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的概念是什么?
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图书。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都是写本。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善本概念最早出现在宋朝时期,是指版刻书籍的精品。善是好的意思,善本的原始内涵指那些版刻古籍中校刊好、装帧好、时代久、流传少、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书籍。版刻书籍是用木版雕刻文字印刷而成的书籍,唐朝以前没有印刷技术,文字都是用刀或笔刻、写在竹木简、缣帛、纸和羊皮上的。到了宋朝,雕版印刷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书籍发行量大增。当时的印书分为官刻、坊刻和家刻,官刻是由朝廷经办的,质量好。民间书坊刊刻的书籍质量参差不齐,装帧、脱字、讹字、纸张、字迹等方面都存在种种问题,于是就有了对善本书的讲究。
不同版本的书籍收录的文献有多有少、校勘精审程度也不相同,于是就有了足本和残本、精本和普通本之别。同时,书籍的版本出现有早晚、珍稀程度也不相同,也就相应地产生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复本的差别,这使得善本的内涵更加扩展。后代许多学者对善本的概念不断进行总结归纳,最终形成了现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说。善本的时代下限,现在一般确定在清乾隆六十年(1795)。
三性
1:历史文物性。
所谓历史文物性,当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古书版印、抄写的时代较早而具有历史文物价值。
二是指古书可作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文献实物见证而具有某种纪念意义。
2:学术资料性。
所谓学术资料性,除了指经过精校细勘,文字上讹误较少和经过前代学人精注精疏的稿本、写本、抄本、印本以外,还应包括古书中那些在学术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或在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某一人物、某一事件的资料方面,有比较集中、比较完善、比较少见的稿本、写本、抄本、印本。
3:艺术代表性。
所谓艺术代表性,主要指那些能反映我国古代各种印刷技术的发明、发展和成熟水平;或是在装帧上能反映我国古代书籍各种装帧形制的演变;或是用纸特异,印刷精良,能反映我国古代造纸工艺的进步和印刷技术水平的古书。
九条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包括残本与散叶〕
2:明代刻、抄写的图书。〔包括具有特殊价值的残本与散叶〕 但版印模糊,流传较多者不收。
3: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刊印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 8: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
9:印谱明代的全收,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的收,一般不收。
下面是台湾王鹏凯先生对"读书宜求善本"的论述,作个参考吧
读书宜求善本
言及读书宜求善本,在版本学上总会提到几个例子,今姑且引述两例以说明读书宜求善本的重要性。一是宋代姚佑在当杭州教授堂试诸生时,竟然依据错误百出的麻沙本出题,以致出错考题的事,所幸姚佑勇於认错,反成美谈一件:
三舍法行时,有教官出《易》义题云:「乾为金,坤又为金,何也?」诸生乃怀监本《易》至帘前请云:「题有疑,请问。」教官作色曰:「经义岂当上请?」诸生曰:「若公试,固不敢。今乃私试,恐无害。」教官乃为讲解大概。诸生徐出监本,复请曰:「先生恐是看了麻沙本。若监本,则坤为釜也。」教授皇恐,乃谢曰:「某当罚。」即输罚,改题而止。然其后亦至通显。[1]
另一则是明初名医戴元礼看到同行叮咛病人煎药时要放入锡一块,甚感讶异,经询问后才知是同行根据的医书版本误谬,错将「饧」字刻成「锡」,所幸并未酿成人命大祸之例:
金华戴元礼,国初名医,尝被召至南京,见一医家迎求盈户,酬应不间。元礼意必深於术者,注目焉。按方发剂,皆无他异,退而怪之,日往观焉。偶一人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时下锡一块。」麾之去。元礼始大异之,念无以锡入煎剂法,特叩之。答曰:「是古方尔。」元礼求得其书,乃「饧」字耳。元礼急为正之。呜呼!不辨「饧」「锡」而医者,世胡可以弗谨哉![2]
正因为古代书籍在流传的过程中,会因为抄录、翻刻而产生错误、脱漏等种种问题,进而影响到治学成果。因此前贤在治学上,都相当注重书籍的版本问题,也都不断地对后学耳提面命,再三强调,如张之洞向来就主张「读书宜求善本」[3],他首先对「善本」做了说明:
善本非纸白板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刊,不讹不缺之本也。此有一简易之法,初学购书,但看序是本朝重校刻而密行细字,写刻精工者,即佳。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二精本(一精校,一精注)。三旧本(一究刻,一旧抄)。[4]
并提到据善本而校书对读书的助益:
读书先宜校书,校者以善本与俗本对勘,正其伪脱也,异同之间常得妙悟。且校过一次,繁难处亦易记得。但校后宜读,若校而不读便成笑柄。[5]
另外他在清末时为学子指示治学途径所著的《书目答问》中,也指出善本的重要:
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6]
此外,屈万里先生也撰文教导学子,说明读古书为什麼要讲究版本,并指出讲求版本学的三点作用:「欲辨图书真伪不能不讲究板本」、「欲知图书有无残阙不能不讲究板本」、「欲免受错字的欺骗不能不讲究板本」[7]。
前贤不仅对「无缺残无删削」、「精校精注」、「旧刻旧抄」善本书的学术价值或资料价值都给予高度的肯定,不少人甚至还投注相当的精力心血,去从事古籍的校雠工作,以期能成就自我、嘉惠士林。这样的工作尤其以清人为最,因此清代被誉为「校雠学的鼎盛时期」[8],大量的古籍经过这些学者的整理之后,嘉惠了后世无数的学子,让人省却了多少探索的工夫,少走了多少的冤枉路。时至今日,虽然学风改变,较少有学者愿意从事无益於升等的古籍点校工作,所幸仍有一些书局继续进行这项工作,让我们仍不断地有经过点校的善本可以利用。但也因为习惯了阅读这些精校精注的善本,反倒逐渐忽略了并非每本古籍都有前人的校雠,甚至以为书坊出版的古籍都没有版本上的问题。笔者以前在研读《阅微草堂笔记》时,主要还是要依据取得容易坊间流传的本子[9],虽然卢锦堂的大作已指出坊间流传的本子有内容阙漏的问题[10],但是清刻诸本因图书馆的使用限制,只能借阅无法影印,一直要到大陆各书局所出版的《阅微草堂笔记》流入台湾,才解决坊间流传本因阙漏造成使用上不便的问题。
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图书。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都是写本。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善本概念最早出现在宋朝时期,是指版刻书籍的精品。善是好的意思,善本的原始内涵指那些版刻古籍中校刊好、装帧好、时代久、流传少、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书籍。版刻书籍是用木版雕刻文字印刷而成的书籍,唐朝以前没有印刷技术,文字都是用刀或笔刻、写在竹木简、缣帛、纸和羊皮上的。到了宋朝,雕版印刷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书籍发行量大增。当时的印书分为官刻、坊刻和家刻,官刻是由朝廷经办的,质量好。民间书坊刊刻的书籍质量参差不齐,装帧、脱字、讹字、纸张、字迹等方面都存在种种问题,于是就有了对善本书的讲究。
不同版本的书籍收录的文献有多有少、校勘精审程度也不相同,于是就有了足本和残本、精本和普通本之别。同时,书籍的版本出现有早晚、珍稀程度也不相同,也就相应地产生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复本的差别,这使得善本的内涵更加扩展。后代许多学者对善本的概念不断进行总结归纳,最终形成了现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说。善本的时代下限,现在一般确定在清乾隆六十年(1795)。
三性
1:历史文物性。
所谓历史文物性,当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古书版印、抄写的时代较早而具有历史文物价值。
二是指古书可作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文献实物见证而具有某种纪念意义。
2:学术资料性。
所谓学术资料性,除了指经过精校细勘,文字上讹误较少和经过前代学人精注精疏的稿本、写本、抄本、印本以外,还应包括古书中那些在学术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或在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某一人物、某一事件的资料方面,有比较集中、比较完善、比较少见的稿本、写本、抄本、印本。
3:艺术代表性。
所谓艺术代表性,主要指那些能反映我国古代各种印刷技术的发明、发展和成熟水平;或是在装帧上能反映我国古代书籍各种装帧形制的演变;或是用纸特异,印刷精良,能反映我国古代造纸工艺的进步和印刷技术水平的古书。
九条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包括残本与散叶〕
2:明代刻、抄写的图书。〔包括具有特殊价值的残本与散叶〕 但版印模糊,流传较多者不收。
3: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刊印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 8: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
9:印谱明代的全收,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的收,一般不收。
下面是台湾王鹏凯先生对"读书宜求善本"的论述,作个参考吧
读书宜求善本
言及读书宜求善本,在版本学上总会提到几个例子,今姑且引述两例以说明读书宜求善本的重要性。一是宋代姚佑在当杭州教授堂试诸生时,竟然依据错误百出的麻沙本出题,以致出错考题的事,所幸姚佑勇於认错,反成美谈一件:
三舍法行时,有教官出《易》义题云:「乾为金,坤又为金,何也?」诸生乃怀监本《易》至帘前请云:「题有疑,请问。」教官作色曰:「经义岂当上请?」诸生曰:「若公试,固不敢。今乃私试,恐无害。」教官乃为讲解大概。诸生徐出监本,复请曰:「先生恐是看了麻沙本。若监本,则坤为釜也。」教授皇恐,乃谢曰:「某当罚。」即输罚,改题而止。然其后亦至通显。[1]
另一则是明初名医戴元礼看到同行叮咛病人煎药时要放入锡一块,甚感讶异,经询问后才知是同行根据的医书版本误谬,错将「饧」字刻成「锡」,所幸并未酿成人命大祸之例:
金华戴元礼,国初名医,尝被召至南京,见一医家迎求盈户,酬应不间。元礼意必深於术者,注目焉。按方发剂,皆无他异,退而怪之,日往观焉。偶一人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时下锡一块。」麾之去。元礼始大异之,念无以锡入煎剂法,特叩之。答曰:「是古方尔。」元礼求得其书,乃「饧」字耳。元礼急为正之。呜呼!不辨「饧」「锡」而医者,世胡可以弗谨哉![2]
正因为古代书籍在流传的过程中,会因为抄录、翻刻而产生错误、脱漏等种种问题,进而影响到治学成果。因此前贤在治学上,都相当注重书籍的版本问题,也都不断地对后学耳提面命,再三强调,如张之洞向来就主张「读书宜求善本」[3],他首先对「善本」做了说明:
善本非纸白板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刊,不讹不缺之本也。此有一简易之法,初学购书,但看序是本朝重校刻而密行细字,写刻精工者,即佳。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二精本(一精校,一精注)。三旧本(一究刻,一旧抄)。[4]
并提到据善本而校书对读书的助益:
读书先宜校书,校者以善本与俗本对勘,正其伪脱也,异同之间常得妙悟。且校过一次,繁难处亦易记得。但校后宜读,若校而不读便成笑柄。[5]
另外他在清末时为学子指示治学途径所著的《书目答问》中,也指出善本的重要:
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6]
此外,屈万里先生也撰文教导学子,说明读古书为什麼要讲究版本,并指出讲求版本学的三点作用:「欲辨图书真伪不能不讲究板本」、「欲知图书有无残阙不能不讲究板本」、「欲免受错字的欺骗不能不讲究板本」[7]。
前贤不仅对「无缺残无删削」、「精校精注」、「旧刻旧抄」善本书的学术价值或资料价值都给予高度的肯定,不少人甚至还投注相当的精力心血,去从事古籍的校雠工作,以期能成就自我、嘉惠士林。这样的工作尤其以清人为最,因此清代被誉为「校雠学的鼎盛时期」[8],大量的古籍经过这些学者的整理之后,嘉惠了后世无数的学子,让人省却了多少探索的工夫,少走了多少的冤枉路。时至今日,虽然学风改变,较少有学者愿意从事无益於升等的古籍点校工作,所幸仍有一些书局继续进行这项工作,让我们仍不断地有经过点校的善本可以利用。但也因为习惯了阅读这些精校精注的善本,反倒逐渐忽略了并非每本古籍都有前人的校雠,甚至以为书坊出版的古籍都没有版本上的问题。笔者以前在研读《阅微草堂笔记》时,主要还是要依据取得容易坊间流传的本子[9],虽然卢锦堂的大作已指出坊间流传的本子有内容阙漏的问题[10],但是清刻诸本因图书馆的使用限制,只能借阅无法影印,一直要到大陆各书局所出版的《阅微草堂笔记》流入台湾,才解决坊间流传本因阙漏造成使用上不便的问题。
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图书。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都是写本。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善本概念最早出现在宋朝时期,是指版刻书籍的精品。善是好的意思,善本的原始内涵指那些版刻古籍中校刊好、装帧好、时代久、流传少、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书籍。版刻书籍是用木版雕刻文字印刷而成的书籍,唐朝以前没有印刷技术,文字都是用刀或笔刻、写在竹木简、缣帛、纸和羊皮上的。到了宋朝,雕版印刷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书籍发行量大增。当时的印书分为官刻、坊刻和家刻,官刻是由朝廷经办的,质量好。民间书坊刊刻的书籍质量参差不齐,装帧、脱字、讹字、纸张、字迹等方面都存在种种问题,于是就有了对善本书的讲究。
不同版本的书籍收录的文献有多有少、校勘精审程度也不相同,于是就有了足本和残本、精本和普通本之别。同时,书籍的版本出现有早晚、珍稀程度也不相同,也就相应地产生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复本的差别,这使得善本的内涵更加扩展。后代许多学者对善本的概念不断进行总结归纳,最终形成了现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说。善本的时代下限,现在一般确定在清乾隆六十年(1795)。
三性
1:历史文物性。
所谓历史文物性,当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古书版印、抄写的时代较早而具有历史文物价值。
二是指古书可作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文献实物见证而具有某种纪念意义。
2:学术资料性。
所谓学术资料性,除了指经过精校细勘,文字上讹误较少和经过前代学人精注精疏的稿本、写本、抄本、印本以外,还应包括古书中那些在学术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或在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某一人物、某一事件的资料方面,有比较集中、比较完善、比较少见的稿本、写本、抄本、印本。
3:艺术代表性。
所谓艺术代表性,主要指那些能反映我国古代各种印刷技术的发明、发展和成熟水平;或是在装帧上能反映我国古代书籍各种装帧形制的演变;或是用纸特异,印刷精良,能反映我国古代造纸工艺的进步和印刷技术水平的古书。
九条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包括残本与散叶〕
2:明代刻、抄写的图书。〔包括具有特殊价值的残本与散叶〕 但版印模糊,流传较多者不收。
3: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刊印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 8: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
9:印谱明代的全收,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的收,一般不收。
下面是台湾王鹏凯先生对"读书宜求善本"的论述,作个参考吧
读书宜求善本
言及读书宜求善本,在版本学上总会提到几个例子,今姑且引述两例以说明读书宜求善本的重要性。一是宋代姚佑在当杭州教授堂试诸生时,竟然依据错误百出的麻沙本出题,以致出错考题的事,所幸姚佑勇於认错,反成美谈一件:
三舍法行时,有教官出《易》义题云:「乾为金,坤又为金,何也?」诸生乃怀监本《易》至帘前请云:「题有疑,请问。」教官作色曰:「经义岂当上请?」诸生曰:「若公试,固不敢。今乃私试,恐无害。」教官乃为讲解大概。诸生徐出监本,复请曰:「先生恐是看了麻沙本。若监本,则坤为釜也。」教授皇恐,乃谢曰:「某当罚。」即输罚,改题而止。然其后亦至通显。[1]
另一则是明初名医戴元礼看到同行叮咛病人煎药时要放入锡一块,甚感讶异,经询问后才知是同行根据的医书版本误谬,错将「饧」字刻成「锡」,所幸并未酿成人命大祸之例:
金华戴元礼,国初名医,尝被召至南京,见一医家迎求盈户,酬应不间。元礼意必深於术者,注目焉。按方发剂,皆无他异,退而怪之,日往观焉。偶一人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时下锡一块。」麾之去。元礼始大异之,念无以锡入煎剂法,特叩之。答曰:「是古方尔。」元礼求得其书,乃「饧」字耳。元礼急为正之。呜呼!不辨「饧」「锡」而医者,世胡可以弗谨哉![2]
正因为古代书籍在流传的过程中,会因为抄录、翻刻而产生错误、脱漏等种种问题,进而影响到治学成果。因此前贤在治学上,都相当注重书籍的版本问题,也都不断地对后学耳提面命,再三强调,如张之洞向来就主张「读书宜求善本」[3],他首先对「善本」做了说明:
善本非纸白板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刊,不讹不缺之本也。此有一简易之法,初学购书,但看序是本朝重校刻而密行细字,写刻精工者,即佳。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二精本(一精校,一精注)。三旧本(一究刻,一旧抄)。[4]
并提到据善本而校书对读书的助益:
读书先宜校书,校者以善本与俗本对勘,正其伪脱也,异同之间常得妙悟。且校过一次,繁难处亦易记得。但校后宜读,若校而不读便成笑柄。[5]
另外他在清末时为学子指示治学途径所著的《书目答问》中,也指出善本的重要:
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6]
此外,屈万里先生也撰文教导学子,说明读古书为什麼要讲究版本,并指出讲求版本学的三点作用:「欲辨图书真伪不能不讲究板本」、「欲知图书有无残阙不能不讲究板本」、「欲免受错字的欺骗不能不讲究板本」[7]。
前贤不仅对「无缺残无删削」、「精校精注」、「旧刻旧抄」善本书的学术价值或资料价值都给予高度的肯定,不少人甚至还投注相当的精力心血,去从事古籍的校雠工作,以期能成就自我、嘉惠士林。这样的工作尤其以清人为最,因此清代被誉为「校雠学的鼎盛时期」[8],大量的古籍经过这些学者的整理之后,嘉惠了后世无数的学子,让人省却了多少探索的工夫,少走了多少的冤枉路。时至今日,虽然学风改变,较少有学者愿意从事无益於升等的古籍点校工作,所幸仍有一些书局继续进行这项工作,让我们仍不断地有经过点校的善本可以利用。但也因为习惯了阅读这些精校精注的善本,反倒逐渐忽略了并非每本古籍都有前人的校雠,甚至以为书坊出版的古籍都没有版本上的问题。笔者以前在研读《阅微草堂笔记》时,主要还是要依据取得容易坊间流传的本子[9],虽然卢锦堂的大作已指出坊间流传的本子有内容阙漏的问题[10],但是清刻诸本因图书馆的使用限制,只能借阅无法影印,一直要到大陆各书局所出版的《阅微草堂笔记》流入台湾,才解决坊间流传本因阙漏造成使用上不便的问题。
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图书。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都是写本。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善本概念最早出现在宋朝时期,是指版刻书籍的精品。善是好的意思,善本的原始内涵指那些版刻古籍中校刊好、装帧好、时代久、流传少、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书籍。版刻书籍是用木版雕刻文字印刷而成的书籍,唐朝以前没有印刷技术,文字都是用刀或笔刻、写在竹木简、缣帛、纸和羊皮上的。到了宋朝,雕版印刷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书籍发行量大增。当时的印书分为官刻、坊刻和家刻,官刻是由朝廷经办的,质量好。民间书坊刊刻的书籍质量参差不齐,装帧、脱字、讹字、纸张、字迹等方面都存在种种问题,于是就有了对善本书的讲究。
不同版本的书籍收录的文献有多有少、校勘精审程度也不相同,于是就有了足本和残本、精本和普通本之别。同时,书籍的版本出现有早晚、珍稀程度也不相同,也就相应地产生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复本的差别,这使得善本的内涵更加扩展。后代许多学者对善本的概念不断进行总结归纳,最终形成了现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说。善本的时代下限,现在一般确定在清乾隆六十年(1795)。
三性
1:历史文物性。
所谓历史文物性,当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古书版印、抄写的时代较早而具有历史文物价值。
二是指古书可作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文献实物见证而具有某种纪念意义。
2:学术资料性。
所谓学术资料性,除了指经过精校细勘,文字上讹误较少和经过前代学人精注精疏的稿本、写本、抄本、印本以外,还应包括古书中那些在学术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或在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某一人物、某一事件的资料方面,有比较集中、比较完善、比较少见的稿本、写本、抄本、印本。
3:艺术代表性。
所谓艺术代表性,主要指那些能反映我国古代各种印刷技术的发明、发展和成熟水平;或是在装帧上能反映我国古代书籍各种装帧形制的演变;或是用纸特异,印刷精良,能反映我国古代造纸工艺的进步和印刷技术水平的古书。
九条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包括残本与散叶〕
2:明代刻、抄写的图书。〔包括具有特殊价值的残本与散叶〕 但版印模糊,流传较多者不收。
3: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刊印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 8: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
9:印谱明代的全收,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的收,一般不收。
下面是台湾王鹏凯先生对"读书宜求善本"的论述,作个参考吧
读书宜求善本
言及读书宜求善本,在版本学上总会提到几个例子,今姑且引述两例以说明读书宜求善本的重要性。一是宋代姚佑在当杭州教授堂试诸生时,竟然依据错误百出的麻沙本出题,以致出错考题的事,所幸姚佑勇於认错,反成美谈一件:
三舍法行时,有教官出《易》义题云:「乾为金,坤又为金,何也?」诸生乃怀监本《易》至帘前请云:「题有疑,请问。」教官作色曰:「经义岂当上请?」诸生曰:「若公试,固不敢。今乃私试,恐无害。」教官乃为讲解大概。诸生徐出监本,复请曰:「先生恐是看了麻沙本。若监本,则坤为釜也。」教授皇恐,乃谢曰:「某当罚。」即输罚,改题而止。然其后亦至通显。[1]
另一则是明初名医戴元礼看到同行叮咛病人煎药时要放入锡一块,甚感讶异,经询问后才知是同行根据的医书版本误谬,错将「饧」字刻成「锡」,所幸并未酿成人命大祸之例:
金华戴元礼,国初名医,尝被召至南京,见一医家迎求盈户,酬应不间。元礼意必深於术者,注目焉。按方发剂,皆无他异,退而怪之,日往观焉。偶一人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时下锡一块。」麾之去。元礼始大异之,念无以锡入煎剂法,特叩之。答曰:「是古方尔。」元礼求得其书,乃「饧」字耳。元礼急为正之。呜呼!不辨「饧」「锡」而医者,世胡可以弗谨哉![2]
正因为古代书籍在流传的过程中,会因为抄录、翻刻而产生错误、脱漏等种种问题,进而影响到治学成果。因此前贤在治学上,都相当注重书籍的版本问题,也都不断地对后学耳提面命,再三强调,如张之洞向来就主张「读书宜求善本」[3],他首先对「善本」做了说明:
善本非纸白板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刊,不讹不缺之本也。此有一简易之法,初学购书,但看序是本朝重校刻而密行细字,写刻精工者,即佳。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二精本(一精校,一精注)。三旧本(一究刻,一旧抄)。[4]
并提到据善本而校书对读书的助益:
读书先宜校书,校者以善本与俗本对勘,正其伪脱也,异同之间常得妙悟。且校过一次,繁难处亦易记得。但校后宜读,若校而不读便成笑柄。[5]
另外他在清末时为学子指示治学途径所著的《书目答问》中,也指出善本的重要:
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6]
此外,屈万里先生也撰文教导学子,说明读古书为什麼要讲究版本,并指出讲求版本学的三点作用:「欲辨图书真伪不能不讲究板本」、「欲知图书有无残阙不能不讲究板本」、「欲免受错字的欺骗不能不讲究板本」[7]。
前贤不仅对「无缺残无删削」、「精校精注」、「旧刻旧抄」善本书的学术价值或资料价值都给予高度的肯定,不少人甚至还投注相当的精力心血,去从事古籍的校雠工作,以期能成就自我、嘉惠士林。这样的工作尤其以清人为最,因此清代被誉为「校雠学的鼎盛时期」[8],大量的古籍经过这些学者的整理之后,嘉惠了后世无数的学子,让人省却了多少探索的工夫,少走了多少的冤枉路。时至今日,虽然学风改变,较少有学者愿意从事无益於升等的古籍点校工作,所幸仍有一些书局继续进行这项工作,让我们仍不断地有经过点校的善本可以利用。但也因为习惯了阅读这些精校精注的善本,反倒逐渐忽略了并非每本古籍都有前人的校雠,甚至以为书坊出版的古籍都没有版本上的问题。笔者以前在研读《阅微草堂笔记》时,主要还是要依据取得容易坊间流传的本子[9],虽然卢锦堂的大作已指出坊间流传的本子有内容阙漏的问题[10],但是清刻诸本因图书馆的使用限制,只能借阅无法影印,一直要到大陆各书局所出版的《阅微草堂笔记》流入台湾,才解决坊间流传本因阙漏造成使用上不便的问题。
本文2023-08-05 09:14: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