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书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5浏览:4收藏

天人合一的书籍,第1张

《天人合一》依照天师管辂1800余年前遗留的管氏心法编著,结合作者管泓钧多半生实际应用的添加与完善。2012年简体版是在1997年港版基础上,从2007年起历时5年修缮而成,文字比较通俗,更适合大众阅读。

《天人合一》为管泓钧代表著作,分为1997年港版、2012年简体版。 第一卷 生财有道

第一章生意场——财源广进秘籍

第一节办公室、住宅风水招财布局9法

第二节姓名学之五格数理催财技法

第三节八字命理改运兴财

第四节陶朱公(民财神范蠡)盈财法

第二章博彩术——赢得十亿身家

第一节赌局风水之正财、偏财、横财

第二节姓名学之五格增财笔画调配技法

第三节八字与五行相配之运通财来

第四节奇门财路28局

第五节何鸿燊秘法之《无需出千》

第三章转运祛祟——永避“败财运”的困扰

第一节姓名学五格数理中的败财运规避

第二节八字改运:纳音之金非钱财之金(五行正论)

第三节李嘉诚“一枚硬币”莫败财

第四章招财灵符、灵兽图集

第二卷 五福临门

第一章修身缘——积善迎福之法

第一节办公室、住宅风水福缘布局7法

第二节姓名学之五格数理增福技法

第三节八字命理改运积福

第四节“百蝠图”纳百福的传说

第二章家庭论——夫妻和睦十三方

第一节居家风水配饰之夫妻缘强化布局6法

第二节姓名学之夫妻缘分五格匹配与调整4法

第三节夫妻“八字不合”之改运3法

第四节奇缘莫入:勿羡牛郎织女

第三章借运进学——文曲星易位时的学业补救之法

第一节姓名学五格数理中的艺能运调配

第二节奇门遁甲之求学局

第三节不学无术也能《连中三元》

第四章祈福灵符、灵兽图集

第三卷 官运亨通

第一章乌纱帽——飞腾纵横官场

第一节办公室、住宅风水官威布局11法

第二节姓名学之五格数理求官技法

第三节八字命理改运添官

第四节苏秦走马观碑配六国相印

第二章首领运——成为团体核心

第一节办公桌风水之物品摆放及随身“主印图腾”

第二节姓名学之领导讳(以字代名之法)

第三节普京“尤里心术”——苏联克格勃“领导力训练”精要

第三章一呼百应——晋级开运方法详解

第一节加官:巧借喜用神转化命中八字

第二节会议讨论(谈判)中的奇门技法

第三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四章显官灵符、灵兽图集

第四卷 寿比南山

第一章岁为尊——延年增寿正法

第一节住宅风水益寿布局15法

第二节姓名学之五格数理延年技法

第三节八字命理改运增寿

第四节彭祖积寿800载

第二章天伦乐——恭贺五世同堂

第一节祖坟风水之传世阵法

第二节族谱的力量(姓名中字传承族数)

第三节九世单传之不夭奇门局(弱子续命法,不适合女婴)

第四节周文王为姜太公拉辇868步,稳传子孙江山

第三章折寿仙方——溢出寿数之三星转借法

第一节多余寿数转为福运,多余福运转为官禄、财运

(寿数未增至满溢时不可单独借运求官、求财,以免折寿、折福)

第二节逆天改运需要折罪的供奉之法(寿数未溢之时求官、求财的“补救”)

第三节旁门借寿——损人也不利己的左道法术揭秘(莫中邪术)

第四节甘罗十二为上卿,转即夭折;韩信八罪称王侯,不得善终

第四章至寿灵符、灵兽图集

第五卷 功德无量

第一章风水学入门提要

第一节阳宅布局基本法

第二节祖坟选址注意事项

第三节常见灵兽(吉祥物)之相冲相克

第四节办公室及铺面风水

第二章姓名学通理解析

第一节百家姓对应天格数表(以《康熙字典》笔画为准)

第二节吉名常用300字,笔画数对照表

第三节艺名、字号与主人八字之对应起法概要

第三章四柱八字推算技巧

第一节四柱纳音表

第二节五行相克、相生、相泄之循环图解

第三节八字的天干、地支推算原理

第四节八字批解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奇门遁甲之天人奥义

第一节三奇、八门、遁六甲原理

第二节九宫格飞排入门

第三节奇门遁甲经典应用案例详解——诸葛亮八阵图

第五章功德榜

附:大师亲笔信 游于九华山下,偶遇泓钧道友之弟子张子枫一行,获赠《天人合一》,读之心中欢喜,遂回赠题序以答谢。

佛曰:普度众生。道亦曰:兼济天下。在打开宗教门户之见的路上,香港西方寺的宽运师傅显然更进一步,老衲自也不甘落后。《天人合一》为道家心法、管泓钧乃是道教管辂天师的第63代传人,却请吾一介闲游老僧为其著作题序,深感触动。

本部《天人合一》是“九转乾坤”善举之一,听智贤大师提起过这事,便早向往之。佛、道、世儒三教在文化部、统战部民族宗教工作局及各地宗教、文化部门的大力倡导下,联合做过几期弘法活动,主要是针对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课题,但基本都属于社会捐助实施的类型,本次“九转乾坤”则由各教贤达自掏腰包,开光了三教的九种转运物品,向广大群众结缘,实为善哉。

转运的课题很好,运气这种事,我也深信的。老衲在家之时也曾是一名“小业主”,对经商之事略通一二,有时候真的不是你一分汗水一分收获的简单问题,必须要有关系、有运气。不过我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旧经验了,对现今的情况,已不甚了解。

说起来,老衲与泓钧师兄还算是世交,家父与管伯父都曾在大别山根据地前线参谋部工作,那时我还没有出生、泓钧师兄也还只是孩童。渡江战役之时,家父与管伯父都负伤与部队失散,两人互相搀扶着死里逃生、文革期间又都因此而挨批斗。后来泓钧师兄一家偷渡香港,而我则看破红尘,之后大家几十年没有往来,前年在一次宗教会议上才再度相逢,足见有很深的缘分,也就成了由我来为《天人合一》作序的起因之一。

昨夜通读泓钧师兄的大作,果然豁达,其中有几句肺腑更是秉承了管氏心法之妙义。风水方面,我不在行,泓钧师兄家则是祖传的技艺。只粗粗翻阅,让我这个外行人竟也看懂了风水之妙,泓钧师兄好功力也。用词通俗易懂、行文深入浅出,全篇没有深奥的理论啰嗦,句句讲的都是法门步骤,怪不得被誉为“当代最具实用价值的易学应用教科书”。

关于奇门遁甲,我幼时听管伯父讲解过,但知之不深,只是浅尝辄止。如今翻开泓钧师兄的书卷,才恍然心悉,原来如此精妙。对照在俗家时的一些经商旧事,自觉有醍醐灌顶之感,原来发财并不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书中虽是道家法门,却也有与佛缘相通之处,善念为本、技法为用,堪称大师手笔、潜心之作。所惑者,唯卷末之方法论,仿佛止于入门,特电话长谈,方知还有后续。

期待泓钧师兄的大作面世,特为之序。老衲云游已久,身无过多积蓄,幸好有俗家弟子慧远居士在,随喜人民币20万元,并愿意以成本价支持书籍的再版印制工作,也算老衲的借花献佛之心,望泓钧师兄笑纳。

最后祝所有《天人合一》的读者,福寿康宁、和睦荣华。

释净生

2012年2月5日于云游途中

大哉乾元出自《易经》这本古籍,《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对这个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阳而不论五行而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他一般还被看作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春秋繁露》 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

上为《大易识阶》米鸿宾的主要观点,但《开启中医之门》的作者李阳波则很不满意董仲舒所提出来的天人合一观,他解释说:董提出这个观念主要是讲天的情况与人的情况的统一,实际上,作为天的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是很难模拟的,可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植物、动物及人的本身,他们的生长衰老、他们的变化却无法逃脱天的支配所以,天人合一,主要是讲天与万物、与人的这种生理状态的合一,而不是天与人的社会结构的合一为了作出这样一个划分,李阳波就把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中有关社会观的这一部分划出去,而保留其谈生物的部分,并且径直把它称为“宇宙生物观” 因为中医是研究天、地、人之间的术数转换变化关系的一门学问在他看来,天人合一就已把中医小了一截李阳波同时认为钱学森也看到了中医、气功、人体特异功能的一些情况,从一些人身上所存在的不可思议的潜力,看到了人天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所以也摒弃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而改作了“人天观”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以“仁”为核心,“礼”为外观表现的儒学可以说是一种人学,其主要内容是讲为人之道,包

如何理解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现实意义,不管个人做事,国家发展都要顺应自然(发展),才能可持续。不能与周遭格格不入,否则个人无法融入周围(环境,团体),国家总是与邻国摩擦。现在老讲“和谐”其实就是这意思。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本人从《四库全书》 找到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本人现在把这些材料公布出来。供关心此事者研究、讨论。需要说明的是:1,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标点,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为研究者都有相当的古文水平,也用不着我去推敲;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复的,或是观点已经明确、无须再重复引证的。好在《四库全书》现在不是难找的书,如对这个资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则此一思想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类似的思想发展到宋代,就出现了明确的“天人合一”说。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被认为是讲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里讲的也是,人的仁义礼智本性是天所赋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再后,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

是指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对这个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阳而不论五行。而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董仲舒一般还被看作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春秋繁露》。

西方思想

在西方人的思想里面,天跟人没法合一,因为他们所谓的天就是God,God就是上帝,而上帝永远高高在上,主宰人类。天是上帝,上帝跟人类当中有一条,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叫做双黄线,是不能超越的,人再伟大,永远只是人,不可能是God,God是唯一的、无可取代的。

天人怎么能合一这也是外国朋友经常问我的问题。他们说:"笑话,天那么高,人怎么能跟它合一只有你们中国人才做这种梦!"其实,这是他们不了解罢了。

中国人知道,世界上有看得见的部分,就有看不见的部分,而往往看不见的部分决定着看得见的部分,很遗憾,这是西方人所不重视的地方,他们太重视眼见为实。

在看得见的部分,天跟人永远没有办法合一,要达到这个层面的天人合一,那真是做梦,但是在看不见的部分,天人是合一的。可见,看不见的部分比看得见的部分更重要,功能更大

在「 ”北宋五子”里,程颢最受后世的尊崇,他的思想普遍被评为「 ”纯粹”,属孔门正统,这是其他四子所不及的。 儒者们批评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杂糅佛老、贬低邵雍的易数近于京焦、说张载的《正蒙》「 ”诚有过者”,他们多少都有些病痛在。陆九渊在谈到二程时说:「 ”伊川蔽锢深,明道却疏通”,认为小程多少有些毛病,大程则无可挑剔。心学家们对程颐多有微词,但少有人抨击程颢。无论是程朱的信徒,还是陆王私淑,似乎大家都一致同意,程颢确实像颜回一样,是他们心目中纯粹的儒者。 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和程颐 为什么程颢少有著作流传? 程颢的著作在「 ”北宋五子”里是最少的,《二程集》中有近七成都是程颐的作品,少有程颢的著作流传于世,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程颢离世得太早了,他的寿命是五子中最短的,以至于没来得及写出系统性的著作。程颐在《行状》中就交待说「 ”先生进将觉斯人,退将明之书,不幸早世,皆未及也。” 其次,著书立说并非程颢的志向。他的弟子谢良佐读书众多、记闻甚博,还想编纂一本古今文集,程颢知道后却批评说这是在「 ”玩物丧志”,并非真正的学道。他告诉弟子们擅长作文章的是「 ”文士”,喜欢谈经籍的是「 ”讲师”,只有真正的知「 ”道”者才是「 ”儒学”。书籍与言行都不过是传道的手段,不可拘泥于此;,作文章也只是为了「 ”修辞以立诚”而已。 最后,根据《宋元学案》记载,在元祐党案的时候,程颐为了避免迫害,「 ”追毁出身以来文字”,这使得二程的许多亲笔著作都失传了。 《二程集》里大部分内容都是弟子们记载的语录,而非二程的原作。这些语录大多不署名,使我们难以知晓哪些话是程颢说的,哪些又是程颐说的。因此,要弄清程颢的体系,不能从语录入手,而要从他亲写的两篇书信出发,这便是《定性书》和《识仁篇》。 程颢,字伯淳,号明道先生 程颢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程颢是周敦颐的弟子,而周敦颐在《太极图说》的末尾提出「 ”立人极”的方法在于「 ”定之以中正仁义”和「 ”主静”。认为只有使人的本性定格在中正仁义之上,并持守住「 ”静”,不动摇、不自暴自弃,以此来修行,才能成为立于众人之上的「 ”人极”,通过修身成为圣人。 《行状》说程颢曾求学于周敦颐门下后,虽然已经慨然有求道之志,但仍「 ”未知其要”,所以又泛滥诸家,出入释老近十年,然后才返回六经,终有所得。宋仁宗嘉佑二年,程颢与表叔张载一同科举中第,出任地方官员,他们彼此互通书信,交流学问。一天,张载给程颢写了一封信,就「 ”定性”提出了疑问,信中说: 「 ”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何如?” 这个问题在逻辑上承接了《太极图说》,指出「 ”定之以中正仁义”和「 ”主静”之间的矛盾。认为「 ”性”会受到外物的干扰,恐怕任何人也做不到「 ”静”,多少会出现动摇。如果有外物存在,那么即使我们知道「 ”中正仁义”是美好的德性,也难免要受外物的诱导,偏离正道,无法持守。对此,应怎么看? 程颢的《定性书》主要探讨了这个问题,他在里面提出了「 ”性无内外”的思想,并从这个逻辑起点出发,阐述人与天地的关系,认为人与天地为一,只需「 ”物来顺应”、「 ”情顺万物而无情”,不能分天人为二,然后再去「 ”合一”。这样便是彻底的一元论,用同一的观点,把人溶解入天地之中,为后来的「 ”天理”思想奠定基础。 什么是理学所说的「 ”性”? 在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 ”性”是指「 ”中正仁义”,显然还十分抽象。而程颢则对「 ”性”这个范畴进行了充实,他认为凡天地所生之物皆有其各自的「 ”性”,用以区别其他的事物,例如牛有牛之性、马有马之性等等。万物遵循着自己的本性而发展,就叫作「 ”道”;马循着马之性而生存,牛循着牛之性而发展,皆是率性而为,遵循畜生道。此所谓「 ”天命之谓性”和「 ”率性之谓道”。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 ”与万物同流”,但也有着自己的本性,有着相应的人道。对于人来说,有五种性是常住不移的,它们就是仁、义、礼、智和信,除此之外的爱憎、喜怒、羞赧、恻隐、贪痴等都是「 ”情”。程颢认为「 ”性”近于理智,「 ”情”近于欲望;许多动物都有欲望,但唯有人才独具理智: 仁这种理智使人博爱万物,近于公; 义这种理智使人权量轻重,近于宜; 礼这种理智使人厘定制度,近于分; 智这种理智使人明辨是非,近于知; 信这种理智使人诚实守信,近于真; 如何使人保持这些五种理智,而不被外物所牵引,致使走向情欲而迷乱,便是「 ”定性”的问题。循着这五种「 ”性”去做人做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圣人之道,因此程颢说: 「 ”道即性也。若道外寻性,性外寻道,便不是。” 假使人迷失了本性,那么就需要通过教育来使其恢复原貌,这便是「 ”修道之谓教”。而如果人不想迷信本性,希望能够一直坚守住五种理智,则需要做定性的功夫。 五种常性 程颢「 ”天人一体”的思想 「 ”北宋五子”里,周敦颐、邵雍和张载都有「 ”天人合一”的思想。周敦颐用「 ”人极”来合「 ”太极”;邵雍用「 ”人道”来合「 ”天道”;张载用「 ”吾”来合「 ”干父坤母”。程颢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 ”天人合一”本质上是二元论,先把人从天地中分割了出来,然后再机械地「 ”合”回去。他说: 「 ”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 「 ”天地安有内外?言天地之外,便是不识天地也。人之在天地,如鱼在水,不知有水,直待出水,方知动不得。” 人与万物一样,都是天地所生的,本来就是天地的一部分,并不是独立于天地之外的存在物。当我认识「 ”宇宙”时,我既不在于宇宙之外,也不在宇宙之内,而是属于宇宙本身,我是宇宙的一分子,而不是独立于宇宙的存在物。我们观察宇宙、认识天地,并不是站在它之外的角度去看,而是作为它的一分子去认识这个整体,故曰「 ”天人本无二”。 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试图从第三者的角度去认识天地,将人置于天地之外或之内去认识,好像天地是一个与人不相干的对象。他们没有认识到人只是天地的一部分,就像脚指头属于身体一样。鱼不可脱于渊,人也不可离开天地,不要妄想从「 ”天地之内外”来认识天地,而是把自己视为天地的一分子,从这个分子去认识整体。 「 ”天人合一”论的前提是天人有别,脚指头与整个身体确实有别,但这种区别乃是部分与整体的区别,而不是两个独立事物的区别。既然是这种同一中的区别,也就没有了「 ”合一”的必要,因为所谓的「 ”合一”是将两个不同的东西合在一起,是二元论。而程颢的「 ”天人为一”则从逻辑上消解了这种「 ”二元论”,主张彻底的「 ”一元论”。他说: 「 ”须是合内外之道,一天人,齐上下,下学而上达,极高明而道中庸。” 《定性书》试图告诉张载,要换一种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这也是程颢哲学与张载哲学在逻辑上的显著区别。 程颢哲学的诞生地《定性书》 张载的逻辑认为天地是我的父母,万物是我的同胞。既然是同胞,那么就是不同的个体,有内外之分,其他的个体可能会干扰到我的本性;而程颢的逻辑则认为天地是整个身体,人和万物则是不同的四肢,手足虽然有别,但并不是互相分离开来的不同个体,谁都没有离开身体而独立存在。故而他说: 「 ”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为四肢百体。” 手对于脚来说,难道有内外之分吗?脚能够作为外物来干预手的本性吗?显然不能,它们都是由身体来决定的。如果认为性有内外之分,然后再「 ”有意绝外诱”,那就是没有真正理解「 ”性”。所以程颢认为「 ”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真正的定性并不是对付外物的功夫,而是遵循整体的修行。「 ”二元论”不足以理解「 ”定性”,因此,他说: 「 ”既以内外为二本,则又乌可遽语定哉?” 真正的定性应是使手足顺从于身体,「 ”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明白人是天地的一部分,不要妄分内外,更不要主内而自私。人之大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者就像自扇耳光一样,用手来对抗身体;用智则反而助长了自私,加剧手与身体的对抗。那些二元论者自以为抵御外物的诱惑就能够实现定性,他们不知道,应该做的是—— 「 ”以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两忘,则澄然无事矣。” 把事物视为我的仇敌,然后千方百计地抵御它,这不是明智的做法。手足都是身体的一部分,手何必要去抵御足呢?这种手足对抗只会徒增烦恼,使修行徒劳无功。不如捐弃内外之别,使手足两忘,各自澄然无事,「 ”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 程颢的定性论否定了浮屠屏蔽外物、抛妻弃子、独坐一室、参禅悟道的做法,认为过分的主内只会陷于支离。还不如「 ”不系于心而系于物”、「 ”物来而顺应”,当喜则喜,当怒则怒,理当如此即如此,而不是一味的抗拒。既然不想让情欲干扰理智,那么就「 ”情顺万物而无情”,而不是妄图屏蔽一切,非得弄成心如槁木,形如死灰不可。 在《定性书》里,程颢的核心观点已经初具雏形了。他扫除了内外之分,认天人为一体,并且强调「 ”物来而顺应”,这都为「 ”天理”打下了基础。在后来他把那个「 ”身体”视为天理,说人与万物都是它的一部分,理当怒则怒,理当喜则喜,顺应天理便是定性。 不过,在推出「 ”天理”之前,在逻辑上还需要中间的一环——即如何证明「 ”天人为一”?要怎样才能坚持住一元论而不动摇?这便是他的另一部著作《识仁篇》的内容。

传统文化中的朴素自然观:“天人合一”

“天”即自然,“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理念代表了我国先贤圣哲对人与自然关系最朴素、也是最本质的价值认知。“天人合一”思想源于传统农耕文明,也构造了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坚实根基,正如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所言:“中华文化特质,可以‘一天人,合内外’六字尽之。”“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并非二元对立,而是一元统一;进一步地,世间万事万物也并非彼此割裂,而是紧密联系,同源而生,各就其位,各司其职,也各自拥有独立自主的地位和不容剥夺的存在价值。这也可以看出,“天人合一”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自然观的本真表述,也是古人赖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法。

我国经典古籍《周易》对“天人合一”思想有过详尽论述,提出“天地人合”的观点,如《周易·序卦》中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认为世间万物都源于天地,同时“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人也是天地滋养而生,是天地之子、自然之子,人与自然是同脉相连的有机统一整体,因此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即告诫我们天地人需和合共生,人与自然需和谐相处。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对“天人合一”思想也有着自成体系的阐释。儒家圣贤孔子传承天地人“三才”思想,认为人之于自然并非被动消极,而是可以通过自我调适来契合天地之道,即“人知天”。孟子则提出“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矣”,同样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诠释和增益,后世如汉代董仲舒提出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宋代张载的“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等观点也都如此,表征了古贤不断探寻自然规律、追求天人和合的思想高度。

道家同样对“天人合一”思想作出精辟论断,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所信奉的圭臬,认为人的主观活动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唯道是从”才能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可见,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已经作出过质朴而凝练的阐述,深入探究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敬告人类活动要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出自《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相传为黄帝所作。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有关天文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2、《伤寒杂病论》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制剂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历代医家无不尊张仲景为“医圣”,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

3、《神农本草经》 (相传为神农氏所作)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4、《本草纲目》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5、《千金方》 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并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的先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

参考资料: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千金方

天人合一的书籍

《天人合一》依照天师管辂1800余年前遗留的管氏心法编著,结合作者管泓钧多半生实际应用的添加与完善。2012年简体版是在1997年港版基础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