尾灯心白蒺藜功能主治疏风祛湿。治酒皶鼻。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医略六书》卷三十方名疏风散组成防风1两半,桔梗8钱,嘉蚕1两半,蝉衣1两半,茯苓1两半(去木),甘草5钱。主治产后风闭不语,脉浮涩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煎去滓,冲竹沥1匙,姜汁少许,温服。制备方法上为散。各家论述产后心脾受风,舌本强硬,乃会厌闭塞,故舌强不语焉。防风疏散风邪之闭塞,桔梗开提血气不行,嘉蚕散经络之风,蝉衣散皮肤之风,茯神通心气以利神机,甘草缓脾气以和胃肠,更冲生姜汁温豁痰涎,甜竹沥凉滋心液也。为散水煎,俾风邪散而心液通,则脾气运而舌木柔和,痰涎自化,何不语之有哉。《痘疹仁端录》卷十六方名疏风散组成连翘、防风、荆芥、当归、元参、桔梗、葛根、杏仁、黄芩、薄荷、牛蒡、知母、甘草。主治小儿麻疹,发热咳嗽,气逆作呕,腹痛者。用法用量加葱、姜,水煎服。服后微汗为度。用药禁忌忌风寒。《麻疹备要方论》方名疏风散组成羌活、当归、白芍、连翘、升麻、苍术、干葛、生地、柴胡、甘草。主治麻疹收没后,生疮,发热不退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治疹全书》卷下方名疏风散组成羌活、升麻、柴胡、葛根、当归、白芷、生地、苍术、黄柏、茯苓、连翘、银花。主治疹后遍身生疮,其热不退,法当解表,茍使不治,则年年至期而生疮者。用法用量上为散服。《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方名疏风散组成防风、犀角、麻黄(去节)、人参、当归、川芎、羌活、远志(去心)、茯神(去木)、甘草(炙)各等分。主治小儿五脏中风,身体不能自收,冒闷不知疼痛,口
详见百科词条:疏风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1:09:37 共126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主产于东北、河北、四川、云南。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解表祛风,胜湿,止痒,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现代应用:头痛、风湿关节炎、霉菌性阴道炎、面瘫、扁平疣、肠胀气、皮肤病。
传统医学认为,防风乃风药卒使,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但阴虚火旺、血虚发痉者慎用。
防风是《中国药典》收载中药,具有有法定标准,说明防风是一个被广泛应用,具有临床价值的一味中药。防风属伞形科植物,入药的为防风植物的干燥根。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可见防风具有祛除风湿之功,同时止弊痛。
防风,顾名思义,是治风止痛的药物。它既能祛风寒而解表,又能祛风湿而止痛。 因它微温而不燥,药性较为缓和,故又可用于风热痈盛、目赤肿痛、咽喉不利等症,可与荆芥、薄荷、连翘、山栀、黄芩等同用。防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等症。
《内经》曰∶风为百病之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称 防风治周身之风,乃风药之统领也 。可见古人对防风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我举几个例子:
1、《本草汇言》:防风,散风寒湿痹之药也;2、《本草正》:防风,用此者用其气平散风,虽膀胱脾胃经药,然随诸经之药,各经皆至;3、《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4、《长沙药解》:行经络,逐湿*,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孪,活肢节,起瘫痪,敛自汗、盗汗,断漏下、崩中;等等,书中记载的防风的用途还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览。
防风在现代中药制剂也有广泛应用,比较经典的中成药制剂有:
防风通圣 丸(颗粒)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组方十七味药,其中便用到了防风、荆芥穗、 薄荷、 栀子、 黄芩等,便是取防风辛散微温,甘缓不峻,善祛风解表胜湿只之功。
玉屏风丸 (颗粒、胶囊、滴丸、软胶囊、口服液等)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㿠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组方:黄芪、防风、白术(炒),方中防风走肌表而散风邪,是为佐使药。有研究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之功效,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
九味羌活 丸(片、颗粒、口服液、软胶囊等)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组方:羌活、防风、细辛、苍术、白芷、川芎、黄芩、生地、甘草。方中羌活辛苦性温,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为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故为君药。防风辛甘性温,为风药中之润剂,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与苍术同为臣药。
在回答涉及中药的问题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拓宽了我对每一味中药认识,同样一味药与不同的药材相组,却起到不同的功效,让我感受到中医中药的博大精深,越发觉得现代我们对中医中药在运用过程中是否遵循了中医理论是影响中医中药疗效的关键。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认识,并去粗取精,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发掘并发扬光大,让中药真正的为我们所用。
防风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中医药常用的处方药。性味与归经为辛,甘,微温。入膀胱,肝,脾经。功效有祛风解表,胜湿解痉,止泻止血等。应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风湿痹症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又有止泻止血,又能祛风湿,发汗解表,能升脾阳等功效。阴虚血热火旺慎用。|
防风,是一种药草的名字,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主产于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生用。
防风功效作用: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防风可以祛风湿止痛,它常常和羌活、防己等来配合治疗风湿痹痛等疾病。
中药防风的作用是:发表、祛风、除湿。属解表药下分类辛温解表药。
1)治自汗:防风、 黄芪 各30克, 白术 60克。每服9克,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丹溪心法》玉屏风散)
2)偏正头风,痛不可忍者:防风、 白芷 各120克。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空心服。未愈连进三服。(《普济方》)
3)眼暴赤暴肿:防风、 羌活 、 黄芩 、 黄连 各30克。水煎,食后温服。(《活法机要》散热饮子)
4)治泄痢飨泻,身热,脉弦,腹痛而渴及头痛微汗:防风、 芍药 、黄芩各30克。每服15克或30克,水三盏,煎至一盏,温酒服。(《保命集》防风芍药汤)
5)治老人大肠秘涩:防风、 枳壳 (麸炒)各30克, 甘草 15克。为末,每食前白汤服6克。(《简便单方》)
中药防风主要治以上病症,暂时没有听过可治风湿,但它有除湿功效。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有祛风解表,除湿止痛,舒肝解痉的作用。
防风有解表散风寒,又可以发散风热,中医里经常用于治疗感冒风寒,头痛身痛,发热恶汗,目赤咽痛等。
防风有祛风止痛的作用,常常和其他药物搭配,用于治疗风湿痹痛。
因防风性温,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阴虚火旺的人不宜服用,
防风只是一位法风法汗的一位解表药,单药使用,不代表就能有除风湿的作用,得需要多位中药的搭配组合,才能起到除去风湿的作用
书方记载外,草药辩像追加一条一解毒神药。<砒霜>推而广义:血液骨髓里一切毒,可解。望秘之。勿传外人。惜惜!玉屏风散学院派未知一傻瓜!潮州风阳教秘诀!
《本草纲目》里边讲的很清楚,很多中药学医书上都有介绍。
除风湿要弄清楚是风还是湿还是寒。得找个明白的中医才能搞清楚!
中药防风,古代传说中部落酋长名;也是一种药草的名字,主产于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生用。中药防风有什么功效作用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中药防风的功效及作用。
中药防风的功效
药名:防风。
别名: 山芹菜、白毛草、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韭、百种、屏风、关防风、川防风、云防风、东防风。
汉语拼音:fang feng
英文名: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Root, Root of 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
生态环境:生于草原、丘陵和多古砾山坡上。
采收和储藏:一般于地苛种第2年的冬季收获,如选地不当或管理不善,则需3-4年收获。采挖后,去掉残茎、须根及泥土,晒至九成干时,按粗细长短分别扎成小捆,再晒或炕干。
中药防风的作用
①解热作用对人工发热家兔,经口给予关防风煎剂或浸剂,有明显解热作用,煎剂的作用较浸剂好。
②镇痛作用小鼠灌服防风(品种未鉴定)50%乙醇浸出液(蒸去乙醇),能明显提高痛阈(电刺激鼠尾法),皮下注射同样有效。
③抗菌作用新鲜关防风榨出液在体外试验,对绿脓杆菌及金**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
品种未经鉴定的防风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及痢疾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关防风醇浸膏给家兔皮下注射,对血糖无影响。
镇痛作用
1、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取体重18-21g小鼠24只均分二组,分别po防风水煎剂(1ml含2g生药)40g/kg和同体积水。1小时后ip05%醋酸02ml/20g,观察20分钟内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结果防风组小鼠扭体反应数为114±18次,明显低于对照组192±24次(P<005)。
2、对小鼠痛阈的影响: 采用热板法测定痛阈,其条件是热板温度为55±05℃。取体重18-20g雌性小鼠,经预测反应潜伏期后挑选其反应潜伏期不超过30s的小鼠20只,均分二组,分别po防风水煎剂相当生药40g/kg及同体积水,测定给药前后小鼠反应潜伏期,结果见表2,防风组小鼠的反应潜伏期在服药后60s及90s均明显延长,(P<005)。
3、电刺激鼠尾法:电刺激鼠尾法表明,防冈乙醇浸剂给小白鼠ig2118g/kg及sc4236g/kg,均有一定镇痛作用,给药后镇痛率分别为464%和567%,60分钟后的镇痛率则分别39O%与533%。
镇静作用
1、对戊巴比妥钠阈下睡眠剂量的影响: 取体重20-28g小鼠40只均分二组,分别po防风水煎剂相当40g/kg和同体积水后1小时,ip戊巴比妥钠35mg/kg,记录15分钟内动物入睡数,以翻正反射消失1分钟以上为入睡指标。结果防风组入睡小鼠(17只,85%)比对照组(17只,35%)明显增加(P<001)。
2、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取体重20-22g小鼠24只均分二组,分别po防风水煎剂相当40g/kg和同体积水后50分钟,记录10分钟内小鼠活动次数。结果防风组为2263±359、对照组为3267±277,可见防风使小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P<001)。
抗炎作用
取体重24g-26g雄性小鼠20只均分二组,剂量同上,l小时后,用巴豆油合剂25ul涂右耳致炎,4小时处死小鼠,称重并观察炎症反应程度。结果防风组的肿胀程度(139±09mg)明显低于对照组(184±12mg)(P<005)。
体外抑菌试验: 采用平板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防风对金**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二种霉菌(产黄青霉、杂色曲霉)等有抑菌作用,而对流感杆菌、伤寒杆菌、福氏及志贺氏痢疾杆菌无抑菌作用。
抗过敏作用
1、对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
取体重25-28g雄性小鼠20只均分二组,用5%DNCB丙酮溶液001ml背部皮肤致敏,次日再致敏一次,5天开始给药,防风组小鼠每日po防风20g/kg,对照组服用同体积水,连续给药7天,在末次给药后用1%DNCB丙酮002ml涂右耳,20小时处死小鼠取左右耳片(直径8mm)称重,以二耳片重量之差表示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程度。结果防风组为290±045mg,明显低于对照组488±078mg(P<005),说明防风有抑制DNCB所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
2、对致敏豚鼠离体气管、回肠平滑肌过敏性收缩的影响:
取体重250g-350g豚鼠10只,于每只豚鼠腹腔注射5%卵蛋白1ml,同时二后腿各注射04ml致敏,4周后进行豚鼠离体气管回肠平滑肌过敏性收缩试验。结果,气管收缩(28±05mm),比对照试验(78±07mm)明显降低。回肠收缩试验结果,10段回肠收缩高度为318±43mm比对照组10段回肠收缩高度(424±52mm)明显降低。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取体重23-25g小鼠24只分2组,每日ig给药1次,连服4天,在末次给药后同时ip5%鸡红细胞液05ml再处死,计算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
解热作用
将家兔用三联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制成动物致热模型。Ip关防风水煎液2g/kg,以安替匹林和生理盐水作对照。防风水煎液在1-2小时内解热作用明显。
本文2023-08-05 09:05:2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