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书有用吗
当然有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几乎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最最优秀的文化了,只不过由于近代政治原因及国外文化冲击等人为原因才没落了,学习传统文化对一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性情广博知识都是非常有用的。
对你说的看书方法的问题,我想说,应该还是先把基础打好,由易入难,逐渐掌握一些古文基础,比如字的常见古义,句型结构,以及段落等问题。所以这个我建议你可以先看一些古代通史,因为史书里的古文是最简单易懂的古文了,而且还可以增加你的历史常识,读起来故事趣味性强,可以先从这方面入手,比如从《二十四史》(当然如果不是从网上阅读而是买书的话这个花费估计不小),《史记》(经典中的经典了),《资治通鉴》等看起来,再辅以唐宋的一些散文杂文以及历代的笔记体书如《世说新语》(这个我最喜欢读了,有味道)、《荣斋随笔》、《梦溪笔谈》这一类的,因为散文来说我觉得是唐宋的最为容易了,先秦及汉代的文字就跟《左传》《易》《论语》等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一样,精而简(读起来即使你查字典也很可能造成囫囵吞枣,难以深入进去的),所以对于新人来说这个困难不小,而到了明清的古文虽然有白话趋势,但我觉得相对于唐宋文反而变得晦涩了,所以优先推荐唐宋文,这个有本《古文观止》选得很好,它里面除了唐宋的部分外也都很不错,初学来说值得推荐。当然你有个习惯非常好,那就是喜欢自己查字典,这对于一个真心要学习的人来说十分重要。
等到自己觉得小有成就了的时候,前面说的通史最起码完完整整看下一两本来,史记基本能翻一遍了这时就可以进阶一部,去阅读下先秦两汉的的典籍了,像《论语》《楚辞》诸子百家西汉文赋这些。
古诗词也是一部分,但相对来说比较独立,而且不难,可以凭个人喜好直接入手阅读学习就好了。
上面这些这是我自己的一些意见,下面这个总结的初高中古文学习方法,还不错,看看吧,尽量去按着这些做一定会有所收益的。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造成很多古籍变成孤本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多抄录几本就可以避免的。至于究竟有哪些原因造成了很多的古籍变成了孤本,下面就来简单的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吧。
首先来说,原本很多古籍当年确实是抄录了很多本,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本古籍都损坏了,极少数得以幸存下来的古籍于是就变成了孤本。由于一些古籍在当年就有很高的阅读价值,所以曾经也是爆火的畅销货,也被很多人抄录过。只是由于古代时期竹简、纸张的使用年限不是太长,一些人学到了古籍中的知识后便疏于保存,最终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损坏了。可能只有极少数的古籍被后人精心的保护者,成为了孤本。
其次就是,一些具有很高技术含量的古籍受众范围很有限,在当时也是不允许多抄录几本的,所以最终能够流传下来的也就成为了孤本。其实相对于四书五经那些受众范围很广的书籍来说,一些特殊行业的受众范围就非常的小,流传范围非常的有限,自然也就成为了孤本。比如在古代的医生、工匠、武术等行业,都是讲究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很多都是师傅与徒弟之间秘密传授的,为了避免同行窥探自己的秘密,又怎么可能多抄录几本呢。
最后就是,为了维护皇权的统治,古代出现过官方对其他思想、行为进行打压的情况,也造成了很多孤本的出现。在古代,很多君王为了维护正统的思想,都曾对其他思想进行过打压,比如焚书坑儒、三武灭佛等历史事件。原本流传度很高,受众范围很广的古籍可能因为这种官方行为而一下就变得人人自危,很多古籍因此而遭到了损毁,万幸保存下来的也就成为了孤本。
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正史(二十四史)定义,是如何出现的呢?这还得从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说起。话说,满清统一天下后,各种版本的明朝历史四处流行。早期有一些文人写明朝历史时,没有弘扬主旋,于是惹得满清统治者非常生气。总而言之,各种民科都乱写明朝历史,这不是要纲常要大乱吗?于是满清统治者就是把参与这部明史编辑、刻印的人,都做了极为严重的惩罚(相关人员,全家15岁以上的男性成员斩决,所有女性成员、15岁以下的男性成员流放为奴)。这就是清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明史案。
当然了,满清统治者也明白,思想这种东西,一味用暴力控制,那是非常LOW的。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有一部由他们编写的权威明朝历史书。
问题是,让满清统治者、专家学者感到头疼的事在于,虽然有了他们编写了客观的、权威的的明朝历史书,但是各种民科撰写的明朝历史书,依然满世界的流传。
在这种背景下,乾隆皇帝就钦订了二十四部历史书为正史。而且明确表示,从此以后,正史只有这二十四部、而且必须得是这二十四部,除非皇帝发话,任何人不得随意增减。[注]
在此以前,说到正史时,其实不是这样定义的,就是《明史艺文志》中有关正史的定义,也比这个范围要大的多。当然了,按此前的定义,《资治通鉴》肯定也算正史。
乾隆皇帝这样钦订二十四史,主要是为了告诉大家,大家想了解明朝的历史,尤其是想了解明、清交替时的历史,就看官方组织众多专家学者编写的明朝历史,绝不要看各种民科编写的明朝历史。因为我们编写的明朝历史,那是正史,民科编写的明朝历史,那就是野史。
许多读者,惑于正史的称呼,难免会认为,二十四史的可信度、权威性高于其它历史书。其实呢,这只是人们的一种误解。
事实上,比《二十四史》更权威的历史书多的去了。最简单而言,如果一个人研究明代历史时,就拿《明史》说话,估计自己都会觉得非常没面子。因为不要说专家学者了,就是所谓的民科,研究明代历史时,也很少有人敢拿这种简陋的史料,说自己对明代历史了解有多深入。
最简单而言,研究明末的历史,如果只把《明史》中的相关内容挑出来,能有多少页纸的内容呢?恐怕也就是一本很薄的册子。
如果一个人研究明末的历史,敢说他以二十四史为依据,所以如何高大上、如何权威,那只能证明他无知。因为研究明末历史时,比《二十四史明史》更原始的、更详细的历史资料,那是多的去了。
严格的说,二十四史都是非常简陋的历史资料。因为在二十四史里面,几百年的历史,常常就记录在两三部书里面。
只是因为宋代以前的历史资料,保留的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在研究相关历史时,只能以二十四史相关著作为标准,因为不以它们为标准,以什么标准呢?
问题是,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晚清民国一百年的历史,就留下一两部百十来万字的历史书,大家认为我们看到的晚清民国历史,会不会粗糙、简陋的不能正视呢?
事实上,宋代以前的历史,常常二三百年,也就一两部百十万来字的历史书?从宋代开始,我们研究历史的资料越来越丰富,到了晚清民国时的历史资料,就更丰富的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某个人还拿着一部官方编定的断代史,就说它如何权威、如何高大上,只能证明他无知了。
看古书有用吗
本文2023-11-05 14:24: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0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