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分类主要有那些?
中药分类的方法虽然很多,但传统的分类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系统:即药性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 药性分类法,是根据中药药性、功效等特性进行分类的一类分类方法。因为它有利于医家掌握药物性能,故为历代医家所习用。性能是药物有别于其他物质的最大特性,因此大多数本草书籍的分类,都少不了用它来进行归纳。这也是多数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书籍,仍保留了三品分类方法的原因。 药性分类法,首创于《神农本草经》,它的三品分类法,以“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 为其分类的理论依据。虽然分类比较简略,但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本草典籍中,三品分类开创了药物分类的先河,因此对后世影响深远。虽然梁代陶弘景创立了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但一直到唐宋金元,历代修订本草,仍然保存了三品分类的属性,并以之作为分类的依据。即使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彻底打破了三品分类的方法,但仍在药名下对《本经》、《别录》药物的三品属性作了注释。然而由于药物的日益增多和对药物认识上的不断深化,这种分类方法的局限性便日见暴露出来,单凭三品分类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后世医药学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出了更为切用的分类方法。如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首创了 “十剂”分类法,根据药物功效归纳为“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类。它的分类理论是:“宣可去窒,……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涩可去脱,……滑可去著,……燥可去湿,……湿可去枯”。这对于临床用药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金元期间的李东垣,将临床常用的100余种中药,根据升降浮沉的理论,将其分成五类。又署名为李东垣而实为后人所托的《药性赋》,则按药物四性(寒、热、温、平)进行分类。尤其是明、清以来,医药学家们相继总结了不少临床实用的功效分类方法。如明代王纶在其所著的《本草集要》中,将药物按功效分列为治“气、寒、血、热、痰、湿、风、燥、疮、毒、妇人、小儿”等12门。每一门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治气门分“补气清气温凉药、行气散气降气药、温气快气辛热药、破气消积气药”4 类等。这种分类比较具体而详细,无疑是一大进步。李时珍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际,在其《本草纲目》中总结了“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将药物的功效结合脏腑受病的标本、寒热、虚实进行综合归类。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对药物功效分类的贡献最大,他首先将药物分成“补剂、收涩、散剂、泻剂、血剂、杂剂、食物”七大类;而在每大类下又分若干细类,如补剂分为“温中、平补、补火、滋水、温肾”;血剂分为“温血、凉血、下血”等。李氏、黄氏的分类法,不仅对于临床医师辨证论治,遣药组方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而且对近代中药功效分类也有深远的影响。清代以来,除上述分类之外,还出现了按经络、脏腑以至脉象对药物进行分类。以经络分类的,有姚澜的《本草分经》;以脏腑分队归类的,有凌奂的《本草害利》、江笔花的《笔花医镜》,他们先用脏腑分队,各队再按药性分补、泻、凉、温,再分猛将、次将;按脉象分类的,有龙柏的《脉药联珠�6�1药性考》等。这些分类方法,虽以脏腑、经络为纲,但仍以药性为依据,故仍属药性分类法的范畴。这些方法,各有特点,由于它们与临床实践结合较紧,因而多为临床医家们所采用。 自然属性分类,是根据药物的自然属性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周礼�6�1天官》中的“五药”,虽然汉代郑玄注为 “五药:草、木、虫、石、谷。”但没有具体药物的归属。因此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仍应视为陶弘景所首创。他在《本草经集注》中,将《本经》、《别录》 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无实七类,这种方法,虽然较为简略,但却成为后世修订本草分类的基础。如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本草》、《证类本草》等综合性本草,都是以《本草经集注》的分类方法,加以扩充、增加而成的。直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才对它作了全面和较大的改革。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分类理论。他采用“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方法,以“各列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之母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 作为他的分类理论基础。将收载的1892种药物,先按“析族振纲”,分为16部,然后“区类分目”,按药物的形态、习性、生态环境和经济用途等,再分为 60类。如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隅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类、杂草;木部又分为香木、乔木、灌木、寓木、苞木、杂木等。建立起当时最为先进、比较完整的分类系统。《本草纲目》自然分类体系建立后,就成为传统中药自然属性分类法的典范。在其后问世的重要本草著作如《本草正》、《本草备要》、《本草纲目拾遗》、《本草从新》等,都基本上沿用它的自然属性分类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传入,中药新兴学科的建立,一些现代科学的分类方法也被引进中药的分类。诸如中药功效分类、药用部位分类、植物学分类、动物学分类、矿物学分类、中药化学成分分类等方法。近年所编辑的有关教材及书籍,多根据其学科的性质不同,而分别采用不同的现代科学分类方法。如现代的临床《中药学》,采用中药功效分类法;《中药鉴定学》采用药用部位分类法;《新华本草》、《中华本草》等综合性本草,则采用植物学分类法、动物学分类法等;《中药化学》就采用化学成分分类法。这些分类方法应用,都提高了它们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肾阳谓之肾气,肾阴谓之肾水。
若补之肾阴非熟地黄莫属。熟地黄甘而微温,滋肾水之不足,加牛膝,可倍功!
补阴之成药,今可寻六味地黄丸,兼补肝脾之阴虚,实为奇药!而阳虚者不可妄服,需辨明虚实用药。
补肾阴之成药,可寻知柏地黄丸,兼泄肾阳之虚火,可达阴虚阳亢对症之效。
扬我国粹,真我中华!
目录 1 拼音 2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大和中饮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大和中饮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会约》卷十二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大和中饮的用法用量 35 加减 附: 1 古籍中的大和中饮 1 拼音
dà hé zhōng yǐn
2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大和中饮21 处方
陈皮3~6克 枳实3克 砂仁15克 山楂6克 麦芽6克 厚朴4,5克 泽泻45克
22 功能主治主饮食留滞,积聚。
23 大和中饮的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10~240毫升,空腹时温服。
胀甚者,加白芥子;胃寒无火或恶心者,加干姜3~6克;疼痛者,加木香、乌药、香附;多痰者,加半夏。
24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3 《会约》卷十二 31 方名
大和中饮
32 组成熟地23钱,白术23钱,当归23钱,人参随便,山药1钱半,甘草(炙)1钱,柴胡12钱,麻黄12钱,肉桂12钱,白芍(酒炒)1钱,生姜1钱半。
33 主治痉,因汗下太过,阳虚阴盛,复感邪而畏寒莫解者。
34 大和中饮的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35 加减如汗甚,去麻黄,加黄耆2钱;如寒甚,加附子12钱。
古籍中的大和中饮 《妇人规》:[下卷产后类]产后腹痛停滞及气逆作痛,亦当因其类而消去之。如排气饮、大和中饮之类,皆可酌用。排气饮(见经期腹痛)大和中饮(
《笔花医镜》:[卷三儿科证治]解颅龟胸龟背芍香薷(各一钱)滑石(二钱)川连柴胡(各五分)大和中饮炒麦芽楂炭(各三钱)枳实砂仁(各六分)陈皮浓朴
《临证指南医案》:[卷四]呃香。有食滞而呃者。宜加减二陈加山楂乌药之属。或大和中饮加干姜木香。凡此诸法。不过略述其端。其中有宜有
《张聿青医案》:[卷二十论著]述都督夫人病原补而自复矣。所以导痰、温胆、四七、二陈、越曲、大和中饮、正气散等汤专主疏利痰气,痰气化而胸阳以通,故
《医述》:[卷七·杂证汇参]呃中药分类主要有那些?
本文2023-11-05 11:55:4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01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