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猪肉是什么地位?古人是怎么对待猪肉的?
猪肉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食材,它的取材和制作相对来说都不是很难,很多菜品中间都会用到猪肉。现在的猪肉还会分很多种类,有根据质量高低分,有根据产地分,还有根据部位的不同分。然而,现在我们日常食用的猪肉,在古代,却并不是像现在这样普遍和普及,就比如苏东坡的东坡肉,都是因为猪肉又好又便宜却没人吃,自己买回来研究出来的。那么在古代,猪肉又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我们现在对待猪肉,就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物品,其实不管是猪肉羊肉牛肉,如果不是有特定的民族习惯或者宗教习惯,这些都没什么区别。然而在古代,那可是个等级划分很严格的时代,有些朝代连穿衣服的颜色都有明确规定,衣服的样式、花纹等,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穿到做工精细的衣服的。
饮食也是一样。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这句话大致意思很多人能够看的明白,就是有一些具体词语不太明白。天子能吃的自然是最好的,即所谓的“太牢”,这并不是某一种动物,而是牛、羊、猪的合称,太牢是帝王祭祀的时候所使用的祭品,因为在祭祀之前,要把这些动物养在牢中,而又根据祭祀者、祭祀对象的不同,分有不同的规格和名称,上面所说是太牢,还有少牢,即诸侯祭祀用的,只有羊和猪。
猪,在古代叫做“豕”,但也并不是只有这一种称呼,还有诸如彘、豚、肫等,还有很多外号一样的称呼,而且根据地域的不同,叫法也不同。这种情况现在仍然存在,比如面对一个学名马铃薯的生物,你会叫什么有的就叫马铃薯,有的会叫土豆,还有的会叫洋山芋。
还记得在司马迁笔下的鸿门宴上,项羽曾经赏赐给樊哙酒和生猪腿吗樊哙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就那么喝下去吃下去了,的确是让人心生敬佩,连项羽也不得不正视起来,但问题是,项羽绝不是一开始就看得起樊哙的,想想看,如果你是樊哙,你拿到全生的猪腿,说不定还是刚刚杀的猪,上面还带着血腥气味,你还认为这是别人在欣赏你吗内心不知道刷过多少个黑人问号了。
猪肉在古代是比不过牛羊肉的地位的,虽然马牛羊猪狗鸡六牲都是古代所驯养的用以获取肉食的动物,但是高低贵贱也分得很清楚,我们现在虽然觉得没什么大惊小怪,但是古代的等级思想还是会影响到今天各种肉类的价格。
牛羊肉之所以在古代贵,我们可以考虑一个词,物以稀为贵,这并不是说牛羊不多,而是说能吃的牛羊肉不多。牛在古代那可是生产力啊,农耕时代没有牛犁地的话,人早就不知道饿死多少了,汉朝时期立法对牛进行保护,如果杀了牛,那可是要偿命的,后果非常严重。而唐宋时期,除了病死的牛,其他的一律不允许杀,如此一来,牛肉珍贵自然也就有自己的道理了。就连现在,在很多农村地区,家里面仍旧养着牛,每天喂食,如果不得已卖掉,还会心疼好一阵。
因为不能杀牛吃牛肉,那目光也就转向了羊肉,宋朝时期,比如宋真宗、宋仁宗,每天宰杀的羊多达数百只,皇帝都如此了,下面自然也会跟风效仿,羊肉出现的频率和出现的场合自然也就越来越多,而且都是一些人生中重要的场合,而且如果没有羊肉,说出去都还嫌丢人的。
而猪,之所以地位这么低,是因为猪一点也不挑食,不像牛羊那样,所以猪很好养活,有的时候,猪连粪便都不挑,这样长起来的猪,猪肉也好不到哪里去,心里还会膈应得慌,作为地位卓然的贵族们,谁也不愿意去碰。直到东坡肉的诞生,让猪肉终于能够出现在更多人的食谱上,但即便如此,还是敌不过牛羊肉。
1、猪在古代有很多称谓,使用频率仅次于“猪”的是“豕”,还被叫做豚 ,彘,豨,别称刚鬣。又名“印忠”、“汤盎”、“黑面郎”及“黑爷”。
2、“猪 ”是大家经常吃的一种肉食,但在明朝时期,朱元璋的姓氏和动物猪同音,所以当时如果喊“猪”的话,是对朱元璋的一种不尊重的行为。在古代人眼中,尊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名字和皇上相撞,就更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为了忌讳,就会改掉之前的名字,于是就把猪的名字改成“彘”。
3、猪是最早和人类有关系的动物之一,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家畜,特别是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民间被称为六畜之首。
<蜀记>曰:羽初出军围樊,梦猪啮其足,语子平曰:‘吾今年衰矣,然不得还!’
《三国演义》第七十三节
且说关公是日祭了“帅”字大旗,假寐于帐中。忽见一猪,其大如牛,浑身黑色,奔入帐中,径咬云长之足。云长大怒,急拔剑斩之,声如裂帛。霎然惊觉,乃是一梦。便觉左足阴阴疼痛,心中大疑。唤关平至,以梦告之。平对曰:“猪亦有龙象。龙附足,乃升腾之意,不必疑忌。”云长聚多官于帐下,告以梦兆。或言吉祥者,或言不祥者,众论不一。云长曰:“吾大丈夫,年近六旬,即死何憾!”正言间,蜀使至,传汉中王旨,拜云长为前将军,假节钺,都督荆襄九郡事。云长受命讫,众官拜贺曰:“此足见猪龙之瑞也。”于是云长坦然不疑,遂起兵奔襄阳大路而来。
古代猪肉是什么地位?古人是怎么对待猪肉的?
本文2023-11-05 00:33:4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01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