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血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5浏览:6收藏

生血丸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生血丸的用法用量 4 功能主治 5 使用注意 6 生血丸药典标准 61 品名 62 处方 63 制法 64 性状 65 鉴别 66 检查 67 含量测定 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674 测定法 68 功能与主治 69 用法与用量 610 注意 611 规格 612 贮藏 613 版本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生血丸 生血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shēng xuè wán

2 概述

生血丸为中成药,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1]。本品为鹿茸、黄柏、山药、白术(炒)、紫河车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小蜜丸[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3 生血丸的用法用量

每瓶装5g[1]。口服,每次5g,一日3次,小儿酌减[1]。

4 功能主治

功在补肾健脾,填精补髓[1]。用于失血血亏,放射治疗及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1]。

5 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舌质红少苔者慎用[1]。

6 生血丸药典标准 61 品名

生血丸

Shengxue Wan

62 处方

鹿茸、黄柏、山药、炒白术、桑枝、炒白扁豆、稻芽、紫河车

63 制法

以上八味,鹿茸、紫河车置容器中,加入黄酒150g,加盖密闭,放入高压罐内或隔水加热,炖至酒尽,干燥,与其余黄柏等六味粉碎成细粉,混匀,过筛。每100g粉末用炼蜜50~70g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即得。

64 性状

本品为黄褐色至深褐色的水蜜丸;味微苦。

6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炒白术)。纤维束鲜**,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黄柏)。草酸钙针晶柬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80~240μm,针晶直径2~8μm(山药)。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无色,长80~213μm,宽5~26μm(炒白扁豆)。纤维淡**或无色,甚长,直径8~23μm,壁厚,非木化,胞腔甚细(桑枝)。

(2)取本品2g,研碎,加乙醇20ml,浸泡4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堿对照品4mg,加乙醇10ml使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无水乙醇—甲酸(7: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6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6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43:57),每1000ml中加十二烷基磺酸钠17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堿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盐酸小檗堿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研细,取约3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稀盐酸(100:1)的混合溶液40ml,浸泡过夜,再加甲醇适量,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放冷,浓缩至适量,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6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黄柏以盐酸小檗堿(C20H17NO4·HCl)计,不得少于020mg。

68 功能与主治

补肾健脾,填精养血。用于脾肾虚弱所致的面黄肌瘦、体倦乏力、眩晕、食少、便溏;放、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见上述证候者。

6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5g,一日3次;小儿酌减。

610 注意

阴虚内热,舌质红、少苔者慎用。

611 规格

每瓶装5g

612 贮藏

密封。

613 版本

《珍珠囊》:“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医学启源》:“虚损血衰之人须用,善黑须发。《主治秘要》云:其用有五:益肾水真阴一也,和产后气血二也,去脐腹急痛三也,养阴退阳四也,壮水之源五也。”

《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本草从新》:“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又能补脾阴,止久泻。治劳伤风痹,阴亏发热,干咳痰嗽,气短喘促,胃中空虚觉馁,痘证心虚无脓,病后胫股酸痛,产后脐腹急疼,感证阴亏,无汗便秘,诸种动血,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

古代临床应用

用于血虚诸证。如《景岳全书》两仪膏;《正体类要》八珍汤;《傅青主女科》加减四物汤。

用于肝肾阴虚诸证。如《医宗金鉴》知柏地黄丸。

用于小儿发育迟缓,如《景岳全书》贞元饮。

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畏寒肢冷,阳痿遗精,小便遗沥,或火不生土之食少便溏,多与附子、肉桂等温阳之品配用,此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意。用治阴疽寒凝,本品常与鹿角胶、肉桂、麻黄等配用以温经养血,散寒通脉。

《活法机要》:“熟地、当归合用名补髓剂。”

《本草经疏》:“同砂仁,治胎动下血腰痛。”

《得配本草》:“得乌梅,引入骨髓;得砂仁,纳气归阴;得炒干姜,治产后血块;得丹皮,滋阴凉血;使元参,消阴火;合当归,治胎痛;加牛膝,治胫股腹痛;和牡蛎,消阴火之痰。”

注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禁服。

做法

 将鳖1只用开水烫死,揭去鳖甲,去内脏和头、爪;将猪脊髓200克洗净。

 将鳖肉放入铝锅,加生姜、葱、胡椒粉各适量,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将鳖肉煮熟,然后放入猪脊髓,煮熟加味精即成。

  食用方法 :吃肉,喝汤,亦可佐餐食用

功效

 滋阴补肾,填精补髓。适用于肾阴虚、头昏目眩、腰膝酸痛、多梦遗精等症。

目录 1 拼音 2 《魏氏家藏方》卷一:何首乌丸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25 注意 26 摘录 3 《圣惠》卷六十六:何首乌丸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圣惠》卷九十八:何首乌丸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御药院方》卷六:何首乌丸 51 何首乌丸的别名 52 处方 53 制法 54 功能主治 55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56 注意 57 摘录 6 《圣济总录》卷十八:何首乌丸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圣惠》卷九十八:何首乌丸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75 注意 76 摘录 8 方出《魏氏家藏方》卷一,名见《普济方》卷三一八引《经验济世方》:何首乌丸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85 注意 86 何首乌丸的临床应用 87 摘录 9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何首乌丸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何首乌丸 101 处方 102 制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105 摘录 11 《魏氏家藏方》卷一:何首乌丸 111 处方 112 制法 113 功能主治 11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115 摘录 12 《宣明论》卷十二:何首乌丸 121 处方 122 制法 123 功能主治 12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125 注意 126 摘录 13 方出《续本事》卷四,名见《普济方》卷七十五 131 组成 132 主治 133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134 制备方法 14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141 组成 142 主治 143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144 制备方法 15 《医便》卷一 151 组成 152 功效 153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154 制备方法 16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161 何首乌丸的别名 162 组成 163 功效 164 主治 165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166 制备方法 17 方出《得效》卷十,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七 171 组成 172 主治 173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174 制备方法 18 《圣济总录》卷八 181 组成 182 主治 183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184 制备方法 19 《圣济总录》卷十五 191 组成 192 主治 193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194 制备方法 20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201 组成 202 主治 203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20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何首乌丸 1 拼音

hé shǒu wū wán

2 《魏氏家藏方》卷一:何首乌丸

21 处方

何首乌500克(赤、白色者各半,米泔浸三宿,取出,用竹刀刮去皮,薄切,焙干)赤芍药120克

22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

治感暑中风,半体无汗;妇人血虚,风邪停滞,手足痿缓,肢体麻痹,皮肤瘙痒;五痔下血。

2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食后用温酒或饭饮送下,日进二服。

25 注意

何首乌炮制时,忌用铁器。

26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一

3 《圣惠》卷六十六:何首乌丸

31 处方

何首乌5两(9蒸9晒,捣罗为末),干薄荷4两(捣罗为末),羊肉半斤(去脂膜),皂荚30梃(不蛀者。10梃去黑皮,涂酥炙令**,捣罗为末;10梃烧候火焰将尽,以碗合盖候冷,取出捣罗为末;10梃捶碎,用新汲水5升接取汁,生绢滤过)。

32 制法

上先将皂荚水煮羊肉令烂,后取肉细研,入诸药末,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33 功能主治

风毒气滞,颈腋结成瘰疬,肿核不消。

3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祛风丸”,有玄参4两。

35 摘录

《圣惠》卷六十六

4 《圣惠》卷九十八:何首乌丸

41 处方

何首乌半斤,熟干地黄5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牛膝3两(去苗),桂心3两,芸薹子1两,桑椹子2两,柏子仁2两,五味子1两,地骨皮4两,薯蓣2两,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肉苁蓉3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为末)。

4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3 功能主治

补益下元,黑鬓发,驻颜容。主72般风冷,及腰脚疼痛。

4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45 摘录

《圣惠》卷九十八

5 《御药院方》卷六:何首乌丸

51 何首乌丸的别名

二多丹

52 处方

何首乌(雌雄各半,用第1淘米泔浸1伏时,次日流出,于银器内先排枣1重,各擘开,上铺何首乌1重,再上排枣1重,复再铺何首乌1重,令尽,次日入清河水于药上,有水约5指以来,用慢火煮,候枣极烂并何首乌稍软取出,不用枣,只拣何首乌入清水中浸少时,用竹刀刮去黑皮及两面浮沫令净,竹刀切作薄片子,慢火焙干,取净)1斤。

53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4 功能主治

补养五脏六腑,强筋壮骨,黑髭发,坚固牙齿,久服延年益寿,驻颜色。主

55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二多丹(《普济方》卷二二一)。

56 注意

刮、捣者俱不犯铁。

57 摘录

《御药院方》卷六

6 《圣济总录》卷十八:何首乌丸

61 处方

何首乌1两,石菖蒲1两,荆芥穗1两,苍耳子1两,胡麻(炒)1两,玄参半两,沙参半两,苦参半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

6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3 功能主治

脾肺风,并恶风等疾。

6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茶、酒任下;如要作散,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服。

6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八

7 《圣惠》卷九十八:何首乌丸

71 处方

何首乌3斤(锉如棋子大),牛膝1斤(去苗,锉可1斗许)。

72 制法

上以黑豆1斗,净淘洗,晒干,用甑1所,先以豆薄铺在甑底,然后始薄铺何首乌,又铺豆,又薄铺牛膝,如此重重铺,令药与豆俱尽,安于釜上蒸之,令豆熟为度,去黑豆,取药晒干,又换豆蒸之,如此3遍,去豆取药为末,以枣瓤和丸,如梧桐子大。

73 功能主治

补暖脏腑,祛风冷气,利腰脚,强筋骨,黑髭发,驻颜容。主

7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渐加至4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75 注意

忌萝卜、葱、蒜。

76 摘录

《圣惠》卷九十八

8 方出《魏氏家藏方》卷一,名见《普济方》卷三一八引《经验济世方》:何首乌丸

81 处方

何首乌1斤(赤、白色者各半,米泔浸3宿取出,用竹刀刮去皮,薄切,焙干),赤芍药4两。

82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83 功能主治

治风,活血,大补益。主妇人血风久虚,风邪停滞,手足痿缓,肢体麻痹及皮肤瘙痒;五痔下血。

8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食后温酒或饭饮任下,每日2次。

85 注意

须精修细合,切忌铁器。何首乌不宜久服,颇作欲念,更宜谨之。

86 何首乌丸的临床应用

偏枯怀州李括,与一武臣同官,怪其年70余而轻健,面如渥丹,能饮食,叩其术乃得此方。先是李括盛暑中半体无汗者2年,窃自忧之,服此药1年许,汗遂浃体。

87 摘录

方出《魏氏家藏方》卷一,名见《普济方》卷三一八引《经验济世方》

9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何首乌丸

91 处方

何首乌1斤半,菖蒲半斤(2味同米泔浸5日,逐日1换,铜刀切,晒干),牛膝(去苗)1斤,天南星4两。

92 制法

上药并生为末,酽醋5升,好酒1斗,入药末调之,以文武火熬成膏,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93 功能主治

治脚膝,壮筋骨,乌髭鬓,理风虚,悦颜色,益血脉,助阳气。主一切风攻,手足沉重,皮肤不仁,遍身麻木,风劳风疾。

9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盐汤送下,临卧盐茶送下10丸。

9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10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何首乌丸

101 处方

何首乌(去黑皮)、威灵仙(去苗土)、枳壳(去瓤,麸炒)各等分。

102 制法

上为末,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103 功能主治

血痔。

10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水送下,早晚食前服。

10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11 《魏氏家藏方》卷一:何首乌丸

111 处方

牛膝(去芦,酒浸)4两,大枣4两,何首乌1斤(须是雌雄2包者,雄色红,雌色白,用雄3分,雌1分,以快竹刀削去皮,切片,日中晒干,于木臼内杵为粗末),黑豆半斤(同枣肉拌和作1重,铺在甑底,然后以何首乌末尽覆枣、豆上,密闭蒸,俟药变黑色,气透上下,枣、豆香与药香相和,同取枣、豆晒干)。

112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13 功能主治

壮筋骨,乌髭鬓,益血脉,助阳气,久服轻身延年,耳目聪明。主一切风攻,手足沉重,皮肤不仁,遍身麻痹,及风劳气疾,肠风下血。

11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熟水下。

115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一

12 《宣明论》卷十二:何首乌丸

121 处方

何首乌半斤,肉苁蓉6两,牛膝4两。

122 制法

上将何首乌半斤,用枣1层,与何首乌甑内蒸枣软用,切,焙,同为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123 功能主治

乌发,填精补髓。主男子元脏虚损。

124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7丸,嚼马蔺子服,食前酒送下,1服加1丸,每日3次,至40丸即止,却减至数。

125 注意

修合不犯铁器。

126 摘录

《宣明论》卷十二

13 方出《续本事》卷四,名见《普济方》卷七十五 131 组成

何首乌、荆芥、甘草各等分。

132 主治

风毒眼患。

133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薄荷茶调下。

13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沙糖为丸,如弹子大。

14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141 组成

何首乌4两,荆芥2两,威灵仙2两,防风2两,蔓荆子(炒)2两,车前子(炒)2两,甘草(炙)2两。

142 主治

脓窠疮。

143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5分;早、晚淡酒送下。

14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水泛为丸。

15 《医便》卷一 151 组成

何首乌(赤白各半)不拘多少。

152 功效

补益肾肝,聪耳明目,却病延寿。

153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99丸,空心白汤送下。

154 制备方法

上药用砂锅柳木甑蒸,下用红枣1层,中用黑豆1层,再安何首乌于豆上,又用黑豆1层,红枣1层盖之,慢火蒸半日,以豆极烂为度,将何首乌乘热捣碎,晒干,为细末,每药末1斤,用甘菊花(去梗叶)另为末2两和匀,以人参固本丸料熬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16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161 何首乌丸的别名

二多丹

162 组成

何首乌。

163 功效

补虚截疟。

164 主治

久疟阴虚,热多寒少。

165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丸,临发日5更白汤送下。

166 制备方法

上为末,鳖血为丸,如黄豆大,辰砂为衣。

17 方出《得效》卷十,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七 171 组成

何首乌1两半,防风1两,黑豆(去皮)1两,荆芥穗1两,地骨皮(净洗)1两,桑白皮半两,天仙藤半两,苦参半两,赤土半两。

172 主治

肺风面赤鼻赤。

173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食后茶清送下。兼服大风油。

17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8 《圣济总录》卷八 181 组成

何首乌(大片花纹者,细锉莲子大)1斤,牛膝(细锉)1斤。

182 主治

风脚软,腰膝疼,行履不得,遍身搔痒。

183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心温酒送下,日午食前再服。

184 制备方法

上以无灰酒5升,浸7宿晒干,木杵臼内为末,炼蜜2斤为团,以牛酥涂臼杵再捣,取出为丸,如梧桐子大。

19 《圣济总录》卷十五 191 组成

何首乌(去黑皮)3两,芍药1两,桂(去粗皮)2两,乌头(炮裂,去皮脐)2两,芎2两,甘草(炙,锉)2两,藁本(去苗土)2两,甘松2两,羌活(去芦头)2两,天麻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缩砂蜜(去皮)2两,墨(煅存性)1分。

192 主治

脑风,鼻息不通,清涕流出,及诸风疾。

193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葱酒嚼下。

1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20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201 组成

何首乌(去黑皮)1两,黄耆(细锉)半两,皂荚(去皮子,酥炙)1两,薄荷1两,蛇蜕皮(烧灰)半两,龙脑(研)1钱,麝香(研)1钱。

202 主治

瘰疬久不愈。

203 何首乌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薄荷茶下,不拘时候。

20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何首乌丸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内伤类

挟寒者,五积散合独活寄生汤;挟风者,大秦艽汤、何首乌丸。天产作阳戒浓味。助火发热故也。素不能淡薄者,

《普济方》:[卷一百十六诸风门]诸风杂治

)。温水调。但是风。临时服半钱匕。看虚实加减。何首乌丸(出圣惠方)治七十二般风。冷气及腰脚疼痛。补益

《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八补益方序]何首乌丸

冷。及腰脚疼痛。补益下元。黑鬓发。驻颜容。神验何首乌丸方。何首乌(半斤)熟干地黄(五两)附子(二两炮

《普济方》:[卷二百二十一诸虚门]补虚益髭发

月壬癸日。面东采枸杞子。先以好酒二升。于瓷至立何首乌丸(一名二多丹)补暖脏腑。祛逐风冷。利腰膝。强筋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鼻]鼻赤

中医的养生主要在于养神养心,其次才是身体层面的养生,这就不得不提到益精补髓了,人有了精气神才能充满活力,使身体健康,那么益精补髓的方法都有哪些呢?养生的理论均从维持人的正常状态出发,把减少消耗、加强再生、保持顺畅、维持稳定作为重要的着眼环节,主要强调如下几点:调和阴阳。《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以,调和阴阳则精神充旺,邪不能侵,得保健康。调和之道,须顺时以养阳,调味以养阴,使阳气固密、阴气静守,达到内实外密、健康有寿。培补精气,人始生,先成精,先天之精源于父母,藏于肾,为生命之本、繁衍之源。后天之精由生化而来,亦藏于肾。故精乃阴气之本源,精盛则本壮,气化之源旺,故生气勃勃。而人之一切活动无不消耗阴精,故而用药食培补精气,补精以滋源,补气以助化精。延年之药食虽多,而不外乎培补先后天精气之大要。一些养生保健品的使用。在益精补髓方面效果显著的就要算是羊胎素了,它提取自母羊体内幼羊胎盘,可以加快细胞分裂速度,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老化受损的细胞再生能力变强,从而活化组织细胞,提高人体机能。除此之外还可以达到抵抗和延缓衰老的作用,这也是主要的羊胎素的功效与作用。羊胎素主要的使用方法是食用羊胎素胶囊和羊胎素针剂的注射,羊胎素胶囊的价格比较合理食用方便,羊胎素针剂的效果好,且两种方法都很安全,大家可以不用过多考虑羊胎素的副作用。

生精填髓的中成药有龟鹿二胶丸,本品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早泄,多梦滑精,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眩晕耳鸣,视物昏花,具有填精改髓,温补肾阳的功效。出现肾虚,乏力以及有一些肾阳不足的表现时候,可以根据临床症状表现,酌情的选用。

五子衍宗丸也具有补肾益精的功效,在临床上用于肾虚精亏所导致的阳痿不孕,遗精早泄,腰痛,尿后余沥,在临床上可用于肾虚,精亏所导致的不孕不育,阳痿早泄,习惯性流产等,但是应该注意肾阴虚的人避免服用。

《中医大辞典》·牛髓牛髓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来源牛科动物黄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或水牛Bubalu ubalisL的骨髓。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润肺,补肾,助胃。1治虚劳羸瘦,伤损骨折,泄痢,消渴。煮汁或熬膏服。2煎油涂擦伤损骨痛。化学成分本品每100g含水3g,蛋白质05g,脂肪958g,灰分03g,维生素B1微量,维生素B2001mg,尼克酸005mg。《辞典》·牛髓出处《本经》拼音名NiúSuǐ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性味《别录》:"甘,温,无毒。"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功能主治润肺,补肾、填髓。治虚痨羸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跌扑损伤,手足皴裂。①《本经》:"补中,填骨髓。"②《别录》:"主安五脏,平三焦温骨髓,补中,续绝,益气,止泄利,消渴,以酒服之。"③《韩氏医通》:"骨髓煎油,擦四支之损。"④《纲目》:"润肺补肾,泽肌,悦面,理折伤,擦损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熬膏。外用:涂擦。附方①补精润肺,壮阳助胃:炼牛髓四两,胡桃肉四两,杏仁泥四两,山药末半斤,炼蜜一斤。同捣成膏,以瓶盛,汤煮一日。每服一匙,空心服之。(《瑞竹堂经验方》)②治瘦病:黑牛髓和地黄汁,白蜜等分。作煎服。(孟诜)③治劳损风湿:牛髓、羊脂各二升,白蜜、姜汁、酥各三升。煎三上三下,令成膏。随意以温酒和服之。(《经心录》陆杭膏)④治手足皱裂:牛髓敷之。(《纲目》)摘录《辞典》

详见百科词条:牛髓 [ 最后修订于2015/11/6 20:24:34 共62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补肾是男人养生的重中之重,打开各种养生保健的宣传平台,各式各样补肾的方法不计其数,不过老话说的好,药补不如食补,男人吃什么补肾呢?来一探究竟吧!

1山药

性平,味甘,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无论是阴虚火旺或是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者,均宜常食多食。唐代食医孟诜曾说:“山药利丈夫,助阴力。”《日华诸家本草》记载:“山药助五脏,主泄精健忘。”《本草求真》亦云:“山药,本为食物,且其性涩,能治遗精不禁。”若能配合其他补肾固精食品,如芡实、莲子等一并服食,效力更佳。

2芡实性平,味甘涩,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明代医家缪希雍称芡实为“补脾胃,固精气之药也”。《本草纲目》也认为,芡实“益肾,治遗精”。wuyi洛在《本草从新》中亦云:“芡实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治梦遗滑精。”古代不少治疗遗精早泄的名方,如金锁固精丸、玉锁丹、水陆二仙丹等,均是以芡实为主,配合莲须、龙骨或金樱子等研制而成。《本草新编》的经验是:“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

3胡桃仁能补肾固精,为滋补强壮食品,肉能润养,皮能敛涩,故肾虚遗精者宜食之。明代医家缪希雍说:“胡桃能入肾固精”。清·黄宫绣亦云:“胡桃涩精固肾。”《普济方》中记载:胡桃治“水弱火强,精自溢出。”这又说明对于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的遗精早泄者亦宜。《御药院方》中介绍:“胡桃一味,勿去黄皮,空腹食之,最能固精。”

4白果又称银杏,对遗精者宜蒸熟、炒熟或煨熟食用。明·李时珍曾说:“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其气薄味厚,性涩而收。”《本草再新》认为,白果“补气养心,益肾滋阴”。民间常将白果作为治疗遗精的食品。如《山东中药》中载:白果“治遗精,遗尿。”《湖南药物志》中介绍:“治梦遗:银杏三粒,酒煮食,连食四至五日。”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的经验有二,一是用白果仁10克,炒后入水煎,加糖,连汤食之,或炒燥研粉服。二是用生白果仁2~3粒,研末,另取鸡蛋1个,开个小孔,将白果末塞入鸡蛋,以纸糊封,于饭锅上蒸熟,每日吃蛋1~2个。

5莲子性平,味甘涩,能养心、益肾、补脾、固涩,体虚遗精早泄之人均宜食用,尤其是心肾不交而遗精者,食之更佳。正如明代医家李时珍所说:“莲肉清心固精,安靖上下君相火邪,使心肾交而成既济之妙。”所谓“君相火邪”是指心火肾火,心肾不交而言。《玉楸药解》中亦云:“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遗精便溏,极有良效。”清代名医王孟英也指出:“固下焦,已遗精,可磨以和粉作糕或同米煮为粥饭,健脾益肾,颇著奇勋。”古代用以治疗“心肾不交而遗精”的清心莲子饮和瑞莲丸,治“梦遗泄精”的莲肉散等,均是以莲子为主的名方。

6莲子心为成熟莲子种仁内的绿色胚芽,民间常用以泡茶饮,有清心火,止遗精的作用,对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的遗精患者,食之最宜。如《随息居饮食谱》所云:“莲子心敛液止汗,清心安神,止血固精。”《温病条辨》中亦说:“莲心,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这正是莲子心交通心肾的解说。《医林纂要》还介绍一法:“治遗精:莲子心一撮,为末,入辰砂一分。每服一钱,白汤下,日二。”这更增强了清心去热的作用。

7莲须又称莲花蕊,为莲花的雄蕊。性平,味甘涩,有清心、益肾、涩精的作用。适宜心肾不交,阴虚火旺型遗精早泄者泡茶频饮。如治“遗精梦泄”的固精丸,治“精滑不蔡”的金锁固精丸等皆用之。明代医家李时珍说:“莲须甘涩,清心止血,通肾固精”,可治“男子肾泄。”《本草经疏》中也认为莲须“治梦遗精滑最良”。

8豇豆性平,味甘,其功有二,一是健脾,二是补肾,凡肾虚遗精者宜食之。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生精髓。”现代《四川中药志》中亦载:“豇豆滋阴补肾,健脾胃,治肾虚遗精。”

9柏子仁 性平,味甘,有养心、安神、益智之功,对于劳心过度,心血亏损,精神恍惚,心神失养,怔忡惊悸,健忘遗精早泄之人,经常食用,有宁心定志,补肾滋阴的效果。著名古方“柏于养心丸”用于遗泄之证,就是以柏子仁为主。所以,明·李时珍称赞说:“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盖上品药也,宜乎滋养之剂用之。”

10金樱子俗名糖罐子、山石榴。其果实酸甜可食,并可以熬糖或酿酒,有涩精止遗的功效。《别录》云:“金樱子止遗泄。”《蜀本草》说它“涩精气。”《滇南本草》亦云:“金樱子涩精遗泄。”古代医家在治疗遗精的方剂中,每多用到金樱子。《明医指掌》中有一名方——金樱子膏:“治梦遗,精不固:金樱于十斤,剖开去子毛,于木臼内杵碎,水二升,煎成膏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中亦有介绍,治“遗精早泄:金樱子1 500克,臼中捣碎,加水煎3次,去渣,过滤后再浓煎,加蜂蜜收膏,每日临睡时服1匙,开水冲服”。

11凉粉果俗称木馒头。性平,味甘。明·李时珍说它能“固精”。《乾坤生意秘韫》中介绍:“治惊悸遗精:木馒头、白牵牛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用米饮调下。”《上海常用中草药》亦载:“治阳痿遗精:凉粉果12克,律草12克,煎服,连服半个月。”

12荷叶性平,味苦涩。明代药学家认为荷叶能“涩精液”。《本草图解》中亦云:“荷叶止血固精。”《现代实用中药》载:荷叶“用于男子遗精或夜尿证”。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的经验是,梦遗滑精:荷叶30克研末,每服3克,每日早晚各1次,热米汤送服,轻者一、二料,重者三料愈。

13猪肾俗称猪腰子。性平,味咸,有补肾作用,对肾虚遗精者,宜食之。《经验方》中就有用猪腰子煨熟空腹食用,“治男子肾脏虚惫,遗精盗汗”的介绍。

14猪肚凡体弱遗精者,也适宜常吃猪肚,如《随息居饮食谱》说:“猪肚甘温,补胃,益气,充饥,止遗精。虚弱遗精,猪肚一枚,入带心连衣红莲子,煮糜,杵丸桐于大,每淡盐汤下三十丸。”不必为丸,单用猪肚、莲子煨烂服食亦佳。

15猪髓猪脊髓和猪骨髓,对遗精者也颇有效验,正如清·王孟英所说:“猪骨髓甘平,补髓,养阴,治骨蒸劳热、带浊、遗精。”

16羊肾为山羊或绵羊的睾丸,又称羊外肾。有补肾、益精、助阳作用,肾虚遗精者宜食之。明代李时珍认为,羊外肾“主治肾虚精滑”。《本事方》中有“金锁丹”一方,是专门用于“治遗精梦泄”的,其中也用到了羊外肾。所以,清代名医王孟英说过:羊外肾“功同内肾而更优,治下部虚寒,遗精……,宜煨烂或熬粥食。”

17鹿角胶性温,味甘咸,能补血、益精,凡肾气不足之遗精者,宜用开水或黄酒溶化服食。《玉楸药解》中记载:鹿角胶“温补肝肾,滋益精血。治阳痿精滑”。明·李时珍还说它“治尿精”。

18蚕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是民间传统美味佳肴,遗精早泄者宜常食之,有补肝益肾、壮阳涩精的功效。《别录》中云:蚕蛾“主益精气,强阴道,止精”。《日华诸家本草》亦载:蚕蛾“壮阳事,止泄精”。所以,蚕的蛹蛾可作为昆虫食品,遗精患者食之最宜。

19海参性温,味咸,能补肾益精。《药性考》中说它“降火滋肾”,《食物宜忌》也认为海参能“补肾经,益精髓”。古有“海参丸”,用于治疗“腰痛、梦遗、泄精”,就是以海参为主,同胡桃肉、猪骨髓、龟板等研制而成的。对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的遗精早泄者,成为适宜。

20冬虫夏草性温,味甘,有补虚损、益精气的作用,对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者,食之最宜。《药性考》载:冬虫夏草“秘精益气,专补命门。”《柑园小识》亦云:“以酒浸数枚啖之,有益肾之功。”《现代实用中药》认为,冬虫夏草适用于“阳痿遗精”。据《云南中草药》介绍,当地百姓治疗遗精,常用“冬虫夏草五钱至一两,炖肉或炖鸡服”。或用冬虫夏草配合枸杞子、山药、芡实、莲子等一同煎服,效果更佳。

21肉苁蓉性温,味甘酸咸,不仅适宜肾虚阳痿者食用,对肾气不固的遗精早泄患者,食之亦颇为宜。2 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即有“肉苁蓉益精气”的记载,《日华子本草》亦云:“治男于泄精。”若用肉苁蓉配合紫河车、韭菜子、山药、栗子等食品一同食用,更有效益。

22何首乌性微温,味苦甘涩,有补肾之力,凡肾虚遗精者,宜常食之。《何首乌录》说它“益精,益气力”。《滇南本草》称它能“涩精,坚肾气”。明代药学家李时珍认为:“何首乌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本草汇言》也有“何首乌性善收涩,其精滑者可用”的记载。对心肾不交,或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之人,食之颇宜。

23白茯苓性平,味甘淡,凡遗精之人,无论虚实,皆宜食用。虚证遗精,茯苓有补益心脾之功,湿热遗精,茯苓有健脾利湿之效。古方“威喜丸”,是用于“治丈夫元阳虚惫,肾气不固,梦寐频泄”之证,仅用白茯苓一味为末,熔黄蜡为丸吞服。《仁斋直指方》亦有介绍:“治心虚梦泄,白茯苓末二钱,米汤调下,日二服。”

24锁阳性温,味甘,有补肾作用。《本草原始》中就说它“补阴血虚火,兴阳固精,强阴益髓。”锁阳治疗阳痿,古今同识。对于遗精早泄者,清代个别医家认为不宜,如清代医家wuyi洛指出:“阳易举而精不固者忌之。”《得配本草》中亦云:“精不固,阳道易举,皆禁用。”而近代《内蒙古中草药》记载:“锁阳治阳痿遗精。”尤其是在盛产锁阳的宁夏、甘肃、青海、陕西等省份的当地民间,多用于肾虚遗精早泄之人。据笔者经验,对肾虚不固,封藏失职而遗精早泄者,食之甚宜;而对阴虚火旺型或肝经湿热型早泄遗精之人,不食为妥。

25紫河车俗称胎盘。性温,味甘咸,能补气、养血、益精。古人云:“人胞乃补阴阳两虚之药,有返本还元之功。乃血肉有情之品,大补气血。”《本草再新》亦载;“紫河车大补元气,治神伤梦遗。”凡体质虚弱遗精早泄者,宜食之。

26狗肉有显著的补肾、益精、壮阳作用。对于肾气不足、肾阳虚衰的阳痿、早泄、遗精之人,是一种理想的食疗珍品,故凡男子肾虚遗精早泄者,常食多食,颇为适宜。

27羊骨性温,味甘,有补肾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圣惠方》中有“羊脊骨粥”一方,以连尾羊脊骨为主,“治虚损羸瘦无力,益精气”。《济生方》也载有“羊胫炭丸”,用以“治思虑伤脾,脾不摄精”之症。故凡体弱羸瘦遗精早泄之人,宜常食多食羊骨。

28鸡肉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添髓的作用。《日华子本草》中还说:“黄雌鸡,添髓补精,助阳气,止泄精。”故体弱气虚之人遗精早泄者,食之颇宜。

29刺猬皮遗精之人宜食之。清·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其皮煅研服,治遗精甚效。”民间常用炒刺猬皮研末,每次6克,日服2次,专治遗精。

30淡菜性温,味甘,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对肾虚遗精早泄之人,食之颇宜。如《日华子本草》曾说它“能补五脏,益阳事”。《嘉祜本草》亦云:“治虚劳伤惫,精血少者。”清代医家王士雄也认为“淡菜补肾,益血填精,治遗”。所谓“治遗”,正是指“遗精”而盲。

31鱼鳔又称鱼胶、鱼肚。性平,味甘,能补肾益精、滋养筋脉。《本草求原》中认为鱼鳔又能“固精”。《本草新编》还说:“鳔胶合沙苑蒺藜名聚精丸,为固精要药。”《证治准绳》中曾介绍:“治肾虚封藏不固,梦遗滑泄”,就是以黄鱼鳔胶为主,配用沙苑子、五味子为丸服食。所以,男子遗精滑精早泄者,食之最宜。

32林檎俗称花红。性平,味酸甜,有收敛涩精的作用。如《食疗本草》中即有“主谷痢、泄精”的记载。这对遗精或滑精或早泄之人,食之颇宜。

33韭菜子能补益肝肾、壮阳固精。《别录》中还说:“韭子,主梦泄精。”《本草纲目》也解释说:“韭子之治遗精漏泄者,补下焦肝及命门之不足,命门者藏精之府。”《千金方》中亦有介绍:“治男子肾虚冷,梦遗:韭子七升,醋煮千沸,焙,研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由此可见,男子遗精早泄者,宜食韭菜子。承愈男科中医专家告诉大家除以上食品外,肾虚之人遗精早泄者还宜食用栗子、樱桃、哈士蜞油、燕窝、银耳、蜂乳、枸杞子、韭菜、裙带菜、鸡肉、鸡肠、鸡肫皮、鹿茸、泥鳅、乌鱼、乌贼鱼、龟肉、蛙肉、甲鱼、黑豆、红枣、牛肉、虾子、雀肉等。

生血丸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生血丸的用法用量 4 功能主治 5 使用注意 6 生血丸药典...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