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代的战争,黄帝大战蚩尤故事主要内容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5浏览:5收藏

远古时代的战争,黄帝大战蚩尤故事主要内容是什么?,第1张

主要内容:

黄帝姬轩辕在神农跟九黎两部落之东南。当时这三个部落是之间最为强大的,于是争霸战开始了,姬轩辕怕两面受敌,所以他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突袭神农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战中击败了神农部落。

姬轩辕乘胜挥军,一直挺进到九黎部落的根据地涿鹿,会战在涿鹿郊野,这是历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战之一。中国神话学者将这场黄帝战蚩尤的大战神化,双方都动用了神仙法力,风伯、雨师都来参战。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杀死蚩尤。

扩展资料

主要人物简介:

1、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2、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在中国神话中的他是兵主战神。传说蚩尤曾与炎帝大战,后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共敌蚩尤。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与黄帝在涿鹿展开激战。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

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熊旅借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东北)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的首府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

庄王见王孙满拿话挡他,就直接说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国折下戟钩的锋刃,足以铸成九鼎。”最后才说:“周室虽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还不能过问啊。”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

问鼎中原,出自《左传》。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在上古时期鼎亦是刑具,用于烹人,即释义统治者的生杀大权;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用来比喻有私心,想占据所有,企图夺取天下。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九州乃豫州、翼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雍州、幽州。

参考资料:

词条   问鼎中原

我们时常说自己都是炎黄子孙,但关 于炎帝和黄帝的历史真实性,目前还缺少考古学上的证据。 通常的说法,“炎黄”分别指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部落的首领。

据说 ,黄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中国西部的陕西省一带。这是中国母亲河黄河流 经的地域。就这一点说,这与世界文明开始于沿河流域是一致的。后来,黄帝族 最后定居在中国北方的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族最后到达中国东部山东地区。

经过许多的迁徙、战争、兼并,黄帝族与炎帝族,与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南 方的黎族、苗族等逐渐融合,形成了最初的“华族”。

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民族和 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明程度也较高,因而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 表。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后来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大约在公 元前二世纪左右,“华族”始称为“汉族”。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 黄子孙”或黄帝子孙。 关于黄帝的神话传说非常多,由于出自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记载,有的甚至 相互矛盾。

据说,黄帝的出身极不平凡,他是大地之神的女儿所生,婴儿时便能 说话,自幼聪明,才智过人。成年后,黄帝有25个儿子,10000个诸侯, 诸侯中有7000个是掌管不同事务的神灵。自然界的风雷雨电都归黄帝主管, 他能使天空发生14种变化。黄帝长着四张面孔,这使得他不用转动脖子就能对 四面八方的动态及时了解和掌握。为了造福于他的臣民,黄帝教会人们播种五谷 ,教会人们驯化鸟兽和虫类,黄帝还发明了布帛,教会人们开采矿石,制造铁器 和铜器。进而,黄帝让仓颉创造了文字,伶伦制作乐律,大挠制定日历,岐伯写 了医书,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娱乐。

关于黄帝的神话传说,中国的历史学家也有自己的解释,认为传说中的黄帝 时代,基本上包含了人类石器时代的漫长时期。至于炎帝和黄帝的历史原型,还 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

以上是关于中华民族始祖炎帝和黄帝的内容。

接下来向您介绍尧和舜。

尧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首领,也是中华源头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传说 ,尧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后代,他聪明仁慈,受人尊敬,16岁就被推举为部 族首领。尧所统领的部族居住在今天中国北部河北省保定一带,他联合保定区域 各部族,共同抵抗和消灭了东夷部族的入侵,最终兼并了这个部族。随着其部落 势力的逐渐扩大,尧成为部落联盟的共同首领,后人称之为尧帝。

尧帝被视为仁君的典范。他勤俭朴素,办事公正。他重用贤臣,考察百官的 政绩,奖善罚恶,使政务井然有序;他设置天文官,制定历法,使人民能够依时 节从事农业,因此,古人将尧帝的时代视为农耕文化出现飞跃进步的时代。

尧帝 同时注意协调各个部族间的关系,教育老百姓和睦相处,天下安宁,政治清明, 世风祥和。

尧帝建立了中华先民初期文明的社会制度,使原始部落开始向国家雏形转变 。他完善了家庭与宗族的制度安排,把人按血缘关系划分为姓和氏:以母系定姓 ,以父系定氏,姓氏合为宗族,规定了宗族之内不可通婚的制度,推行远源和亲 和与异姓和婚的风俗,从而大大提高了人口的素质和体能。

尧帝将天下划分为九 州,分别派官员和诸侯加以统治,使各地经济均衡发展,数千年来,“九州”也 成为华夏民族对祖国的代称。 尧帝在位70年,在选择继承人时第一次做出了任人唯贤的禅让。

据说尧帝要求四方诸侯举荐贤明之人,即使地位低微,也可命其为继承人。 于是众人推荐民间的一个穷人舜。据说舜的父母对他极其苛刻,兄弟对他非常傲 慢,但是舜却能与他们和谐相处。众人认为,舜孝顺和美,应该能很好地治理国 家。尧帝对舜进行多方考察,认为舜确是一个品德好又能干的人。三年后,尧将 自己的帝位传让给了舜,而没有传给他的儿子丹朱。这种让位,中国的史学家称 作“禅让”(禅音shàn)。尧认为,“禅让”于舜是天下得利而一人无利。 如此天下为公的思想,成为中国最早民主政治的佳话。

舜即位后,把尧的民主政治进一步发扬光大。他制定了比较完整的礼仪和刑 法,任命了一系列官职,分别掌管政事、经济、司法、教化、手工业、音乐等事 务,还制定了官吏考核办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制度。 舜发展生产,开渠凿井,广结人才。在舜帝时代,农业技术与工业技术都产 生了一个较大的飞跃。在治国之道上,舜以身教和德教并行,与人民同甘共苦。

舜帝时代,人民知礼仪,天下信服,称得上政治清明,物质丰富,是一个政治、 生产、艺术都十分辉煌的时代。舜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也采取了民主的“禅 让”制方式,将帝位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帝位都由皇帝的儿子继承,尧和舜却将自己的帝 位传给了非血缘、但品德和才干都很优秀的人,数千年来,尧和舜选贤任能、宽 厚豁达的高尚德行被人们世代称颂。

关于尧、舜的诸多传说和故事,也成为研究 中国远古文化的重要资料。

最后向您介绍大禹。

在中国古籍中,有关大禹的记载充满神话色彩。传说,五千多年前,水神发 了怒,把天撞了个大洞,天河里的水直泻而下,把大地吞没了,到处是汪洋。于 是,大禹的父亲鲧被部落首领尧派去治水。

鲧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西方的昆仑山,见到了天帝,他乞求天帝将“息 壤”赐给他,治理洪水。这息壤是神土,见风就增长。但是天帝拒绝了他的请求 。鲧心里挂念着在洪水中痛苦生活的百姓,于是他乘天庭守卫疏忽,偷走了息壤 。鲧回到了东方,忙将息壤往水里一撒,果然,息壤立刻迅速生长,洪水涨一米 ,息壤就长一米,洪水涨十米,息壤就长十米,很快洪水就被阻隔在大堤之外, 人们终于脱离了洪水的包围。

天帝知道了鲧偷走息壤的事,立刻派天兵天将下凡,收回了息壤。息壤一撤 ,洪水立即反扑而来,冲垮了堤坝,毁坏田园,淹死了好多百姓。尧大怒,他发 布命令说:“鲧只知道圈堤堵水,一旦堤溃,为害更大。治水九年,还不成功, 该杀!”鲧就这样被处死了。

二十年后,鲧的儿子大禹长大了。尧的继任者舜命令大禹继承鲧未完成的事 业,继续治水。大禹吸取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决定采用开凿河川、疏导河道 、引水入海的办法治理洪水。

有关大禹治洪水的传说,常常与地方景物相附会。传说,大禹以神力劈开龙 门山,让黄河水从崖峭壁间直流而下,于是形成了龙门峡;在龙门下游,大禹又 把挡住河道的山劈为几段,河水蜿蜒曲折奔东海而去,这就成了三门峡。

千百年 来,黄河龙门峡和三门峡,都以水势湍急、风景迷人而闻名。在中国的许多地方 ,也流传着相似的故事,所以许多地方都建有禹庙、禹陵。 关于禹治水的故事还有很多,据说,大禹新婚第四天就离家去治水,十三年 中,他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回家一次。经过许多艰难和辛苦,大禹终于治服了洪 水,人民安居乐业。舜因为大禹治水有功,心甘情愿将王位禅让给了他。

后来, 大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即夏王朝,中国社会开始从原始状态向奴隶 制社会发展。

禹的传说,原来含有较多的神话因素。在长期流传中,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大 部分被“历史化”。禹这个神话传说人物,渐渐成为符合儒家观念的帝王典范。 禹的传说中出现了更多政治性活动的情节。比如,他派人度量大地,召集臣民开 会议事,赏功罚罪,求贤任能等等,并为他制造了显赫的家谱世系。但是不论如 何,以治水为中心事件的大禹的故事,仍然会在中国文化中传承下去。

嘎达梅林(1892年-1931年4月5日)姓莫勒特图,本名那达木德,又名业喜,汉名孟青山,蒙古族,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塔木扎兰屯人。

“嘎达”(同东北话“老嘎达”)蒙古语中意为家中最小的兄弟,“梅林”是其官职,即札萨克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的总兵。

嘎达梅林读过几年私塾,通蒙汉文。

历任旗卫队章京、昆都、扎兰、梅林等职。

从清朝末期开始,为巩固边疆外防沙皇俄国进一步侵略,中央 开始逐渐在蒙旗开垦土地,汉族民众被迁入成为佃农。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2月,民国 内务、农商、财政等部及蒙藏事务局联合制定《禁止私放蒙荒通则》和《垦辟蒙荒奖励办法》,准备大兴蒙垦。

从1916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开始大量放垦。

放垦戍边增强了边防,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也损害了蒙古族牧民的利益。

从1904年的白音大赉起义开始,抗垦起义此起彼伏。

张作霖与常住奉天(沈阳)的那木济勒色楞王爷商定开垦该旗的大片草原为农耕地,到1928年达尔罕旗四分之三的土地被放垦,牧场缩小,牧民被迫背井离乡,引起当地牧民的不满。

嘎达梅林多次到垦务局反对开垦,被免职。

1929年初,“东北易帜”后不久,张学良继续开垦蒙旗土地的计划。

嘎达梅林等人发起“独贵龙”运动,即所有情愿的人在纸上围着一个圆圈签名以隐藏领头人,去沈阳向那木济勒色楞 。

7月26日 代表色仁尼玛、赵舍旺、僧格嘎如布和嘎达梅林被捕,被押回本旗投入监牢。

11月13日夜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其其格伙同一些人劫牢反狱,将嘎达梅林救出。

于是嘎达梅林组织起义,领导了一支700多人的抗垦军队,提出了“打倒测量局,不许抢掠民财”的口号,袭击垦务局和垦荒军,驱逐测量队,转战于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哲里木盟一带。

张学良命张海鹏部一个骑兵团和汤玉麟属下东北骑兵第17旅李守信团出兵围剿。

1931年4月5日,抗垦队伍在今通辽北舍伯勒图附近新开河(今乌力吉木仁河)畔的红格尔敖包屯渡口,准备渡河南去时,被包围歼灭,嘎达梅林战死。

李守信割下了嘎达梅林的头,回开鲁送给崔兴武旅长,崔兴武用木匣包装送汤玉麟。

汤玉麟又交给了达尔罕亲王,并在旗内悬挂示众。

后来在乌力吉木伦河边民众修建了梅林庙。

五个月后,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的东北军撤入关内,牧垦草原的计划没有得以继续实施。

嘎达梅林的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张学良的牧垦草原的计划被延迟。

嘎达梅林的起义是为了保护蒙古牧民的利益,而放垦对今天最大的危害是对环境的破坏。

由于短视和无知,人们对草原的放垦并未因嘎达梅林的起义而停止。

光科尔沁草原就“出荒”十一次。

今天大部分草原都已沙化,成为“科尔沁沙地”,是西辽河沙丘平原的一部分,属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以风蚀沙地半固定状态为主。

目前科尔沁沙地正以每年19%速度在发展,总面积8000万亩,是中国最大的沙地。

嘎达梅林牺牲的乌力吉木仁河,如今已然变成一条沙沟。

河早已断流,四周也是一片片沙化的农田和一座座沙包、沙坨子。

有关当局者在努力使沙漠化逆转,当前尚无明显成效。

另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林业局最新监测,科尔沁沙地每年绿化面积大于沙化面积约75万亩。

嘎达梅林大事年表

1929年发起“独贵龙”运动;

1929年7月26日去沈阳 时被捕,被押回本旗投入监牢;

1929年11月13日劫牢反狱;

出狱后组织起义;

1931年4月5日被张学良部杀害。

关于哈达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其中有一种说法,说是汉朝张骞出至今。

还有—种说法,说是古代 法王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后带回 的,当时帛上有万里长城图案和“吉祥如意”字样。

后来人们又对哈达的由来作了一些宗教方面的解释,说它是仙女身上的飘带,并以它的洁白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

喝酥油茶:在 ,在每个藏胞家庭,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酥油。

酥油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

以前,牧民提炼酥油的方法比较特殊.先将奶计加热,然后倒入一种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高4尺、直径l尺左右),用力上下抽打,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湖**的脂肪质,把它舀起来,灌进皮口袋,冷却了便成酥油。

现在,许多地方逐渐使用奶油分离机提炼酥油。

一般来说,一头母牛每天可产四五斤奶,每百斤奶可提取五六斤酥油。

酥油有多种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l也可放在稽耙里调和着吃。

逢年过节炸果子,也用酥油。

藏族群众平日喜欢喝酥油条。

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什,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洛”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藏族常用酥油茶待客,他们喝酥油茶,还有一套规矩。

当客人被让坐到藏式方桌边时,主人便拿过一只木碗(或茶杯)放到客人面前。

接着主人(或主妇)提起酥油茶壶(现在常用热水瓶代替),摇晃几下,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

刚倒下的酥油荣,客人不马上喝,先和主人聊天。

等主人再次提过酥油茶壶站到客人跟前时,客人便可以端起碗来,先在酥油碗里轻轻地吹一圈,将浮在茶上的油花吹开,然后呷上一口,并赞美道:“这酥油茶打得真好,油和茶分都分不开。

”客人把碗放回桌上,主人再给添满。

就这样,边喝边添,不一日喝完,热情的主人,总是要将客人的茶碗添满;假如你不想再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了,主人把碗添满,你就摆着;客人准备告辞时,可以连着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里要留点漂油花的茶底。

这样,才符合藏族的习惯和礼貌。

风俗禁忌: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吃糌粑:糌粑是藏族的主食。

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

糌粑,名宇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棵炒面。

它是青稞麦炒熟、磨细、不过筛的炒面,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 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

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人茶水,添上炒面,用手搅拌。

拌时,先用中指将炒面向碗底轻捣,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炒面压人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以进食了。

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揉合成团,用手往嘴里送。

藏族群众吃饭——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

这种吃饭方式和印度人相似,印度人吃米饭也用手抓,叫做抓饭。

由于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

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

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

有时,边吃糌粑,边喝酥油茶。

有时,把糌粑倒进一个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会儿,喷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

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棵,糟极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棵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

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撤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西行约3000公里,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至今还在汉 间广为流传。

公元七世纪初,中原地区经过数年的战争,李渊(唐高宗)、李世民(唐太宗)父子于618年以长安为都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唐帝国,国势非常强盛,成为当时东亚地区文明的中心,对周边民族部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许多民族部落纷纷与唐朝修好,或称臣内附,或纳贡请封,促进了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交流。

而在这个时候,一代英主松赞干布也已称雄雪域高原,完成了对一些小国的兼并,定都逻娑(今 自治区 ),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并积极谋求与唐朝建立密切关系。

从公元634年始,他两次派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 向唐皇求亲。

公元641元,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

于是文成公主在唐蕃专使及众侍从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蕃古道。

有关禄东赞出使长安的传说,以及他运用聪明才智,勘破了唐皇设的一道道难题,终于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丽善良的文成公主的故事,在藏族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记载。

松赞干布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十分高兴,亲自率军远行至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迎候。

在离黄河源头不太远的扎陵湖和鄂陵湖畔,松赞干布建起“柏海行馆”,一对异族夫妇便在这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他们的洞房花烛夜。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至玉树(在今青海省)时,看到这里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而且长途跋涉,需要休息,两人便在一条山谷里住了一个月。

文成公主闲暇时,拿出父皇送给她的谷物种子和菜籽与工匠一起向玉树人传授种植的方法和磨面、酿酒等技术。

玉树人非常感激文成公主,当公主要离开继续向 出发时,他们都依依不舍。

当地的 还保留了她的帐房遗址,把她的足迹和相貌都刻在石头上,年年膜拜。

公元710年,唐中宗时, 唐室的又一名公主金城公主也远嫁藏王,路过这里时,为文成公主修了一座庙,赐名为“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安抵 时,人们载歌载舞,欢腾雀跃,欢迎她的到来。

当时,唐朝佛教盛行,而藏地无佛。

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携带了佛塔、经书和佛像入蕃,决意建寺弘佛。

她让山羊背土填卧塘,建成了“大昭寺”。

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成为后世著名的“唐柳”。

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称“长庆会盟碑”就立在唐柳旁。

现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着的一尊释迦牟尼塑像,也是文成公主当年从长安请来的。

大殿两侧的配殿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十分精美生动。

只是他们脸上因布施献金的人太多,而绽开了金皮疙瘩。

后来,文成公主又修建了小昭寺。

从此,佛教慢慢开始在 流传。

文成公主还对 四周的山分别以妙莲、宝伞、右施海螺、金刚、胜利幢、宝瓶、金鱼等八宝命名,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文成公主一方面弘传佛教,为 祈福消灾,同时,还拿出五谷种子及菜籽,教人们种植。

玉米、土豆、蚕豆、油菜能够适应高原气候,生长良好。

而小麦却不断变种,最后长成藏族人喜欢的青稞。

文成公主还带来了车舆、马、骡、骆驼以及有关生产技术和医学著作,促进了吐蕃的社会进步。

松赞干布非常喜欢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专门为公主修筑的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

但后来毁于雷电、战火。

经过十七世纪的两次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17米,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气势磅礴。

布达拉宫中保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噶尔禄东赞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 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

这些壁画构图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艳。

布达拉宫的吐蕃遗址后面还有松赞干布当年修身 之室,四壁陈列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禄东赞等的彩色塑像。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此后200多年间,很少有战事, 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

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

唐朝也不断派出各类工匠到吐蕃,传授各种技术。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 新君高宗李治继位后,遣使入蕃告哀,并授松赞干布“驸马都尉”,封他为“西海郡王”。

松赞干布派专使往长安吊祭太宗,献金十五种供于昭陵(唐太宗墓),并上书唐高宗,表示对唐朝新君的祝贺和支持。

唐高宗又晋封松赞干布为“王”,并刻了他的石像列在昭陵前,以示褒奖。

松赞干布雄才大略,统一 ,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藏族与汉族的亲密关系,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这一切不仅被载入史册,也深深铭刻在汉 民心中。

华夏本土起源说44:迷失的“不周山”

文|黄饮冰

谈了昆仑,现在谈另一座迷失的圣山。另外一个圣山,就是不周山。

不周山与昆仑山应该是对应的山的概念,或者说,昆仑山和不周山是两个不同的族群的祖居地记忆。明确说,不周山是古老的西北方族群的祖居记忆;昆仑山,是古老的西南方族群的祖居记忆。

一、上古对“不周山”命名

先看看上古对不周山的命名吧: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山海经· 西山经》: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郭注:此山形有缺,不周市处,因名云。

根据《山海经大荒西经》之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看来,不周山之山名并非因共工氏怒触之后才得名的,而是不周山本身就有“不周”的特征。

实际上,符合山而不合之山的概念的山是有多座的。古人言之的不周山,在共工怒触之时已经是特指的某座山的名称了,这可能是由于“不周山”后来被神化,就把普遍意义上的“不周山”神化成某座神山了。

二、不周山的影子—— 共工氏与共工怒触不周山

共工,古籍记载是炎帝后裔。共工既是氏族的名称,也是共工氏族头人或首领的称号,也就是说第一代共工与历代共工,都被称作共工,所以共工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很古老的氏族。

为什么说共工氏炎帝后裔呢?根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的世系说的很清楚,共工是炎帝的后裔。

共工氏族的图腾是什么呢?是“人面蛇身朱发”。根据宋罗泌的《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记载:共工人面蛇身朱发。

共工的职业是水神。根据《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夫下。《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史记》: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患。

共工的事迹最著名的是共工与颛顼争帝而怒触不周山。《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颛顼是谁呢?颛顼是黄帝的后裔,号称颛顼大帝。共工与颛顼的战争实际是黄炎战争的继续。炎帝与黄帝的战争以炎黄结盟而暂时了结,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黄帝时期,炎帝族群作为黄帝族群的附庸而加入到黄帝族群中,黄帝为族群的首领。在少昊青阳氏时期,炎帝的后裔共工氏就开始争夺帝位,共工氏曾经夺取了九州的领导权,霸占九州,把少昊青阳氏及其族侄颛顼驱逐回了东北。在颛顼接过黄帝族群的领导权后,与霸占九州的共工氏争夺帝位。这就是“共工与颛顼争帝”。“共工霸九州”的历史,只是在《礼记祭法》中有一句话的流露。在于颛顼的战争失败后,共工怒触不周山。

但是共工氏族并没有从历史上消失,这与中国上古实行的氏族统治和封建制度有关。临高共工氏族作乱的首领共工被清除,共工氏族依然得以保留,依然会产生新的共工。在尧舜禹时期,依然可以看到共工的影子。如大禹逐共工、大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等传说,说明黄帝后裔与共工氏族的矛盾一直持续到了大禹时期,这些都可以看做是黄炎战争之延续,炎黄后裔之间的战争,不时爆发,一直到共工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为止。这个事实也不得不让人重新思考所谓的民族融合。

共工与颛顼争帝的战争,又被传为共工与高辛(《淮南子·原道》)、共工与神农(《雕玉集·壮力》)、共工与祝融(《史记·补三皇本纪》)、共工与女娲(《路史·太吴纪》)之战争。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说明高辛氏族、神农氏族、祝融氏族、女娲氏族作为颛顼大帝的阵营的一部都参加了共工与颛顼争帝的战争,这个观点我以前就说过。高辛就是帝喾,帝喾因为辅助颛顼战胜共工而成为了颛顼的继承人,祝融是高辛的火正,当然与高辛一起参与了对共工的战争。而神农、女娲是古老的氏族,他们本身就是黄帝集团的一部分,当然也会辅助颛顼而参战。这里的高辛、神农、祝融、女娲既是氏族称号,也是当时的其氏族的首领的称号。

这段论述,主要要表达的是,不周山与炎帝系关系密切。作为炎帝的后裔共工,战争失败,毁的是不周山,原因何在?共工失败后大概是退回了祖居地,颛顼也就追击到了共工氏的祖居地,这个祖居地应该是炎帝进入中原前的最后的居住地,这里就会有一座山被命名为不周山,这是最后的一座不周山。共工怒触不周山,共工是在以毁其祖山的行动昭告天下,誓死不与黄帝系共存。以后共工氏族也是一直在抗争,直到共工氏族彻底从历史上消失位置。

在共工霸九州的时候,颛顼和他的伯父少昊同样是退回了东北黄帝系的老家去了。

三、在上古原始的不周山是一个普遍的地理概念,指有壑口的盆地或谷地

1 、不周山属于盆地或谷地,古人把“山而不合”的盆地或谷地命名为不周山

在远古,人类是以采集和渔猎作为生存的主业的。到上古,人类形成了两大主要的产业:一个是农业,一个是游牧业;无论是游牧还是农耕,渔猎和采集都是其补充产业。农业、游牧与渔猎和采集,都需要有山、有水、有平原、有安全屏障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实际就是环山的盆地或谷地。

盆地或谷地就是四周有山、中间是一块平原、平原上还有河流和湖泊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上,先民既可以渔猎、也可以耕种,还能够采集;这些大大小小的盆地或谷地,还具有与外界隔离,自成体系的优点,可以享受到环山的庇护,减少其他人群来侵扰。中国很多的盆地或者谷地,还具有冬暖的温度环境,属于亚热带季风盆地气候,受地形影响,冬季冷空气被阻挡在盆地外缘,形成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度相对较高;夏季由于处在副热带高压带上,气流下沉,温度持续高温。气流受高山阻挡,气流沉积在盆地内部,易形成高温闷热天气。典型例子:四川盆地。这样的盆地或谷地,有利于人类和牲畜在此越冬。

但是绝对封闭也没有好处,因为人群之间也还是要交往的,特别是人类的繁衍,需要与外部建立联系,所以环山的盆地或谷地,也要有一个与外部联系的壑口,当然这个与外部联系的壑口是可控制的,随时可以打开、也随时可以关闭。有壑口的盆地或谷地,就是“山而不合”。“山而不合”,上古谓之“不周山”。

2 、盆地在中国就有无数处了,既有大型的盆地,也有无数中、小型的谷地

由于中国山区面积广大,山脉纵横交错,因此在网格状的山脉间形成了许多的盆地或谷地。中国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四大盆地是周围山岭环峙、中部地势低平似盆状的地形,它们都分布在中国的西部。

四、中国上古两个不同的族群的不同记忆:不周山和昆仑山

现代人起源于早期现代型智人,早期现代型智人脱胎于猿人(古猿型智人),猿人起源于人猿(直立猿)。

早期现代型智人在距今30万年前发源于中国的西南部,也就是昆仑虚(我以前说的泛滇黔地区)。到距今7万年前,现代型智人完全脱离了猿人的特征,脱胎换骨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人种了。

现代人出昆仑虚(我以前说的泛滇黔地区),主要有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是距今7万年到6万年,第二个时间段是距今18万年到13万年。主要方向都是向北和向东。

  1 、不周山记忆

  距今7万年到6万年,北迁的一支形成了北方的古安人(我给的名称是华尼安人),东迁的一支形成了中部和东部的古胡人(胡尼人)。他们的总源头,是形成于泛滇黔地区的华胡原始群,统称为华尼人(也可以简称为尼人)。

昆仑虚是华胡原始群的起源地,但是这个时候处于第四纪第三次冰期和第四次冰期之间的一个温暖期,新形成的现代型智人没有冰期记忆,还没有体验到昆仑虚在冰期中对于人类的重大意义,所以昆仑虚并没有在现代型智人面前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没有形成刻骨铭心的记忆。所以,北迁支、东迁支与遗留于泛滇黔地区支都没有昆仑虚记忆。

但是有没有不周山的地理概念呢?有。因为多山的泛滇黔地区,本身就存在无数个独立的“山而不合”盆地或谷地,这些泛滇黔地区的“山而不合”的盆地和谷地原本就被现代型智人称为“不周山”。所以,现代型智人,在泛滇黔地区生活时,既有昆仑虚的地理概念,也有不周山的地理概念。

但是在随后到来的末次冰期里,寒冻的气候,对于北迁、东迁和遗留的人群,就产生了不同的记忆。

在末次冰期,北方人口稀少,人口主要躲避在北方的多个温暖的不周山(盆地或谷地)中,比如大地湾就是一处谷地。甘陕也是一处盆地(现在叫鄂尔多斯盆地),关中同样是一处盆地。

不周山还有一个很古老的称谓,叫做“不周负子”。对“不周负子”有多种解释,但我认为都补妥,因为解释没有抓住根本。“不周”的概念我已经解释了,“负子”是什么意思呢?关键在于一个“负”字的理解。

负:1 驮,背。如负米、负疚、负重、如释重负、负荆请罪等,都是“驮、背”的意思;2 担任。担负、负责、负累(lěi)、负罪、负荷、忍辱负重、身负重任等,都是“担任”的意思;3 仗恃,依靠。如负隅顽抗、自负等,都是“仗恃,依靠”的意思。三个含义,归结到这个字的起源上,就是对一个人类原始动作的描述,这个原始的动作,就是“抱小孩”“背小孩”,都称作“负”,实际就是一种“抚育”之情:庇护。推广到不周山对人类的恩情,就是“不周负子”,上古人类在不周山的庇护下,越过了寒冻的末次冰期,人类就是不周山之子。

有这种记忆的上古人类,就是在末次冰期生活于中国北方盆地或谷地的上古人。早末次冰期结束后,北方族群同样在不周山越冬。所以不周山,就成为了他们的圣山。昆仑虚记忆,对于他们来讲,记忆就很遥远很模糊了。

具有不周山记忆的上古族群,其代表就是燧皇的后裔——炎帝系族群。共工氏就是炎帝系的后裔。

在我的理论体系中,炎帝系是燧皇的后裔。燧皇是北方族群——华尼安人的神袛,燧皇就是燧人氏。华尼安人在距今18万年开始,随着气温回升就一直选择向北迁移,因为他们已经进化成适应低温的族群,升温后他们的适温区推移到了高温度地区,在温变的驱动下华尼安人持续地向高纬度区的北亚、欧洲迁移,在欧亚大草原演变成了西方历史上的雅利安人。但是燧皇神袛依然处于中国北部,由于祭祀的需要,燧皇的直系族群没有迁移,依然在中国北部坚守燧皇的祭祀。在距今12800年到11500年之间的这个降温期,燧皇后裔从中国北方西部向东迁移到甘陕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继续迁移到中原地区的商丘,最后一代燧皇的祭祀,终结于河南商丘。距今9000年到8000年,北迁的华尼人风姓族华胥系兴盛起来,燧皇祭祀中断。燧皇遗民一部进入中国西北,演变成姜姓族炎帝系;一部进入中国东北,演变成玄鸟氏,殷商的先祖就是玄鸟氏。

炎帝系游牧于西北祁连山一带。我以前说过,祁连山就是“祭祀连山”的意思。我的理论体系,是把神农与炎帝严格分开的,不要混淆。

对于“姜”与“羌”,古人也解释过,女性为姜,男性为羌。我说是烤全羊为姜,烤片考的半羊为羌。在帝尧时期,帝舜迁三苗到西部三危山,三苗与西部古姜结合形成先羌,但不见于历史记载。羌在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殷人祭祀,把西戎之羌当做牺牲作为祭品在祭祀中使用。周武王伐纣,羌方作为周武王阵营的西部八族群之一,参加了战争。在西周,西部族群被统一成为西戎。到汉代,把西部族群统一称为西羌,西羌才正式进入华夏历史记载。

  2 、昆仑虚记忆

  昆仑虚记忆,是遗留泛滇黔地区的华尼人的记忆。华尼人在昆仑虚越过了末次冰期。

距今18万年后,华尼人陆续北迁和东迁。北迁的主体就是风姓族,其中的华胥系发源出伏羲女娲族群。东迁的华尼人,在进入大平原之后形成的农业族群中,对于他们来讲,不周山处于过渡性质,农业族群神化的是昆仑山,而不是不周山

第二批迁出泛滇黔地区的上古先民,在像两湖盆地这样的不周山也生活了成千上万年。在农业进一步发达后,先民们对土地的渴望加剧,接着先民们就继续走出不周山进入到广阔的平原地区生活。

进入大平原之后,不周山就成为农业族群的历史记忆了。在农业族群中,不周山只不过是其历史进程的一个过渡。农业族群历史记忆中的不周山,就成为了一个历史久远的模糊的文化符号了。农业族群依然以昆仑山为圣山。

农业族群神化的是昆仑山,而不是不周山。所以不周山不是农业族群的圣山。像源出华尼人的伏羲女娲支、神农支、黄帝支等,都是昆仑山记忆。

五、不周山从泛指到特指的演变

不周山对于北方族群来讲,起始是一个泛指的地理概念。但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便于纪念和祭祀,不周山就会专门化和神化。神化和专门化后的不周山,就一定要具有特指性。后来随着文明的继续发展,不周山也演变成了炎帝族群的天文观测站。所谓不周山上的“天柱”,是用于观测太阳运行的“圭表”。

再读《淮南子· 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句话的意思有两种可能,一是不周山本身就是天柱,二是不周山上竖立了天柱。我的解释就是不周山上竖立了天柱,是炎帝系的天文观测站,当然是炎帝系的圣山了。共工因战败被颛顼大军紧紧追逼而发怒,用头撞不周山上的天柱,恰巧这个时候发生了一场地震,于是共工怒触不周山也就被神化成了“。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原因了。这种巧合,在历史上多次发生。

六、最后的不周山——山西之西山(上党盆地)

不周山在哪里呢?从起源上讲,不周山到处都是。但是从炎帝系的历史讲,在炎帝系的所有生活过的地区,都会有一座山被命名为“不周山”,因为不周山是其祖山和圣山。

王逸注《离骚》,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训》均考不周山在昆仑山西北。据此,后人演绎出无数座不周山。

《史记》对不周山也有考证。史记集解引《淮南子》说:有娀在不周之北。史记正义说:按:记云“桀败於有娀之墟”,有娀当在蒲州也。蒲州在哪里呢?山西永济古称蒲坂,处于晋南,黄河在这里转了一个巨大的湾。《路史》中也记述柱所都蒲坂,认为上古传说中的炎帝烈山氏之子柱曾建都于此。史书中也盛称舜都蒲坂。《古本竹书纪年》所称的“冀都”就在这个区域,尧舜禹启都在“冀都”登天子位。晋南是尧舜禹时期华夏族的核心区域。我在《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变迁》一文中早谈过了。

对于“冀”,有人不理解,认为古书说两河之间曰冀,也就是说西黄河与东黄河之间就是古冀州。西黄河就是陕西与山西之间南北流向的黄河,东黄河现在看不到了,是指黄河尾段向东北流向的一段古河。古兖州就在东河与济水之间。

有人就问了,既然两河之间曰冀州,那么古冀州就包含陕西和河北了。从字面上理解是这样。但是在帝尧时期,鸿水和海浸一起发生,长久不退,河北平原就被浸在了大海之中了,所以尧舜禹时期的冀州,就萎缩到只有晋南一块了,尧舜禹的中心,也就集中到了晋南了。

《史记》对于不周山的记载,也说明不周山在晋南,当然,这座不周山,是炎帝系最后的不周山。

炎帝系形成于中国西北,主要牧羊区就在祁连山一带。在距今5600年到5300年的降温期,炎帝系向东迁徙,就来到了古冀州;黄帝系也在同期因同样的原因南迁,同样进入了古冀州,炎黄的碰撞,由此开始。炎黄到来的时候,河北平原没有被大海浸没。

对于最后的不周山的位置,中国古籍也是有明确的交代的,就是山西长子县的西山,但是现代考据家门不予理睬。

长子县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处于山西省东南部,东经112°88',北纬36°12'。处于上党盆地西侧,属太岳山脉向太行山上党盆地的过渡带,三面环山,一方为广阔平原。上党盆地因其海拔较高,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为战略要地,一向为兵家必争之地,为历代“建功立业”者所倚重。此地向来金戈铁马,烽烟不断,素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说。

上党盆地很早就有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即有人类活动,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就起源于这里。长子县是中国尧之子丹朱的封地、炎帝女精卫的故乡、西燕的古都。长子县因尧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县名。山西省长子县的西山相传就是不周山。而西山,就是《山海经》记载的发鸠山,精卫就是衔发鸠之山的石头去填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中说: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小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方山峰是发鸠山的主峰,它比海拔1524米的泰山最高峰还高出120米。峰恋叠起,怪石嶙峋,云涛雾海,景色奇特。特别之处是,在方山峰顶是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地,古人曾在这里修筑庙宇。

我在《炎帝烈山氏》一文中,就说上党盆地是炎帝最后的故乡。以后炎黄合并,炎帝系的故乡,就固定在了上党盆地了。

七、伏羲系的周山与不周山

我在《伏羲原来是夫婿》一文中,也谈过伏羲系的周山与不周山,这里再次论述。

山东半岛中部的胶莱平原将山东丘陵分隔为鲁东和鲁中丘陵两部。在鲁中丘陵区分布着一片方山丘陵,当地称为"崮",如孟良崮、抱犊崮等。

这一类被称为“崮”的山,就是周山。在华夏上古的语言中,是有“周山”的概念的。但是“周山”和“不周山”,是两个文化体系,这其中的“周”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不周山”之“不周”,是指“山而不合”,“周”是山环绕的意思。“周山”之“周”,则是“水中之州”的意思,就是水中的一块平地。

在距今8000年到6000年之间,洪水和海浸爆发,上古华夏的东部地区,华北、河南中部和西部、黄淮、江淮、长江下游平原区,都被大海吞没,成为了大海的一部分。山东被分割成城胶东岛和鲁中岛。鲁中岛又被分割成太沂蒙岛区和凫山岛区。东迁的凤姓华胥支被洪水和海浸阻隔于凫山岛区,伏羲女娲兄妹传人的传说就发生在凫山岛区。

在上古华夏东部语言中,就把这些海水中的岛屿叫做“凫”;在华夏上古东南语言中,就把这些海水中的岛屿叫做“岛”。这些“凫”或“岛”上生活着众多的鸟类,是鸟的栖息地。被洪水和海浸阻隔在东部和东南部的遗民们,就生活在这些“凫”或者“岛”上。海浸之前,它们是山,海浸退却后,它们也是山,但是在海浸中,它们就被称作“凫”。

    “崮”和“周”,是华夏上古东部语言“凫”的后来演变的结果。山东的丘陵,山顶多平地,这有利于上古海中族群在其上生活和生产。一个一个的平顶丘陵处于海中,而且这一个一个的丘陵还可以环结相连,就成为了“周”。“周”之外环是海,“周”之内环是湖,这就是伏羲系的“周山”。在这种环境下,人类的食物就是鸟和鱼了。所以在东部海岛族群中,还把飞禽走兽统称为“鸟”。《山海经》中的帝俊族群,就有“使四鸟”的统一特征,“四鸟”其实是“四兽”。

在凫山形成的女娲伏羲系,就有“涡”和“鱼”的文化特征,“涡”是“涡旋纹”,“鱼”就是“鱼图”。

在距今6000年,鲁南山区发生过一次大地震,“周山”被破坏,海水内灌。好在大地震也打开了洪水下泄入海的渠道,海浸开始消退,伏羲系西归豫西。

在豫西,与从南方迁来的农业族群(古尸人农神部)及豫西其他族群一起了新的女娲伏羲群体,这个新的群体有产生了一个新的别支——神农氏族。在距今5600年到5300年间,由于气温下降,这个新的女娲伏羲神农族群一部分南下,形成神农体系;一部分继续向西,回到了甘南。

实际上现在的甘南天水的伏羲文化,就是西迁的女娲伏羲系回传的。而一部分女娲伏羲系的人口,也随着神农南下如江汉,在神农系统中这部分女娲伏羲系人口将为附庸,但依然保持着女娲伏羲的祭祀,但主要是伏羲的祭祀,因为神农时代,已经进入男权时代,伏羲的祭祀得到重视。这在历史记载中也是可以看到的,如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就说“伏羲葬南郡,在襄阳”。也有把伏羲的葬地进一步南移到了天岳幕阜山,如清张瓒昭就说“平江之天岳,即《禹贡》东陵,其下有皇坛,乃伏羲之葬地”,有没有道理呢?如果我们后继的伏羲当做伏羲氏族,这个伏羲氏族依然承袭伏羲之号,依然祭祀伏羲的话,就很好理解了,随神农南迁的伏羲氏族,一代伏羲葬在襄阳,一代伏羲葬在幕阜山之东陵,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那么西迁的一支伏羲系同样也保持着伏羲的称号,也是同样的理解了。

黄饮冰2018年10月2日星期二

不知道脑子里啥时候装进去的“问鼎中原”这个成语,但至于它写的是谁的故事,什么故事,我还真不知道。如今读《左传》,我才清楚了是怎么回事。

问鼎中原这个故事在《史记秦本纪第五》中只有一句话:三年,楚庄王强,北兵至雒,问周鼎。在《左传宣公三年》里是详细记载的: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这段话是说,楚庄王发兵攻打陆浑的戎人,因而来到雒水,在周都城郊陈兵炫耀。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问起九鼎的大小与轻重。王孙满回答说:“鼎的大小轻重在于持鼎者的德行而不在于鼎本身。从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时候,将远方的山川物产等东西画成图像,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铜器,铸造九鼎并且把图像铸在鼎上,所有物像都具备在上面了,让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所以百姓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碰上不利于自己的东西。螭魅魍魉这些鬼怪都不会遇上,因而能够使上下和谐,以承受上天的福佑。夏桀昏乱,把鼎迁到了商朝,前后六百年。商纣暴虐,鼎又迁到了周朝,德行如果美善光明,鼎虽然小,也是重的。如果奸邪昏乱,鼎再大,也是轻的。上天赐福给明德的人,是有一定期限的。成王把九鼎固定在郏鄏,占卜的结果是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上天所命令的。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微,天命并没有改变。鼎的轻重,是不能询问的。”

这个故事原本叫做“楚子问鼎”,或者叫“楚庄王问鼎”。鼎,是当初大禹治水镇九州之物,是国之重器,是拥有天下的权利的象征。楚庄王强大起来时问周鼎,有夺取天下之意,因此后来人们又把这一事件叫做“问鼎中原”。

读书长知识。明白了这一故事及当时情形,不可不记。

远古时代的战争,黄帝大战蚩尤故事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黄帝姬轩辕在神农跟九黎两部落之东南。当时这三个部落是之间最为强大的,于是争霸战开始了,姬轩辕怕两面受敌,所以他采取先发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