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著名英雄人物
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中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当中,有军职干部3名,师职干部10余名,团职干部200多名。
烈士当中,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战友伤、自己上、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有双腿伤、忍痛爬、捐躯开路的许家朋,有子弹打光拉响手榴弹冲向敌人的孙占元,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战终日、歼顽敌、屡建战功的杨春增,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有:邱少云 黄继光 杨根思 罗盛教 毛岸英等。
志愿军英雄故事
杨根思(1922--1950)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他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抗美援朝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 在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在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这是敌人南逃的必经之地。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先后连续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且弹药用尽。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铜梁(现为重庆铜梁)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
黄继光(1930年--1952年)原名黄积广,四川中江县人。1949年参加革命,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代理班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上甘岭战役。由于多次出色完成任务,他两次被评为工作模范并荣立三等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5979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半山腰被敌机枪火力点压制,前进受阻。危急中,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爆破任务。他勇敢地冲向敌地堡,用手雷炸毁敌几个火力点后,敌一残存的火力点还在顽抗,部队前进依然困难。此时,黄继光身上已经7处负伤,手雷也已全部用光。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他忍住巨痛英勇地扑向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敌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壮烈献身精神的鼓舞下,反击部队迅速全歼美7师5个连,夺回阵地。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党员,青年团中央授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为缅怀英雄,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其家乡中江县兴发乡也改名为继光乡。
许家朋(1931-1953)安徽省绩溪县人,1951年5月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0团第9连战士。 1953年7月6日夜,在反击石砚洞北山战斗中,他所在的突击排突入敌阵地后,为敌暗堡猛烈的机枪火力所阻,爆破手爆破未成,英勇牺牲。许家朋从牺牲的爆破手身边拿起炸药包向敌暗堡扑去,在距敌10余米处两腿负伤,就夹着炸药包爬行。在逼近敌暗堡后,发现炸药包受潮失效,他猛然挺立起来,扑向敌碉堡机枪眼,双手紧抱敌机枪脚,胸膛紧抵枪口,整个上身都钻进了枪眼,阻止了敌人机枪发射,保证了攻击部队迅速攻占主峰,全歼守故100余人。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张桃芳(1931-2007)江苏兴化人。22岁的年轻战士,志愿军214团8连狙击手张桃芳,就是他在金化郡上甘岭狙击战中,用442发子弹,歼敌214名,创造了朝鲜前线我军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 1954年,24军选拔战斗英雄支援空军飞行员队伍建设,经过体检,214团仅张桃芳一人合格,进入徐州第5航空预备学校和济南空军第5航校1团学习。1956年加入中国***。在空军高密第1训练基地担任歼击机飞行员,飞行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歼击机,但在随后换装新式歼击机后,身体不适应高空缺氧,由空军司令刘亚楼亲自批示,转到防空兵,任防空兵某部营长,后来历任坊基地警卫连副指导员、上海空军政治学校学员、山东潍县基地警卫连指导员、济空地空导弹第九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地空导弹九团副团长等职务。 1985年6月,张桃芳退职休养。
吕松山,山东省牟平县人。1944年参加革命,原先是一个油脂工厂的技术工人。美国帝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朝鲜战争以后,他便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在一个战斗连队里,当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战斗小组长”,屡立战功,2007年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王凤江,开国英雄中被志愿军总部记特等功的王凤江烈士。1950年9月26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血战武家小庙英雄王凤江的战斗剪影》,使这位战斗英雄在全国闻名遐迩。
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肇州县。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历任热辽军区第三师第十旅战士、战斗组长,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五师第十四团班长、副排长、排长。解放战争中,王凤江英勇作战,先后荣立大功四次、小功七次。
1950年9月,他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同年,他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三十九军第一一六师第三四七团七连副连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王凤江参加了第一至第三次战役。1951年1月3日,在釜谷里战斗中,他率突击队攻占敌高地时中弹牺牲,年仅26岁,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志愿军三十九军党委授予王凤江“保国英雄”光荣称号。
杨连弟,从登高英雄到志愿军一级英雄
1919年,杨连弟出生于天津北运河畔北仓村,家境贫寒。1943年,杨连弟被日伪当局抓去当电业工人,爬杆架线。他终日奔波劳碌,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后来,他在建筑工地当架子工。垒台搭架、登梯爬高成为他独特的本领。
1950年9月25日,杨连弟出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铁道兵一师一团一连副连长。
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展开,铁路、桥梁大部分被敌机炸毁,前方供应中断,杨连弟所在部队参加龙津桥抢修。由于缺少备用枕木,杨连弟冒着敌机轰炸,顺着一根由桥墩垂下的半截钢轨爬上17米高的下行线桥墩,取下40多根枕木,解决了工程急需,赢得了抢修时间。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被赶至“三八”线附近的“联合国军”为挽回败局,对志愿军后方补给线实施狂轰滥炸,炸毁了钢铁运输线上的重要桥梁之一清川江大桥。
运输中断,上级命令一连在80天内修复。杨连弟奉命带一个排抢修清川江大桥。这时,恰逢朝鲜4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他们先后搭浮桥12次,均被冲毁。最后,杨连弟创造了修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钢轨架浮桥”的方法,终于使中断的清川江大桥胜利通车,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小时。杨连弟荣立一次大功、两次小功。他领导的一排荣立集体功。
1952年3月,杨连弟所在部队进驻百岭川桥。该桥位于半径500米的弯道上,东靠峭壁,西临清川江,是满浦线上的枢纽。十座桥墩中,有五座已被炸坏,钢轨、枕木散落各处。5月15日上午,连里召开支委会,中间休息时,杨连弟因桥上有一个班正在起梁,就到桥上去看。他发现新修的第三孔钢梁由于过车多、负重大,移动了5厘米,就和战士们抬着压机上桥,准备移正钢梁。就在这时,一颗定时炸弹突然爆炸,一块弹片击中他的头部,他当场牺牲,时年33岁。
杨连弟牺牲后,志愿军总部为杨连弟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连队为“杨连弟连”。为了纪念杨连弟,铁道部接受群众建议,将陇海铁路八号桥命名为“杨连弟桥”,并在桥头建立纪念碑和烈士塑像。
1953年3月15日,杨连弟的灵柩从朝鲜清川江畔运回祖国,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6月25日,朝鲜政府追授杨连弟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1、邱少云
他是重庆市铜梁区人。早年加入过川军,后在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时,归顺我党,成为我军一员,之后还参加了四川剿匪战,取得击毙匪首十人。在抗美援朝战役爆发后,邱少云任志愿军第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九连战士。 然而在一次战斗中,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他遭到了敌人火炮攻击,身体被火烧着了,他隐忍剧痛,趴在草丛堆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年仅26岁。
2、伍先华
他是四川人,在抗美援朝战役中,他是志愿军中一位出色的爆破手。在朝鲜战场上的官岱里反击战中,为了突破敌军防线,伍先华担任爆破任务,负责炸掉敌人的防御阵地,然而,在爆破过程中,他不怕牺牲,身中数弹,靠爬行一步一步,接近敌人的堡垒,与40名敌人同归于尽,时年25岁。
3、杨宝山
他是吉林省敦化县大石头镇人。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第141师第422团第5连连长。1951年10月1日,在秋季防御战役坚守天 德山阵地的战斗中,他指挥全连与敌军激战8个小时,打退敌人11次冲击,歼敌300余人。次日拂晓前,他又带领40多战士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歼灭敌人80余名。10月3日,敌人又发起更为疯狂的进攻。最后,他在全连人员大部分伤亡、弹药耗尽的恶劣情况下,销毁文件,砸坏手枪,抱起石头砸向敌群,只身与敌激战,壮烈牺牲。
1、黄继光
黄继光(1931年2月24日~1952年10月20日),生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通讯员。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2、邱少云
邱少云(1926年~1952年10月12日),男,汉族,中共党员,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原四川铜梁县关溅乡 )玉屏村邱家沟,革命烈士。
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年仅26岁。
3、孙占元
孙占元(1925年一1952年10月14日),汉族,河南林州市临淇镇三弓水村人(现更名为占元村),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他作战勇敢,机智顽强,先后5次立功。1952年10月14日,孙占元在上甘岭战役中壮烈牺牲,为了纪念他,他的家乡三弓水村改为占元村。
4、于喜田
于喜田,男,1945年7月参加革命,中国***党员,志愿军第二十七军第八十一师第二四二团第八连连长。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他们连奉命攻占7954高地。他指挥突击班连续冲击。全歼守敌,并俘敌20余人,按时攻占了高地。战役第二阶段,他们连奉命攻占鸡鸣山。
他带领全连连续攻下11个山头,打垮敌人1个营,夺取了鸡鸣山。转入运动防御作战后,在反击7801高地战斗中,他胃病发作又负了伤,仍带领部队攻占了高地,终于昏倒在高地上。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5、王兴记
王兴记,男,江苏省东台市人,一九二三年五月出生,一九四二年七月参加革命,中国***党员,志愿军第二十军第五十九师第一七七团第二营政治教导员。
在第二次战次中,他身先士卒,鼓舞士气,保证部队坚守阵地七天七夜,圆满完成了阻击任务。立特等功,获一级模范称号。
-黄继光
-邱少云
-孙占元
-于喜田
-王兴记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著名英雄人物
本文2023-11-05 00:29: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0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