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之名最早是出现在宋代洪迈所著的什么中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5浏览:3收藏

八段锦之名最早是出现在宋代洪迈所著的什么中,第1张

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中。

“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说明八段锦在北宋已流传于世,并有坐势和立势之分。

八段锦是一种在中国古代发明的健身方法,由八种肢体动作组成,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八段锦有人认为是气功的一种。也有演变成中国武术一种。

八段锦和五禽戏、太极拳等,都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健身方法。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育委员会发出通知,把八段锦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八段锦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八段锦”这个名字,一般认为有两层意思:

1、表示这是一种集锦多种练习方法的功法;

2、源自一种名为“八段锦”的织锦,表示练习时动作连绵。

扩展资料:

历史

传说中八段锦是由岳飞创制的,也有传说八段锦是由唐代的钟离权创造的,但这些说法并不十分可信。在魏晋许逊的《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中,有关于八段锦形式锻炼方法的记载。但最早出现“八段锦”名目的是宋代洪迈著《夷坚志》一书。

在宋代的道教养身书也记载有相类似的健身方法,如曾慥辑的《道枢》等。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八段锦是在宋朝创制的。

现在流传的站式八段锦,一般是来源于清代梁世昌所编《易筋经图说》的附录《八段锦》。但作者不详。

八段锦源流于北宋,共八百多年的历史。

八段锦是我国民间喜闻乐见的健身运动,它简单易学,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频繁的出现在朱熹,洪迈等文人墨客的记述中。所谓“八段锦”并不只是因为它有八个动作,更主要还是强调他的功法所包含的要素之多,相互间的联系之强,构成了一个内部循环的周天。正如明朝高谦在其所著《遵生八笺》中所说:“子后午前做,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如果我们单看“锦”字,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锦”左边是一个金,右边是一个“帛”,意思是用金子做的“布帛”,这表明“锦”珍贵异常。另外“锦”字还可以理解为单个导引术的汇集,就像丝帛那样连绵不断,具有相当完整性。把上面观点综合起来,我们就可以发现八段锦是一种柔韧的章法,结构轻巧细致的健身运动。

八段锦功法的特点

作为健身气功的“八段锦”集中了传统和当代八段锦的优势,套路更加体系化,编排也更加合理。充分考虑了人们的运动强度,以运动学和生理学规律。简单的讲,八段锦功法特点有几下几个方面

一、柔而不散,缓慢连贯

八段锦,首先锻炼的是人体机体的柔韧性和连贯性。所谓“柔而不散,缓慢连贯”是指练习者注意以柔和的姿态和缓慢的动作进行练习,并注意不要停顿。它要求练习者必须稳住重心,然后再调整动作。所谓“柔和”“缓慢”“连贯”都是动作提出的要求。只有做到柔而不散,缓慢连贯,才能体会到行云流水般的酣畅淋漓,才可以感知春蚕吐丝般的绵密。这时,练习者才会感觉到身体的放松,精神上为之一振,从而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强身健体。

二、动静结合,松紧适宜

八段锦第二个方面就是意念和动作的结合,将动作置于意念的支配之下,做到身心合一,手随心动,脚由心发。

阐述的“动静结合”仍是承接上节而来,讲究的是身体动作的外在表现,但是与上节有所不同。本节中的“动静结合”必须在意念引导下,才能做到连贯,达到最佳。

“松紧结合”最主要的是将意识和动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以意识来主导动作,以动作来促进意识上的放松。其中,“紧”是把握动作衔接的关键点。“松”是出发点和归宿。

在练习过程中,只有做到动静结合,松紧得当,练习者才能在练功过程中感到身心的愉悦和舒筋通络,强身健体。

三、神形合一,气寓其中

八段锦所要锻炼的三个方面是神形合一,养成自己独特的真气。这里说的“真气”与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浩然之气,是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的创造,对2000多年来中华民族思想道德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浩然之气从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产生出来的,必须经过长期修炼和积累,不能靠口头上的说话来代替。

“神为形之主,形乃神之宅”,它讲究形神合一,内外皆修。神,主要是指人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意识活动,同时也涵盖了在意识支配下的形体表现。

神和形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体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形体的领导。将形神合一做好,其中的浩然之气自然应运而生。另外,练习本功法,呼吸要顺畅,不能强行强呼。

八段锦是由八种不同动作组成的健身术,故名“八段”。因为这种健身功可以强身益寿,祛病除疾,其效果甚佳,有如展示给人们一幅绚丽多彩的锦缎,故称为“锦”。

八段锦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健身术,据有关文献记载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八段锦属于古代导引法的一种,是形体活动与呼吸运动相结合的健身法。活动肢体可以舒展筋骨,疏通经络:与呼吸相合,则可行气活血、周流营卫、斡旋气机,经常练习八段锦可起到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八段锦对人体的养生康复作用,从口诀中即可看出。例如“两手托天理三焦”,即说明双手托天的动作,对调理三焦功能是有益的。两手托天,全身伸展,又伴随深呼吸,一则有助于三焦气机运化,二则对内脏亦有按摩、调节作用,起到通经脉调气血、养脏腑的效果。同时,对腰背、骨骼也有良好作用。其他诸如“调理脾胃单举手”、“摇头摆尾去心火”等等,均是通过宣畅气血、展舒筋骸而达到养生的目的。八段锦的每一段都有锻炼的重点,而综合起来,则是对五官、头颈、躯干、四肢、腰、腹等全身各部位进行了锻炼,对相应的内脏以及气血、经络起到了保健、调理作用,是机体全面调养的健身功法。

  八段锦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什么八段锦是什么意思

 健身功法。八段锦是一种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因动作舒展优美,犹如锦缎,共八段,故而被称为八段锦。

 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现代的八段锦在内容与名称上均有所改变,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效果适合于男女老少,可使瘦者健壮,肥者减肥。

 发展:

 坐势和立势

 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说明八段锦在北宋已流传于世,并有坐势和立势之分。

 立势八段锦在养生文献上首见于南宋曾憷著《道枢·众妙篇》:“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东西独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鳝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但这一时期的八段锦没有定名,其文字也尚未歌诀化。

 南北两派

 八段锦被分为南北两派。行功时动作柔和,多采用站式动作的,被称为南派,伪托梁世昌所传;动作多马步,以刚为主的,被称为北派,附会为岳飞所传。从文献和动作上考察,不论是南派还是北派,都同出一源。其中附会的传人无文字可考证。

 八段锦究竟为何人、何时所创,尚无定论。但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导引图》可以看到,至少有4幅图势与八段锦图势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攀足固肾腰”、“左右开弓似射雕”、“背后七颠百病消”相似。

 特点:

 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

 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

 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它是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上下相随,节节贯穿。

 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

 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

 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

 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舒适自然。

 静,是指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

 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神,是指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意识活动,以及在意识支配下的形体表现。“神为形之主,形乃神之宅”。

 怎么练?

 松静自然

 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基本要领,也是最根本的法则。松,是指精神与形体两方面的放松。这里的“自然”决不能理解为“听其自然”“任其自然”,而是指“道法自然”。

 准确灵活

 准确,主要是指练功时的姿势与方法要正确,合乎规格。灵活,是指习练时对动作幅度的大小、姿势的高低、用力的大小、习练的数量、意念的运用、呼吸的调整等,都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

 练养相兼

 练,是指形体运动、呼吸调整与心理调节有机结合的锻炼过程。养,是通过上述练习,身体出现的轻松舒适、呼吸柔和、意守绵绵的静养状态。

 循序渐进

 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和数量的习练,才会做到姿势逐渐工整,方法逐步准确,动作的连贯性与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对动作要领的体会不断加深。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导引功法名·八段锦 41 功法操作 411 两手托天理三焦 412 左右开弓似射雕 413 调理脾胃臂单举 414 五劳七伤往后瞧 415 摇头摆尾去心火 416 两手攀足固肾腰 417 攒拳怒目增气力 418 背后七颠百病消 42 主治病症 43 注意事项 5 小儿指纹·八段锦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八段锦 1 拼音

bā duàn jǐn

2 英文参考

baduanji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ightsectioned exerci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ight infantile finger loops and whorl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八段锦:1导引功法名;2小儿指纹诊法。

4 导引功法名·八段锦

八段锦为传统医疗保健中一种体育方法[1]。指由8节肢体动作组成,有保健作用的导引方法[2]。

八段锦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共八节,又分武八段与文八段两种。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其名称出北宋·洪迈《夷坚志》:“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 ,行所谓八段锦者。”南宋·曾慥《道枢》辑其基本功法为: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咽津补气左右挑起手;摆鲜鱼尾所以祛心疾;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另《医方类聚》、《灵剑子导引子午记》等均载有类似功法。现在流行的是晚清时所传的歌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结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文八段又称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气。其图式出南宋·河滨丈人《摄生要义》。明·王圻《三才图会》载有类似图式并附有功法。高濂《遵生八笺》括为歌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生津。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脚频。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精。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汨汨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子后午前后,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亦附有功法八图,并于歌诀有详细注释。曹无极《万育仙书》曾转载此诀,后世流行颇广。

八段锦流传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具有简单易学之特点,且对增强体质、调节体内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有显著功效,故为一项行之有效的祛病延年的传统好功法。本功要求不可用力,动作宜柔、宜缓、呼吸要静匀细长。

41 功法操作 411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徐徐分别自左右两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叉,翻掌,掌心上托,两臂充分伸展,放松,如伸懒腰状。同时缓缓抬头上观,缓缓吸气。然后翻转掌心朝下,在身前下落,至胸前边落边翻转掌心朝上,微低头,同时缓缓呼气,眼视双手。如此反复练习4~8次。

412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

两脚平行开立,略宽于肩,成马步站式。上体正直,两手握拳,食指与拇指成“八”字撑开,两臂平屈于胸前,左臂在上,右臂在下,左手缓缓向左平推,左臂展直。同时右臂屈肘右拉,右拳停于右肋前,拳心朝上,如开弓状,眼视左手。然后复原后换右臂在上,左臂在下,接著作左拉弓状,动作同右拉弓,唯方向相反。如此左右反复操作4~8次。

413 三、调理脾胃臂单举

左手自身前成竖掌向上高举,左臂伸直后,左手翻掌上撑,指尖向右,同时右掌心向下按,指尖朝前。左手覆掌在身前落下,同时引气下行,随之全身放松,恢复自然站立。接着右手自身前成竖掌向上高举,动作同左手,唯方向相反。如此反复操作4~8次。

414 四、五劳七伤往后瞧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或叉腰。头颈带动脊柱缓缓拧转,眼视后方,同时配合吸气。头颈带动脊柱徐徐向右转,恢复前平视。同时配合呼气,全身放松。换一方向作同样动作。如此左右后瞧反复4~8次。

415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

马步站立,两手叉腰,缓缓呼气后拧腰向左,屈身下俯,将余气缓缓呼出。动作不停,头自左下方经体前至右下方;头象小勺舀水似的引颈前伸,自右侧慢慢将头抬起,同时配合吸气。拧腰向左,身体恢复马步桩,缓缓深长呼气。同时全身放松,呼气结束时,两手同时作节律性掐腰动作数次。然后换一方向作同样动作。如此左右反复操作4~8次。

416 六、两手攀足固肾腰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掌分按脐旁,两掌沿带脉分向后腰,接着上体缓缓向前倾,两膝保持挺直,同时两掌沿尾骨、大腿后侧向下 至脚跟,沿脚外侧 至脚内侧;然后上体直起,同时两手沿两大腿内侧 至脐两旁,两掌沿带脉分向后腰,以两手抵住腰骶部,上体缓缓后仰。如此反复俯仰4~8次。

417 七、攒拳怒目增气力

马步桩,两手握拳分置腰间,拳心朝上,两眼睁大。左拳向前方缓缓出击,成立拳或俯拳皆可。击出时宜微微拧腰向右,左肩19嘈f之前倾。换拳变掌,臂外旋握拳抓回,呈仰拳置于腰间。然后换右拳缓缓向前击出,动作同左拳。如此左右交替反复击出4~8次。

418 八、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或两脚相并。两臂自身侧上举过头,脚跟提起,同时配合吸气。两臂自身前下落,脚跟亦随之放下,配合呼气,全身放松。如此起落4~8次。

42 主治病症

本功法对老年病、慢性病以及颈、腰椎疾患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还能对圆背、脊柱后突等不良姿势有矫正作用。

43 注意事项

1.本功法动作简单,不强求意念,但应尽量排除杂念,以免影响效果。

2.不强求呼吸,但要求呼吸平缓细匀,有时配合动作呼吸。

3.动作要求柔和,不僵硬,不可用力。动作时要缓慢而连贯,一气呵成。

5 小儿指纹·八段锦

八段锦又称八片锦,是小儿指纹的纹形改变及其延伸方向共八种类型的合称,即小儿指纹名称[1]。鱼刺形主惊风痰热;垂针形主伤风、泄泻;水字形主食积;乙字形主肝病惊风;环形主疳积吐逆;珠形主病危[1]。此外还有乱纹形、虫纹形,计八种,故名[1]。

《四诊抉微》:“鱼刺形,主惊风、痰热;悬针形,主伤风、泄泻、积热;水字形,主食积、咳嗽、惊疳;乙字形,主肝病惊风;虫纹形,主肝虫、大肠秽积;环形,主疳积吐逆;乱纹,主虫;珠形,主死。”

八段锦之名最早是出现在宋代洪迈所著的什么中

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说明八段...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