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俄罗斯东部的“大汉国”,是啥来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5浏览:4收藏

历史上,俄罗斯东部的“大汉国”,是啥来历?,第1张

一般来说,在我国古籍中记载的异域国度,都是按照发音取名,例如《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的:“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这“西域三十六国”中的安息、康居、休循等。这些名字全然不似国名,一看就知道是直接通过音译而来。不过,有一些国家名称倒是取得像模像样,例如大食、大秦、大夏、大汉等,和中国的朝代名称很相似。

大食是唐宋时期中国人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大秦指的是古罗马帝国,而大夏则是位于现在阿富汗境内的巴克特里亚地区,而大汉很多人就没有听说过了。这个名字要是放在中国来理解,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是一个庞大的帝国,毕竟汉朝在中国的名头实在太响亮了。能够被命名为“大汉”的国度,想来应该比较非凡。专家表示,但事实上恰恰相反,这个国家和汉朝不仅八竿子打不着,还非常小。

▲汉朝未央宫

01

虽然“大汉国”听起来比较气派,但是由于这个国家比较小而且很远,所以在中国古籍中记载不多。最早的记录出自记载南朝历史的《梁书》,在《梁书·东夷传》中这样记载:“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余里。无兵戈,不攻战。风俗并与文身国同而言语异。”

这个记载虽然简单,但是大致上介绍了大范围的位置和总体状况,但是也能看出大汉国离中原很远。那么到底有多远呢?既然在记载中是以文身国当成坐标,那么我们必须先知道文身国位于何处。《梁书》中说文身国位于“倭国”的东北方向7000多里,倭国指的是日本,按照这个方位来找,文身国很可能是千岛群岛到库页岛等地区,再往文身国东方去看,那么大汉国应该位于西伯利亚东区。

▲西伯利亚航拍

02

在几百年后的《新唐书·回鹘传》里,也有关于大汉国的记载,《新唐书》还记载了大汉国这个名字的来由:“人物颀大,故以自名。”是因为这个国度的人长得特别高大,所以自称大汉。但是在《新唐书》中记载的这个大汉国地理位置与《梁书》中的是截然不同,大致位于贝加尔湖及叶塞尼河流域,虽然与《梁书》中的大汉国一同位于西伯利亚,但是大致方位却距离近万里,所以应该不是同一个国家。

但《新唐书》里的大汉国的命名方式却给了许多学者一些启发,通过研究,发现这一族群指向了美洲大陆。很多人以为美洲大陆和西伯利相距很远,但事实上,在这两者中间只隔了一个白令海峡。现在有一些观点认为,大约在1万多年前,亚洲大陆有一些居民从白令海峡地区迁徙到了美洲,成为了当地的土著居民,而当时的白令海峡应该还不是海峡。

▲白令海峡的地理位置

03

这些人到达美洲后又分为了两个族群,生活在温带和热带地区的便是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生活在寒带地区的便是爱斯基摩人也就是因纽特人。“因纽特”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人”,这就可以和大汉国关联起来,因为“大汉”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是“人”。这虽然只是一种假说,但是却引出一个非常惊人的可能性——中国人在南北朝时期便知道美洲大陆的存在了吗?但事实上这种可能性不大。

当时的中国人知道的更可能是另一个族群,就是距离因纽特人聚集地不远的尤皮克人。尤皮克人和因纽特人非常类似,但是他们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最东边,也就是紧邻白令海峡的楚科奇半岛。

▲尤皮克人照片

有些时候,他们会跟因纽特人一样被称为爱斯基摩人,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与因纽特人是同一个语系,非常接近。更令人感到值得深思的是“尤皮克”这个词语的意思是“真正的人”。

这个含义与“大汉”的意思其实更为接近,而且尤皮克人的生活位置与《梁书》中所记载的大汉国位置非常接近。在这一区域,人烟稀少,环境恶劣,所以基本不会与其他族群爆发战争,也很符合《梁书》中记载的,他们没有兵器,不会与其他族群发生战争这种情况。

▲楚科奇半岛风景

结语

综上所述,尤皮克人便可能是《梁书》中所记载的“大汉国”。但是它跟汉朝没有什么关系,之所以在史籍中被记载为大汉这个名字,原因很朴素,就是因为他们的自称被意译为“大汉”。这个考古发现也说明了,其实在古代典籍的边边角角中,我们能发掘的历史还有很多很多。

西伯利亚对俄罗斯非常重要。

普京大帝说过一句话:俄罗斯有很多土地,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俄罗斯国土面积1700万平方公里,欧洲国土部分不足500万平方公里。

俄罗斯失去西伯利亚意味着什么,一旦俄罗斯失去西伯利亚,那么整个俄罗斯的强大将彻底终结,一方面俄罗斯将沦为三流强国,难以产生世界影响力。

西伯利亚所蕴藏的各种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

西伯利亚森林资源非常丰富,西西伯利亚平原还是俄罗斯重要的粮仓。

一个西伯利亚,面积就达1322万平方公里,面积之大超过除俄罗斯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的面积,让人垂涎不止。

西伯利亚是俄罗斯国家安全的战略纵深。

近代以来,俄罗斯的历次战争表面,俄罗斯欧洲部分很容易失去,而西伯利亚却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打败的浩瀚海洋。

一旦俄罗斯失去西伯利亚,那么国家将凄惨无比。北约一旦攻打俄罗斯,俄罗斯欧洲部分多是平坦的平原,难以阻挡。

俄罗斯在东西伯利亚部署的核导弹,能让美国忌惮三分。

西伯利亚是北亚地区的一片广阔地带,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至杰日尼奥夫角,北临北冰洋,西南抵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至蒙古、外兴安岭,面积约1322万平方千米,方言俄语/阿尔泰语系语言/叶尼塞语系语言。西伯利亚绝大多数被俄罗斯控制,但是西南有一小块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依据地形可分为三部分: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西伯利亚”意为“宁静之地”,名称源自蒙古语“西波尔”,古时西伯利亚就是一片泥泞的地方,住在这里的蒙古先民以地形为这个地方取了名字,当俄罗斯人来时,将此音译为“西伯利亚”,也有人认为“西伯利亚”之名源自鲜卑人。

我重点聊聊勘镶在西伯利亚一颗璀璨的明珠--贝加尔湖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就在东西伯利亚南部,伊尔库茨克州和布里亚特共和国境内。

你知道贝加尔湖有多牛逼么?

中国史上最伟大的诗仙--李白正是出生于贝加尔湖边上的碎叶城,中国古籍记载把贝加尔湖有称为北海、柏海、小海、菊海、于尼陂、柏海儿湖、白哈尔湖等称。

今天让中国人念念不忘的故土贝加尔湖,无数人向往的贝加尔湖,以此与中国分离。

中国古代史书中最早明确记载贝加尔湖地区为《汉书·苏武传》。

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苏武牧羊的故事就发生在贝加尔湖。

作为出使西域的使者,苏武尽忠守节,在被匈奴扣押的19年中,他含辛茹苦,受尽折磨,宁死不屈。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他不屈服,面对北海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仍然不屈服。

苏武始终忠于祖国,表现出了大义凛然的堂堂正气。

他不辱使命而闻名于世,而苏武牧羊的故事也千古流传,并为后人仿效。

看看今天能让中国人念念不忘的故土贝加尔湖有多牛逼。

贝加尔湖总面积约31700平方千米,其总面积大约有315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达744米,最深处更是有1680米,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深的湖泊。

如果我们把高大的泰山放入湖中的最深处,山顶距水面还有100米。

贝加尔湖是中国第一大湖泊青海湖的7倍,或者相当于将两个北京市的面积全部灌满水。

根据中科院地理所网站公布的数据,中国包括咸水湖、淡水湖在内的所有湖泊,总蓄水量为700多立方千米。

通过简单计算便可得知,贝加尔湖蓄水量居然是中国所有湖泊之和的33倍!

数据令人瞠目结舌。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淡水储水量最大,深度最深的淡水湖。

贝加尔湖约占地表不冻淡水资源总量的1/5。假设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唯一的水源,其水量也够50亿人用半个世纪。

贝加尔湖形状狭长弯曲,如同一轮弯月镶嵌在欧亚大陆。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称。

拥有天量水资源的贝加尔湖,具有了许多类似海洋的特征,两侧悬崖峭壁高达500-1000米,如同海岸山脉。

湖水经常掀起超过两人高的巨浪,以及暗流、潮汐、强风暴等等。

淡水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之一。

历史让人唏嘘,我们现在只能望“湖”兴叹。

贝加尔湖畔犹如上天赐予人类的一个仙景,湖泊的景色相当的迷人,夏季无酷暑,是一个游玩避暑非常好的地方。

我们要牢记历史,多么期待有那么一天,我们能在故土贝加尔湖能找到李白的诗篇,瞻仰他的故居。。。。。。

大家怎么看?

条友讨论,转发!

匈奴应是西方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前3世纪匈奴统治结构分为中央王庭、东部的左贤王、和西部的右贤王,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亚北部、中国东北等地区。匈奴国的全盛时期从前209年至前128年,即冒顿、老上、军臣三单于时期,相当于中原从秦二世元年到汉武帝元朔元年。在伊稚斜单于时期,国力被汉军打击由盛转衰。 中国古籍中讲述的匈奴是在汉朝时称雄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史记》、《汉书》等留下了匈奴情况的一些记载。五胡乱华及南北朝时代是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进行了最后一场演出。 突厥起源地在叶尼塞河上游,约兴起于公元五、六世纪以前。以狼为图腾,旗上绘制金狼头。可汗发兵时,刻木为信,并附上一枚金箭,用蜡封印,以为信符。由于突厥人所居地高昌北山一带盛产铜、铁等金属,突厥在南北朝时期就掌握了锻冶技术。突厥军队使用的兵器在当时的条件下是相当优越的。

“中国”一词的来源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一、“中国”一词之本义 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徒中国”。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正因为如此,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又如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二、“中国”一词之地域观念演变 “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三、“中国”一词别名 “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亻屋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四、世界文化中的“中国”名称考 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人,尊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许多发达国家几乎都用与之音近的名词来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的“丝”读音而来,也有人认为源出“瓷器(china)”或闽南话的“茶”。 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显然另有来源。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武力强盛,控制着整个蒙古高原及其周围地区,铁骑所至,所向无敌。而当时刚刚兴起于东欧平原的俄罗斯人,初闻东方惟有契丹,故称中国为“契丹”,并沿用至今。

记得采纳啊

历史上,俄罗斯东部的“大汉国”,是啥来历?

一般来说,在我国古籍中记载的异域国度,都是按照发音取名,例如《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的:“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