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5浏览:4收藏

怎样认识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第1张

阴阳与五行,最初都是一种生活概念,它是唯物的,在历史上起了反神权、反迷信思想的进步作用,祖国医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承认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而且事物内部都包含着阴阳两种对立势力的相互依存和斗争。

中医应用这个观点,指导防病治病的实践,在历史上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曾起过积极的作用,这是应当肯定的。》》》

中医学说中的四大病因

阴阳五行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相互关系与变化,它在历史上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临床实践中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是,限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摆脱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影响。特别是五行学说,由于它采用了直观的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一切事物全部分为五类,机械地纳入五行之中,从而不能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以五行相乘相侮来归纳一切事物之间 的关系,把事物本来的辩论法变成循环无端的周而复始的呆板的公式,从而掺入了形而上学的内容。所以,我们对阴阳五行学,既要懂得它的原意,更要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便更好地发掘祖国医学宝库,为我国乃至世界医学作出贡献。》》》

中医五行之木

阴阳源於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例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

阴阳学说亦应用於中医学上,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的规律。 简单来说,阴是指人体实质的物质,即体液,包括血液、津液、泪水、鼻水、内分泌,甚至男性的精液。至於阳,则指人体非实质的物质,即身体的机能和气。 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调,则百病丛生。

中医的五行学说,许多人认为十分抽象,难以明白。其实,五行学说是一套和西方医学截然不同的理论,用的是另一种语言,另一套代号。就如代数用XYZ,化学将水解释为H2O,都是一种代号,我们必须首先要明白那套语言,才能明白背後的理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中医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诞生,是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

中医学利用这五种元素的特性来形容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间的关系、生理现象以及病理变化。实际应用上,调理身体/治病时,某些器官若有病,可能需要针对另一器官。五行属性脏腑特性木肝胆肝的特性是怕郁结,要像树木般得到舒展火心小肠心推动气血温暖整个人土脾胃脾主消化吸收,滋润身体,如大地孕育万物金肺大肠肺主声,肺气宜清,如金属般铿锵有声水肾膀胱生命的本源来自水,而肾属先天的本源

五行学说为中医哲学思想五行理论在医学上的应用,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的病因病机等,为中医基础学术理论。

阴阳学说是以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来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的变化,从而说明人体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中国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扩展资料:

五行学说的应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火有温热、向上、光明的特性,心主血脉以维持体温恒定,心主神明以为脏腑之主,故以心属火。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五行学说除以五行特性类比五脏的生理特点,确定五脏的五行属性外,还以五脏为中心,推演络绎整个人体的各种组织结构与功能,将人体的形体、官窍、精神、情志等分归于五脏,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

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五行学说不仅用五行特性说明五脏的功能特点,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想。我整理了中医阴阳五行关系图解,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中医阴阳五行关系图解

相生相克。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助长之作用; 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即相生促发展,相克利平衡! 即相生促发展,相克利平衡! 即相生促发展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故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 我生” 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 阴——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 阳虚则外寒。阳虚——寒症——功能衰退,症状表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 畏寒肢冷、腰酸腿痛、夜尿多(五更泻)。 阴虚则内热。阴虚——热症——功能亢进,症状表现:五心烦热、面色潮红、 烦而多言、口干咽燥、渴喜冷饮、尿黄、便干。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邪正斗争,阴阳失调。里邪出表为病退,表邪入时灰病进! 防治原则: 防治原则:无病防病(病前)、既病防变(病中)、愈后防复(病后) 《黄帝内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早治!”治病求本。急治标、 缓治本。 黄帝内经》。

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生理上互相协调,病理上互相影响。 整体平衡观念: 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反映内在脏腑病变。 人体与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是一个整体,局部疾病,要放到整体环境中讨论。

 阴阳五行四季养生食物与颜色

春季:宜养肝、不动怒;多吃绿色食物:青菜、韭菜。

夏季:宜养心,注意控制情绪!勿大喜。多吃红色食物:红署、蕃茄、胡 萝卜、红辣椒、西瓜、瘦肉或红色肉类。

秋季:宜养肺、忌悲伤。白色和秋气相吻合。多吃白色食物:梨、莲子、白萝卜、 白菜、山药(横栽直长、益肾润肺补脾)。

冬季:宜养肾、防惊恐,固本扶正。多吃黑色食物:黑木耳、黑米、葵瓜籽、坚 果、紫菜、黑菇、海带等。

四季作息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早睡早起;地气上升、万物复苏处于上扬趋势!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 时在于晨!寅时肺经最活跃,闻鸡起舞、闲庭信步,春通肝气、舒肝明目!

夏天:迟睡早起;夏至过后,昼长夜短,顺应天时,夏通心气、以利养心补气。迟 睡的概念只是相对的!夏天的气和人体运动的气非常吻合。

秋天:夜卧早起,与鸡俱兴。收获之季,多采气聚气、强身健体。秋通肺气,宜滋 阴养肺利皮毛。 冬天:早睡晚起!

冬季早晨的雾、霾等各种瘴气处于下降趋势,不宜早起!特别 老年人!冬不养藏,春必病温!冬通肾气、应固精化气。冬天如果不补养 一年消耗、损伤的气血和细胞,次年春天到来,各种疾病必将复发。

 中医养生学说

1、整体平衡观念: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生理上互相协调,病理上互相影响。 整体平衡观念: 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反映内在脏腑病变。 人体与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是一个整体,局部疾病,要放到整体环境中讨论。

2、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助长之作用; 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即相生促发展,相克利平衡! 即相生促发展,相克利平衡! 即相生促发展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故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 我生” 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3、辩证施治:证,指疾病的原因和性质。不同于“症”。症是指疾病的现象, 通过望、闻、问、切来判断。同病异治;呼吸问题可能由肺、肾或心脏疾病引起。 要用不同方法解决。异病同治:85%以上的疾病与免疫失调有关。固本扶正、调节免 疫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4、阴阳学说: 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 阴——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 阳虚则外寒。阳虚——寒症——功能衰退,症状表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 畏寒肢冷、腰酸腿痛、夜尿多(五更泻)。 阴虚则内热。阴虚——热症——功能亢进,症状表现:五心烦热、面色潮红、 烦而多言、口干咽燥、渴喜冷饮、尿黄、便干。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邪正斗争,阴阳失调。里邪出表为病退,表邪入时灰病进! 防治原则: 防治原则:无病防病(病前)、既病防变(病中)、愈后防复(病后) 《黄帝内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早治!”治病求本。急治标、 缓治本。 黄帝内经》。

猜你感兴趣:

1中医阴阳五行八卦理论

2中医阴阳五行图

3阴阳五行与中医怎样分类

4中医阴阳五行图解设计图

5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

6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图表

怎样认识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与五行,最初都是一种生活概念,它是唯物的,在历史上起了反神权、反迷信思想的进步作用,祖国医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