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中提到的各种中草药的名称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5浏览:4收藏

《本草纲目》中提到的各种中草药的名称有哪些?,第1张

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莲子,黄药子,苦豆子,川楝子,山药,当归,枸杞,鹿茸,龟苓膏,冬虫夏草,云南白药,蟾酥,地龙。

藿香、枳实、豆蔻、苍术、陈皮、白术、丁香、木香、厚朴、干姜、高良姜、砂仁、丹参、川芎、银杏叶、乳香、血竭、三七、续断、桃仁、红花、肉桂、鸡血藤、骨碎补、地龙

板蓝根、薄荷、金银花、菊花、黄连、决明子、夏枯草、牛黄、黄柏、苦参、龙胆、椿皮、半夏、川贝母、胖大海、桑白皮、桔梗、紫菀、百部、蛤蚧、苦杏仁、紫苏子。

扩展资料: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

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参考资料:

——《本草纲目》中的100种养生药材

1 [ 麻 黄 ]┃━━小故事

有个挖药的老人,无儿无女,收了一个徒弟。谁想,这个徒弟很是狂妄,才学会一点皮毛,就看不起师傅了。有的时候,卖药的钱也不交给师傅,自己偷偷花掉。师傅伤透了心,就对徒弟说:

“你翅膀硬了,另立门户吧。”

徒弟倒满不在乎:“行啊!”

师傅不放心地说:“不过,有一种药,你不能随便卖给人吃。”

“什么药?”

“无叶草。”

“怎么啦?”

“这种草的根和茎用处不同;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记住了吗?”

“记住了。”

“你背一遍。”

徒弟张口就背了一遍,不过,他背时有口无心,压根儿也没用脑子想。

从此,师徒分手,各自卖药。师傅不在眼前,徒弟的胆子更大了,虽然认识的药不多,却什么病都敢治。没过几天,就让他用无叶草治死了一个。死者家属哪肯善罢甘休,当时就抓住他去见县官。县官问道:

“你是跟谁学的?”

徒弟只好说出师傅的名字。县官命人把师傅找来,说:

“你是怎么教的?让他把人治死了!”

师傅说:“小人无罪。”

“怎么能说你无罪?”

“关于无叶草,我清清楚楚地教过他几句口诀。”

县官听了,就问徒弟:

“你还记得吗?背出来我听听。”

徒弟背到:“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

县官又问:“病人有汗无汗?”

徒弟答道:“浑身出虚汗。”

“你用的什么药?”

“无叶草的茎。”

县官大怒:“简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虚汗还用发汗的药,能不死人?”说罢,命人打了徒弟四十大板,判坐三年大狱。师傅没事,当堂释放。

徒弟在狱中过了三年,这才变得老实了。他找到师傅认了错儿,表示痛改前非。师傅见他有了转变,这才把他留下,并向他传授医道。打这儿起,徒弟再用“无叶草”时就十分小心了。因为这种草给他闯过大祸惹过麻烦,就起名叫作“麻烦草”,后来又因为这草的根是**的,才又改叫“麻黄”。

2 [ 紫 苏 ]┃━━小故事

九月九日重阳节,一群富家子弟在酒店里比赛吃螃蟹。一只只大螃蟹又多油又黄,他们越吃越香。吃空的蟹壳竟在桌上堆成了一座小塔。

华佗带着徒弟,也到这儿来饮酒。他看到那伙少年象疯了似地比赛吃蟹,便好心地劝说道:

“螃蟹性寒,不可多吃。年轻人,你们比赛吃螃蟹可没有好处。”

少年们很不高兴:“我们吃的是自己花钱买的东西,谁听你的管教!”

华佗说:“吃多了准会闹肚子,那时侯可有生命危险啊!”

“去去去,别在这儿吓唬人!我们就是吃死了,又关你屁事!”

这些醉醺醺的少年根本不听劝告,继续大吃大喝。有的还嚷道:

“螃蟹是美味,谁听说过能吃死人?咱们放开肚子吃咱们的,馋死那个老头子!”

华佗看他们闹得实在不象话,就对酒店老板说:

“不能再卖给他们啦,会闹出人命的。”

酒店老板正打算从那伙少年身上多赚些钱哩,哪里听得进华佗的话?他把脸一板,说:

“就是出了事也不关你呀。你先生少管闲事,别搅了我的生意!”

华佗叹息一声,只好坐下吃自己的酒。

等到半夜,那伙少年突然大喊肚子疼,有的疼得直冒汗,有的翻倒在桌下打滚儿。

酒店老板吓呆了,急忙问:“你们是怎么啦?”

“疼坏了,快帮我们请个医生来吧!”

“这半夜三更的,让我上哪儿请医生去?”

“求求老板行个好,医生再不来,我们的命就难保啦!”

这时,华佗走过来说:

“我就是医生。”

“呀!”少年们大惊失色:这不是那位不让多吃螃蟹的老头儿么?他们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了,一个个捧着肚皮,哀求道:“先生,请你给治治吧!”

“你们刚才不是说不让我管吗?”华佗说。

“大人不记小人过。求先生发发善心,救救我们。您要多少钱都好说。”

“我不要钱。”

“那您想要别的也行。”

“我要你们答应一件事!”

“别说一件,一千件、一万件也行。您快说什么事吧?”

“今后,你们得听从老人的劝告,再不准胡闹!”

“一定,一定。您快救命!”

华佗让他们等着,自己带着徒弟到了荒郊野外,采了些紫草的茎叶回来,煎汤给少年们喝下。过了会儿,他们的肚子都不痛了。华佗问:

“喝了这药,觉得怎么样?”

“舒服多了。”

华佗心想:这种药草还没名字,病人吃了它确实会感到舒服。今后就叫它“紫舒”吧!

少年们千恩万谢,告别华佗,回家了。华佗又对酒店老板说:

“好险啊,你以后千万不能光顾赚钱,不管人家性命啊!”

酒店老板连连点头。

华佗离开酒店,徒弟问道:

“这紫草叶子解蟹毒,出在什么书上?”

华佗告诉徒弟说书上并没有,这是他从动物那儿学来的。

原来有一年夏天,华佗在江南的一条河边上采药。他看见一只水獭逮住一条大鱼。水獭吞吃了很长时间,把肚皮撑得象鼓一样。它一会儿水里,一会儿岸上;一会儿躺下不动,一会儿来回折腾。看来,这水獭难受极了。可是后来,它爬到岸边一片紫草旁边,吃了些草叶,又躺下会儿竟没事了。华佗心想,鱼类属凉性,紫草属温性,紫草准可以解鱼毒。从此,他便记在了心上。

后来,华佗还把紫草的茎叶制成完和散。他又发现这种草药还具有表散的功能,可以益脾、利肺、理气、宽中、止咳、化痰,能治很多病症。

本来,因为这种药草是紫色的,吃到腹中很舒服,所以,华佗给它取名叫“紫舒”,可不知怎的,后来人们把它叫作“紫苏”了——这大概是音近的缘故,弄混了吧。

3 [ 辛 夷 ]┃━━小故事

秦举人得了一种怪病,鼻孔流脓流涕,腥臭难闻。这种病很讨人嫌,连他的妻子儿女也躲得远远的。秦举人请过许多医生,但吃什么药也没用。他想:这么活着招人嫌恶还不如死了好,就打算寻死。有个朋友知道后劝道:“天下这么大,本地医生治不好,何不到外边求医去?还能顺便逛逛名山大川,散散心。”

秦举人一听有理,反正呆在家里也净跟老婆孩子呕气,就带了个家人,骑着马出门了。

秦举人走了很多地方,但没遇见一个能治鼻子的医生。后来,他走到南方的一个夷族人居住的地区,有个夷家医生说:“这病好治。”

秦举人喜出望外,急忙请他医治。

医生到山上采了一种花苞回来,让秦举人服用,秦举了吃了半个月,鼻子真的不流脓了。他十分高兴,对医生说:“这种药真灵,你能不能让我带一些回去,万一再犯病时就不用跑这么远求医了。”

医生想了想说:“不如给你带些种子回去栽种。”

秦举人更加高兴,他重重酬谢了医生,带着种子回家了。到家后,他就种植这种草药。几年过后,院子里长了一大片。凡有人得了鼻病,他就用这种草药给人医治。

人们问:“这药草叫什么名字?”

秦举人一想,忘了问夷家医生了。又一想,这是在辛亥年间从夷人那里引来的,就说:“这叫‘辛夷’。”

灯心草科植物野灯心草的全草或根·水通草水通草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龙须草之别名。别名野席草、水通草。来源及产地灯心草科植物野灯心草JuncussetchuensisBuch的全草或根。分布我国长江中下游及陜西、四川、云南等地。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清热,利尿,解毒,安神。治口咽诸毒火证,牙痛,目赤肿痛,鼻衄,小便淋涩,肾炎水肿,心烦失眠,心悸,梦遗。用法用量煎服:9~30g。豆科植物田皂角茎的木质部·水通草水通草为中药名,出自《江苏中药名实考》,为《饮片新参》记载的梗通草之别名。别名白梗通、水通草。来源及产地豆科植物田皂角AeschynomeneindicaL.茎的木质部。主产浙江、江苏。性味归经微苦,凉。入肺、胃、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乳。治水肿,热淋,小便不利,乳汁不通。用法用量煎服:3~6g。化学成分本品含皂苷。药理作用煎剂在体外对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详见百科词条:水通草 [ 最后修订于2015/12/7 15:38:48 共40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药“四维”一般指“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四种药物。现将有关论述转发予你,供参阅。

四维本意是指后天八卦图里的乾坤巽艮,也就是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四个方位,与四隅共同构成一个‘天地’。

《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这是儒家对‘四维’的引申,言礼义廉耻为国之本,立国安邦之要。

至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卷48、本草正上: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病而至于可畏,势非庸庸所济者,非此四物不可。设若逡巡,必误乃事。今人直至必不得已而后用附子,事已无济矣。事无济则反罪之,将附子诚废物乎。嗟夫!人之所以生者,阳气耳!正气耳!人之所以死者,阴气耳!邪气耳!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兵不可久用,故良将用于暂。乱不可忘治,故良相不可缺。矧夫附子虽烈,而其性扶阳,有非硝黄之比。硝黄似缓而其性阴泄又非桂附可例。华元化曰: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内经》曰:门户不要,是仓廪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今之人履芒硝、大黄若坦途,视参、附、熟地为蛇蝎,愚也、智也?

张氏引入其意在于说明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四药的重要地位,当然也只是代表其个人观点,因其后,清代名医陆懋修也有一种说法:“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路氏虽未明言‘四维’但所举四药似更合‘四维’之义,区别在熟地、石膏孰轻孰重,个人以为全凭各自经验体会,做一中医常识了解而不必囿于名下了。

安徽亳州,江西樟树,河北安国,河南禹州。华夏第一都禹州有三大文化,中医药文化是最为显著的一个。作为我国医药发祥地之一,禹州有得天独厚的药材生长环境,中药材资源丰富。由于自然禀赋出众,自春秋战国起,神医扁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医药圣贤移居禹州,行医采药、悬壶济世。

四大药都简介

安徽亳州。有中华药都之称,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的故乡。其发展主要依靠以种植中草药为主,著名的有亳芍,毫菊,亳桑皮,亳花粉。

江西樟树。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药村集散地。樟树药业发达。樟树药材称之谓,东南西北中兼收并蓄,甘辛苦咸酸五性俱全,广征博取,应有尽有。

河北安国。安国药业源远流长,安国药市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的美誉。

河南禹州。有中华药城之称。神医扁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都曾在禹行医采药、著书立说。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堇拼音名ZǐJǐn别名蝎子花、断肠草[贵州]来源**科紫堇属植物紫堇CorydalisedulisMaxim,以根或全草入药。根于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夏季采集全草,晒干或鲜用。性味苦、涩,凉。有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中暑头痛,腹痛,尿桶,肺结核咯血;外用治化脓性中耳炎,脱肛,疮疡肿毒,蛇咬伤。用法用量2~3钱。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或干品煎水洗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紫堇出处出自《本草图经》。1《本草图经》:紫董生江南吴兴郡,淮南名楚葵,宜春郡名蜀董,豫章郡名苔菜,晋陵郡名水卜菜。2《纲目》:苏颂之说,出于唐玄宗《天宝单方》中,不具紫堇形状。今按《轩辕述宝藏论》云:赤芹即紫芹也,生水滨,叶形如赤芍药,青色,长三寸许,叶上黄斑,味苦涩。又《土宿真君本草》云:赤芹,生阴崖陂泽近水石间,状类赤芍药,其叶深绿,而背甚赤,茎叶似荞麦,花红可爱,结实亦如貔荞麦拼音名ZǐJǐn英文名HerbofCommonCorydalis别名野花生、断肠草、蝎子花、麦黄草、闷头花、山黄连、水黄连、羊不吃。来源药材基源:为**科植物紫堇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edulisMaxim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阴干或鲜用。原形态紫董一年生草本,高1030cm,无毛。主根细长。茎直立,单一,自下部起分枝。基生叶,有长柄;叶片轮廓卵形至三角形,长39c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57枚,有短柄,二或三回裂片轮廓倒卵形,近无柄,末回裂片狭卵形,先端钝,下面灰绿色。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长310cm,疏着花58朵,苞片狭卵形至披针形,长153mm,先端尖,全缘或疏生小齿;萼片小,膜质;花冠淡粉紫红色,长1518mm,距约占外轮上花瓣全长1/3,末端略向下弯;子房条形,柱头2裂。蒴果条形,长253

详见百科词条:紫堇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1:15:30 共138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我了解得不多,只能给出一点点.

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相信你肯定知道,他在《本草纲目》第一卷的开头,专门列出了自己曾经参考过的"历代诸家本草",其中,有《本草蒙筌》,)陈嘉谟编著,是明代早期很有特色的中药学入门书。

康熙时期,汪昂潜心研究医著,写了《本草备要》,该书删去了许多不常用中草药,着重介绍常用中草药400余种。该书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由博反约,有很大影响,至今仍为初学者所乐用。

而后,在乾隆时期,吴仪洛认为《本草备要》问世后颇受初学者欢迎,但该书作者汪昂“本非岐黄家,不临证而专信前人,杂采诺说,无所折中,未免有承误之失。”因此,将《本草备要》加以重订,补充一些新的内容,故订名曰《本草从新》。共6卷,载药720种。因此也有人说吴仪洛抄袭了汪昂的著作。但是吴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他加入了中草药由于产地不同,采药时间不同而导致的药性不同,因此也有参考的价值。

至于其他的还有古籍〈神农本草经〉,后来有明朝缪希雍写的〈神农本草经疏>, 这些书内容几乎都重复对中草药的发展上面也有提到,看你自己怎么组织语句了。

《本草纲目》中提到的各种中草药的名称有哪些?

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莲子,黄药子,苦豆子,川楝子,山药,当归,枸杞,鹿茸,龟苓膏,冬虫夏草,云南白药,蟾酥,地龙。藿香、枳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